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布朗族风俗文化礼仪
布朗族风俗文化礼仪布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布朗族拥有丰富多样的风俗文化和独特的礼仪习俗,其中包括婚礼习俗、葬礼习俗、节日庆典等。
以下是对布朗族风俗文化礼仪的介绍。
一、婚礼习俗布朗族的婚姻自由恋爱的程度相对较高,但在结婚前仍然有一定的仪式和习俗。
在婚礼前,男方需要向女方家长表示婚姻诚意,并支付新娘的嫁妆。
在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在宗教人士的主持下进行祈福仪式,祈求幸福和美满的婚姻。
随后,双方家庭会举行盛大的婚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婚之喜。
二、葬礼习俗布朗族对祖先有着深厚的敬意,葬礼在他们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布朗族的葬礼通常会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一般为3至9天,时间更长的可以达到数月甚至一年。
在葬礼期间,亲友们会相聚在一起,进行吊唁和悼念的仪式。
布朗族相信死者灵魂会重新转世,因此还会有回祭仪式,祈求亡者能够在来世得到保佑。
三、节日庆典布朗族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傣历年”,即中国农历新年。
这个时候,布朗族会进行丰富多彩的传统庆祝活动,如赛龙舟、打葫芦等。
这些庆典不仅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有助于加强布朗族人的文化传承。
四、服饰布朗族的服饰多彩多样,富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男性通常穿着长衫和裤子,外面搭配蓝色的外衣。
女性则穿着丰富多彩的旗袍,并用彩色的腰带进行装饰。
布朗族的服饰以花纹为主,颜色鲜艳,很具有观赏性。
五、舞蹈布朗族舞蹈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会在节日庆典或其他重大活动中进行表演。
布朗族的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集体舞、对峙舞等,动作矫健有力,富有民族特色。
布朗族的风俗文化礼仪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些风俗习俗不仅体现了布朗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积淀,也是他们和其他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桥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布朗族的风俗文化礼仪也在发展与传承中不断演变,这对于保护和传承布朗族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哈尼族人生礼仪
哈尼族人生礼仪
哈尼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东等地区。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礼仪传统。
1. 出生礼仪:哈尼族人妇女在怀孕期间非常注重饮食和休息,同时家人也会举办祭祀仪式来保佑母子平安。
孩子出生后,会举办喜宴,亲朋好友会前来祝贺,并给予红包作为祝福。
2. 成年礼仪:哈尼族男子达到成年时,会举办一个盛大的成年礼仪。
他们会在当地宗族成年房内举行成年礼,由族长主持。
在仪式中,男子需要穿上正装,接受族神的祝福和祭祀仪式。
3. 婚礼礼仪:哈尼族的婚礼通常会持续数天。
婚礼前,男方家人会送礼物给女方家人,然后男方会组织一支队伍来接亲。
婚礼当天,双方家族会在新房前进行祭祀仪式,然后举行盛大的婚宴。
新娘新郎会穿上传统的哈尼族服装,进行方式独特的拜堂和敬酒环节。
4. 葬礼礼仪:哈尼族人对于死亡有着一定的禁忌和礼仪。
在葬礼当天,会有专人负责烧纸、烧香,然后将尸体安葬。
葬礼后,家人和亲朋好友会聚集在一起举办祭祀仪式,并在墓前献上食物和酒水。
以上是哈尼族人生礼仪的一些简要介绍,由于地域和家族的差异,具体的礼仪细节可能会有所不同。
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你有帮助!1、蒙古族:蒙古族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
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
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2、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3、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
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
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
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5、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
阿昌族人民性格开朗,又十分讲礼好客。
