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解剖基础
妇产科笔记 总结: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外生殖器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位于两股内侧间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阴道口处女膜1 阴阜位于耻骨联合前面;脂肪垫;阴毛倒三角2 大阴唇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骑跨伤时易形成血肿3 小阴唇大阴唇内侧;薄皮肤皱褶;褐色无毛;富含神经末梢——伤及疼痛敏感4 阴蒂小阴唇顶端下方;海绵体;性兴奋时勃起;与男性阴茎同源5 阴道前庭: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前庭球:勃起性的静脉丛前庭大腺: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如黄豆大小,左右各一腺管开口: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粘液润滑腺管口闭塞——前庭大腺囊肿、脓肿尿道口阴道口处女膜二、内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附件:输卵管+卵巢1 阴道位置: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上宽下窄;前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与直肠贴近功能:胎儿娩出通道;月经血排出通道;性交器官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下段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阴道穹隆: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后穹窿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连,可进行穿刺或引流2 子宫大小:厚2-3 宽4-5 长7-8重量:50g容积:5ml位置:盆腔中央;膀胱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附件;轻度前倾前屈位;宫颈位于坐骨棘水平上方——靠子宫韧带、盆底肌、筋膜维持2.1 子宫体:宫体壁:浆膜层;肌层;内膜层浆膜层:子宫前-膀胱子宫陷凹;子宫后-直肠子宫陷凹肌层:外纵内环中交叉内膜层:功能层(表面1/3)周期变化脱落基底层(内1/3)不发生周期变化2.2 宫颈:分为宫颈阴道部和宫颈阴道上部;未产妇外口呈圆形;已产妇外口呈“一”形;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为复层鳞状上皮;鳞柱交界处为宫颈癌好发部位2.3 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期:长1cm;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妊娠末期7-10cm;称为子宫下段;是软产道的一部分;常为剖宫产切口的位置2.4 子宫韧带:4对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阔韧带:保持子宫位于盆腔中央主韧带:固定宫颈、保持子宫不脱垂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2.5 输卵管:卵子与精子结合的场所;运送受精卵的通道一堆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位于阔韧带上缘由内而外分为:-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受精常发生于此- 伞部:“拾卵”功能2.6 卵巢Ø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Ø由骨盆漏斗韧带和卵巢固有韧带悬于盆壁与子宫之间Ø神经血管通过骨盆漏斗韧带经卵巢系膜在卵巢门出入卵巢大小:育龄期4cm×3cm×1cm重量:约5~6g颜色:灰白色生殖功能:产生、排出卵子分泌功能:分泌甾体激素结构:Ø皮质:各级卵泡、黄体、白体Ø髓质:血管、神经、淋巴管三、骨盆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接作用:Ø支持躯干Ø保护盆腔脏器Ø胎儿娩出时的骨性产道骨盆• 髋骨(一对)髂骨坐骨耻骨• 骶骨:5-6块骶椎• 尾骨:4-5块尾椎Ø骶结节韧带:骶、尾骨与坐骨结节之间Ø骶棘韧带:骶、尾骨与坐骨棘之间骶棘韧带宽度——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 正常:5.5-6cm坐骨棘• 位于真骨盆中部• 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 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坐骨棘间径——衡量中骨盆大小的重要径线• 正常:≧10cm耻骨弓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的宽度: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总结Ø真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Ø中骨盆大小标志• 坐骨棘间径(≥10cm)• 骶棘韧带宽度(5.5-6cm)Ø骨盆出口横径大小标志• 耻骨弓角度(大于90°)• 坐骨结节间径(8.5-9.5cm)Ø坐骨棘: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四、邻近器官Ø尿道短而直,与阴道邻近;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Ø膀胱膀胱底部与宫颈及阴道前壁相连;阴道前壁脱垂(膀胱脱垂)Ø输尿管一对圆索状肌性管道,起自肾盂• 腰段:在腹膜后下行• 盆段:在骶髂关节处跨髂外动脉起点的前方进入骨盆腔• 在宫颈部外侧约2.0cm于子宫动脉下方穿过• 在位于宫颈阴道上部的外侧1.5~2.0cm处斜向前内穿越输尿管隧道进入膀胱Ø直肠前面与阴道后壁相连;盆底肌肉与筋膜受损伤,常与阴道后壁一并脱出肛管长2~3cm;借会阴体与阴道下段分开;阴道分娩时应保护会阴,避免损伤肛管Ø阑尾常位于右髂窝内;炎症可累及右侧附件及子宫;右侧宫外孕可能误诊为急性阑尾炎;黏液性肿瘤最常见原发部位,卵巢黏液性癌手术时应常规切除阑尾。
