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第三章
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期末复习课后习题(重点)详解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1.3 数量乘矢量4、 设→→→+=b a AB 5,→→→+-=b a BC 82,)(3→→→-=b a CD ,证明:A 、B 、D 三点共线.三点共线.证明证明∵→→→→→→→→→→=+=-++-=+=AB b a b a b a CD BC BD 5)(382 ∴→AB 与→BD 共线,又∵B 为公共点,从而A 、B 、D 三点共线.三点共线.6、 设L 、M 、N 分别是Δ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证明:三中线矢量AL , BM ,CN 可 以构成一个三角形.证明:证明: )(21AC AB AL +=Θ)(21BC BA BM +=)(21CB CA CN +=0)(21=+++++=++∴CB CA BC BA AC AB CN BM AL7.、设L 、M 、N 是△ABC 的三边的中点,O 是任意一点,证明是任意一点,证明OB OA ++OC =OL +OM +ON .[证明] LA OL OA +=Θ MB OM OB +=NC ON OC += )(NC MB LA ON OM OL OC OB OA +++++=++∴ =)(CN BM AL ON OM OL ++-++ 由上题结论知:0=++CN BM AL ON OM OL OC OB OA ++=++∴ 从而三中线矢量CN BM AL ,,构成一个三角形。
构成一个三角形。
8.、如图1-5,设M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中心,O 是任意一点,证明是任意一点,证明OA +OB +OC +OD =4OM .[证明证明]]:因为OM =21(OA +OC ), OM =21(OB +OD ), 所以所以2OM =21(OA +OB +OC +OD ) 所以所以OA +OB +OC +OD =4OM . 1010、、 用矢量法证明梯形两腰中点连续平行于上、下两底边且等于它们长度和的一半.用矢量法证明梯形两腰中点连续平行于上、下两底边且等于它们长度和的一半.图1-5证明证明证明 已知梯形ABCD ,两腰中点分别为M 、N ,连接AN 、BN . →→→→→→++=+=DN AD MA AN MA MN ,→→→→→→++=+=CN BC MB BN MB MN ,∴,∴ →→→+=BC AD MN ,即,即§1.4 矢量的线性关系与矢量的分解3.、设一直线上三点A , B , P 满足AP =λPB (λ≠-1),O 是空间任意一点,求证:是空间任意一点,求证:OP =λλ++1OB OA[证明]:如图1-7,因为,因为AP =OP -OA ,PB =OB -OP ,所以所以OP -OA =λ (OB -OP ), (1+λ)OP =OA +λOB ,从而从而 OP =λλ++1OB OA .4.、在ABC ∆中,设,1e AB =2e AC =.(1) 设E D 、是边BC 三等分点,将矢量AE AD ,分解为21,e e 的线性组合; (2)设AT 是角A 的平分线(它与BC 交于T 点),将AT 分解为21,e e 的线性组合的线性组合解:(1)()12123131,e e BC BD e e AB AC BC -==-=-=Θ,2111231323131e e e e e BD AB AD +=-+=+=,同理123132e e AE +=(2)因为)因为 ||||TC BT =||||11e e ,且 BT 与TC 方向相同,方向相同,所以所以BT =||||21e e TC . 由上题结论有由上题结论有AT =||||1||||212211e e e e e e ++=||||||||212112e e e e e e ++. 5.在四面体OABC 中,设点G 是ABC ∆的重心(三中线之交点),求矢量OG 对于矢量对于矢量OC OB OA ,,,的分解式。
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1.1 矢量的概念1.下列情形中的矢量终点各构成什么图形?(1)把空间中一切单位矢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2)把平行于某一平面的一切单位矢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 (3)把平行于某一直线的一切矢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4)把平行于某一直线的一切单位矢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 [解]:(1)单位球面; (2)单位圆(3)直线; (4)相距为2的两点2. 设点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在矢量、OB 、 、OD 、OE 、OF 、AB 、BC 、CD 、 DE 、 和中,哪些矢量是相等的?[解]:如图1-1,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相等的矢量对是: 图1-1 .和和和和和3. 设在平面上给了一个四边形ABCD ,点K 、L 、M 、N 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KL =NM . 当ABCD 是空间四边形时,这等式是否也成立?[证明]:如图1-2,连结AC , 则在∆BAC 中,21AC. KL 与方向相同;在∆DAC 中,21AC . NM 与AC 方向相同,从而KL =NM 且KL 与NM 方向相同,所以KL =NM .4. 如图1-3,设ABCD -EFGH 是一个平行六面体,在下列各对矢量中,找出相等的矢量和互为相反矢量的矢量:(1) AB 、; (2) AE 、;(3) 、;(4) AD 、GF ; (5) BE 、CH . [解]:相等的矢量对是(2)、(3)和(5);互为反矢量的矢量对是(1)和(4)。