他们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这是一种煮茶的土陶用具。
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谈。
6、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
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
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
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
8、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讲究。
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袷袢”,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
9、锡伯族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
忌食狗肉。
10、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满族民俗礼仪禁忌
满族民俗礼仪禁忌
满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俗礼仪禁忌内容丰富多彩,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婚嫁习俗
1.婚礼前后禁忌:新娘除了满月、半岁、一岁等大寿生辰之外,一定要在农历的良辰吉日举办婚礼,不能在鬼门关前后结婚,以免招灾祸。
过儿夜、黄道吉日和十月初一至十二月初六都是不吉利的日子,不宜选在这些日子办婚礼。
2.进门时的禁忌:新娘进门时,要用脚踏一碗“糖块”,寓意着生下一个甜蜜美满的孩子。
3.宴席上的禁忌:新娘坐在洞房里不能翻身,连衣服都不能自己脱,要由丈夫脱掉。
4.退房禁忌:新娘退房时不能碰到门槛,否则将不幸福美满。
二、丧葬习俗
1.禁忌:丧葬期间不能在家里晾晒鞋子和衣服,不能将鞋子和衣服悬挂在门和窗子上。
2.吊唁礼仪:死者家属通常会在丧期之内,接受邻居和朋友的吊唁。
来客需注意不要撞墙,不要推门,否则有不好的寓意。
三、饮食习俗
1.饮食忌讳:满族人喜欢吃肉,但是不吃狗肉和马肉,因为狗是人的朋友,马在满族传统中是神圣的动物。
餐桌上也不允许出现刀子,因为刀子在旧时满族文化中是与杀戮、战争等恶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
2.宴席礼仪:满族人在宴席上通常将桌子围成圈,桌中间摆放带盖的盘子,主人放入“头道菜”,也就是最美味的一道菜,寓意着美好的东西必须先给最尊重的人品尝。
在传统的宴席上,头3个饮品通常是酒,而第4个饮品是鱼汁,寓意着“愿你一年比一年更红”。
桌子上不能倒酒(只能双手递过去),因为在满族传统中,倒酒时容易将好运倒掉。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5)中秋节
① 赏月
② 吃月饼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1.3 传统节日与习俗
2. 少数民族节日与习俗
泼水节
火把节
古尔邦节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1.1 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的政策
1. 坚持民族平 等团结
2. 民族区域自治
4. 尊重和保护 少数民族宗教信 仰自由
3. 发展少数民 族地区经济文化 事业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1.2 部分少数民的习俗和礼仪
1. 藏族、蒙古族、回族礼俗
(1)藏族礼俗
(2)蒙古族礼俗
(3)回族礼俗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1.3 传统节日与习俗
1. 传统节日与习俗
(2)元宵节
① 吃元宵
② 观灯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1.3 传统节日与习俗
1. 传统节日与习俗
(3)清明节
① 扫墓
② 踏青
③ 植树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1.3 传统节日与习俗
1. 传统节日与习俗
(4)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佩香囊
悬艾叶、 菖蒲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1.3 传统节日与习俗
1.2 部分少数民族的习俗和礼仪
2.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礼俗
(1)维吾尔族礼俗
(2)哈萨克族礼俗
(3)朝鲜族礼俗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1.3 传统节日与习俗
1. 传统节日与习俗
(1)春节
① 扫尘
② 贴春联
③ 贴窗花和“福”
字
④ 年画
⑤ 包饺子 ⑥ 守岁 ⑦ 燃放爆竹 ⑧ 拜年 ⑨ 蒸年糕
我国少数民族礼仪
布依族民俗礼仪
布依族民俗礼仪
布依族是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俗礼仪深厚,颇具特色。
以下是关于布依族民俗礼仪的介绍,按照列表划分详细阐述。
