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穿越铁路防护涵施工方案(钢筋混凝土框架涵顶进施工)
穿越铁路框架涵施工方案

1穿越铁路框架涵施工方案1.1.1穿越铁路框架涵工程(1)对既有铁路进行线路加固采用D24便梁加固,支撑桩采用φ125cm挖孔桩。
(2)框架涵主体采用现场平整场地做滑板,整体钢模板现浇法施工预制。
(3)框架涵主体就位,分三节顶进,其中右侧中继法顶进施工。
1.2重要工程施工措施1.2.1线路加固1.2.1.1挖孔桩施工1.2.1.1.1施工准备①挖孔桩施工前要精确测定桩位,平整场地,做好防护设施。
②安装井架。
根据施工需要,为便于出碴,在开始挖井时采用扒杆,开挖较深时在井口设置1台3t卷扬机作为提高设备。
③配置齐全所需旳机具、器材、照明及人员上下设施。
1.2.1.1.2桩身开挖桩施工时,都是运用列车间隙时间24小时昼夜施工,夜间施工做好照明设施,列车通过工地时严禁施工,且丼下人员必须撤离现场。
①井口部分。
根据桩身井口段土质状况将井口挖至1m深时,立模灌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
此节护壁在井口0.5m高度范围内壁厚20cm,如下为10cm。
顶面要平整,并高出原地面20cm,用来防止下节井壁开挖时井口沉陷以及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
②桩井掘进。
采用边挖边护旳措施,每节开挖深度视地质状况确定。
每次井壁开挖及衬砌立模,均要从井口吊线测量,以防止超挖欠挖及护壁偏斜。
每挖深0.5m~1.0m后,沿井壁立模灌注一节混凝土护壁,形成框架。
③出碴。
井内采用人工装碴,使用卷扬机及吊桶做提高设备,井上设专人指挥,将吊桶直接提高到井口,卸入车中运出。
④护壁支撑。
为保证桩井开挖旳施工安全采用钢护筒护壁。
⑤安全设施。
桩身开挖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井下石方开挖采用空压机风镐掘进,严禁爆破,各工序必须有安全员职守。
⑥施工时井口四面必须设防护栅栏,多种材料及施工器材距井口有一定距离,以防落入井内伤人。
⑦挖孔工人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绳,必要时搭设掩体。
提高设备要常常检查,挖孔工作暂停,孔口必须罩盖。
为处理施工人员上下井,井深2m以内设扶梯,井深2m发下设带安全卡旳吊笼。
顶管(箱涵)穿越公路、铁路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1 EPC 下发文件 (2)2 图纸资料 (2)3 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2)二、工程概况 (3)三、主要工序及施工措施 (4)1 作业概述 (4)2作业流程 (5)3 顶管施工措施 (5)4 主管的穿越 (12)5 回填、恢复地貌 (14)6 质量保证措施 (14)7 HSE措施 (14)一、编制依据1 EPC 下发文件1.1.1 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线路施工技术要求;1.1.2 《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工程公路穿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776详地07)1.1.3 《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工程跨越工程测量》(12776施测01-07)2 图纸资料1.2.1《顶进混凝土套管穿越公、铁路、古长城通用图》储-13945/5;1.2.2《管沟断面通用图》线-L658/1;1.2.3《警示牌通用图》线-L658/4;1.2.4《管沟标志桩布置通用图》线-L658/5;1.2.5《排气管保护措施通用图》线-L658/13;1.2.6《线路施工技术要求》线-L660/明;3 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1)《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GB50470-20082)《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 4103-20063)《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 0452-20024)《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69-20065)《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24-2007)6)《油气管道线路标识通用图集》CDP-M-OGP-PL-008-2010-17)《关于处理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与公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试行) (78)交公路字698号,(78) 油化管道字452号8)(22)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 640-2010)9)《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热煨弯管双层熔结环氧粉末外防腐层技术规范》(Q/SY GJX 0205-2012)10)《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钢质管道三层结构聚乙烯防腐层技术规范》(Q/SYGJX 0206-2012)11)《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内壁减阻涂层技术规范》(Q/SY GJX 0207-2012)12)《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冷弯管技术规范》(Q/SY GJX 0208-2012)13)《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Q/SY GJX 0209-2012)14)《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线路焊接技术规范》(Q/SY GJX 0210-2012)15)《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规范》(Q/SY GJX 0212-2012)16)《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管道防腐补口补伤技术规范》(Q/SY GJX0213-2012)17)《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穿越工程技术规范》(Q/SY GJX 0214-2012)18)《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清管试压技术规范》(Q/SY GJX 0217-2012)19)《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水工保护技术规范》(Q/SY GJX 0218-2012)20)《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安全与环境监理技术规范》(Q/SY GJX 0219-2012)21)《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规范》(Q/SY GJX 0224-2012)22)《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用基于应变设计的X80钢管焊接技术规范》(Q/SYGJX 0211-2012)23)《西气东输工程三线管道工程强震区和活动断层埋地管道基于应变设计导则》(Q/SY GJX 0236-2012)二、工程概况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工程起新疆霍尔果斯,止于宁夏中卫。
