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

合集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摘要: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内涵和及其内在关联,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实际,论证了“三个自信”的实践基础,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的正确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指南的科学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保障的根本性。

同时,从历史主体的情感认知的层面,揭示了“三个自信”必须获得中国人民的肯定和认同,只有这样,“三个自信”才能变成中国人的一种亮剑精神,拥有既敢于正视自己又敢于正视别人的勇气和胆量;才能变成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变成生命的力量,从而实现人的自身价值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亮剑精神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主张,“三个自信”的提出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有其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但同时,“三个自信”还要得到历史主体——中国人民的肯定和认同。

而这种肯定和认同是通过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理性认知、价值认知和情感认知表现出来的。

理性认知确认一种事实存在,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价值认知确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的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需要。

情感认知确认“三个自信”在每个人的心中的位置,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它会变成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亮剑精神,拥有既敢于正视自己又敢于正视别人的勇气和胆量;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又明证“三种自信”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会激发我们的生命力量,给人以快乐,把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生命历程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对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上述观点加以论述。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第20卷1998年第4期(总第81期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张允金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具体表现在: 1.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科学化; 2.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探索逐渐科学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渐科学化。

关键词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中图法分类号 D6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结合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客观要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的反映。

这一过程的真正开端,是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真正开端,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的真正开端。

这次全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同时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全会对华国锋同志推行和迟迟不改正的两个凡是的批判和对早些时候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肯定,打破了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束缚,不仅为恢复马克思主义,而且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指导。

第二,全会高度评价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这就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仅为当时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而且为随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基础。

第三,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不仅纠正了对马克思主义阶段斗争理论的曲解,恢复了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指明了我们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而且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是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新观念。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能动摇,但是,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模式是可以在实践中探索、选择的。他在南巡谈话中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述,科学地解决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实事求是精神、共性与个性结合论渗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体系之中
由上所述,从纵的方面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完善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从横的方面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成果。它的基本内容同样充满着实事求是精神、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哲理,展示着马克思义哲学一般原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殊实践的运用和发展。
三是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新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经过深思熟虑,尖锐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他多次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他在南巡谈话中又从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上阐明了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权的重大意义,指出,“离不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而生产力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党运用这一原理破除了仅仅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论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从而启迪人们不突出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物质技术基础,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吸引力。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的一般原理。

论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论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论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摘要】本文探讨了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首先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验证。

接着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强调了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石。

然后探讨了实践如何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完善,说明理论必须不断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以发展。

最后指出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泉,强调实践是理论不断前进的驱动力。

结论部分总结强调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强调了贯穿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

整篇文章从实践、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紧密关系。

【关键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系、唯一标准、探索、形成、发展、创新、完善、源泉、生命力1. 引言1.1 论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论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实践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形成和发展。

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泉,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与实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以不断推陈出新。

实践和理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所在,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秘诀之一。

2. 正文2.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实际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实践被视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和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和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和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经过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体系。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和理论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可以引领中国经济走向可持续、稳定和丰富的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之一就是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改善发展质量、效益和动力,全面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治理水平,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2. 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之二就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

在经济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金融、投资、土地等各条战线的改革,促进资源配置高效、公平和合理。

3. 优化产业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之三就是优化产业结构。

在产业发展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强调以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为目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4. 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学意义之四就是扩大对外开放。

在国际经济合作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深化与外部市场和产业的互动,引导企业对外投资,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增长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基础上,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的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是紧密联系着实践的。

当代中国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既是前人未能完全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是新问题。

中国共产党必须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对实践的深刻反思和总结。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最本质和最活跃的东西是实践。

”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性地解决了按照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而引发的各种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共计4.1亿人口脱贫,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立场,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新一轮全球化面前,不仅从需要确保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而且需要保护人们的思想、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基本权利,并且需要加强各国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需要通过诸多途经为全世界人民谋和平、谋福祉。

习近平讲话时曾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最大的发展动力,也是奋斗目标。

” 以彻底根除真贫,使广大人民群众老少皆宜的“普惠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参与度,使全体人民共享科技成果、共同发展和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坚持用发展推动人类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始终坚持用发展推动人类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这一基本思路。

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发展创新型国家、美好生活、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大的效益表现在经济、经济结构优化、全民基本掌握的现代化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三大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

一、理论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包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秉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党的领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中国共产党的责任。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实施能力。

二、实践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

在政治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则,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了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建设重要性,有效实现了人民的自治和统一。

在经济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突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在文化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民族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自信的增强。

在军事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在外交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_吴应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_吴应权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2期第22卷No22012vol.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吴应权(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昆明,650208)【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时代条件、时代依据、时代需要和时代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实践基础。

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对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实践收稿日期:2011-9-16作者简介:吴应权(1977—),哈尼族,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训练部讲师。

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运同样是与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大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不断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国内基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任何实践活动都有它的目的性,实践主体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观念和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伟大实践活动,它一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

