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岁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

合集下载

6岁-12岁孩子特点

6岁-12岁孩子特点

尽信书不如无书,做有独立思想的父母6岁的孩子是最难应付的了。

从4岁-5岁可以看出孩子有显著的进步;但是从5岁-6岁很多大人怀疑他们好像停止了成长似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坡,而6岁的孩子就处在大坡的年龄,这对他们而言是个混乱期。

一旦超越这种混乱期就会步入另一个转折点,在到7岁之前应该会变成一个较规矩的小学生。

这是因为“小学”的新生活会发生很大的作用;但相反的,孩子与父母为了适应这个新的生活都会经历各种困难。

人们眼中的6岁儿通常是粗鲁而忙碌的。

不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全力以赴,甚至有人阻挠他们玩游戏时,他们还会毫不客气地把对方赶走;因此有很多母亲会生气地说:“这个家就好像是小孩子的一样。

”6岁儿对别人的态度也显得傲慢无礼,5岁时的温柔似乎已经完全消失了。

所以有些母亲不禁又摇头说:“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但是孩子高兴的时候还是很听话的,并非一直都难以应付。

另外,他们与同伴之间的纠纷会急剧增加,也因此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及比他年幼小孩子的畏惧。

而且6岁儿的感觉很敏感,一点芝麻小事就耿耿于怀或产生不安的倾向。

常会在白天因恐惧和不安而啼哭。

因此很多小孩会因过于紧张和疲倦体重减轻很多,不论父母如何注意6岁儿,他还是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善变的天使6岁儿的心情常被称为“晴时多云偶阵雨”,前一刻还高高兴兴的,这会儿又马上因为一点芝麻小事而发脾气,尤其是被责备时情绪更为激动。

比如弟妹分到的蛋糕比他的大;正在专心堆积木时,被父亲的大衣不小心碰倒;或者叫妈妈时,妈妈未能即刻出现等,都是他发脾气的原因。

这时候大人可能会考虑以权威来纠正他们,但是这么做,对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孩是不太有效的,因为他们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

要使孩子平静下来必须视儿童的个性而定,没有一定的方法。

例如比较内向的孩子让他独处一会儿即能恢复平静;相反的,有些小孩一独处反而更闹得不可收拾,大人最好设法了解他们的个性与当时的心情。

不过,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小孩,在他发脾气时恐怕没人可应付得了的。

每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每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每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1、小学一年级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2、小学二年级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3、小学三年级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

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

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4、小学四年级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5、小学五年级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

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

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

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6、小学六年级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

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厌烦。

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

但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五六岁男孩心理特点

五六岁男孩心理特点

五六岁男孩心理特点
五六岁的男孩正处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好奇心强: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

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常常问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2. 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能够通过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故事和游戏。

他们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模仿和想象来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境。

3. 自我意识增强:这个阶段的男孩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4. 情绪不稳定: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感到沮丧或兴奋。

他们还不太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5. 喜欢与同伴交往: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开始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分享和合作。

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6. 学习兴趣浓厚:他们对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接受新的挑战。

家长和老师可以利用这个阶段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五六岁的男孩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说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说

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说
1. 口腔期(0-1岁)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满足主要来自于口腔区域的刺激,例如吃奶、吮吸乳头等。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在这个阶段婴儿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或者过度得到满足,都会对个体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吮指癖、咬指癖等。

2. 肛门期(1-3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弗洛伊德认为,父母对于儿童在这个阶段的训练方式会对其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父母过于严厉或过于宽容,都可能导致个体在日后的生活中表现出控制欲望或反叛倾向。

3. 阴蒂期(3-6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性别有更深刻的认识。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会经历“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

如果儿童无法解决这种情感冲突,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例如性别焦虑症或恋童癖等。

4. 潜伏期(6-1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性欲望被压抑,他们开始投入于学习和社交活动中。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阶段对于个体的性格形成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父母和教育环境的作用。

