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小学美术人美五年级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与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这叫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感受透视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在绘画练习中,怎么运用消失点、视平线和透视线等知识,使描绘的场景更真实。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以自己双手为例,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双手,思考怎样在不改变手形状的前提下,让双手看起来不一样大?学生积极作答。
引导学生总结: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近大远小的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二、讲授新课1 .初步感知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具有透视现象的图片,师生共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从画中看到了哪些透视现象” 引导学生总结,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粗远细、近疏远密等2、引导分析,深入探究小游戏“找找我在哪儿”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两个新朋友。
一个是消失点:随着视平线的延伸景物逐渐汇聚于一点。
另一个是视平线:与眼睛视线相平行的一条线,通常与地面线相重合。
请同学上台指认。
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
出示消失点咋左和在右的两张图片,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消失点的位置为什么不一样?选代表回答,教师引导总结:突出左边的景色消失点就往右移,突出右边的景色消失点就往左移。
继续讨论视平线为什么不是固定的?引导总结……总结消失线。
视平线以上,景物越远越向下,视平线以下,景物越远越向上3.欣赏作品,内化审美请同学们欣赏名画和优秀的学生作品,从中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讨论发言它的魅力所在。
再找出话中的视平线,视点。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6)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教学内容概述《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第九册第三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绘画中的真实感。
二、指导思想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离得近的物体高大、宽阔,离得远的物体低矮、窄小,这种现象被称为透视现象。
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现象的原理,会产生强烈的空间感。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建构出绘画中的透视规律,让学生初步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三、教材分析本课知识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避免对概念性知识的枯燥讲解,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和理解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注意到了景物近大远小的现象,但没有分析过透视规律,不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从未尝试过用透视现象表现立体空间,在创作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五、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透视,以及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能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引导学生建构出绘画中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六、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
归 在写生的过程中犯这种错误。 2、把一样的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
因 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分 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的理解的不深刻,所以在画作业时,表现物体的
析 前后的尺寸不是很明显。 3、学生具体应用透视原理实践创作的能力较 弱,作业构图及完整性欠缺。
五年级的学生对这个透视问题,有的理解的不到位,需要慢慢的进行引 导,使他们对这一概念更好的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中。当然必须要通过长 期的训练和培养。再有可以降低一节课的难度,对于消失点和视平线的 位置的安排可以运用“小练笔”的形式强化解决。 改 进 措 施
)边移动。
2、画面中要突出左边的景物,消失点就往(
)边移动。
3、想表现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视平线可以画(
)一些。
4、想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可以画(
)一些。
5、在一条小路的透视图上,天空近(
)远( ),道
课堂 练习 设计
路近( )远( )。 6、在一条小路的透视图上,树木近( 近( )远( )、近( )远(
象 透视效果。 如我们站在路的中心和站在路的左侧,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
树木、房屋都会出现不同的画面。 4、新授的透视知识学生理解比较快,
能快速区分和分析画面中、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1、学生临摹写生作品,感受各种透视现象,在作画过程中,发现各种 容易犯的错误。此过程应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细化解决, 就会避免学生
教学 拓展
请 2—3 位同学说一说自己作品中的视平线在哪里?消失点 在哪里? 解决学生作品中共性的问题。 总结:今天认识的两个新朋友 视平线——与自己眼睛平行的一条水平线,平视时视平线 与地平线重合。 消失点——随着视线的延伸,景物会逐渐汇集与一点,这 个点就是消失点。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给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给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给画中的透视现象》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透视现象,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但他们在透视方面的知识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空间关系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如何在绘画中运用透视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绘画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透视现象。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绘画练习,掌握透视的基本技巧。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绘画案例和作品。
3.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4.投影仪和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图片中的空间关系。
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图片中的空间关系了吗?是怎么处理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透视现象。
提问:你们发现这些作品中有哪些透视技巧?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绘画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透视知识。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分析和评价。
提问:你们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高级的透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透视技巧?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人美版美术五上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教学设计
透视: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关于透视现象的优秀绘画作品
下面进入分步骤示范讲解时间,请大家注意观看,并思考。
指导要点:
1、先定视平线、消失点、消失线,画出透视的基本框架,
2、透视的基本框架画好以后,画物体时需在框架的基础之上作画,遵循透视规律(注意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疏远密、近实远虚),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透视的相关知识,并能将透视现象成功地在风景画面中表现出来,但由于时间关系,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细致地刻画景物吧!
课后作业
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视现象的画面,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再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上人物以及交通工具等,让它变得更美。
板书设计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近宽远窄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课题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所学得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教学准备
透视图的基本框架:由视平线、消失点、消失线组成。
这两种透视现象一样吗?
