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心得读后感(精品6篇).doc
庄子心得读后感(精品6篇)庄子心得读后感篇1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
一提到庄子,我们就会想到他的《逍遥游》。
小时候,曾在语文书上读过简化版的《鹏程万里》,却从没有真正感受过乘物以游心的逍遥,从没有真正感受过那种独于天地精神往来的淡泊。
上个世纪末,有一首歌叫做《潇洒走一回》,潇洒来去天地间,是少年人金色的憧憬,中年人的一声叹息,老年人不由自主想当年。
逍遥的脚步总是来去无踪,沿着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顺流而上。
有武陵桃园,遗世而独立,自在悠闲。
再往前,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有庄子,也只有庄子。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的*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
庄子一生贫而不穷,家住陋巷,以织草鞋为生,有时甚至无米下锅,要向人借粮。
但是他却能随心所欲,自得其乐。
生不逢时,如之奈何?就是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断然拒绝了楚王送上门的相国之位。
自称宁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在的乌龟,也不愿意当供奉在庙堂上,受人尊敬的龟甲。
所以庄子选择了无为,敢于从容面对随之而来的寂寞和贫困,在天地间随心所欲,逍遥自在,达到心灵所追求的高度与境界。
《逍遥游》是全书的精髓,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
一旦时不我与,则无法成功。
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
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大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
看庄子的《逍遥游》,首先就要看一个大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巨鲲大鹏,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磅礴。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大格局、大气量、大胸怀是逍遥的第一步。
其实,生活都一样,只是每个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
在每个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于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对。
《庄子》读后感(通用15篇)
《庄子》读后感1 《庄子》一书想象奇特而丰富,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出人意表,迷离荒诞,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
既写大之玄妙,又写小之情状,还有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的交错。
一、大之玄妙 北冥之鱼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释读】《逍遥游》出自《庄子》内篇,其主旨,是说人当看破功名利禄,而是精神活动臻于悠游自在的境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就出自本篇,比如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等。
这一段是《逍遥游》的开篇,起笔就描绘了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
北海有一条鱼叫鲲,鲲有多大呢?不知道有几千里大。
鲲化成为鸟叫做鹏,鹏的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广。
鹏飞起来,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
大物必生于大处,鲲鹏如此之大,庄子笔下的世界有多大,也可观一二了。
当然,庄子的描述并没有戛然而止。
他写道:当海动风起之时,鹏迁往南海。
大鹏既然要去往南海,绝不可能决然而起,所以要举起击打翅膀。
据《齐谐》说,当时水花激起达三千里,翼拍旋风而直上九万里高空,鹏乘着六月大风而飞去。
野马般的游气,飞扬的游尘,以及活动的生物都被风相吹而飘动。
我们在地面看到天色苍茫,那是天的本色吗?天的高远是没有穷极的吗?而鹏往下看,也就是这样的光景。
可见天地辽阔了。
庄子借变了形的鲲鹏以突破物质世界中种种形相的范限,将它们从经验世界中抽离出来,并运用文学的想象力,展开一个广漠无穷的宇宙。
任公垂钓 【原文】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庄子心得读后感(通用18篇)
庄子心得读后感(通用18篇)庄子心得篇1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之前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阅读了于丹《庄子》。
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觉得诗句挺特别。
后来知道庄子写了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虽是一个幽默而有涵养的人,但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他贫穷到极点,处处求人,等米下锅德地步。
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很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为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
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顺应外界,与外界相处要通达,而内心又要有所坚持,这样才能在复杂社会中不迷失自己。
《庄子》读后感范文5篇
或许有人对此以为不屑,但和平安好,世无征战,信任是人人皆向往的。如此,若人与人以和为本,与社会以和为本,哪还再有不公不义、厮吵争夺;若人与自然以和为本,与世界以和为本,哪还再有生态失衡、步入沦亡?万物无竞,流水不争。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但也更应是一种常态,无和,无宁。
他依然想拯救世界,只是这条路很艰难,除了天道,他孤苦无依,他也明白,在他有生之年见不到天亮,但他依然动笔了。
他有别的办法吗?或许他真的经历过没米下锅的困窘。那时候没有人喜欢他,也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人和他说话。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说自己想拯救世界,恐怕会被嘲笑吧。实际上他也不在乎嘲笑。比人清醒,就会比人痛苦。在那个时代,或许他才是最痛的那个人。以至于他并不在意自身的困窘。
行于和,安于道,该走则走,该停则停,天地两宽。
棋道如此,想来世道也应如此。天地万物相生于世,人与自然便好若纹枰间的黑白二子,人若对自然步步紧逼,则终将会被反噬,倘若人不与自然俱化,固守一端放眼小利,则终将会受到自然的控制,被动前行。而若人与自然作和融于一体,相互包合,两相无事,平和安好。
如此一想,比起输赢,“和”一字才是最为重要。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二人博弈,若下得和棋也是知音,要知输赢常在,而知音难求;日月交替,昼夜相生,二者互存,并无亏损。况与天为一,形全精复,岂不美哉;万物协调,物我相安,岂不妙哉?