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或支持,可能会在日后表现出焦虑、抑郁或行为问题。

5. 生殖期(12-18岁)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性欲望进一步增加。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无法解决性别认同问题,可能会导致性别身份混乱或性取向问题的产生。

6. 生殖期以后
在成年之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并没有止步于生殖期。

弗洛伊德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例如自我意识的形成、人际关系的建立等。

这些阶段的心理发展对于人的性格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6至15岁青少年身心特点

6至15岁青少年身心特点

第一,6至15岁青少年的身体特点。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男孩和女孩之间的身体差异逐渐显现出来,男孩的肌肉发展较快,女孩的体脂肪集中增加。

除此之外,他们也开始发育成熟,性征开始显现,例如,女孩经历月经初潮,男孩开始出现声音变深、睾丸增大等变化。

第二,6至15岁青少年的认知特点。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了解更复杂的概念,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抽象,开始推理和形成自己的观点。

他们能够思考关于未来和自我的问题,开始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青少年的注意力变得更集中,记忆力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对于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更加热衷。

第三,6至15岁青少年的情感特点。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经历了情感上的起伏和不稳定,他们可能经历情绪波动和情感冲突。

这是由于青少年面临着身份和独立性的探索,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和决策,不再完全依赖父母和他人。

他们也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社交圈子中寻找归属感。

第四,6至15岁青少年的社交特点。

社交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他们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发展友谊关系和潜在的浪漫关系。

通过社交互动,他们可以学习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青少年的社交圈子也扩大到学校、俱乐部和社区等环境,他们开始寻找认同和归属感。

第五,6至15岁青少年的性格特点。

青少年的性格开始形成并持续发展。

他们可能表现出冒险、好奇、自我意识、挑战权威等行为。

一些青少年表现出更加外向和自信的特点,而一些则更为内向和谨慎。

他们还开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才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综上所述,6至15岁的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重要转变。

他们的身体快速发育,认知能力增强,情感和社交能力也在成长中。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他们的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并建立健康的身心关系。

6-12岁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

6-12岁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

6-12岁儿童的身体及心理性格特点一、6-12岁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6-12岁儿童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

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米。

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2岁,年增长为6.6厘米。

女孩子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长为5.9厘米。

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年增重为5.5千克。

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重为4.4千克。

从发育时间看,女生不仅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高峰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比男生提早1~2年。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期出现提前的趋势。

6-12岁儿童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

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尤其要防止驼背的产生。

6-12岁儿童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

因此,6-12岁儿童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而对他们小肌肉运动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则很难做好,也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特别是手部活动,由于6-12岁儿童的腕骨尚未完全骨化,不能长时间连续地书写、演奏乐器和做手工劳动。

在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矫正错误的用笔姿势,防止写太小的字。

伴随着心脏、肺、呼吸肌、胸廓形态发展的同时,6-12岁儿童的心肺功能也相应增强,血管发展的速度大于心脏的发展速度,血液的循环量加大,新陈代谢加快。

但6-12岁儿童的心脏容积小于成人,脉搏频率远超过成年人,且心脏每搏输出量比成人小,心脏搏动频率大约每分钟80~90次,因次要注意不让孩子开展过分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损害心脏。

小学生心理保健手册

小学生心理保健手册

小学生心理保健手册一、儿童期心理发展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是指6-12岁,称为学龄期。

根据艾瑞克森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孩子主要的心理冲突是勤奋对自卑。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小学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如孩子的学习经常无法顺利完成任务多次受到批评)。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能力"的品质,否则这个孩子以后干事就会畏缩,不自信。

这个阶段的儿童有一系列变化:1、身体发展此期儿童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发育已接近成人。

脑的发育已趋成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2、心理发展此期儿童的感知敏锐性提高,注意稳定性增长,口头语言迅速发展,词汇量不断增加,行为自控管理能力增强等。

