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丙烯化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pp阻燃测试报告

pp阻燃测试报告

pp阻燃测试报告:阻燃测试报告pp 阻燃测试报告格式阻燃测试标准阻燃等级划分标准篇一:阻燃PP《聚合物专业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阻燃聚丙烯配方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解阻燃聚丙烯注射成型各环节及其与预制品质量的关系。

2、了解加工阻燃聚丙烯的设备,如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立式注射成型机、氧指数测试仪、燃烧测试箱的基本结构,并学会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

3、了解氧指数的意义,了解UL94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及其判定标准。

二、实验原理聚丙烯(PP)是三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生产成本低、综合力学性能好、无毒、质轻、耐腐蚀、电气性能好、易加工、易回收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化纤、建筑、轻工、包装等领域。

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用量的增加,火灾隐患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灾害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赋予聚丙烯材料阻燃性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这也是目前有关聚丙烯阻燃研究十分活跃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聚丙烯阻燃改性方法是添加含卤阻燃剂(如,十溴联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八溴醚等),但添加含卤阻燃剂制成的阻燃PP,在燃烧发挥效能的同时,会释放出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烟和腐蚀性气体,这些腐蚀性气体对建筑物及设备的破坏甚至超过火灾本身,更严重的是某些溴系阻燃剂燃烧或热裂时,会形成有毒的致癌物多溴代二苯并二噁烷及多溴代二苯并呋喃。

因此需要新的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

添加膨胀型阻燃剂的聚丙烯燃烧时,会在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炭质泡沫层,此炭层在凝聚相能起到隔热、隔氧、抑烟和防熔滴的作用,而且无卤、低烟、低毒、无腐蚀性气体,对PP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也较少小,基本上克服了传统阻燃剂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PP阻燃剂的添加主要通过机械混合的方法将添加型阻燃剂加入PP中。

利用高速混合机混合成配料,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经过烘干后,将母粒放入立式注射成型机,注射成样条,最后通过测试氧指数和燃烧性能判断样条阻燃性能。

三、实验仪器和原料仪器设备1、电子天平(最大称重量为10000g)2、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科倍隆科亚南京机械有限公司)型号:PET35出场编号:Y592长径比:36螺杆直径:35.6主电机功率:11KW 螺杆转速:500r/min 机组重量:500KG3、立式注射机(杭州大局机械有限公司)型号:TY-400机器编号:0616 马力:5.5KW电机:380VAC/50Hz电热:4.24KW4 、氧指数测试仪5、燃烧测试箱原料纯PP颗粒745g,阻燃剂APP 250g,抗滴落剂聚四氟乙烯5g四、实验步骤1 、配料首先根据配方,按照要求比例在电子秤上称量出各组分所需质量,总量为1000g,所有组分误差不超过1%,根据组分用量多少,选择合适的台秤。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检测报告模板聚丙烯酰胺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模板食品检测报告模板第三方检测报告模板篇一: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引用标准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GB 12005.2 聚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型号及品级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为优级.同一型号的产品分品一级品和合格品.技术要求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 和表2 的规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续表1表2 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5 实验方法5.1 外观测定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 5.2 特性粘数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3 水解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4 粒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5 固含量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 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5.7 溶解速度的测定按企业标准规定5.8 黑点数的测定按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测定黑点数.5.9 不溶物含量测定5.9.1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2g;不锈钢网:孔径0.11mm(120 目),100mm× 100mm; 烧杯:1 000mL; 真空干燥箱; 电磁搅拌器.5.9.2 测定方法称取0.4 式样,精确至0.002g,将其缓缓加入盛有1 000mL 蒸馏水并已开动搅拌的1 000mL烧杯中.保持旋涡深度约4cm,常温下溶解6h. 用事先经丙酮洗涤二次并干燥恒重的不锈钢网过滤该溶液,过滤后,将不锈钢网连同不溶物按GB 12005.2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称量。

