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难点易错题汇总
一、加减法运算1. 三位数加法运算三位数加法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中是一个较为难以掌握的内容。
学生需要将三个个位数相加,有时候还需要进位,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好进位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带有进位的两位数减法对于带有进位的两位数减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借位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借位的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
3. 加法和减法交替运算有时候题目会要求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交替运算,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正确解答。
二、数字排列和组合1. 数字排列数字排列是一个需要学生注意的难点,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将数字进行排列,有时候需要考虑数字的大小顺序、奇偶性等因素。
2. 数字组合学生在进行数字组合时可能会出现组合错误的情况,需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正确进行组合计算。
三、时间与钟面读数1. 整点、半点和刻点的读法学生在学习时间与钟面读数时,可能会混淆整点、半点和刻点的读法,需要重点讲解和训练。
2. 时间的加减法运算在时间的加减法运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对分钟的计算错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训练。
四、几何图形和边的认识1. 边的数量和形状二年级学生在识别几何图形时,可能会混淆不同图形的边的数量和形状,需要多进行实物展示和比较。
2. 图形名称的辨认学生在认知几何图形名称时,可能出现混淆或者遗忘的情况,需要加强巩固。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些难点和易错题的汇总,老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中,除了上文提到的难点和易错题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容易出现困惑和错误的地方。
五、分数的认识和比较1. 相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学生在比较相同分母的分数时,可能会出现对分子大小的混淆,需要进行多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
2. 不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对于不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学生需要掌握通分的方法,并正确进行比较判断,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重点及难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重点及难点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重点及难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
第三课时:认识线段教学重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研究惯,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讲授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讲授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讲授重点:让学生自立探究,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讲授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第三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讲授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讲授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原理。
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用退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借1当10”。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讲授重点: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讲授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六课时:连加、连减讲授重点: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试题。
第七课时:加减混合讲授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试题。
讲授难点: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试题。
第八课时: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难点易错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难点易错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难点和易错点如下:
知识点:
1.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为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笔算方法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 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 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难点:
1. 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正确运用口算和笔算进行计算。
3.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易错点:
1. 在进行连加或连减时,容易将数字的位值混淆或忽略进位或借位。
2. 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忽略计算的顺序。
3. 对于一些较为抽象或复杂的实际问题,可能难以理解和分析问题。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
型归纳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重难点和题目类型总结如下:
知识点:
1. 数字认知:认识数0-100,数的读法和写法。
2. 数字比较:学习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
3. 数字的组成:认识十位数和个位数,数字的十位和个位的表示方法。
4. 加法:学习简单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5. 减法:学习简单的减法运算,掌握减法的运算规则。
6. 量的认知:学习认识长度、容量、重量等基本度量单位。
7. 数的排列组合:学习数的排列组合,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
重难点:
1. 数字的认知和大小比较是孩子们最初的难点,需要多进行练习和游戏来巩固。
2.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些孩子需要花一些时间来理解和掌握。
3. 量的认知中的单位转换和度量单位的换算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题目类型:
1. 数字认知题:比如填空写出数的读音、写出正确的数字等。
2. 大小比较题:比如用符号>、<、=来比较大小。
3. 加法运算题:比如填空计算出简单的加法运算结果。
4. 减法运算题:比如填空计算出简单的减法运算结果。
5. 数量判断题:比如给出一些物品的图片或描述,选择数量最多的一个。
6. 单位换算题:比如将一些物品的数量进行换算,比如换算成个、打、袋等单位。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排列组合题:比如给出一些数字,让孩子们组合出多个不同的数字。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一、100以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考重难点带习题全面解析,给孩子收藏!(附答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考重难点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大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学会尺量物体长度和画线段的方法。
概念公式:1米=100厘米0刻度的认识: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线段的特征:都有两个端点(物体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验算方法及混合运算和估算概念公式: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超过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有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三位数。
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在本位加十再计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差有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一位数。
验算方法:掌握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到实际运算中。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需要估算出大致结果,引出加减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关系,学会用直尺画角,判断是否是直角。
概念公式: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顶点。
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一个三角板中,最大的角是直角。
直角是90度,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重点:体会乘法的意义。
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方法概念公式:乘法口诀表(略)巩固练习:针对乘法口诀表出题,如补充乘法口诀和一些具体运用。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含义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概念公式: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1、对称轴是一条直线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 100 之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要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领会加法的意义。
(2)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觉加法计算和平时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领会加法的意义。
(2)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领会减法的意义。
(2)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育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领会减法的意义。
(2)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详细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质问题。
(2)能够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目进行比较,而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质问题。
