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案(8篇)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案(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统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统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包括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等)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
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海滨小城》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海滨小城》优秀教案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统编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创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海滨小城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3. 课堂讨论:(1)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段落。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与海滨小城相关的写作话题,如“我心中的海滨小城”。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学习的内容,增进亲子关系。
3. 预习下节课文,提前熟悉课文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统编人教版三上语文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秀教案

统编人教版三上语文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铺、秩、堂”等10个生字,会写“铺、告、小心”等13个字,能读写“水泥道、法国梧桐、金色的巴掌、排列”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懂得用美的眼光去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比喻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美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为什么说水泥道铺满了金色巴掌?(3)释题:“铺满”一词说明了水泥道上法国梧桐落叶的数量很多。
“金色”一词说明法国梧桐树叶的颜色很美。
“巴掌”一词说明法国梧桐树叶的形状像巴掌。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畅。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学生读好词语。
3.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水泥道有什么特点?(2)交流:水泥道很湿,很干净。
(3)出示句子: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理解“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出对水泥道干净、整洁的喜爱之情。
4.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水泥道上有什么?(2)交流:水泥道上铺满了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3)出示句子: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体会“熨帖”“平展”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出对水泥道上法国梧桐树落叶的喜爱之情。
5.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把水泥道比作地毯?(2)交流:水泥道颜色金黄金黄的,形状像地毯,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3)出示句子:它们排列得那么整齐,那么有秩序,就像一排排站立的士兵,等待人们去检阅。
统编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该单元围绕“童话世界”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通过学习,带领学生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让学生爱上童话,爱上阅读并学会编写童话。
二、教学目标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明白奉献就是快乐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1.通过默读课文,明白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2.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难点阅读并感悟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聊心愿,导入新课。
1.出示月亮图片,谈话:看图猜一猜老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2.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飞上月球,像嫦娥一样,在月亮上散散步,到桂树底下乘乘凉,说不定还能和嫦娥聊聊天呢!那一定会很好。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心愿呢?用上“________,那一定会很好”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的心愿。
3.揭示课题: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它也有着自己美好的心愿。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
【设计意图】猜心愿激发兴趣,聊心愿导入课题,这样轻松愉快的谈话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进去良好的学习状态。
同时,通过“心愿”的畅想,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向往——“那一定会很好”。
(二)学习生字、生词。
出示课件2:含会认字的词语缩进努力花茎锯子斧子推车吱嘎拆开1.教师带读。
2.指名让学生带读。
3.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风景和物产,增长地理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直观地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运用联想法,让学生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3)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法,了解我国的海岛资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风景和物产。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3. 了解我国的海岛资源,培养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地图。
3. 生字词卡片。
4. 讨论教材、参考书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丽的海岛风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西沙群岛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描绘手法。
3. 理解课文(1)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学生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拓展延伸(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建议。
5. 总结与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2)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两课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两课时)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回忆并精心选择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深刻、具有独特性的事物或场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筛选素材的能力。