在这个物质极度丰富的年代,人们所理想的社会本应就是此刻这个样貌,然而这又是个精神境界极度缺乏的年代,所有此刻的大部分都容易极度焦虑。物质上的满足并不等于精神上的富裕。《庄子》“贫也,非惫也”。贫穷不代表不快乐,相比物质生活的丰足,我们更就应重视精神生活的自由。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习惯于高效率,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时间,长期下来必将感觉身心疲倦。“世人攘攘皆为过往”,不能说这句话是褒义还是贬义,它只是陈述一个道理,但在庄子看来正是因为名利而有了“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茶然度役而不知其所归”。这天所提倡的就应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同丰满。《庄子》中,他渴望“乘天地之正,而御天气之辨,以游无穷”。我们能够不用要求这么高,只要学会静下来,将混乱的自己,忙碌的自己放松下来,个性是在学习和工作当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都会使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如果能做到这句话里所包含的境界,那样不仅仅能够让处于奔波劳累的身体得到释放,还能更加有益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读庄子之心得体会(精选5篇)
读庄子之心得体会(精选5篇)读庄子之心得体会(精选5篇)《庄子》与《归藏》、《黄帝四经》、《老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它们不仅是哲学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关于文学、美学、艺术、审美的智慧结晶。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读庄子之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读庄子之心得体会【篇1】历史上,孔子称为圣人,庄子称为神人。
最初知道庄子是初中语文课本里的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虽然理解的不深刻,甚至到现在不太清楚什么意思。
今年寒假读了于丹庄子心得,知道了庄子最为著名的是《逍遥游》,这篇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态度。
庄子留给我们最深的是充满寓意和小故事的*,以此来表达对那些追求小名小利的嘲讽,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令人瞠目结舌。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幽默而有涵养,但是她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他贫困到极点却从不接受别人一点的施舍。
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境界有大小”。
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同样也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而认为它没用。
庄子却认为其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加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卫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过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侯身价倍增。
所以每一个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的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在大千世界,我们既要做到顺应外面的世界,做到与时俱进,又要有所坚持,秉承内心最本质和最纯真的东西,只有这样在大千世界里才不至于迷失我们自己。
读庄子的心得范文(17篇)
读庄子的心得范文(17篇)读庄子的心得范文(通用17篇)读庄子的心得范文篇1即使庄子不提,逍遥也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
但如我等俗人,想到逍遥,无非是在物质生活上宽裕富足,不用每天为生计而奔波劳碌。
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享受生活,而在庄子的眼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浅薄,他的逍遥,我觉得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一个终极命题。
在庄子看来,一切万物都有其属于自己的本性,逍遥不逍遥正是看其生存状态是否符合其本心。
而既然万物都有其自己的本性,那么就没有所谓的好的生活方式,坏的生活方式,只有合于自我的生活方式。
因此庄子同老子一样,认为最好的政治正是无为而治因此他主张顺其自然,认为任何统一的制度标准都有其局限性,都会妨碍人们的逍遥。
这个视角很深刻。
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忙,每天总有很多事情要做。
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回过头来想自己前些天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却想不太起来。
显然我只是在机械的完成一些事情,而没有把自己的心放进去,我没有问过自己这些到底是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逍遥与忙不忙没有关系,它只取决于你是否顺应自己的本性去做事。
浑浑噩噩显然不是逍遥,而是自我迷失。
逍遥不仅不是混沌,而是一种大清醒之后的从容不迫。
庄子有感于他所处的时代统治者穷奢极欲,百姓为利所趋而丧失本性,所以提出要逍遥,这是很积极向上的观点。
尽管我觉得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觉得可以用庄子逍遥的观点来看一下中国目前的教育。
