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3篇)

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3篇)

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3篇)篇1: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材料准备1.1沥青材料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情况及路面类型等,选取沥青路面沥青标号。

同时应根据品种、标号分开存储沥青材料,其存储不能长期放置于自然温度下,要求在储罐内沥青存储温度必须控制在130~170℃之间,并直立堆放桶装沥青,随后将苫布覆盖其上。

1.2集料粗集料。

碎石、筛选砾石、破碎砾石等为沥青层选取的粗集料类型,高等级公路通常情况下不选用砾石、矿渣进行施工。

清洁、干燥及表面粗糙为粗集料选取的要求,如集料受热易出现变质情况时,则可检验通过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

选取50毫米以上粒径的破碎砾石作为施工材料,其砾石含泥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

细集料。

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等为沥青路面的细集料。

清洁、干燥、无风化与杂质为沥青路面细集料的选择标准,同时还要必须确保其颗粒级配符合施工规定。

0.075mm以下含量的天然砂为细集料的清洁程度指标,以砂当量表示石屑、机制砂。

1.3填料选取石灰岩、岩浆岩内的强基性岩石等石料磨制的矿粉作为沥青路面选取的矿粉,并清除原石料内的泥土杂质,确保其干燥性与清洁性。

作为填料的应用时,粉煤灰用量必须控制在1/2以下,粉煤灰烧失量控制在12%以下。

混合矿粉后其塑性指数必须控制在4%以下,其他质量规定等同于矿粉。

通常情况下不会选取粉煤灰作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填料。

1.4纤维稳定剂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为沥青混凝土内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材料,其中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篇2: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公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转变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更推动了经济建设发展,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热拌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形式,其优点为平整度良好、行车舒适等,基于此,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为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应用,规范施工流程,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一级公路设计沥青路面论文

一级公路设计沥青路面论文

摘要本设计是某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施工图设计,路线全长4047.21m,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采用双向六车道整体式路基,路基宽度为32m,行车道宽度为11.75m,硬路肩宽度为2.5m,土路肩宽度为0.75m。

主要设计内容有:选线定线、路线方案比选;平面线形设计,包括平曲线设计、里程桩号与坐标计算等;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平纵组合设计等;横断面设计,选取有代表性的三公里路段进行横断面类型设计、超高设计、行车视距验算、土石方数量计算等;路基路面设计,包括路基形式选用,边坡稳定性验算,边坡防护,路面结构设计等;排水设计;桥涵设计等。

