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标准 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 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某个特定土壤区域内各种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的普遍存在水平。
它反映了该地区的土壤生态系统中自然元素和物质的基本水平,通常被用作评估和监测土壤环境质量、判断污染程度以及制定相关环保政策的依据。
对于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第二部分将给出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定义与背景,介绍其概念来源以及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和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将概述与解释说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意义,包括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辅助污染风险评估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论文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影响因素、应用与重要性,并解释其相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背景值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2.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2.1 定义与背景: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污染的情况下,土壤中某种污染物的自然存在浓度水平。
这种浓度水平是指土壤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普遍存在程度,不包括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任何外部输入。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管理和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了解和确定土壤环境背景值,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参考基准来评估当地土壤的污染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
2.2 影响因素:土壤环境背景值受多个因素影响。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岩石类型: 不同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从而决定了其中所含有害元素的丰度水平。
例如,富含铁、铜、锌等金属元素的岩石会导致土壤中这些元素浓度较高。
(b) 地球化学特征: 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也对土壤环境背景值产生影响。
土壤环境背景值概论
土壤环境背景值概论【原创版】目录1.引言2.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定义和意义3.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分类4.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因素5.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应用6.结论正文【引言】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对于保护土壤资源和防治土壤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应用进行概述。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定义和意义】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土壤中各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水平。
这一值反映了土壤在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其化学组成和性质的基本特征。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土壤污染标准和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分类】土壤环境背景值可以根据不同元素或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元素背景值:如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和砷等非金属元素。
2.化合物背景值:如有机物、氮、磷等。
3.土壤物理性状背景值:如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等。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影响因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因素:如母质类型、地质构造等。
2.气候因素:如降水、温度、湿度等。
3.生物因素:如植被类型、生物量等。
4.人类活动因素:如农业生产、工业排放、城市化等。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应用】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土壤污染标准:通过比较土壤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差异,判断土壤是否受到污染。
2.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通过分析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变化趋势,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的优劣。
3.指导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成果,制定针对性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治理方案。
【结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对于认识土壤的自然属性、评价土壤环境质量以及指导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环境背景值概论
土壤环境背景值概论摘要:一、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与意义1.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定义2.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意义二、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测定与分析1.测定方法2.分析与评价三、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应用1.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2.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3.土壤环境管理与决策四、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现状与展望1.研究现状2.存在问题3.发展前景正文:一、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与意义1.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定义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微生物的含量和分布特征。
