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详细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详细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详细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12.3目录实验说明 (3)实验一双绞线制作 (5)实验二 Windows网络协议配置 (10)实验三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 (25)实验四路由器的配置及使用 (39)实验五 IIS的安装及配置 (46)实验六 DNS服务的设置 (65)实验说明一、实验安排实验时间从教学第六周开始,第八周结束,其中每个班的时间安排如下图所示星期六星期日上午8:00-11:00 自动化08(3)对口自动化09(1)下午2:00-5:00 自动化09(2)二、实验项目列表周次需完成的实验第六周1.双绞线制作2.windows网络协议设置第七周3.常见网络命令使用4 .路由器配置第八周5.IIS的安装及配置6. DNS服务的配置实验项目共六个,三周完成,每次实验时间四学时,每次实验课做两个实验,写两个实验报告,并完成相应的作业。

对每个实验,老师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指导书,其中:(1)详细版本的是供大家预习和做实验时用的,里面详细列出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每一步的截图(给大家实验时做参照用的,大家实验时可能随大家机器的不同,截图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

大家做实验时可以参考来开展实验。

(2)简化版本,该版本主要是给大家写实验报告时用的,主要是实验理论和实验步骤部分做了一定的简化,大家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内容抄到实验报告上。

三、实验要求1.按时参加实验,不无故缺席,确实有缘由请提前请假。

2.由于部分实验内容教材上没有,内容将在上课时做一定讲解,请大家认真听讲,并做好实验的预习工作。

3.按照实验指导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4.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习题。

实验报告内容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实验指导书来写,禁止抄袭,实验数据记录应反映本机实验结果的真实情况。

5.实验报告和作业本在做下一次实验时当堂交上来。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一、实验目的了解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应用范围,掌握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制作方法。

(完整版)工业控制网络实验指导书

(完整版)工业控制网络实验指导书
2.1
(1)进一步了解DeviceNet网络结构。
(2)学习DeviceNet网络的组建及配置方法。
(3)学习使用Controllogix编程软件RSLogix 5000编制控制程序。
2.2
(1)了解DeviceNet网络的接线方式及系统所需的软件和硬件。
(2)使用RSNetWorxFor DeviceNet软件配置DeviceNet网络。
1.3.3
计数器板共有两路计数器输入,通过按钮控制。同时有两路继电器输出,是两组常开常闭的转换触点,通过显示灯显示继电器状态(计数器接口板上的显示灯,红灯代表常开触点,绿灯代表常闭触点)。单片机扫描按钮状态,记录按钮的动作次数,达到预定值时启动SJA1000发送当前计数值。同时也可以由上位机发送请求报文,计数器板接收报文后将相应计数器的当前值发送给上位机。接收报文通信指示灯(绿灯)闪烁一次,发送报文通信指示灯(红灯)闪烁一次。两路继电器可由上位机发送相应报文进行控制,试验结束后将测试结果填入实验报告中。
2.3.1
(1)计算机——配置DeviceNet网络,编制控制程序;
(2)ControlLogix控制系统-—在本实验中用到的模块如图2-1所示,包括:
①1756-PA2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将外部的的交流或直流电源转换成控制器内部可用的电源,并防止电压脉冲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内部部件的干扰。
②1756-L1 ControlLogix处理器(对应Slot 0)——控制DeviceNet网络演示系统的运行。
③1756-ENBT以太网通信模块(对应Slot 1)——与计算机或其它控制系统通信,本实验中计算机对DeviceNet网络的配置及控制程序的下载都是通过该模块实现的。
④1756-DNB DeviceNet网络模块(对应Slot3)——设备网扫描器作为设备网上的主设备与控制器及设备网络上的设备通讯,完成下列功能: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附部分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附部分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网络工程系目录实验一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3)一、实验目的 (3)二、预备知识 (3)三、实验环境 (4)四、实验步骤 (5)五、实验报告内容 (6)实验二 IP层协议分析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环境 (7)三、实验步骤 (7)四、实验报告内容 (8)实验三 TCP协议分析 (9)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9)二、实验环境 (9)三、实验步骤 (9)四、实验报告内容 (10)实验四 HTTP和DNS分析 (1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1)二、实验环境 (11)三、实验步骤 (11)四、实验报告内容 (12)实验一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分析802.3协议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3.熟悉ARP报文的格式二、预备知识要深入理解网络协议,需要仔细观察协议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序列。

