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聚丙烯酰胺MSDS报告

聚丙烯酰胺MSDS报告

聚丙烯酰胺MSDS报告聚丙烯酰胺MSDS报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化学品化学品商品名:聚丙烯酰胺或PAM 英文名:Polyacrylamide (PAM)国家应急电话:120,119,110二、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量: 900万离子性:阳离子化学类别: 螯合剂型聚合物容积密度: 0.70gms/cm3 粘度:(1.0%SOL)950mPa?S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粒状固体,稀释后呈无色液体,无臭水分(0.1%SOL):10%以下。

pH值:6.0--7.0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侵入途径:无健康危害:无资料急性中毒:无慢性影响:未发现环境危害:无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食入: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此产品食入后不会中毒五、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用水灭火时,颗粒遇水后变滑,避免人员滑倒摔伤有害燃烧产物:无灭火方法:无火灾危险。

六、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颗粒遇水后变滑,避免人员滑倒摔伤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个人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工程控制: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无特别要求。

手防护:用大量水冲洗洗其它防护:九、理化特性颜色:白色粒状气味:无味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产生放热反应的氧化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热的腐烂物可能产生,氢化合物气体,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等。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无毒性刺激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无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它有害作用: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在不违反传统处理规则的前提下,用水冲洗包装物,然后用此水来溶解产品进行使用。

废弃注意事项: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不适用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编织袋包装或桶包装,每包或桶为25公斤。

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
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技术。

实验目的,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对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进行分离和检测,利用银染技术对分离的片段进行可视化检测。

实验步骤:
1. 提取DNA样品并进行PCR扩增,得到含有SSR序列的DNA片段。

2. 准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PCR产物加入样品槽中,进行电泳分离。

3. 取出凝胶,进行银染处理,使得SSR片段能够被可视化。

实验结果: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含有SSR 序列的DNA片段,并进行了银染处理。

在凝胶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SSR片段的条带,证明了我们的实验取得了成功的结果。

实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运用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和银染检测技术,对SSR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SSR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在PCR扩增时,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提高PCR产物的质量和数量。

在电泳分离中,也需要注意凝胶的制备和运行条件,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和银染检测技术,对SSR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这为我们今后进一步
研究SSR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编写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并测定分子量。

实验原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分离蛋白质的标准方法,可对不同来源和大小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

在本实验中,通过将蛋白质溶解于含有SDS和2-巯基乙醇等条件下的试样缓冲液中,以使蛋白质带有几乎相同的负电荷,通过电泳使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以大小不同的分子量在电场作用下移动,最终被染色,进行分离鉴定。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SDS-PAGE电泳装置、试样缓冲液、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质样品、电泳缓冲液等。

2.制备SDS-PAGE电泳凝胶:按照说明书,将聚丙烯酰胺凝胶拆封并放置在实验室温度下一段时间,使其柔软。

3.制备电泳缓冲液:按照说明书,取适量的Tris、glycine和SDS等物质,配制电泳缓冲液,使其达到所需浓度。

4.制备试样缓冲液:按照说明书,取适量的Tris、SDS和2-巯基乙醇等物质,配制试样缓冲液。

5.制备样品:取适量的蛋白质样品,在试样缓冲液中煮沸一段时间,使蛋白质分子展开。

6.装样:将制备好的样品加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装置样品槽中。

7.电泳:按照说明书,调整电泳缓冲液pH值和电泳电压等条件,开启电泳装置,进行电泳操作。

8.染色:将电泳板取出,进行荧光染色或银染色法。

9.图像处理:使用图像分析系统或其他软件,进行蛋白质条带的分析和图像处理。

实验结果:经过SDS-PAGE电泳后,样品中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呈现出大小不同的分子量条带,通过荧光染色或银染色可以清晰地看到分离的蛋白质条带。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可以判断样品中含有哪些蛋白质。

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
技术实验报告
自查报告。

实验报告标题,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技
术实验报告。

自查报告:
在完成本次实验报告之后,我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自查,
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报告的完整性。

首先,我检查了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包括样品制备、凝胶
电泳分离、银染检测等。

我确认每一个步骤都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
要求进行,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了实验条件,以避免可能的
误差。

其次,我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反复检查和比对。

我确认所有的实
验数据都已经被正确记录,并且在报告中进行了清晰的呈现和分析。

我特别关注了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和银染检测的结果,
确保它们符合预期并且能够支撑实验结论。