一、布依族的婚俗
1. 婚姻的选择
布依族的婚姻自由,存在包括自由恋爱、亲密性亲婚等多种方式。
2. 纳彩礼
布依族男方家庭需要向女方家庭支付纳彩礼,礼品包括猪肉、蜜糖、米酒等物品。
3. 结婚仪式
布依族的结婚仪式通常在早上举行,全村男女老少搬出门,到新人家中庆贺。
二、布依族的祭祀活动
1. 布依族祖祭
每年的农历二月或者三月,布依族会进行为祖先所举行的祭祀活动,
还会进行占卜仪式等。
2. 水神节
水神节是布依族传统的重要祭祀活动,多在每年的五月或者六月进行,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三、布依族的葬礼习俗
1. 布依族的出殡仪式
布依族的出殡仪式表现了对死者的哀思和敬重,会有乐队前行,女性
会哭泣搭桥等。
2. 做坟堆
在布依族的葬礼上,家属和父老村民会共同建造坟堆,坟堆上会摆放牛、羊等动物的牙或者骨头。
四、布依族的节日习俗
1. 龙船节
龙船节是布依族的重要节日,多在每年的农历五月或者六月进行,以
表达对水源的敬畏之情。
2. 芦笙节
芦笙节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份举行,是为了感谢丰收和传承民族文化。
以上是关于布依族民俗礼仪的介绍,布依族人民始终保持着淳朴的民间传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蒙古族的礼仪
蒙古族的礼仪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而闻名。
蒙古族的礼仪体现了他们对尊重和团结的重视,是他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蒙古族的礼仪习俗和礼仪规范。
一、宴会礼仪在蒙古族的传统宴会上,主人会亲自迎接客人,并向客人敬酒。
客人们则要举起酒杯回敬主人,并表达自己的祝福。
在喝酒的过程中,蒙古族人还有一套独特的敬酒礼仪,如“白酒三杯一瓶倒”等。
二、婚礼礼仪蒙古族的婚礼十分庄重而热闹。
新郎要亲自前往新娘家中迎娶,途中要有一群人表演舞蹈和歌曲欢迎新娘。
在婚礼仪式上,新郎要向新娘家长献上哈达,并接受新娘家长的祝福。
随后,新郎和新娘要进行牛仔舞,以示喜庆和团结。
三、葬礼礼仪蒙古族的葬礼是一个庄重而庄重的仪式。
在丧家,亲友们要穿着黑色的服装,戴着白色的头巾,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葬礼期间,还会有一些传统的祭祀活动,如祭祀祖先和祭祀天地。
四、节日礼仪蒙古族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那达慕大会等。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装,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例如,在那达慕大会上,蒙古族人会进行射箭、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并进行各种歌舞表演。
五、客人礼仪蒙古族人对待客人非常热情好客。
当客人到访时,主人会亲自迎接,并邀请客人入内。
客人进入主人家时,要脱鞋并且不可踩到门槛。
在客人离开时,主人会送客人到门口,并祝福客人一路顺风。
六、祭祀礼仪蒙古族人对祖先和神灵有着深厚的崇拜和敬意。
每年的农历正月和七月,蒙古族人会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感恩之情。
在祭祀仪式上,人们会献上牲畜和美食,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蒙古族的礼仪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与其他民族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通过遵守礼仪规范,蒙古族人能够更好地维护家族的尊严和团结,并与其他民族建立友好的关系。
我们应该尊重和学习不同民族的礼仪,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共同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苗族传统习俗与礼仪
苗族传统习俗与礼仪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苗族以其绚丽多彩的传统习俗与礼仪而闻名。
本文将为您介绍苗族传统习俗与礼仪的丰富内涵。
一、苗族的传统婚俗苗族婚俗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
苗族的婚姻多数是由父母和长辈们商议决定,双方年龄相仿、相互喜欢才能成婚。
而婚礼的举行有许多流程和规矩,例如有“簸箕试盖头”、“打糕粑”、“给新娘打瓦窗”等习俗。
苗族婚礼上常见的一个环节是“强拆新房”,即新郎要亲自带领众人冲破新娘家的假门,象征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苗族的婚俗不仅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同时也是族人们向外界展示自身风俗的一种方式。
二、苗族的传统节日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苗年。
苗年是苗族的新年,也称为“芒种节”或“大年”。
苗年通常在农历的六月初六日举行,为期三天。