为探究协议操作细节,可使协议实体执行某些动作,观察这些动作及其影响。

这些任务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或在如因特网这样的真实网络环境中完成。

观察在正在运行协议实体间交换报文的基本工具被称为分组嗅探器(packet sniffer)。

顾名思义,一个分组嗅探器捕获(嗅探)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报文。

一般情况下,分组嗅探器将存储和显示出被捕获报文的各协议头部字段内容。

图1为一个分组嗅探器的结构。

图1右边是计算机上正常运行的协议(在这里是因特网协议)和应用程序(如:Web浏览器和ftp客户端)。

分组嗅探器(虚线框中的部分)是附加计算机普通软件上的,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分组捕获库接收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链路层帧的拷贝。

高层协议(如:HTTP、FTP、TCP、UDP、DNS、IP等)交换的报文都被封装在链路层帧(Frame)中,并沿着物理介质(如以太网的电缆)传输。

图1假设所使用的物理媒体是以太网,上层协议的报文最终封装在以太网帧中。

分组嗅探器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分析器。

2024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2024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3. 基本网络命令使用
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路 由路径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 连通性
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 络连接状态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网络配置结果 展示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
认网关的配置结果 2. TCP/IP协议分析结果
展示捕获的数据包,并分析各层协议 头部信息,包括源/目的IP地址、源/ 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01 1. 环境搭建
02
安装和配置实验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如虚拟机、操作系
统、网络模拟器等;
03
构建实验网络拓扑,包括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防火墙
等组成部分。
实验内容和步骤
2. 防火墙配置
选择一种防火墙软件或设备,如iptables、pfSense等; 配置防火墙规则,包括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地址转换(NAT)、 端口转发等;
1. 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 并启动设备
实验步骤
01
03 02
实验内容和步骤
3. 配置路由器接口,并启用路由协议 4. 配置交换机VLAN,并启用STP 5. 验证配置结果,确保网络连通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01
实验结果
02
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成功,网络连通性良好
03
各设备运行状态正常,无故障提示
04
分析
02 如何提高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3
如何优化网络服务器的性能?
04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管理和维护网络服务 器?
05
实验五:网络安全与防火 墙配置
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通过实验,了解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 的作用和重要性。

工业自动化网络实验指导书(08)

工业自动化网络实验指导书(08)

《工业自动化网络》实验指导书学院:信电工程学院编写:王海洋目录警告 (1)实验一工业网络基础实验 (3)实验二工业网络设计实验 (28)警告在操作亚龙实训装置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

在进行亚龙实训装置的安装、使用、保养、检修之前,务必熟读《亚龙实训装置实训指导书》及其他所有附件,在熟悉实训设备的有关知识、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之后正确使用。

安全注意事项的严重程度分为“危险”和“注意”两类。

危险还有在操作变频器、HMI和PLC等设备前请详细阅读操作手册。

另外,产品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要妥善保管,以便需要时取出阅读。

1. 安装方面的注意事项2.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危险实验一工业网络基础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以太网布线规则2、掌握以太网网线的制作3、掌握设备的基本使用流程二、实验设备:1、电脑一台,预装了PC Access、STEP 7 Micro/WIN 、STEP 7 V5.3或V5.4、WINCC的软件。

2、亚龙YL-222型工业自动通信网络实验平台。

3、RJ-45水晶头、双绞线、双绞线网线钳、测线仪三、实验原理1、100BaseT连接双绞线,以100Mb/S的EIA/TIA 568B作为标准规格。

水晶头(RJ45)的接法有直通线和交叉线两种方法。

正线,即直通线,标准(568B):两端线序一样,从左至右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见图1-1图1-1反线,即交叉线,(568A):一端为正线的线序,另一端为从左至右: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见图1-2图1-2说明:目前网络设备基本上支持自动识别正线和反线功能,因此无所谓正线和反线接法了。

2、本次实验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WINCC组态软件与S7-200系列PLC的通信,其通信方式有以下几种:1、WINCC和200用本身的端口走PC ACESS +PC/PPI 电缆;2、WINCC和200用本身的端口走PC ACESS+CP5621+MPI通讯电缆;3、WINCC和200+EM277走PROFIBUS+CP5621+MPI通讯电缆;4、WINCC和200+CP243以太网通过OPC通讯+普通网卡+网线;我们采用第一种方式实现四、实验内容(一)网线的制作(二)系统配置实验1、硬件连线2、Micro/Win的使用3、PC Access的使用4、WinCC的使用五、实验步骤(一)网线制作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以Step-By-Step方式一步步向大家介绍这类网线的制作方法:1、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哈工大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软件学院2016)

哈工大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软件学院2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李全龙2016年10月前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给《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

