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敬酒礼仪
苗族餐桌礼仪
苗族餐桌礼仪苗族餐桌礼仪主要包括:尊重长辈,吃饭时要等长辈坐定开始吃饭才能开始吃;接受敬酒,如果有人向你敬酒,你需要立刻停止吃饭并接受敬酒;不可以边吃边谈话,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一、苗族餐桌礼仪的传统和文化背景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受到了历史和环境的深刻影响。
在苗族的传统观念中,餐桌是一个神圣的场所,餐桌上的行为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
因此,苗族人非常注重餐桌礼仪,他们认为这是对食物和他人的尊重。
二、苗族餐桌礼仪的具体内容苗族的餐桌礼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长辈:在苗族的餐桌上,长辈是最受尊重的。
他们总是坐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且必须等到他们开始吃饭,其他人才能开始吃。
这种礼仪体现了苗族对长辈的尊重和敬畏。
2.接受敬酒:在苗族的饭局上,敬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有人向你敬酒,你需要立刻停止吃饭,站起来接受敬酒,并对对方表示感谢。
这种礼仪体现了苗族人的热情和友好。
3.不可以边吃边谈话:在苗族的餐桌上,边吃边谈话是不被允许的。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食物和他人的不尊重。
因此,苗族人在吃饭时通常保持沉默,等到吃完饭再进行交谈。
三、苗族餐桌礼仪的现代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的餐桌礼仪也在逐渐变化。
例如,现在的年轻人在吃饭时已经不再那么严格遵守“不可以边吃边谈话”的规定,他们会在吃饭时进行轻松的交谈。
但是,尊重长辈和接受敬酒等传统的餐桌礼仪仍然得到了保留和尊重。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餐桌礼仪始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和学习苗族的餐桌礼仪,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充满魅力的民族。
西江苗寨习俗禁忌
西江苗寨习俗禁忌
1、西江苗寨苗族同胞勤劳朴实、开朗大方、热情好客,不论熟人还是陌生人,见面后常互相问候,也比较好客喜欢喝酒。
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喝酒只需“意思意思”即可。
如果碰了酒杯,说明你已经把苗族人当成了好朋友和自家人,必须把整杯酒一饮而尽。
2、一般主人的卧室,外人不得随意进入。
屋内不能吹口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走路不从别人面前走过而要从背后绕行。
另外苗族十分忌讳戴孝的人进入自己家。
3、如果碰上苗族人家吃饭,主人必定邀客人入席。
如果客人吃了或另有安排,要如实相告,不能以一句“不吃”加以拒绝,否则被认为不尊重主人。
更不能一声不吭地离开,这样苗族朋友会认为你没有礼貌。
当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谢谢”,感谢苗家的盛情款待。
4、参加苗族的婚礼、葬礼,应和当地人一样,送点钱物表示祝贺或哀悼。
在葬礼中,收到了客人的财物后,一群孝儿孝女将向客人行跪拜礼敬酒,表示深深的谢意。
客人不论喝多喝少,都要接过他们的酒杯,否则被视为无礼。
5、苗族妇女生了小孩以后,家有产妇,都要在门前悬挂一顶破草帽或在屋外岔路口插上一枝绿树枝,以示谢绝外人进入。
贵州苗族和苗寨里的酒文化与风俗介绍
贵州苗族和苗寨里的酒文化与风俗介绍客人来了以美酒招待,是苗族人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有酒必有歌;从家常一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拦路酒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苗族同胞们常常会在寨门前摆上十二道拦路酒,由身着盛装的苗家少女给客人敬酒。
这般场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是最隆重的礼仪,也是苗家最高规格的接待方式。
在苗家醉酒,会被好客的主人视为真诚的表现,主人会叫几个女孩子服侍你,即使她们辛苦三天三夜,也绝没有一丝不高兴的样子。
牛角酒在大型接客仪式中,客人进寨、入席之前要喝用牛角盛的酒—牛角酒,这个过程也叫做“过牛角酒关”。
一般在路口、大门口,设二至三道酒关。