铁路盖板涵、框架涵施工方案(1)

铁路盖板涵、框架涵施工方案(1)在铁路工程中,盖板涵和框架涵是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其施工对铁路线的安全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铁路盖板涵和框架涵的施工方案。
1. 铁路盖板涵施工方案1.1 施工准备阶段在进行铁路盖板涵的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施工位置和工程量,然后进行材料采购和人员配备。
同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1.2 施工步骤1.基础施工:铁路盖板涵的施工首先要进行基础的施工,包括挖土、浇筑基础底座等工作。
2.盖板安装:在基础完成后,盖板的安装是关键的一步。
需要精确的测量和调整,确保盖板位置准确。
3.防水处理:在盖板安装完成后,要对整个结构进行严密的防水处理,以确保结构的密封性。
4.填土与回填:最后是进行填土和回填工作,将土方填充到盖板涵结构中,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3 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要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证铁路盖板涵的安全和稳定。
2. 铁路框架涵施工方案2.1 施工准备阶段铁路框架涵的施工准备工作同样重要。
在进行框架涵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制定,包括材料选取、工序安排等。
2.2 施工步骤1.框架搭建:铁路框架涵的施工首先要进行框架的搭建工作,确保框架结构的稳定和牢固。
2.混凝土浇筑:在框架搭建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填充到框架结构中,形成整体的框架涵结构。
3.防腐处理:对框架涵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增强其耐久性和稳定性。
4.整体施工:最后进行整体的施工,包括各个部件的连接和调整,以确保框架涵的完整性。
2.3 施工质量控制同样需要对铁路框架涵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框架涵的安全使用。
结语铁路盖板涵和框架涵作为铁路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本文从施工准备、施工步骤到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铁路盖板涵和框架涵的施工方案,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本涵采用一次顶入法,线路右侧设置顶进工作坑,在工作坑底板上预制整体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涵身,借事先修筑好的后背,用千斤顶顶推涵身前进,随顶随挖去箱内土方,一次将涵身顶入到位。
在顶进涵作业前,用D16 施工便梁架空线路,确保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
架空施工期间要求列车慢行45Km/h。
顶进就位后暂不拆除架空设备,立即施工两侧出入口翼墙。
待出入口翼墙施工完毕后再拆除D16施工便梁,恢复正常行车。
4.1工作坑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工作坑设置在线路右侧,其平面布置图如下:4.2底板A、工作坑底板采用C15砼底板,为增加滑板下面的抗滑能力,在灌注滑板混凝土前,在基底挖槽灌注C15 混凝土锚梁。
B、润滑隔离层:在工作坑底板上先浇撒一层3mm 厚石蜡油,冷却后接着在上面铺上一层油毛毡,油毛毡接缝处压茬0.2m 以上并使接茬口朝路基方向。
4.3箱身预制在工作坑底板润滑隔离层上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涵身,首先用经纬仪进行测量定位,使箱身中心线、工作坑底板中心线和顶进桥位的中心线三者布置在同一直线上。
本涵采用一次顶进法施工,箱身预制的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4.3.1模板与支撑架箱身预制模板采用木模。
施工时先在工作坑底板上安装好箱身底板模板,绑扎钢筋、灌注混凝土后,安装内模和外模。
模板支撑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支柱式支撑,左右前后间距0.9 米,柱子间上下及纵横剪刀撑按轮扣式脚手架固定间距布置。
支撑及模板具体施工见示意图。
为了减小箱涵顶进时的阻力,在桥涵箱身两侧墙前端2m范围内的外模向外放1cm,使前端保持正误差,尾部为负误差,形成倒楔形且模板支立应直顺平整,杜绝出现鼓肚、错茬现象。
4.3.2钢筋4.3.2.1钢筋按施工图纸提供材料计划购买进入工地后,抽样进行二检试验合格后进行使用。
4.3.2.2绑扎钢筋前对半成品钢筋进行整理,按规格堆放并标识,以免用错钢筋。
4.3.2.3绑扎过程中,施工、技术、质量人员必须进行过程验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道路下穿铁路、道路与铁路交叉(顶进涵)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下穿铁路(顶进涵)施工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本项目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
(2)本项目答疑文件。
(3)国家相关部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及XX铁路局工程管理所相关要求。
(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现行铁路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和相关规定等。
(5)我方现场勘察、调查工程周边环境条件获得的资料。
(6)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拥有的机械设备装备情况,以及多年工程实践积累的同类工程施工及管理经验。
