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对政治合法性的影响
政治知识点关于网络
政治知识点关于网络一、网络的崛起与政治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还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网络的普及使政治信息更加透明。
过去,政治信息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传播,这些媒体受到政府和商业机构的控制,容易形成信息垄断。
而现在,通过网络,每个人都可以轻松获取各种政治信息,包括政府政策、选举信息、政治活动等。
网络的普及使得政治信息更加透明,公众可以更加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决策,有助于监督政府的行为。
其次,网络的普及推动了政治参与的方式转变。
传统上,政治参与主要通过选举和集会等形式进行,而这些形式对许多人来说不太便利。
而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参与政治讨论和活动。
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参与政治讨论,甚至组织政治行动。
网络的普及使得政治参与的门槛降低,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政治事务中。
再次,网络的普及增加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
过去,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传统媒体或者公众听证会等方式进行,这些方式通常比较单向。
而现在,政府可以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更加直接的互动。
政府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政策信息,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
这种互动的方式有助于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二、网络的挑战与政治问题尽管网络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政治问题。
首先,网络社交媒体的虚假信息和谣言泛滥。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一些人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和谣言,甚至进行网络欺诈。
这些虚假信息和谣言可能对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干扰公众对政治的正确理解和判断。
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措施来打击虚假信息和谣言,维护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
其次,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
随着人们在网络上的活动越来越多,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也愈发突出。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建立相关法律和监管机制,保障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探析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探析【摘要】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下迅速蔓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网络信息的传播加剧了民粹主义情绪的扩散,网络舆论的导向也对民粹主义思潮起到了强化作用。
这种民粹主义思潮对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化解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深入理解其发展趋势,并做好未来应对的准备。
未来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可能会继续发展,并对社会和政治格局带来新的挑战。
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网络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应对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关键。
【关键词】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社交媒体、信息传播、舆论导向、社会稳定、政治发展、表现形式、挑战、对策、发展趋势。
1. 引言1.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探析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既受到网络社交媒体的推动,也受到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和政治文化氛围的影响。
网络社交媒体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自由的表达平台,让更多人参与到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中,从而推动了民粹主义思潮的发展。
社会结构的不平等、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也为民粹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在当代中国的网络空间中,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对权威和精英的质疑、对现实问题的焦虑和愤怒情绪的抒发,以及对外部势力和敌对群体的排斥和攻击。
这些表现形式在网络舆论中被大量传播和强化,引发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对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深入探析和应对成为当务之急。
2. 正文2.1 网络社交媒体与民粹主义思潮的相互影响在当代中国,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观点、表达情绪的主要平台。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的增强,民粹主义思潮在网络空间中也得到了滋生和传播。
网络社交媒体为民粹主义思潮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同时也受到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网络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为民粹主义思潮提供了广泛的传播渠道。
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舆情日渐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中,通过网络平台形成的大众意见和情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其影响力逐渐增强,不仅对个体情绪产生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的多重影响,包括其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分析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促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网络舆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增强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社交媒体,公民可以自由地表达对政府、企业及社会事件的看法,从而推动民主监督和法治建设。
例如,某些政策的不合理之处或社会不公现象一旦被曝光,往往会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使相关部门不得不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公众通过网络舆情施加的压力,能够有效促进政府透明度提高与人民权利保障。
提升社会互动与沟通氛围网络舆情也为社会互动创造了新机会。
不同群体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增进理解与信任。
例如,在关注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时,普通民众、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可以在网络上形成良性的互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各方的信息交流,还可能激发更广泛的公民参与,有助于共建和谐社会。
同时,这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使政策更加符合民意。
加速信息传播与知识普及网络舆情借助现代通信技术,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高效。
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能迅速引发广泛讨论,从而使相关情况能够及时曝光。
这种快速的信息传播能够使更多的人及时了解事件真相,提高公众的警觉性,防范潜在风险。
例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通过网络舆论可以快速传递防疫信息,让更多人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减少疫情传播带来的危害。
此外,某些公益活动和社会倡议也能借助网络舆论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与参与。
网络舆情的消极作用扰乱社会秩序尽管网络舆情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危害及消解策略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危害及消解策略作者:柯维中来源:《理论观察》2021年第03期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爱国主义;二元对立中图分类号:D6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067 — 04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被赋予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内涵,它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断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民粹主义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和扩散力,以二元对立的思维话语弥漫于网络空间,不仅造成社会对抗,干扰政治认同,形成狭隘民族主义,而且加剧了对立分裂的意识,这与我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信仰力量,和平崛起的民族复兴是相悖的。