在每个关口备有一对牛角,由两个人拿着,客人来到,即把牛角递到客人嘴边,客人只能用嘴来接,不可用手,一旦用手接了,吃不完就麻烦了,那牛角可放不稳,退给主人吧,主人又不肯接。
有人一见牛角酒就怕了,想方设法蒙混过关,乘主人不注意,从一侧钻进去。
但这一招往往不成功,逃酒者很快就会被主人捉住,引发席间一串笑声。
“梅开二度”的夜宴苗族人家接待客人,按传统习惯,晚餐一般分为两次进行。
第一次让客人吃饭,主人一般不陪,即使陪,也不唱歌不劝酒。
有些客人不懂其中奥妙,在这一餐就吃饱喝足了,哪里知道,隆重的待客礼仪还在后面。
主客双方都吃过饭后,客人被安排到寨外去散步,主人便又忙着杀鸡宰鸭了。
鸡、鸭煮熟后,就整个放到桌上了。
有些客人便会想:这怎么吃?难道这是摆来看的吗?煮好的鸡、鸭捞出后,便在汤里放入大米,开始煮稀饭。
鸡鸭肉摆好后,主人通知客人就座,这时寨邻就一家一瓶酒、一碟肉的来作陪了。
主客坐下来后,什么时候才吃那鸡鸭肉?那要等主要客人唱完歌。
有酒必有歌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无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
歌是苗族历史的记录,早先苗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时代流传下来的民歌就成了苗族历史的见证。
那抑扬顿挫的“酒歌”和高亢嘹亮、豪迈奔放的“飞歌”、情意绵绵的“游方歌”以及婉转柔和的芦笙曲调、欢快奔放的铜鼓木鼓舞蹈,都反映了苗族同胞们热情好客的本性和坚忍不屈的民族精神。
介绍壮族、苗族人生礼仪民俗及社交礼仪民俗。
介绍壮族、苗族人生礼仪民俗及社交礼仪民俗。
苗族是怎样的?他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
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
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
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
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
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
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
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
除夕晩,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
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
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
苗族的风俗
苗族的风俗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
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
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
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
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
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
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可以穿着上节日华服。
男主人至村寨外的路旁,恭请客人造访。
有时甚至还摆开酒席。
客人至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知会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进门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来了客人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将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
按苗家风俗,客人不能马上一个人吃完,须与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无私。
幼辈见到长辈。
凡是幼辈见到了长辈,不管就是男就是女,就是熟悉还是初次相逢,都必须骂人真诚,犯罪行为谦卑,笑脸相迎,并要用一定的敬重词语为重。
若是幼辈正在奔跑,见到了老人或长辈,必须立定;若是幼辈正在坐着,长辈去了,必须立即鼓掌使挤。
眼睛必须平视,双手必须卸下。
例如碰到自己不相恋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小一二十岁的,男的称谓为“得讷”,女的称谓为“得目”。
