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

课民族大团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3、认识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地图、文字资料,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习运用材料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通过设计和完善表格,学习归纳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新课导入

看图片,回答问题。1、西汉时期加强和西域民族友好交往的使者是谁?唐朝促进汉藏友好往来的女子是谁?

2、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代:西域都护唐朝:汉藏和同为一家

元代: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回族形成。清代:设置伊犁将军和驻藏大臣等。

教师补充: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更加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呢?

导入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教师提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一项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教师讲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我国是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3、同学们阅读教材P60-61页内容。回答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4.教师提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但它是怎样确立下来的?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实现了制度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实现了法律化。所以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历史诊所: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独立。()

民族区域自治区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受中央政府管辖。()6、教师提问: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怎样设立的呢?自上而下有哪几级呢?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图片。

7、同学们说一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个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1、请同学们看图片,说说建国前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怎样?贫困落后

2、阅读教材P62-P63页内容,归纳完成下了表格。

学生思考,总结归纳,教师指导。三、课堂总结,提炼升华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必

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设计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