1.1.2编制原则(1)符合性原则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内容。
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
(2)坚持科学、先进、经济、合理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3)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总结、吸取多年施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等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结合本项目各专业工程的特点,抓住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关键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控制流程,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定期检查与考核,使安全工作变被动防御为主动控制,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5)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全部工程达到相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框架涵施工方案及方法

框架涵施工方案及方法1、总体施工方案针对该段框架涵的施工特点,基坑采取明挖放坡开挖,开挖方法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
混凝土由DK172+880右侧的JS750混凝土搅拌站集中供应,采用罐车运输。
涵身混凝土优先选用吊车吊运料斗,基础釆用溜槽入模。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一基坑开挖一地基加固一基础施工一框架身主体施工一框架两侧、顶部防水层施工一出入口铺砌及附属工程施工一框架涵两侧碾压回填施工。
2、施工方法施工放样施工前,首先确定出框架涵中心及纵横轴线,施工放样时应注意框架在圆曲线和在缓和曲线上的定位方法,准确的定出涵洞轴线与线路中心线的准确位置。
基坑边坡坡度可依土质情况按《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所列基坑坑壁坡度。
开挖宽度应能保证施工需要和有利于涵背回填。
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定出开挖范围。
依据基坑四周地形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
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
基坑开挖、基底换填弃土应及时运往指定的弃土场,不允许堆放在原地面上,要做到随挖随运。
其中动力设备应堆放在距坑顶边缘〜外且不小于基坑深度的地方,以减少压力振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且不得妨碍施工。
框架涵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辅以人工清底,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30cm 时釆用人工清底避免扰动地基。
基坑底面平面尺寸应按基础换填尺寸大小每边加宽米,基坑范圉以外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人工或水泵将基坑内的积水排出坑外,防止基坑遭水浸泡,影响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进行放坡开挖,一般坡度取1:。
弃土堆距离基坑坡口线不得小于1米,堆土高度小于2米。
框架涵基坑开挖后,立即以静力触探法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查,如地质情况与设计相符,立即对基底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换填使用砂卵石粒径不得大于10cm,含泥量小于5%,采用分层夯填,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重型压路机压实,压路机无法压实的采用人工夯实,对换填层逐层检测,需同时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要求。
混凝土管道穿越铁路顶管施工方案及流程

混凝土管道穿越铁路顶管施工方案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混凝土管道穿越铁路的顶管施工方案与流程解析一、引言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混凝土管道穿越铁路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
下穿铁路硬顶进涵施工方案

下穿铁路硬顶进涵施工方案1. 引言下穿铁路进行硬顶进涵施工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工程项目之一。
施工过程需要精确计划和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文档提供了下穿铁路硬顶进涵施工方案,通过详细描述施工步骤、安全措施和施工要点,以指导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2. 施工步骤下穿铁路硬顶进涵施工通常包括以下步骤:2.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办理相关手续、调查勘测、设计方案确定等。
确保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齐全。
2.2 施工场地准备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进行场地平整和清理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场地的布置和范围。
2.3 铁路停运和施工管控在施工期间,需要与铁路相关部门协调,停运铁路列车,并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4 进涵施工2.4.1 施工孔洞凿挖根据设计方案,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孔洞凿挖工作。
保证孔洞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2.4.2 钢筋加固在孔洞内部和周围设置适当的钢筋骨架,以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4.3 浇筑混凝土使用高强度混凝土进行浇筑,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发挥到最大。
2.5 清理和复原施工完成后,清理施工场地,恢复原状。