§1.2 矢量的加法1.要使下列各式成立,矢量b a ,应满足什么条件?C(1-=+ (2+=+ (3-=+ (4+= (5-=-[解]:(1),-=+;(2),+=+(3≥且,=+ (4),+=(5),≥-=-§1.3 数量乘矢量1 试解下列各题.⑴ 化简)()()()(→→→→-⋅+--⋅-b a y x b a y x .⑵ 已知→→→→-+=3212e e e a ,→→→→+-=321223e e e b ,求→→+b a ,→→-b a 和→→+b a 23.⑶ 从矢量方程组⎪⎩⎪⎨⎧=-=+→→→→→→by x ay x 3243,解出矢量→x ,→y .解 ⑴→→→→→→→→→→→→→→-=+-+---+=-⋅+--⋅-ay b x b y a y b x a x b y a y b x a x b a y x b a y x 22)()()()(⑵ →→→→→→→→→→+=+-+-+=+3132132142232e e e e e e e e b a ,→→→→→→→→→→→-+-=+---+=-321321321342)223(2e e e e e e e e e b a , →→→→→→→→→→→-+-=+---+=-3213213217103)223(2)2(323e e e e e e e e e b a . 2 已知四边形ABCD 中,→→→-=c a AB 2,→→→→-+=c b a CD 865,对角线→AC 、→BD 的中点分别为E 、F ,求→EF .解 →→→→→→→→→→→-+=-+-+=+=c b a c a c b a AB CD EF 533)2(21)865(212121.3 设→→→+=b a AB 5,→→→+-=b a BC 82,)(3→→→-=b a CD ,证明:A 、B 、D 三点共线. 证明 ∵→→→→→→→→→→=+=-++-=+=AB b a b a b a CD BC BD 5)(382∴→AB 与→BD 共线,又∵B 为公共点,从而A 、B 、D 三点共线.4 在四边形ABCD 中,→→→+=b a AB 2,→→→--=b a BC 4,→→→--=b a CD 35,证明ABCD 为梯形.证明∵→→→→→→→→→→→→→=--=-+--++=++=BC b a b a b a b a CD BC AB AD 2)4(2)35()4()2( ∴→AD ∥→BC ,∴ABCD 为梯形.6. 设L 、M 、N 分别是Δ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证明:三中线矢量AL , BM ,可 以构成一个三角形.[证明]: )(21AC AB AL +=Θ )(21BC BA BM +=)(21CB CA CN +=0)(21=+++++=++∴CB CA BC BA AC AB CN BM AL从而三中线矢量,,构成一个三角形。
解析几何_苏大第四版 课后答案(吕林根_许子道)
1 ∵ AL = ( AB + AC ) 2 1 BM = ( BA + BC ) 2 1 CN = (CA + CB) 2 1 ∴ AL + BM + CN = ( AB + AC + BA + BC + CA + CB ) = 0 2 从而三中线矢量 AL, BM , CN 构成一个三角形。
OA + OB + OC = OL + OM + ON .
PA + PB + PC = 0 . [证明]: “ ⇒ ” 若 P 为△ABC 的重心,则
CP =2 PE = PA + PB ,
从而 即
PA + PB - CP = 0 , PA + PB + PC = 0 .
图 1-9
“ ⇐ ” 若 PA + PB + PC = 0 , 则 PA + PB =- PC = CP , 取 E,F,G 分别为 AB,BC,CA 之中点,则有
1 m , μ= 1+ m 1+ m 1 m + =1. 从而 λ+μ= 1+ m 1+ m
λ=
“ ⇐ ” 设 λ+μ=1. 则有 OC =λ OA +μ OB =λ OA +(1-λ) OB = OB +λ( OA - OB ),
OC - OB =λ( OA - OB ),
所以
BC =λ BA ,
F
OF 、 AB 、 BC 、 CD 、
DE 、 EF
和 FA 中,哪些矢量是相等的? [解]:如图 1-1,在正六边形 ABCDEF 中, 相等的矢量对是:
【推荐下载】解析几何第四版答案-推荐word版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解析几何第四版答案篇一: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第三章平面与空间直线3.1平面的方程1.求下列各平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1)通过点M1(3,1,?1)和点M2(1,?1,0)且平行于矢量{?1,0,2}的平面(2)通过点M1(1,?5,1)和M2(3,2,?2)且垂直于xoy坐标面的平面;(3)已知四点A(5,1,3),B(1,6,2),C(5,0,4)D(4,0,6)。
求通过直线AB且平行于直线CD的平面,并求通过直线AB且与?ABC平面垂直的平面。