妇科解剖知识

妇科解剖知识
一、子宫结构
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位于骨盆中央,是胚胎发育和胎儿生长的场所。
子宫由子宫体和子宫颈两部分组成,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因人而异,但一般为2:1。
子宫的壁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子宫内膜组成,其中子宫内膜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变化。
二、卵巢和输卵管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性腺,位于子宫两侧,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激素。
卵子通过输卵管输送到子宫腔内,与精子结合受精。
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细长管道,主要功能是输送卵子和受精卵。
三、生殖道
生殖道是指女性从阴道口到子宫口的通道,包括阴道、子宫颈和子宫。
阴道是性交器官和胎儿娩出的通道,也是月经血排出的通道。
子宫颈是连接阴道和子宫的通道,具有防止病原体进入宫腔的作用。
四、骨盆区域
骨盆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支撑结构,位于腹部和大腿之间,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骨盆底由肌肉和结缔组织组成,主要作用是承托盆腔脏器,控制排尿和排便等生理活动。
五、激素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与激素系统密切相关,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和肾上腺皮质。
主要的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这些激素对生殖器官的发育、月经周期的调节、妊娠和分娩等生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妇产科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妇产科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系统,它包括了多个器官以及相互联系的组织结构。
妇产科学是研究和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专业学科,对于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解剖学的角度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神秘而又重要的系统。
**1. 外阴部**外阴部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外部组成部分,包括大阴唇、小阴唇、阴蒂等。
大阴唇外观呈现为两片覆盖皮肤的组织,其内层为黏膜。
小阴唇位于大阴唇内侧,呈两片红色的结构,两者之间有一小裂口,称为阴道裂。
阴蒂位于小阴唇交界处,是女性的性敏感带之一。
**2. 阴道**阴道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一条管状结构,连接外阴与子宫。
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生殖道和月经排泄道,同时也是性交的通道之一。
阴道壁由黏膜、肌肉和结缔组织构成,具有较强的伸展性和弹性。
**3. 子宫**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位于盆腔底部,呈倒置的梨形。
子宫主要分为上部的体部和下部的宫颈部,两者之间称为宫体颈部交界。
子宫内膜是子宫壁内覆盖的黏膜层,具有周期性变化,定期脱落形成月经。
**4. 输卵管**输卵管是连接卵巢与子宫的管状结构,呈弯曲的螺旋状。
输卵管内腔覆盖有纤毛和腺体,主要功能是输送卵子和精子,完成受精过程。
输卵管的健康与否对于女性生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5. 卵巢**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卵子和激素的重要器官,位于盆腔两侧。
卵巢表面呈多结构的外观,内部有着成熟卵泡和黄体等结构。
卵巢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是女性生殖系统保持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妇产科学致力于保护和维护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对于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育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够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殖健康,及时进行体检和治疗,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谢谢!。