移除所有设备和材料,确保场地整洁,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处理。
3. 安全措施下穿铁路硬顶进涵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施工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定。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设置合适的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牌,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施工区域。
•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线和防护栏杆,隔离施工区域,防止外来人员进入。
•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严格遵守铁路停运措施,确保列车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4. 施工要点下穿铁路硬顶进涵施工需要注意以下要点:•确保施工孔洞的位置、尺寸和形状与设计要求一致。
框架涵洞施工方案

框架涵洞施工方案1. 引言框架涵洞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设施,广泛应用于各类城市道路和铁路工程中。
它在连接道路和线路的同时,还具备桥梁的承重、抗震和排水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框架涵洞的施工方案,包括前期准备、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施工安全等内容。
2. 前期准备框架涵洞施工前期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方案设计在开始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根据涵洞的预算、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涵洞的尺寸、形式和布置。
同时,还需进行模拟计算和施工方案论证,确保方案可行。
2.2 地质调查在涵洞施工前,必须对涵洞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地质调查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以便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2.3 材料准备施工前需要准备涵洞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钢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材料,还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试验。
2.4 施工设备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各种施工设备,包括塔吊、钢梁起吊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同时,施工现场需要保证通风、照明和防护设施的完备。
3. 施工工艺框架涵洞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地基处理在进行涵洞施工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合理处理。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可以采用加固、回填或加固回填的方式。
3.2 模板搭设在地基处理完毕后,需要搭设涵洞施工的模板。
模板的设计和搭设必须符合涵洞的设计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模板使用后,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3.3 钢筋绑扎在模板搭设完成后,开始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
钢筋绑扎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规范进行,确保钢筋的正确布置和连接。
3.4 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完成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规范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3.5 模板拆除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应进行有序、安全的操作,避免对涵洞结构造成影响。
3.6 现场整理模板拆除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
顶进涵线路加固、顶进施工方案

目录1 概述 (3)1.1 编制依据 (3)1.2 施工范围 (3)1.3 工程概况 (4)2 施工组织 (5)2.1 施工队伍安排 (5)2.2 任务划分及其职责 (5)2.3 人员配备 (5)2.4 机械配备 (5)2.5 安全防护 (5)3 施工方案 (6)3.1 施工原则 (6)3.2 工期安排 (6)3.3铁路封锁、慢行方案 (6)3.4 施工工艺及方法 (7)3.5 顶进施工注意事项 (16)4、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4.2 安全管理制度 (19)4.3既有运营线安全保证体系 (19)4.4 既有线加固安全保证措施 (21)4.5框构顶进及出土安全要求 (22)4.6 既有线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23)4.7 防止施工机械设备侵入限界的安全措施 (24)4.8 在既有线装卸设备材料施工的安全措施 (24)4.9 保证既有线设备安全的措施 (25)4.10 慢行要点施工的安全措施 (25)4.11保证既有线人身安全的措施 (26)4.12 既有线遇到特殊情况时的应急防护措施 (26)5、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7)5.1 总则 (27)5.2 组织机构 (27)5.3 职责 (27)5.4 应急准备 (28)5.5 应急处理和响应工作程序 (29)5.7应急处理支持与反馈 (30)6 质量控制措施 (30)6.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30)6.2质量保证体系 (31)6.3主要施工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31)1 概述1.1 编制依据1.1.1集宁至通辽铁路扩能改造工程K855+700、K863+324.99 、K877+950.78、902+074.5、918+290顶进涵洞施工图及相关文件1.1.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集通铁路集团公司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内集铁安监[2011]129号)、《扰动营业线基础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内集铁建设[2010]251号)、《集通公司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及天窗修实施细则(试行)》(内集铁施[2008]642号)《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框架涵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框架涵的施工。