解:(1)? M1M2?{?2,?2,1},又矢量{?1,0,2}平行于所求平面,故所求的平面方程为:?x?3?2u?v??y?1?2u?z??1?u?2v?一般方程为:4x?3y?2z?7?0(2)由于平面垂直于xoy面,所以它平行于z轴,即{0,0,1}与所求的平面平行,又M1M2?{2,7,?3},平行于所求的平面,所以要求的平面的参数方程为:?x?1?2u??y??5?7u ?z?1?3u?v?一般方程为:7(x?1)?2(y?5)?0,即7x?2y?17?0。
(3)(ⅰ)设平面?通过直线AB,且平行于直线CD: ?{?4,5,?1},?{?1,0,2} 从而?的参数方程为:?x?5?4u?v??y?1?5u?z?3?u?2v?一般方程为:10x?9y?5z?74?0。
(ⅱ)设平面??通过直线AB,且垂直于?ABC所在的平面? ?{?4,5,?1}, ??{?4,5,?1}?{0,?1,1}?{4,4,4}?4{1,1,1}均与??平行,所以??的参数式方程为:?x?5?4u?v??y?1?5u?v ?z?3?u?v?一般方程为:2x?y?3z?2?0.2.化一般方程为截距式与参数式: ?:x?2y?z?4?0. 解:?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为:(?4,0,0),(0?2,0),(0,0,4),xyz???1. ?4?24所以,它的截距式方程为:又与所给平面方程平行的矢量为:{4,?2,0},{4,0,4},? 所求平面的参数式方程为:?x??4?2u?v??y??u?z?v?3.证明矢量v?{X,Y,Z}平行与平面Ax?By?Cz?D?0的充要条件为:AX?BY?CZ?0. 证明:不妨设A?0,则平面Ax?By?Cz?D?0的参数式方程为:DBC?x???u?v?AAA??y?u?z?v??BC故其方位矢量为:{?,1,0},{?,0,1},AA从而平行于平面Ax?By?Cz?D?0的充要条件为:v,{?BC,1,0},{?,0,1}共面? AAXYB?1AC?0A? AX?BY?CZ?0.Z0?0 14. 已知连接两点A(3,10,?5),B(0,12,z)的线段平行于平面7x?4y?z?1?0,求B 点的z坐标.解: ??{?3,2,5?z} 而AB平行于7x?4y?z?1?0 由题3知:(?3)?7?2?4?(z?5)?0 从而z?18.5. 求下列平面的一般方程.⑴通过点?1?2,?1,1?和?2?3,?2,1?且分别平行于三坐标轴的三个平面; ⑵过点??3,2,?4?且在x轴和y轴上截距分别为?2和?3的平面; ⑶与平面5x?y?2z?3?0垂直且分别通过三个坐标轴的三个平面; ⑷已知两点?1?3,?1,2?,?2?4,?2,?1?,求通过?1且垂直于?1,?2的平面; ⑸原点?在所求平面上的正射影为??2,9,?6?;⑹求过点?1?3,?5,1?和?2?4,1,2?且垂直于平面x?8y?3z?1?0的平面.x?2解:平行于x轴的平面方程为y?1z?1?1000?0.即z?1?0.11同理可知平行于y轴,z轴的平面的方程分别为z?1?0,x?y?1?0. ⑵设该平面的截距式方程为xyz24???1,把点??3,2,?4?代入得c?? ?2?3c19故一般方程为12x?8y?19z?24?0.⑶若所求平面经过x轴,则?0,0,0?为平面内一个点,?5,1,?2?和?1,0,0?为所求平面的方位矢量,x?0∴点法式方程为y?0z?010?2?0 051∴一般方程为2y?z?0.同理经过y轴,z轴的平面的一般方程分别为2x?5z?0,x?5y?0.1,?1,?3?.?1?2垂直于平面?, ⑷?1?2??1,?1,?3?,平面?通过点?1?3,?1,2?, ∴该平面的法向量n??因此平面?的点位式方程为?x?3???y?1??3?z?2??0. 化简得x?y?3z?2?0.??. (5) op??2,9,?6?p?op????4?81?36?11.op?p?n0?11?cos?,cos?,cos????2,9,?6?. 296,cos??,cos???. 111111296y?z?11?0. 则该平面的法式方程为:x?111111∴ cos??既 2x?9y?6z?121?0.1,?8,3?,M1M2??(6)平面x?8y?3z?1?0的法向量为n??1,6,1?,点从?4,1,2? ?x?4写出平面的点位式方程为y?1z?2?863111?83?0,则A???26,61B?313?2,C??14,D??26?4?2?28??74, 111则一般方程Ax?By?Cz?D?0,即:13x?y?7z?37?0. 6.将下列平面的一般方程化为法式方程。
《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 许子道 编第3章平面与空间直线3.2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
容易看出,点与平面间的离差 :
(3.2-1)
当且仅当点
M
和原点在平面
0
的不同侧
(图3
4),
0; 在同一侧(图3 5) 0;
当且仅当点
M
在平面
0
上时,
0.
z
R
M0
P
n
r0
o
q
Q
y
zபைடு நூலகம்
P
o n
R
q
r0
Q
M0
y
x
图3-4
x
图3-5
显然, 即是点M0与平面间的距离d,即
d,
定理3.2.1
MM , M 为垂足,
M
P为上任一点, 则总有
图3-3
MM MP ,
当且仅当点P与M 重合
P
M
时,式中等号成立,所以MM 为点M与平面的距离.
点关于平面的离差
定义3.2.2 若自点M0到平面引垂线,其垂足为
Q, 则QM0在的单位法向量n上的射影叫点M0与
间的离差, 记作
Pr
j
n
QM
0
间的离差与距离, 求出该平面的法式方程,问题迎刃而解.