关键词:一级公路;设计;沥青路面AbstractThis design is about one First class road’s working drawing design in plain and rolling terrain. The rout length of the road is 4047.21 meters. The design speed limit is 80 kilometers per hour. The roadbed width is 32 meters, which form is integral two-way six lanes subgrade, and which is made up of carriageways with width of 11.75 meters, hard shoulder with width of 2.5 meters, road shoulder with width of 0.75 meter.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graphic design, including alignment alignment, line scheme comparison, horizontal curve design, the mileage calculation stake and coordinates; longitudinal design, including the longitudinal design, vertical curve design, level design, vertical combination; cross-sectional design, select a representative cross section forms three kilometers to the design, high design, traffic sight checking, earthwork quantity calculation; pavement design,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foundation form, checking the stability of slope, slope protection, pavement design; drainage design; bridge design.Key words: first class road; design; asphalt pavement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公路工程设计发展现状及意义 (1)1.2公路工程设计发展趋势 (1)1.2.1 公路工程设计发展趋势 (1)1.2.2 我国公路工程设计发展趋势 (1)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第二章工程概况 (3)2.1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3)2.2公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 (4)2.2.1 道路等级确定 (4)2.2.2 主要技术指标 (5)第三章公路路线选线及比选 (7)3.1道路选线一般原则 (7)3.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7)3.3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8)3.4平原区路线选线要点 (8)3.5路线方案比选 (9)第四章路线设计 (10)4.1路线平面设计 (10)4.1.1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10)4.1.2 平面要素组合类型 (11)4.1.3 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计算 (12)4.2路线纵断面设计 (14)4.2.1 纵坡设计要求 (15)4.2.2 纵坡设计的步骤 (16)4.2.3 竖曲线设计 (17)4.3路线横断面设计 (18)4.3.1 横断面设计原则 (18)4.3.2 各项技术指标 (19)4.3.4 路基土石方调配 (22)第五章路基路面设计 (26)5.1路基设计概述 (26)5.1.1 横断面布置 (27)5.1.2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27)5.1.3 边坡设计 (28)5.1.4 路基边坡防护设计 (28)5.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28)5.2.1 设计原则 (28)5.2.2 设计步骤 (29)5.2.3 设计依据 (29)5.2.4 方案一结构厚度计算 (30)5.2.5 方案二结构厚度计算 (35)5.2.6 路面方案比选 (37)第六章排水设计 (38)6.1排水的目的与意义 (38)6.2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一般原则 (38)6.3排水设计步骤 (38)6.4沟渠设计 (39)6.4.1 边沟设计 (39)6.4.2 排水沟 (40)第七章桥梁设计 (41)7.1概述 (41)7.2桥涵设计的一般规定 (41)7.3连续梁桥受力的特点 (41)7.4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我国的发展 (42)7.5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 (42)第八章专题:挡土墙设计 (45)8.1概述 (45)8.3挡土墙设置一般规定 (46)8.4挡土墙的布置 (46)8.5沉降逢与伸缩缝 (47)8.6挡土墙设计验算 (47)第九章工程预算 (53)9.1概、预算的作用 (53)9.2概预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53)9.3概、预算的编制步骤 (55)参考文献 (59)致谢 (60)第一章绪论1.1 公路工程设计发展现状及意义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出行机会明显增多,这无疑要求社会的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更加快捷,更加舒适。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浅谈摘要:本文以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设计为切入地点,从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设计、防反射裂缝设计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路面;设计前言:在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中,沥青砼路面以其平整、无接缝、耐磨以及养护简单的优点成为工程项目优先选择的路面结构,广泛应用于各规模的工程实践中。

然而,由于材料、技术、管理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以及城市天气、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市政路桥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现象逐渐增多,大大缩短了路桥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降低。

因此,提高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是目前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中应加强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以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设计为切入地点,探讨了加强沥青路面设计质量的策略。

一、路面结构设计(一)路面厚度设计首先,确定路面结构设计指标。

根据道路设计规范,选定路基和路面各项设计参数及路面使用性能指标。

其次,根据市政路桥工程规范要求推荐的路面结构以及工程实际,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并保证各结构层应尽量按强度和刚度自上而下逐层递减的规律安排,同时合理选择相邻结构层之间的模量比。

最后,计算各结构层厚度。

结合工程建设任务设计书及路面交通需求,在合理确定路面等级的基础上,计算设计出设计年限内的路面弯沉值。

然后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

并保证厚度值能够满足结构整体刚度与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疲劳开裂的要求。

同时,对路面结构的弯拉应力进行验算。

具体设计方法:设计弯沉值指标。

在双圆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值应小于等于路面设计弯沉值。

拉应力指标。

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和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等于该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最大剪应力应小于或等于该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抗剪强度。

(二)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收缩开裂和防射裂缝的措施在半刚性基层上设置应力吸收层或铺设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土工合成材料。

沥青 路面 论文

沥青 路面 论文

摘要: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有关的技术指标及质量标准以及与此相关的施工管理、监理工作重点,根据自己的经验,工程质量的要求,作了探讨和归纳,希望对同行业人士有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1前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面层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下面层、中面层、抗滑层。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兴起,高速公路建设在我国开始实施并在九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高等级的路面工程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规模使用,在这方面,引进了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建立了较现代化的施工体系和参照FIDIC条款的工程监理制度。

高速公路在行业化、系统化方面打下了一定基础。

但也感到,就路面面层施工的全过程,有必要在技术管理和实施监理方面不断地具体化,使之更科学、更系统。

路面面层的全面质量控制,主要从材料的使用、配合比的设计和混合料的拌和、现场作业、试验检测及评定等几个方面来实现。

2材料的试验和选定对高速公路而言,面层材料一般包括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

石油沥青根据设计提供的标号,选用各项指标稳定,符合要求的厂家的产品,或由建设部门指定。

在到场的质量控制上,由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试验人员,对每一车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取样试验。