例如年龄再小一点的,男的称谓为“阿踢”(外公)或“阿内能够共”“阿内能果”(老人家),女的称谓为“阿达”(外婆)或“阿内能够共”。
去苗寨有什么讲究?别随便碰酒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去苗寨有什么讲究?别随便碰酒杯
导语:如果进门不碰酒杯的话,你只是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喝酒也只需“意思意思”即可;如果碰了酒杯,说明你已经把苗族人当成了好朋友和自家人。
去苗寨有什么讲究?别随便碰酒杯
去苗寨有什么讲究?
别在寨中随便放歌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
所以,在苗寨中唱歌无异于班门弄斧。
客人随便唱歌可能会引来异性对歌,会给自己惹“麻烦”的。
苗歌丰富多采,有古歌、游方歌、飞歌、酒歌、丧歌、祭祀歌等。
唱歌时还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
若乱了规矩,会遭到嘲笑或被逐出歌常如婚礼上,要互唱赞歌,也可以唱历史故事、传说、天文、地理。
长辈们退场后,方可唱些情歌;离去时要唱辞别歌;路遇对歌,要有问有答,如一方有急事赶路,也要边走边唱,用歌声表示歉意和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贵州喝酒规矩
贵州喝酒规矩
1、迎客酒
有客人进寨,苗族同胞便在崎岖的田坎路上设置拦路酒,对客人唱拦路歌,少则三五道,最多的有十二道,最后一道设在寨门口,一对牛角酒杯悬于门楼正中,两位身着盛装的村姑(或着古装的寨老)双手捧着牛角杯,向来客敬酒。
客人可千万别用手接牛角,否则主人一松手,那沉甸甸的一角酒就全归你了。
2、进门酒
客人光临,主人不是忙泡茶,而是忙敬酒,有“跨一道门槛喝一碗酒”的习俗。
客人离开时,还得喝一次出门酒。
喝进门酒出门酒有两种喝法:一是双方将自己手中的酒喂至对方口中,一是宾主手腕交叉,同时各喝各自手中的酒。
3、敬客酒
吃饭时,主人向客人敬酒,一敬便是两杯,这两杯必须一口干,如果干不了,可分几口喝,但不得放杯。
第三杯也要喝完,但可放杯慢慢喝,喝到一定时候,家庭主妇偕同姑娘、媳妇,手持酒海、酒杯,唱起高亢豪放的酒歌,从客人身后敬酒,先从主人中的长者敬起,顺着敬一圈,又反着敬一圈,一首歌喝两杯,最后再敬一轮,谓之“漱口酒”。
4、姐妹酒
当寨中来了不寻常的客人时,苗家姊妹各自做些饭菜,带些酒肉,集中在某家聚餐。
席间,姑娘们轮流向客人敬酒,宾主在敬酒
歌不绝于耳的热烈气氛中开怀畅饮,喝这种酒时,寨中兄弟一般不得参加。
5、送客酒
客人回家,主人手持海碗、酒碗,一路唱歌送客,几步一首歌、几步一碗酒地欢唱痛饮,似乎这依依离别之情全在酒碗中。
若是贵宾,人们先在铜鼓坪上踩铜鼓、跳芦笙,来为贵客送行。
男女老少,围着铜鼓跳起来,寨老宣布送客,将红绸挂在客人身上,顿时一片欢腾,人们唱着歌,将五颜六色的花带系在红绸上。
客人出寨门,再喝一口酒,主人满足,客人荣耀。
苗族风俗习惯与禁忌
苗族风俗习惯与禁忌一.苗族禁忌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1、苗家人最忌外人以“苗子”相称,认为是对苗族人的最大侮辱,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2、客人至苗家,必以酒相敬,客人若接受,主人会引为知己.若客人不胜酒力,也要象征性品咂一下.3、苗家人杀鸡待客时,总将鸡头、鸡肝、鸡脯奉予老人或最尊贵的客人,将鸡腿送给小孩,将翅膀交于青年男女,祝其前程无限.在一家几代同堂之时,青年男女不应有过分亲昵举动.4、苗家人与自然关系亲密,认为无论桥头、树下、屋头、灶旁都有神灵依附.每逢节庆或贵宾来临,均烧香供奉,告慰祖先,以祈求平安.客人不宜对这类活动表示非议.5、苗家人忌用白公鸡送喜庆贺礼;忌外人随意触动堂屋神龛;忌用脚踏火中的铁三角架;门口插草标,意为家中有病人,忌外人进家.6、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7,忌踩三脚苗家火坑里放一铸铁三脚架,用作炊事,传说三脚架是 3 个护火的祖先变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恭.8,忌坐火坑上方火坑右边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称为“夯高” hangd hangd ghao ,设有祖先神位,是长辈坐的,年轻人和儿童严禁坐在此地,更不准在这方打闹、波水或说脏话,否则就是亵渎祖宗,神人共愤.9,忌震“龙岩” 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为“龙穴”,最忌震动:,据说震动“龙穴”,“龙”就会受惊离去,主人就会遭殃.10,父母健在忌戴白帕戴白帕则标志丧亲守孝.11、忌闻杜鹃嘀鸣,每年春天,阳雀开鸣,若如厕时第一次听到阳雀鸣叫,则认为不吉利,必须进行禳解.其禳解之法是闻者倘若年幼,须由母亲代为禳解装扮成乞丐,出外乞食1-3天,讨得米,须在不闻鸡犬之声的野外煮熟食之,方可消灾.