例 1 求两平面 z x 2y 1, 3x 6y 3z 4间的距离.
解 先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
n1
(1,2, 1),
n2
(3,6,
3),
1 2 1 3 6 3 n1 // n2 .
在第一个平面内任取一点,比如(0,0,1),
则点M
1,
M
2在由
1
,
所构成的相邻的二面角
2
内;
如图(3 8).
解析几何_吕林根_许子道_第四版_课后习题解答
解析几何_吕林根 许子道_第四版_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1.1 矢量的概念1.下列情形中的矢量终点各构成什么图形?(1)把空间中一切单位矢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2)把平行于某一平面的一切单位矢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 (3)把平行于某一直线的一切矢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4)把平行于某一直线的一切单位矢量归结到共同的始点. [解]:(1)单位球面; (2)单位圆(3)直线; (4)相距为2的两点2. 设点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在矢量OA 、OB 、 OC 、OD 、OE 、 OF 、AB 、BC 、CD 、 DE 、EF 和FA 中,哪些矢量是相等的?[解]:如图1-1,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相等的矢量对是: 图1-1 .DE OF CD OE AB OC FA OB EF OA 和;和;和;和;和3. 设在平面上给了一个四边形ABCD ,点K 、L 、M 、N 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KL =NM . 当ABCD 是空间四边形时,这等式是否也成立?[证明]:如图1-2,连结AC , 则在∆BAC 中,21AC. KL 与AC 方向相同;在∆DAC 中,21AC . NM 与AC 方向相同,从而KL =NM 且KL 与NM 方向相同,所以KL =NM .4. 如图1-3,设ABCD -EFGH 是一个平行六面体,在下列各对矢量中,找出相等的矢量和互为相反矢量的矢量:(1) AB 、CD ; (2) AE 、CG ; (3) AC 、EG ;(4) AD 、GF ; (5) BE、CH . [解]:相等的矢量对是(2)、(3)和(5); 互为反矢量的矢量对是(1)和(4)。
§1.2 矢量的加法1.要使下列各式成立,矢量b a ,应满足什么条件?E(1=+ (2+=+ (3-=+ (4+=- (5=[解]:(1)b a ,-=+(2)b a ,+=+(3≥且b a ,-=+ (4)b a ,+=(5)b a ,≥-=-§1.3 数量乘矢量1 试解下列各题.⑴ 化简)()()()(→→→→-⋅+--⋅-b a y x b a y x .⑵ 已知→→→→-+=3212e e e a ,→→→→+-=321223e e e b ,求→→+b a ,→→-b a 和→→+b a 23.⑶ 从矢量方程组⎪⎩⎪⎨⎧=-=+→→→→→→by x ay x 3243,解出矢量→x ,→y .解 ⑴→→→→→→→→→→→→→→-=+-+---+=-⋅+--⋅-ay b x b y a y b x a x b y a y b x a x b a y x b a y x 22)()()()(⑵ →→→→→→→→→→+=+-+-+=+3132132142232e e e e e e e e b a ,→→→→→→→→→→→-+-=+---+=-321321321342)223(2e e e e e e e e e b a , →→→→→→→→→→→-+-=+---+=-3213213217103)223(2)2(323e e e e e e e e e b a . 2 已知四边形ABCD 中,→→→-=c a AB 2,→→→→-+=c b a CD 865,对角线→AC 、→BD 的中点分别为E 、F ,求→EF .解 →→→→→→→→→→→-+=-+-+=+=c b a c a c b a AB CD EF 533)2(21)865(212121.3 设→→→+=b a AB 5,→→→+-=b a BC 82,)(3→→→-=b a CD ,证明:A 、B 、D 三点共线. 证明 ∵→→→→→→→→→→=+=-++-=+=AB b a b a b a CD BC BD 5)(382∴→AB 与→BD 共线,又∵B 为公共点,从而A 、B 、D 三点共线.4 在四边形ABCD 中,→→→+=b a AB 2,→→→--=b a BC 4,→→→--=b a CD 35,证明ABCD 为梯形.证明∵→→→→→→→→→→→→→=--=-+--++=++=BC b a b a b a b a CD BC AB AD 2)4(2)35()4()2( ∴→AD ∥→BC ,∴ABCD 为梯形.6. 设L 、M 、N 分别是Δ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证明:三中线矢量AL , BM ,CN 可 以构成一个三角形.[证明]: )(21AC AB AL +=)(21BC BA BM +=)(21CB CA CN +=0)(21=+++++=++∴CB CA BC BA AC AB CN BM AL从而三中线矢量CN BM AL ,,构成一个三角形。
解析几何全册课件(吕林根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1)交换律:
(2)结合律:
(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O
A1
A2
A3
A4
An-1
An
这种求和的方法叫做多边形法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向量减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A
B
C
上一页
返回
例2 试用向量方法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必是平行四边形.
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解
设
为直线上的点,
6、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由题意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定理1.5.4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7、其它相关定理
则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定理1.5.6 已知三个非零向量
,则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
上一页
返回
空间一点在轴上的投影(Projection)
§1.6 向量在轴上的射影
解
根据题意有
所求方程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根据题意有
化简得所求方程
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例4 方程 的图形是怎样的?