(4)浸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究并掌握 100 之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 100 之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质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淆(1)探究并掌握 100 之内的加减混淆运算的方法,能娴熟计算。
(2)提升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量(1)在详细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量的实质意义。
(2)初步掌握 100 之内加减法的估量方法,能正确进行估量。
(3)发展估量意识,提升估量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稳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有关知识和技术。
(预计、丈量、计算)(2)让学生领会数学的兴趣性和价值性,提升估测能力和着手操作能力。
(3)浸透统计知识,感觉成长的快乐。
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带必考应用题
二年级的知识重点1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2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3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4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常考应用题100道1.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
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2.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
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3.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4.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5.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
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6.图书馆有90本书。
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
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7.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8.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
问一共能坐多少人?9.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10.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有买来4张,问现在有多少张?11.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发给二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乒乓球?12.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13.食品店有85听可乐,上午卖了46听,下午卖了30听,还剩多少听?14.操场上原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册重点难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整册重点难点二年级数学上册整册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以下内容:重点:1. 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演示,从相同数的相加中引出乘法,并让学生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和读法。
2. 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同时,能够根据图意独立地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3. 2、3、4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够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同时,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4. 乘加、乘减: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5. 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用口诀正确计算。
6. 用数学: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7. 整理与复习:让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同时,培养他们的分析、比较和总结能力。
难点:1. 理解乘法的含义: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乘法的含义可能是一个难点。
他们需要了解乘法是一种将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2. 记忆乘法口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记忆乘法口诀可能是一个难点。
他们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复习才能熟练掌握。
3. 应用乘法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需要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
这可能是一个难点。
4. 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学生需要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包括每个数字的含义和整个算式的意义。
5. 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要学会解决与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这可能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3、不退位减法;4、退位减法;5、“多几”、“少几”的应用;6、连加、连减;7、加减混合;8、加减法的估算;知识点: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千万不要忘了写进位1)2,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千万不要忘了写退位点)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注意≈)方法:个位小于5(1,2,3,4)的往下估,个位等于或大于5(6,7,8,9)的往上估,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28+45+24≈100(画横线,横线下面写估出来的数,注意中间的符号是加还是减)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搞清楚求的是大数还是小数或者是相差数)例题1.口算51-30= 60-35= 59-28= 10+13= 12+10=42+24= 10+55= 25+66= 89+10= 66+16=99-85 = 80-40= 65-41= 71+11= 68+26=61-53= 53-48= 17+35= 83-40= 61-57=74-52= 35+46= 18+12= 86-51= 22+60=2、列式计算:(易错题型)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比78少26的数是多少?3,用竖式计算(有许多孩子不写竖式,直接写得数,考试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直接扣分的)45+25+40= 83-50-24= 50-14-18=70-33+27= 96-70+26= 94-60+14=4、解决问题(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43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的人少17,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2)二年级国旗队原来有48人,毕业了19人,新加入23人,现在有多少人?(3)树上现在有72个苹果,摘了18个,原来有多少个苹果?(4)马路的左右两边各有26棵,又新种了14棵树,现在马路上有多少棵树?(5)车上原来有38人,到站之后下车19人,上车2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必考)二、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知识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单元重难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单元重难点---1. 单元主题: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中,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识别和书写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2. 数字的认识和书写学生要能正确地认识和书写数字0~100。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数字,比如6和9,或者7和1,需要进行重点训练和区分。
而且在书写时,要注意数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数字形状,比如4、7、9等。
3. 数字大小的比较学生需要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在比较数字大小时,要能够正确地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
通过比较大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直观认识,为后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4.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学生将开始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在加法中,要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列竖式。
在减法中,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列竖式。
总结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正确地认识和书写数字0~100,还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这对于建立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基础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数字的整体认识和积累,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会在文章中深入探讨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有益的帮助,让你对这一部分的数学学习更加深入和灵活。
数字0~100的认识和积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在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习惯。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要资料,难点,学习知识点情况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docx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易错题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易错题归纳在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有一些重点、难点和易错题目,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
这些题目涉及到加减法、进位退位、比大小、简单的分数和几何图形等内容。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些题目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一、加减法1. 加法:对于二位数的加法,同学们需要注意进位的问题,例如:34+28=?这个题目涉及到了十位和个位的进位问题,需要同学们认真理解。