最后,我对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了审查。

我检查了报告中的文字、图表、参考文献等,以确保它们符合学术规范并且能够清晰地传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以上的自查工作,我确认本次实验报告的内容准确无误,并且已经符合了要求。

在以后的实验工作中,我将继续严格执行实验操作规程,并且对实验数据和报告进行认真的自查,以确保科研工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完整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完整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班级:生工xxx姓名:xxx同组人:xxx学号:xxxx日期:xxxx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 引言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目前分离蛋白质亚基并测定其分子量的常用方法,为检测电泳后凝胶中的蛋白质,一般使用考马斯亮蓝(CBB)染色[1]。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并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操作技术。

2 材料和方法2.1实验原理2.1.1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性能及制备原理2.1.1.1 性能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机械性能好,有弹性,透明,相对地化学稳定,对pH和温度变化比较稳定,在很多溶剂中不溶,是非离子型的,没有吸附和电渗作用。

通过改变浓度和交联度,可以控制孔径在广泛的范围内变动,并且制备凝胶的重复性好。

由于纯度高和不溶性,因此还适于少量样品的制备,不致污染样品。

2.1.1.2 制备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用丙烯酰胺(Acr)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

聚丙烯酰胺凝胶聚合的催化系统有化学聚合和光聚合两种。

本实验是用化学聚合。

化学聚合的催化剂通常多采用过硫酸铵(AP)或过硫酸钾,此外还需要一种脂肪族叔胺作加速剂,最有效的加速剂是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

在叔胺的催化下,由过硫酸铵形成氧的自由基,后者又使单体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反应。

叔胺要处于自由碱基状态下才有效,所以在低pH时,常会延长聚合时间;分子氧阻止链的延长,妨碍聚合作用;一些金属也能抑制聚合;冷却可以使聚合速度变慢。

通常控制这些因素使聚合在1小时内完成,以便使凝胶的性质稳定。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两种系统,即只有分离胶的连续系统和有浓缩胶与分离胶的不连续系统,不连续系统中最典型、国内外均广泛使用的是著名的Ornstein-Davis高pH碱性不连续系统,其浓缩胶丙烯酰胺浓度为4%,pH = 6.8,分离胶的丙烯酰胺浓度为12.5%,pH = 8.8。

sds-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实验报告论文格式

sds-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实验报告论文格式

sds-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实验报告论文格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姓名:同组人:xxx学号:xxxx日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 引言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是目前分离蛋白质亚基并测定其分子量的常用方法,为检测电泳后凝胶中的蛋白质,一般使用考马斯亮蓝(CBB)染色[1]。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并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操作技术。

2 材料和方法2.1 实验原理2.1.1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性能及制备原理2.1.1.1 性能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机械性能好,有弹性,透明,相对地化学稳定,对pH和温度变化比较稳定,在很多溶剂中不溶,是非离子型的,没有吸附和电渗作用。

通过改变浓度和交联度,可以控制孔径在广泛的范围内变动,并且制备凝胶的重复性好。

由于纯度高和不溶性,因此还适于少量样品的制备,不致污染样品。

2.1.1.2 制备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用丙烯酰胺(Acr)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

聚丙烯酰胺凝胶聚合的催化系统有化学聚合和光聚合两种。

本实验是用化学聚合。

化学聚合的催化剂通常多采用过硫酸铵(AP)或过硫酸钾,此外还需要一种脂肪族叔胺作加速剂,最有效的加速剂是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

在叔胺的催化下,由过硫酸铵形成氧的自由基,后者又使单体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反应。

叔胺要处于自由碱基状态下才有效,所以在低pH时,常会延长聚合时间;分子氧阻止链的延长,妨碍聚合作用;一些金属也能抑制聚合;冷却可以使聚合速度变慢。

通常控制这些因素使聚合在1小时内完成,以便使凝胶的性质稳定。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两种系统,即只有分离胶的连续系统和有浓缩胶与分离胶的不连续系统,不连续系统中最典型、国内外均广泛使用的是著名的Ornstein-Davis 高pH碱性不连续系统,其浓缩胶丙烯酰胺浓度为4%,pH = 6.8,分离胶的丙烯酰胺浓度为12.5%,pH = 8.8。