透视现象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位置,透视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正面观察物体时会产生一点透视现象,侧看物体时会产生两点透视现象。
一点透视现象、两点透视现象
一点透视只有( 一 )个消失点,
两点透视只有( 二 )个消失点。
课件观看平面、立体空间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资料、铅笔、图画纸。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上册
d.评价与反思:评价标准,如透视准确性、空间感表现等,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自我反思。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远处的物体看起来会变小、线条会收敛的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透视现象的奥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透视现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绘画实践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b.能够将透视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
3.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在绘画实践和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a.能够在小组内分享透视知识,共同完成绘画作品。
b.能够积极评价他人作品,吸收他人优点,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透视基本概念的理解:重点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原理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探讨了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我注意到,当学生首次接触透视概念时,他们普遍感到好奇,但也伴随着一些困惑。我尝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名画案例分析,让学生对透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透视概念及常见透视现象。
2.掌握一点透视基础知识,能用透视原理画一些简单的物体。
3.认识几种常见的透视效果,并能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透视的基础概念,理解视线、消失点、近大远小等基本原理。
2.能够用透视原理画出一些简单的物体,如盒子、长条形凳子等。
3.理解几种常见的透视效果,如斜线透视、纵向透视、收缩透视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透视概念及基础原理的讲解1.1 通过图像和实物的比较,让学生体验到视觉上的透视现象。
1.2 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如视线、消失点、近大远小等。
1.3 以盒子、长条形凳子等为例,讲解透视原理,让学生用透视原理画出简单的物体。
2.几种常见的透视效果及运用2.1 讲解斜线透视,让学生通过绘制基础形体来掌握如何绘制斜线透视效果。
2.2 讲解纵向透视,引导学生通过纵向分隔线来掌握这种透视效果的绘制方法。
2.3 讲解收缩透视,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前景、中景、远景等不同的距离感,并在日常画作中运用这种透视效果。
3.绘画练习3.1 让学生绘制盒子、球、圆柱等基本几何形体,掌握透视基本原理。
3.2 让学生通过绘制长条形凳子等物品,练习透视原理的运用。
3.3 让学生通过选择一个场景,绘制出各种透视效果,再加上简单的人物、物品等来丰富画面。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绘画练习中的掌握程度,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
2.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在透视绘画中的表现,以便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3.通过交流和讨论,整理出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再针对问题进行强化教学和重点讲解。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透过图像和实物的比较,以及教学课件的展示和讲解方式,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建立起透视知识的基础。
2.实践操作法:在讲解透视原理和效果的时候,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尝试,让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透视的原则和绘画技能。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5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5一. 教材分析《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感受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案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透视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中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有所了解。
但透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知道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分析法:分析名画中的透视技巧,让学生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作品感受透视现象。
4.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名画案例。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如:什么是透视?透视有哪些种类?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作用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名画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透视技巧。
如:画家是如何运用透视现象表现空间的?透视现象如何增强画面的立体感?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尝试运用透视知识创作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总结学习心得。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深远的空间)▏人美版
教案设计:年级:五年级学科:美术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深远的空间)——人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透视知识表现深远的空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透视现象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概念: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
2. 透视原理: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
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通过透视表现深远的空间,营造视觉冲击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透视知识表现深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绘画作品、透视图示、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透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表现方法,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透视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作品分析:让学生欣赏优秀的透视绘画作品,分析其透视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六、板书设计:透视的基本概念: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
透视原理: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表现深远的空间,营造视觉冲击力。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以透视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透视学习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欣赏、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了透视的表现方法,并能运用透视知识表现深远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 人美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2.熟悉近景、中景、远景的基本概念;3.掌握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透视现象的应用;2.近、中、远景的概念;3.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难点1.在绘画中运用透视表现景深和音量感;2.两点透视中角度和比例的把控。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新知导入老师放映PPT,展示两张画作:一张是画的一个街景,另一张是白天的街头市场。
请学生在观看画作时,思考这些画作有哪些特点,能够发现哪些绘画手法被运用到了?2. 透视现象的应用透视是指观看物体时由视锥形为基础,切割出来的物体表现形式。
在绘画中,透视现象是指将平面上的图形或形体用直线法表现在平面上,在绘画中表现的是景深和音量感。
老师介绍透视现象的概念,并带领学生看一些典型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展示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
3. 近、中、远景的概念近、中、远景指的是在视觉范围内离观察者有不同距离的景物。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近、中、远景的示意图,并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图片,认真观察细节并感性理解。
4. 单点透视的绘画方法单点透视是一个简单而常用的透视方式,表现一个场景的景深和坐标系中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变化。
老师演示单点透视的绘画方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5. 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两点透视是一种常用的透视方式,是表现长方体等立体物体时常用的透视手法。
通过介绍两点透视的相关概念和关键点,辅以具体的步骤演示,让学生掌握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6. 练习给学生布置练习,让学生练习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讲解和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布置作业来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绘画作品的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是掌握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和单点透视、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通过展示和讲解典型的绘画作品,学生对透视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获得了实际的技能提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深远的空间) ▏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深远的空间)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并能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深远的空间感。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并能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内容1. 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3. 绘画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4. 学生绘画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绘画作品。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透视现象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3. 欣赏:欣赏和分析一些具有透视现象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作用。