土家人还以杜鹃偶氮染料啼鸣之声以占卜自己一年的运气之俗.若睡在床上初闻杜鹃啼叫,是大吉大利,若在行走之际或者劳动生产之际初闻,意味自建将一年劳动奔波.12、忌闻猫头鹰叫,在土家人心目中猫头鹰属不祥之鸟,尤其忌讳听到其鸣叫,相传听到猫头鹰叫村上就会死人.13、忌见蛇相缠,所谓蛇相缠即蛇交尾.相传人若见之,必遭灾祸.其禳解之法有二:一是赶快将自己外面的一条长裤脱下,罩于自己的头上或罩于蛇缠处.二是嫁祸于人,而若有同伴,立即呼唤同伴姓名,若对方答应了,则灾祸将降临于应者之身.然而一般情况是见者用石头或木棍将两条蛇打死,即可消灾.也有不打而用语言化解词曰:“祝你成仙上天庭,祝你绞绳穿铜钱”;土家族化解词词曰:“是龙的升天,是蛇的钻草,是人的发财”.14.产忌: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认为会延长产期.15.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二.苗族风俗习惯1、服饰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雅酉一带为花帕,其余地区为青帕,帕长 1~3米长,戴多层“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脚.衣料多为自织“家机衣”颜煞费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到,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妇女衣较为复杂,头帕颜色与男子相似,但包法一同,多为拆叠式,由前额向后脑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圆形,似古代官妇发髻.雅酉一带妇女喜包花帕,包法又有区别,层层相叠,如峨冠秋菊.妇女衣服一律满襟,腰大而长,袖大而短,无衣领.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袖口、围裙、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并加栏杆于其间,五光十色,焯烁眩目.夏天,青年男女喜戴羊毛斗笠,脚穿麻板鞋.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银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解放后,苗族服饰逐渐改变,现除吉卫、补拙、雅西、排碧、排料、董马库等乡镇穿苗装者居多外,其余乡镇男女青年衣着,与汉族无甚区别.2、饮食吃的均以大米为主,其他杂粮逐步转作为食品工业原料或牲畜饲料.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这和湘西禁忌里第一条矛盾啊,这可咋办,那我们自己买菜时就不要买狗肉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苗族莱肴除自产的新鲜蔬菜外,最具特色的是腌制酸辣食品,如酸菜、酸汤、酸辣子、酱辣子等,均为苗家常菜.苗家历来好客,来了客人总要以酒肉相待,酒有糯米酒、包谷酒,肉有猪、牛、羊、鱼,鸡,鸭等.苗乡平时买鱼肉不方便,为避免客人到后临时张罗不周,因而,一般人家均用特殊方法腌制酸鱼、酸肉、腊肉待贵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肉食丰富,随时可买,腌制酸鱼者少,酸肉已无人腌制,招待客人的酒菜与汉族无甚差别.3 、婚姻订婚,通常是男方家主动向女方家求亲.当男方看上某家姑娘或某男女相爱之后,男方必须备礼物,央请媒人去女方家“讨口风”,女家如高兴热情,说明有意开亲,媒人便回告男家,相机前去正式提亲.媒人往返的次数越多越好,俗称“多求为贵”,女家商量同意,亲事初定,通过放鞭炮,吃放话酒,正式订婚.订婚后,男方要择日向女方“过礼”,时间一般在结婚前一年,礼物有糍粑、酒、肉、米、糖等,礼物多少,双方视经济条件而定,主要是让女方请家族亲友喝喜酒、认新亲.随后,男方便向女方“讨庚”,取女方生辰八字,以便请“阴阳先生”择吉日委亲.娶亲前一晚,男方抓一兄弟为“管亲郎”,带抬花轿、嫁妆的队伍前往女家迎亲.此前,新娘要隔居族家.娶亲这天,新娘的姊妹们喜开玩笑,用锅烟灰掺合笋壳毛或辣椒水,往“管亲郎”脸上涂抹,惹人大笑.发亲一般是深夜或次日凌晨,新娘修眉整装后,哭拜父母等,由兄弟背着上轿.新娘出嫁由亲属女友陪伴,特别是请儿女满堂的妇女做“引亲娘”,还要请男女歌师一同前往,到新郎家赛歌.发亲后,由“管亲郎”打灯笼引路,行往男家.同时,到女方家吃喜酒的宾客,全部往男方家去吃“撵脚酒”,叫做“正客”,男方家另外的散客叫“副客”.新娘接至男家门前,男家必烧旺火一堆,象征吉样兴旺,然后新娘按择定的吉时吉刻进屋.进屋时,男方全家人要躲避在一处高地方,意为以后新娘不会压制全家人.新娘进屋以后,要接过男方中年妇女交给的炊具,以示从此成家理事.然后,坐在火塘右侧置有“符纸”的凳子上至通宵.下午,宾客前来贺喜,男方摆宴款待,特别对“正客”必须热情款待.晚上,新郎与新娘家请的“巴江莎”苗语,意为歌师开场对歌,宾客以此为乐,随宵达旦.