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精炼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专题一本章知识梳理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汇总笔记(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A.加肥皂水B.静置沉淀C.加入明矾D.加热煮沸答案:D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A. 加肥皂水,是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不符合题意;B. 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的不溶物,不符合题意;C. 加入明矾,除去悬浮的小颗粒不溶物,不符合题意;D. 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煮沸能减少硬水钙、镁化合物的含量。
故选D。
2、已知含硫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H2S+H2SO4Δ2↑+2H2O,所含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A.H2SB.H2SO4C.SD.SO2答案:B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为+1价,氧元素通常为-2价,所以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单质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价,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所以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硫酸,故选B。
3、2022年5月,广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室内室外消毒杀菌,注重个人防护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它的有效成分含有乙醇(化学式为C2H6O)。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是一种有机物B.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答案:CA、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则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C、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复习总结
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水资源分布和储量: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 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
淡水只约占全球储水总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和化学元素有80多种。
(2)我国水资源现状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经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②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③我国水资源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分布不均,人均水量很少。
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①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②水体污染的来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和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水体污染的危害:工业废水及农药等所含的有毒物质影响人类和水生植物生长,危害人类健康;含磷洗涤剂、化肥及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大量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④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第一节爱护水资源一、水资源现状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4.\5.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1.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a)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b)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
c)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
d)“一水多用”,如使用“中水”(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洗车、使用淘米水浇花等。
2.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a)#b)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c)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e)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第二节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方法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
具体操作见“二、过滤”。
2. 吸附沉降: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吸附而沉降。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它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对悬浮杂质吸附沉降,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吸附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
但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不能吸附钙、镁化合物,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活性炭净水器的入水口在净水器的下面,可以使净水效果更好。
3. 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净化程度相对较高,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物。
4. 杀菌: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物进行杀菌、消毒。
如漂白粉、氯气(Cl 2)、二氧化氯(ClO 2)等。
新编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3494
自然界的水单元知识清单一、自然界中的水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硬水和软水:(1)区分:用肥皂水区分,其中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
(2)转化:用煮沸和蒸馏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二、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方法:净化方法主要作用净化程度静置沉淀除去水中一些较大的固体杂质比较低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高于静置沉淀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部分可溶性杂质(如色素和异味)高于过滤蒸馏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得到的水为纯水最高2.过滤装置及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②漏斗内液面比滤纸边缘低。
三靠:①玻璃棒末端斜靠在三层滤纸处;②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三、水的组成1.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2.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后,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
3.气体的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四、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1.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区别宏观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微观构成由同种原子直接构成或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构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构成举例H2、O2、C、Fe H2O、CO2、Fe2O3联系①均为纯净物②单质化合物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
五、化学式1.化学式的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
2.化学式的意义: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量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②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六、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X表示元素符号m表示粒子所带的电荷数n表示粒子所含的原子个数p表示元素的化合价a表示粒子的个数七、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以A m B n为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清单新版新人教
版
单元知识清单
一、自然界中的水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硬水和软水:
(1)区分:用肥皂水区分,其中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
(2)转化:用煮沸和蒸馏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二、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方法:
2.过滤装置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②漏斗内液面比滤纸边缘低。
三靠:①玻璃棒末端斜靠在三层滤纸处;②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三、水的组成
1.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2.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后,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的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四、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1.单质和化合物:
②单质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
五、化学式
1.化学式的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如氮气(N2)、二氧化碳(CO2)。
2.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水资源分布和储量: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 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
淡水只约占全球储水总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和化学元素有80多种。
(2)我国水资源现状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经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②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③我国水资源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分布不均,人均水量很少。