由此,对网络民粹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实质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阐明其对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危害性,警惕将民粹主义等同于爱国主义的错误认知等系列问题就显得迫切。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在网络空间的具体演变,它是通过推崇平民大众与上层阶层的对立、夸大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具体个别问题、设置极端爱国主义等方式来进行反精英、反体制、反西方的网络公共议题。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蛊惑了平民大众,延伸出线上线下的群体性对抗,对中国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一定的冲击。
二元对立作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常用的叙事方式,它通过二元思维模式,主观哄抬大众的社会价值,强烈虚化精英阶层的历史意义,刻意在网络空间渲染和夸大社会现实问题来加强大众与精英的对立,由此形成一套以美化弱者,敌视精英为核心的二元对立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方式深刻突显在我国网络公共事件的演变过程,如故意哄抬底层身份,以民意干扰司法审判的“夏俊峰案”与“邓玉娇案”;设置“富二代”标签,掀起贫富对抗舆论忽视案件;以及把小概率事件当做事实全貌,制造反智陷阱误导公众认知的疫情“阴谋论”等。
这些在网络民粹主义叙事下的公共事件不在于揭露事实真相,而是在张贴二元对立的阶层标签下,反复渲染弱者悲情来强化大众的相对剥夺感,以此通过惩罚精英的“民意”赋予大众更多合法性权威,从而否定精英群体带来的社会价值。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网络舆情,了解其对政策制定和落地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影响政策制定网络舆情可以迅速在互联网上扩散,形成大面积的舆论压力。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和诉求,如果网络舆情出现负面情绪或批评声音,政府需要重新评估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因为舆情的负面影响而导致政策的失败。
2. 挑战政府形象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产生重要影响。
一旦网络上出现大规模的负面舆情,政府的形象和信任度可能会受到损害。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需要预测并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积极引导舆论,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3. 影响政策实施网络舆情可以对政府决策的实施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网络舆情批评某项政策,人们可能不会配合政府的执行,甚至出现抵制行动。
政府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和回应网络舆情,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减少冲突和误解,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1. 监测网络舆情政府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网络上关于政府决策的声音和舆论动向。
通过数据分析和舆情监控,政府能够掌握公众对政策的态度和看法,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2. 主动引导舆论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要主动引导网络舆情,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组织专家座谈会、征集意见等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对话,争取公众认同和支持。
政府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准确传递政府政策意图,避免误解和负面舆论的产生。
3. 加强危机公关能力政府需要加强危机公关能力,做好危机舆情处理工作。
在网络舆情出现负面声音时,政府应迅速回应,及时发布信息,积极引导舆论,消除公众的疑虑和不信任。
与此同时,政府也需要与媒体和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增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
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威胁及对策
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威胁及对策计算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既是机遇又有挑战。
因为网络作为一种新时代下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的信息传播工具,它在给政治生活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新的威胁与挑战。
因此,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网络政治问题,分析网络发展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威胁并探求相应的防范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网络时代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威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上不存在危险或不存在对政治的威胁,即主权国家有效防范来自外部的政治干预、压力和颠覆以及内部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当今时代网络发展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对政治安全机制的各个层面产生巨大冲击,我国传统政治安全正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空前挑战。
(1)网络为西方国家实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便利,抵制难度加大信息和文化的流动本质上就是带有本国意识形态色彩成分的对外宣传,借助网络力量的发展,西方国家不免会将其作为试图对我国“和平演变”的工具。
在网络空间内,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既变得“隐蔽化”,又变得复杂化,网上种种思想的尖锐对立形成了网络信息的“世界大战”,这场战争表面上看是公正,但实际上是不公平的较量。
因为互联网上40%的网民在美国,80%的信息流量使用英语。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凭借着在世界上领先的信息产业,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全方位、全天候地推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大肆推行其所谓的“民主”,将他们的意识形态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成千上万个用户面前。
由于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存在弱势,我国在短时期里还很难彻底抵制来自网络的思想和政治渗透。
(2)网络催生全球化理念的张扬,淡化国家和民族意识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交流的媒介,不仅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而且通过存储信息淡化了时空概念。
其次,网上极为频繁的跨国、跨民族、跨文化的信息交往也超越了地域、民族和文化的地理隔阂,部分冲淡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自我的民族意识不断受到冲击。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渠道,而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作为一个网络使用大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网民政治态度的影响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中国网民政治态度的形成机制。
文章首先将对网络民族主义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在中国的特殊表现形式。
接着,将探讨信息接触对中国网民政治态度的影响,包括信息来源、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内容等方面的分析。
文章还将研究威权人格对中国网民政治态度的塑造作用,以及意识形态在网络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调查等多种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的内在逻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理解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和政治力量,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网民的政治态度形成机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从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三个维度,对网络民族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关于信息接触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信息是塑造个体政治态度的重要因素。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网民通过网络接触到的信息类型和数量也大幅增加。
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传统的新闻、舆论,还包括各种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观点等。