GBT 7717.14-1994 工业用丙烯腈中铜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7717.14-1994 工业用丙烯腈中铜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蒸千 。把烧杯取下 , 冷却 。
7 . 2 . 2 加 3 m L混合酸于烧杯( ( 7 - 2 . 1 ) 中, 再加热至沸腾, 直至冒出白色烟雾, 并浓缩至溶液体积约
1 一2 mL , 冷却 。

G B / ' r 7 7 1 7 1 4 一9 4 如 果 残 留物 染色 , 再 次进 行消 化 , 或 小心 加 入 0 . 2 m L 高 氯酸 进行 氧 化 、 加热、 冒烟 雾 至 尚存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春晖、 金国玲、 王均甫。
本标准参照采用前 苏联 国家标准 r o c T 1 1 0 9 7 -8 6第 4 . 7 条《 工业用丙烯睛技 术条件 数的 测定 》 。 铜的质量份
作为试样. 7 铜 7.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析 步骤 在进 行分析前 , 应用热 的硝酸溶 液( ( 4 - 7 ) 洗 涤所有玻 璃器皿 , 并 用水淋 洗, 以除去沾污 的痕迹量 的 标 准曲线绘制 在 5只 5 0 m L烧杯 中, 依次 加入铜 的标准溶液 1 . 0 , 2 . 0 , 3 . 0 , 4 . 0 和5 . 0 mL , 分别 用水稀释 至
1 0 定量滤纸 : 中速 。 1 1 加热板 : 防爆 型 。
6 采样
6 . 1 按G B / T 3 7 2 3 , G B / T 6 6 7 8 , G B / T 6 6 8 0 的规定采取样品。
6 . 2 若 实验室样品存在雾状浑 浊或悬浮物 , 应进 行过滤 , 所 得清澈滤液作 为试样 。 凡清澈的样 品可直接
剂、 氧化剂及还原剂隔离 , 并应保 持冷却状态 , 但不应低 于一2 0 1 C, 以免冻裂玻璃 容器。 4 . 2 氨水。
4 . 3 混合酸: 将5 体积的浓硫酸和 2 体积的浓硝酸混合而成。 4 . 4 柠檬酸按溶液( 2 0 0 g / L ) : 将1 0 0 g 柠檬酸钱用适量水溶解后稀释至 5 0 0 m L , 若有浑浊则应进行

乙烯丙烯烃类杂质含量测定及微量co1co2含量测定

乙烯丙烯烃类杂质含量测定及微量co1co2含量测定

工业用乙烯中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中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异丁烷、丙烯、乙炔、丙二烯、顺-2-丁烯、1-丁烯、异丁烯、反2-丁烯、甲基乙炔和1,3-丁二烯。

由于本标准不能测定所有可能存在的杂质如CO、CO2、H2O、甲醇、二甲醚、NO和羰基硫化物,以及高于癸烷的烃类,所以要全面的表征乙烯样品还需要应用其它的试验方法。

2 方法原理高浓度的乙烯样品中的甲烷等轻烃杂质通过Al2O3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得到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经色谱工作站处理后得到各杂质组份的浓度。

用100%减去轻烃杂质总量就是乙烯的浓度。

3 仪器设备3.1 气相色谱仪:Agilent 7890A或具备程序升温功能且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其它同类仪器;GC 该气相色谱仪应具有足够范围的线性程序升温操作功能,满足色谱分离的要求。

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程序升温速率应具有足够的再现性,保留时间达到0.05min(3S)的重复性。

3.2 检测器:氢火焰(FID)检测器,对列于乙烯中的化合物应具有约2.0 ml/m3或更低的检测限。

3.3 数据采集系统:EZChrom工作站。

4 试剂材料4.1气体标样:外购与实际样品接近的已知浓度气体。

4.2载气:氮气或氦气纯度≥99.999%,烃类杂质≤1 ml/m3。

4.3燃气:氢气,烃类杂质≤1 ml/m3。

4.4助燃气:空气,烃类杂质≤1 ml/m3。

56 分析步骤 6.1 仪器校正用标气冲洗样品回路至少30秒,通过洗气瓶观察气体排放情况,确保进样回路不堵塞。

待回路中气体与大气压力平衡,按下Start 键进标气开始分析。

校正因子:ii i A C f =式中:fi —— 校正因子Ci —— 标样中杂质i 的浓度,ml/m3 Ai —— 标样中杂质i 的峰面积数值。

6.2 样品测定按与标准气完全相同的方法将取样器中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甲烷、乙烷等杂质的峰面积,与相应的外标峰面积进行比较。