电泳检测报告

电泳检测报告

电泳检测报告
欢迎阅读本次电泳检测报告。

本次检测是针对特定DNA样本进行的,我们使用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测定。

检测结果显示,该DNA样本中存在一条长度为1500bp的DNA片段。

通过进一步比对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该DNA片段与参考样本完全相同,可以确认该片段并未发生突变或变异。

该片段的长度和类型符合预期,没有出现不同寻常的情况。

该片段并未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或损害,比如化学物质或放射性辐射等。

总的来说,根据我们对该DNA样本进行的电泳检测结果,该样本符合预期,未出现异常情况。

以上检测报告仅供参考,具体结论和分析请以专业实验室的正式报告为准。

谢谢。

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

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引用标准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GB 12005.2 聚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3型号及品级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同一型号的产品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4技术要求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续表1表2 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5实验方法5.1 外观测定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5.2 特性粘数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3 水解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4 粒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5 固含量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5.7溶解速度的测定按企业标准规定5.8 黑点数的测定按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测定黑点数.5.9不溶物含量测定5.9.1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2g;不锈钢网:孔径0.11mm(120目),100mm×100mm;烧杯:1 000mL;真空干燥箱;电磁搅拌器.5.9.2 测定方法称取0.4式样,精确至0.002g,将其缓缓加入盛有1 000mL蒸馏水并已开动搅拌的1 000mL烧杯中.保持旋涡深度约4cm,常温下溶解6h.用事先经丙酮洗涤二次并干燥恒重的不锈钢网过滤该溶液,过滤后,将不锈钢网连同不溶物按GB 12005.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称量。

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
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对样品进行分离,并通过银染检测技术对分离的蛋白质进行检测,从而达到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目的。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收集待分离的蛋白质样品,如细胞提取液或组织提取液。

2. 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蛋白质溶解、蛋白质浓缩和蛋白质还原处理。

3. 凝胶制备,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包括制备上、下凝胶液和加载样品。

4. 电泳分离,将样品加载至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

5. 银染检测,将分离的蛋白质在凝胶上进行银染处理,观察蛋白质条带。

实验结果: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成功分离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并通过银染检测技术观察到了清晰的蛋白质条带。

根据条带的位置和强度,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利用SSR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与银染检测技术对样品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检测,为后续的蛋白质定性和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同时,实验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电泳条件的优化和银染技术的改进,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聚丙烯酰胺(PAM)

聚丙烯酰胺(PAM)

聚丙烯酰胺是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由于其分子链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极性基团,它能通过吸附水悬浮的固体粒子,使粒子间架桥或通过电荷中和使粒子凝聚形成大的絮凝物。

****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污水、污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沭阳污水投加PAM絮凝的现象及过程,PAM的净水作用及影响絮凝的主要因素;2、寻求沭阳污水投加PAM的最佳絮凝条件;3、在获得PAM最佳絮凝条件的基础上,为沭阳污水加药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验原理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电荷,它们之间的电斥力是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ξ表示,又称为Zeta电位。

Zeta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斥力的大小和影响范围。

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约在-30mV以上,投加絮凝剂之后,只要该电位降到-15mV左右即可得到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反,当Zeta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絮凝状态。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与小分子不同,它不仅与电荷作用有关,而且和其本身的长链特性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作用可以用架桥机理来解释。

长链的高分子一部分被吸附在胶体颗粒表面上,而另一部分则被吸附在另一个颗粒表面,并可能有更多的胶体粒子吸附在一个高分子的长链上,这好像架桥一样把这些胶体颗粒连接起来,从而容易发生絮聚。

这种絮凝通常需要高分子絮凝剂的浓度保持在较窄的范围内才能发生,如果浓度过高,胶体的颗粒表面吸附了大量的高分子物质,就会在表面形成空间保护层(如图1所示),阻止了架桥结构的形成,反而比较稳定,使得絮凝不易发生,这就是空间稳定,所以絮凝剂的加入量具有一个最佳值,此时的絮凝效果最好,超过此值时絮凝效果会下降,若超过过多反而起到稳定保护作用。

图1 高分子的絮凝与保护作用高分子絮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一般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架桥能力越强,絮凝效果越好。