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①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②水体污染的来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和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水体污染的危害:工业废水及农药等所含的有毒物质影响人类和水生植物生长,危害人类健康;含磷洗涤剂、化肥及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大量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④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1]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资源的保护一、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元素是 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具体),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废渣、废液、废气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课题2 水的净化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明矾 (作絮凝剂),作用:吸附杂质,使之沉降。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色素和异味.4、蒸馏的装置:见书P77,图4—20和4—21各种净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沉淀√过滤√吸附√√(少量)蒸馏√√√二、硬水与软水三、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复习
若点1杓人类餡关系1 •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着,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 .水污染的来源:⑴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⑵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⑶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 .爱护水资源:⑴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如使用节水龙头和节水型马桶、水的二次使用(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等)、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⑵防止水体污染。
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对水的管理和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实行先处理后排放; ③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④生活污水逐步实现 集中处理和排放。
考点2水的净化方法1. 净化水的方法:(1)农村净水:利用明矶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 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投药消毒【沉淀】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分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两种。
【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吸附】除去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蒸馏】除去不可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
(3)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2. 过滤操作(1)仪器: (2)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操作 注意事项原因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加快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防止液体外流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过滤不充分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防止液体飞溅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防止戳破滤纸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体溅出3 .硬水是含有 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方法:用 肥皂水,有浮渣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煮沸,(工业、实验室)蒸馏、考点3氢气的性质(重点:氢气的密度、溶解性、可燃性 )取水一加絮凝剂沉淀池沉淀过淀池-过滤1. 物理性质:(1) 氢气是无色、无味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
简单计算 (理解);
15.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认识);
16. 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独立操作)。
-
3
知识梳理
一、爱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 1. 地球表面__7_1_%__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 小于___1_%__。
-
2
8. 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认识);
9. 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
10.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理解);
11. 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认识);
12. 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物 (知道);
13. 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理解);
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_蒸__馏___;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
用的净水剂是__活__性__炭___。 -
8
(二)硬水与软水
1. 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_可__溶__性__钙__、__镁__化__合__物___的水, 如井水;软水是__不__含___或__含__较__少___可溶性钙、镁化合
物的水,如开水。
紧靠烧杯内壁;b. 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
_三__层___滤纸的一边;c. 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
玻璃棒中部;(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
(3)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 用:____引__流_;
(4)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
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
有氢元素,这样的纯净物是单质。
2.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__纯__净__物__。如水(H2O)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碳酸钠(Na2CO3)是 由钠、碳、氧三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它们都是化
(2)操作注意事项: ①“一贴”:__滤__纸___紧贴_漏__斗__的__内__壁__; ②“二低”: a. __滤__纸____的边缘低于_漏__斗__口___;b. __漏__斗__内__的__液__面___
低于_滤__纸__的__边__缘__;③“三靠”:a. 漏斗__下__端__的__管__口__
思维导图
-
1பைடு நூலகம்
考纲要求
1. 水的组成 (认识); 2. 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知道); 3. 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认识); 4. 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认识); 5.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认识); 6. 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内化); 7. 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 般原则 (认识);
2. 鉴别方法:用__肥__皂__水___,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
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 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_煮__沸____;工业上用 ___蒸__馏__。
4.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
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
引起锅炉爆炸。
-
9
三、水的组成
1. 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_最__小__的气体;难溶于水(排水法)、
无色无臭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提示: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
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可燃性
①文字表达式:氢气(H2)+ 氧气(O2) 水(H2O); ②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例如:_使__用__淘__米__水__浇__花___、__洗__过__衣__服__的__水__用__来__拖__地___、
_使__用__节__水__水__龙__头__等;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
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 水污染
(1)水体污染源主要有__工__业__污__染____、 __农__业__污__染__、
___吸__附__、 __蒸__馏___。 1. 沉淀(吸附沉淀,试剂:__明__矾___)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中的杂
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 过滤
(1)适用范围:用于分离__难__溶__性__固__体____与__液__体__
(或_可__溶__性____固体);
-
6
2.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 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H_2_O__,最多的金属 元素是__N_a__,最多的元素是___O__。
3.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__分__布__不__均__,_人__均__量__少____。
-
4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 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
③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
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必须__验-__纯__。
10
2. 水的组成
(1)现象:①电极上有气泡产生;②试管内液面下降;
③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气体体积大,与正极相连的试管
中气体体积小,体积比约为2∶1;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
破损。
-
7
3. 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 除去水中的__可__溶__性___杂质、 色__素__和__异__味__。 4. 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5. 各种净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
6. 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效果由低到高分别是_沉__淀___、
__过__滤__、__吸__附__、__蒸__馏__(均为__物__理__方法),其中净
_生__活__污__染___;
(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_经__处__理__达__标__排放、提倡
__零__排__放___;生活污水要___集__中__处__理__达__标____排放、提倡
零排放;合理施用_农__药__、__化__肥__,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
水质监测。
-
5
二、水的净化
(一)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有:__沉__淀___、 __过__滤___、
的气体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3)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
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
__氢__气__和_氧__气___,反应的
文字表达式为:_水_______
_氢__气__+__氧__气___;②说明水是
由_氢__元__素__和_氧__元__素__组成的-。
11
四、物质的分类物质混合物
1.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__纯__净__物__。如氢气中只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