其言语、情感、意志、能力和个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孩子表现为对事物富于热情,情绪直接、容易外露、波动性大,好奇心强,辨别力差。

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迅速增长,性格的可塑性大,道德观念逐步形成。

3、个性和社会发展1)自我意识儿童已能用心理特征来描述自己,能将自己和同伴的心理特征互相比较,通过社会比较了解自我,“我是谁?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儿童开始用多维的观念看待自己,能思考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及其原因。

2)社会观念采哲能力儿童开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发展模式,从别人的角度上审视自己的思想、情绪感受和行为。

3)道德发展水平儿童对道德事件的认知表现出从具体到抽象、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

他们开始产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动机往往是具体的,而后逐渐形成概括的道德认识。

4)人际关系此阶段的儿童逐渐走出家庭,来到学校,建立起友谊,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开始了“社会化”的第一步。

他们开始懂得助人为乐,求知欲强;懂得尊敬师长和周围同学,友好关心集体:渴望得到父母亲的疼爱;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

同时面对批评也会害怕、伤心,儿童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

各年龄段的性格特点

各年龄段的性格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是由于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和经历的结果。

以下是不同年龄段的性格特点。

0-5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通常天真、快乐和好奇。

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学习新事物。

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们都充满了信任和安全感,容易接受新事物并适应变化。

但他们在情绪表达上较为直接,会因为小事而发脾气。

6-12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龄期,他们的个性开始变得更为稳定。

他们更加独立和自主,开始具备自己的意见和判断力。

他们开始将学校和同伴的影响融入到自己的性格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竞争意识,并且开始在一些领域展现出特长。

13-1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是青少年,面临许多身份探索和个性塑造的挑战。

他们开始从孩童转变为成年人,这个过程充满了变数和挑战。

青少年通常对自己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目标。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情绪波动和矛盾心理,同时也更加重视同伴关系和他人的看法。

20-3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处于自我发展和职业建设的阶段。

他们热衷于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同时也在社会中承受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他们可能表现出更多的进取心、冒险精神和决心,但也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

他们追求成功和成就感,同时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庭和人际关系。

36-6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被认为是中年人,他们通常在事业和家庭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们更加成熟稳重,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更清晰的思考,也更加重视家庭和社会责任。

但他们有时也可能会感到压力和焦虑,面对中年危机和对未来的担忧。

60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人是老年人,他们通常经历了一生的起伏和挑战。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宽容和智慧,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他们在性格上更为稳定,更加重视平静和心理健康。

但他们有时也会面临身体和健康问题,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失去活力。

总的来说,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挑战。

小孩从心理学的分类

小孩从心理学的分类

小孩从心理学的分类一、按照年龄划分1. 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早的阶段,婴儿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初步形成。

2. 幼儿期(3-6岁):幼儿期是儿童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自我意识、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学龄前期(7-12岁):学龄前期是儿童从幼儿期过渡到青少年期的过渡阶段,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进一步发展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按照心理特征划分1. 外倾型儿童:外倾型儿童通常活泼好动、喜欢交际、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2. 内倾型儿童:内倾型儿童通常安静、内向,不太善于表达情感和想法,更喜欢独处或与亲近的人交往。

3. 情绪易激动型儿童:情绪易激动型儿童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小事情也可能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

4. 情绪稳定型儿童:情绪稳定型儿童情绪相对稳定,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小事情通常保持较为平静的态度。

三、按照性格特点划分1. 外向型儿童:外向型儿童喜欢与人交往,活泼开朗,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常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和结交新朋友。

2. 内向型儿童:内向型儿童相对安静、内向,不太喜欢与人交往,更喜欢独处或与亲近的人交往,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和结交新朋友。

四、按照发展阶段划分1. 身体发展阶段: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身体发育水平和体能特点不同,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

2. 认知发展阶段: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不同,这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

3. 社会情感发展阶段:儿童在不同阶段对社会和情感的认知、表达和处理能力会有所不同,这影响着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情绪调节能力。