第二天上午,举行吃酒仪式,主客双方各由一名老人互敬贺词和祝酒词,祝贺夫妻恩爱合好,百头偕老,诸事顺遂,并唱歌欢庆,讲结亲古老话,互赠礼品,婚庆期间,男方亲族在合伙请客吃饭,俗称“排家饭”.因而婚期为两天.客人未散,新郎新娘只能见面,不能同宿.散客后,新婚夫妇进入正常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旧的婚俗逐步革除,婚事新办,节约从俭,与汉族婚礼毫无两样.4、节庆苗族节庆较多,除春节、春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最具表性的有如下节庆:吃新苗族以农耕为主,一年所望是尝新.每到夏熟时节,各地自定一日为吃新节.是日,家家户户除办酒肉外,还将新包谷、稻,新辣子、茄子、豆夹等采回家中,做成饭莱,先祭祖祭神,后全家人品尝,表示吃上新谷新米,免除饥饿.我们可能遇到的可能就只有这个。
苗族三角酒
苗族三角酒永善苗族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凡是喜庆佳节,娶妻、嫁女、迎送宾客,都喜欢以酒敬献。
最隆重的礼节是,用苏门羚角(俗称山牛角)斟酒敬献,先敬主宾及长者,然后对在场者从右至左依次敬献,边敬边唱礼歌。
无论敬谁都要敬三角,三角敬完后再敬下一位。
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苗族三角酒。
苗族敬酒有史以来一直保留着较规范的动作,即敬酒者左手握住斟满酒的羚角口,右手握住羚角尖,选择微微屈膝下蹲的左侧身姿式后,将斟满酒的羚角自下而上缓缓呈递到被敬宾客手中,同时,或唱或说明敬酒之意。
也可先选择在原地向左或向右转一圈或数圈,或者选择沿逆时针方向,转在场者围成的内圆圈三圈后,再用下述姿式和方法敬酒。
这种礼仪是敬酒场合中之大礼,被敬者只能接受不得拒绝。
被敬者的第一角酒必须向右边倾倒数滴(表示敬祖)再向左边倾倒数滴(表示敬神)后方能一饮而尽,也可敬祖、敬神后就将酒回敬敬酒者或转敬长者。
第二、三角酒接受酒后就可一饮而尽,也可不饮便将酒转敬他人。
其回敬(转敬)时,必须沿逆时针方向,转在场者围成的内圆圈三圈后,再把酒呈递到回敬(转敬)人手中,同时,以唱或说的方式表明回敬(转敬)之意。
若不被接受,还得反复上述转圈方式数遍,千方百计表明理由,直至被回敬(转敬)人接酒为止。
转的圈数越多,表示敬酒者越诚心,这个礼仪,在敬者以被敬者之间可反复使用,最终谁被说(唱)服谁饮酒。
苗族三角酒的大体含义是:第一角酒表示欢迎,第二角酒表示感谢,第三角酒表示祝福。
其最具民族特色的特点是,不是对所有被敬者简单重复上述三个含义,而是要根据主人家与被敬者的关系,临场恰到好处地发挥敬酒辞(或说或唱),以此让被敬者感动而接酒。
因此,每逢盛大、隆重的佳节仪式,主人家都要邀请既懂礼节,动作优美,又能说会唱的人代表主人家给宾客敬酒。
一来增添热闹气氛,二来显示主人家慷慨、热情好客。
苗族三角酒集说、唱、舞于一体,在敬酒中娱乐,在娱乐中敬酒,在敬与被敬的你来我往中,既敬酒又比说、比唱、比舞,输者饮酒,乐在其中,妙趣横生。
苗族敬酒歌与礼仪
讲解敬酒歌使用的场合和敬酒的姿式与动作要领 一、 敬酒使用的场合: 二、敬酒的姿式与动作要领 1、持杯姿式 2、唱歌表情要求 3、注意卫生 4、礼貌互敬 5、各种酒规
黔东南哪首创作歌曲采用了苗族飞 歌音乐元素作为创作题材?
一、 本课内容的知识 二、学生学习的评价
学生在本学期里到农村去学 会一到三首苗歌,并记录这 三首苗歌。
苗族敬酒歌与礼仪
1、婚俗类
一、风俗礼仪歌曲类
2、立房类 3、祭祀类
4、接客待人类
二、山歌情歌类 三、劳动歌曲类(已濒临失传,不多见) 四、儿歌类 五、叙事歌曲类 六、伦理歌曲
苗族敬 二、歌曲的旋律类型 2、古歌旋律(声音低沉婉转)
(本着文明和卫生来规范礼仪)
苗族礼仪及禁忌
苗族礼仪及禁忌苗族勤劳朴实、开朗大方、热情好客,不论熟人还是陌生人,见面后常以一句“鸟荣”互相问候。
当苗族看到一个外族人会讲苗语时,认为这是对苗族人民的尊重,将把客人奉为上宾接待。
苗族人家的住房一般分为三间,进门的一间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两边各一间,分别为火塘和主人家的卧室。
一般主人的卧室,外人不得随意进入。
屋内不能吹口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走路不从别人面前走过而要从背后绕行。
苗族十分忌讳戴孝的人进入自己家。
家里来了贵客,苗族必杀鸡以酒招待。
男性客人一定要接受苗家的敬酒,若实在不会喝酒,应该非常有礼貌地加以说明,否则被神为无礼,将失去苗族同胞的信任。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
按苗族传统的礼节,鸡头是要敬给老人的。
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最高敬意,主人常常把鸡头病例给客人,这时懂礼貌的客人就应该双手接过鸡头,然后再转献给在座的老人或长者。
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肝、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
