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企业合并(上)
合集下载
第1章 企业合并
收购B企业 或
购买控股权
B企业的股东
A企业
购买方
无B忧企P业PT整理发布被购买方
(二)购买法的基本内容——特点
购买方的认定是首要步骤 合并的实质是购买交易 合并成本主要取决于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需要确认合并商誉 合并当年净收益的计算与权益结合法不同
难点: 如何确定合并成本? 如何确定公允价值? 如何计量合并商无誉忧?PPT整理发布
负债
150
股本
250
留存收益 100
合并前股东权益 810
合并后甲企业
资产
+
= 1160
负债
+
= 350
股本
+
= 600
资本公积
-
留存收益
+
=
10
= 200
合并后股东权益 810
实施方式
乙企业注销
甲企业发行每股 面值10元普通股 30万股给乙企业 的股东,吸收合 并乙企业。
借: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贷:资产
无忧PPT整理发布
2.两类合并的实质比较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的最终控制方没有发 生变化,准则没有把这种合并视为“交易”,只是当作一个经济事项。因 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 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这种合并实质上是一种交易——购买方购买被购 买方控制权的交易。正因为如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需要遵循交易规则, 使用自愿交易的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值——公允价值。
企业取得了不形成业务的一组资产或是净资产时,应将购买成本基于购买日所 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相对公允价值基础上进行分配,不按照企业合并准 则进行处理。
购买控股权
B企业的股东
A企业
购买方
无B忧企P业PT整理发布被购买方
(二)购买法的基本内容——特点
购买方的认定是首要步骤 合并的实质是购买交易 合并成本主要取决于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 需要确认合并商誉 合并当年净收益的计算与权益结合法不同
难点: 如何确定合并成本? 如何确定公允价值? 如何计量合并商无誉忧?PPT整理发布
负债
150
股本
250
留存收益 100
合并前股东权益 810
合并后甲企业
资产
+
= 1160
负债
+
= 350
股本
+
= 600
资本公积
-
留存收益
+
=
10
= 200
合并后股东权益 810
实施方式
乙企业注销
甲企业发行每股 面值10元普通股 30万股给乙企业 的股东,吸收合 并乙企业。
借:负债 股本 留存收益
贷:资产
无忧PPT整理发布
2.两类合并的实质比较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的最终控制方没有发 生变化,准则没有把这种合并视为“交易”,只是当作一个经济事项。因 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 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这种合并实质上是一种交易——购买方购买被购 买方控制权的交易。正因为如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需要遵循交易规则, 使用自愿交易的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值——公允价值。
企业取得了不形成业务的一组资产或是净资产时,应将购买成本基于购买日所 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相对公允价值基础上进行分配,不按照企业合并准 则进行处理。
第一章企业合并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指不存在一方 或多方控制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购买另一 个或多个企业股权或净资产的行为。参与 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不属于同一方 或多方最终控制。相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 业合并而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 合并各方自愿进行的交易行为,作为一种 公平的交易,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 计量。
▪ (3)实施控制的时间性要求,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 前后较长时间内为最终控制方所控制。具体是指在企业合 并之前(即合并日之前),参与合并各方在最终控制方的控 制时间一般在1年以上(含1年),企业合并后所形成的报告 主体在最终控制方的控制时间也应达到1年以上(含1年)。
▪ (4)企业之间的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应综合构成企业合并交易的各方面情况,按照实质重于形 式的原则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是指发生在同一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合并。同受国家 控制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合并,不应仅仅因为参与合并各方 在合并前后均受国家控制而将其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 并。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 将企业合并定义为:将单独的主体和业务 集合为一个报告主体。从本质上讲,我国 对企业合并的定义和国际准则相比,并无 太大差异,只是合并内涵上,国际准则不 仅包含了企业控制权、净资产和资产组合, 而且还包括了对业务的控制。
二、企业合并的种类
▪ (一)按合并的方式分类 ▪ 企业合并按其合并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控
▪ 在吸收合并的形式下,进行吸收的企业应在 其账册中记录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并 同时记录所支付的现金(或其他资产)或增加 的股份。被吸收的企业应通过企业解散清算 的程序处理其产权的转让,并结束其会计记 录。进行吸收的企业继续存在并作为单一的 实体处理其会计事务,因此,在吸收合并的 形式下,不存在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
第一章 企业合并 《高级财务会计》PPT课件
合并日的确定
企业应当在合并日(或购买日)确认因企业合 并取得的资产、负债。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通常可确认为实现了控 制权的转移:
l 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l 企业合并事项已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l 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 l 合并方已支付了合并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由于合并后只有一个主体存续,因此,不 存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问题。
在吸收合并中,被结束法人资格的企业应 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在新设合并中,被结束法人资格的企业应 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确定
• 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 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 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 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 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贷:股本
6000000
资本公积
14000000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将B公司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1200万元自资
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同一控制下视同合并主
体一直存在,但这种调整应以资本公积的账面 余额减记至零为限)
借:资本公积
12000000
贷:盈余公积
400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000000
甲企业发行6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 取得乙企业60%的股权,合并日乙企业账面净资产总 额为13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7800000
第一章 企业合并. ppt课件
2021/4/28
3
一、什么是企业合并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是指将两个或者两 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 体的交易或事项。其中报告主体是指为 获取资源配置决策有用信息的使用者提 供通用财务报表的主体。
△报告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 以是由一家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 的集团(经济主体)。
2021/4/28
4
△国际会计准则“企业合并”的概念: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合并”的概念:
△企业合并强调: ①合并成一个会计主体; ②合并实质取得控制权——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 合并成的一个会计主体对合并净资产的控制
2021/4/28
5
(二)企业合并的动因:
(1)规模扩张,获取经济利益。 (2)获取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力量或更好利
31
(一)购买法:改变被并企业的会计基础
购买法将企业合并视为一家企业 购买另一家或几家企业的行为。
要求:
(1)购买企业对被购买企业的可辨 认资产与负债进行重新估价,按照购 买日的公允价值入帐。
(2)并购企业可辨认资产与负债的 会计基础不变按帐面价入账.
2021/4/28
32
1、特点
(1)将合并视为购买交易行为
3、参与合并企业都改变其计价基础,均按其合 并日公允价值计价——新实体法的基本特征。
2021/4/28 (本课程只讲授学习前两钟方法)
25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企业合并》规定: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 结合法,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 买法。
2021/4/28
26
(二)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高级财务会计
2011---2012 (第一学期)
高级会计学 第一章 企业合并
②该类合并发生于关联方交易 之间,交易作价往往不公允,一般 不以双方议定的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 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 制的。它是合并各方自愿进行的 交易行为,作为一种公平的交易, 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述
我国过去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企业合 并进行规范。实务中主要参照财政部 2019年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 和2019年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 题的暂行规定》。2019年在立足中国实 际,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合理内容的基础 上,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企业合并》
四、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问题: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包括: 确定合并方和合并日、确定企业 合并成本、确定合并中取得有关 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及合并差 额的处理。
四、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问题:
(一)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
1、会计上如何看待企业合并 2、可辨认资产与负债的计价 3、企业合并带来的其他会计问题
四、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问题:
股东权益合计
101
84
95
链接至P42
合并过程中的合并费用8万 元直接计入合并成本;
借:资产 商誉
合并对价100万元与被并方
162
净资产公允价值95万元的 差额
13