这些信息的接触会影响网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
威权人格作为一种心理特质,也被认为是影响网民政治态度的重要因素。
威权人格是指个体对权威和权力的崇拜、服从和依赖,以及对弱者的歧视和排斥。
网络环境下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及防治
网络环境下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及防治摘要:网络世界里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日益泛滥,特别是近来发生的一系列影响国家统一和边疆民族稳定事件。
面对网络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认清其本质和分析其危害,积极防治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民族虚无主义;边疆民族稳定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
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原因,边疆地区的网民的绝对数量虽然低于中东部地区,但是网络的影响却是存在的,边疆地区还更易被渗透。
境外敌对势力和国内“台独”、“藏独”、“疆独”等多股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不断制造事端,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对加强边疆民族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网络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当前,重新滋生泛滥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在边疆民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网络环境下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种传统文化是“黄色文化”,是“糟粕”,是“精神包袱”,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早该后继无人”;(2)美化殖民侵略,认为应该“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去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正当性”,殖民是一种“历史进步”的举动,鼓吹“殖民地救中国”的谬论;(3)根本否定中华民族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认为“中华民族不行,”“中国人种不行,天生就低人一等”,而且近代以来已出现“人的退化,民族的退化”,“民族正在自戕”,“造成了中国人生命力的枯萎”,叫嚷“中国不是要解放,而是要解散、要解体”;(4)咒骂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人愚昧、落后、麻木、非人性,并在各种文化作品中以渲染这些东西为时髦,主张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民族文化;(5)认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出路就是“全盘西化”,用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认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6)全盘否定中华民族的优秀性,国家统一的悠久性,民族团结的坚固性;(7)认为中华民族是限制和阻止其他民族发展的罪魁祸首,妄想独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等。
互联网对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影响
互联网对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更是对政治和社会运动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催生了全新的政治参与和社会运动形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互联网为政治参与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传统上,政治参与主要依靠集会、宣传和媒体报道等形式,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众可以更便捷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诉求。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实时分享自己对政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与他人进行互动和讨论。
这使得政治参与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政治意识也更加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其次,互联网改变了社会运动的组织和动员方式。
过去,社会运动通常需要通过传单、海报、传媒等形式宣传和组织,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社会运动可以更高效地进行。
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组织者可以迅速发布信息和召集支持者,形成庞大的社会动员力量。
社会运动也更容易跨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形成全球性的影响力。
例如,互联网在阿拉伯之春等一系列政治和社会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社会变革和政权更迭。
然而,互联网对政治和社会运动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互联网的匿名性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使得政治参与和社会运动容易受到操控和干扰。
通过网络可以轻易传播谣言和假新闻,有些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也可能通过网络进行网络攻击和网络暴力,破坏公众舆论和社会运动的正常发展。
其次,互联网的信息过载和碎片化也给政治参与和社会运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大量的信息和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很难筛选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
这可能影响人们对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决策。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互联网对政治和社会运动的积极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挑战和问题。
首先,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应该加强信息审核和监管,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其次,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护网络空间的公共利益和言论自由,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维护和防范。
浅析民族主义对政治全球化的影响
浅析民族主义对政治全球化的影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浅析民族主义对政治全球化的影响一、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分类什么是民族主义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要了解民族主义对政治全球化的影响,首先需要弄清楚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民族主义一词直到1884 年才出现。
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对一个民族的忠诚与奉献,认为本民族比其他民族更为优越,尤其强调促进和保障本民族的文化利益。
民族主义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
爱尔兰康乃尔大学国际研究院教授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最先是一种想象共同体的心理意识,而后形成一系列的国家制度和原则。
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盖尔纳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原则,是一种政治合法性原理,政治应该与民族单位一致。
布拉斯认为,民族主义是由政治精英创造的一种文化理论,它的目的是使政治权力合法化。
总而言之,民族主义是一种民族情感,一种政治观念,一种意识形态和一种社会政治运动。
(二)民族主义的类型民族主义按照其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经济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认为国家是塑造民族经济认同的重要力量,国家应具有自身的经济发展计划及长远发展战略,而不应仅仅通过国际贸易来发展国家经济。
经济民族主义重视经济竞争,认为竞争的最好方式就是对世界经济秩序及其规则进行控制。
第二、政治民族主义。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是民族主义一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政治民族主义通过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强化国家的政治控制力以及主权的权威性和神秘性,进而实现本民族的长远利益;其次,政治民族主义通常在社会变革的转折点会产生具大的影响。
第三、文化民族主义。
文化与民族主义有着密切关联。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及一个社会特定的生活方式。
民族主义正是通过对这些文化要素进行整合,进而确立了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文化则是创造民族认同的内在力量。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摘要:网络民意是借助或通过网络这一信息平台所反映、表达、实现出来的社会公众思想、舆论的趋势和导向。