对于AH-110型沥青,其针入度(25℃,100g,5S)的范围在100~120(0.1mm);延度(5cm/min,15℃)≮100cm;软化点41℃~51℃。

AH-90型沥青,针入度(25℃,100g,5S)介于80~100(0.1mm),延度(5cm/min,15℃)≮100cm,软化点42℃~52℃。

这两种型号沥青是我省目前常用的。

如达不到以上指标要求,必须退货。

取样时,取样提斗深入沥青里面,并搅动,使样品均匀。

在沥青混合料拌和场地存放时,必须对不同厂家、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开存放,且贮存温度严格控制在130℃~180℃之间,用导热油加热。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沥青路面毕业论文引言:沥青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其优点在于施工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

然而,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多和道路负荷的增加,沥青路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论文旨在探讨沥青路面的特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期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沥青路面的特点沥青路面是由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的道路表面,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简便:相比于其他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快速完成。

2. 耐久性强: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交通负荷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 维修便捷:沥青路面的维修相对容易,可以通过补丁修复或覆盖新的沥青混合料来修复损坏的路面。

二、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尽管沥青路面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车辆噪音:沥青路面对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吸收较差,给周边居民带来噪音污染问题。

2. 耐久性问题:长期使用后,沥青路面易出现龟裂、坑洞等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新。

3. 抗水性差:沥青路面容易受到雨水侵蚀,导致路面表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三、沥青路面的解决方案针对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噪音减少:通过在路面上铺设降噪材料,如橡胶沥青混合料,可以有效减少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

2. 耐久性提升:采用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如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可以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3. 抗水性改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添加防水剂或改良剂,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水性能,减少积水问题。

4. 定期维护:对已铺设的沥青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龟裂和坑洞,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完好。

结论: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结构,具有施工简单、维修便捷等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采取噪音减少、耐久性提升、抗水性改善和定期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今后的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应注重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提升沥青路面的性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政工程论文沥青应用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沥青应用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沥青应用论文摘要:最近几年为了实现公路工程的工作可以按计划的完成整体的任务,因此施工的各个单位在对沥青路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都进行加强了对于整个施工的管理,以及在质量方面的监督管理。

沥青路面自身质量的达标与否都将直接的会影响到人民的生活生产。

现在沥青路面自身的优点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对于沥青路面所造成的损害形式是非常多种多样的,其主要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以及外因这两个方面,因此可以说对于沥青的路面施工所进行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所以对于道路的施工的质量完成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道路的施工中一定要加强对沥青道路的质量管理,并且不断进行对其探索新的施工方法和方式,实现工程的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1我国的沥青路面平整度的现状如果要想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合格指标,就需要从对于造成平整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来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就需要在路基以及路面的下承层具体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原材料,施工混合料自身的质量,对于具体沥青道路的施工工艺以及使用的机械配置方面和施的工人员自身的素质等诸多方面来及进行使用有效地控制措施,同时一定要对施工的工艺以及机械配置方面稳抓狠抓。

各种高等级公路在刚竣工时的平整度一般较好,只是由于基层和面层采用的不同工艺水平和管理的差异,而使各高等级公路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是很复杂的,除施工方面的因素外,沥青混合料本身的不均匀性,包括矿料级配的变化、压实度或空气率的差异等也会导致表面平整度变差。

2当前市政沥青道路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2.1沥青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沥青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搅拌非常重要,而搅拌不均匀使得空隙率增加影响到了路面的质量。

搅拌不均匀设计的路面的冷缩系数与承重薄弱也变得不均匀,从而使得路面的透水性增加,导致路面裂缝的出现以及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水破坏的情况。

除此之外,空隙率的增加也会使路面的沥青氧化之后而变脆,使得裂缝产生。

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

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

市政道路建立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市政道路建立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根底性设施建立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建立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交通道路建立事业的开展。

其中市政道路建立对于我国经济建立与开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市政道路工程建立,提高施工质量,成为了我国城市建立的重要任务。

其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开展,因此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针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我国根底性工程工程建立在规模与数量上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市政道路流通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建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标准轴载数的设计中,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流通量,就必须合理预留扩充量。