中医妇科学 解剖

7
8
1、阴道 功能:为性交器官及月经血排出与胎儿娩 出的通道。 二壁二隔三作用
四个穹隆一凹陷(壁隔陷之间的关系)
9
阴道壁由黏膜、肌层和纤维层构成。上端包围宫颈,下端开口于阴 道前庭后部,前壁与膀胱和尿道邻接,后壁与直肠贴近。环绕宫颈 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隆,可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后穹隆较 深,其顶端与直肠子宫陷凹贴接,此处为腹腔的最低部分,在临床 上具有重要意义,是某些疾病诊断或手术的途径。阴道上端比下端 宽,后壁长10~12cm,前壁长7~9cm。平时阴道前后壁互相贴近。 阴道壁有很多横纹皱襞及外覆弹力纤维,故有较大弹性;又因富有 静脉丛,故局部受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阴道黏膜色淡红,由复 层鳞状细胞所覆盖,无腺体。阴道黏膜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幼女及绝经后妇女的上皮甚薄,皱襞少,伸展性小,容易创伤和感 染。
22
宫颈糜烂
中度糜烂
重度糜烂 23
子宫多发性肌瘤
24
⑵、韧带
4对---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骶 骨韧带。
25
正常的子宫位置:由于上述韧带的牵拉与 盆底组织的支托,当直立时,子宫底位于 骨盆入口平面稍下,宫颈外口接近坐骨棘 水平,圆韧带及宫骶韧带使子宫体向前倾, 宫颈向后,两者之间形成一钝角,使子宫 体前屈。因此,正常的子宫位置是前倾前 屈的。
16
育龄期内生殖器
17
绝经后内生殖器
18
宫颈与宫体长度变化
婴儿期
青春期
成年期
19
宫颈口变化
20
宫颈纤维瘤
21
子宫颈管黏膜上皮细胞呈高柱状,黏膜层 有许多腺体,能分泌碱性黏液(含有溶菌 酶),பைடு நூலகம்成宫颈管内的黏液栓,将宫颈管 与外界隔开。宫颈阴道部为鳞状上皮覆盖, 表面光滑。在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 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妇科子宫解剖知识点总结

妇科子宫解剖知识点总结子宫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之一,是孕育胎儿的重要器官。
子宫的解剖结构包括子宫的形态、位置、壁层结构、腔体结构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子宫的解剖知识进行详细的总结和介绍。
一、子宫的形态子宫是一个呈倒置梨形的器官,上部较宽,称为子宫底;下部较狭窄,称为子宫颈;中部为子宫体。
子宫的上边缘称为子宫体角,两侧连接输卵管。
子宫体前后有一个浅沟,称为子宫体前后纵隔。
子宫的大小和形态在不同的年龄和生理状态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孕前和未分娩的妇女中,子宫大小约为7~8厘米长、5~6厘米宽、3~4厘米厚,约相当于梨子的大小和形状。
二、子宫的位置子宫的位置位于盆腔中,子宫颈朝向阴道。
正常情况下,子宫体位于骨盆的中央,与骶骨相对,与膀胱和直肠相邻。
但由于子宫的位置受到盆腔器官的重力作用、患有子宫下垂等因素的影响,子宫的位置也会有所变化。
三、子宫的壁层结构子宫壁主要由三层组成,从外到内分别为腹膜层、肌层和黏膜层。
腹膜层是子宫的外层,由一层腹膜覆盖。
肌层是子宫的中层,由厚厚的肌肉组织构成,除了支撑子宫的形态外,还负责子宫的收缩。
黏膜层是子宫的内层,称为子宫内膜,这一层组织在月经周期中会有周期性的增生和脱落,并在怀孕时起着重要的滋养和保护作用。
四、子宫的腔体结构子宫腔位于子宫内膜之内,是子宫内腔的一部分。
子宫腔的形态一般为三角形,其具体形状和大小会因为孕育、生理期、年龄、病变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子宫腔内还有数条长短不一的脊状突起,称为子宫腔棘,其主要功能是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
五、子宫的血管和神经系统子宫的血管主要由子宫动脉和子宫静脉组成,主要负责供应子宫的血液。
子宫的神经系统主要包括来自腹部神经丛和会阴神经丛的神经纤维,它们负责控制子宫的收缩、舒张和感觉。
子宫是重要的生殖器官,掌握其解剖知识对于了解妇科疾病和进行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子宫解剖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新完整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新完整课件一、内容概览女性生殖系统概述: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卵巢解剖:详细介绍卵巢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包括卵泡的发育、排卵过程以及卵巢的内分泌功能等。
输卵管解剖:阐述输卵管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其功能。
包括输卵管的蠕动、受精卵的输送等过程。
子宫解剖:详细介绍子宫的形态、位置、大小、结构及其功能。
包括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的收缩等生理过程。
阴道解剖:阐述阴道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其功能。