网络民意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新途径,其影响已全面而深刻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文章介绍了网络民意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分析其对我国公共决策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提出对网络民意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网络民意公共政策影响民意表达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发表对公共政策的看法,无数人的意见在网络上汇集到一起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网络民意,通过其优越于传统民意的特征来影响我国的公共政策,帮助公民表达其利益诉求、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来源和推动公共政策的评估与调整。
一、网络民意: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新途径通常我们把民意界定为社会上大多数公众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现象、公共事务所公开发表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意见和看法。
如果就此定义推广,就可以得到网络民意的界定:以网络传媒为载体,通过网络群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文本表达,得到的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现象、公共事务所公开发表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意见和看法。
网络民意,是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民意表达方式,其特点是由互联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信息的广泛性、时效性以及互联网的虚拟性等特点赋予其参与主体的平等化、表达意见的真实性、关注议题的多元化、影响的广泛性以及载体的虚拟性等特征。
二、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民意是公共政策的基石,是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公众能够通过通畅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是政府重视民意的前提要求。
民意的力量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也无可替代。
(二)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第一,网络民意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从决策者角度来看,网络民意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民意库。
在网络舆论盛行的环境下,无论哪个阶层的网民,都能轻而易举地把生活中关注的问题通过网络展示出来,同时,也能迅速获得其他公众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反应。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摘要】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传递大众意见,引起公众关注,还能对政府决策施加压力,影响政策执行和效果,甚至改变政府决策。
政府应该重视和善于利用网络舆论,以更好地了解民意和公众需求,制定更符合社会期待的公共政策。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需要考虑网络舆论的影响,保持沟通畅通,及时回应民意,确保公共政策的效果和可行性。
网络舆论的发展与传播对公共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政府和决策者需要认真对待,有效管理舆论,使舆论成为政策制定的有力支持和调整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公共政策制定、影响、大众意见、政府决策、压力、政策执行、效果、改变、重要作用、政府、利用。
1. 引言1.1 网络舆论的定义网络舆论是指通过网络媒介传播和讨论的大众舆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影响社会舆论和公共决策的重要途径之一。
网络舆论可以通过各种在线平台传递民众声音和意见,反映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在网络舆论中,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观点、讨论议题,形成民意的共识。
网络舆论的参与者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
网络舆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影响力。
通过网络舆论,民众可以迅速了解和反馈政策信息,对政府的决策提出建议和批评。
网络舆论既是个人表达意见的平台,也是集体集思广益的工具。
通过网络舆论,人们可以形成群体性诉求,凝聚共识力量,推动社会变革和政策改革。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参与性,是现代社会民主化的体现之一。
1.2 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公共政策制定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社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决策过程。
公共政策的内容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公共政策制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一个良好的公共政策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和秩序。
中国民族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信息技术的因素
• 当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主义的传播有积极促进作
用,无论是在国内范围还是在跨国层次上,从 各种电子音像传媒工具到个人电脑和互联网, 当代通讯网络无意在鼓励民族主义穿凿,维持 或者加强自己的社会和文化联系网,他们既游 离于民族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政治影响之外也与 更广泛的“洲级或全球文化”相疏离。信息技 术加强了民族主义的无政府力量,中国的象征 性的文字,图像,活动都得以通过这一渠道得 以发展。
• •
• •
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
• 第一,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与在国际政治领域内的挫折感之间的矛盾。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显著提高, 经济越来越举 足轻重,然而在国际事务方面所起的作用却相对微弱得多。中国民族主 义者认为,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实行全球霸权政策,遏制中国的发展, 并试图分裂中国。这样的判断无疑强烈地冲击了国人的心理,尤其是青 年人,民族主义情绪和反美情绪随之高涨。 • 第二,中国政府重建合法性的诉求。民族主义对于现存秩序的肯定和对 于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使其能够成为政府合法性的来源之一。 • 第三, 全球化对民族主义重新崛起的影响。90年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 程进一步加深, 紧密的经济联系必然出现愈来愈多的直接利益冲突。 于是, 民族主义情绪的滋生, 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中国威胁论”
• 虽然关于“中国威胁论”的讨论在中国调动整个国内民族情感上来说
是成功的, 但是这些争论实际上会把中国再现成一个对外国有“威胁” 的国家。驳斥“中国威胁论”的结果就会再次产生一系列新的“外来 威胁”, 这将会使中国将世界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国家,国家也由此变 得名正言顺。 • 建构民族认同的方式很多: 称赞中国改革后的经济发展与中国传统的 和平文明是一种方式, 通过“中国威胁论”来驳斥国外的批评是另一 种方式。 • 总之,来自于美国、 日本和印度的有关“中国威胁”的警告以及中国 在应对“中国威胁论”时的勇气,在中西方之间或者至少在中国和其他 国家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地缘政治冲突。太平洋两岸的现实主义者们都 聚集在一起讨论“中国的民族主义”, 这不足为怪。 • 对于外部政治来说, 中国作为一种 “威胁”再次被确认。对于内部政 治来说,这使认同界限在民族空间,而没有跨跃民族或者非民族的认同。
网络舆情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分析
网络舆情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力。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也越来越广泛。
网络作为新兴的传媒平台,在舆论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网络舆情对于政治稳定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分析网络舆情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并探讨如何有效维护社会的安定。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上形成的一种公众意识和情绪的总和。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快速、广泛:网络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一条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因此,一旦有舆情事件出现,它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到大量人群。
2、低成本:相对于传统的媒体形式,网络舆情的成本非常低。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各种言论和信息,而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3、多元化:网络上存在众多的信息发布平台,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因此,网络舆情的多元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4、匿名性:网络上的信息发布者往往具有匿名性,他们可以随意发布自己的言论而不受到任何的制约。