五、按照问题和需求划分1. 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困难儿童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可能涉及语言、数学、阅读或写作等方面。

2. 注意力不集中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儿童通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对待任务缺乏持久性。

6-12岁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

6-12岁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

6-12岁儿童的身体及心理性格特点一、6-12岁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6-12岁儿童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

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米。

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2岁,年增长为厘米。

女孩子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长为厘米。

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年增重为千克。

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重为千克。

从发育时间看,女生不仅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高峰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比男生提早1~2年。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期出现提前的趋势。

6-12岁儿童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

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尤其要防止驼背的产生。

6-12岁儿童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

因此,6-12岁儿童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而对他们小肌肉运动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则很难做好,也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特别是手部活动,由于6-12岁儿童的腕骨尚未完全骨化,不能长时间连续地书写、演奏乐器和做手工劳动。

在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矫正错误的用笔姿势,防止写太小的字。

伴随着心脏、肺、呼吸肌、胸廓形态发展的同时,6-12岁儿童的心肺功能也相应增强,血管发展的速度大于心脏的发展速度,血液的循环量加大,新陈代谢加快。

但6-12岁儿童的心脏容积小于成人,脉搏频率远超过成年人,且心脏每搏输出量比成人小,心脏搏动频率大约每分钟80~90次,因次要注意不让孩子开展过分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损害心脏。

12岁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

12岁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

12岁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1.自我意识的增强:在12岁时,儿童开始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更加清晰。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包括外貌、兴趣爱好、才能等方面。

他们开始倾向于和同龄人进行比较,寻找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更多的关注和追求。

2.探索和好奇心的增强:12岁儿童对外界的探索和好奇心达到了高峰时期。

他们对新事物和新体验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渴望了解更多、尝试更多。

他们开始走出舒适区,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以此来发展自己的技能和才能。

3.对权威和规则的挑战:12岁儿童的反叛期开始逐渐显现。

他们开始质疑和挑战成人的权威和规则,试图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这种反叛的行为是他们试图建立自己独立性的尝试,同时也是一种对成年人世界的关注和渴望融入的表现。

4.实事求是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12岁儿童的思维方式逐渐从幼儿阶段的直觉转变为实事求是和逻辑思维。

他们开始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逐渐理解因果关系和推理思维。

他们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更加注重逻辑和理性的思考。

5.情感的波动和情绪的不稳定:12岁儿童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常常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波动。

他们可能时而喜悦欢快,时而沮丧失落。

这是由于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引起的。

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和感受的了解还不够,常常感到困惑和不安。

在这个阶段,与父母和老师的支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6.独立性和责任感的培养:12岁儿童逐渐渴望独立,希望能够自主地处理事务和负责自己的行为后果。

他们开始逐渐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对于照顾自己的饮食、睡眠和个人卫生等方面愈发重视。

同时,他们也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例如完成学校的作业、关心家庭的事务等。

7.社交技能的提升:12岁儿童开始更加独立地和他人进行社交互动,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交往圈子。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

在这个阶段,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尤为重要,对他们的社会适应和发展至关重要。

不同年龄性格特点 (修改)

不同年龄性格特点 (修改)

成年期(18岁以上)
影响因素 职业发展:职业选择和发展对年轻成年 人的性格产生影响 社交圈子:同龄人和社交圈子的影响 家庭责任:开始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对性格产生影响
成年期(18岁以上)
中年人(35-50岁)
性格特点 成熟稳重:更加成熟稳重,情绪稳定 责任感强:对家庭和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 深思熟虑: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和全面 社交圈子稳定:有稳定的社交圈子和工作关系
人的性格形成一半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一半来自后天的环境因素。个体的性格形成 和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和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又有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以下是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性格 特点的概述
1
儿童期(3-7岁)
儿童期(3-7岁)
性格特点
好奇心强: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经常 提问
性格特点
自我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我价 值 情绪波动:情绪容易波动,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 绪 社交活跃:对社交活动充满热情,与同龄人交往频 繁 价值观形成: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青少年期(12-18岁)
影响因素
生理变化:青少年的生理变 化对其性格产生影响
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和父母 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性格形 成有重要影响
-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
答 辩 人 :XXX
不同年龄性格特 点
-
1 2 3
儿童期(3-7岁) 青少年期(12-18岁) 成年期(18岁以上)
不同年龄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 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塑性的。 性格不同于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 差异