但是相对分子质量太大的高分子絮凝剂不仅溶解困难、运动迟缓,而且吸附的胶体颗粒的空间距离太远、不容易聚集,达不到有效地絮凝。

聚丙烯酰胺高质量检测报告材料

聚丙烯酰胺高质量检测报告材料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引用标准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GB 12005.2 聚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3型号及品级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同一型号的产品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4技术要求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续表1序号级别指标检验项目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3 水解度.% 根据聚丙烯酰胺命名的规定,按标称值进行分档4 粒度%2mm(10目)筛余物00.64mm(20目)筛余物<100.11mm(120目筛余物>905 固含量,% ≥93 90 876 残留单体%普通非离子型≤0.2 0.5 1.5阴离子型≤0.2 0.5 2.0阳离子型≤0.2 0.5 4.0 食品卫生级≤0.02 0.05 0.05表2 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5实验方法5.1 外观测定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5.2 特性粘数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3 水解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4 粒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5 固含量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5.7溶解速度的测定按企业标准规定5.8 黑点数的测定按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测定黑点数.5.9不溶物含量测定5.9.1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2g;不锈钢网:孔径0.11mm(120目),100mm×100mm;烧杯:1 000mL;真空干燥箱;电磁搅拌器.5.9.2 测定方法称取0.4式样,精确至0.002g,将其缓缓加入盛有1 000mL蒸馏水并已开动搅拌的1 000mL烧杯中.保持旋涡深度约4cm,常温下溶解6h.用事先经丙酮洗涤二次并干燥恒重的不锈钢网过滤该溶液,过滤后,将不锈钢网连同不溶物按GB 12005.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称量。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评价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评价实验报告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评价实验报告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评价实验报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聚丙烯酰胺( PAM)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体丙烯酰胺在空气中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季铵盐而失去酰胺基,形成高级脂肪酸和丙烯酸。

为了使合成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粘度稳定性,需要在反应结束后用大量水洗涤反应器,以除去未参加反应的游离单体丙烯酰胺、少量残留的季铵盐和聚丙烯酰胺产品上的杂质,从而提高聚丙烯酰胺的产品纯度和活性。

2.实验目的掌握: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原理及条件控制;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及技术指标计算;凝胶条件下各组分分配行为研究。

实验设备:丙烯酰胺系列试剂;凝胶系统(Triton X-100、TrifluoroalkylComposentHy-80、 TriamperialCSPE);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离心机;超滤装置;反应釜(钢制);离心管(1.2×L);压力传感器(3T/25℃);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第一部分,加入混合丙烯酰胺水溶液:配制比例为0.5%:0.4%:0.9%:1.0%(摩尔比)。

在反应容器内按照顺序加入配料罐内丙烯酰胺水溶液(1+0.7:0.4:0.6)至总容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关闭阀门,开启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打开离心泵循环管路阀门,打开分水滤集器排出上层废水,将上清液转移到盛有冰醋酸的锥形瓶中,并记录锥形瓶初始刻度,随着反应过程的不断深入,分水滤集器中的反应液逐渐增多且反应过程越快,相应地需要调节锥形瓶中溶液的浓度,以达到适宜的凝胶强度,保证最终得到均匀一致的产品。

注意事项:加入丙烯酰胺水溶液时,一般先用铁棒搅拌,再慢慢倾倒。

避免大块固体沉淀影响操作。

第二部分,恒温(30℃)自由基聚合: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冷却水等必要装置的高位槽或者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碘、四氯化碳、二甲苯、三氯甲烷和含有酰氯基团的小颗粒金属盐(如氧化锰),加热升温至熔点以上20℃,让系统处于自由基状态。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
以下是参考内容:
检测单位:XXXXX检测中心
报告编号:XXXXX
报告日期:XXXXX
样品信息:
样品名称:聚丙烯酰胺
样品重量:XXXXX克
样品保存:在XXXXX度下保存
样品状态:实物
检测目的:确定样品中的聚丙烯酰胺含量
检测原理:
我们选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聚丙烯酰胺含量,PCR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异性引物和DNA聚合酶作用使特定DNA序列在添加DNA聚合酶和特异性引物的条件下进行复制的技术,PCR技术可以检测出聚丙烯酰胺在样品中含量的大小。