根据题意有
图形上不封顶,下封底.
解
以上方法称为截痕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以上几例表明研究空间曲面有两个基本问题:
线为
的连
的中点
对边
一组
设四面体
证
e
e
e
AP
e
AD
e
AC
e
《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 许子道 编第3章平面与空间直线3.1平面的方程
x0 y0 z0 D X1 Y1 Z1 ,
因a,
b 不共线,
X2 所以A,
B,
Y2 Z2 C不全为零
,
这表明
:
任一平面都可用关于 x, y, z的三元一次方程表示 .
反之,可证 : 任一关于x, y, z的一次方程 (3.110)都表示平面.
事实上,因A, B, C不全为零,不妨设A 0,则(3.110)
在空间,
取仿射坐标系
O;e1
,
e2
,
e3
,
并设点
M
的向径
0
OM
0
r0
,
平面上任一点
M的向径OM
r
(图3
1),
则
a,
点 M在平面上 M
b不共线,由 定理 1.4.2知
0M
, a, z
b共面.
又 即
MM0 M0 Muarvrb0 ,, r r0 ua vb.
(3.1-1)
平面 的向量式参数方 x
2 11 3 3 2
问题:说明上式的由来 .
将方程组(*)变形为
A 5B D, 3A 2B D.
由克莱姆法则 , 有
D 5 5 1
D 2 2 1
A
D,
1 5 1 5
32 32
1 D 1 1 B 3 D 1 3 D,
1 5 1 5 32 32
5 1 1 1
2 1 13
A:B:D
D:
616
化简得 1 1 1 , 令 1 1 1 t 6a b 6c 6a b 6c
a 1 , b 1, c 1 ,
6t
t
6t 代入体积式
1 1 1 1 1 t 1 ,
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课后习题答案一至三章
PA1 PO PA2 PO PAn PO 0
即
PA1 PA2 PAn n PO
§1.4 向量的线性关系与向量的分解
1.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1)设对角线 AZ a, BD b, 求 AB, BC , CD, DA. 解: AB
解?a?b?b?a?b?a?b?a?b?a?b?a?b?a?????????????????yxyyxxyyxxyxyx22?e?e?e?e?e?e?e?e?b?a?????????3132132142232?e?e?e?e?e?e?e?e?e?b?a???????????3213213213422232?e?e?e?e?e?e?e?e?e?b?a???????????321321321710322322323
OA OB + OC = OL + OM + ON .
7. 设 L、M、N 是△ABC 的三边的中点,O 是任意一点,证明 [证明] OA OL LA
OB OM MB OC ON NC OA OB OC OL OM ON ( LA MB NC )
1 1 1 1 b a , BC b a , CD b a , DA b a .设边 BC 和 CD 的 2 2 2 2
(2)中点 M 和 N,且 AM P, AN q 求 BC , CD 。 解: AC
1 1 q P , BC 2MC 2 q P P q 3P 2 2
解析几何 第四版 课后答案
解析几何第三章习题及解答
解析⼏何第三章习题及解答第三章常见曲⾯习题3.11.证明:如果2220a b c d ++->,那么由⽅程2222220x y z ax by cz d ++++++=给出的曲⾯是⼀球⾯,求出它的球⼼坐标和半径。
证明:将⽅程配⽅得222222()()()x a y b z c a b c d +++++=++-,由2220a b c d ++->,得到⽅程表⽰球⼼是(,,)a b c ---2.求过三点(3,0,0),(0,2,0),(0,0,1)的圆的⽅程。
解:空间中的圆可由过三点(3,0,0),(0,2,0),(0,0,1)的⼀个球⾯和⼀个平⾯的交线表⽰,设过该三点的球⾯⽅程为2220x y z ax by cz d ++++++=,得到930,420,10a d b d c d ++=??++=??++=?球⾯⽅程为22294(1)032d dx y z x y d z d ++++---++=,其中d 任意。
过该三点的平⾯⽅程是132x yz ++=,所以所求圆的⽅程可以为 2226()2(9)3(4)6(1)60,23660x y z d x d y d z d x y z ?++-+-+-++=?++-=? 其中d 任意。
3.证明曲线24224324,1,(,)1,1t x t t t y t t t t z t t ?=?++?=∈-∞+∞?++??=?++?在⼀球⾯上,并此球⾯⽅程。
证明:因为曲线满⾜2322222224242422242424()()()111()(1)11tt t x y z t t t t t t t t t t y t t t t++=++++++++=++==++++即22211()24x y z +-+=,所以曲线在⼀个球⾯上。
4.适当选取坐标系,求下列轨迹的⽅程(1)到两定点距离之⽐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2)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3)到定平⾯和定点等距离的点的轨迹。
解析几何版吕林根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 4.1柱面1、已知柱面的准线为:⎩⎨⎧=+-+=-+++-0225)2()3()1(222z y x z y x 且(1)母线平行于x 轴;(2)母线平行于直线c z y x ==,,试求这些柱面的方程。
解:(1)从方程⎩⎨⎧=+-+=-+++-0225)2()3()1(222z y x z y x 中消去x ,得到:25)2()3()3(222=-+++--z y y z 即:0235622=----+z y yz z y 此即为要求的柱面方程。