在苗年期间,人们穿着盛装,戴着花帽,载歌载舞,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火把节也是苗族重要的节日之一,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中,人们手持火把穿梭于山间,点燃大火,跳起欢快的舞蹈。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丰富了苗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苗族的服饰文化苗族的服饰文化独特而丰富,令人目不暇接。
苗族妇女的传统服饰被誉为“苗族彩虹”,以其色彩艳丽和精美细腻的绣花而闻名。
苗族妇女通常佩戴银饰,如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等,这些银饰不仅为苗族妇女增添了魅力,也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男性则以头巾为主,头巾的款式、颜色等因地区而异,在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服饰不仅是装扮自己的一种方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守护。
四、苗族的尊老敬老礼仪苗族人民尊老敬老,注重家族的延续和后代的繁荣。
在苗族的传统习俗中,尊敬长辈被视为一种美德。
每逢重大节日或家族活动,苗族人民会携家带口回乡,与家人团聚,共同搬回祖先坟墓的土壤,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
儿女们还要给父母等长辈行“过坡礼”,称为“过坡礼”是从老家到父母家必经的一座山坡,同时在习俗的引导下形成了一种敬老行为的习惯。
《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导学案-旅游服务礼仪》
《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导学案一、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奇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平时生活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礼貌礼节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将进修一些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二、进修内容1. 藏族:躬手礼在藏族民间,躬手礼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礼节。
当藏族人见到尊长或者客人时,他们会将双手合十,微微低头,表示尊敬和礼貌。
这种礼节在藏族地区被视为一种传统的礼仪,体现了他们对他人的尊重。
2. 傣族:跪拜礼傣族是一个以尊重尊长为重的民族,他们在见到尊长或者受到重要客人时会进行跪拜礼。
跪拜礼是傣族人民一种非常恭敬的礼节,他们会跪在地上,将双手合十,头部微微低下,以示尊重和谦卑。
3. 蒙古族:哈达赠送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哈达是一种象征着祝福和尊重的礼物。
当蒙古族人民见到尊长或者重要客人时,他们会赠送一条哈达,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祝福。
哈达在蒙古族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种传统的礼物。
4. 彝族:三跪九叩彝族是一个重视礼仪的民族,他们在见到尊长或者重要客人时会进行三跪九叩的礼节。
这种礼节要求彝族人民跪地三次,然后用头部九次轻轻触地,表示尊重和谦卑。
三跪九叩是彝族传统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
三、拓展延伸1. 你认为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礼貌礼节有什么重要性?2. 你身边的少数民族朋友是否有类似的礼节?你是否觉得应该进修和尊重他们的礼仪?3. 你能否分享一段你与少数民族朋友之间的交流经历,他们的礼仪对你有何启发?四、总结归纳在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国家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礼貌礼节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奇特的文化和传统,通过进修和尊重他们的礼仪,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让我们一起尽力,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传统习俗。
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以展示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一、壮族的芦笙舞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壮族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芦笙舞。
芦笙是一种传统乐器,音色高亢激昂,常用来伴奏壮族舞蹈。
壮族的芦笙舞动作矫健有力,舞姿优美婀娜,富有热情和豪放的气息。