12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12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12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1.性格:12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性格,他们可能表现出自信、坚定、好动、好奇、善良、敏感等特点。

2. 自我意识: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人、物有所不同,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认同感、社交能力等方面。

3. 情感:12岁的孩子情感丰富,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能会表现出喜怒无常、喜欢与人交往、易受伤感等特点。

4. 学习能力:此时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理解复杂的语言和概念,对于学习新知识也更为积极。

5. 社交能力:12岁的孩子开始注重社交,他们会寻求自己的社交圈子,尝试建立新的友谊关系。

6. 精神健康:12岁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发期,孩子们可能会面临自我认同、心理压力、情感问题等困扰。

7. 性别意识: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对于自己的生理和性别身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8. 独立意识:12岁的孩子开始渴望独立,会尝试自己去完成一些任务,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

9. 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情绪和行为更加稳定,更能够理性思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10. 行为规范:12岁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会更加遵守社会规范和家庭规矩。

- 1 -。

六岁男童心理特点

六岁男童心理特点

六岁男童心理特点
六岁男童的心理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好奇心强:他们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总是想要探索新奇的事物,并提出各种问题。

2. 社交能力提高:他们开始对与同龄人的交往产生兴趣,与同龄人玩耍的时间增多,也开始对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产生共鸣。

3. 创造力萌芽:六岁的孩子开始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也能够表现一些音乐和舞蹈。

4. 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性也有所提高,逐渐能够自理一些简单的日常事务,例如穿衣服、整理玩具等。

5. 道德意识萌芽:他们开始明白对错、好与坏的概念,并开始关注他人的行为和评价,也开始表现出一定的道德意识。

6. 情绪波动:六岁的孩子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波动,有时会表现出易怒、焦虑、不安等情绪。

7. 身体发育加速:六岁是男孩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高和体重都有明显的增长,肌肉和骨骼也开始发育。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心理发展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需要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

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

学生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有关。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育者、家长和社会适当地支持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下面将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描述:幼儿园阶段(3-6岁):1.好奇心强: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和发现。

2.气质多样:不同幼儿继承了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外向好动,有的内向安静。

3.肢体协调性差:幼儿在运动方面的技巧和协调性相对较差,需要通过游戏和体育活动来提高。

4.喜欢模仿:观察模仿是幼儿发展的一种特点,他们会模仿成人和其他幼儿的行为和语言。

5.短期记忆较差:幼儿的记忆容量相对较小,很难长时间记住很多信息。

小学阶段(6-12岁):1.心智发展突破:小学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开始具备逻辑思维和概括分析的能力。

2.精力充沛:孩子的精力充沛,喜欢运动和参与各种活动。

3.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

4.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个体差异,对外界评价开始在意。

5.社交能力逐渐发展: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合作与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

初中阶段(12-15岁):1.心理矛盾增多:初中生身心发育迅速,内外部的冲突较多,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矛盾。

2.自我意识强烈:初中生更加关注自身特点和价值,开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3.批判思维逐渐发展:初中生开始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分析和评价信息。

4.进取心强烈:初中生对未来抱有积极的期待和奋斗的意愿,具备较强的上进心和动力。

5.社交需求增加:初中生更加关注同龄人的看法,朋友关系变得更为重要。

高中阶段(15-18岁):1.思维发展成熟:高中生具备更加成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开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目标明确: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更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3.压力较大:高中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需要有效的应对和支持。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心理学小学生,指正在接受小学基础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