检测方法:
1.操作步骤:
(1)将样品加入苯甲酸盐悬液中,室温下搅拌均匀,形成反应混合液;
(2)将反应混合液放入聚合酶链反应(PCR)装置中,其中含有特殊的特异性引物和DNA聚合酶;
(3)将反应混合液加热至恒定温度(55℃),使特异性引物和DNA 聚合酶作用使特定DNA序列在添加DNA聚合酶和特异性引物的条件下进行复制;
(4)复制完成后冷却至室温,用大肠杆菌培养基进行定量,最终获得聚丙烯酰胺含量的数值。

2.检测结果:
测定的聚丙烯酰胺含量为 XXXX,即 XXXX mg/L。

3.检测结论:。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SDS-PAGE实验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SDS-PAGE实验的操作流程;3. 分析不同蛋白质在SDS-PAGE中的分离情况;4.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总结。

二、实验原理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SDS将蛋白质变性并赋予等电点,将蛋白质按照分子量大小在凝胶中进行分离。

通过电泳操作,蛋白质会根据其分子量在凝胶中移动,最终形成不同的条带,便于观察和分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获取需要分析的蛋白质样品,并进行处理使其可以被SDS-PAGE分离;2. 制备凝胶:根据实验需要,配置聚丙烯酰胺凝胶,并在凝胶板中固定好;3. 样品加载:将处理好的蛋白质样品加载到凝胶槽中;4. 电泳分离:在设定好电压和时间的条件下,进行电泳操作,使蛋白质在凝胶中分离;5. 染色观察:将分离后的蛋白质用染色剂染色,然后观察分离的条带;6.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蛋白质的分析和解读。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样品:蛋白质样品;2. 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3. 电泳槽:用于进行SDS-PAGE电泳的设备;4. 电源:用于提供电泳操作所需电压的电源设备;5. 染色剂:用于染色观察蛋白质条带的染色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SDS-PAGE实验操作,观察到样品中不同蛋白质在凝胶中的分离情况。

根据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形成了明显的条带,条带的位置和密度反映了样品中蛋白质的分布情况。

通过染色观察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组成和含量。

六、实验结论SDS-PAGE实验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分析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和分析,从而了解样品的蛋白质组成和特性。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SDS-PAGE可以有效地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聚丙烯酰胺主要指标测试样表_解释说明

聚丙烯酰胺主要指标测试样表_解释说明

聚丙烯酰胺主要指标测试样表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聚丙烯酰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多样的应用特点,在水处理、石油开采、纺织、造纸等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为了确保聚丙烯酰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稳定,需要对其主要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对聚丙烯酰胺主要指标进行测试样表的解释和说明。

文章分为引言、聚丙烯酰胺概述、主要指标定义与测试方法以及测试样表解释与说明等几个部分。

通过对每个部分的详细介绍和解读,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聚丙烯酰胺主要指标测试样表,并能够正确使用和理解相关数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聚丙烯酰胺主要指标测试样表的解释和说明,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些指标及其相关定义、测试方法以及数据解读。

同时,本文也旨在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一个可参考的工作文档,以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聚丙烯酰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以上是关于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说明,请在下一部分开始撰写相关内容。

2. 聚丙烯酰胺主要指标测试样表解释说明:2.1 聚丙烯酰胺概述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油田开发以及其他工业领域。

作为一种多功能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黏稠度以及流变特性。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的稳定与可靠,对聚丙烯酰胺的主要指标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2.2 主要指标定义与测试方法针对聚丙烯酰胺产品,有三个主要指标需要进行测试:含水率、分子量和性能指标。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指标的定义和相应的测试方法。

2.2.1 含水率测试方法含水率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它表示聚丙烯酰胺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

通常采用干燥法或重量法来测定含水率。

干燥法是将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取重量差,并将其与初始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含水率。

重量法是直接将样品置于烘干器中,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的样品质量变化来计算含水率。

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

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

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
一、检测介绍
检测项目: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
检测日期:___________
检测地点:___________
样品名称:聚丙烯酰胺
检测人员:___________
二、检测方法
1、外观检测
检测标准:聚丙烯酰胺的颗粒大小在细致小到中等大小之间,颗粒完整,表面平整,密实,颜色灰白至灰黄。