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成世界一流的课程,是近期《计算机网络》课程努力的方向。

希望同学们在使用本实验指导书及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使《计算机网络》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课程。

实验要求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过去十几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在一个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实际操作,对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实现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实现技术;通过一个简单文件传送协议的设计和实现,了解计算机网络高层协议设计实现的环境和方法;还提供了一些可以选作的实验以供有余力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提高。

总之,通过上述实验环节,使学生加深了解和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1)在各次实验之前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有关部分,认真做好实验准备, 就实验可能出现情况提前做出思考和分析。

(2)仔细观察上机和上网操作时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主要情况,做出必要说明和分析。

(3)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情况及其分析。

对需要编程的实验,写出程序设计说明,给出源程序框图和清单。

(4)遵守机房纪律,服从辅导教师指挥,爱护实验设备。

(5)实验课程不迟到。

根据迟到时间长短扣除相应出勤分数。

无故缺席, 当次实验按零分计,过后不补。

(6)实验采用当堂检查方式,每个实验都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检查通过。

齐鲁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

齐鲁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
1
齐鲁工业大学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
本实验主要包括 ARP 协议分析实验、TCP 协议与 UDP 协议分析实验,属于验 证类实验,内容包括同一子网内两台机器间的 ARP 协议的工作过程、不同子网上 的两台机器间的 ARP 协议工作过程、TELNET 与 FTP 通信时 TCP 协 议 的 工 作 过 程以及 net send 进行消息通信时 UDP 协议的工作过程,通过本实验,使学生 更好地理解 ARP 协议、ICMP 协议、IP 协议、TCP 协议、UDP 协议等的数据包格式 与工作原理。
析各字段的含义,并与 UDP 数据包格式进行比较;(注意:必须启动
Messenger 信使服务,方法:点击“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管理工具-
服务”,找到 Messenger 并启动它)
在主机 A 的 DOS 仿真环境下,运行 net send 命令向本机所在工作组中
所有主机发送一个 UDP 消息(格式:net send * 消息内容),捕获 UDP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ICMP 报文格式
8 bits
8bits
报文类型
报文编码
16bits 校验和
16bits field1
16bits field2
(2)IP 报文格式
32bits field3
四、实验条件
6
齐鲁工业大学
(1)报文捕获工具 Wireshark 协议分析软件;
(2)应用协议环境 每个学生机的 PC 机(安装 Windows xp 或者 Windows 2000 操作系统)处于
齐鲁工业大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实验 1、 ARP 协议分析实验 .................................................................................................3 实验 2、 IP/ICMP 协议分析实验 ..........................................................................................6 实验 3、 TCP/UDP 协议分析实验 ........................................................................................9 实验 4A、路由器模拟环境实现子网连接………………………………………………….13 实验 4B、真实网络环境路由配置实验…………………………………………………….22

工业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工业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以及小型局域网搭建一、实验目的1、熟悉网络连接设备及工具的使用。

2、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

3、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1、RJ-45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RJ-45压线钳一把、测试仪一套。

2、PC机若干台。

三、实验原理1、非屏蔽双绞线的六种类型类别应用Cat1 可转送语音,不用于传输数据,常见于早期电话线路电信系统Cat2 可转输语音和数据,常见于ISDN和T1线路Cat3 带宽16MHz,用于10BASE-T,制作质量严格的3类线也可用于100BASE-T 计算机网络。

Cat 4 带宽20MHz,用于10BASE-T或100BASE-T。

Cat 5带宽100MHz,用于10BASE-T或100BASE-T,制作质量严格的5类线也可用于1000BASE-T。

Cat 6 带宽高达200MHz,可稳定运行于1000BASE-T。

实验使用双绞线是5类线。

由8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2、RJ-45连接器和双绞线线序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T568B 打线方法,线序如下:直通线:(机器与集线器连)1 2 3 4 5 6 7 8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交叉线:(机器直连、集线器普通端口级联)1 2 3 4 5 6 7 8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四、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教材中关于传输介质的有关内容。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准备图1-1 做RJ45双绞线的材料及工具2、准备剥线图1-2用工具剥线3、剥线图1-3剥去外层保护层图1-4 剥去外层保护层的四股双绞线图1-5把线分开并按顺序排好图1-6把线弄直图1-7把线剪齐图1-8排列好并剪齐的线4、放入RJ45插头图1-9 双绞线插入RJ455、准备压实图1-10 RJ45放入压头槽6、压紧图1-11压实压头A图1-12 压实压头B 7、完成图1-13 做好的RJ45头8、测试并完成PC机与Hub的连接完成双绞线的两端RJ45头的制作后,通过RJ45测线仪测量网线是否接线正常。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2019版)(1)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2019版)(1)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7月目录第一章实验概述 (1)第二章仿真编辑器使用说明 (2)第三章协议分析器使用说明 (10)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实验—基本实验 (14)实验 1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 (14)实验 2 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ARP (17)实验 3 网络层:网际协议IP (21)实验 4 网络层: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27)实验 5 传输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3)实验 6 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 (37)实验7 网络地址转换NAT (42)实验8 静态路由与路由信息协议RIP (45)实验9 网络综合实验 (51)附录三种网络结构图 (52)第一章实验概述【实验环境】每个实验均要求以下实验环境:1.服务器一台:装有HTTP、FTP、TELNET、MAIL、DHCP、DNS等服务。