它反映了土壤的原始状态,为土壤污染监测、评价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2.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意义(1)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土壤环境背景值可用于评估土壤污染程度,为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2)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了解土壤环境背景值有助于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壤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3)土壤环境管理与决策:土壤环境背景值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二、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测定与分析1.测定方法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生物监测法等。
其中,化学分析法可测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仪器分析法用于检测土壤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生物监测法则通过观察土壤生物的生长状况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2.分析与评价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测定结果,可对土壤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般采用地累积指数、污染指数、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进行评价。
三、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应用1.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土壤环境背景值可用于评估土壤污染程度,识别污染源和污染物,为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此外,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还可揭示土壤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2.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了解土壤环境背景值有助于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壤资源。
例如,在农业上可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整种植结构,选用适宜的农作物;在工业和城市建设中,可依据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土地用途规划,防止污染企业对土壤环境的破坏。
土壤和地下水 背景值 平均值 基线
土壤和地下水:背景值、平均值与基线一、引言土壤和地下水是地球表面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对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壤和地下水质量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这些资源的质量状况,我们需要关注其背景值、平均值和基线。
本文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它们在土壤和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践。
二、土壤的背景值、平均值与基线1.背景值:指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状态下,土壤中各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这些值反映了土壤的自然背景水平,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依据。
2.平均值:通过对大量土壤样品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各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平均浓度。
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土壤污染的整体状况。
3.基线:指某一区域内土壤中各种元素或化合物的最低可接受水平。
基线是评估土壤质量是否受到污染的重要标准,也是制定土壤质量标准的依据。
三、地下水的背景值、平均值与基线1.背景值: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状态下,地下水中各种参数(如pH、总硬度、溶解氧等)的含量或浓度。
这些值反映了地下水的自然状态。
2.平均值:通过对大量地下水样品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各种参数在地下水中的平均浓度或含量。
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地下水的整体状况。
3.基线:指某一区域内地下水中各种参数的可接受水平。
基线是评估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的重要标准,也是制定地下水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
四、应用与实践在土壤和地下水研究中,背景值、平均值和基线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和地下水的自然状态,从而更好地评估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
其次,这些参数可以为制定土壤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
此外,这些参数还可以用于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测定这些参数。
对于土壤,可以采用网格布点法、系统布点法和随机布点法等采样方法,并通过实验室分析测定各种元素的含量或化合物的浓度。
土壤的环境背景值与容量
皮肤肺损害、可能导致肺癌
假震颤性麻痹、假精神分裂
土壤元素背景值异常(过高或过低)——
地方病(甲状腺肿、氟病、大骨节病、克 山病等)
土壤污染—非必需元素含量升高——
污染病(水俣病、痛痛病、黑脚病等)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病因——土壤环境中碘元素含量过低或过高。
表现为甲状腺组织增生与肥大。
不支持低硒是本病的病因:①有些地区低硒,并不发生大骨节病, 如陕西的榆林、洛南以及四川、云南一些克山病病区;有些地方硒并不 很低,却有本病发生,如山东的益都,山西的左权、霍县,陕西的安康, 青海的斑玛等;②补硒后不能完全控制本病的的新发;③细胞培养表明, 软骨细胞生长对硒并无特殊需要;④低硒的动物实验不能造成类似本病 的软骨坏死。
3、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制定土壤环境标准不可缺少 的基础数据;
4、反映区域土壤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通过对元 素背景值的分析,可以找到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群之 间某些异常元素的相互关系。
五、土壤的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
是指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环境对 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2、土壤环境容量(或称土壤负载容量):
一、土壤背景值的概念
1、定义: 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
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
但是:地球上的土壤几乎全部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
当然:土壤背景值只能代表土壤某一发展演变阶段的 相对意义上的数值。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相对性。
2、特点:
1)时间上的相对性
土壤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组成一直不断发生变化。而 由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目前的土壤的组成才适合当前生 物的生长。
地方性氟病
土壤环境背景值
背景值的影响因素
1
成土母质
2
土壤类型
3
气候
4
地形
5
植被
成土母质
母质元素组成以及土壤元素组成
土壤类型