如果碰上苗族人家吃饭,主人必定邀客人入席。
如果客人吃了或另有安排,要加实相告,不能以一句“不吃”加以拒绝,否则被认为不尊重主人。
切不能一声不吭地离开,这样苗族会认为你没有礼貌。
当主人把客人送到门口或寨外,叮嘱客人下次再来时,客人应说“要来的”,而不能说“不来了”,否则也被认为不懂礼貌。
参加苗族的婚礼、葬礼,应和当地人一样,带点钱物表示祝贺或哀悼。
在葬礼中,收到了客人的财物后,一群孝儿孝女将向客人行跪拜礼敬酒,表示深深的谢意。
客人不论喝多喝少,都要接过他们的酒杯,否则被视为无礼。
苗族妇女生了小孩以后,忌讳外人进入,特别忌讳穿雨鞋者和孕妇进入。
家有产妇,都要在门前悬挂一顶破草帽或在屋外岔路口插上一枝绿树枝,以示谢绝外人进入。
如果不慎闯入产妇家,主人会端出一碗水让客人喝。
客人应该把水喝干,切记不能把喝不完的水倒掉。
如果客人穿着雨鞋闯入了产妇人家,临走时主人让客人把鞋脱下倒拎着出门,客人应尊重主人的请求。
苗族婚俗与婚礼习俗
苗族婚俗与婚礼习俗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
作为一个独具魅力的民族,苗族的婚俗和婚礼习俗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您介绍苗族的婚俗文化,一同走进他们与众不同的婚姻世界。
一、祭祀婚礼在苗族婚礼中,祭祀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环节。
新娘和新郎需要在家中供奉祖宗牌位,并在婚礼前进行祭祀仪式,以祈福祝福。
祭祀仪式通常会在凌晨进行,包括上香、焚纸等传统礼仪。
这是苗族人民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的方式,也象征着新婚夫妻对祖宗的祈福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二、宴请婚礼苗族的宴请婚礼以风味独特的苗家酒宴为主,象征着喜庆和团圆。
苗人善饮,他们相信酒能疗伤、增进感情,因此婚礼上不可缺少的便是喝酒。
新郎要招待亲朋好友,尊老爱幼,展现自己的魅力和家庭富裕。
而在新娘家,也会举行隆重的宴请婚礼,欢迎新郎家人的到来。
在宴请婚礼上,亲朋好友们以传统礼仪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同时品尝新郎家的丰盛菜肴,共同庆祝这一喜事。
三、舞蹈婚礼苗族人民非常热爱舞蹈,因此在婚礼上,舞蹈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苗族的舞蹈形式多样,有“踩板凳”、傩舞、姑娘舞等。
在婚礼上,新郎、新娘和亲友们会载歌载舞,共同欢庆新婚。
舞蹈中传递着苗族婚姻的美好祝福,也是人们表达喜悦和祝福的方式。
四、婚礼服饰苗族的婚礼服饰独具特色,展示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新娘通常会穿上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在头部佩戴华丽的头饰,穿着花样繁多的刺绣花裙,配上各种珠宝饰品。
新郎则会穿上传统的苗族男装,外面披上华丽的披肩。
整个婚礼场面非常壮观,让人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浓厚的苗族文化。
五、婚庆习俗在苗族婚礼中,同乡的亲友常常会为新人表演歌舞、杂耍等节目,尽情庆祝这一喜事。
这些节目以欢快的音乐和充满激情的舞蹈为主,将整个婚礼气氛推向高潮。
此外,苗族婚礼上还会举行彩娃比赛、糖果雨等有趣的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
六、婚姻观念苗族人民对婚姻有着独特的观念和看法。
他们认为婚姻是两个家庭和两个社区的结合,是家族、部落之间的联姻,婚姻的目的不仅仅是个人间的结合,更是对家族和部落的传承。
【苗族酒文化】苗族人的饮酒习俗
【苗族酒文化】苗族人的饮酒习俗中国悠久的历史,同时可以看做是酒发展的历史。
我国是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其中苗族就是个中翘楚,苗族自古就有拥有一整套属于自己的酿酒工艺技术。
苗族文化流传至今,千百年来的喝酒习惯中更是形成自己的饮酒习俗。
下面跟着店铺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苗族酒文化】苗族人的饮酒习俗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酉。
从家中的每口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口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你如果来到了苗寨,那里的苗族人民定要拿出自家亲自酿制的各种酒来款待你,是一种多么地感到光荣的事,他们一定能给你一个至深至感的记忆。
敬酒、交杯和扯碗酒,如黔东南苗族的酒礼:每当开席,不得先端饭碗,而是先把酒喝够。