2.中心设备一台。

3.组控设备若干。

4.实验机:运行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程序。

5.Visual Studio 2003(C++,C#)。

【实验内容】《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根据教学内容将实验划分为九个基本实验。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TCP/IP协议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实验1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了解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学会使用仿真编辑器编辑以太网帧,学会两种不同MAC帧格式,认真观察和分析以太网帧的MAC首部。

实验教学效果达到理解MAC地址、MAC广播地址的作用。

实验2 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 AR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理解IP地址与MAC地址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掌握ARP协议的报文格式、作用与工作原理。

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利用ARP协议的工作原理,设计类似ARP协议程序,学会在局域网中查找MAC地址。

实验3 网络层:网际协议I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会分类IP地址,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长度以及各字段的功能,掌握路由转发的原理。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一网线制作 (4)1.实验目的 (4)2.实验任务 (4)3.实验设备 (4)4.实验方法 (4)5.实验预习要求 (5)6.实验报告内容 (5)7.思考题 (6)实验二网络常用命令 (6)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6)二、实验环境 (6)三、预备知识 (6)四、实验步骤 (7)五、实验报告内容 (10)实验三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1)二、实验环境 (11)三、预备知识 (11)四、实验步骤 (11)五、实验报告内容 (17)实验四W EB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18)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8)二、实验环境 (18)三、预备知识 (18)四、实验步骤 (18)五、实验报告内容 (29)实验五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30)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0)二、实验环境 (30)三、预备知识 (30)四、实验步骤 (31)五、实验报告内容 (35)实验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选做) (36)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6)二、实验环境 (36)三、预备知识 (36)四、实验步骤 (36)五、实验报告内容 (41)实验六熟悉网络互连设备及其基本配置 (42)一、实验目的 (42)二、实验环境 (42)三、实验步骤 (42)四、实验报告内容 (45)实验一网线制作1.实验目的(1)认识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认识网卡、Modem、Hub、电话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熟悉其基本功能。

(3)学会用双绞线制作网线。

(4)学会网卡、Modem、Hub、电话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安装、接线等基本使用方法。

2.实验任务(1)熟悉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网线。

(3)完成网卡的硬件安装。

(4)熟悉网卡、Modem、Hub、电话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接口及接线与使用方法,弄清各指示灯的含义。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Automation Studio 的使用和基本程序编程及调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使用技巧和方法2、熟悉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命令3、学会和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程序的调试方法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装有Automation Studio编程软件;贝加莱PCC-2003一台;各PC机与PCC-2003通过RS232电缆连接进行通信。

详见附录一。

三、实验内容熟悉并练习Automation Studio的使用,用选定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控制程序。

Automation Studio是贝加莱公司为其自动化控制设备PCC(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开发的一种可使用多种编程语言的PCC开发环境,如附录二所示。

1.PCC硬件配置:根据所给实验装置,使用Automation Studio对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配置方法见本指导书附录B。

2.实验程序1: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C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第一个模拟量旋钮(电位器),来控制模拟量输出,当旋转该电位器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随之变化,旋钮逆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小值0),要求模拟量输出为0(光柱无显示),当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大值32767),要求模拟量输出为最大值(光柱全显示);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的状态正好与第一个模拟量输出相反。

3.实验程序2: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C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两个开关,来控制模拟量输出,当接通(合上)其中一个开关(另一个应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周而复始;当接通(合上)另一个开关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其最大值开始随时间逐渐减小,达到0后,再从其最大值开始…,周而复始。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详细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详细版)

实验一 RJ-45接口连线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两种类型的RJ-45接头直通线、交叉线。

2)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连接方法。

3)掌握测线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具有RJ-45接口网卡的计算机、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双绞线识别、制作、测试器的使用。

难点:掌握制作正确双绞线的方法。

【实验指导】RJ-45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孔(或插座)。

插孔安装在机器上,而插头和连接导线(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采用无屏蔽双绞线的5类线)相连。