GBT 3727-2003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水的测定

GBT 3727-2003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水的测定
适当的安全与防护措施, 并确定适当的规章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4 采样 .
采样前钢瓶(. ,. ) 32532 6应保持清洁和干燥。按 G / 129 91 G / 120 91 . . B T 8-19 和 B T 9-19 的 3 3 技术要求采取液态样品。
注: 已清洁和干燥的钢瓶可置于温度为 10 1℃的鼓风干燥箱中, 并通氮气(..13 mn ( 31)0 以获得更佳的干燥效果。 3 i
压力表 ;
326 丙烯进样钢瓶: 00 , .. 1 m 符合 G / 120 0 L B T 9 规定, 3 内壁应予抛光。
3 3 试荆和材料 .
33 1 弹性石英毛细管: .. a 内径(.5 .1 m 02士00) 长(.士01m, ) m, 20 . 用于丙烯分析; )
本标准由全国 化学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A / C3S 4归口。 ( CT 6/C ) S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川、 张伟、 叶志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7 7 9 3 / 3册 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
G / 3 2 - 20 B T 7 0 3 7
b 内径 0 1 士0 0 ) 长(. 士0 1m, (. 5 . mm, 3 0 . ) 用于乙烯分析 ; ) 1
干燥
35 15 检查乙烯进样钢瓶压力, .. . 应不大于 8 a否则按照 G / 129 91 MP , B T 8-19 要求排出多余样品。 3 352 测定步骤 .. 352 1 按 图 1 ... 所示组装进样钢瓶(. , . ) 钢瓶支架、 32 532 6, . . 电子天平(. a 、 3 2 2)石英毛细管 . 3 31、 (. .)卡尔 ・ 费休库仑仪(.. 水浴。将毛细管(. ) ( 21、 3 ) 33 1盘成圆环状 , . 浸人 30 -4 ℃的水浴中。 0 C 0 毛细管一端插人医用注射针(. ) 并依次插人压紧螺帽(.. 不锈钢卡套(.. 密封垫(. ( 33 3 . 内, ( 3 4、 3 ) ( 3 5、 3 ) 3 36和塑料隔垫(. )然后与进样钢瓶出气口连接( .) ( 37 , 3 . 见图 1 , )连好后拔出注射针, 使毛细管留在密封 垫内。将毛细管另一端插人医用注射针(..) 一同插人卡尔 ・ ( 33 内, 3 费休库仑仪电解池进样口的橡胶 隔垫, 毛细管口保持在阳极液面以上, 拔出注射针, 使毛细管留在进样口的橡胶隔垫内。

工业用丙烯中齐聚物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工业用丙烯中齐聚物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工业用丙烯中齐聚物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中二聚物、三聚物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中丙烯二聚物(己烯)大于20mg/kg、丙烯三聚物(壬烯)大于30mg/kg的试样测定。

注:丙烯二聚物为丙烯工业生产装置中称谓“绿油”的主要成分,它形成丁从中除去和丙炔的部分加气过程。

丙烯二聚物主要由下列物质组成:、2.3二甲基丁烯(约占25%)、1己烯(约占12%)和C6二烯烃(约占20%)。

1.2 本标准并不是旨在解释与其用法有关的全部平安问题,因此,本标准的用法者应事先建立适当的平安与防护措施,并确定适当的规则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讨论是否可用法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木标准。