不同风化程度的土壤元素组成不同
气候
高温多雨,淋溶强烈,含量低
地形
凸起地形与平凹地形
植被
不同植被元素的生物富集特点不同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
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土壤是否污染综合评价的基本依据; 是研究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指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本数据; 是研究污染元素和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依据; 在土壤利用及其规划,研究土壤生态、施肥等的重要参比数据。
土壤环境背景值
定义01 定义03源自研究意义目录02 背景值的影响因素
04
评价土壤坏境质量的 基础;
基本信息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和不受或很少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的情况下,土壤原来 固定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
定义
定义
但是人类活动与现代工业发展的影响已遍布全球,很难找到绝对不受人类活动和污染影响的土壤,只能去寻 找影响尽可能少的地方。
评价土壤坏境质量的基础;
评价土壤坏境质量的基础;
为工业和农业生产服务; 为防止地方病服务。
谢谢观看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土壤环境背景值(soil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简称edw或crf)是指在某一地点上覆土层中可能存在的所有的污染物质(包括气态和液态)的总浓度,即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所占的平均含量。
一般来说,通过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确定可以获得该地点土壤受污染的历史,也就是污染源、排放方式等信息。
土壤环境背景值表征了土壤环境的污染状况。
因为任何一种污染物都不会仅存在于污染源附近,必然分布在整个土壤环境中。
故可用土壤环境背景值将有关的污染物质如大气污染物质、水体污染物质等加以区别和控制。
其测定方法有多种,按使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但各有优缺点。
目前我国常用的是环境标准分析方法中的气相色谱法。
当土壤受到工业污染时,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浓度范围,所以只有首先知道每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浓度范围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对策。
土壤环境背景值不仅是衡量土壤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也是监测土壤环境质量和评价土壤环境管理效果的基本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是多种方法联合测定,并与土壤环境监测和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常用的有直接示踪测试法、原位化学反应动态法、大气校正法、示踪剂稀释法、树干注射法、树根注射法、固体吸附法等,其中以气相色谱法最为普遍。
中国已建立了全国大气背景值数据库,收录了中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5个城市的大气背景值。
将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其他污染因子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并预测未来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但由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是对污染物在土壤中某一浓度范围的估计,因而不能认为它完全反映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实际情况。
因此,应用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污染预测,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1)由于采用的样品量、分析方法和仪器精度的影响,不同样品和不同方法测得的土壤环境背景值不同; 2)由于土壤本身的组成、性质的差异,土壤环境背景值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很大,因而在使用背景值时,应根据土壤环境条件、地域特点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3)由于不同土壤背景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应用这种方法作污染预测时,应考虑各个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相关性。
土壤环境基准值
土壤环境基准值土壤环境基准值是指土壤中各种元素和物质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最低限度。
它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对于合理利用土壤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它承载着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了解土壤环境基准值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土壤pH值是土壤环境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pH值是表征土壤酸碱性的指标,它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通常来说,大多数农作物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为6.0-7.5。
当土壤pH 值偏酸或偏碱时,会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也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有机质是土壤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的总和,对土壤保持水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应在1-3%之间。
有机质含量过低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除了pH值和有机质含量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主要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这些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土壤中应具备适宜的氮、磷、钾含量,以及合适的微量元素含量,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是土壤环境基准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土壤环境中的一大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土壤环境基准值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壤环境基准值的研究和监测,合理利用土壤资源,保护土壤环境,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取值标准
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取值标准土壤侵蚀模数(Soil Erosion Modulus)是一种衡量土壤侵蚀程度的指标,表示单位面积上土壤流失的量。
背景值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土壤侵蚀模数的典型取值。
具体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取值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这些标准根据不同土壤类型、降水情况、地形等因素进行分类和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取值标准的示例(仅供参考):