框架涵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全长XX米,单孔跨径XX米,净宽XX米,净高XX米。
框架涵结构设计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钢筋。
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 材料准备:提前采购足够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充足。
3. 机械设备准备:准备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泵车、钢筋切割机、焊接机等机械设备。
4.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责任,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 挖掘与基础施工(1)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对基底进行处理,清除杂物,确保基底平整。
(3)采用C15混凝土进行基础垫层施工,厚度XX厘米。
2. 框架涵主体施工(1)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框架涵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直径、形状等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输送,分层浇筑,每次浇筑厚度不超过30厘米。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4)混凝土养护采用湿布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 框架涵进出口施工(1)进出口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绑扎与主体结构相同。
(2)混凝土浇筑时,注意对称浇筑,防止发生倾斜。
(3)进出口混凝土养护与主体结构相同。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采购原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2. 施工过程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3. 验收检验:对框架涵施工过程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4.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 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方案

目录1 编制说明 (3)2 工程概况 (3)2.1 工程概述 (3)3 施工方案内容 (4)3.1 施工项目及现场负责人 (4)3.2 施工等级及配合单位 (4)3.3 施工作业内容 (4)3.4 施工地点及工期安排 (4)3.5 影响及限速范围 (5)3.6 设备变化 (6)3.7 施工准备及流程 (6)3.7.1 管线调查 (6)3.7.2 机械准备 (6)3.7.3 施工人员配置 (6)3.7.4 施工机械设备 (7)3.8 主要周转材料 (7)4 组织机构 (8)4.1 劳动力、机具设备材料计划安排 (9)4.2 各工序分配时间 (10)5 施工方法及工艺 (10)5.1 支墩施工 (10)5.2 线路加固及顶进施工工艺 (11)5.2.1 D24m便梁施工前准备 (11)5.2.2 D24m便梁架设 (11)5.3.1 施工准备 (11)5.3.2 挖土与运土 (12)5.3.3 顶进作业 (12)5.3.4 测量观测 (12)5.4 八字墙及附属工程施工 (12)5.5 路基注浆加固 (12)5.6 拆除便梁、恢复线路 (12)6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3)7 安全关键卡控表 (14)8 夜间施工措施 (14)9 无缝线路地段防胀轨跑道措施 (14)10 质量保证措施 (15)10.1 顶进过程中的箱身纠偏措施 (15)10.1.1 箱身方向左右偏差调整的方法: (15)10.1.2 纠正箱身“抬头”方法 (16)10.1.3 纠正箱身“扎头”的方法 (16)11 应急预案 (16)11.1 顶进施工应急预案 (16)11.2 铁路既有线工程塌方应急预案 (17)11.3 防洪汛期及应急措施 (18)11.3.1 实行防洪领导负责制 (18)11.3.2 汛期施工安全 (18)11.3.3 汛期行车安全 (19)11.3.4 制定防洪应急措施 (19)11.3.5 加强管理、落实防洪措施 (19)12.1 现场设防护员和车站设驻站联络员 (20)12.2 配备防护备品 (20)12.3 封锁施工防护 (20)12.4 慢行施工防护 (20)13 放行列车条件 (20)14 验收安排 (20)下穿铁路框构顶进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顶进框构桥设计图》及相关资料。
公路顶管铁路顶箱涵穿越管道施工技术方案

方案:公路顶管、铁路顶箱涵穿越管道施工技术方案1 工程概况西气东输二线南宁—百色支线工程起南宁首站,途径南宁境内邕宁区、良庆区、江南区、西乡塘区、隆安县,百色境内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和右江区,止于百色末站,线路长300km。
本工程管线穿越多处穿越公路,顶管穿越的公路统计如下:高速穿越5条,二级及以上品级公路9条,Ⅲ、Ⅳ级公路和非品级水泥、沥青公路200条,铁路穿越共18处,其中顶管穿越10处,顶箱涵穿越8处。
本标段顶管穿越公路情形统计表本合同项穿越铁路情形统计表2 方案描述带套管穿越公路时,套管顶距公路顶面的距离≥,距公路边沟底面的距离≥1m,套管应伸出公路路边沟外2m。
爱惜套管采纳钢筋混凝土套管DRC1200×2000 Q Ⅲ A JC/T640。
管道穿越铁路加钢筋混凝土箱涵进行爱惜,钢筋混凝土箱涵内净空不小于2m×2m,并知足强度及稳固性要求。
箱涵顶至路轨底的最小埋深≥,箱涵应伸出铁路路堤外2m。
穿越设置专业机组进行施工,依照焊接机组的施工要求及通过权办理情形合理安排施工路段。
3 顶管穿越公路施工方案施工程序预备工作→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及作业坑开挖→安装顶管机→顶进作业及套管安装→测量及顶管机拆除→干线管道安装(组对、焊接、无损检测、试压、补口补伤、安装绝缘支撑)→干线管道穿越→安装套管端部附件→回填恢复地貌施工预备施工前应先熟悉图纸,勘探现场,把握所要施工道路的设计要求及现场地形、穿越土层地质情形。