检测结果:样品符合检测标准,颗粒大小细致小,完整,表面平整,密实,颜色灰白至灰黄。

2、目测检测
检测标准:聚丙烯酰胺的流动性好,无明显沉淀,看见的沉淀含量不超过5%。

检测结果:样品流动稳定,无明显沉淀,看见的沉淀含量低于5%。

3、水分测定
检测标准:聚丙烯酰胺含水量不超过1%
检测结果:样品中的含水量为0.8%,符合检测标准。

4、溶解性测定
检测标准: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溶于一定比例的水、乙醇和乙醚中。

检测结果:样品完全溶解于一定比例的水、乙醇和乙醚中,符合检测标准。

三、检测结论
经上述检测,我们判定所检测样品的聚丙烯酰胺质量符合用于医疗有关的各项标准,可用于生产。

实验报告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实验报告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实验报告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实验二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1 原理1.1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性能及制备原理1.1.1性能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机械性能好,有弹性,透明,相对地化学稳定,对pH和温度变化比较稳定,在很多溶剂中不溶,是非离子型的,没有吸附和电渗作用。

通过改变浓度和交联度,可以控制孔径在广泛的范围内变动,并且制备凝胶的重复性好。

由于纯度高和不溶性,因此还适于少量样品的制备,不致污染样品。

1.1.2 制备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用丙烯酰胺(Acr)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

聚丙烯酰胺凝胶聚合的催化系统有化学聚合和光聚合两种。

本实验是用化学聚合。

化学聚合的催化剂通常多采用过硫酸铵(AP)或过硫酸钾,此外还需要一种脂肪族叔胺作加速剂,最有效的加速剂是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

在叔胺的催化下,由过硫酸铵形成氧的自由基,后者又使单体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反应。

叔胺要处于自由碱基状态下才有效,所以在低pH时,常会延长聚合时间;分子氧阻止链的延长,妨碍聚合作用;一些金属也能抑制聚合;冷却可以使聚合速度变慢。

通常控制这些因素使聚合在1小时内完成,以便使凝胶的性质稳定。

1.1.3 凝胶浓度和交联度与孔径的关系凝胶浓度根据被分离的物质的分子量大小确定。

当分析一个未知样品时,常先用7.5%的标准凝胶或用4~10%的凝胶梯度来试测,而后选出适宜的凝胶浓度。

凝胶的机械性能、弹性是否适中很重要,胶太软易断裂,;太硬则脆,也易折断。

1.2 SDS-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蛋白质分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时,它的迁移率取决于所带净电荷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

如果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加入SDS和巯基乙醇,则蛋白质分子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它的分子量,而与所带电荷和形状无关。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SDS和巯基乙醇后,巯基乙醇能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SDS能使蛋白质的氢键、疏水键打开,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上,形成蛋白质-SDS 复合物。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检测报告模板聚丙烯酰胺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模板食品检测报告模板第三方检测报告模板篇一: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引用标准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GB 12005.2 聚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型号及品级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为优级.同一型号的产品分品一级品和合格品.技术要求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 和表2 的规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续表1表2 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5 实验方法5.1 外观测定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 5.2 特性粘数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3 水解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4 粒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5 固含量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 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5.7 溶解速度的测定按企业标准规定5.8 黑点数的测定按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测定黑点数.5.9 不溶物含量测定5.9.1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2g;不锈钢网:孔径0.11mm(120 目),100mm× 100mm; 烧杯:1 000mL; 真空干燥箱; 电磁搅拌器.5.9.2 测定方法称取0.4 式样,精确至0.002g,将其缓缓加入盛有1 000mL 蒸馏水并已开动搅拌的1 000mL烧杯中.保持旋涡深度约4cm,常温下溶解6h. 用事先经丙酮洗涤二次并干燥恒重的不锈钢网过滤该溶液,过滤后,将不锈钢网连同不溶物按GB 12005.2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称量。