二、网络舆情对政治稳定的影响网络舆情对于政治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场景的影响:网络舆情可以对政治场景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敏感时期,一些不实信息的传播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2、政治决策的影响:网络舆情也会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
政府部门有时会根据网络舆情的声音,在政策方面进行调整。
3、政治角色的转移:网络舆情往往可以导致政治角色的转移,支持者数量多的人往往会成为政治决策的重要影响者。
4、政治人物的下台:网络舆情也可以导致政治人物的下台,不利信息的传播可能会导致公众对于政治人物的不信任感增加,进而影响政治稳定。
三、维护政治稳定的有效措施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网络监管: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对于不实的信息进行及时的矫正和辟谣。
2、增强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让公众对于网络舆情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自治意识和责任感。
中国政治合法性来源的古今之辩
中国政治合法性来源的古今之辩程正嵩摘要:政治合法性问题是一个政权如何获得民众认同的问题㊂传统中国的政治合法性主要基于儒家的伦理与道德,通过 礼 的作用达到社会有 序 的结果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指导下的经济绩效奠定了执政的重要基石㊂1978年以来包含经济绩效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国家治理绩效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最重要的合法性来源㊂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法治进程,‘民法典“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代表了人民对于法治国家的诉求㊂中国共产党要永葆活力,保证长期执政,就必须敏锐地把握合法性来源的变化,在尽可能保证意识形态合法性㊁程序合法性和绩效合法性三者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动态变化来实现自身执政的合法性构建,在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下,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行㊂关键词:合法性;伦理道德;意识形态;治理绩效中图分类号:D621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2-0018-03㊀㊀合法性问题是政治学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同时在各国的政治实践中也是一个关乎政权能否长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㊂哈贝马斯指出任何政权,如果丧失了合法性,便会失去群众对其的忠诚心,也就表明其无法带领成员前进[1]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公民意识不断觉醒,合法性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受到重视的一个方面㊂合法性来源有很多,既包括伦理道德㊁经济绩效,又包括意识形态㊁法治效果等,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㊂一㊁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马克思㊃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了 政治合法性 这一概念㊂他认为,合法性是公民对于权威的确认及其命令的服从,是人们服从这种命令的动机㊂‘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则指出,合法性是一种不由正式法令所规定的特性,这种特性 是由规范所判定的㊁下属据以(或多或少)给予积极支持的社会认可(或认可的可能性)和适当性[2]哈贝马斯从价值规范出发,认为政治合法性包含两个要点,一是 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 ;二是社会各阶层对当前政权确立的各项制度和价值体系支持和认同[3]㊂戴维㊃伊斯顿认为个人品质㊁结构和意识形态三者共同构成了合法性的源泉[4]㊂李普塞特则指出合法性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坚信 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 [5]㊂国内学者也对合法性理论展开了广泛的讨论㊂白钢,林广华探讨了合法性与政治角色㊁法律㊁有效性㊁合利性和合道德性等要素的关系[6]㊂龙太江,王邦佐从规则㊁意识形态有效性出发,探讨了合法性的构成基础[7]㊂赵鼎新认为 意识形态,程序和政府绩效是国家合法性的三个最根本的来源 ,杨光斌则指出有效性㊁法律性㊁人民性(选举民主或者协商民主)和正义性是国家合法性的最大公约数[8]㊂张健在‘合法性与中国政治“一文中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合法性的历史发展及其原因和意义,他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1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建立在意识形态之上;第二阶段从1978年至90年代中,经济增长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合法性来源;第三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在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依法治国可能成为合法性来源的新途径[9]㊂可以看出,当前对于政治合法性的国内外研究比较充分,但是无论是国外研究还是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合法性的定义以及合法性来源的因素研究,而对于合法性来源变迁,尤其是传统中国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合法性来源变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聚焦于历史文本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对古今中国政权合法性来源进行辨析㊂二㊁传统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来源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其中政治合法性最重要的内容是君权的合法性来源,君权合法性来源最重要的便是儒家的伦理与道德㊂具体来看,一方面,通过将皇帝美化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与模范来树立其合法性权威;另一方面通过儒家的名分之礼将社会的各阶级都规定在相应的框架内㊂首先,儒家从 天 的层面探讨了皇帝至高权力的来源,即 受命于天 ㊂皇帝之所以能够拥有这种权力,是81因为他具备最高的 德 ㊂‘尚书㊃大禹谟“中提到: 帝德广运,乃圣乃神, 为天下君 说的就是因为皇帝具备最高的德而 受命于天 ㊂这种思想在汉朝经过董仲舒的阐述变得十分完善㊂由于西汉初年国家完成朝代更迭,实现国家的再次统一,君权的合法性来源亟待解决,董仲舒依据‘春秋“之 微言大义 ,实现了君权合法性的建构;同时,汉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得儒学成为统治者所认可并沿袭下来的官方哲学,居于思想的统治地位,成为了后世构建君权合法性的基础㊂儒家主张 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具有最大的力量, 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 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 [10],世上万事万物都由天所得,是天的具象化,同时,天所具有的至高的德意味着其 大化流行 都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11]㊂君王作为封建政治中最高的统治者,其首先是能够 体天之德 天地神明之心 唯圣人能见之㊂圣人者,见人之所不见者也 [12]第二,他需要 具天之德 ,即具备和天一样至善的德行;第三,他还需要 行天之德 ,即代替天来实行其德[11]㊂ 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㊂ [13]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皇帝因而能够成为万民表率,受到民众的认可㊂其次,儒家以礼化育万民,用礼规范了社会角色的责任㊂‘史记㊃礼书㊃正义“将礼界定为 四时序 君臣朝廷尊卑贵贱有序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 礼者,继天地㊁ 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旧之级者也 可以看得出,礼的实质就是序,通过序来划分社会等级,实现君臣父子之别㊂而礼的作用就是 定亲疏㊁决嫌疑㊁别同异㊁明是非 (‘礼㊃曲礼上“)㊂失去礼作为保障,社会等级㊁角色会失序;国家失序后,君权也就失去了其合法性㊂可以看出,礼对 名 与 分 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名 就是君臣父子的关系与角色,就是指儒家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分 就是角色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㊂这种责任与义务实际上对民众的行为作出了要求,即服从君主的统治就是民众应当承担的责任㊂国家通过教育将这种思想深深植入每一个民众的观念之中,因此君主只要在道德规定的框架内,就获得了长期的合法性权威㊂有研究指出传统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包括了统治的绩效㊂尽管绩效可以作为传统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来源,但其自身实际上包含于名分之礼的框架之下㊂臣子民众的身份意味着他们要服从君主的统治,并将其作为自身责任的一部分;那么君主的身份实际上也规定了为了获得政治合法性,皇帝应当履行的责任与义务,总结来看就是敬天㊁法祖㊁勤政㊁爱民㊂敬天就是要顺天运㊁据天道来立政建制,以存养并化育万民;法祖是孝道的集中体现;勤政就是要有良好的统治绩效;爱民就就是实行仁政㊂当皇帝没有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和名分之礼要求自己时,其合法性就会遭遇危机,严重的就会造成政权的覆灭,新的王朝在建立之时,又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取得合法性,就这样形成了封建王朝的更迭㊂三㊁现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来源1912年,中国传统政治体系崩溃, 任何新的政治统治已不能循先前的原则建立,而是必须在竞争中说明和论证自己的合法性 [9]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㊂因此探讨现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持续执政的合法性㊂新中国成立伊始要解决的问题依旧是政治合法性问题㊂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首先依靠民族主义的话语和旗帜,与国民党共同抵抗外来侵略最终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㊂但民族主义仅仅是作为中国共产党能够进入中国政治权力角逐的一张入场券,想要获得执政的权力,就要与国民党有所区别,并且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成为其替代选择㊂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的获取执政最高合法性的来源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消灭剥削和贫困,实现共产主义,代表了当时情境下人民的诉求,获得了广泛的支持㊂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动㊁团结和带领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战胜了国民党统治,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㊂尽管社会主义代表了当时情境下人民实质和合理的诉求,但是并不代表其能够脱离人民现实的政绩要求而独立存在[9]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意识形态指导下的经济绩效成为了其执政的重要合法性来源㊂1956年,中共八大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的方针;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路线;尽管在1958 1960年间,政策的执行出现了偏差,但是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及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 调整㊁巩固㊁充实㊁提高 的方针㊂这说明在这一时期经济绩效实际上已经作为党执政所关注的合法性来源之一㊂1978年,邓小平再次关注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来源中的经济问题㊂他指出 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 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㊂ 此时,经济绩效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途径,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合法性来源㊂当然,在这一时期,意识形态依旧作为前提存在,即经济91绩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依旧是实现社会主义㊂基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信息,利用Nvivo 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文本分析,将其中涉及人民支持的内容进行编码并绘制图谱(见图1):1978年以来,人民对于经济绩效的支持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因此可以认为经济要素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权威的重要来源;同时图中的变迁轨迹显示,近20年来党和政府对于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㊂社会要素和生态要素涉及人民的就业㊁医疗㊁教育和生存环境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民众对于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诉求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持续执政的合法性来源㊂可以看出,包含经济绩效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绩效构成了1978年以来党执政最重要的合法性来源㊂图1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支持要素变迁图有研究指出,1997年以来,依法治国也是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合法性来源㊂从现实层面来看,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法治进程,‘民法典“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代表了人民对于法治国家的诉求㊂依法治国作为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代表了人民实质的诉求,以法律构建起来的程序合法性在公民意识中大大觉醒,这也构成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重视的一个面向㊂但在讨论这一话题时也需要注意辨析, 合法律性 与 合法性 的概念并不相同,合法律性代表着某个政治集团执政合乎法律的规定,在国家没有实行良法的情境下,亦可能陷入萨托利所指的 立法者统治 ,即以法律的名义进行压制㊂结语从传统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到现代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可以看出,合法性权威的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经历政治体制变革时,原有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会完全被打破,封建君主专制下的儒家道德伦理和名分之礼无法成为现代中国的合法性基础㊂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也几经嬗变,从建国初的民族意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治理绩效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建设一直贯穿始终㊂中国共产党要永葆活力,保证长期执政,就必须敏锐地把握合法性来源的变化,在尽可能保证意识形态合法性㊁程序合法性和绩效合法性三者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动态变化来实现自身执政的合法性构建,在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下,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行㊂参考文献:[1]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4.[2]戴维㊃米勒,韦农㊃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39.[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4.[4]杨宏山.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发展 以政治合法性为视角[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64.[5]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6]白钢,林广华.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J ].天津社会科学,2002(4).[7]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 政绩困局 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赵鼎新.国家合法性和国家社会关系[J ].学术月刊,2016(8).[9]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 ].战略与管理,2000(5).[10]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王道通三第四十四[M ].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11]曾德雄.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问题[J ].浙江学刊,2005(3).[1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郊语第六十五[M ].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397.[13]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三代改制质文第二十三[M ].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201.作者简介:程正嵩(1996 ),男,汉族,安徽黄山人,单位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方向为民主转型㊁民粹主义㊂(责任编辑:董惠安)02。
【推荐下载】浅析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与依法治国-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浅析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与依法治国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之源起: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现代政治是一种政党政治,政党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实际操作者,往往成为实际的政治权力中心; 由此,在某种程度上,治权之合法性便转换为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而政党获取政权的方式对其执政合法性有着决定性影响。
依据著名政党研究者迪韦尔热内生型政党和外生型政党的划分,英美等早发现代国家的议会政党多是内生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则是一种外生型-革命政党。
议会( 内生型) 政党是在国家权力之下获得相应的政权,凭借现行法律法规之选举方法,以求实现其主张,革命党则用其绝对的权力,采取超出於现行法律之革命的方法,以求得革命目的,实现其主张。
于上述两种类型政党获取政权的不同方式分析可知,西方议会式政党执政之合法性最初源于宪政体制的内在法理依据,这种法理性基础既包括一套实质性终极价值规范( 如正义、自由、平等、法制、天赋人权等政治理念) ,同时涉及到民主程序的合法运作,执政正当性追及根本源于法律。
而外生型革命政党其执政合法性则来自于早已超出当时法律范围的革命事实。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外生型革命政党其最初的执政合法性同样并不是源自法律的认可,更多的则是来源于其成功领导革命,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这一实质性绩效,以及强大意识形态支撑。