首先是由主人给每个人斟酒,各自喝干两杯。
其次由主人给大家敬酒,也是每人须敬两杯。
在敬过酒后,大家就可以吃饭了。
饭后,又继续喝酒,以酒作乐。
喝酒的方式由大家决定,或交杯,或猜拳,或唱酒歌。
大家吃饱喝足要收席时,还要喝一次团圆酒。
此外,居住在边远山区的苗族同胞在社会交往中,凡有嫁娶等喜事或亲朋好友相聚一堂时,还保持着相互敬传酒礼的传统美德。
牛角酒主要盛行于黔、滇及相邻川南、桂北、湘西南苗族地区。
因以一种特制的水牛角作为酒具盛酒,故称为牛角酒。
只有在重要的场合下才使用牛角酒。
牛角吊在事先栽好的做成拱门的两根竹子上,或吊在门两旁。
客人来了,顺势拿起牛角就可以斟酒敬酒。
敬牛角酒是种高规格礼节,在任何情况下,喝牛角酒都只能用嘴接喝,不能用手接下来。
进寨拦路酒礼。
这种礼仪多用于公共节庆活动,它是传统习俗和时代风尚相结合的一种礼仪。
进门拦路酒礼。
这一礼仪多用于苗族聚居的村寨住户嫁娶,小孩长毛酒时较为常见,是典型的传统《迁徙芦笙舞》(即苗语“阿佐”)的主要内容。
陪客仪式的第一项是祝酒,苗语叫“保酒”。
由主人或主人委托的人,一人端酒,一人端一碟肉或鱼之类的佳肴,分别把酒杯送到每一个人手上,主客一视同仁。
苗族婚俗习惯
苗族婚俗习惯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其中婚俗习惯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苗族婚俗习惯的相关内容。
一、婚礼准备苗族人认为结婚是一件大事,需要进行精心准备。
在婚礼前,新娘家人要为新娘准备嫁妆,包括头饰、服装、首饰等。
同时,新郎家人也要准备娶妻所需的礼物。
在选定婚期后,双方家庭会派人拜访对方家庭,商定婚礼具体安排。
二、婚礼仪式1. 送妆礼:在苗族婚礼仪式中,婚礼当天的第一个环节是送妆礼。
新郎家人会将嫁妆送到新娘家,新娘会换上全新的嫁妆,然后随同新郎回到自己的家中。
2. 迎亲礼:迎亲礼是苗族婚礼的重要环节,通常在晚上进行。
新娘带着新郎回到新郎家,双方家族的长辈会主持这个仪式。
在仪式中,双方家族成员会进行正式的拜访和交流,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喜悦。
3. 敬酒仪式:在苗族婚礼中,敬酒仪式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会带着祝福到新人家中,进入门后先行敬酒,以示祝福和庆贺。
新人要依次敬酒给前来祝贺的亲友。
三、婚宴酒席苗族婚宴酒席通常分为三桌,分别是男方家人、女方家人和新人的近亲好友。
婚宴上,除了各种美食之外还有丰富的文艺表演,如歌舞、击鼓等。
亲友们在宴席上畅饮畅食,共同祝福新人。
四、婚后居住苗族的婚姻是属于家庭主义的婚姻模式,一般情况下,新婚夫妻会住在男方家中。
在苗族家庭中,婆家的地位相对较高,具有更多的家庭权力。
五、婚后习俗苗族有着丰富的婚后习俗,包括“月做”、“登娘山”等传统活动。
月做是指新娘在结婚后的一个月内,要留在家中,接受家人的照顾,以示尊重。
登娘山是在结婚后的一年内,新娘要和新郎一起登山祭祖,向祖先祈求恩赐和祝福。
六、婚俗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苗族婚俗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些年轻人在婚礼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如婚纱、婚车等,使婚礼更加丰富多样。
然而,苗族的婚俗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元素,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苗族酒文化
苗族酒文化一、苗族酒的起源关于苗族酒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人将吃剩下的糯米饭放在锅里,就外出走亲戚去了,几天后回来揭开锅一看,饭上长出了许多白毛,并散发出缕缕诱人的清香,他抓了一把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以后人们就照这种办法来酿酒了。
这与晋代文学家江统在《酒诰》中所说的“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十分相似。
二、苗族酒的种类及制造1、包谷烧酒以玉米为原料酿制的酒, 俗称“包谷烧酒”, 酒精度数高,一般在50%vol 以上, 酒性烈。
作为苗族酒文化典范的包谷烧酒, 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 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 早已是刻骨铭心了。
千百年来, 在苗族的生活中, 苗族包谷烧酒一直散发着它那十分迷人的魅力, 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至关重要的情趣。
在本地苗族抗清民间叙事长诗中有“包谷烧酒桌上摆哟, 哥兄父老个个喝得醉熏熏。