(2)取准线上一点),,(0000z y x M ,过0M 且平行于直线⎩⎨⎧==c z yx 的直线方程为:⎪⎩⎪⎨⎧=-=-=⇒⎪⎩⎪⎨⎧=+=+=z z t y y tx x zz t y y tx x 000000 而0M 在准线上,所以⎩⎨⎧=+--+=-++-+--02225)2()3()1(222t z y x z t y t x 上式中消去t 后得到:02688823222=--+--++z y x xy z y x 此即为要求的柱面方程。
2、设柱面的准线为⎩⎨⎧=+=z x z y x 222,母线垂直于准线所在的平面,求这柱面的方程。
解:由题意知:母线平行于矢量{}2,0,1- 任取准线上一点),,(0000z y x M ,过0M 的母线方程为:⎪⎩⎪⎨⎧+==-=⇒⎪⎩⎪⎨⎧-==+=t z z y y tx x tz z y y tx x 2200000而0M 在准线上,所以:⎩⎨⎧+=-++=-)2(2)2(22t z t x t z y t x 消去t ,得到:010*******22=--+++z x xz z y x 此即为所求的方程。
3、求过三条平行直线211,11,-=+=--==+==z y x z y x z y x 与的圆柱面方程。
解:过原点且垂直于已知三直线的平面为0=++z y x :它与已知直线的交点为())34,31,31(),1,0,1(,0,0,0--,这三点所定的在平面0=++z y x 上的圆的圆心为)1513,1511,152(0--M ,圆的方程为: ⎪⎩⎪⎨⎧=++=-++++07598)1513()1511()152(222z y x z y x 此即为欲求的圆柱面的准线。
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 期末复习 课后习题(重点)详解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 数量乘矢量4、 设→→→+=b a AB 5,→→→+-=b a BC 82,)(3→→→-=b a CD ,证明:A 、B 、D 三点共线. 证明 ∵→→→→→→→→→→=+=-++-=+=AB b a b a b a CD BC BD 5)(382∴→AB 与→BD 共线,又∵B 为公共点,从而A 、B 、D 三点共线.6、 设L 、M 、N 分别是Δ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证明:三中线矢量AL , BM , CN 可 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证明: )(21AC AB AL +=Θ )(21+=)(21CB CA CN +=0)(21=+++++=++∴7.、设L 、M 、N 是△ABC 的三边的中点,O 是任意一点,证明 OB OA ++OC =OL ++.[证明] LA OL OA +=Θ MB OM OB += NC ON OC +=)(OM +++++=++∴ =)(CN BM AL ON OM OL ++-++ 由上题结论知:0=++ ON OM OL OC OB OA ++=++∴ 从而三中线矢量,,构成一个三角形。
8.、如图1-5,设M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中心,O 是任意一点,证明OA +OB ++OD =4OM .[证明]:因为OM =21(OA +), OM =21(OB +OD ), 所以 2=21(OA +OB +OC +) 所以OA +OB ++OD =4OM .10、用矢量法证明梯形两腰中点连续平行于上、下两底边且等于它们长度和的一半.图1-5证明 已知梯形ABCD ,两腰中点分别为M 、N ,连接AN 、BN . →→→→→→++=+=DN AD MA AN MA MN ,→→→→→→++=+=CN BC MB BN MB MN ,∴ →→→+=BC AD MN ,即§ 矢量的线性关系与矢量的分解3.、设一直线上三点A , B , P 满足AP =(-1),O 是空间任意一点,求证:OP =λλ++1[证明]:如图1-7,因为=-OA ,PB =OB -,所以 -OA = (OB -),(1+)OP =+,从而 OP =λλ++1OB.4.、在ABC ∆中,设,1e =2e =.(1) 设E D 、是边BC 三等分点,将矢量,分解为21,e e 的线性组合; (2)设AT 是角A 的平分线(它与BC 交于T 点),将分解为21,e e 的线性组合 解:(1)()12123131,e e e e -==-=-=Θ, 2111231323131e e e e e BD AB AD +=-+=+=,同理123132e e AE +=(2)因为||||TC ||11e e , 且 BT 与方向相同, 所以 BT ||21e e .由上题结论有AT ||||1||212211e e e e e +||||212112e e e e e e +.5.在四面体OABC 中,设点G 是ABC ∆的重心(三中线之交点),求矢量对于矢量,,,的分解式。
解析几何课件(吕林根 许子道第)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
下一页
模为1的向量.
所有的零向量都相等.
零向量:
模为0的向量.
单位向量:
或
定义1.1.2 如果两个向量的模相等且方向相同,那么叫做相等向量.记为
=
定义1.1.3 两个模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互为反向量.
上一页
下一页
必有
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下一页
返回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已知点
返回
5.5 二次曲线的主直径和主方向
5.7 应用不变量化简二次曲线方程
§1.1 向量的概念
定义1.1.1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或称矢量.