贷: 负债
67
股本
20
资本公积 80
银行存款 8
合并完成后,M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见表3。
表3
资产 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净值) 无形资产 商誉
1、 吸收合并方式下,合并后的企业仍 是一个单一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会 计处理问题仍是中级财务会计的范畴。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 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 制的。它是合并各方自愿进行的 交易行为,作为一种公平的交易, 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述
我国过去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企业合 并进行规范。实务中主要参照财政部 2019年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 和2019年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 题的暂行规定》。2019年在立足中国实 际,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合理内容的基础 上,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企业合并》
四、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问题: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包括: 确定合并方和合并日、确定企业 合并成本、确定合并中取得有关 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及合并差 额的处理。
四、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问题:
(一)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
1、会计上如何看待企业合并 2、可辨认资产与负债的计价 3、企业合并带来的其他会计问题
四、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问题:
股东权益合计
101
84
95
链接至P42
合并过程中的合并费用8万 元直接计入合并成本;
借:资产 商誉
合并对价100万元与被并方
162
净资产公允价值95万元的 差额
13
贷: 负债
67
股本
20
资本公积 80
银行存款 8
合并完成后,M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见表3。
表3
资产 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净值) 无形资产 商誉
1、 吸收合并方式下,合并后的企业仍 是一个单一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会 计处理问题仍是中级财务会计的范畴。
会计学企业合并概述(PPT 54页)
• 同理,子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股权,从整个“企业”的角 度来看,并不能认为是股东权益,会计意义上的股东权益 ,应为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权益,而不是内部之间的权益 。
• 同时,合并报表的程序,是先将母子公司会计报表简单算 数加总,此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均已并入,不需要重新 核算。
• 故: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股东权 益,两者应相互抵销,且,其抵销的结果,应形同于“同 一企业” 的会计报告结果。
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包含控股合并)
• 合并的分类
–所涉行业分类:横向、纵向、混合 –法律形式分类 –合并各方关联关系分类
• 合并需解决的会计问题
合并的法律形式分类
• 吸收合并(兼并)
–合并方存续,被合并方解散 –A+B+C=A
• 新设合并(创立合并)
–新企业存续,合并各方解散 –A +B+C=D
借:银行存款
10万
应收账款
6万
存货
33万
固定资产
85万
贷:流动负债
应付债券
股本
资本公积
8万 20万 100万
6万
1
录入资产负债 账面数据
2
置换股权
3
差额处理
教材P8例题1-1(5)
第一种方式:发行普通股110万股置换
• 合并相关费用的处理(原则)
借:资本公积 12万
管理费用 14万
贷:银行存款
26万
贷:流动负债 应付债券
股本 资本公积
8万 19万
40万 80万
120万
3
差额处理
营业外收入
3万
购买法其他需注意问题
• 合并利润及现金流量:
– 包含在购买对价及相关资产中,不另作合并 – (无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 同时,合并报表的程序,是先将母子公司会计报表简单算 数加总,此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均已并入,不需要重新 核算。
• 故: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股东权 益,两者应相互抵销,且,其抵销的结果,应形同于“同 一企业” 的会计报告结果。
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包含控股合并)
• 合并的分类
–所涉行业分类:横向、纵向、混合 –法律形式分类 –合并各方关联关系分类
• 合并需解决的会计问题
合并的法律形式分类
• 吸收合并(兼并)
–合并方存续,被合并方解散 –A+B+C=A
• 新设合并(创立合并)
–新企业存续,合并各方解散 –A +B+C=D
借:银行存款
10万
应收账款
6万
存货
33万
固定资产
85万
贷:流动负债
应付债券
股本
资本公积
8万 20万 100万
6万
1
录入资产负债 账面数据
2
置换股权
3
差额处理
教材P8例题1-1(5)
第一种方式:发行普通股110万股置换
• 合并相关费用的处理(原则)
借:资本公积 12万
管理费用 14万
贷:银行存款
26万
贷:流动负债 应付债券
股本 资本公积
8万 19万
40万 80万
120万
3
差额处理
营业外收入
3万
购买法其他需注意问题
• 合并利润及现金流量:
– 包含在购买对价及相关资产中,不另作合并 – (无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1第1章企业合并
账务处理要点
合并方得到——对方净资产或股权(账面值计) 合并方付出——自己的资产或增加的负债(账面价计) 两者差额——借记或贷记的顺序
被并方的资本公积 合并方的资本公积 被并方留存收益 全并方留存收益
合并费用
直接费用——审计、评估、法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其他费用
一个报告主体