二、藏族的哈达送礼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因生活在高原地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
在藏族婚礼、节日等重要场合,人们会互相赠送哈达,以示亲情和友谊。
哈达是一种白色丝绸,在藏族文化中被视为祝福和吉祥的象征。
送哈达的过程非常庄重,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对他人的尊重。
三、朝鲜族的婚俗习惯朝鲜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婚礼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在朝鲜族的婚礼上,新郎必须向新娘家族献上锦衣,以示对新娘家庭的敬重和感激。
新娘家族也会准备丰盛的酒席,以示欢迎和祝福。
整个婚礼过程热烈而庄重,彰显了朝鲜族人民热爱家庭和重视礼仪的精神。
四、维吾尔族的迎娶仪式维吾尔族是中国新疆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他们的传统婚礼仪式独特而庄重。
在迎娶仪式中,新郎会穿上精美的传统服装,骑着美丽的马匹前往新娘家。
新娘则会戴上华丽的头饰,整个仪式充满了喜庆和祝福的气氛。
在节日和婚礼上,维吾尔族人还会集体跳迪卡舞,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五、彝族的火把节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而盛大的火把节。
这是彝族人民庆祝丰收和祈福的重要活动。
在火把节期间,人们手持火把,绕着火山口或居民区绕行,载歌载舞,表达对来年丰收和幸福的美好期盼。
整个节日气氛热烈而热闹,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勇气。
以上只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的一部分,每个民族都有更多不同的习俗和节日,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为中国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少数民族的结婚礼仪
少数民族的结婚礼仪中国区域广泛,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婚礼习俗也各不相同。
五十六个民族,因此结婚的习俗也就特别繁杂,随之时代的变迁,有很多特色的婚俗已经消失殆尽了。
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少数民族的结婚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少数民族的结婚礼仪1、云南拉祜族:已婚女子剃光头是中国云南双江县的拉祜族妇女一种独特的风俗习惯。
她们认为光头更好看。
传说,在很早以前,拉祜族人善长打猎,每次男人出去打猎,妻子也要去帮忙。
为了防备在打猎中被猴、熊、虎、豹这类动物抓住头发,都把头剃得光光的。
现在,拉祜族妇女已经不再和男人一起进山打猎,但她们仍觉得剃光头舒适、卫生、不妨碍劳动,同时觉得这是民族妇女美的标志。
因此,姑娘们从结婚之日起就把头剃得光光的。
2、云南普米族:出嫁忌回头在中国云南普米族的婚俗中,也有许多禁忌。
在迎娶新娘时,不能当天进男家,只能在村边的一个僻静的地方留宿一夜﹙如新娘、新郎相隔很近,能在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把新娘子接到男家,可以不留宿野外),男方要先搭好木棚,留宿之夜男方家和村子里的人都可以前去游玩、作伴。
入睡前由主人烧香,念上几句祝词,一般不举行什麽仪式。
另外,新娘在出嫁途中不能回头张望,是一心向着夫家的象徵。
新娘子不能骑骡子和穿白衣服。
是出于对生育和忌白的表现。
3、满族:结婚抢吃饺子满族的婚礼很有特色。
姑娘出嫁那天,要吃完娘家包的饺子,然后才由新娘的兄弟、叔婶护送上车,这叫押车。
到了婆家,便在新房举行结婚仪式。
新房的外屋开始煮上了大、中、小个头不等的子孙饺子。
不等饺子煮熟,前来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少便一齐去抢饺子,气氛十分热烈。
但是不论怎样抢,都会给新娘、新郎留下一碗。
4、独龙族:新人同喝同心酒独龙族青年男女相爱之后,必须喝过同心酒后,才算正式结婚。
在结婚仪式上,双方父母都要介绍自己的孩子情况,并勉励新郎新娘婚后要互相关心,勤俭持家,和睦相处,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然后递给新郎新娘一碗米酒。
新郎新娘接过酒后,当着来宾向父母表示﹕一定遵从父母的教诲,互相尊重,互相爱护。
关于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关于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僳僳族:客人来访,总是要用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饮双人酒是僳僳族待客的最高礼节,常常用于贵客来临或签订盟约和结拜兄弟等场合,饮时由主人斟一碗酒,然后主客各用一手捧起,同时喝下,以示主客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重团结,讲互助,一家有难,大家相帮,“自己有饭吃就不能看着别人挨饿”,是僳僳族传统的道德观念。
佤族:喜欢以酒待客,“鸡肉烂饭”是招待客人的一道佳肴。
请客人饮茶、喝酒,主人先喝一口,以示卫生、无毒,然后再双手捧给客人,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