向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的几何表示:
| |
向量的模:
向量的大小.
或
或
两类量: 数量(标量):可用一个数值来描述的量;
e3
.
,
,
3
2
1
这时
e
e
e
.
,
,
,
.
,
,
,
,
,
,
,
,
3
2
1
1
3
2
1
3
2
1
3
2
1
关系式
线性表示的
,
,
用
先求
取不共面的三向量
就可以了
三点重合
下只需证
两组对边中点分别为
其余
它的中点为
线为
的连
的中点
对边
一组
设四面体
证
e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3.1平面的方程1.求下列各平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1)通过点)1,1,3(1-M 和点)0,1,1(2-M 且平行于矢量}2,0,1{-的平面(2)通过点)1,5,1(1-M 和)2,2,3(2-M 且垂直于xoy 坐标面的平面;(3)已知四点)3,1,5(A ,)2,6,1(B ,)4,0,5(C )6,0,4(D 。
求通过直线AB 且平行于直线CD 的平面,并求通过直线AB 且与ABC ∆平面垂直的平面。
解: (1)Θ }1,2,2{21--=M M ,又矢量}2,0,1{-平行于所求平面, 故所求的平面方程为:⎪⎩⎪⎨⎧++-=-=--=v u z u y vu x 212123一般方程为:07234=-+-z y x(2)由于平面垂直于xoy 面,所以它平行于z 轴,即}1,0,0{与所求的平面平行,又}3,7,2{21-=M M ,平行于所求的平面,所以要求的平面的参数方程为:⎪⎩⎪⎨⎧+-=+-=+=v u z u y u x 317521 一般方程为:0)5(2)1(7=+--y x ,即01727=--y x 。
(3)(ⅰ)设平面π通过直线AB ,且平行于直线CD : }1,5,4{--=,}2,0,1{-= 从而π的参数方程为:⎪⎩⎪⎨⎧+-=+=--=v u z uy vu x 235145 一般方程为:0745910=-++z y x 。
(ⅱ)设平面π'通过直线AB ,且垂直于ABC ∆所在的平面∴ }1,5,4{--=, }1,1,1{4}4,4,4{}1,1,0{}1,5,4{==-⨯--=⨯均与π'平行,所以π'的参数式方程为:⎪⎩⎪⎨⎧+-=++=+-=v u z v u y v u x 35145 一般方程为:0232=--+z y x .2.化一般方程为截距式与参数式: 042:=+-+z y x π.解: π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为:)4,0,0(),0,20(),0,0,4(--, 所以,它的截距式方程为:1424=+-+-z y x . 又与所给平面方程平行的矢量为:}4,0,4{},0,2,4{-,∴ 所求平面的参数式方程为:⎪⎩⎪⎨⎧=-=++-=v z uy v u x 24 3.证明矢量},,{Z Y X =平行与平面0=+++D Cz By Ax 的充要条件为:0=++CZ BY AX . 证明: 不妨设0≠A ,则平面0=+++D Cz By Ax 的参数式方程为:⎪⎪⎩⎪⎪⎨⎧==---=v z uy v A C u A B A D x 故其方位矢量为:}1,0,{},0,1,{ACA B --,从而平行于平面0=+++D Cz By Ax 的充要条件为:,}1,0,{},0,1,{ACA B --共面⇔01001=--AC A B Z Y X ⇔ 0=++CZ BY AX .4. 已知连接两点),12,0(),5,10,3(z B A -的线段平行于平面0147=--+z y x ,求B 点的z 坐标.解: Θ }5,2,3{z +-= 而平行于0147=--+z y x 由题3知:0)5(427)3(=+-⨯+⨯-z 从而18=z .5. 求下列平面的一般方程.⑴通过点()1,1,21-M 和()1,2,32-M 且分别平行于三坐标轴的三个平面; ⑵过点()4,2,3-M 且在x 轴和y 轴上截距分别为2-和3-的平面; ⑶与平面0325=+-+z y x 垂直且分别通过三个坐标轴的三个平面; ⑷已知两点()()1,2,4,2,1,321--M -M ,求通过1M 且垂直于21,M M 的平面; ⑸原点O 在所求平面上的正射影为()6,9,2-P ;⑹求过点()1,5,31-M 和()2,1,42M 且垂直于平面0138=-+-z y x 的平面.解:平行于x 轴的平面方程为001011112=--+-z y x .即01=-z .同理可知平行于y 轴,z 轴的平面的方程分别为01,01=-+=-y x z . ⑵设该平面的截距式方程为132=+-+-c z y x ,把点()4,2,3-M 代入得1924-=c 故一般方程为02419812=+++z y x .⑶若所求平面经过x 轴,则()0,0,0为平面内一个点,{}2,1,5-和{}0,0,1为所求平面的方位矢量,∴点法式方程为001215000=----z y x ∴一般方程为02=+z y .同理经过y 轴,z 轴的平面的一般方程分别为05,052=-=+y x z x . ⑷{}2121.3,1,1M M --=M M →垂直于平面π,∴该平面的法向量{}3,1,1--=→n ,平面∂通过点()2,1,31-M , 因此平面π的点位式方程为()()()02313=--+--z y x . 化简得023=+--z y x . (5) {}.6,9,2-=→op .1136814=++==→op p()().6,9,2cos ,cos ,cos 110-=∂=⋅=→γβn p op∴ .116cos ,119cos ,112cos -===∂γβ 则该平面的法式方程为:.011116119112=--+z y x既 .0121692=--+z y x(6)平面0138=-+-z y x 的法向量为{}3,8,1-=→n ,{}1,6,121=M M ,点从()2,1,4写出平面的点位式方程为0161381214=----z y x ,则,261638-=-=A74282426,141131,21113-=++⨯-=====D C B ,则一般方程,0=+++D Cz By Ax 即:.037713=---z y x 6.将下列平面的一般方程化为法式方程。