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首先,学习适应能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小学生便开始有了特殊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学习。

学习是小学生培养自己良好心理品质的主要途径,是在世界上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也是他们的最大任务。

但小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必须在生活习惯、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能够适应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否则,将很容易出现学习心理障碍。

另一方面,在从事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必须遵守成人社会所制定的规则,并按照成人社会的要求去培养自己的身心素质,掌握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由于成人们所制定的规则和提出的要求,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符合每一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差异。

这种适应性的差异如果超过了心理可容度,即有可能引起小学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这一点,可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及不当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许许多多小学生心理障碍事件中得到说明。

其次,智力的发展仍然是构成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不仅指智力发展正常与否,智力发展本身即可用作评判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而且,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生都与其智力的发展低下相关。

对于小学生来说,智力的发展既是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其他心理成分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虽然经过幼儿期的发展历程,小学生大都已具备了接受小学义务教育的初步能力,但许多重要的智力成分如抽象思维等,还处在形成阶段。

这些智力成分如果不能顺利地培养起来,其个性就很难向去自我中心阶段发展,因而不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第三,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影响他们获得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因素。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对生活的一切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12岁孩子的特点和管教

12岁孩子的特点和管教

12岁孩子的特点和管教12岁是一个孩子进入青春期的阶段,他们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少年的过渡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他们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地管教他们,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

一、身体特点1. 身体发育迅速:12岁是孩子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高和体重都会有较大的增长。

2. 性征发育: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性征会开始出现,如青春痘、胸部发育等,这需要父母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引导。

3. 运动能力增强:12岁的孩子运动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二、心理特点1. 自我意识增强:12岁的孩子开始对自己有更多的认知和思考,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2. 社交需求增加:孩子对于与同龄人的交往需求增加,他们更加注重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

3. 性格逐渐稳定: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开始逐渐稳定下来,他们会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格特点。

三、管教方法1. 建立沟通渠道: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2. 培养责任感:12岁的孩子需要学会承担一些责任,父母可以适当给他们一些家务或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3. 提供适当的自由空间:孩子在这个阶段有了自己的意识和需求,父母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培养良好的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父母可以给他们制定一些规则和计划,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5. 关注情绪变化:12岁的孩子情绪较为敏感,父母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理解,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6. 鼓励兴趣发展: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展现出一些特长和兴趣,父母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总结起来,12岁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引导。

在管教方面,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

0-14岁的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了解这段生命历程,既回顾了自己的过往人生,也将照亮孩子的未来旅程!,虎妈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

如果家长能把握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养育重点,孩子便能脱颖而出,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

1岁:帮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一年我们总说:孩子3岁以前是很重要的。

虽然孩子长大之后,很少会记得3岁以内的事。

但是事实表明,3岁以前的经历,即使孩子不记得,也会对孩子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

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面对这个时候的孩子,父母应多给予陪伴与关注,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满足,便能为未来的性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曾说:“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在穷极一生追求两样东西:安全感和价值感。

”因此,如果孩子幼时,尤其是1岁左右,能在家人的陪伴和呵护下成长,孩子便会形成极具安全感的性格。

这样的孩子,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过分敏感,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会更加自信。

此外,他也提到,如果孩子哭闹,一定要多抱抱孩子,不要不理不睬。

换句话说,拥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举动”。

孩子一岁的时候,家长要多陪孩子,无论是陪孩子玩,还是在安抚孩子的时候,家长都要给孩子一些“回应”,帮孩子确立自己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这样孩子才会感知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才不会处处表现得很惊慌。

2岁:“不”字当头,培养孩子幽默感的一年2岁开始,孩子开始有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

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

父母需要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各年龄段性心理特点分析

各年龄段性心理特点分析

性心理是指个体在性方面的情感、欲望、态度和经验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性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