包括阴道的润滑、性交过程中的作用等。
生殖系统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血管分布、神经支配和淋巴系统,以更好地理解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病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异常或疾病的情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指导与操作技巧:介绍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实验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课件的主要内容,并展望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学的研究发展趋势和前景。
此课件的内容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的生理、病理和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课件制作背景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何更有效地传授这一领域的知识,成为医学教育者的关键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针对课程要求以及医学生日益变化的学习需求,本课件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文首先为大家详细介绍课件制作的背景。
随着医学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研究成为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包括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理变化等,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之一。
然而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和学习需求,存在着教材滞后、图文单一等问题,对医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妇产科学-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可修改文字

(三)骨盆的类型
根据骨盆形状(按Callwell与 Moloy分类),分为女型 、 扁平型 、类人猿型和男型 4 种类型 。
骨盆4种基本类型及各部比较
PART 05
骨盆底
骨盆底是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骨盆底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和坐骨 结节。 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三角区为尿生殖三角,向 后下倾斜,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后三角区为肛门三角,向前下倾斜,有肛管通过。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3层。
女性生殖器淋巴流向
(四)神经
1. 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外生殖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 由第Ⅱ、Ⅲ、Ⅳ骶神经分支组成,含 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走行与阴部内 动脉途径相同。
在坐骨结节内侧下方分成会阴神经、 阴蒂背神经及肛门神经3支,分布于 会阴、阴唇及肛门周围。
女性外生殖器神经
2.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1. 骨盆的骨骼
女性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性连 接,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 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 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 成,尾骨由4~5块尾椎合成 。
2. 骨盆的关节
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正常女性骨盆(前上观)
3. 骨盆的韧带
骶结节韧带位于骶、尾骨与 坐骨结节之间;
妇产科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组成
内生殖器
女性 生殖系统
外生殖器
卵巢:产生卵子并分泌女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的管道和卵子受精的部位; 子宫:孕育胎儿、产生月经; 阴道:性交、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管道。
阴阜 大阴唇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学基础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学基础女性生殖系统是指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在内的一系列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以及为受精卵提供孕育和发育的环境。