近年来,高考制度越来越为人所诟病,很多人呼吁彻底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主张向西方学习。
可是呢,西方的很多教育工作者却在羡慕中国的教育。
当美国老师为中国学生极强的数学能力而感叹时,中国有很多学生却不明白他们想从商,却为什么非要去解一道又一道的数学题。
我觉得就自己的经历,现行的教育其内容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的毛病。
从我来讲,我对自己能够在中学阶段打下良好的理科基础而感到高兴。
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高考制度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它使得整个中学阶段评价个人的标准唯一化。
庄子的读书心得感悟7篇
庄子的读书心得感悟7篇书籍鼓舞了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庄子的读书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庄子的读书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
庄子的读书心得感悟1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
是的。
当看完庄子那些看似荒唐怪异的故事,反复揣摩这其间颠扑不灭的真理,才会发现原来你仅仅只是打开一扇大门,这扇大门通往本真朴质的天之道。
人间数千年的悲哀,就在于世人只在世俗中寻求人生真谛,却没有超越世俗到旷野幽邃的`宇宙中去寻求大道。
庄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已经跳出三界,站在云端鸟瞰人间沧桑。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万物。
”庄子就是这样的性格达人,他认为天下沉浊,不能讲严正的话,满书缪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他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无终者为友。
庄子一直在讥讽万代颠倒的世界,嘲笑那些为功名利禄蝇营狗苟之徒,讽刺那些为眼前蝇头小利毁坏天人和谐的小人。
那些谋取权力之人以心灵的残缺和人格的扭曲来换取世俗所谓的福气,而庄子却宁愿做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的老龟,也不愿做供在高堂的占卜龟壳。
庄子的飘逸和洒脱,正是他卓尔不群、高傲不羁的性格魅力托起的自由天空。
在《庄子》天下篇中,阐述了最高的学问是探讨宇宙和人生本原的学问。
打开庄子的世界,有限的内篇无不昭昭弘道,万物依天道而行。
何谓万道之本源?唯道。
何为万物之源泉?唯道。
人生本原又何在?庄子微笑轻轻点拨——人最大的智慧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人生不过蚁穴一梦。
柏拉图说,人的灵魂来自一个完美的家园,那里没有我们这个世界的污秽丑陋,只有纯净和美丽。
灵魂来到这个世界漂泊很久,寄居在一个躯壳里,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也忘记了家乡的一切。
每当他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就会不由自主的感动,会觉得非常舒畅亲切。
他知道那些美好的东西,来自他的故园,于是他的一生都极力的追寻那种回忆的感觉,不断朝自己的故乡跋涉。
《庄子》读后感6篇
《庄子》读后感6篇写读后感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庄子》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庄子》读后感篇1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造出了很多意思相对的词:小与大,多与少,赢与亏,有与无。
而祖先们却没有将其划清界限,所以现在没有人能真正分清它们,自从读了庄子,我对有与无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实这些词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就如物理上的动与静,宇宙万物都是运动的,而静止只是相对于某一个物体而言。
这些词亦如此:富人会认为一间三室两厅的舒适的房子过于狭小,而对于一位饥寒交迫的流浪者,一个屋檐下也许就足以他避雨容身;一块面包渣如果是人将其掉在地上当然不会捡,但那却是一群蚂蚁的午餐。
人生中的有与无也如此,没有谁能真正划清它们的界限,而且有时候,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有时人无求反而会得到很多:公司里有些人虽然嘴上不追求太高名位,但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也会获得老板的赏识;买股票时如果你急于追求眼前的小利或盼望着每次都能赚大,反而会亏得很惨,而别无高求的人也许会找对时机。
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是错误的,现在的社会人只有有官欲、会做事、会说话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进一步想,那些人真的什么都拥有了吗?有官欲即会失人欲,有野心即会失善心,有地位即会失自由。
由此可见古人造词之精妙,舍得一词就可以理解为有舍必有得,有得必会舍,如果想得到所有,就要失去所有,这便是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道理。
有无的概念可以引伸到生命的诞生和湮灭。
庄子认为人之初就是一阵风,所以人死后也将化为一阵风仍然飞在人世间,因此世间没有生与死的差别。
这种想法也许很荒谬,但这都是因为他看淡了一切,在他的眼中人世间万物都是无,也因此他写下了流传后世的《逍遥游》。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许不能像庄子那样齐生死,等万物,然而庄子看淡一切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庄子认为逍遥就是无所待,学习处事亦如此。
读庄子心得读后感(8篇范例)
读庄子心得读后感(8篇范例)读庄子心得读后感篇1《庄子心得》是于丹对庄子的思想以通俗的文字传达给读者的一本书。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庄子的印象就是“逍遥游”,并顾名思义地认为他持的是一种无所谓的生活态度,以致他觉得“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最好的一种生活状态。