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形成一个法律主体,也是经济主体 控股合并形成一个经济主体,但可能是几个法律主体
交易还是事项
交易则意味着以公允价值计价 事项则意味着以账面价值计价
2
企业合并的形式
按合并前后最终控制方是否变化分类
控制的含义
控制:决策权+获益权 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不足半数但可通过其他方式控制
发债或承担债务的手续费、佣金:计入债务入账价值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手续费、佣金:抵冲溢价收入,不足的再冲减留存收
益
书P14-18
11
第四节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购买法
财务处理的要点 购买方得到对方——净资产(公允价计)或股权(按合并成本计) 合并成本
自己付出的资产或增加的负债或增发的新股(公允价计)+合并费用 资产的公允价与原账面价的差额计入资产转让损益 合并费用
其他方式是:
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达成协议,拥 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 决定被投资单位 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 多数成员
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 决权
3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各方的最终 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直接费用——审计、评估、法律费用——计入合并成本 其他费用
合并方得到——对方净资产或股权(账面值计) 合并方付出——自己的资产或增加的负债(账面价计) 两者差额——借记或贷记的顺序
被并方的资本公积 合并方的资本公积 被并方留存收益 全并方留存收益
合并费用
直接费用——审计、评估、法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其他费用
一个报告主体
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形成一个法律主体,也是经济主体 控股合并形成一个经济主体,但可能是几个法律主体
交易还是事项
交易则意味着以公允价值计价 事项则意味着以账面价值计价
2
企业合并的形式
按合并前后最终控制方是否变化分类
控制的含义
控制:决策权+获益权 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不足半数但可通过其他方式控制
发债或承担债务的手续费、佣金:计入债务入账价值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手续费、佣金:抵冲溢价收入,不足的再冲减留存收
益
书P14-18
11
第四节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购买法
财务处理的要点 购买方得到对方——净资产(公允价计)或股权(按合并成本计) 合并成本
自己付出的资产或增加的负债或增发的新股(公允价计)+合并费用 资产的公允价与原账面价的差额计入资产转让损益 合并费用
其他方式是:
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达成协议,拥 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 决定被投资单位 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 多数成员
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 决权
3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各方的最终 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直接费用——审计、评估、法律费用——计入合并成本 其他费用
高级财务会计-第一章企业合并PPT课件
本土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2003)第3名(第1名普华永道 中天,第2名德勤华永)
企业合并的动机
•
•
•
• •
• •
★追求成本优势:企业通过合并的方式控制被合并方的资产,使之与合并方的资产产 生协同效应,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如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国铁路阳 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铁路阳公司是一家专职铁路信号 研发的公司。 ★降低风险:企业通过实施向前一体化战略或向后一体化战略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实 施向前或向后一体化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企业合并的方式来实现,如中海油 2013年2月151亿美金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尼克森公司拥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可观 的勘探前景;当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其经营风险大为降低。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企业合并,如原河南煤化集团收购洛轴集团。 ★缩短经营的滞延时间:要扩大生产规模,基本上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自行添置生产 设备,增加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另外一条路是通过合并来扩大生产规模。 问题是自行添置生产设备等要有一个生产建设期,并且可能要获得政府的批准才能进 行建设或生产,这都是要花费代价,有时还是很大的代价。机会稍纵即逝。要把握机 会,就要尽量缩短建设周期。怎么办?合并。 ★避免被收购: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企业要避免被淘汰被收购的境地,就要扩大规模 增强实力,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企业联合、企业合并。 ★获取无形资产:增强研发能力、获取先进技术等都可以通过企业合并的方式,如吉利 集团收购沃尔沃。 ★降低竞争程度,如优酷和土豆的合并 注意:企业合并可能导致垄断
焦 煤 集 团
鹤 煤 集 团
中 原 大 化
案例2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
2013年7月中瑞岳华与国富浩华合并组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企业合并》PPT课件
合并前 A企业
合并中 支付对价 转让全部净资产
合并后 B企业
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
P492~515
.