步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就是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发展缓慢、专制势力强大、缺乏自主参政和政治妥协传统,且内外危机日益加深的后发现代性国家,20 世纪的中国为克服社会自组织匮乏,完成现代国家建设,必然性地选择了一条以党建国、党治国家的发展道路。
起初国共两党都曾试图以党建国,然而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自我武装,凭借自身严密的组织性、高度的整合力和坚强的战斗意志,加之土地改革的实利政策以及国民党当时所累积负面合法性,最终在国共联合取得抗战胜利的基础上接续推翻了国民党统治,顺利由局部执政转为全面执政。
网络的政治知识点
网络的政治知识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网络也在日常生活、商业交易以及政治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网络中的一些政治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网络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1.网络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中的基本权利之一。
在网络时代,言论自由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表达。
网络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在虚拟空间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然而,网络言论自由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网络监控、审查和封锁等。
政府和互联网公司在维护网络安全和稳定的同时,也需要平衡言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2.网络选举和政治活动网络也为政治活动和选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
政治候选人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等工具与选民进行互动和宣传。
网络使得政治信息更加透明和公开,提高了选民的参与度和政治参与的便利性。
然而,网络也面临着网络攻击、虚假信息和网络操纵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选举和政治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3.网络活动的国际影响网络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跨国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
政治组织和活动可以通过网络跨越国界,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
同时,网络也成为各国政府之间进行外交和谈判的重要工具。
然而,网络在国际政治中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和挑战,如网络战争、网络间谍和网络安全等问题。
4.网络治理和合作面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国际社会开始探讨和推动网络的治理和合作。
网络治理涉及到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各国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网络安全和用户权益。
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加强合作,制定共同的网络规则和标准,以实现互联网的可持续和安全发展。
总结:网络在现代政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政治活动和选举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也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合作。
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在网络时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网络的政治知识,提高网络素养,为网络的发展和治理做出贡献。
浅谈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及建议
浅谈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及建议
网络民主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一种民主政治形式,它可以让全民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
提高民主政治建设的效率和民主化程度。
网络民主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一是减少政府的操纵,增强民主参与意识。
网络民主可以促进全民参与政治决策,让公民
有机会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减少政府的操纵,使民主政治的决策更加公正、透明,增强
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民主政治建设的效率。
二是改进民主政治的制度。
网络民主可以改进民主政治的制度,使民主政治更加完善,让
政治决策更加公正、透明,更加符合民主政治的原则。
三是提高民主政治的民主化程度。
网络民主可以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让政
治决策更加公正、透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民主政治的民主化程度。
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建议:一是要加强网络民主技术的研究,推动网络民主技术的发展;二是要加强网络民主的实施,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三是要加强网络民主的管理,让民主政治的决策更加公正、透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政治现象,对于我国的政治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尤其是对于国家的政治合法性,网络民族主义既能从正面强化国家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提升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加深成员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从而巩固国家政治合法性基础;也有着诸如一些极端主义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煽动和利用,导致严重的无政府状态,部分盲目的排外心理等对国家政治合法性的负面作用。
关键词民族主义网络民族主义政治合法性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a ’s Internet Nationalism on Political Legitimacy //Hua YuAbstract Chinese network of nationalism,as a new political phenomenon,possesses a growing influence on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especially political legitimacy.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issue from several aspects.Key words nationalism;Internet nationalism;political legitimacy Author ’s addres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s,Guizhou Normal College,550018,Guiyang,Guizhou,China1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不断侵略蚕食,民族主义成为所有中国人最主要的一种共有情绪。
建国以后,民族侵略已经基本消除,民族主义情绪也随之减弱,但历史的伤痕和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的遏制甚至敌视依然存在,之前的中国民族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立和冲突也变成了一种相对理性的民族主义。
全球化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依然是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双边关系的核心和准绳,各国必然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依然是民族主义高扬的时代,因此中国也不会例外。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崛起表现出不安,由于各种原因(如历史问题、主权问题、经贸问题、文化问题等)与中国的冲突和摩擦持续不断,因而刺激了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而这种民族主义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和载体便是网络。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民族主义借助这一新兴平台诞生并迅速兴起。
同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和民族主义形态相比,网络民族主义具备参与表达方式更为简单迅捷、参与表达成本更为低廉,也更容易形成形象力的巨大优势。
因此,民族主义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在网络上不断出现和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便成为事实。
步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与西方国际关系和文化交流的碰撞,中国的民族主义和网络民族主义迅速兴起。
从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使爱国网民迅速集结成立“强国论坛”,到2003年一系列中日矛盾引发万人网络抗日签名,到2005年网络汉服运动凸显网络民族主义发掘传统中国文化定位,再到2008年事件灾难频发极大地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近来以中菲黄岩岛对峙为高潮,中国再次遭遇了其海疆困境的挑战。