其实,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理解庄子心中的“逍遥游”是什么。
确实,“逍遥游”是庄子眼中最高的人生境界,他并不仅仅是说追求生活上的逍遥,更是追求心态上的逍遥,从外物中去获得心灵上的自由舒畅,正所谓“乘物以遨游”。
我喜欢庄子说的一句话——外化而内不化,讲的是人不应受外物一切不好的影响而动摇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外界的言语,社会的潮流,多多少少会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当我们看到别人有一部苹果手机,或者是说看到周围人都热衷于玩切水果游戏,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去跟风呢?也许你之前生性节俭,或者不爱玩游戏,那么是不是去改变你的习惯呢?其实不然,一旦人容易被外界所影响,那就会迷失了自己,没有了个性,更重要的是,你丢的可能是你最初的梦想。
所以,庄子让我懂得了顺应与坚持的道理,顺应当下,不去抱怨,不去盲目追随,遵循自己的本性,坚持自己的原则,人才能活得自在,活得不勉强。
关于生死,庄子的观点给我莫大的释怀,在庄子看来,生与死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转变而已,人只不过是一团气,死了回到大自然之中,回到他最初到来的地方去。
正是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庄子面对妻子的去世才能显得那么坦然淡定,才会击鼓而歌。
对待生死,很多人都无法正确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害怕死的到来,不管是自己还是亲人。
也许,庄子的生死观是让自己消除恐惧最好的解释,我们不必为死而过度悲戚。
是的,庄子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别有的人生观,让我从心底有种坦然的感觉。
我想,逍遥游的精辟之处就在这里吧!读庄子心得读后感篇2大家都会知道一本叫《庄子》的书。
可是看完这本书都会发出许多赞叹。
于丹就把她的慷慨记录了下来,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庄子心得》。
读庄子心得感想(精选10篇)
读庄子心得感想(精选10篇)读庄子心得感想篇1人们说《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
掩卷而沉思,庄子的思想,仿佛是一股清流,对心灵进行着一次次洗礼。
庄子,名周,是宋国崛起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著有《逍遥游》《养生主》等7篇著作。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几千年来的一大奇人,他给世人的是另类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层的哲学思维。
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逍遥的人生观,似不食人间烟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灵魂家园,以一种“无”的深层内涵去泯灭尘世的一切权利、功禄。
《庄子》一书通过许多个庄周讲述的短小精炼、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及对社会的看法、对世俗的厌恶及对自由的追求。
一个个故事虽看似有些荒谬,但细细品味,却是内涵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庄周梦蝶”讲述了庄子一个变为蝴蝶的梦。
在梦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蝴蝶浑然一体,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体现出了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对世俗的思考,而飞向远方,不正是庄周的心解脱了尘世的束缚,飞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国度吗?而庄子最令我佩服的莫过于他参透生死的从容。
对于人的一生,固然会经历生、老、病、死,庄子认为人本身是没有生命,神气与身体的,在似有若无之间,产生了最初的气,气是大自然的精华,飘浮不定,成为人的样子。
人若死了,只是身上的气散开了,又安静地回归了自然。
庄子如此平静的面对生死,参透生死,不得不说是令人惊叹的!庄子认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如果生时一天天虚度光阴,那么死后,这一场梦就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了。
庄子曾说过,一个人能不能达到彻悟,是与他的阅历及悟性是分不开的,而我只是凡人,我无法像庄子般成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项背。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
只有在心灵倍感疲倦与束缚时,静下心来,做一个让人梦魂牵绕的庄周的“蝴蝶梦”,乘着庄子自然的箫声寻找那失落的世界,跟着庄子一起展开一次心灵的逍遥游……读庄子心得感想篇2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庄子》的书。
庄子优秀读后感(推荐5篇)
庄子优秀读后感(推荐5篇)1.庄子优秀读后感第1篇渐渐开始不再喜欢那些所谓出名的大家的总结,他们先入为主说了一些想法,看似无懈可击中堵塞了我们的思路,让他们去喧嚣吧,我自己去看了《庄子》,何为平淡?庄子是一个相对主义者,按照唯物主义观点,相对主义者徘徊在唯物和唯心之间,最后堕入唯心主义,庄子貌似正好验证了这个理论。
基本上,他用不永恒否认了瞬间,用必定失去否认了现在,用最终的虚无否认了当时的拥有。
道家的养生可能不太适合我这种稍微还是有点争强好胜的人?庄子的观点值得肯定的地方有:1、不比执着,不必痴狂;2、一个人的核心部分不应该依赖外部评价;3、凡事都有个自己的解释安排最后达到平和。
4、强调了顺应,无为和生死相望,这是一种更大的作为和纪念。
我最喜欢庄子的.《天道》《天运》和《说剑》在《天道》中,庄子说了,圣人心中之所以宁静,并非宁静十分好,所以才宁静,万物不能扰乱它他的内心,所以才宁静。