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运用丰富的语言准确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的细节,包括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触感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细节描写能力。
学生能够真实、深刻地表达自己对所观察事物或场景的独特感受和丰富想象,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力,使作文富有个性和感染力。
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两个课时四、教学重、点重点:迁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观察方法来描写自己所观察事物或场景的一个最美镜头。
难点:能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能在习作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培养积极写作的兴趣。
第一课时五、教学前准备(5 分钟)多媒体设备:精心挑选并准备用于展示各种缤纷事物和场景的高清图片或精彩视频,涵盖自然风光(如壮丽的山川、绚丽的晚霞、潺潺的溪流)、城市景象(如繁华的街道、热闹的集市、独特的建筑)、动物世界(如可爱的小动物的生活瞬间、动物的奇特行为)等,以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观察日记本:为每位学生准备一本设计精美的观察日记本,内页包含日期、天气、观察地点、观察对象、观察记录等栏目,鼓励学生养成日常观察并记录的好习惯。
写作纸:选用质地优良、带有淡淡的色彩或简单图案的写作纸,增加写作的趣味性和仪式感。
展示板:制作一个大型的、装饰精美的展示板,可用彩色卡纸、彩带等进行装饰,用于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荣誉感。
奖励小道具:准备一些小贴纸(如星星、笑脸、小动物等)、小书签、彩色铅笔等作为奖励,用于奖励在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0 分钟)开场白: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奇妙的世界里。
每一天,我们的眼睛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事物,每一个场景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
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一小块掉了的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汉字,掌握多音字“处、稍”的意义和用法。
2.快速默读课文,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3.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弱者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1.认识12个汉字。
2.快速默读课文,围绕蚂蚁队长的言行找出关键信息,说一说你喜欢蚂蚁队长的理由。
教学难点: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关爱弱者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蚂蚁。
2.讲故事导入课题。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课件出示2)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板书:一块奶酪)二、听读感知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想一想:蚂蚁们做了什么事?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陌生的词句。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有些还比较难,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
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宣布诱人舔一下强大犯罪禁令处罚稍息犹豫跺脚聚集毅力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蚂蚁搬食物”的活动。
4.读生字,随机点击小蚂蚁把食物搬回家。
四、了解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说说理由。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指挥小蚂蚁们时,一块引发了一阵风波。
2.出示问题,小组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蚂蚁队长公布了什么纪律?(2)蚂蚁队长遇到了什么难题?(3)蚂蚁队长是如何处理难题的?(4)最后的结果怎样?五、严明纪律1.蚂蚁队长公布了什么纪律?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蚂蚁的纪律严明?预设: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第一单元同步作文课程内容:猜猜他.是谁趣味导入:唐僧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猪八戒沙和尚以上人物均来自吴承恩的《西游记》本课重点:写人文章的五种技法技法一:审清题目,确定人物题目《猜猜他是谁》(围绕“他”的写人文章)选择身边熟悉的人:老师、朋友、同学、家人设置悬念,文末揭秘技法二:按顺序抓特点写外貌1.按顺序:个头——体型——容貌(从上到下)——衣着打扮注意:由整体到局部,局部可从上到下2.抓特点:印象深刻、与众不同、最能体现性格或品质技法三:加入想象,巧用修辞比喻:将眼睛比喻为“黑珍珠”“弯月牙儿”其他修辞:拟人、排比技法四:列举事例反映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品质、优点、爱好、性格、兴趣①反映人物性格:爱唠叨②反映人物爱好:爱读书③反映人物性格:负责任以上三个范例共同点:段首中心句,直接概括出人物特点技法五:结尾融入真情实感1.感谢之情2.喜爱之情3.赞美之情范文讲解:《我们班的“挑刺大王”》1.首段按顺序、抓特点刻画人物外貌2.点明人物“爱挑刺”的性格特点3.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爱挑刺”却友善的性格特点4.结尾表达感谢之情三年级古诗文板块(一)课程内容:咏山◎杜牧与《山行》1.文学常识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大李杜:李白和杜甫2.古诗概览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古诗精读◇题目解析山行:在山间的路上走◇诗句精读①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石径:石板路,径:路斜:弯弯曲曲②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产生、生出白云生处:白云漂浮的地方③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因为晚:傍晚④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秋霜打过的红叶。
红于:“于”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A)于(B)的短语表示比(B)(A),如红于二月花,意思就是比二月花红。
1◎李白与《望天门山》1.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古诗概览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古诗精读①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从中间隔断。
楚江:即长江。
长江中下游部分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②碧水东流至此回至此:在这。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③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点评:动态之美,壮阔景象◎杜甫与《望岳》1.文学常识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大李杜),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古诗概览2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古诗精读◇题目解析:“岳”本义指高大的山,这里指五岳宗主——泰山。