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具体实践,探索和回答革命、建设和改革面临的各种时代课题,以新的理论反映新的现实,指导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推向更高阶段。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造性地探索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一、推动了人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强调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世界形势、时代主题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强调国家无论大小、富贫、强弱都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国人民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管理,坚决反对国际社会中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的强权政治;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应当为争取世界和平做出“非常伟大”的贡献;中国不称霸,要以平等态度对待别国,同样尊重别国的平等地位。

这些重要观点及其实践,无疑对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解决了全球1/5人口的生存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国两制”、“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思想,更是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誉,被认为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好方式,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坚持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理论之树,只有植根实践沃土才能硕果累累;真理之光,只有穿越时空隧道才能光耀天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创立和发展,始终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展开,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推动下实现的。

这一历史进程,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宏大视野和创新活力。

一、改革开放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

准确地把握、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就成为科学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我们党所以能够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立足于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探索和回答革命、建设和改革面临的各种时代课题,以新的理论反映新的现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推向更高阶段。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正是依据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课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很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

该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奋斗目标和发展道路,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合理性。

一、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以及时代特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坚持党和人民群众领导一切,恪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要务,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取得的成就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断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在政治建设方面,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的文化事业。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还包括时代特点。

当前,中国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问题。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深刻分析现实情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推动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历史跨越。

二、实践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经济建设上的贡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推进,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通过开放和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努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探索了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城市化,完善全球化下的市场体系,逐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实践基础。

P3—4答: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

这一伟大实践和深刻变革,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巨大解放,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取得了新的伟大进步。

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借鉴。

2.为什么说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创新?答: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亡。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P38--39。

答: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47—48答: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是在不断探索和科学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都非常重要,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的思想前提、政治主题、根本保证和物质保证。

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密切相连,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他三个问题的思想前提。

对其他三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只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基础之上。

中共中央文献中有时将这四个基本问题连在一起集中表述,有时又将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问题与其他三个基本问题分开表述,而在多数情况下包括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分开表述的,这就凸显了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基本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焦点。

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和巨大的经济实力的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最初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不仅限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而是吸取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融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情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此外,中共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

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其最初目标是摆脱贫困和落后,追赶发达国家。

在进行改革和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不断实践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结合,推行经济和社会改革,实现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经济方面,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市场经济、贸易自由化、外资吸引、技术引进、农村改革、城镇化等等,大大加速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同时,加强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政治方面,中国实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从1980年代开始,着力加强依法治国和人权保障,同时推进去行政化、去极端化、去专制化的方向,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文化方面,中国加强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同时注重接受和吸收西方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包容性的文化格局。

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在生态建设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和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基础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基础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基础是什么?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观。

以下将对考研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核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制度安排,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 制度优势与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动力。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等方面,这些制度优势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要素。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决策、民主的决策机制,为政治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民主决策、依法治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其中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一、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能够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原则。

这些理论原则的核心是“发展是硬道理”,同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开创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起始于改革开放,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广泛而显著的成就。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独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一战略布局,反映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战略体系。

三、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长期探索和完善,取得一系列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现代化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历史性,全面、科学、民主、法治和更加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了服务社会、民主参与和行使执政权力的规范化。

四、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意义和价值,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依托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出来的一种理论体系,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

这一切的成果都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

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一般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本质区别?这是我们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意义的起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强调中国问题。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因此单纯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必须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通过实行经济特区,引进外资,逐渐开放市场,激发了市场活力,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做法既符合中国的实际,又有利于发展经济。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科学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是科学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因为它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可以逐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例如,中国制定了“科教兴国”、“创新驱动”等战略,发展了一批新兴产业,实现了从加工制造到自主创新的转型。

以上两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基于中国现实情况,具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和科学的实现路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1.民生改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继续加强民生工作。

建起了医疗保障体系,保障了老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

发行了大量财政券和电子券,确保贫困地区的群众能够安心过日子。

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2.防止贫困产生,消除贫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还在贫困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对贫困地区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发展产业、发展教育、发展医疗等方式,实现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贫困地区的脱贫,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好日子,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

因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也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

三、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有的发展道路,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和完善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包括中国的历史传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等。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这种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是相通的。

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中国需要通过现代化建设来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撑,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这些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众多的成就,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就是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并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走向现代化的经济发展的经典案例之一。

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取得了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方面的广泛进步。

四、面对的挑战和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任务。

例如,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开始放缓,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也随之愈发严重。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深化改革和推动结构性转型,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文明素养。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需要不断上升!中国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打造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经济体系,在现代化建设上不断推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中国也需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拥抱全球变革、推动多边主义,并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的核心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不断发展。