GB/T 3723—1999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平安通则(idt ISO 3165:1976) 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章 GB/T 13290-1991工业用和液态采样法 3 办法提要将液态丙烯试样经液体进样阀注入气相色谱仪,试样中二聚物、三聚物等组分,在色谱柱中分别后,采纳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定量。

4 材料及试剂 4.1 载气氮气,纯度大于99.99%(体积分数). 4.2 标准样品已知己烯(二聚物)含量的液态标样可由市场购买的有让标样或用分量法自行制备。

标样巾的含量应与待测试样相近。

假如需要可加入壬烯(三聚物),并应测定1-癸烯的保留吋间,以估量齐聚物的保留时光。

制备时用法的丙烯木底样品必需在木标准规定条件下举行检查,应无沸点高于C4烃的杂质流出。

盛放标样的钢瓶应符合GB/T 13290-1991的技术要求。

5 仪器 5.1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

丙烯酸环氧涂料的检测报告

丙烯酸环氧涂料的检测报告

绪论1、()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A:文艺学B:文学史C:文学批评D:文学理论答案: 文学批评2、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

A:艺术活动论B:艺术生产论C:艺术交往论D:艺术反映论答案: 艺术活动论3、()是按照文学本身的发展顺序,理出历史线索,展示历史过程,对过去各个时代文学实践的状况加以总结,探索文学发展的规律。

A:文艺学B:文学史C:文学批评D:文学理论答案: 文艺学4、强调文学活动就是一种交往和对话,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

A:艺术活动论B:艺术生产论C:艺术交往论D:艺术反映论答案: 艺术交往论5、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以归纳为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A:文学符号学B:文学传播学C:文学史学D:文学价值学答案: 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6、要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必须解决( )、( )和( )等三个问题A: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C:当代性D:扬弃答案: 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当代性7、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主要是在对康德以来特别是对( )、()的哲学、美学、文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完成的。

A:黑格尔B:席勒C:费尔巴哈福柯D:答案: 黑格尔,费尔巴哈8、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

A:对B:错答案: 对9、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因此社会生活本身便是文学A:对B:错答案: 错10、人民文学论强调文学的创作必须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要有最强的艺术感染力。

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1、美国当代文艺学家()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的著名观点A:海登·怀特B:M.H.艾布拉姆斯C:门罗D:鲁道夫·阿恩海姆答案: M.H.艾布拉姆斯作者是文学活动中的唯一主体。

化工产品元素检测报告

化工产品元素检测报告

化工产品元素检测报告1. 引言化工产品(或称为化学工业产品)是指以化学方法或化学工艺合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各种化学物质。

常见的化工产品有塑料、化肥、橡胶、染料、合成纤维等。

为了确保化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其进行元素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化工产品进行元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2. 检测方法本次元素检测使用了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XRF)技术。

XRF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元素分析,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形态的样品。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台XX型号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器,将被检样品置于仪器内进行检测。

仪器能够快速扫描样品表面,并测量出不同元素的特征峰强度,根据该强度可以推断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3. 检测结果针对本次化工产品的元素检测,我们检测了以下主要元素:A、B、C、D、E。

下表为各元素的检测结果及其浓度。

元素检测结果(%)A 10.2B 5.8C 2.4D 1.0E 0.5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化工产品中主要含有A、B、C三种元素,其中A的含量最高,占比超过50%。

D和E的含量较低,分别为1.0%和0.5%。

4. 分析和评估根据化工产品的用途和要求,对各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元素A的高含量说明该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某种特性,可以满足特定的工业需求。

- 元素B的适中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该化工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

- 元素C的含量较低,可能对该化工产品的某些性能有一定的限制。

- 元素D和E的含量较低,可以忽略不计,对该化工产品的性能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该化工产品的元素含量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满足特定工业应用的需求。

5. 结论通过XRF 技术对某化工产品进行元素检测,得到了A、B、C、D、E 等元素的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该化工产品的元素含量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特定工业应用的需求。