EIA/TIA制定的布线标准规定了8根针脚的编号。

如果看插孔,使针脚接触点在上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如果看插头,将插头的末端面对眼睛,而且针脚的接触点插头的在下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在10 /兆比秒和100 Mb/s以太网中只使用两对导线。

也就是说,只使用4根针脚。

那么我们应当将导线连接到哪4根针脚呢?按照T568B(T568A)的标准制作双绞线。

T568B和T568A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EIA/TIA)两种双绞线制作标准。

其中T568B标准在以太网中应用较广泛。

T568A和T568B的管脚编号T568B线序Straight-Through Cable(直通线):双绞线线缆的两端使用同一种标准,即同时采用T568B标准或同时采用T568A标准。

在10M/100M以太网中8芯只使用4芯,在1000M以太网中8芯全部使用。

Crossover Cable(交叉线):双绞线在制作时一端采用T568B标准,另一端采用T568A标准。

DTE 类设备:PC、路由器、交换机uplink口、HUB级联口DCE 类设备:交换机普通口、HUB普通口同类设备间相连使用交叉线方式;异类设备间相连使用直通线方式。

说明: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是数据终端设备,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专业)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专业)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局域网的组建(4学时)实验名称:局域网的组建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室机房的布局;认识交换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2、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3、掌握简单的局域网组网方法;4、掌握简单的局域网配置方法;5、掌握简单的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1、观察实验室机房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步骤1:观察所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机房网络的组成:。

步骤2:画出机房网络拓扑结构。

采用的拓扑结构是:。

2、制作双绞线步骤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

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步骤2:进行拨线的操作。

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

上:橙左:绿下:棕右:蓝步骤3: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

左一:橙左二:绿左三:蓝左四:棕步骤4: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线对颜色的顺序是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其中1,3负责发送,2,6负责接受交叉线的一端与以上线序一样,另一端需将1,3与2,6两组对调。

步骤 5: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4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

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步骤6: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

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

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

步骤7:重复步骤2到步骤7,再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因为工作站与集线器之间是直接对接,所以另一端RJ-45接头的引脚接法完全一样。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拓扑的构建、网络服务的搭建与测试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配置不低于英特尔酷睿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线、水晶头等连接材料。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Windows Server 等。

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GNS3 等。

网络工具软件:Wireshark、Tracert 等。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步骤。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设备,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3、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任务,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尝试自行解决,若无法解决,可向教师请教。

4、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整理好实验设备,关闭电源,清理实验台,并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1、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2、使用网络模拟软件(如 Packet Tracer)构建一个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包括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

3、为网络中的设备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参数,使其能够相互通信。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1、认识交换机的外观、端口类型和指示灯含义。

2、通过控制台端口(Console 口)连接交换机,使用命令行界面(CLI)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如设置交换机名称、管理 IP 地址、VLAN 等。

3、学习使用 Telnet 或 SSH 方式远程管理交换机。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1、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作业指导书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指南

作业指导书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指南

作业指导书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指南作业指导书: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指南尊敬的同学们:在计算机网络实验中,为了帮助你们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特编写本操作指南。

下面将逐步引导你们完成实验,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硬件设备:确保实验所需的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正常运行,并连接好所需的数据线。

2. 软件环境:安装并配置网络实验所需的相关软件,如Wireshark、Putty等。

3. 网络拓扑图:根据实验要求绘制网络拓扑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验网络架构。

二、实验步骤本次实验分为X个步骤,每一步骤都是实验的关键环节。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实验的第一步骤的详细说明,包括操作和配置等。

第二步:实验的第二步骤的详细说明,包括操作和配置等。

...第X步:实验的第X步骤的详细说明,包括操作和配置等。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请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 安全性:实验中使用的相关设备和软件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并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

2. 配置备份:在进行任何配置之前,请备份相关配置文件,以防止操作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 错误排除:遇到问题时,请仔细检查配置是否正确,并对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排查。

4. 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对关键步骤和操作进行记录,便于事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验证实验完成后,需要进行实验验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验证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 数据包捕获:使用Wireshark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进行捕获和分析,验证通信是否正常。

2. 远程访问:使用Putty等工具进行远程登录,验证网络连接和配置是否生效。

3. 网络测试工具: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对网络性能进行测试,如Ping 命令、iperf工具等。

五、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请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等。

同时,对实验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总结,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步骤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步骤及答案