一方面,必须完善和发展配套制度和法规,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市场、法治和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
中共十七大报告以经济建设为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1?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基础会?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基础?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四共产党执政的实践基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2?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会?二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实践?三社会主义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实践?四社会主义本国实际的实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3?一从物本性发展到人本性发展?二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三从传统型发展到现代型发展?四从探索性模仿性发展到自主性发展?五从影响不大的发展到影响较大的发展五从影响不大的发展到影响较大的发展
• 这连续5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中 这连续5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 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其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其中,十七大报告题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六大报告题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局面》 十五大报告题为《 新局面》,十五大报告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 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二十一世纪》 十四大报告题为《 二十一世纪》,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更大胜利》 十三大报告题为《 的更大胜利》,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历史演进(主题的坚持与转换)
• “创于邓” 创于邓” • 转折阶段: 转折阶段: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注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在推进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中确 立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立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 主义”。

如何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如何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如何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摘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本文通过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来论述中国为什么能够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表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已成为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思维导向,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实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的。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首先,共性和个性有差别,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其次,共性和个性又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也就是普遍性就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再次,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概括的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有以下几点: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问题和当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而提出来的,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这种社会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内在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与资本主义制度有本质区别的。

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在当代条件下相结合的产物,是创造性地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具体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第20卷1998年第4期(总第81期)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张允金摘 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具体表现在: 1.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科学化; 2.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和探索逐渐科学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渐科学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实践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中图法分类号 D6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结合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客观要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的反映。

这一过程的真正开端,是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真正开端,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的真正开端。

这次全会结束了 文化大革命 以来的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 文化大革命 及其以前的 左 倾错误,同时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全会对华国锋同志推行和迟迟不改正的 两个凡是 的批判和对早些时候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的肯定,打破了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束缚,不仅为恢复马克思主义,而且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指导。

第二,全会高度评价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这就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仅为当时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而且为随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基础。

第三,全会决定停止使用 以阶段斗争为纲 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不仅纠正了对马克思主义阶段斗争理论的曲解,恢复了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指明了我们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而且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由基本原理组成的科学体系。

这一体系的科学性就体现在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被检1收稿日期:1998-08-10验、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密切相关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三次伟大的飞跃,即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向列宁主义的飞跃,以及改革开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飞跃无不反映了这一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时曾这样说过: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形成起来的。

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展开,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

这主要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挫折,走了一些弯路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

在这之前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尽管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受当时的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以及指导思想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坚持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这显然是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开始了一条艰难而意义伟大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这一探索首先是在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即如何完整地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些现成的结论;二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

如何完整地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历来是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但从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经常从两个方面被曲解,一是教条式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个内容,甚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个别时期个别场合曾经讲过的一些个别结论。

这是一种 左 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各国在实践中最经常犯的错误,造成的影响也是最为普遍、最为长期的。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曾说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地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变化。

而且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经常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

例如在无产阶级革命道路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早年根据当时各国无产阶级普遍没有政治权利,而各国资产阶级又表现的极其反动的客观现实,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只能是暴力革命,他们虽然没有完全排斥和平方式的可能性,但始终坚持认为那只是一种 罕见的例外 。

而到了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根据各国无产阶级已经在斗争中普遍获得了选举权,而各国资产阶级又不得不正视无产阶级的联合的力量的现实,便及时修正了自己的理论,指出无产阶级极有可能通过和平方式获得政权,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这种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应当值得我们借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及时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一方面强调要完整地、科学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课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拨乱反正,用真正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研究它、发展它,坚持用实践的标准去衡量和检验一切问题。

对马克思主义曲解的第二种表现是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幌子,实质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随意篡改马克思主义。

这是一种右的错误,它在理论上是反动的,而在实践上是极其危险的。

苏联东欧的剧变、我国曾经出现过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等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要特别警惕的。

如何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特别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的又一重大问题。

而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留给我们一个现成的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希望寄托于西欧北美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他们尽管也关注过落后国家例如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但他们的结论是落后国家必须在已经取得胜利的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帮2助下才能获得社会主义的胜利。

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进行了艰难而有益的探索,提出过一些富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的观点。

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列宁没有完成这一历史性的探索。

之后的斯大林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也没有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虽然是自觉地、积极地迎接这一新的历史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能够完成这一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面临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必须对此作出科学的回答。

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 如果说,我们总结的经验有很多条,那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建设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解决生产力问题,因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建立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制度,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在。

这里,我们提出了落后国家首先必须发展生产力的任务,而如何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是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创造性的发展。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的要求,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是全方位的,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这些发展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杰出的项献。

以下仅就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认为革命后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尽管这一阶段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仍不可避免地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 痕迹 ,但已经是完全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

由于已经具备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一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因此将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点集中在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具体形式和发展趋势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问题上,他们也关心生产力因素,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必须具备的基本前提,认为生产力的 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是建设共产主义的 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 , 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贫穷的普遍化。

而在极端贫困的前提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并没有涉及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以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

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的课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生产力的高度进行探索,这一探索过程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并且有一个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