PPAP材料检验报告

PPAP材料检验报告
220.1
2
弯管长度(172)
172
173
172
171
172
173
3
两端外部长度(1) (24)
25
24
25
24
24
25
两端外部长度(2) (24)
24
25
25
24
25
25
4
两端内部长度(1) 15
14
15
14
14.5
14.8
14.2
两端内部长度(2) 15
14.6
15
14.3
14.7
14.6
14.3
33.1
33
32.9
12
编织物角度(120°±15°)
122°
123°
124°
122°
122°
123°
13
批号标识
S06N15
14
不小于1.0L/min,0.3bar渗漏检测
SC
OK
OK
OK
OK
OK
OK
15
抗拉强度测试大于100KGF
超过600kgf - OK
16
管体正中黑色环状标识
OK
OK
OK
OK
PPAP
零件编号:
检验明细
零件名称:V250波纹管
检验类别
材料规格编号日期/特殊要求
供应商检验结果
合格
不合格
波纹管
见性能测试中心附表
STS 321(1.4541)
材料厚度0.2+0.01/-0.02mm
化学成份
C
Si
Mn
P
S
Ni
Cr

丙烯样品检验操作规程

丙烯样品检验操作规程

丙烯原料检验操作规程二零二零年二月分发号:受控状态:丙烯检验操作规程编号:版次:编制:质检部审核:审批: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目录健康安全环保 (1)1、安全 (1)2、特殊的个人防护装备 (1)第一章技术指标 (2)1、技术指标 (2)第二章详细检验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 (2)1、硫含量的测定 (2)1.1 检验依据 (2)1.2 方法原理 (2)1.3 试剂 (2)1.4 仪器 (3)1.5 操作步骤 (3)1.6 注意事项 (3)2、水含量的测定 (3)2.1 检验依据 (3)2.2 方法原理 (3)2.3 仪器 (4)2.3 样品测定 (4)2.4 注意事项 (4)3、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5)3.1 检验依据 (5)3.2 方法原理 (5)3.3 试剂 (5)3.4 仪器 (5)3.5 分析步骤 (5)3.6 计算 (6)3.7 注意事项 (6)4、氮气含量的测定 (6)4.1 检验依据 (6)4.2 方法原理 (6)4.3 试剂 (7)4.4 仪器 (7)4.5 分析步骤 (7)4.6 计算 (7)4.7 注意事项 (7)5、丙烯含量的测定 (8)5.1 检验依据 (8)5.2 方法原理 (8)5.3 试剂 (8)5.4 仪器 (8)5.5 分析步骤 (8)5.6 计算 (9)5.7 注意事项 (9)健康安全环保1、安全1. 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2. 参照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材料安全数据(MSDS)获得安全相关信息。

3. 丙烯:丙烯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

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

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

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是易燃品。

4. 其他关于设备的安全操作应参照设备的操作规程执行。

丙烯酸检验报告

丙烯酸检验报告

丙烯酸检验报告引言本文将介绍对丙烯酸进行的一项检验。

丙烯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品、涂料等领域。

为了确保丙烯酸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检验是十分重要的。

步骤一:准备样品和试剂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定量的丙烯酸样品。

将样品置于干燥的容器中,以防止杂质的污染。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试剂,包括稀盐酸、溴水和银镜反应试剂。

步骤二:检验丙烯酸的纯度为了确定丙烯酸的纯度,我们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进行检验。

首先,将一定量的丙烯酸样品和稀盐酸混合,然后加入溴水搅拌。

观察试管中的反应情况,如果出现银镜沉淀,则说明丙烯酸纯度较高。

步骤三:检验丙烯酸的含水量为了检验丙烯酸的含水量,我们可以利用卤素化反应。

首先,将一定量的丙烯酸样品和溴水混合,观察反应情况。

如果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丙烯酸中含有水分。

步骤四:检验丙烯酸的酸度对于丙烯酸的酸度检验,我们可以利用酸碱中和反应。

首先,将一定量的丙烯酸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试液中的酸性消失。

通过记录所添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以计算出丙烯酸的酸度。

步骤五:检验丙烯酸的溶解度为了检验丙烯酸的溶解度,我们可以进行溶解度实验。

首先,将一定量的丙烯酸样品加入不同体积的水中,搅拌均匀并观察溶解情况。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丙烯酸的溶解度。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的检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银镜反应显示丙烯酸具有较高的纯度。