4
§1 企业合并 一、企业合并的界定
AB两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合并的情形Ⅲ:
合并前 A企业
合并中
合并后
以资产投入,取得控制权
B企业
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
P492~515
.
5
§1 企业合并 二、企业合并的方式
AA 公司 BB 公司
AA 公司
合并双方只有一方存续,另一方丧失主体地位
.
7
§1 企业合并
二、企业合并的方式
3.新设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
家新的企业。 企业合并中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由其持有原参与合并各方
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经营(个别报表主体)。原参与合并各 方在合并后均注销其法人资格。
1. 控股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
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
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
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控股合并方式下,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
人资格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应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
§1 企业合并
二、企业合并的方式
2. 吸收合并 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
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 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 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吸收合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 核算(个别报表主体)。企业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
企业合并培训课件(PPT 52张)
一、企业合并的界定、类型及方式6/6
2、在吸收合并方式下,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 后被注销法人资格、变更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分公 司或生产车间等,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 产、负债,在合并后变更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分公 司或生产车间的资产、负债。这种合并的公式表示 是:A企业+B企业=新的A企业 3、在新设合并方式下,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 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参 与合并各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变更为新 设企业分公司或生产车间的资产和负债。这种合并 的公式表示是:A企业+B企业+C企业= D企业 需要说明的是,会计上的企业合并方式有上述三种, 但法律上的企业合并不包括控股合并方式。
例题:2012年1月1日,H公司取得同一控制下的A公司 25%的股份,实际支付款项6 000万元,能够对A公司施 加重大影响。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当日,A公司可 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 000万元(假定与公允价值相 等)。201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2012年末A公 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形成“其他综合收益 ”4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2013年1月1日,H公司以定向增发2 000万股普通股 (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4.5元)的方式购买同 一控制下另一企业所持有的A公司40%股权,相关手续于 当日完成。进一步取得投资后,H公司能够对A公司实施 控制。 当日,A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 的账面价值为23 000万元。假定H公司和A公司采用的会 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均按照10%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 。H公司和A公司一直同受同一最终控制方控制。上述交 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H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2、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方式下的会计处理 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按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 入账。 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合并 方在合并日应当按照合并方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 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被 合并方的资本及资本公积额。 所确认资产账面价值与合并对价的差额,调整资本 公积、留存收益。 例3:A公司于2014年3月10日对同一集团内某全资B公 司进行了吸收合并,为进行该项企业合并,A公司发 行了6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合 并日,A公司及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构成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被购买方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具有绝大多数投 票权。
三、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合并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企业合并日的业务处理 ——合并业务触发合并方单个主体的投资业务; ——合并业务同步形成母子集团主体,并同步触发集团
主体合并报表的编制。
1.合并方企业单个主体的业务处理 (1)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2)合并交易费用的处理。 2.合并日合并报表的编制 ——新的母子关系的形成、新的集团主体产生; ——以反映新形成的集团主体的整体财务状况。
控制权的界定:
一般情况下,取得对方有半数以上的表决权,即为 取得控制权。
如未取得,但存在以下情况的,也视同取得:
(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协议,实质上拥有被购买方 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2)按照法律或协议等的规定,具有主导被购买方财务 和经营决策的权力;
(3)有权任免被购买方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绝大多数成员;
方最终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合并。 ——特点:
——非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合并; ——以市价为基础,交易作价相对公平合理。
二、企业合并日的确定
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 日期。即:被合并方净资产或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 转移给合并方的日期。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认定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
被合并方 (被购买方)
解散。
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
新成立一个企业;参与各方都以其原 有的企业投资入股。参与各方都解散。
取得控制权,
保持独立性,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理。 成为对方的子公司。
(三)企业合并的类型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键: ——报告主体的变化
——最终控制权的变化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概念:
第一讲
企业合并(上)
一、企业合并概述
(一)企业合并界定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 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的结果通常是一个企业取得了被合并方一个 或多个业务的控制权。
——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负债的组 合,该组合具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能力,能够 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或所产生的收入。但一般不构成一 个企业、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如企业的分公司、独 立的生产车间、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部等。
合并成本需要调整。 因为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与被合 并方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可能不一致。 该差异确认为商誉或营业外收入。 (8000万) 与(6000万)
调整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 调整合并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与对方权益冲销。
见例2!