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学基础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一级标题:解剖结构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1. 卵巢:位于盆腔两侧,是女性体内的主要生殖腺。
每个卵巢都包含着数以百计的小囊泡,其中只有一个能够成熟并释放出卵子。
2. 输卵管:输卵管将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运送到子宫。
由于输卵管表面覆盖着纤毛,这些纤毛不断地向子宫方向摆动,帮助推动卵子前进。
3. 子宫:子宫位于盆腔中央位置,呈倒置梨形。
它具有肌肉层,并且能够扩张以适应胎儿的发育。
它也是受精卵着床的地方。
4. 阴道:阴道位于子宫下部,是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
二级标题:生理学基础1. 卵巢功能:卵巢主要负责产生卵子,并合成激素。
每个月,一个囊泡内的卵子会逐渐成熟,最终释放出来,这个过程被称为排卵。
2. 月经周期: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从第一天开始计算,到下一次月经开始前的最后一天结束。
正常情况下,整个周期大约为28天左右。
周期中包括了排卵期和黄体期等关键时期。
3. 妊娠过程:如果受精卵成功着床在子宫内壁上的话,妊娠就会开始。
在妊娠初期,子宫内壁会增厚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供应给胎儿。
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逐渐扩张并支撑起胎位。
4. 闭经与更年期:闭经是指女性停止排卵和月经的状态,在更年期结束之前可以伴随多种临床表现。
更年期标志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
总结: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学基础对于理解女性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它们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一系列妇科疾病,还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月经周期、孕育儿童以及应对更年期等生理变化。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并在需要时寻求医学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自身健康与幸福。
妇科基础知识

• 子宫是壁厚而腔窄的肌性器官,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其形态、 结构及位置随年龄、月经周期和妊娠情况而变化。
子宫位于小骨盆腔的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 子宫位于小骨盆腔的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正常成年未孕女子的子宫 呈前倾前屈位。前倾是子宫向前下方的倾斜, 呈前倾前屈位。前倾是子宫向前下方的倾斜,即子宫长轴与阴道长轴形 成的夹角,约为直角;前屈是指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凹向前的弯曲, 成的夹角,约为直角;前屈是指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凹向前的弯曲,呈 钝角。当人体直立,膀胱排空时,子宫体伏于膀胱上,几乎与地面平行。 钝角。当人体直立,膀胱排空时,子宫体伏于膀胱上,几乎与地面平行。 膀胱和直肠的充盈程度可影响子宫的位置。 膀胱和直肠的充盈程度可影响子宫的位置。
• 2.分部 . 输卵管全长由内侧向外侧分为4部 输卵管子宫部: 输卵管全长由内侧向外侧分为 部:输卵管子宫部:为贯穿子宫壁的 部分,短而狭窄,其内侧端有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 部分,短而狭窄,其内侧端有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外侧续连于输 卵管峡。输卵管峡:占输卵管游离部的内侧1/3,细短而直, 卵管峡。输卵管峡:占输卵管游离部的内侧 ,细短而直,输卵管 结扎术多在此部进行。此段向外侧移行为壶腹部。输卵管壶腹: 结扎术多在此部进行。此段向外侧移行为壶腹部。输卵管壶腹:此段 管腔膨大成壶腹状,约占输卵管游离部的外侧2/3,管腔大而弯曲。 管腔膨大成壶腹状,约占输卵管游离部的外侧 ,管腔大而弯曲。 卵子通常在此部受精,若受精卵未能移入子宫,而在输卵管内发育, 卵子通常在此部受精,若受精卵未能移入子宫,而在输卵管内发育, 即成宫外孕。输卵管漏斗:为外侧端的扩大部分,呈漏斗状。 即成宫外孕。输卵管漏斗:为外侧端的扩大部分,呈漏斗状。其游离 缘有许多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手术时常以此作为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缘有许多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手术时常以此作为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临床上把卵巢和输卵管统称为子宫附件。 临床上把卵巢和输卵管统称为子宫附件。