2. 减法:对于二位数的减法,同学们需要注意退位的问题,例如:76-39=?这个题目同样涉及到了十位和个位的退位问题,需要同学们掌握退位规则。
二、比大小比大小涉及到了数字的大小关系,需要同学们在数轴上进行比较,例如: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45、56;27、27;38、23。
同学们需要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大小比较。
三、简单的分数1. 同等分:同学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同等分,并且能够将图形分成相等的几份,例如将图形分成两份、三份等。
2. 认识分数:同学们需要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例如1/2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两份,同学们需要能够通过图形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分数的概念。
四、几何图形1. 认识几何图形:同学们需要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并且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分类图形:同学们需要将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例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区别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题主要集中在加减法的进退位、比大小、简单的分数和几何图形等方面。
同学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需要认真对待,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希望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能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点,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知识点虽然基础,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知识点是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需要同学们认真对待。
希望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能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点,取得更好的成绩。
(完整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总结(附例题),提前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3、应用(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9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2)二年级有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6人。
一共有多少人?二、米和厘米三、表内乘法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例题1、判断,在()里,对的打“√”,错的打“×”(1)求“8比5多多少?和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2)求“9比16少多少?”和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5×5=25读作: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25。
()2、先看图,再填空★★★★★★★★★★★★(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_________;(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___________;(3)第一堆有3个,总个数是第一盘的()倍,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来,使△的个数是○的4倍。
○○○(5)在8×6=48中,8和6都叫做(),48叫做()(6)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
(1)()八二十四(2)七()六十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口算7×7= 3×2= 5×4= 1×3= 4×9= 2×9=4×3= 2×3= 9×9= 2×7= 1×9= 3×8=6×1= 8×8= 6×5= 5×7= 5×1= 2×2=5×8= 2×4= 5×2= 2×5= 6×2= 2×6=3×5= 3×1×8= 5×9= 4×7= 1×7=3×7= 4×2= 4×8= 6×6= 7×9= 3×3=7×8= 3×1= 1×4= 3×4= 1×5= 1×1=4、下面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①7+7+7 ②3+3+4+3+3 ③8+8+8+8四、观察物体3、镜面对称(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问题积累
二年级上册重难点问题1.0和任何数(包括0)相乘都得0;2.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不包括0)都得0;3.0不能做除数(因为除数为0就相当于没有平均分);4•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5•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7.5X 3=15读作:5乘3等于15,表示:5个3相加是15,也表示:3个5相加是15,还表示:3的5倍是15,还表示:5的3倍是15;8.24- 3=8读作:24除以3等于8,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到了8,也表示:把24每3个分一份分成了8份,还表示:24里面有(8)个3,还表示:24是3的(8)倍;9.1和任意数(包括0)相乘都得原数,如1 X 0=0,1 X 1=1 ;10.任意数(包括0)除以1都得原数,如0* 1=0, 1 —仁1;11.做完题要写单位,“倍”不是单位不用写;12. 竖式写完后,要写横式的得数;13. 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就平均分成了( 2)段(份),每段长? + 2;对折二次,就平均分成了( 4)段(份),每段长? + 4 对折三次,就平均分成了( 8)段(份),每段长? + 8 14. 一根木头锯一次成了( 2)段;「 锯二次成了( 3)段;匸 段数比次数多1。
锯三次成了( 4)段;」 15. 在马路的一边栽树,每 5米栽一棵,从第一棵到第三棵之间一共有 多少米?2个5米相加 同5米栽一棵树栽了 3棵有多少米? 栽四棵树 16. 元、角、分要看明白单位后再做题 1) 一个包子5角,买3个包子花多少钱? 5米^ 5米 5米5米 5米5X 3=15 (角)、=1元5角先做题再转化单位答:买3个包子花1元5角。
2)—个包子5角,2元能买几个包子?2元=20角、20 - 5=4 (个)卜先转化单位再做题答:2元钱能买4个包子。
丄17.年龄的相差数永远不变。
二年级上册数学难点和重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难点和重点
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盘点的有关二年级上册数学难点和重点,仅供大家参考。
以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
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等。
2.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表,并能够熟练运
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
较。
4.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
算和读写。
二、难点:
1、理解加减法的进位和退位概念,掌握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表的规律,能够熟练运用乘法进行计算。
3、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4、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和读写。
这些重点和难点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的关键,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理解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辅导和指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28+45+24≈100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例题1.口算51-30= 60-35= 59-28= 10+13= 12+10=42+24= 10+55= 25+66= 89+10= 66+16=99-85 = 80-40= 65-41= 71+11= 68+26=61-53= 53-48= 17+35= 83-40= 61-57=74-52= 35+46= 18+12= 86-51= 22+60=87-40= 29+43= 87-53=2、列式计算:(1)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7的3倍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两步竖式计算45+5+40=83-50-4=30-14-8=70-33+7=96-70+6=94-60+4=7+23-4=93-49+27=3、应用(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9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2)二年级有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6人。
一共有多少人?二、米和厘米角和直角重点、难点1、(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3、(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
(3)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4、(1)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
(2)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
(3)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知识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如: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8、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例题1、1米21厘米=()厘米53厘米-18厘米=()厘米2、一条线段有()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边是直的,不可以度量。
4、1米的绳和100厘米的绳比较,()①两样长②1米的绳较长③100厘米的绳较长5、亮亮身高85厘米,玲玲比亮亮高10厘米,玲玲身高多少厘米?6、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三、表内乘法重点、难点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7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8、“倍”的意义及应用(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8的乘法口诀(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9的乘法口诀(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二):看一看、摆一摆(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5、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点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5×4或4×5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积÷因数=因数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
如:3个 5就是5的3倍。
例题1、判断,在()里,对的打“√”,错的打“×”(1)求“8比5多多少?和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2)求“9比16少多少?”和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