动工前应及时与公路行政治理部门等相关单位联系,取得穿越施工的合法手续;弄清所施工道路的地下管道、线缆等情形。
施工材料预备齐全,穿越套管查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穿越主管线利用正确,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对施工机具进行检修和保养,使其状态良好。
每一条公路穿越施工前,应征得监理工程师批准。
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把握施工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及平安要求。
测量放线依照设计给定的操纵桩、水准桩进行测量放线,放线时第一移桩、拴桩、护桩,对测量操纵桩进行全进程爱惜。
顶进铁路框架桥涵施工方式阐述

顶进铁路框架桥涵施工方式阐述顶进铁路框架桥涵施工中,需要既有线一侧排除地下电缆,并开挖工作坑、现浇混凝土滑板,在滑板上面制作澆筑框架涵,修筑后背顶板,在进行线路加固,装顶进设备,当顶进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即开动高压油泵,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通过传力设备把框架向前推动顶进,顶推进一个顶程后,然后在空挡处放放顶铁,挖运出土一个顶程距离,以备下次开顶,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整个铁路框架涵顶进到位。
然后拆除D型便梁,养护恢复线路,下面详细介绍施工方法及需注意事项。
1、现场排干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进行施工范围内探沟开挖,横向每10m一道,纵向挖两道,并用电缆探测仪进行双探,能排除的请有关单位进行排除,不能排除的用槽钢或将PVC管纵向割开后对电缆进行套管防护,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工作基坑的开挖工作坑开挖尺寸根据工人作业空间、预制箱形涵平面几何尺寸、后背墙尺寸进行确定。
坑底面适当做成面向顶进方向前高后低的仰坡。
开挖工作基坑前,先预挖设两个观察井观测地下水位,如桥涵体底标高低于水位线,则需要采取降水措施,需要在工作坑两侧设Ф35cm降水井,并采用潜水泵排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1.6m以下,坑底四周设集水井和排水沟。
3、挖孔桩支墩施工围护桩、支撑桩挖孔时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成孔。
挖孔以人工为主,挖孔过程中护壁采用钢护筒,边挖钢护筒边往下沉,挖孔过程中始终保持钢护筒高出原地面20cm左右,防止塌孔现象的发生,且挖孔前对孔周围(大于挖孔直径1.5m 以上)先挖深1m,然后浇注混凝土,并在桩位置防止钢护筒,防止应空口吊土人员来回走动踩松周围土而发生塌孔现象,在围护桩挖孔期间列车通过施工地点时应进行限速。
4、滑板及后背施工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滑板及后背桩及后背浆砌片石的位置的测量放线。
滑板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精确控制滑板顶面标高。
施工人员要对滑板表面平整度精确控制(用大杠或横纵斜挂线)在混凝土终凝后达到一定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充分压光。
浅谈顶管防护涵施工方案

浅谈顶管防护涵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根据水暖专业要求,新建太兴铁路静游至兴县段于DK110+585处设置1-1.95m顶管防护涵。
本涵为供热管防护涵,圆管采用1950-T8-S型号钢筋混凝土圆管,管口型式为双插式,管内径1950mm,壁厚190mm,轨底到管顶覆土高4m2、施工工艺2.1开挖工作坑(1)工作坑采用大开挖方式,布置在线路右侧。
(2)工作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将基坑整平夯实,上设20cm厚C25混凝土滑板,滑板上密铺枕木,枕木上设置导轨。
(3)工作坑开挖后应做好基坑的防排水工作,以便排水畅通。
(4)工作坑后背为板桩式后背,由钢轨、后背梁、旧枕木和后背填土组成,工作坑其他端由钢轨桩和旧枕木挡土。
(5)工作坑内每隔1m左右加一道横撑,组成封闭框架结构。
(5)工作抗开挖好后,应检查承载力是否满足顶进涵的要求。
若土质松软,或基本承载力小于140Kpa,应用级配砂石夯实以防不均匀下沉,底面还应结合滑道制造,做成沿顶进方向头高尾低的仰坡,以便在顶进出现“扎头”时调整到预期位置。
2.2顶进圆管施工(1)安设和调试顶进设备将各种传力设备和液压系统按设计和说明书安装联结好,检查无误后开动千斤顶空顶进、退一次进行调试,发现问题即时检修。
(2)布置千斤顶与顶铁。
千斤顶以涵洞中心尾轴对称布置。
除前后横向顶铁外,尚应配备10、15、20、30、60、80cm长度的纵向顶铁,便于每顶一镐时抽换。
(3)开顶前应做好各种故障处理方案,准备足够的故障处理材料。
(4)开顶前必须对线路加固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检查内容为:线路加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加固部件有无侵入限界的情况,加固扣件是否有松动脱落等。
(5)顶管施工应在工作坑内安装导轨,导轨高程允许偏差为±2mm,中心线允许偏差为3mm。
首节管节安放在导轨上,应测量其中线和前后两端高程,合格后方可顶进。
(6)顶管由吊车吊装就位,两端设检查井。
检查井1按设计图中结构设置,采用C35混凝土浇筑;检查井2、盖板及检查梯按给水暖专业设计图施工,施工时需注意检查井2 应满足设计水位的相关要求。
施工说明

施工说明一、施工依据:二、施工采用技术标准及规范:(一)采用的技术标准1、铁路荷载:中一荷载(二)采用规范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2、《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三、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陕西国华锦界煤矿主井井口至污水处理厂管道于神延线K158+550处穿越神延铁路,管道中心与神延铁路斜交,斜交角9度。
管道穿越处神延线平面位于半径R=600m 的曲线上,线路纵坡为11.3%,为无缝非电气化铁路。
管道除穿越神延铁路外,还要穿越神延线左侧既有国华锦能公司铁路专用线2股道,在建的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2股道及神延线右侧在建的汇森煤业铁路专用线走行线1股道。
为保证铁路安全,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需要对穿越铁路的管道进行防护。