1.美国联邦防治土壤侵蚀局(USLE):
-纯沙质土壤:20-50t/ha/year
-砂壤土:10-30t/ha/year
-黏土质土壤:5-10t/ha/year
-水稻田:2-5t/ha/year
2.澳大利亚土地管理局(ALM):
-纯沙质土壤:25-50t/ha/year
-砂壤土:10-25t/ha/year
-黏土质土壤:5-10t/ha/year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只是一般的参考范围,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实际的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应结合具体的土壤特性、气候条件、地形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此外,不同的研究机构和规范可能会有不同的取值标准,请参考当地的相关研究报告、政府机构发布的数据或专业机构的指南,以获取更具体和准确的背景值取值标准。
1/ 1。
中国城市土壤化学元素的背景值与基准值
中国城市土壤化学元素的背景值与基准值一、背景值的概念与意义背景值是指其中一地区未受污染或受轻微污染的土壤中,其中一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水平。
背景值不等同于零值,它代表了自然环境中该化学元素的存在程度。
背景值的测定对于判断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异常增加或减少具有参考价值。
背景值的确定对于评价土壤质量、判断土壤环境污染程度、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土壤中化学元素的自然分布情况,发现和追踪污染源,同时也能为土壤和农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基准值的概念与意义基准值是根据背景值和环境容许值确定的,用于判断土壤中化学元素污染程度的指标。
基准值一般设定为环境容许值的若干倍数,超过基准值的土壤被认为存在污染。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了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基准值。
根据国家标准,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基准值分为地质背景值和生态背景值两类。
地质背景值指的是土壤中其中一种元素的背景值,根据元素在岩石中的平均含量确定。
地质背景值是用来评价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是否存在异常的重要依据。
生态背景值是基于土壤的生态功能来确定的,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利用功能给出不同元素的基准值。
生态背景值的确定是根据土壤体系的自然特征和自然功能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的。
基准值的确定是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土壤中化学元素的污染状况,并为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中国城市土壤化学元素的背景值与基准值情况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土壤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过去几十年间,大量的人为污染源的排放、大规模的施肥和农药使用等,对中国城市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城市土壤中化学元素的背景值和基准值对于评估土壤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相关研究,中国城市土壤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包括重金属元素、痕量元素和主要养分元素等。
这些元素在城市土壤中的含量受到地质背景、人为活动和土壤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土壤环境背景值 标准
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自然环境下,土壤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含量范围。
由于不同地区土壤的地质、气候、植被等条件不同,土壤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制定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是保障土壤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
目前,国内外对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
我国自1986年开始对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研究,先后发布了三个版本的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分别是《土壤环境背景值》(GB15618-1995)、《土壤环境背景值》(GB15618-1995修订版)和《土壤环境背景值》(GB15618-2018)。
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标准适用范围:即标准适用的土壤类型和用途范围。
(2)标准制定依据:即制定标准所基于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
(3)土壤环境背景值测定方法:即测定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4)各类土壤环境背景值:即不同土壤类型和用途下,各种化学物质的背景值范围。
(5)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应用:即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土壤环境监测、土壤污染评价、土壤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总之,制定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是为了维护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土壤环境背景值 标准
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土壤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但由于大量的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土壤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考虑到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对土壤的影响,相关部门为衡量土壤质量制定了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
本文将从不同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的角度,探讨土壤中重金属的排放和检测方法。
一、国家土壤元素背景值标准国家土壤元素背景值标准是为了掌握土壤中元素的自然分布规律和环境背景水平而制定的。
在其中,元素背景值被定义为某一地区土壤中自然含量的长期平均值。
标准的制定旨在为土壤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其了解本地土壤的自然状态以及环境背景值,从而对其他土壤污染问题进行辨析。
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大多与当地的地质、地形、植被和降雨有关,而这些变量又与土地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
通过对国家土壤元素背景值标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规律。
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制定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作为重要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指标。
其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了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这些限制通常与土壤使用目的有关,例如,耕地在化肥使用、农药施用和土地利用方面应当坚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制,制定预防土壤污染并重视土壤保护。