从韩国地方法院宣判中国船长30年监禁,到东京都知事石原的“购买钓鱼岛”言论,甚至是岛国帕劳警方对中国渔民的枪杀和拘留事件,都引发了中国在海疆问题上与别国的重重矛盾。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再度高涨,尤其是媒体和网民的评论,无一不充斥着激昂的情绪。
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政治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为学界公认的准确定义,有学者将其理解为“网络+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的最新表现,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中获得了充分的表达平台,从而获得表达途径与相关目标的实现。
[1]2网络民族主义对政治合法性的影响网络民族主义对国家政治合法性具有双重的影响。
正如盖尔纳所说的:除那些民族主义的鼓吹者和代言人外,几乎所有严肃而客观的学者和政治家,都看到了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双刃剑的作用。
[2]当今世界,民族主义行为和民族主义表达已经成为各国政治体系特别是意识形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一方面具有促进和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态,网络民族主义对于国家政治合法性的两面性作用也显而易见。
2.1网络民族主义对政治合法性的正面影响网络民族主义对政治合法性的正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近代以来,很多国家已经把民族主义作为其统治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合法性的依据。
作为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态,网络民族主义对于政治合法性的正面影响大致应体现在强化国家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提升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加深成员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等方面。
第一,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对国家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强化作用。
网络民族主义表现为较积极的层面。
这种观点将网络民族主义界定为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即以网络为平台的爱国主义和反对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论和行动。
[3]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民众发自内心的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情感。
而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除了少数别有用心的极端民族主义者的煽动和叫嚣外,绝大多数都是在国家民族利益受损或出现重大灾难的时候爆发,这无疑体现的是一(贵州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18)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21-0199-02199的价值和理念。
如果一个政权能够坚持或造就一种共同的信念,那么该政权就是合法的或有权威的。
[4]第二,提升成员的政治认同感。
网络民族主义是一种能够对一个民族的成员进行有效政治动员的意识形态,能够引起广泛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共鸣从心理和感情上是个人了解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意识,参与政治生活和提升政治热情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民族主义便对民族成员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作为一种集体认同,民族主义是这一认同回归思潮的主要代表,它反映了当代工具理性不断扩张背景下人们重新思考和寻找自我,并侧重于从文化民族主义中寻找力量源泉和精神栖息地。
[5]网络时代,网络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社会政治文化传扬,对于民族精神和民族品德的一种传播,这有助于形成具有强大聚合力和影响力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认同意识。
从具体的政治实践来看,可以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水平,加强民众对于民族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感,而这种政治认同感正是政治和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第三,加深成员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
网络民族主义本身就体现了网民对于国家事务,社会发展的一种关注,随着这种关注的不断深入,主人翁的精神也逐步树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网络民族主义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这种意识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和表达,这一过程中,他们或强调某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爱国主义,或强调通过理性方式捍卫国家或民族的权利和权力,或强调对于国际国内事务的各种态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传统政治责任意识的体现。
在当代这种意识最简便而又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网络民族主义来得以实现,而这种意识本身就是对国家政治合法性的一种促进和认同。
同时,网络民族主义者中还往往存在一些领导者,他们既是网络民族主义思想的生产者,也是传播者,在网络民族主义的行为和表达过程中,起着幕后推手和信息权威的作用,他们致力于推广或实现其民族主义精神,引导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
这些领导者在网络民族主义的表达中对于政治合法性的影响更加显著。
2.2网络民族主义对政治合法性的负面影响网络民族主义对于政治合法性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消极的作用。
诸如一些极端主义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煽动和利用,导致严重的无政府状态、部分盲目的排外心理等。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对于网络的规范化管理一直是政府和社会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有学者指出,网络规范化还不能上升到一种制度化、空间化、内在性和强制性的程度,从而很大程度上不能进入到一种可以预期的秩序化的轨道。
[6]在民族主义的网络平台上,由于没有有效及时的监管手段,一些极端主义分子就很有可能利用网络民族主义进行别有用心地煽动广大网民,刻意地放大化焦点化一达和行为上或多或少地具有个人主义倾向和非理性倾向。
一方面,这种表达和行为有的可能并不完全是发自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更多的也许只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和表达;另一方面,这种表达和行为多数时候和国家的基本秩序规定以及客观事实并不一致。
一些持不同政见者可能通过网络宣泄和表达对于现实政治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发出敌视政府的负面言论。
这势必会对国家的正常政治秩序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发展为对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质疑和反对。
网络民族主义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排外心理。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提高,然而,少数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崛起表现出不安,历史问题、主权问题、经贸问题、文化问题等与中国的冲突和摩擦持续不断(诸如黄岩岛问题,钓鱼岛问题等),这对于网络民族主义必然产生巨大的刺激,形成某些盲目排外的心理。
这种盲目排外心理显然是对外部势力的一种不满。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政府不可能以一种简单的、快意恩仇式的方式来处理外部摩擦,网络民族主义中的盲目排外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释放的话,就有可能从一种对外的敌视转变成对国家政府的不满,导致政治合法性危机出现。
3结语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政治现象,体现了民族主义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存在形式。
在行为方式、话语表达和意识感上表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尽管网络民族主义在表达、行为方式、意识感等方面存在一些极端和非理性的形态,但是也不能简单地把它当做一种洪水猛兽式的极端民族主义,也不应该仅仅把它当做是一种无关紧要的网民的情感表达与宣泄。
网络民族主义应当是国家政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手段,它对于国内社会秩序、国际关系发展乃至国家政治合法性基础有着巨大的影响,只有在合理监管和有序引导的前提下,才能有效避免网络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1]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EB/OL].http://media.people. /GB/22114/44110/44111/3278579.html.[2]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5.[3]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N].国际先驱导报,2003-9-23(5).[4]阿尔蒙德和维巴.公民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79.[5]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2).[6]冯鹏志.深延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9.编辑王恒平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