以下将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对各年龄段的性心理特点进行分析。

1.儿童期(0-12岁)儿童期是性意识开始产生的阶段,性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性知识欠缺:儿童对性知识的了解较为有限,往往对性的概念和功能认识不足。

-性别认同:在儿童期,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并开始建立对自己和对方的性别认同。

-异性好奇:儿童期的孩子常有与异性玩伴互动的兴趣,展现出对异性的好奇心。

-无性化:在同龄人间的性互动中,儿童往往还没有具体的性需求,更多的是以游戏探索和亲密关系为主。

2.青春期(13-18岁)青春期是性心理变化最显著的一个阶段,其中的性心理特点包括:-性行为探索:随着性激素的分泌,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出现性欲望,对性方面的行为和体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可能进行性行为的探索。

-自我意识和自恋:青春期的个体对自己的性吸引力和魅力产生敏感,更加关注自己在异性中的形象和魅力。

-同性好友和异性恋爱:同龄人的性群体成为青春期个体的社交对象,同性好友的亲密关系对于性身份的确认和认同非常重要,与异性建立恋爱关系的动机和能力逐渐增强。

3.成年期(19-40岁)成年期是最为丰富多样的阶段之一,其性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性爱的探索:在成年期,人们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性爱模式,包括性伴侣选择、性行为方式、性爱满意度等方面。

-性行为的稳定:尽管性需求持续存在,但成年期的个体更注重构建稳定的性关系和家庭,性行为的频率相对较低。

-性成熟和自尊:成年期的人更加自觉地接受和认同自己的性身份,相对较为自信并接纳自己的性需求。

-性与心理健康:成年期的个体在性方面除了追求满足外,也更注重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倾向于和谐的性生活。

4.中年期(40-65岁)中年期是人生的转折点,性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性生活的转变:中年期的个体可能面临性功能下降,性欲减退等问题,对性生活质量的关注不再像成年期那样高度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岁儿童的身体及心理性格特点
一、6-12岁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
6-12岁儿童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

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米。

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2岁,年增长为6.6厘米。

女孩子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长为5.9厘米。

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年增重为5.5千克。

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重为4.4千克。

从发育时间看,女生不仅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高峰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比男生提早1~2年。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期出现提前的趋势。

6-12岁儿童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

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尤其要防止驼背的产生。

6-12岁儿童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

因此,6-12岁儿童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而对他们小肌肉运动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则很难做好,也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特别是手部活动,由于6-12岁儿童
的腕骨尚未完全骨化,不能长时间连续地书写、演奏乐器和做手工劳动。

在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矫正错误的用笔姿势,防止写太小的字。

伴随着心脏、肺、呼吸肌、胸廓形态发展的同时,6-12岁儿童的心肺功能也相应增强,血管发展的速度大于心脏的发展速度,血液的循环量加大,新陈代谢加快。

但6-12岁儿童的心脏容积小于成人,脉搏频率远超过成年人,且心脏每搏输出量比成人小,心脏搏动频率大约每分钟80~90次,因次要注意不让孩子开展过分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损害心脏。

孩子的呼吸频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

一般而言,6~9岁的儿童,男孩为23~24次/分,女孩为25~26次/分,到了10~13岁,男女孩都为19~20次/分,而14岁以后基本上和成人一样,每分钟16~18次。

与此相关的是,孩子的肺活量大小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且体育锻炼的情况也直接关系到肺活量的大小,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6-12岁儿童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逐步完善。

儿童到了6~7岁时,脑重约1280克,已接近成人脑重的90%,以后增长缓慢,9岁时约1350克,到了12岁约1400克,基本上和成人一致。

随着儿童大脑皮层的发育生长,儿童脑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也逐步趋向平衡,觉醒时间长,睡眠时间缩短。

条件反射形成呈现出时间缩短、潜伏期较短和比较容易巩固的特征,使孩子能更好地接受外界刺激,更好地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为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6-12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6-12岁儿童注意的特点
6-12岁儿童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