佤族人很讲究团结互助,邻里有事,大家相帮,猎获野兽,见者有份,正如俗话说的,“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活大家干”。
畲族:用好酒好饭菜款待客人,是畲族的传统礼节,凡客人或邻里来访,都要以茶相待,一般要喝两碗。
有种说法:“喝一碗是无情茶”。
做以,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要喝第二碗。
如果口很渴,就先说明,可以任意喝,再重沏也行。
有些地方,酒席上还煮着大块肉,让客人散宴后带回去。
凡猎获较大的野兽,兽肉大家平分,过路人若在野兽四蹄捆好之前看到,也同样能分得一份。
高山族:尊敬老人是高山族人民普遍的社会风气。
凡有重大事情,都要先征求老年人的意见。
孤身老人受到尊敬和特殊照顾。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通有无。
过节时,人们还要带上好酒好菜进行聚会,开怀畅饮,载歌载舞,以示团结和友爱。
拉祜族:对尊贵的客人,主人要杀鸡,熬鸡肉稀饭招待。
吃饭时,家长盛饭,接着是客人,其余则按年龄大小的顺序拿取。
团结互助是拉祜族人的.传统美德,如村里有人要盖房子,只要备好材料,全村人就会无条件的帮助。
水族:客人来时,主人热情让座、敬烟、端茶。
对一般客人待以豆腐和肉类,对上客则杀鸡、鸭款待,对贵客则杀猪招待。
鸡头象征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待客以酒为贵,客人不醉主人一般不罢休。
逢年过节,出嫁的女子回娘家,邻里都赶来看望并赠送食品,以示关心。
我国少数民族待客礼仪
我国少数民族待客礼仪蒙古族:客人到时,主人全家出门躬身相迎,让出最好的铺位,献上最美的奶品肉食。
景颇族:过往客人不管相识与否,都邀回“帮吃”。
主人自己的酒筒、烟盒都递给客人享用,客人一一品尝,主人高兴。
阿昌族:招待陌生远客很隆重。
客人饭后若要付钱粮主人会不满意。
布朗族:常以享有盛名的清菜,花生、烤红薯等待客。
达斡尔族:宾主见面时互相行礼。
男人打千请安。
妇女请安,即两腿并拢屈膝,手放膝上,稍低头。
晚辈见长辈要施“装烟礼”,即将自己的烟装入长辈烟斗,点燃后给对方。
鄂温克族:按传统礼节向客敬奶茶,品尝鹿的胸口肉、脊肉、肥肠和驯鹿奶。
东乡族:主客上炕首坐,献上盖碗茶、面饼和辣子炒洋芋。
吃饭时请客品尝油香,抓羊肉等。
用鸡肉待客时,先请客吃鸡尾,表示尊敬。
哈萨克族:来客时,主人远迎。
放毡房时,主人揭帘让客。
进毡房后,由左方按客人、主人次序入座。
佤族:主人和客人席地促膝而坐。
主人敬酒时,先以中指沾酒一滴弹在地上,以敬祖先。
接着先自己饮一口,然后再敬祖先。
客人要伸出右手,手心向上去接酒筒。
主人杀鸡相待,客人要把鸡头敬给主人,以表答谢。
维吾尔族:与客人见面时必须握手问候,互道:“撒拉木”或“亚克西姆塞斯”(意为你好)。
送礼时都双手捧上,以示盛情。
珞巴族:通常用干肉、奶渣和玉米酒待客。
进餐前,主人照例先饮一口酒、先吃一口饭、先吃一口菜,以示食物无毒,让陌生客人放心用餐。
白族:送礼必须带“6”字。
男家送订婚礼,钱不管多少,一定是16、26、60、160等;生日礼送酒6瓶、16瓶均可。
独龙族:路上遇见客人,总是双手搁在胸前,脸向右发出笑声,以示问好;客到,一家老少躬身以笑相迎;客去含笑目送出村外。
文章摘自:58食品网。
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人口比例最多的汉族之外,我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那么你们知道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是这样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土家族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
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
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看人户”:土家族婚姻,经媒人介绍,女方母女到男家进行探访,看男方人才、家境、住房等。
女方回家时男方送一套衣服,如果女方接受,就向男方索取鞋样,缝双布鞋给男方,表示亲事说成。
女方不受衣服,婚事终止。
“烧大香”:男女双方共同选定吉日,男方请人挑上糖、粉条、猪腿、龙凤烛、大香等茶食礼品到女家,燃烧大香,表示定亲。
“打婚床”:土家族人注重打婚床,以此象征男方富贵贫贱。
打婚床的木匠是父母健在、儿女聪慧的“福人”。
木材一般选用枣子树、柿子树等,意为早生贵子。
婚床长六尺六寸、宽四尺六寸,含“福禄”之意,用红色打底刷漆。
“洞房争强”:土家族婚礼中,执事人宣布“ 拜堂已毕”,新郎就伸手揭新娘盖头帕,揭下来就意味着日后男比女强。
而新娘则将盖头帕四角吊的铜钱咬住不放,以示不服,并使劲挣脱“牵娘”的手,同新郎一起向洞房跑去。
土家族人认为,谁先坐上床,以后这个家就由谁做主。
彝族“鸡卦问亲”:威宁、赫章、水城一带彝族婚姻“凭证”。
彝称“呀取祖”。
届日由媒人带男家父或母及随行人,备炒面、酒及布料等礼物去女家行“烧鸡吃”仪式。
女家杀公、母鸡各一只招待,吃鸡时请长者看鸡卦以卜婚姻吉凶,用红绿丝线将鸡卦扎成两对,男女双方各持一对,作为婚姻凭证。
“半路放马”:彝族嫁女,在赴男家的半路时,行“半路放马”仪式。
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礼仪