4. 实践: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5. 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进步。
板书设计1.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深远的空间)2. 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具与学具准备7.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作品内容自选。
2. 学生需要在作品中表现出深远的空间感。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透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所提高,绘画作品表现出深远的空间感。
2.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实践,作品欣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透视现象,并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深远的空间)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提高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概念:介绍视平线、消失点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
2. 透视的规律:讲解透视的基本规律,如近大远小、平行线汇聚等,让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技巧。
3. 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透视的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巩固他们对透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 难点:透视的规律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如何处理复杂的透视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视现象的图片、绘画作品、透视示范视频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透视现象的图片或绘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新授: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通过示范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透视的原理和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运用透视的知识进行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板书设计1. 透视的基本概念:视平线、消失点等。
2. 透视的规律:近大远小、平行线汇聚等。
3. 绘画实践: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巩固课堂所学。
2. 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透视现象,进行绘画记录。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透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是否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并能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让学生掌握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绘画透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 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透视绘画中线条的准确表现。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透视原理图示、透视绘画作品、示范画板、投影仪。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透视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透视现象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透视绘画的步骤和方法,强调透视线条的准确表现。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与展示:学生互相交流绘画心得,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
6. 作业布置:布置透视绘画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2. 板书内容:(1)透视基本原理(2)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画法(3)透视绘画步骤(4)透视绘画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透视原理,进行一幅绘画创作。
2. 作业要求:构图合理,透视准确,线条流畅。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提高艺术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提高绘画水平,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透视绘画能力,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够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生活中的景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概念: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
2. 透视的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高远低。
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通过透视表现生活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够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生活中的景象。
2. 难点:如何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生活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透视图示、实例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尺子、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例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透视知识。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生活中的景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透视的效果。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透视的基本概念: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
2. 透视的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高远低。
3.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表现生活中的景象,培养空间感和立体感。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表现生活中的景象。
2. 作业要求:画面结构合理,透视关系准确,色彩搭配协调。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了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透视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透视现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透视现象进行绘画创作。
4.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透视现象进行欣赏和评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透视现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 绘画中的透视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含有透视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透视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透视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透视现象的特点。
三、透视现象的观察和感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景物,寻找透视现象。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透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四、透视现象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透视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含有透视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透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透视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二、透视现象的绘画表现(10分钟)1. 教师讲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表现技巧。
三、绘画实践(20分钟)1. 教师布置绘画任务,要求学生运用透视现象进行绘画创作。
2. 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引导学生关注透视现象的表现。
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美版
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包括线性透视、大气透视和色彩透视。
2. 学会运用线性透视原理进行简单场景的绘画创作。
3. 能够辨识并运用透视原理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透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透视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透视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2. 增强学生对美术与生活联系的感知。
3.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 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线性透视、大气透视和色彩透视的区分与运用。
3. 透视绘画的实践操作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
2. 线性透视的绘画方法。
难点1. 线性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2. 大气透视和色彩透视的感知与表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视现象的图片、线性透视示范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直尺、彩笔或水彩。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引发学生兴趣。
2. 新授:讲解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线性透视,并通过示范展示线性透视的绘画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作:学生独立完成一幅透视绘画作品,教师提供个别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学习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透视绘画的要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透视知识。
板书设计-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提纲:1. 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2. 线性透视的绘画方法3. 透视绘画的实践操作4.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线性透视绘画作品。