他的主张其实一直都是这么温和的,告诉人们有这么回事情,但是不一定是可以办到的。
一个能够愿意分享自己孤独的人,一个内心已经如此淡薄却仍旧分享了他的学说和孤独的人,是值得崇敬的。
并不是美好就可以达到,需要顺应规律才能达到,就和没人想要不幸福或者,可是我们都能找到理由让自己无时无刻不幸福。
《天运》中,他明确了道不是通过言语和辩论就可以推行,而个人价值观决定了他的选择和感觉,这个已经十分透彻了,他知道了运行的规律,并没有强求每个人都会有他一样的价值观和感觉。
最难得是《说剑》,这个文章说明庄子不是不善于揣摩人的心思,他是十分善于了解别人的,但是他几乎没有用这些去牟利,之前我十分推崇过《鬼谷子》,他知道人心险恶、社会飘摇依然去用他的智慧周旋并且不吝告知别人周旋的方法是坚强的。
而庄子,一个有能力坚强选择地逃避的人,他是善良的,他未必不可以做到别人能做的,他不是没有才华,只是,他不想去做,他只是表达了他这种想法,一个真正按照自己的心去活着的人,是高尚、幸福、宁静的。
读庄子心得体会(精选6篇)
读庄子心得体会(精选6篇)读庄子篇1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
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
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
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总有路可走。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
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
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庄子告诉我们要想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就要做到“外化内不化”。
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庄子用他的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虑,那他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谈笑论生死。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
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而人生就像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
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对生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读了生命,才可能正确地对待死亡。
大道与自然。
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是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庄子认为辨别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
庄子心得体会8篇
庄子心得体会8篇一谈到庄子,我们不由得想到道家创始人老子,他是老子的弟子。
思想上都追求“得道”,精神上追求“超然物外”。
庄子更注重对个体的重视,让人更加重视身体、生命,也就是注重于养生。
庄子选注》中,有一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是一篇语录体议论文。
文中两人,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读者看后会心一笑而又沉思良久。
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由在池中游来游去的儵鱼引起联想。
其题虽小,其旨甚大。
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
读完文章,不得不感叹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的敏捷思路与睿智的交谈,令人拍案叫绝,无不折服于他们的“善辩”。
头一回读完,心中不时佩服两人的才辩,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濠梁之辩”,在庄子看来,物与自身是浑然一体的,所以才能体会到钓鱼的快乐,不过从庄子以“安”字,反驳惠子,体现了他的诡辩风格。
“惠子相梁”选自《庄子秋水》,文中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挑拨他俩之间的情谊,为此惠子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把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形象地说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又无端猜忌他人的丑态。
可见,庄子本人是把世俗名利看轻的,对于外界的诱惑,他可以做到言行如一,洁身自好。
庄子选注》这一本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追求着虚无缥缈的理想世界。
体现了庄子的虚无主义,书中蕴含着高深的哲学理念,处处都引人深思,有的可能长时间都无法琢磨透。
在我看来,道家这一学派的思想是一门深奥而不容易嚼透的学问。
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起源,有了道便有了一切,庄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之一,对道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一名初一年的学生,可能我对《庄子选注》中的文章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它已经深深地植入我的大脑深处,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将力求读懂它、理解它,并且我将以其中我所认可的思想来指导我的人生观。
庄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