聚丙烯酰胺搅拌试验中丙烯酰胺检测报告

聚丙烯酰胺搅拌试验中丙烯酰胺检测报告
参考文献
[1]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郝桐生.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刘昱光(1979-),工程师,2002 年毕业于佳木斯大学机械 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工作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工 艺部,从事汽轮发电机工艺工作。
根据聚丙烯酰胺搅拌试验中投注量和产品说明书中单体大致含量
2.2 仪器和试剂
为 0.01%来确定标准曲线测定范围:0-0.5μg/L。
2.2.1 仪器
气相色谱仪:VARIAN CP3800,1041 进样口,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CPsil5CB 毛细管色谱柱(长 15m,0.25mm 内径,0.25um 膜厚),
加水至 100mL。
色谱标准物质:2,3-二溴丙酰胺(2,3-DBPA)
制备方法:称取 3.5g 丙烯酰胺,置于 250ml 抽虑瓶中(瓶塞应为事
先打孔的胶塞并用透明纸包裹),用 250ml 纯水溶解,加入 15.0g 溴化钾
及 10ml 硫酸溶液(3mol/L)混匀,置于暗处,插入装有溴酸钾溶液(120g/
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ρ-水样中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mg/L;ρ1-从标准曲线上查出 2,3DBPA 的质量浓度,mg/L;V1-浓缩后萃取液的体积;V-水样体积;0.308-1mol 丙烯酰胺与 1mol2,3-DBPA 的质量比值(73/237);
如此反推出浓度范围在 0-10μg/L 附近时,相对应的 2,3-DBPA 的 浓度为:
国。该产品通过国家卫生部批准许可,可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处理。
2,3-DBPA 使用溶液(400.0μg/L):吸取 1mL 标准溶液于 100mL 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检测报告模板聚丙烯酰胺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模板食品检测报告模板第三方检测报告模板篇一: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引用标准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GB 12005.2 聚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型号及品级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为优级.同一型号的产品分品一级品和合格品.技术要求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 和表2 的规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续表1表2 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5 实验方法5.1 外观测定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 5.2 特性粘数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3 水解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4 粒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5 固含量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 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5.7 溶解速度的测定按企业标准规定5.8 黑点数的测定按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测定黑点数.5.9 不溶物含量测定5.9.1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2g;不锈钢网:孔径0.11mm(120 目),100mm× 100mm; 烧杯:1 000mL; 真空干燥箱; 电磁搅拌器.5.9.2 测定方法称取0.4 式样,精确至0.002g,将其缓缓加入盛有1 000mL 蒸馏水并已开动搅拌的1 000mL烧杯中.保持旋涡深度约4cm,常温下溶解6h. 用事先经丙酮洗涤二次并干燥恒重的不锈钢网过滤该溶液,过滤后,将不锈钢网连同不溶物按GB 12005.2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称量。

5.9.3 结果显示不溶物含量按下式计算:w=(m2-m1 )/m0 X100%式中: w —不溶物含量,%;m1 —不锈钢网质量,g;m2 —不锈钢网加不溶物总质量,g; mo —试样质量, g 。

6 检验规则6.1 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胶状产品每聚合一釜为一批。

粉状产品以一釜或数釜经干燥、粉碎混合均匀后为一批。

6.2 由每批产品总件数的10 %件中进行随机取样,粉状样品不少于100g,胶状样品不少于200g。

将取得的样品均匀混合,装在干燥洁净并带有磨口塞的玻璃评中.注明产品型号批号及取样日期,由质检部门检验。

6.3 表1 或表2 中的技术指标为每批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

6.4 每批产品由生产厂的质检部门检验,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的产品方可出厂.如有一项不合格,应双倍取样对该项进行复检,复检后以复检的结果确定。

6.5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验收产品.如发现产品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在到货后一个月内向生产厂提出.供需双方应重新从供货产品总件数的20%件中随机取样进行复检,复检后仍不符合指标要求时,以复检结果为准。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 标志: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报告单,每个包装件上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并注明下列内容:a. 名称及型号;b. 品级;c. 净重;d. 生产厂名;e. 批号及生产日期;f. 标准号;g. 防潮,防晒标志.7.2 包装:粉状产品包装在内衬双层聚乙塑料袋的编织袋中,每袋净重25kg。

胶状产品应包装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硬质桶里,每个包装净重10 kg 、25 kg 、50 kg 、90 kg等。

7.3 运输和贮存:产品运输时应防潮,避免包装件损坏。

产品按型号贮存在清洁、阴凉、干燥的仓库内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解度GB 12005.6-89测定方法Determlnatiom for hydrolysis degree ofPartly hydrolysis polyacrylamld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用甲基橙一靛蓝二磺酸钠为指示剂测定水解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聚合方法制得的粉状或胶状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的测定。

2 引用标准企业标准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企业标准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测定方法3 方法提要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是强碱弱酸盐,它与盐酸反应形成大分子弱酸,体系的P值由弱碱性转变成弱酸性。

