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徐汇区一模作文题讲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你对这种现象的态度是什么?(中心论点)
• 支持“互联网+慈善” ;
• 反对“互联网+慈善” ;
• 辩证态度:互联网慈善凭借着自身独有的优势,在 传统慈善遇到瓶颈时打开了一扇通往慈善的大门。 但它也有自己难以避免的弱点,其未来走向仍存在 一定的不确定性。
• 3、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 传统慈善方式存在着一些局限。
4、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什么影响与 意义?(危害或者好处)
• 好处:通过结合社交网络等平台,增强公 益资讯的传播能力,同时也为公益组织提 供了筹募渠道与方式,让慈善的“正能量 ”更加广泛和深刻地影响更多的人……
• 危害:一次次的爱心众筹变成欺骗,公众 的善良与信任被无底线消费; “互联网+慈 善”容易导致“逼捐”“道德绑架”现象
之中。当善款从救命钱变成烫手的山芋,“拒收”就成为必然。

我们有理由相信,各方都是出于善意在做这件事,但为何如此结局?当下,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
揣测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否纯正,而是反思“互联网+”慈善模式的性质,特别是与先前发生的“轻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筹”捐款门事件相比,罗尔筹款事件有何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性,使“互联网+”慈善严重走了样。
,施善方式更直接、便捷,且通过朋友关系连带,完成了各种间接社会关系的高效动员。正是基于这些



现代社会,公众如何理解和表达慈善,不仅关乎伦理,还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与传统慈善模式
相比,“互联网+”慈善模式高效连接了慈善事业中的供需关系。特别是在一些慈善基金会公信力下降的
背景下,公众对网络捐款平台寄予厚望。

“轻松筹”平台之所以能够迅速占领朋友圈且形成规模效益,是因为该模式与基金会捐款模式相比
经典论据
• 近日互联网热门的新闻莫过于“罗尔”事件, 据了解,深圳媒体人罗尔的一篇写给身患白血 病女儿的文章,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很多 网友以微信打赏的方式献出爱心。但仅过了两 天,事情发生大逆转,网友有质疑医药费的, 有质疑“带血营销”的。原来罗尔家并不贫穷 ,家中有3套房子,治病报销比例超过70%。在 各方质疑下,微信260余万赞赏将原路退还网友 。
• (3)通过互联网,普通网民不仅能了解慈善信息,参与慈善,还能主动发起一个慈善项目,主导一 个项目,通过网络渠道扩大项目的影响力。慈善项目发起者和参与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极 大程度的发挥。
• (4)朋友圈、微博等微应用成为网络求助的热门途径,一方面,“打赏”、公众号配捐等方式突破 了传统的募款方式,在年轻人群体中较为流行;另一方面,在朋友圈、微博发帖求助,用户容易 受情绪感染,传播效率高,募捐效果立竿见影。
报刊文章选读1

资本运作与精英主义:“互联网+”慈善如何走了样)



经罗尔先生等人提议和多方沟通协调, 262.69万善款将原路退回。这意味着,历经数天、数万人参
与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捐款行动,以“退款”告终。

在情节跌宕的捐款剧情中,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是看客。我们渴望透过剧情看到真相,却纷
纷迷失在自我导演的古怪情节中。这绝不是任何人想要的结局,也可能是必然的结局。情理之外,意料
• (2)网络捐款的渠道也比较多元化,捐赠者参与方式灵活,不局限于捐钱捐物:可以以物易物,借 助互联网快捷的传递互动功能将小物换成大物,如铅笔换校舍、垃圾换鲜花等等;可以通过自己 微不足道的力量表达爱心,而不受捐款限额的限制,如3元钱的“免费午餐”计划和网民对消息 的转发、跟帖等;也可为受益人提供间接权益,如“免费午餐”计划中有人捐出写字楼的使用权 给项目组做办公室,而另外一些人则捐出酒店若干晚的住宿供项目组人员工作时入住。
评价“互联网+慈善” 现象 ——2019上海徐汇区一模作文题讲评
1
题目回顾
• 根据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2017上海徐汇区一模作文题)
• 慈善借助移动互联网由“小众慈善,大众 围观”快速进入到“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 时代,但人们在热情参与中不时感到与慈善“ 快乐又利他”的初衷存在差距。对于“互联网 +慈善”的现状,人们的思考与应对不尽相同 。
5、如何减轻这种现象产生的危害 ?(社会层面) • 慈善不能以榨取别人的同情心为目的,不能透支社会信任,更不能踩踏法
律红线,“朋友圈慈善”需要法律规范,让爱心更好的传递。 • 1、《慈善法》要与时俱进,及时完善制度与规则。按照目前的《慈善法
》规定,个人救助不属于募捐主体,居心不良之人可钻法律漏洞,求助中 “没病装病”、“小病装大病”等情形客观存在。而在众筹主体病愈后, 众筹剩余的钱如何处置也成了问题。 • 2、平台与求助人士也要自律。朋友圈、微博等平台要适当提高门槛审查 求助资讯,同时,也要有谣言舆情监测和辟谣系统。在发现有人通过“赞 赏”进行恶意募捐时,朋友圈、微博及时关闭公众号或微博账号。 • 3、通过提供公益项目网站及运营工具,例如云计算能力,帮助公益组织 降低信息化成本,推进公益组织业务信息的透明化和及时化;普通民众通 过公益平台等互联网新媒体形式,及时有效获取公益项目执行进度,从而 加强对公益事业的信任,有效改善中国社会的公益环境。
自问自答
• 1、材料阐述了什么现象?(请概括) • 2、你对这种现象的态度是什么?(中心
论点) • 3、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 4、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什么影响与意义?
(危害或者好处) • 5、如何减轻这种现象产生的危害?如何
• 1、材料阐述了什么现象?(请概括)
• ①移动互联网使慈善进入“互联网+慈善” 时代; ②“互联网+慈善”的行为与初衷有差距 。
• (1)个别慈善部门受到质疑,公众越来越不愿意通过这些慈善组织捐钱。
• (2)传统的慈善一般捐款数额比较大且捐款程序复杂,公众参与并不太方便。
• (3)传统募捐方式经常是政府主导的,政府一号召大家就捐,捐款多少往往是强制性的,捐赠者的 主动性发挥不出来。
• 网络慈善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 (1)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捐赠者只需轻点鼠标,或触摸手机屏就可实现任何数额货币的捐赠 ,这些操作完全可以在某一次网上购物之后执行,操作非常便捷,极大地降低了捐赠门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