同一控制下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甲公司获得乙公司60%的股份。甲支付的对价为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为5000万,公允价值为8000万。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 价值为7000万,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
3.合并方 的合并成 本要不要 调整
4.合并 业务
5.虚拟资 金运动
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业务处理(续)
同一控制
非同一控制
不需要
需要
合并成本不需要调整。 因为合并方的长期股权 投资与被合并方的所有 者权益部分完全一致。 (4200万)
长期股权投资与对方权益 冲销; 恢复被合并方留存收益!
特别说明!、见例1!
——如果一个企业取得了对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控制权, 而被购买企业并不构成业务,则该项交易或事项不形成 合并。应将其购买成本基于购买日所取得的各项可辨认 资产、负债的相对公允价值基础上进行分配,不按照企 业合并准则处理。
(二)企业合并方式
合并方式 吸收合并
合并方 (购买方)
取得对方资产, 并承担对方的债务。
(1)企业合并协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2)企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已取得有关主管 部门的批准;
(3)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
(4)已支付了合并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 支付剩余款项;
(5)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合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 利益及承担相应的风险。
见例2!
甲支付的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5000万,公允价值8000万。乙公司所有 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000万,公允价值10000万元。甲占乙60%。
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业务处理
同一控制
非同一控制
1.合并 报表基 础
被合并方净资产的账面 价值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7000万)
被合并方净资产的公允 价值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10000万)
2.被合 并企业 报表要 不要调 整
不需要
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不需 要调整。 因为该报表就是按账面价 值编制的。
需要
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需要调整。 因为该报表是以账面价值编制 的,需要调整为公允价值。 (7000万调整为10000万)
甲支付的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5000万,公允价值8000万。乙公司所有 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000万,公允价值10000万元。甲占乙60%。
合并方单个主体的投资业务处理
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源自非公平交易公平交易
不考虑
考虑
只考虑账面价值: (1)考虑获得份额的; (2)考虑支付对价的。
考虑: (1)对价的公允价值; (2)对价的账面价值。
获得对方份额的账面价值! 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不确认损益,财富转移!
确认损益!
作为管理费用等! 成本法核算
见例1!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 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方:母公司 相同的多方:根据投资者的合同或协议 暂时性:
合并前(1年) 合并后(1年)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点 ——不属于公平交易; ——属于集团内部资产、负债的重新组合; ——交易作价往往不公允。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
——甲公司,60%,初始投资成本是多少?