目录实验1 实验环境熟悉 (1)实验2 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 (2)实验3 编辑并发送LLC帧 (3)实验4 编辑并发送MAC帧 (4)实验5 (5)实验6 网际协议IP (6)实验7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8)实验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0)实验9 传输控制协议TCP (11)实验一:实验环境的熟悉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系统的软硬件组成2.熟悉实验系统软件界面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1.由教师引领,观察实验室硬件布局、网线连接、主要设备等相关情况;2.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了解软件的组成模块(包括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2.了解实验中要用到的3种网络拓扑结构图;3.了解每种拓扑图中计算机的连接方法和ip地址的设置方法;主服务器IP设为172.16.1.100;其它机器设为172.16.1.*mask:255.255.255.0Gateway:172.16.1.1Dns:172.16.1.1004.打开中软吉大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课件,熟悉9个实验的名称,有关实验的说明。

实验二: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实验目的:1.熟悉仿真编辑器界面的操作2.熟悉协议分析器界面的操作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浏览界面,尝试使用界面上的工具按钮。

(1)打开仿真编辑器。

该系统的初始界面分为5个部分:多帧编辑区、单帧编辑区、协议模型区、地址本和十六进制显示区a.多帧编辑区b.单帧编辑区c.协议模型区d.地址本e.十六进制显示区(2)应用实例a.编辑MAC层b.编辑IP层c.编辑TCP层(3)协议分析器使用简介a.会话分析b.协议解析(4)应用实例a.在单帧编辑区中编辑一个ICMP帧b.在协议分析器捕获该帧并分析实验三: 编辑并发送LLC帧实验目的:1.掌握以太网报文格式;2.掌握LLC帧报文格式;3.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实验设备:集线器,N台计算机,N条双绞线,协议仿真系统实验步骤:1.将服务器和工作站用双绞线和HUB连通并加载协议仿真模块2.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 帧。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一、引言计算机网络实验是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掌握网络技术的重要途径。

本实验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编程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指导书包括四个实验,分别涵盖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应用、网络安全和综合实验等内容。

二、实验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实验目标: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拓扑结构、协议等基础知识,理解网络通信原理。

实验内容:1、搭建简单的局域网(LAN),配置网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2、使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如Wireshark)分析网络数据包,观察网络通信过程。

3、测试网络连通性,掌握ping、traceroute等常用网络命令。

三、实验二:计算机网络应用实验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场景,掌握常见的网络应用技术,如Web开发、FTP服务等。

实验内容:1、开发一个简单的Web应用程序,实现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查询等功能。

2、搭建一个FTP服务器,实现文件上传、下载、删除等操作。

3、配置DNS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

四、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目标: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内容:1、使用加密算法(如AES)对网络数据进行加密,观察加密效果。

2、配置防火墙,设置安全策略,拦截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3、利用Snort等工具检测网络入侵行为,保护网络安全。

五、实验四:综合实验实验目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实验内容:1、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程序,实现两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针对某一实际应用场景,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应用,并评估其性能和安全性。

3、以实际企业或组织为对象,分析其网络安全风险,制定网络安全防护方案。

六、参考文献1、《计算机网络》(第七版),作者:Andrew S. Tanenbaum。

辽工大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辽工大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软件工程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目录实验一地址解析协议-1 ................................................................ 实验二地址解析协议-2 ................................................................ 实验三网际协议-1 ........................................................................ 实验四网际协议-2 ........................................................................实验一地址解析协议-1一、实验属性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学时: 2学时实验要求:必做二、实验目的1.掌握ARP协议的报文格式。

2.掌握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环境及知识准备1.实验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系统2.知识准备:(1) ARP地址解析协议;(2) ICMP网络控制协议。

四、实验内容1. 建立捕获窗口捕获ARP报文并分析ARP报文的交互过程;2. 在同一子网内编辑和发送ARP报文,并分析主机的行为。

五、实验要求及步骤练习1: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A、B、C、D、E、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ICMP)。

2. 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

3. 主机A ping 主机D(172.16.1.4)。

4. 主机E ping 主机F(172.16.0.3)。

5. 主机A、B、C、D、E、F停止捕获数据,并立即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a”命令察看ARP 高速缓存。

练习2: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项目二: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实验指导书

《项目二: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实验指导书

《项目二: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一、《项目二: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实训任务和要求网络组建与配置实训,要求学生已经学过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的组建,有过网络技术课程单元实训的经历。

本实训将以化工企业为背景,要求学生通过实训完成Windows网络设计和规划,并在实训室的环境下实施组网和维护。

学完网络技术课程后,了解了网络的组成和特点,通过虚拟机技术已经完成了诸如DNS、DHCP、IIS、FTP、VPN等网络应用服务器安装与配置,基本知晓部分网络的组建技术,网络技术实训就是希望综合课内的单元实训,在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操作系统上,设计与实施网络的系统构架。