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

6-12岁儿童注意的范围较小,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6-12岁儿童的经验少。

实验表明,6-12岁儿童只能同时注意到2~3个客体,而成人能同时注意4~6个客体。

孩子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

比如当他聚精会神写字时,又会忘了正确的坐姿要求。

2、6-12岁儿童感知觉的特点
6-12岁儿童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比方做作业时,由于孩子的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经常看错题、计算出错误或是把方向搞错了。

一年级的孩子学写数字“8”,很可能写成卧倒的“∞”;四五年级的学生做家庭作业,本来要做第二题,结果去完成第三题,这些现象在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现过。

6-12岁儿童知觉和观察发展的趋势是从无意性、情绪性、不精确性向有意性、目的性、精确性和有组织性方向发展。

3、6-12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6-12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孩子的有意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即使是抽象材料也能花功夫努力记住,并能自觉检查记忆的效果。

6-12岁儿童记忆发展的另一特点是从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

低年级学生仍是机械识记为主,随着知识的增长,理解能力的提高,中高年级学生意义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小学阶段正是记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家长要激发孩子记忆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记忆力的发展。

六、七岁到十岁左右的孩子的记忆力大都是无意识记,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机械记忆。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容易背熟诗歌,尤其是配有生动情节或鲜艳图片的学习内容,哪怕是他们还不太理解一些词句的内容,也能很快地重复再现出来。

比方一首《鹅》,其中“曲颈向天歌”一句,未必大多数学生都懂得其中的含义,只是因为形象生动、朗朗上口,所以,很容易记忆。

到了小学中末期,十一二岁的孩子就具备了有意识记,他们会把记忆内容的主要思想记牢,并把重要的情节与一般的细节区分开来,并能够逐步摸索出适合本人特点的记忆方法。

4、6-12岁儿童想像发展的特点
6-12岁儿童的想像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6-12岁儿童想像发展是向正确地、完整地反映现实过渡,低年级学生的想像与学龄前儿童有点类似,仍以无意想像为主,而中高年级学生再造想像趋于完整,有意想像的成分大为增加;
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
③、想像的形象还具有片断、模糊的特点;
④、高年级学生想像的创造成分增多。

随着他们的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想像力具有更多的创造成分。

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想像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孩子的全部印象和感受都与现实联系着,都是来源于生活。

比方想像力丰富的孩子能单独一个人玩复杂的游戏,如建房子、机场、战壕,也能玩有一定主题的游戏,如想像自己是教师、医生或解放军战士,在自己周围看到与游戏发展相切合的背景。

一根树枝,既能被孩子当作冲锋枪,也能代替马去骑。

想像力丰富的孩子学习起来会更省劲一些,能较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5、6-12岁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6-12岁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

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尤其重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词语,训练儿童养成把话说完整的习惯,并培养孩子的朗读、默读和复述的能力。

③教给孩子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6-12岁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他最容易掌握的那些能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的特征。

十岁左右到十三四岁,孩子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掌握没有直观形象作支柱的概念,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比如,一二年级在学习简单的词汇时,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到了五六年级,孩子不需要借助图片都理解诸如社会、制度、纪律等较为抽象的词汇了。

6、6-12岁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
6-12岁儿童的情感逐步发展,从情感的表现方式来看,仍然显得比较外露、易激动、不够稳定持久;喜怒哀乐很容易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从情感反映的内容来看,变得越来越丰富,出现了与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相联系的理智感;热爱班集体,进而扩展到学校集体的荣誉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控制情感能力逐步增强。

6-12岁儿童的意志还比较薄弱,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比较差,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

小学阶段正是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要重视孩子意志的培养。

6-12岁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由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性,使得他们自我评价的水平较低,这表现在:①他们善于评价别人,但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②他们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但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③他们的评价标准是变化的,昨天的好朋友,今天就可能翻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