”和“弯弯的牛角号吹了九十九转哟, 包谷烧酒筛过了九十九巡。
”的诗句, 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老家寨包谷烧酒打开时, 清香扑鼻, 具有甜酒之味, 能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能充满房间, 具有十里飘香之势, 喝下去清爽, 不上火, 能感到一股清感至口腔下肚。
醉意慢慢的发作,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感到了醉意, 而又是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之久, 是其他酒类无法能比的, 而且, 在醉时不感到头痛, 醒来时也不感到疲软感。
2、水酒用普通大米或粟米酿制的酒, 俗称“水酒”, 酒精含量较低, 一般在30%vol 左右。
3、米酒用糯米酿制而成的酒俗称“米酒”, 酒精浓度一般仅在15%vol 左右, 性平和, 不易醉人, 略带苦味, 但喝惯后则觉得香甜可口, 好饮者每餐能喝上0.5~1kg。
这种米酒, 除自家备用外, 还多用于待客和送礼。
滇东南苗族聚居区的苗族以大米或糯米酿制水酒,方法与彝族水酒基本相同。
苗族米酒是大米或糯米发酵而成的原汁水酒,含糖量高,酒精度低,是解除疲劳、清心提神的最佳饮料。
苗族待客礼仪
苗族待客礼仪
敬牛角酒中国苗族待客迎送礼.凡有宾客.主人即以自酿米酒斟满牛角,双手捧着相敬.如果来者是贵客,必须持酒捧案于路口迎候,主人双手将中角敬奉贵宾唇边,客人若不善饮酒,须双手相接,将酒饮尽.敬酒后主人将几根筷子捆成一束,蘸上朱红,在客人额上点一个红印,表示为客人祝福之意.送客之礼与此同.此礼流行于贵州一带,至今犹盛行不衰.....奉鸡心苗族人认为,鸡心代表人心.以鸡心献给客人,包含着“交心”之意,表示自已的至诚.所以,每有宾客来到,友人一定要宰鸡杀鸭,在宴请客人时,长者或尊者将烹制好的熟鸡、鸭心敬献给客人,表示”同心一意,交契至诚”.客人接受后,要把鸡心分成苦干份.回赠给在座的诸位尊长.以示自已的心无私,忠诚不二,然后大家才一起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敬酒礼仪
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在苗族的日常生
活中,酒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饮料,而敬酒礼仪则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苗族敬酒礼仪吧!
一、敬酒前的准备:
1.准备酒杯:苗族人敬酒时,通常使用矮脚杯,这种杯子顶部宽大,
底部狭窄,杯身轻盈,容易拿取。
2.准备酒器:苗族人敬酒时,通常使用酒壶,这种酒器造型独特,通
常由木头或竹子制成,配有龙头和龙尾,颇具装饰性。
3.准备酒:苗族人敬酒时通常会选用白酒或米酒,其中以酸辣酒和敬
长酒最为常见。
二、敬酒的方式:
1.鞠躬敬酒:在苗族人的敬酒礼仪中,鞠躬敬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敬酒人首先要拿起酒杯,然后向被敬者鞠躬,表达尊重之意,接
着将酒杯递到被敬者手中,被敬者接过酒杯后再向敬酒人鞠躬,表示
回敬之意。
2.双手递酒:在一些正式场合,苗族人敬酒时会选择双手递酒的方式。
敬酒人将酒壶用两手端起,然后向被敬者递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敬
酒人的面部表情要严肃庄重,以体现出对被敬者的敬重之情。
3.辞令敬酒:在一些庆祝和婚礼等场合,苗族人还会通过辞令来表达
敬意。
敬酒人会先用一些感人的言语,如祝福语或感谢语,表达对被
敬者的感激之情,接着再亲手递上酒杯。
在这种方式下,敬酒人的辞令通常表达的是对被敬者的尊敬和赞美。
三、敬酒的时机:
1.在婚礼场合中:在苗族的婚礼上,敬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既体现了家庭的热情,也表达了婚礼的喜庆之情。
新娘和新郎在接受长辈和亲友的敬酒时,要表现出恭敬和礼貌。
2.在节日中: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如苗族农历年、清明节、中秋节等,苗族人也会相互敬酒,祈求健康、幸福和吉祥。
3.在家庭聚会中:苗族人敬酒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交际方式。
在一些家庭聚会中,苗族人会通过相互敬酒来表达亲密之情,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
总之,在苗族人的生活中,敬酒礼仪是一种令人难忘的文化体验,也是一种展现人情味和亲情深度的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珍惜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