三、土壤污染物测定方法近年来,随着土壤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壤污染物的测定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核素分析、金属测试、土壤有机物毒性测试等方法成为现代土壤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仪器可以更加精确地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其中核素分析被广泛运用于土壤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检测。
现代金属测试方法,例如氧化铜法、硫酸浸提法等,也可被用于土壤中金属元素元素的检测。
综上所述,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是科学管理和保护土壤资源的必要措施。
不同的限制标准和检测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而准确的土壤质量分析的基础。
通过不断加强对于土壤污染的研究和控制,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场地土壤污染临界值
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场地土壤污染临界值一、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土壤的化学组成或元素含量水平。
人类活动与现代工业发展的影响已遍布全球,现在很难找到绝对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人迹罕见的珠穆朗玛峰及格陵兰的土壤中也已有人为化学品污染物的残留),严格意义上土壤自然背景值已很难确定,这是由于当今污染源普遍存在和影响所致,因而只能去寻找人类影响尽可能少的土壤来确定土壤环境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土壤自然背景值有所不同,它既包括自然背景部分,也可能包括微量外源污染物(如大气污染物输送沉降等)。
或者说它是土壤当前的环境背景值或本底值,是维持当前土壤环境质量的目标。
总之,土壤环境背景值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历史期间,一定的地域内土壤中某些原有或准原有状态的物质丰度。
土壤中有机化合物,既有自然形成(如苯并[a]芘等)的,又有很多人工合成的(如滴滴涕、多氯联苯等),即土壤本身并不含有,而是从外源进入的。
对于这些有机化合物,如何确定其土壤环境背景值还值得商榷。
一种做法是将其定为无背景值,另一种是依据大范围地区的大多数低值(作为目标控制值考虑)来定。
应定位定期测定土壤环境背景值,即在某一区域内某些点位间隔若干年(如10a左右)进行1次。
它能反映较大范围和较长时期内的物质动态变化。
土壤环境背景值因土而异,不同类型土壤有不同的背景值,母质因素影响很大;采用全国统一的数值(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一级标准值)是不恰当的,应采用当地以土壤类型为基础而确定的土壤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可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标,它反映的是当前土壤环境未受或很少或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是当前人类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的目标。
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是珍贵的自然资源。
可见,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
山东省县区级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
1山东省县区级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山东省县区级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是山东省土壤质量最基本的评价依据,基准值的设定对于科学之评价,保护环境起到起到司空见惯的重要作用。
因此,对山东省县区级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的科学探讨十分重要,也是山东省土壤质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山东省县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山东省县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是指在山东省某一区域内,当地自然土壤和河流、湖泊中污染物含量不受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和发展的正常基础值,当土壤中某种物质含量超过基准值时,就有可能引起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鉴于受自然状态影响的复杂程度,山东省县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的设定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
山东省县区级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可以分为:总有机碳基准值、某测定元素的基准值、汞类的基准值等等。
另外,山东省绿色食品产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权威文献,采用阶梯性确定。
1.2山东省县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山东省县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是指在山东省某一区域内,当地自然土壤和污染物含量受人为干扰的状态下,依然维持的正常基础值。
它与基准值的不同点在于,它不表示污染释放的要求,而是在现有条件下,土壤中物质含量无法物理、化学等方式治理时,它所具有的一定基础值。
山东省县区级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也可以分为:总有机碳背景值、某测定元素背景值、汞类背景值等。
而且,山东省绿色食品产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也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及权威文献确定。
1.3山东省县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的科学研究为了保护山东省城乡环境质量,山东省县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的科学研究。
事关重大,也需要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首先,要综合分析山东省县区的自然土壤及污染物含量,这是山东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的基础,是确定山东省县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的依据。
其次,要结合绿色食品产区对环境和资源的具体保护要求,综合汇总权威文献和标准,根据该地区特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保护该地区绿色食品产区的合理措施和防治措施,确定具体的县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以明晰各项污染物的检测要求。
土壤环境环境背景值
土壤环境环境背景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某一地区、某一土壤类型或某一土地利
用方式下,未受人为污染的土壤中某种污染物的自然含量。
这些背
景值是通过对大量未受污染土壤样品的分析得出的,可以作为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土壤污染、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地质、土壤
类型等因素。
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背景值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
对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得出各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背景值