()()()().07444.023.012.0352.1=+-=+=+-=-+-z y x x y x z y x解:.3-=D Θ3011222=++=∴CB A λ∴将已知的一般方程乘上.301=λ得法式方程.030330530230=-+-z y x()∴-=∴=.21.12λD Θ将已知的一般方程乘上.21-=λ得法式方程.0212121=-+-y x()∴-=∴=.1.2.3λD Θ将已知的一般方程乘上.1-=λ得法式方程.02=--x().91.0.4±=∴=λD Θ即91=λ或91-=λ将已知的一般方程乘上91=λ或.91-=λ得法式方程为0979494=+-z y x 或.0979494=-+-z y x 7.求自坐标原点自以下各平面所引垂线的长和指向平面的单位法矢量的方向余弦。
()().02122.2.035632.1=++-=-++z y x z y x解:().71.35.1=-=λD 化为法式方程为05767372=-++z y x 原点指向平面π的单位法矢量为,76,73,72⎭⎬⎫⎩⎨⎧=u 它的方向余弦为.76cos ,73cos ,72cos ===γβα原点o 到平面π的距离为.5=-=D P λ().31.21.2-==λD 化为法式方程为-07323231=--+-z y x 原点指向平面π的单位法矢量为,32,32,310⎭⎬⎫⎩⎨⎧--=n 它的方向余弦为122cos ,cos ,cos .333αβγ=-==-原点o 到平面π的距离7.p D λ=-= 第20页8.已知三角形顶点()()()0,7,0,2,1,1,2,2,2.A B C --求平行于ABC V 所在的平面且与她相距为2各单位的平面方程。
解:设,.AB a AC b ==u u u r r u u u r r点()0,7,0.A -则{}{}2,6,1,2,9,2a b ==r r 写出平面的点位式方程72610292x y z += 设一般方程0. 3.2,6,140.Ax By Cz D A B C D +++=∴====-< 则1. 2.7p D λλ==-= 相距为2个单位。
则当4p =时28.D =-当0p =时0.D =∴所求平面为326280.x y z -+-=和3260.x y z -+=9.求与原点距离为6个单位,且在三坐标轴,ox oy 与oz 上的截距之比为::1:3:2a b c =-的平面。
解:设,3,2.0.a x b x c x abc =-==≠∴Q 设平面的截距方程为 1.x y za b c++= 即.bcx acy abz abc ++= 又Q 原点到此平面的距离 6.d =6.=11132,,,.7777x a b c ∴=∴=-==∴所求方程为7.32y zx -++=10.平面1x y za b c++=分别与三个坐标轴交于点,,.A B C 求ABC V 的面积。
解 (,0,0)A a , (0,,0)B b ,(0,0,)C c {},,0AB a b =-u u u r ,{},0,AC a c =-u u u r.{},,AB AC bc ca ab ⨯=u u u r u u u r;AB AC ⨯=u u u r u u u r∴S ABCV11.设从坐标原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求证1.p p =∴= 从而有22221111.p a b c=++§ 3.2 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1.计算下列点和平面间的离差和距离:(1))3,4,2(-M , :π 0322=++-z y x ; (2))3,2,1(-M , :π 0435=++-z y x . 解: 将π的方程法式化,得:01323132=--+-z y x , 故离差为:311332431)2()32()(-=-⨯-⨯+-⨯-=M δ,M 到π的距离.31)(==M d δ(2)类似(1),可求得0354353356355)(=-++-=M δ,M 到π的距离.0)(==M d δ2.求下列各点的坐标:(1)在y 轴上且到平面02222=--+z y 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的点; (2)在z 轴上且到点)0,2,1(-M 与到平面09623=-+-z y x 距离相等的点; (3)在x 轴上且到平面01151612=++-z y x 和0122=--+z y x 距离相等的点。
解:(1)设要求的点为)0,,0(0y M 则由题意49220=-y∴ 610=-y ⇒50-=y 或7.即所求的点为(0,-5,0)及(0,7,0)。
(2)设所求的点为),0,0(0z 则由题意知:7962102022-=++z z由此,20-=z 或-82/13。
故,要求的点为)2,0,0(-及)13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