第5版教材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三)输卵管
长约8~14cm。由内向外分成:☆间质部、峡部、 壶腹部、伞部;管壁由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粘 膜层。
★输卵管壶腹 部是受精的场所, 输卵管肌肉收缩 和纤毛摆动有输 送孕卵到达子宫 腔的功能。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四)卵巢
激素影响 出生后:乳房略大 、少量
阴道出血(激素水平骤降)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分期及生理特点☆
(二)儿童期 出生4周至12岁。 宫体:宫颈=1:2; 乳房和内外生殖器开始发育,
女性特征开始出现。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分期及生理特点☆
(三)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 生理特点:全身发育迅速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外生殖器
(五)阴道前庭 在大阴唇后下方 有一对黄豆大小 腺体,为前庭大 腺,又称巴氏腺, 感染时可形成囊 肿或脓肿。
前庭球 前庭大腺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内生殖器
(一)阴道 性交器官、排出经 血、娩出胎儿 粘膜+肌层+纤维 层 阴道穹隆 前 后 左 右
每块髋骨又由髂骨、 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骨盆的关节与韧带
关节: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
骶棘韧带
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结节韧带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3.真骨盆的标志
髂嵴 髂前上棘
医学基础知识: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医学基础知识: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妇产科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独立于内、外科之外。
因此对于女性生殖系统这一块的解剖知识点,也是需要各位考生好好去掌握的内容。
女性的生殖系统可分为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而在考试中,主要需要学习的为内生殖器,包括了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四部分。
1.阴道:为性交、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前方、后方均以结缔组织与尿道和直肠紧密连接,上端连接子宫颈,下部穿过尿生殖膈,开口于阴道前庭。
阴道环绕子宫颈部分形成阴道穹窿,阴道后穹隆最深,其顶端为直肠子宫凹底部,为腹腔最低点,当盆腔内脏器官出血或积液时,可经后穹隆穿刺或引流,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意义。
2.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呈倒置梨形的空腔器官,呈前倾前屈位。
腔内覆以黏膜,称为子宫内膜。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
孕期逐渐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长7~10cm,成为产道的一部分。
子宫韧带包括:①圆韧带: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②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正中位置;③主韧带:固定子宫颈,保证子宫不下垂;④宫骶韧带:将子宫向后上方牵引,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子宫体壁分三层,内为黏膜层(子宫内膜),中为肌层,外为浆膜层。
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为复层鳞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3.输卵管: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内侧与子宫角相连,外端游离,而与卵巢接近,全长约8~14cm,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的场所。
其由外侧向内侧可分为4部分:(1)输卵管漏斗:为输卵管外端漏斗状扩大的部分,漏斗的基底部有输卵管腹腔口。
游离缘有许多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覆盖于卵巢表面。
(2)输卵管壶腹:是由输卵管漏斗向内延续的部分,管径较粗,是输卵管最长的一段,卵细胞在此受精。
(3)输卵管峡:是由输卵管壶腹向内侧延续的狭窄部,短而直,约占输卵管全长的1/3。
妇产科解剖生理ppt课件

子宫肌层结构
• 肌层较厚,非孕时厚约0.8cm; • 由大量平滑肌组织、少量弹力纤维与胶原
纤维组成,分3层; • 外纵、内环、中交错,在血管周围“8”字
形围绕血管。 • 外层极薄,是子宫收缩的起始点
子宫畸形
子宫位置图
子宫韧带
圆韧带