范围,例如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有机物(如多环芳烃、农药残留等)等。
确定土壤环境背景值对于评估土壤污染程度非常重要。
当土壤
中某种污染物的含量高于其背景值时,可能意味着土壤受到了人为
的污染。
因此,对比土壤样品中污染物含量与背景值,可以帮助识
别土壤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另外,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确定也为土壤修复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进行土壤污染修复时,需要将受污染土壤的污染物含量降低至接
近或低于背景值水平,以恢复土壤的自然状态和功能。
总之,土壤环境背景值是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土壤污染、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以及进行土壤修复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对于维护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的环境背景值与容量
2).分析质量控制
A严格遵守分析化学操作规则和要求
B标准液配制要符合要求
C分析中要做空白试验
D设置统一参考样品,以控制实验室分析质量
E采用平行试验来控制样品分析的精密度
F用土壤标样来控制分析的准确度
5.数据统计分析
1).先确定元素浓度的概率分布类型
拟和度检验
检验方法
2).土壤元素背景值计算
数字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算术平均值与标准 差作代表值
二、土壤环境容量的理论依据 一)、土壤环境的净化功能
1.土壤与表层环境系统之间物质与能量的迁移和转化 2.土壤环境系统中物质迁移和转化
1).吸附与解吸 2).沉淀与溶解 3.土壤作物系统的生物过程与生态效应 4.影响土壤净化作用的因素
1).土壤环境物质组成 2).土壤环境条件 3).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4).人类活动
土壤背景值元素来源于母岩、母质,因此,土 壤背景值是母岩、母质化学特征的反映,土 壤中某些化学元素背景值异常,可能是成矿 元素的指示标志,是区域找矿的依据。
第三节 土壤环境容量
一、概念 土壤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最大数量或
负荷量。 即土壤污染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净容量(基本容量) 动容量=净容量+净化量 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 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 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和质量,也不使环境系统污染 时,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野外选点 遵循原则:
A分析野外土壤环境,选在土壤类型特征典型地段上 B不在多种土壤镶嵌分布、多种母质交错分布地段选点 C样点的土壤剖面应发育完整、层次清楚、无人为干扰、
具代表性 D样点应选在远离城镇、居民点、铁路、公路等可能发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
厦门 0.45 4.4 1.22 0.047 24.7 9.7 46.8 0.049
9 0.476 0.126 51.5
423 27.27 0.683
0.3 8.98 670 273
新疆 1.08 11.2 1.65 0.12 49.3 26.7 19.4 0.017 26.6
湖北 1.65 12.3 2.08 0.172
86 30.7 26.7 0.08 37.3 0.275 0.179 836 542 14.47 0.58 0.45 7.19 712 674
Sb As Be Cd Cr Cu Pb Hg Ni Se Ag Zn Ba Th Tl Ti(%) Al(%) Mn F
350
3061
560
100-120cm
min
max
avg
0.4
34.4
9.5
0.01 56 0.052
0.126 417
280.2 44.5 0.388 340 0.575
0.049 51.2 22.7 17.6 0.082 27.4 0.218
14.6
300
56
77
2133
江苏 1.04
10 2.01 0.126 77.8 22.3 26.2 0.289 26.7 0.222 0.044 62.6 425 11.49 0.439 0.41 6.46 585 488
江西 1.15 14.9 2.29 0.108 45.9 20.3 32.3 0.084 18.9
0.131 69.4
福建 0.65 6.3 1.82 0.074
44 22.8 41.3 0.093 18.2 0.548 0.124 86.1 322 26.34 0.821 0.4 9.71 391 446
土壤组成和背景值
n - 每个单元的采样点数 s-变异系数 t-置信因子 d-允许偏差
土壤调查经验公式
(三)、采样点布设方法---P271-272
①、对角线布点法:该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的田块。
②、梅花形布点法:该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 中心点设在两对角线交叉处,一般设5~10个点。
第一节 土壤组成和背景值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岩石圈上面的、由地球表面的岩石在自然条件 下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的、具有天然肥力和植物生长能力的特殊物质。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后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烂分解产生的有机质、 水分、空气和微生物五种成分组成。
1、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常量元素:氧、硅、铝、铁、钾、钠、 钙、镁等,占全部元素的96%以上,其余的含量较少(多在0.1%以下, 有的甚至低于十亿分之几),称为微量或痕量元素。
三、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1、样品的风干
从野外采集的土样应立即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防止微生物 的作用,引起发霉变质。
除测定游离挥发酚、氨氮、硝态氮、硫化物、低价铁时需用新鲜土样 外,多数项目均需利用风干后的样品进行测定。
2、磨碎与过筛 风干后的样品放在木板上用木棒碾碎后,全部用2mm孔径的尼龙筛进 行过筛,除去砂砾和植物残体,过筛后的样品反复按四分法缩分,留下足 够供分析用的数量,然后,再将样品用玛瑙研钵磨细,全部通过100目尼 龙筛后装入磨口玻璃瓶备用。 一般测定常量元素时需要过筛的目数可以放低,如50~60目,测定微 量元素时,要求过筛的目数要高。
5、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来源于 大气、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硫 化氢、甲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标准背景值
土壤标准背景值是指某一地区土壤中存在的某些元素、化合物或物质的自然存在水平,它反映了该地区土壤中某些元素或物质的自然水平,是设置土壤污染物限制值的重要依据。
土壤标准背景值的测定需要进行大量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目的是通过对大量土壤样品的分析,得出某一地区土壤中某些元素或物质的平均含量和变异系数,从而确定其背景值。
土壤标准背景值的确定对于土壤污染物的治理和管理具有重要
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中各种元素或物质的自然水平,判断不同区域之间的土壤质量差异,为土壤污染物的超标排放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同时,它还可以为土壤修复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指标,为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土壤标准背景值的确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其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地质构造、气候等。
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比较,确保背景值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