庄子阅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庄子阅读心得体会【篇1】女儿以前买了一本于丹的庄子心得,最近在闲暇时候拿出来翻翻,让我受益匪浅。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
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
于丹老师把庄子的思想分为了以下几个部分,我在看每一章的时候都做了读书笔记,把我粗浅的想法记录了下来,与大家共勉。
境界有大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无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感悟与超越。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
可见名利二字是世人难以舍弃的追求。
但是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薄为大,因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
认识你自己。
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庄子读后感(通用10篇)
庄子读后感庄子读后感(通用1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庄子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读后感篇1庄子,美而不自知。
甚至也不为人知。
能见者少,见而能受者更少。
知其美不为人知,难,知其不自知,更难。
事实上,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美,而是他不在意自己美不美,更何况别人怎样看他了。
他无所谓语言,言不尽意。
但是他也不逃避语言。
他不介意写很多字。
他不在意。
开口也好,不开口也好,传之后世也好,不传也好。
因为他没有想要守护的东西。
孔孟要守护仁义,墨翟要守护苦难,惠施要守护言辞,管商韩要守护法度。
他没有想守护的东西,他所倚仗之物,不需要他的守护。
灭亡的是人,不灭亡的是道。
庄子是庶民。
有人提出他是贵族,王族,也有人说漆园吏在楚地待遇是很高的。
但我说的庶民,是他的态度。
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小人物的自嘲。
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只是玩笑。
这种庶民感,与道德经对比起来,尤为明显。
他像落入凡尘的神仙,虽然是神仙,但终究落在凡尘里。
但在哪里又有何分别呢?哪里都是无何有之乡。
他逃避着人,但不逃避天。
他自认为天下无敌,但让人疑惑的是,在那个时代,他为什么没有出来拯救?不只是他,李耳也没有出来拯救。
答案我已经渐渐明白了。
因为世界,不是你想拯救就能拯救的。
他或许已经看见了天意,看见了自己的命运。
孔丘没有看见,他失败了。
谁能保证庄周能比他做得更好呢?庄周是庄周,不是秦始皇。
秦始皇也是奋六世之余烈,而不是一蹴而就。
他明白自己做不到,也明白孔丘那样的拯救没有意义,与其折磨自己,不如快乐。
诸侯授予他爵位,他不接受,是不愿意接受爵位吗?只是这爵位是人给的,不是天给的而已,既然不是天赐,就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随心所欲,更不可能借之拯救世界。
他已经看见了未来,所以不接受。
庄周比我们想象的要勇敢。
对他而言,放弃拯救,或许比头破血流更为疼痛。
《庄子心得》读后感四篇
《庄子心得》四篇《庄子心得》四篇《庄子心得》1《庄子心得》这本书是我读过这么多书来,第一本让我有如此大的震撼的书。
庄子之道,与儒家学派不同,不在乎名利,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乘物以游天,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他嬉笑怒骂说尽天下。
其实他的内心非常安静。
在庄子书中,以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但其中却蕴含着天大的奥义与智慧。
庄子是一个非常擅长讲寓言故事的人,他的寓言故事,陆离光怪、神神叨叨,他的生活贫困潦倒、等米下锅。
他没有富裕的生活,温饱不定,这样一个人,他凭什么去逍遥游呢?就凭他的精神!庄子的心胸非常的宽广,他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我死之后,将我扔到山沟里。
让苍天穹庐做我的棺盖,让广袤大地做我的棺底,让日月星辰、世界万物给我陪葬。
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境界呀,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如此的看得开。
人,本来是无羁无绊的,本来是放纵自由的。
但由于太多的选择,太多的物质利益,束缚了我们的身心,迷失了我们本来的相貌。
假如说儒家给了我们坚实厚重的一片大地,那么道家给了我们一片将来自由的天空;假如说儒家让我们学会了挑起担子,负起重量,那么道家让我们学会了举重假设轻。
庄子的精神就是,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摇,不为声誉权利所挂念,让心胸豁达一点,开朗一点。
《庄子》中记叙了那么多的寓言,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挖苦挖苦,都是为了一句真理:“大道符合自然”。
《庄子心得》2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于丹论语心得》,收获很大,今年的暑假我又拿起《于丹庄子心得》,渐渐品读,收益非浅。
似乎感悟到了生命的本原。
给我启示最大的是于丹关于《庖丁解牛》的新解。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描绘了庖丁在解牛时到达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