(二)地形、地貌及气象特征:涵位处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4℃,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28.4℃。
最大冻结深度1.46m。
该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440.8mm,年均蒸发量1774.4mm。
涵位处地貌为沙盖滩地,海拔标高在1175~1181m,相对高差6.0m。
(三)地层岩性:涵址区主要地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人工填土和第四系全新统风积中砂(Q4eol)。
人工填土主要为既有神延线路基,其中风积中砂(Q4eol)地层岩性特征如下:淡黄色,稍湿,稍密~中密,砂质较为纯净,偶见砾石,广泛分布于桥址区,层厚1.80~12.20m。
属Ⅱ级普通土。
(四)地质构造及地震1、地质构造拟建涵位处于第四系覆盖层较厚,地质测绘工作中未发现有构造形迹存在。
2、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其第一号修改单,拟建涵为处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场地土类型以中软土为主,场地类别为Ⅲ类。
四、主体工程概述: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2009年10月20日评审会纪要,防护结构采用2.2m+2.4m+2.2m连孔结构,同时原2009年9月出版的1-5.0m的框架防护涵施工图废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260+092 1-3×2.5m、K260+170 1-3×2.5m钢筋砼框架涵顶进施工方案国际旅游度假区大道管道穿越西环铁路防护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1.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1.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1.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1.5《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1.6《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7《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汇编》;(2009)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2.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2.1 国际旅游度假区大道管道穿越西环铁路桥防护涵施工图二、工程概况2.1天然气管道、给水管道和电力等管线分别在大道跨线桥两侧下穿海南西环铁路线,是国际度假城的重要基础设施,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分别于西环线K260+092和K260+170设铪1-3.0*2.5m框架涵,防护管线。
防护涵采用现场预制、顶入法施工。
2.2地形、地貌及气象特征:国信(海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拥有的国际度假城土地总面积近6000亩,度假城地处海南省乐东县,沿海岸线6500余米,地处北纬18024′,东经108039′,距环岛西线高速5公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88公里、尖峰岭国际森林公园12公里。
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26度,光照充足,植被繁茂,海洋浮游生物丰富,海水可利用价值高,被誉为“天然温室,植物天堂,蓝色宝地”。
2.3地层岩性根据已有工程地质材料,拟防护涵沿线地质条件根据岩性特征由上而下分为:①、②、③、④、⑤、⑥、⑦七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下:①层粗纱(Q4m):浅黄、黄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状,厚- 1 -度6.00~10.00m。
②层淤泥质粉粘土(Q4m):呈透镜体状分布,浅灰、灰色,流塑~软塑壮,厚度2.00~4.00m。
③层粘土(Q1m):灰黄色,可塑-硬塑料,厚度10.00~15.00m。
④层粉质粘土(N2m):灰色,可塑-硬塑状,厚度10.00~20.00m。
⑤砂质粘性土(Q e1):灰黄、灰白、灰褐色,可塑、硬塑状,厚度3.00~8.00 m。
⑥强风化花岗岩(T3Y):褐黄、灰白色,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厚度2.00~5.00 m。
⑦中等-微风化花岗岩(T3Y):灰白色, 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厚度大。
2.4相关铁路及铁路设备概括2.4.1 海南西环铁路线路全长342.26km。
北起海口市,自海口站引出后,向西经老城、临高、洋浦、东方、崖城等,接入三亚市海南西环线三亚站。
西环铁路为非电气化、单线、无缝铁路。
拟建框架涵处既有西环铁路以路堤形式通过,轨面标高16.15m位于直线区段。
2.4.2钢筋混凝土框架涵箱涵拟设框架涵分别位于西环线K260+092和K260+170处,框架涵穿越既有海南西环线正线一股道,框架涵出入口设检查井.框架涵净宽 3.0m,净高2.5m,顶板厚0.40m,底板厚0.55m,长度为在既有铁路两端各长出路堤护道外不小于5m。
框架箱涵采用现场预制,顶入法施工。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不小于P8,两端检查井外用混凝土封堵端墙。
K260+092 1-3.0*2.5m铪框架涵,涵长44.06m,为防护给水管、中水管、电力和电信管线而设,最小埋深0.4m,路肩以下埋深1.5m。
检查井位于左右侧路基坡脚外各不小于15m,(安全保护距离)。
防护涵分为三节,位于线路下部分涵节长15m,采用顶入法施工,其余两节各15m 和14m涵长采用明挖现浇施工。
防护涵内设有球墨铸铁给水管1条,管径DN600,管壁厚8mm,工作压力1.0MPa;球墨铸铁中水管1条,管径DN150,管壁厚8 mm,工作压力1.0MPa;PVC电力管6条,管径150;电信管K260+170 1-3.0*2.5m铪框架涵,涵长50.06m,为防护燃气管道而设,最小埋深1.8m,路肩以下埋深3.1m,涵内设C20混凝土支墩,检查井位于左右侧路基坡脚外各不小于15m,(安全保护距离)和20m (设排气管)。
防护涵分为三节,位于线路下部分涵节长19m,采用顶入法施工,其余两节各15m和16m涵长采用明挖现浇施工。
防护涵内设有两根管为DN200、工作压力6.4MPa、直缝电阻焊钢管,管壁厚5.2mm,管材X52;采用3层PE加强极防腐。
框架涵顶进前采用D16施工便梁和4根直径1m长度8m的C25混凝土挖孔桩对铁路进行架空加固。
在拟建结构顶进后与路基间留下的空隙采用填水泥稳定砂砾并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铁路架空撤除后应及时恢复既有线路,补充道碴,并对线路进行沉降整修和通车后线路养护。