2. 卤素化反应显示丙烯酸中含有水分。

3.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丙烯酸的酸度。

4. 溶解度实验显示丙烯酸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综上所述,这些检验结果对于确保丙烯酸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定期进行这些检验,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丙烯酸的质量控制对于广泛应用的相关行业至关重要。

丙烯酸防水涂料检验报告模板

丙烯酸防水涂料检验报告模板

检验报告
中心编号:2014-G-W0121
产品名称:单组份丙烯酸防水涂料
受检单位:广州**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检验类别:委托检测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房建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检验报告
中心编号:2014-G-W0121 第2页共2页
审核:编制:
检验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国建材院房建材料与混凝土实验楼邮编:100024
检验报告
中心编号:2013-G-W0128 第1页共2页
批准:审核:编制:
检验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国建材院房建材料与混凝土实验楼邮编:100024
说明
1.本报告无中心“测试检验章”和骑缝章无效。

2.本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未经本中心书面批准,检验报告复制无效(完整复制除外)。

5.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中心提出,逾
期怒不受理。

6.委托检验仅对来样负责。

丙烯MSDS报告

丙烯MSDS报告

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propylene;propene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

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

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丙烯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丙烯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丙烯(propylene,CH2=CHCH3)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分子量42.08,密度0.5139g/cm(20/4℃),冰点-185.3℃,沸点-47.4℃。

易燃,爆炸极限为2%~11%。

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属低毒类物质。

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

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propylene英文名称2:propene技术说明书编码:31CAS No:115-07-1InChI编码: InChI=1/C3H6/c1-3-2/h3H,1H2,2H3分子式:C3H6结构简式:CH2=CH-CH3分子量:42.081丙烯燃烧化学方程式:2C3H6+9O2=6CO2+6H2O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

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

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丙烯中的微量烃类杂质研究

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丙烯中的微量烃类杂质研究

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丙烯中的微量烃类杂质研究发表时间:2018-03-27T16:03:29.75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1期作者:刘绍江[导读] 摘要:丙烯是生产聚丙烯的原料,其纯度直接影响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活性,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主要结合色谱分析中的进样方式及色谱柱类型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以期需求最佳的测试方式,保证丙烯检验过程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摘要:丙烯是生产聚丙烯的原料,其纯度直接影响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活性,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主要结合色谱分析中的进样方式及色谱柱类型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以期需求最佳的测试方式,保证丙烯检验过程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色谱分析丙烯微量烃类杂质1引言高纯度丙烯是生产聚丙烯的原料,其中丙烯中的杂质气体会影响反应催化剂的活性,进而影响整个反应的收率。

尤其对于高效催化剂而言,丙烯中的微量烃类杂质可以引起催化剂的中毒,如乙炔气体可以吸附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上,导致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失活;另外,二烯烃分子会影响聚合反应的进度,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因此,在聚合丙烯生产工艺中,丙烯单体质量要求是杂质炔烃和二烯烃含量低于10ml/m3。

建立有效的丙烯中微量烃类杂质的分析方法,对于制定生产工艺条件,内部质量控制以及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某些厂家采取基于填充柱的行业标准进行丙烯中微量烃类杂质的分析,从应用效果来看,用此方法进行杂质含量分析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因此逐渐应用高分辨率和高效柱效的多孔层氧化铝毛细柱(POLT)进行杂质含量分析。

利用POLT进行分析,乙炔、乙烷在此柱上也得到良好的分离, 避免了2 次进样,从而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 同时,精密度和准确度也随之提高。

2气相色谱法分析丙烯中的微量烃类杂质的实验过程2.1 方法原理气体样品经六通阀通过Al2O3 毛细管色谱柱, 使各组分充分分离, 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其浓度, 用外标法定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