庖丁解牛,假如引申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怎么到达对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断进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从有到无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吗?先是规划人生,但未免有点像站在山底去规划登山的途径,显得路途遥远,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种“无”的精神,可以超越山的最高处,才能最终将“有”和“无”结合起来,到达“神遇”的境界,既能超脱一切而又能顺应一切,顺其自然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交融到无限的最朴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2023年《庄子》心得体会(通用18篇)
2023年《庄子》心得体会(通用18篇)《庄子》心得体会篇1《庄子心得》这本书是我读过这么多书来,第一本让我有如此大的震撼的书。
庄子之道,与儒家学派不同,不在乎名利,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乘物以游天,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他嬉笑怒骂说尽天下。
其实他的内心十分安静。
在庄子书中,以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但其中却蕴含着天大的奥义与智慧。
庄子是一个非常善于讲寓言故事的人,他的寓言故事,陆离光怪、神神叨叨,他的生活贫困潦倒、等米下锅。
他没有富裕的生活,温饱不定,这样一个人,他凭什么去逍遥游呢?就凭他的精神!庄子的心胸非常的宽广,他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我死之后,将我扔到山沟里。
让苍天穹庐做我的棺盖,让广袤大地做我的棺底,让日月星辰、世界万物给我陪葬。
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境界呀,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如此的看得开。
人,本来是无羁无绊的,本来是放纵自由的。
但由于太多的选择,太多的物质利益,束缚了我们的身心,迷失了我们本来的面貌。
如果说儒家给了我们坚实厚重的一片大地,则道家给了我们一片未来自由的天空;如果说儒家让我们学会了挑起担子,负起重量,则道家让我们学会了举重若轻。
庄子的精神就是,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摇,不为名誉权力所挂念,让心胸豁达一点,开朗一点。
《庄子》中记叙了那么多的寓言,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都是为了一句真理:“大道合乎自然”。
《庄子》心得体会篇2从朋友处借得《庄子》心得一书,此书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通过庄子每一个不同的寓言故事来讲述,偶尔看看这样的书对净化人的心灵有一定的帮助。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在功名利禄的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都忘了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快乐,心灵的快乐,心灵的闲适放松。
这些离我们太远了!如今媒介如此发达,资讯如此快速,科学给了我们无穷力量的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人格在今天更健康,更明朗。
也许,我们在心智上的残缺更多了。
庄子心得读后感(汇编16篇)
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16篇)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16篇)庄子心得读后感篇1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记得在我的高校时代,博学多才的中古文学老师最喜爱讲的也是庄子的作品,在学校组织了我们集体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是无限的,究竟无限到何种程度呢?有一部电影描述得很好:在地球上,外星人与人类查找一个打算双方命运的宇宙,经过双方的生死较量,这个宇宙最终被人类寻获并夺得,你知道这个宇宙在哪里吗?它在一只黑猫的脖子上挂着,只有玻璃弹珠那么大,但当你从外向里望时,里面却是繁星密布,浩瀚无边,的的确确的是一个宇宙。
宇宙就只有那么大吗?不是的!电影到结束时,镜头拉向远方,我们宏大的地球渐渐地缩小,变成蓝色的球,再缩小,在太阳系里变成一颗小星星发着微弱的光,再缩小,地球早已看不清了,太阳系在银河系里缩成一小片,再缩小,银河系已变成一小团雾,再缩小,银河系在我们的宇宙里已看不见了,最终我们的宇宙变成一颗小小的弹珠在地上滚动,掉到一个小坑里,与另外一颗弹珠撞在一起。
这时,一个外星人伸出一只长着松软大手的瘦长胳膊,用手抓起两颗弹珠,放到一个布袋里,布袋里已有满满的一袋子呢!这个故事可能是我们当下对宇宙最好的诠释了。
宇宙的无限是可想而知的了,那么大鹏鸟无论飞得有多高、多远和多长时间,这一切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里,你飞得出宇宙吗?仍不过是在蓬蒿之间罢了。
大鹏鸟飞得很高、很远,它知道永久飞不到边,这不是很苦痛吗?相反,麻雀、斑鸠和蝉倒是很幸福的,它们的幸福正在于它们的无知和自我满意!现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
有一个伴侣通过自己十来年的奋斗,已经拥有上千万的家产,家中的住房已从乡下的农房换成了小别墅,后来他觉得小别墅也不好看,又想买三十亩地造个小园林,现在他已在付诸实践了。
有人对他说,怎么这么不知满意呢?等你有一小园林后,就有会想,好像家中少了一座山,你就又会不满意了。
《庄子》心得体会(精选7篇)
《庄子》心得体会(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庄子》心得体会(精选7篇)《庄子》心得体会(精选7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心得读后感(一)
《庄子心得》这本书是我读过这么多书来,第一本让我有如此大的震撼的书。
庄子之道,与儒家学派不同,不在乎名利,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乘物以游天,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他嬉笑怒骂说尽天下。
其实他的内心十分安静。
在庄子书中,以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但其中却蕴含着天大的奥义与智慧。