2.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透视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掌握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绘画方法。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透视知识,描绘出具有空间感和深远感的画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 欣赏和分析具有透视效果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能够运用透视知识绘制出具有空间感的画面。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绘画中灵活运用透视知识,解决画面中的空间感和深远感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绘画作品、幻灯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直线板、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具有透视效果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透视现象。
2. 讲解:在黑板上绘制简单的透视图形,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透视现象。
3. 示范:教师示范绘制具有透视感的画面,边画边讲解,让学生跟着步骤实践。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透视知识,自行绘制具有空间感和深远感的画面。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透视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 欣赏和分析具有透视效果的绘画作品。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一幅具有透视感的画面,要求画面具有空间感和深远感。
2. 写一篇关于透视现象的心得体会,阐述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对透视的认识和运用。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透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运用透视知识的灵活性。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
4. 学生对绘画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5.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指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
在这个部分中,我将会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透视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透视的定义与种类;2.掌握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运用透视画法,能够描绘出具有透视感的画面。
二、教学重难点1.透视的种类及其定义;2.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3.运用透视画法进行绘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透视是什么,为什么透视在绘画中非常重要,可以让画面更加真实,更加立体。
2. 正文(40分钟)2.1 透视的种类及其定义1.线性透视:即直线透视,是指利用平面的形式来表现一个具有深度感的三维空间。
2.色彩透视:即光感透视,通过明暗度、色彩的变化来表现远近空间的感觉。
3.空气透视:即雾化透视,是指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尘埃等杂质造成的远近物体的模糊现象。
2.2 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1.垂直透视线:用来表示一个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可以有多个垂直透视线。
2.消失点:是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远近关系的点,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消失点。
3.视点:是指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它决定了消失点的大小和在画面中的位置。
2.3 运用透视画法进行绘画1.风景画(空气透视):在描绘大自然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远近不同、颜色递减的元素来表现空气透视。
2.建筑画(线性透视):透过建筑的直角和线条,可以通过透视画法表现建筑的远近关系。
3.人物画(色彩透视):在表现人物形态时,可以用颜色的暗淡、明亮来表现出人物的深度感。
3. 近期作业(5分钟)请学生选择一幅风景图进行绘制,并运用透视画法进行表现。
4. 课堂总结(5分钟)1.确定了透视画法的种类及其定义;2.掌握了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3.尝试将透视画法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基本原理,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绘画作品中运用透视画法可以让画面更有立体感和现实感。
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透视原理,同时可以让学生运用透视画法进行绘画实践,从而更好地巩固和提高技能。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空气透视。
-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学生能够发现和描述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 通过实践练习,学生能够掌握透视的基本画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透视现象的观察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 通过透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空间和视觉感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透视的基本概念- 介绍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定义和特点。
- 展示和分析透视在绘画作品中的应用实例。
透视的绘画方法- 讲解和演示透视的基本画法,包括消失点的确定、线条的收敛等。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透视的绘画技巧。
透视的应用实践- 学生通过观察教室或校园环境,发现透视现象并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 学生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透视的基本概念和绘画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 透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 学生在实际绘画中准确运用透视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学PPT或挂图,展示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
- 绘画纸张、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 教室或校园环境作为观察和绘画的对象。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透视绘画作品,引起学生对透视现象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讲解: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和绘画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3.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或校园环境,发现透视现象,并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来。
4. 练习:学生进行透视绘画练习,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掌握透视的绘画技巧。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和评价。
板书设计- 透视的基本概念: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空气透视- 透视的绘画方法:消失点的确定、线条的收敛- 透视的应用实践:观察教室或校园环境,进行透视绘画练习作业设计-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或场景,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事物。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用手指测量身高的游戏来揭示生活中存在的透视现象。
2、新授
(1)结合图片分析课本内容,找出透视现象的规律。
(2)分析思考透视现象存在的原因,引导学生总结出是因为距离不同的原因。
(3)请同学们欣赏名画从中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4)同桌合作观察颐和园的长廊,从中找出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学生作业:用透视现象表现老师出示的图片。
要求:(1)先找视平线,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透视现象处理好竖线,斜线。
(4)线条流畅。
4、展评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5、教学延伸
教师做最后总结,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在生活中存在的透视现象并将其用画面表现出来。
教学实施:
1、游戏导入
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学生手量、回答)
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发言)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2、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按书中的要求找出答案。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稀远密)(2)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
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
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图片讨论总结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
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
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
(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
(3)请同学们欣赏名画从中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讨论发言它的魅力所在。
(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中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
(4)同桌合作观察颐和园的长廊,从中找出这种近大远小
的透视现象,然后说一说。
(柱子的变化)
3、学生作业:用透视现象表现老师出示的图片。
要求:(1)先找视平线,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透视现象处理好竖线,斜线。
(4)线条流畅。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存在的问题,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4、展评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围绕以上4点学生自评,互评。
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力求把画面画的完整、生动。
并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5、教学延伸:找一找校园中有透视现象的场景。
或把自己家里有这种现象画下来,为下一堂课的写生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新授的透视知识学生理解比较快,能快速区分和分析画面中、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本课的探究式学习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重点指导学生分析透视现象要细致,不仅从天空、地面、景物的大小来分析,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由近到远景物间的距离也在缩小。
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刚开始表现的比较混乱,要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之后,才能用线准确的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