(二)合并处理的具体分析——以控股合并为例
甲公司获得乙公司60%的股份。甲支付的对价为无形资产,该资产账面 价值5000万,公允价值8000万。该无形资产交易属于免征增值税项 目。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000万,公允价值10000万元。
1.投资定位 2.考不考虑公允价 值
3.初始成本确定 4.差异的处理 5.合并费用处理 6.投资后续处理 7.投资资金运动
三、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合并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企业合并日的业务处理 ——合并业务触发合并方单个主体的投资业务; ——合并业务同步形成母子集团主体,并同步触发集团
主体合并报表的编制。
1.合并方企业单个主体的业务处理 (1)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2)合并交易费用的处理。 2.合并日合并报表的编制 ——新的母子关系的形成、新的集团主体产生; ——以反映新形成的集团主体的整体财务状况。
控制权的界定:
一般情况下,取得对方有半数以上的表决权,即为 取得控制权。
如未取得,但存在以下情况的,也视同取得:
(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协议,实质上拥有被购买方 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2)按照法律或协议等的规定,具有主导被购买方财务 和经营决策的权力;
(3)有权任免被购买方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绝大多数成员;
方最终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合并。 ——特点:
——非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合并; ——以市价为基础,交易作价相对公平合理。
二、企业合并日的确定
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 日期。即:被合并方净资产或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 转移给合并方的日期。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认定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
被合并方 (被购买方)
解散。
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
新成立一个企业;参与各方都以其原 有的企业投资入股。参与各方都解散。
取得控制权,
保持独立性,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理。 成为对方的子公司。
(三)企业合并的类型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键: ——报告主体的变化
——最终控制权的变化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概念:
第一讲
企业合并(上)
一、企业合并概述
(一)企业合并界定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 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的结果通常是一个企业取得了被合并方一个 或多个业务的控制权。
——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负债的组 合,该组合具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能力,能够 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或所产生的收入。但一般不构成一 个企业、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如企业的分公司、独 立的生产车间、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部等。
合并成本需要调整。 因为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与被合 并方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可能不一致。 该差异确认为商誉或营业外收入。 (8000万) 与(6000万)
调整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 调整合并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与对方权益冲销。
见例2!
同一控制下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甲公司获得乙公司60%的股份。甲支付的对价为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为5000万,公允价值为8000万。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 价值为7000万,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
3.合并方 的合并成 本要不要 调整
4.合并 业务
5.虚拟资 金运动
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业务处理(续)
同一控制
非同一控制
不需要
需要
合并成本不需要调整。 因为合并方的长期股权 投资与被合并方的所有 者权益部分完全一致。 (4200万)
长期股权投资与对方权益 冲销; 恢复被合并方留存收益!
特别说明!、见例1!
——如果一个企业取得了对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控制权, 而被购买企业并不构成业务,则该项交易或事项不形成 合并。应将其购买成本基于购买日所取得的各项可辨认 资产、负债的相对公允价值基础上进行分配,不按照企 业合并准则处理。
(二)企业合并方式
合并方式 吸收合并
合并方 (购买方)
取得对方资产, 并承担对方的债务。
(1)企业合并协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2)企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已取得有关主管 部门的批准;
(3)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
(4)已支付了合并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 支付剩余款项;
(5)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合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 利益及承担相应的风险。
见例2!
甲支付的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5000万,公允价值8000万。乙公司所有 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000万,公允价值10000万元。甲占乙60%。
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业务处理
同一控制
非同一控制
1.合并 报表基 础
被合并方净资产的账面 价值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7000万)
被合并方净资产的公允 价值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10000万)
2.被合 并企业 报表要 不要调 整
不需要
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不需 要调整。 因为该报表就是按账面价 值编制的。
需要
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需要调整。 因为该报表是以账面价值编制 的,需要调整为公允价值。 (7000万调整为10000万)
甲支付的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5000万,公允价值8000万。乙公司所有 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000万,公允价值10000万元。甲占乙60%。
合并方单个主体的投资业务处理
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源自非公平交易公平交易
不考虑
考虑
只考虑账面价值: (1)考虑获得份额的; (2)考虑支付对价的。
考虑: (1)对价的公允价值; (2)对价的账面价值。
获得对方份额的账面价值! 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不确认损益,财富转移!
确认损益!
作为管理费用等! 成本法核算
见例1!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 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方:母公司 相同的多方:根据投资者的合同或协议 暂时性:
合并前(1年) 合并后(1年)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点 ——不属于公平交易; ——属于集团内部资产、负债的重新组合; ——交易作价往往不公允。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
——甲公司,60%,初始投资成本是多少?
(二)合并处理的具体分析——以控股合并为例
甲公司获得乙公司60%的股份。甲支付的对价为无形资产,该资产账面 价值5000万,公允价值8000万。该无形资产交易属于免征增值税项 目。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000万,公允价值10000万元。
1.投资定位 2.考不考虑公允价 值
3.初始成本确定 4.差异的处理 5.合并费用处理 6.投资后续处理 7.投资资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