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礼仪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礼仪导读:纳西族:尊重妇女,爱护儿童,关系老人,热爱父母,是纳西族的传统美德;注重礼节,讲究信义,谨慎行事,是纳西族人的处世方法。
在社……纳西族:尊重妇女,爱护儿童,关系老人,热爱父母,是纳西族的传统美德;注重礼节,讲究信义,谨慎行事,是纳西族人的处世方法。
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视对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和生态的保护,凡践踏庄稼、毁坏森林、污秽水源等,都会遭到公众舆论的反对,并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惩罚。
东乡族:尊敬老人,晚辈出门归来,见老人需躬身问安;对老人无论倒茶、递食都要双手呈送;老人坐炕必居中,食必先。
客人来访,请其到炕上就坐(男客上炕须脱鞋,女客可不脱),用家中最好的`茶饭招待;如用鸡肉待客,则必将鸡尾让首席客人吃,表示尊敬;男客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女客可与男客同吃同坐;主人陪客时,一般是站在桌旁给客人盛饭、拈菜,自己不坐也不吃。
景颇族:对客人来访,无论生人或熟人,都要热情的留食留宿;若客人来访,而主人又不在家,客人只要把自己的挂包等物挂在客房里便可先去办事,主人回家看见客人的东西就会备上丰盛的酒饭,等客人回来享用。
与人见面,尤其是亲朋好友相遇,必将自己筒帕里装的酒、沙枝、草烟等相互传递,请对方品尝,表示敬重和亲热;在农闲时或节日里,人们通常带一些礼物互相拜访,以示团结祝贺友好往来。
对孤儿寡母或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大家都会关心和帮助。
柯尔克孜族:好客,讲礼貌。
凡有客人来访,不论相互与否,都要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热情招待,而以羊头待客为最尊敬;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吃羊尾油,在请吃胛骨肉和羊头肉,客人也要分出一些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表示回敬。
在迁居时,邻里之间要相互招待,以示告别好迎送。
土族:尊老敬长,在路上遇到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好,对朋友忠实守信;热情好客,对来访和登门投宿的客人都热情招待,常说:“客来了,福来了!”客人临门,主人要先敬酒三杯,叫“临门三杯酒”;席上,主人要向客人先敬酒三杯,叫“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别起程时,主人在门口还要向客人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关于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僳僳族:客人来访,总是要用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饮双人酒是僳僳族待客的最高礼节,常常用于贵客来临或签订盟约和结拜兄弟等场合,饮时由主人斟一碗酒,然后主客各用一手捧起,同时喝下,以示主客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重团结,讲互助,一家有难,大家相帮,“自己有饭吃就不能看着别人挨饿”,是僳僳族传统的道德观念。
佤族:喜欢以酒待客,“鸡肉烂饭”是招待客人的一道佳肴。
请客人饮茶、喝酒,主人先喝一口,以示卫生、无毒,然后再双手捧给客人,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
佤族人很讲究团结互助,邻里有事,大家相帮,猎获野兽,见者有份,正如俗话说的,“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活大家干”。
畲族:用好酒好饭菜款待客人,是畲族的传统礼节,凡客人或邻里来访,都要以茶相待,一般要喝两碗。
有种说法:“喝一碗是无情茶”。
做以,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要喝第二碗。
如果口很渴,就先说明,可以任意喝,再重沏也行。
有些地方,酒席上还煮着大块肉,让客人散宴后带回去。
凡猎获较大的野兽,兽肉大家平分,过路人若在野兽四蹄捆好之前看到,也同样能分得一份。
高山族:尊敬老人是高山族人民普遍的社会风气。
凡有重大事情,都要先征求老年人的意见。
孤身老人受到尊敬和特殊照顾。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通有无。
过节时,人们还要带上好酒好菜进行聚会,开怀畅饮,载歌载舞,以示团结和友爱。
拉祜族:对尊贵的客人,主人要杀鸡,熬鸡肉稀饭招待。
吃饭时,家长盛饭,接着是客人,其余则按年龄大小的顺序拿取。
团结互助是拉祜族人的.传统美德,如村里有人要盖房子,只要备好材料,全村人就会无条件的帮助。
水族:客人来时,主人热情让座、敬烟、端茶。
对一般客人待以豆腐和肉类,对上客则杀鸡、鸭款待,对贵客则杀猪招待。
鸡头象征
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待客以酒为贵,客人不醉主人一般不罢休。
逢年过节,出嫁的女子回娘家,邻里都赶来看望并赠送食品,以示关心。
水族有互相帮助的传统,无论谁家有婚嫁、建房和丧葬等,大家都要结伴送礼表示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