二、《项目二: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实训目的⑴团队开发和协同工作能力①团队分组任务分配;②团队分组交流;③团队分组工作协作。

⑵根据需求分析对网络进行设计与规划①根据需求规格进行硬件设备选择(如设备选型);②根据组网方案进行网络物理设计(如拓扑设计);③根据业务流程进行网络逻辑设计(如IP地址规划设计)。

⑶实施网络组建与配置①根据构建网络需求,搭建网络实训环境;②完成实训中网络组建与管理的各项任务;③探索其他企业网络组建与配置的技术内容。

三、《项目二: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实训内容介绍实训是在课程单元实训基础上安排的综合实训,通过课内单元案例实训时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配置与管理的基础。

⑴化工企业背景说明①化工企业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研制和开发生产业务。

企业分布在为北京和广州两个地区,总部设在北京,广州有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

企业有员工500人左右,广州有400员工,北京有100员工。

其中管理人员50人左右,销售人员70人左右。

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还有一个约100人左右的短期员工组成的部门,负责一些项目的开发。

企业分别在北京和广州聘请了两个经理,北京经理工作地点在北京,广州经理工作地点在广州。

公司需要保证网络体系的24小时高可靠性,必须有集中管理账户和资源的专用服务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以及小型局域网搭建一、实验目的1、熟悉网络连接设备及工具的使用。

2、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

3、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1、RJ-45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RJ-45压线钳一把、测试仪一套。

2、PC机若干台。

三、实验原理1、非屏蔽双绞线的六种类型类别应用Cat1 可转送语音,不用于传输数据,常见于早期电话线路电信系统Cat2 可转输语音和数据,常见于ISDN和T1线路Cat3 带宽16MHz,用于10BASE-T,制作质量严格的3类线也可用于100BASE-T 计算机网络。

Cat 4 带宽20MHz,用于10BASE-T或100BASE-T。

Cat 5 带宽100MHz,用于10BASE-T或100BASE-T,制作质量严格的5类线也可用于1000BASE-T。

Cat 6 带宽高达200MHz,可稳定运行于1000BASE-T。

实验使用双绞线是5类线。

由8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2、RJ-45连接器和双绞线线序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T568B 打线方法,线序如下:直通线:(机器与集线器连)1 2 3 4 5 6 7 8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交叉线:(机器直连、集线器普通端口级联)1 2 3 4 5 6 7 8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四、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教材中关于传输介质的有关内容。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准备图1-1 做RJ45双绞线的材料及工具2、准备剥线图1-2用工具剥线3、剥线图1-3剥去外层保护层图1-4 剥去外层保护层的四股双绞线图1-5把线分开并按顺序排好图1-6把线弄直图1-7把线剪齐图1-8排列好并剪齐的线4、放入RJ45插头图1-9 双绞线插入RJ455、准备压实图1-10 RJ45放入压头槽6、压紧图1-11压实压头A图1-12 压实压头B 7、完成图1-13 做好的RJ45头8、测试并完成PC机与Hub的连接完成双绞线的两端RJ45头的制作后,通过RJ45测线仪测量网线是否接线正常。

图1-14 RJ45测线仪图1-15 Hub而后,将同组的PC机接入Hub,组成一个局域网。

六、思考题1、双绞线有什么优点。

七、实验报告1、根椐实验内容及步骤写实验报告。

2、回答思考题。

实验二RS-485组网一、实验目的1.了解工业计算机网络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网络的工作过程和基本功能3.学会使用RS-485通信接口,RS-232/RS-485转换器的使用4.能够简单的利用Commix 工业控制串口调试工具 V1.2实现网络数据传输5. 使用工控板PC控制平台和ZIDH-15A工控板构成控制网络6. X=X16+X15+x13+1=A001H(ModbusRTU)CRC16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1.计算机2.RS-232/RS-485转换器3.双绞线等等。

4.ZIDH-15A工控板三、实验原理1.双机直接互连1) RS-232/RS-485转换器接在计算机的串口2)运行Commix 工业控制串口调试工具 V1.2,实验拓扑图如图1所示。

双绞线计算机A计算机B图2-1实验拓扑图图2-2 Commix 工业控制串口调试工具V1.2界面图2-3冗余校验设置界面2. 双机连通测试1)两机的串口设置为COM1(根据RS-232/RS-485转换器所接串口设置)。