4 试剂和溶液本方法所用试剂及水均为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

H篇二: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引用标准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GB 12005.2 聚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3型号及品级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同一型号的产品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4技术要求1 和表2 的规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定.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续表1GB/T13940-92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5 实验方法5.1 外观测定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 5.2 特性粘数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3 水解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4 粒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5 固含量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 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溶解速度的测定按企业标准规定5.8 黑点数的测定按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测定黑点数.5.9 不溶物含量测定5.9.1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2g;不锈钢网:孔径0.11mm(120 目),100mm× 100mm; 烧杯:1 000mL; 真空干燥箱; 电磁搅拌器.5.9.2 测定方法称取0.4 式样,精确至0.002g,将其缓缓加入盛有1 000mL 蒸馏水并已开动搅拌的1 000mL烧杯中.保持旋涡深度约4cm,常温下溶解6h. 用事先经丙酮洗涤二次并干燥恒重的不锈钢网过滤该溶液,过滤后,将不锈钢网连同不溶物按GB 12005.2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称量。

5.9.3 结果显示不溶物含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w —不溶物含量,%;m1 —不锈钢网质量,g;m2 —不锈钢网加不溶物总质量,g; mo —试样质量, g 。

6 检验规则6.1 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胶状产品每聚合一釜为一批。

粉状产品以一釜或数釜经干燥、粉碎混合均匀后为一批。

6.2 由每批产品总件数的10 %件中进行随机取样,粉状样品不少于100g,胶状样品不少于200g。

将取得的样品均匀混合,装在干燥洁净并带有磨口塞的玻璃评中.注明产品型号批号及取样日期,由质检部门检验。

6.3 表1 或表2 中的技术指标为每批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

6.4 每批产品由生产厂的质检部门检验,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的产品方可出厂.如有一项不合格,应双倍取样对该项进行复检,复检后以复检的结果确定。

6.5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验收产品.如发现产品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在到货后一个月内向生产厂提出.供需双方应重新从供货产品总件数的20%件中随机取样进行复检,复检后仍不符合指标要求时,以复检结果为准。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 标志: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报告单,每个包装件上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并注明下列内容:a. 名称及型号;b. 品级;c. 净重;d. 生产厂名;e. 批号及生产日期;f. 标准号;g. 防潮,防晒标志.7.2 包装:粉状产品包装在内衬双层聚乙塑料袋的编织袋中,每袋净重25kg。

胶状产品应包装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硬质桶里,每个包装净重10 kg 、25 kg 、50 kg 、90 kg等。

7.3 运输和贮存:产品运输时应防潮,避免包装件损坏。

产品按型号贮存在清洁、阴凉、干燥的仓库内。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解度GB 12005.6-89测定方法Determlnatiom for hydrolysis degree ofPartly hydrolysis polyacrylamld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用甲基橙一靛蓝二磺酸钠为指示剂测定水解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聚合方法制得的粉状或胶状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的测定。

2 引用标准企业标准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企业标准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测定方法3 方法提要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是强碱弱酸盐,它与盐酸反应形成大分子弱酸,体系的P 值由弱碱性转变成弱酸性。

4 试剂和溶液本方法所用试剂及水均为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

H篇三:聚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题目:聚丙烯酰胺(PAM)的质量检测工艺设计论文摘要研究内容:了解聚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研究目的:通过对产品检测的认真学习,充分了解检测的方法,从而得到合格的产品试验方法:在化验室通过各种仪器对展品进行检测主要成果:了解PAM 的达标规范目录一.聚丙烯酰胺简介⋯⋯⋯⋯⋯⋯⋯⋯⋯⋯⋯⋯⋯⋯⋯⋯⋯⋯⋯⋯⋯⋯⋯⋯⋯⋯二.聚丙烯酰胺市场分析⋯⋯⋯⋯⋯⋯⋯⋯⋯⋯⋯⋯⋯⋯⋯⋯⋯⋯⋯⋯⋯⋯⋯⋯⋯⋯三.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四.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检测工艺五.总结聚丙烯酰胺(PAM)的质量检测工艺设计一.聚丙烯酰胺简介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是一种水溶性线型高分子物质。

单体丙烯酰胺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双键及酰胺基(来自: 写论文网: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处可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采用不同的工艺,导入不同的官能基团,可以得到不同电荷产品: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