◇诗句精读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
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③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心胸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眦: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3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望岳观感:远望:绵延;近看:秀美;半山腰:缥缈;登顶远眺:雄伟◎咏山诗常用词汇汇总(1)阴阳:文言文中的阴阳也可表示南北,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2)昏晓、朝暮:在文言文中代表早晚。
(3)凌:登上。
(4)回:迂回、曲回。
(5)壑:山沟。
(6)浮云:漂浮在天空中的云。
(7)丈、仞、尺:都是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丈,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一尺的长度各朝代都不同,唐代为30.7厘米,宋代为31.68厘米。
(8)猿鸣:猿猴的鸣叫声,因为接近人的哭声,所以一般用来渲染悲凉的气氛。
(9)松柏:山中常见的乔木。
【三年级】第3讲:第二单元同步作文一、牢记日记格式第一行:正中间的位置,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变化。
第二行:写上题目(可有可无)。
第三行:正文,注意开头空两格。
二、分清日记内容日记内容分写人日记、写景日记、状物日记、记事日记。
◎写人日记描写外貌(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动作描写:如站、踮、坐、拿、剥、放、吃等动词的使用性格特点:如妹妹的馋嘴赞美品质:如助人为乐◎写景日记所见:白色的丝带所闻:“嗒——嗒”的声音所感:进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运用修辞方法:“断了线的珠子”“无数条白色的丝带”“豆子”等比喻表达个人感情:对“雨”的感谢之情拓展:判断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秘诀是“相似不同类”。
◎状物日记:按顺序、抓特点;生活事例;表达感情三、写事日记技法1.写清楚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加入心理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三年级】第4讲:语文基础知识(一)◎了解汉字1.世界上的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钉头字)古埃及——圣书字汉字却是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小拓展】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埃及(尼罗河);古印度(恒河);中国(黄河)2.汉字的起源结绳记事(记录事情;记录年龄)——符号记事(史官仓颉造字)【小拓展】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
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有重瞳的只八个人:仓颉、重耳、虞舜、项羽、吕光、高洋、鱼俱罗、李煜。
3.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刻在青铜器)——小篆(书同文)——隶书——楷书(以颜真卿和柳公权为代表)——草书——行书(由繁趋简,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苏轼的《寒食帖》为代表)4.造字的方法象形字:把物体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字:独体含有绘画中抽象的东西。
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形声字:一半是形旁,一半是声旁◎查字典的方法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1.音序查字法(知道读音,却不知道字形与释义)(1)先背熟汉语拼音字母表,熟练掌握音序。
(2)看清要查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
(3)第一个字母相同,则按第二个字母的音序排列如此,找到要查找的那个音节在正文中的页码,并标明。
(4)翻到指定的页码找到音节,按四声的顺序,查到要查的字。
2.部首查字法(知道字形,却不知道读音与释义)(1)确定字的部首,根据部首的笔画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及它在“检字表”中的页码。
(2)根据所查部首所在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这个部首,除去部首外,数清这个字余下部分的笔画,在部首下找到相应的笔画栏,找到要查的字及它的页码。
【补充】确定部首小妙招上下都是部首的字,查“上”不查“下”。
左右都是部首的字,查“左”不查“右”。
内外都是部首的字,查“外”不查“内”。
可做偏旁部首的独体字,查“整体”,不查“部分”。
分不清部首的独体字,查“起笔”,不查“落笔”。
笔画中藏有部首的独体字,查“部首”,不查“起笔”。
特殊的字要记牢。
3.数笔画查字法(知道字形,不知道读音及部首)(1)数清要查字的笔画数,然后在“笔画查字表”或“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找到相应的笔画数这一项。
(2)弄清要查字的第一笔的笔形(笔画多的还要看第二笔),在确定笔形的栏内就可以找到要查的字了。
【补充】数准笔画小妙招看准字形,掌握8种基本笔画掌握基本笔画的变形,共28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写连笔字【三年级】第5讲:第三单元同步作文【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帝王的服饰——龙袍(绣有九条龙)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丹麦)代表童话:《海的女儿》《拇指姑娘》《野天鹅》童话的分类: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一、结合提示,整理资料A.人物:国王、啄木鸟、玫瑰花B.时间:冬天、黄昏、星期天C.地点:小河边、超市、森林、厨房二、选取角色,拟定主题选取角色:可以选取一个角色,也可选多个角色,还可自己加入其他角色拟定主题:1.做事谨慎,勿自以为是;听取他人意见,不骄傲自满2.不钻牛角尖;忠于职守,勤奋努力3.要谦虚;敞开心扉接纳别人三、设置情节,加入想象1.人物的勾画2.环境的营造3.设置对话场景◎关于想象具体、合理、大胆、深刻四、变换角度,编写童话尝试使用第一人称“我”(使用时要点明身份,告诉读者“你是谁”)◇编写童话(文章结构):☆开头选取角色,拟定主题例如:我(使用第一人称)是(国王、啄木鸟、玫瑰花)……生活在……(生活环境、可添加其他角色)提示:选取的角色要有主次。
☆中间设置情节,加入想象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加入人物对话)☆结尾说清结果,阐明道理▽可用素材:国王:做事谨慎,勿自以为是。
啄木鸟:忠于职守,勤奋努力玫瑰花:要谦虚,敞开心扉接纳别人。
三年级古诗文板块(二)课程内容:赠言诗◎苏轼与《赠刘景文》1.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轼:车把手)北宋散文家、诗词家、书画家、政治家“诗神”“词圣”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开创者与苏洵、苏辙合称“三苏”2.古诗概览赠刘景文[北宋]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3.古诗精读◇诗句精读①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②菊残犹有傲霜枝☆借物喻人,坚贞不屈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③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枯淡凄清,朝气蓬勃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1正是:意作“最是”。
橙黄橘绿: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李白与《赠汪伦》1.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又号“谪仙人”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古诗概览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