• 圆韧带:圆索状,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全 长10—12cm,起自宫角的前面,输卵管端的稍下 方,在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行走,到达 两侧骨盆侧壁后,经腹股沟管止于大阴唇前端。 (维持子宫前倾)
• 副中肾管衍生物融合障碍所致异常的异常 :双子宫、双角子宫、弓形子宫、中隔子 宫等;
正常内生殖器
子宫
• 是腔壁厚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 梨形,重50—70克,长7—8cm,宽4—— 5cm,厚2—3cm,容积5ml
• 宫颈宫体比例:青春期1:2;育龄期2:1;绝 经后1:1
• 子宫峡部:非孕1cm,妊娠末期7—10cm
➢分:1、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主要由阴部 神经支配)
➢ 2、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交感 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骨盆
真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坐骨棘和骶棘韧带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
狭窄的重要指标; 女性骨盆的任何大小、形状异常均影响分
娩过程。
骨盆的组成
• 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成三角形,其上 缘明显向前突出,称为骶岬是腹腔镜手术 的重要标志之一及产科骨盆内测量对角径 的重要据点)
常用结扎法:
• 切开系膜输卵管部分切除结扎法(包括近端 及两端包埋法)
• 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 输卵管压挫结扎法 • 输卵管伞部切除法
输卵管结扎禁忌:
• 对于有腹壁皮肤感染,急、慢性盆腔感染 • 周身情况虚弱(产后出血,心、肝、肾等病
妇产科解剖常识

妇产科解剖知识1、骨盆轴:即纵贯骨盆腔各平面的假想线,具有一定的屈向,分娩时胎儿沿此轴线娩出,又称产轴。
它先向下向后,中间向下,出口是向下向前。
骨盆的倾斜度为60度。
2、真骨盆的标记:1)、骶岬:在骶骨最上缘,第一骶椎向前突出形成,为骨盆入口平面的标志。
2)、坐骨棘:是中骨盆的标志。
位于坐骨后缘中点突出部分。
3)、耻骨弓:由两耻骨降支组成,它们的夹角称为耻骨角,正常角度为90-100度,为出口平面的标志。
4、骨盆分类:5、胎儿附属物:A)、胎膜:由羊膜(胎儿面)与绒毛膜(母体面)两层。
B)、羊水:功能需背;羊水来源:胎膜、脐带的华通胶、未胶化的胎儿皮肤(早期);胎儿尿液(后期)。
羊水经胎膜、胎儿吞咽吸收。
羊水量:妊娠足月羊水量约800ml,任何时候羊水量达到或超过2000ml、羊水最大深度>7cm,羊水指数>18cm即为羊水过多;足月妊娠羊水量<300ml,羊水最大深度小于等于2cm为可疑羊水过少,小于等于1cm为绝对羊水过少;羊水指数分别小于等于8cm、5cm。
C、胎盘:功能必背。
胎盘直径16-20cm,厚1-3cm,共有20个小叶,重450-650克;气体交换为简单扩散,葡萄糖为易化扩散,氨基酸为主动转运;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IgG 能通过胎盘;细菌、弓形虫、衣原体、螺旋体可先在胎盘上形成病灶后感染胎儿。
分泌的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缩宫素酶等。
分娩后检查胎盘的母面上有血块压迹为胎盘早剥,胎膜破口距胎盘边缘<7cm为前置胎盘。
D、脐带:为两动一静、长30-70cm,平均55cm,脐带<30cm为脐带过短;>80cm为脐带过长;脐带缠绕一周为U型压迹,二周为W型压迹,三周以上为锯齿状;脐带打结分真结和假结(血管卷曲似结);脐带扭转生理性可达6-11周,过多或在脐轮处会致死。
脐带附着异常包括脐带帆状附着(脐带通过羊膜与绒毛膜间进入胎盘)和球拍状胎盘(附着于胎盘边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血管:骨盆的血液主要由髂内动脉分支供给。
髂外动脉
股动脉
腘动脉
髂总动脉 壁支(略)
髂内动脉
脏支 膀胱上动脉 膀胱下动脉 直肠下动脉 子宫动脉
分布子宫底
弓 状 动脉 上行支一 肌壁 放射状动脉 螺旋状动脉 子宫角处 分布输卵管 分布卵巢
子宫动脉
下行支一阴道
卵巢动脉(来自腹主动脉)沿腰大肌 沿骨盆漏斗韧带 卵巢 支吻合
输卵管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道,长约8-14cm。内侧端与子宫角相连, 通于子宫腔,外侧端游离并靠近卵巢,开口于腹腔。输卵管由内向外分 为四部: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及末端的伞部。
卵巢是一对性腺组织,产生卵子和激素,它位于子宫两侧,贴附于阔韧 带之后,为灰白色扁卵园形,平均大小4×3×2cm。
附
阴道为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壁富伸展性,位于骨盆出口的中央、上端 包绕宫颈,下端开口于外阴,形成阴道口。
终支与子宫动脉分
盆腔器官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膀胱阴道静脉丛、子宫阴道静脉丛、直肠静脉丛。 盆腔肌肉:盆腔肌肉有闭孔内肌、梨状肌和肛提肌。
维及四维超声
概述 子宫:(uterus)
扁梨形、宫底、宫体、子宫峡部、子宫颈。 宫腔容量 8ml ,两个输卵管开口,一个宫颈内 口。外层浆膜层,中间肌层(外纵、中斜、内 环),内层粘膜层(周期变化)。子宫依靠四 对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圆韧带、子宫骶骨 韧带等)使子宫处于前倾前屈状。前邻膀胱、 后邻子宫直肠陷窝及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