庄子是一个非常善于讲寓言故事的人,他的寓言故事,陆离光怪、神神叨叨,他的生活贫困潦倒、等米下锅。
他没有富裕的生活,温饱不定,这样一个人,他凭什么去逍遥游呢?就凭他的精神!庄子的心胸非常的宽广,他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我死之后,将我扔到山沟里。
让苍天穹庐做我的棺盖,让广袤大地做我的棺底,让日月星辰、世界万物给我陪葬。
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境界呀,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如此的看得开。
人,本来是无羁无绊的,本来是放纵自由的。
但由于太多的选择,太多的物质利益,束缚了我们的身心,迷失了我们本来的面貌。
如果说儒家给了我们坚实厚重的一片大地,则道家给了我们一片未来自由的天空;如果说儒家让我们学会了挑起担子,负起重量,则道家让我们学会了举重若轻。
庄子的精神就是,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摇,不为名
誉权力所挂念,让心胸豁达一点,开朗一点。
《庄子》中记叙了那么多的寓言,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讽刺挖苦,都是为了一句真理:“大道合乎自然”。
庄子心得读后感(二)
无意中在书摊买了《于丹庄子心得》一书,读来感到相当有趣,觉得很舒服。
那是一个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只一种难以理解的豁达。
他包容万千,将一切化为乌有。
有人说年轻人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会受到不求上进的影响,但在我认为恰恰相反,其实《庄子》里面的精神,在今天这个社会,很多人都需要。
这是需要你辨证的去感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
贫而乐道,不慕富贵。
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着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
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但是我认为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
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
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
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
“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
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
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
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
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同样在我的工作中也应该多“悟”而不是“觉”。
只有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才能有机会或是有资本“觉”的。
古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同样,我认为“觉”是在“悟”的基础上的。
不论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成功的。
庄子心得读后感(三)
于丹用心地研究《庄子》,通过解读庄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遥得自在。
这是一种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
于丹的《庄子心得》深
入浅出,引人入胜。
于丹在书中将庄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现给我们,()教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环境中,应该用“心智”、“感悟”、“逍遥”、“看得开”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超脱与释然。
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包括我自己,谁能具备这样的心态呢? 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牵绊,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世界却依然空虚,觉不到半点快乐。
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被小事所困,与周遭的人也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
可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质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乐的事情?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别人的行为,不盲目的追随流行,试着用庄子的大境界来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读完于丹的《庄子心得》,心灵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觉收获颇丰。
只要我们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不随波逐流,并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获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论语心得读后感500字论语心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