2)两机的串口的波特率设置为96003)两机的Commix 工业控制串口调试工具 V1.2软件界面的设置根据图2-2来设置四、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教材中关于RS485的有关内容。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检查实验设备和材料(重点检查微机的操作系统,RS-232/RS-485转换器,双绞线)1.做双机互连(物理连接,串口、波特率设置)2.按照网络拓扑图1把计算机连接起来3.运行Commix 工业控制串口调试工具 V1.2软件4.连接好以后使用Commix 工业控制串口调试工具相互发送数据测试两台计算机是否连通5.连接好ZIDH-15A工控板,运行工控板PC控制平台。

图2-4 ZIDH-15A工控板实物图2-5 ZIDH-15A工控板I/O接口示意图ZIDH-15A型控制板为多能工控板,可通过跳线JP4选择工控板的四种资源,以下是选择四种资源时的JP4设置。

图2-6四种资源JP4选择设置图四种可选(JP4)组合资源工作方式:①10点输入,5点输出②8点输入,5点输出,RS232接口③8点输入,5点输出,RS485接口④7点输入,5点输出,键盘、显示接口四路高速计数器(X1-X4单路最高可达5KHz)RS485远程通信接口输入方式:光电隔离输出方式:光电隔离+继电器图2-7工控板PC控制平台用户界面六、思考题1、RS485有什么特点。

七、实验报告1、根椐实验内容及步骤写实验报告。

2、回答思考题。

实验三、现场总线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工业计算机网络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网络的工作过程和基本功能3.学会PPI(Point-to-Point)是主/从协议使用4.能够利用THNN-2型工业自动化通讯网络实验平台实现网络数据传输5.使用THNN-2型工业自动化通讯网络实验平台构成控制网络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1.计算机2.THNN-2型工业自动化通讯网络实验平台3.双绞线等等。

4.教学实验装置A. THPLC-DT型四层电梯实物教学模型B. THWCL-1型材料分拣实物教学实验装置C. THWJX-1型机械手实物教学实验装置D. THWLT-1型立体仓库实物教学实验装置三、实验内容PPI点对点网络通信PPI(Point-to-Point)是主/从协议,网络上的S7-200 CPU均为从站设备,计算机为主站设备。

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信,如果在用户程序中允许PPI主站模式,一些S7-200 CPU在RUN模式下可以作主站,它们可以用网络读(NETR)和网络写(NETW)指令读写其他CPU中的数据。

S7-200 CPU作PPI主站时,还可以作为从站响应来自其他主站的通信申请。

PPI没有限制可以有多少个主站与一个从站通信,但是在网络中最多只能有32个主站。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装置所带的网络连接器插到PLC通信口上2、用装置所配的连接电缆通过装置边上的通信口将每台实验装置连接起来3、启动计算机4、打开STEP7-Micro/WIN V4.0,在中选择PC/PPI协议图3-1 协议选择界面5、点击更改通信端口和通信速率图3-2通信端口和通信速率选择界面6、在通讯菜单里双击刷新,STEP7-Micro/WIN V4.0开始搜索PPI网络中的S7-200CPU。

图3-3搜索PPI网络中的S7-200CPU界面搜索完成后会出现网络中所有PLC的列表,选择要操作的PLC即可对所选PLC进行操作了。

注意:因为网络是点对点通信网络,网络中只允许存在一个一级主站(PC)。

7、运行SIMATTC Manger环境再打开thnn-2_step7后如图SIMATIC MANAGER-thnn-2_step7所示。

图3-4 SIMA TIC MANAGER-thnn-2_step7界面再进入PLC子菜单后双击Download,下载S7-400的网络驱动。

如图SIMATIC MANAGER-thnn-2_step7_Download图3-5 SIMA TIC MANAGER-thnn-2_step7_Download界面四、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教材中关于PROFIBUS的有关内容。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运行Win CC6.0后再打开项目文件thnn_2.mcp后,再打点激活后进入THNN-2型工业自动化通讯网络实验平台后就可以分别选择:A. THPLC-DT型四层电梯实物教学模型B. THWCL-1型材料分拣实物教学实验装置C. THWJX-1型机械手实物教学实验装置D. THWLT-1型立体仓库实物教学实验装置图3-6 THNN-2型工业自动化通讯网络实验平台图3-7 THPLC-DT型四层电梯实物教学模型图3-8 THWCL-1型材料分拣实物教学实验装置图3-9 THWJX-1型机械手实物教学实验装置图3-10 HWLT-1型立体仓库实物教学实验装置六、思考题2、PROFIBUS有什么特点。

七、实验报告1、根椐实验内容及步骤写实验报告。

2、回答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