3、框架箱涵主体结构防水主体结构防水采用箱涵顶面及侧面上部20cm铺设 TQF-1(JS-18)型防水层。
具体设置方法如下:从下至上:聚氨酯防水涂料+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钢筋网水泥砂浆防护层(厚度3cm)。
搭接处设置方法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钢筋网水泥砂浆防护层,搭接长度应大于10cm。
详细施工方法请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1型防水层施工细则》执行。
4、顶进涵工程数量:主体结构采用C40钢筋混凝土;检查井井壁及井筒采用C30混凝土;检查井盖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
三、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力组织3.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大道跨线桥第Ⅱ标段施工管理机构图3.2 项目部人员表项目部人员表3.3顶进作业组织表顶进作业组织表3.4劳动力组织劳动力表四、施工工期及计划安排4.1施工工期:计划2011年10月 20日开工,2012年2月17日竣工,工期120天。
4.2详细施工安排见施工进度图。
五、质量目标合格。
六、施工工艺及方法6.1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对框架涵起指导施工、控制质量、保证安全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开工前认真编写施工方案,针对顶进框架涵施工方案我们查阅了图纸、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运营单位的规定规章及相关文件等资料,尽可能使之完善,详实,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6.2框架涵身预制工艺在滑板上绑扎底板钢筋→安装斜梗及底板模板→灌注底板混凝土→养护→安装边墙内模→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分层安外模→灌注边墙及顶板混凝土→养护→拆模→做框架桥身防水层防护层。
6.3顶进施工工艺工作坑开挖滑板、导向墩后背箱身预制防水层线路加固顶进恢复线路出、入口附属工程缺口回填6.4施工方法在保证排水和地下管线安全的前提下开挖工作坑,修筑后背及滑板,设置润滑隔离层,在润滑隔离层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身,完成挖孔桩施工和架空梁的安置,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试顶与顶进作业,顶进作业完成后恢复线路,施工出入口附属工程。
6.4.1基坑降水施工基坑降水主要是通过降水井抽水及时降低含水层的水头高度,防止基坑边坡垮塌、底板突涌、基坑面窿起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性,确保基坑开挖工程和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当土方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在垫层外侧0.4m处,开挖宽0.4m,深0.3m 的排水沟,沿基坑坡底周边设二道,而后填满碎石,形成排水盲沟系统,每基坑设集水井2个,集水井0.5m*0.5m*0.6m,井壁采用M5红砖砌筑,井底铺0.3m厚的碎石,以免泥砂堵塞水泵,排水沟和集水井保持0.1m的高差。
沿基坑坡顶设一道用M5水泥砂浆砌红砖,厚0.12,高0.3m挡水墙,四周向外5%坡度组成排水,堵水系统,防止地表面水流入基坑内。
由于地下水水位埋深为6.8~8.6m,变幅2.0m,基坑内地下水,我部2011年10月19日开挖K260+092、K260+170防护涵基坑,2011年10月20日四台内燃单级离心污水泵出口直径250mm水泵24小时不间断抽水至2011年12月20日结束,抽水台班共计:720个台班;6.4.2工作坑开挖及防护在保证排水和地下管线安全的前提下开挖工作坑。
土方开挖以人力开挖为主,人力运土。
工作坑顶边距既有线路基坡脚3.0m,周边基坑开挖坡度按照1:1.5坡度进行放坡开挖,工作坑尺寸根据框架涵结构尺寸确定,并在箱身底板前留适当的空顶长度,为确保铁路路基安全,空顶长度设置为10米。
工作坑宽度,以工作底板两侧以外各加宽1m,前端底板距开槽坡度1m,基坑周边尤其是靠既有线一侧采用打木桩、编织袋护坡等方法加以防护。
基坑开挖过程中,大量地下水渗透基坑,造成基坑大量积水,且地基无法达到承载力要求,我部建议对此两处防护涵基坑底0.3m砂石混合换填,机械碾压密实,其次浇注0.3mC25砼。
6.4.3修筑后背:后背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后背桩做挡土板,其后砌筑M10浆砌片石后背墙,填后填反压土,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施工,确保后背质量。
6.4.4修筑滑板:滑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中心线与顶进涵设计中心一致。
滑板的前端比箱身长1m,后端与顶背相连,滑板两侧比箱身各宽1.0m。
对工作坑基底视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如对基底进行抛填片石加固,或在滑板内增设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滑板强度等。
采用跳格法控制滑板顶面平整度。
滑板顶面做成向顶进方向2‰-5‰的仰坡,以防止顶进时箱身扎头,同时滑板上设置相应的导向设施。
6.4.4.1钢筋施工:钢筋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作业,涵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汽车运输到现场进行人工绑扎安装。
6.4.4.2砼施工:混凝土在搅拌站拌合,灌车运输,泵车浇注,灌注时为防止砼离析,采用串筒。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砼尽量要使振捣捧垂直插入砼中,并离开模板10cm,振捣时间,每一插点一般为20~30S,直至砼表面泛浆,不再下沉,基本不冒气泡为止,振捣捧移动间距控制Φ50:L≤30cm;Φ20:L≤12cm;确保砼振捣密实。
6.4.5隔离及润滑层施工滑板顶面养生后,先铺设一层2cm厚水泥砂浆抹面,上面浇一层厚约5mm 石蜡,石蜡油凝固后,撒一层1mm厚的滑石粉,接着铺设两层塑料薄膜,最上面铺设一层油毡纸。
6.4.6预制箱身:6.4.6.1预制箱身在润滑隔离层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身,施工时使箱身中线、滑板中线和顶进位置的中心线均在一条直线上。
在箱身前端底板下部做成50厘米长、坡度为1:10的船头坡,以便顶进时将高出箱底的土壤压入箱底,以增加其承载力,防止在顶进过程中箱身出现扎头现象。
箱身模板采用钢模板和木模板相结合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