必须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与分析,使扩充量得到有效控制,到达最正确值。

在市政道路建立中,沥青道路在各方面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沥青道路施工中,应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沥青的强度、稳定性以及抗冻性到达施工标准。

为了确定沥青的稳定度,应考虑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为沥青道路在各种不利条件下的稳定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沥青混合材料设计涉及到的内容比拟广泛,具体分为三个局部,即透层设计、垫层设计以及基层配合比设计。

在透层设计中,为了使透层的排水与防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连接时应采用不同的沥青混合材料。

在垫层设计中,必须对沥青道路的防水、防冻功能予以重视,并展开细致地分析。

在基层配合比设计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各项指标的测试工作。

对于沥青混合材料设计而言,还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气候、环境等因素加以充分考虑,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提高市政沥青道路施工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市政沥青道路施工中,必须选择适宜的沥青混合材料,如此才能够使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进而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使其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结合实际浅析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论文

结合实际浅析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论文

结合实际浅析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作为重要基础和发展的关键,已成为重要的基础保障。

越来越多的公路工程将不断得到建设,文章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就公路设计中陡坡路段沥青路面设计技术进行探讨,发表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公路;设计;沥青路面;分析探讨;1.计算与方法1.1 路面结构某公路面层结构层为三层体系,上、中面层均位于12cm内,该公路为高速公路。

本研究采用该公路通用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计算时,假设层间处于完全连续状态,各结构层计算参数将采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推荐值,见表l。

表11.2坡度α及水平荷载系数f的选择在纵坡路段,路面垂直荷载仅与坡度α有关,水平荷载与坡度α和水平荷载系数(摩擦系数)f有关。

本研究依托的该公路最大纵坡为5%,因此,在计算中将采用最大纵坡5%作为坡度分析参数。

当坡度确定后,影响结构层受力的就只有水平荷载系数了。

在纵坡较小的路段,有准备的制动、启动,水平力系数f不大,一般小于o.17,在设计时可用0.2计算;但在纵坡较大或上坡路段、转弯以及紧急制动处,水平力系数高达0.5左右。

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以0.3作为水平荷载系数推荐值。

本研究中,考虑不同路况时的水平苟载条件,分析研究不同水平荷载系数对路面结构剪应力的影响。

水平荷载系数f选取0,0.2,0.4,0.6。

1.3力学计算图示对路面结构采用bisar3.0程序进行计算和分析。

计算图示采用双圆均布荷载,荷载参数选取标准轴载接地压力p=0.7mpa,δ=10.65cm。

双圆均布荷载的中心点坐标为(-1.5δ,0,0)和(1.5δ,0,0)(δ为荷载半径),两轴轴心距为d=3δ=31.95cm。

计算时,设行车方向为x方向,道路横断方向为y方向,垂直向下为z方向,沿y方向每0.25δ作为计算点,沿z方向每2cm作为计算点。

剪应力数值(mpa)(a)路面横断面方向(m)(b)沥青面层剪应力分布(a:y-z面剪应力;b:轮载内外边缘剪应力对比)2.计算结果分析2.1最大剪应力沿y方向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对于不同水平荷载系数,最大剪应力在y方向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沥青路面内部剪应力沿y方向最大出现在轮载边缘。

沥青路面结构道路设计论文

沥青路面结构道路设计论文

沥青路面结构道路设计论文1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类型选择时需遵循的原则1.1综合排水设计的原则在对沥青路面结构实行优化时,要做好路面排水设计,这样能够延长路面的耐久性,也能够增强路面的承载水平。

南方地区,因为夏季雨水比较多,如果路面排水设计存有漏洞,很容易造成路面积水问题。

另外,设计人员还要合理布局道路周围的排水设施,需要充分考虑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另外,在实行路面改建施工时,也需要结合实际,对道路排水系统实行更改,提升路面的防渗性以及路基的承载水平,使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更加优质。

1.2增加路面结构层功能性的原则沥青路面是道路施工中常见的类型,沥青这种材料的性能比较强,在设计其层面结构时,要注意提升路面的抗滑性以及耐磨性,还要提升路面结构的抗剪性以及抗拉水平。

因为道路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所以自然气候因素以及车载作用力对其质量影响比较大,如果面层材料的强度不高,粘结力不强,则会影响路面的整体质量,还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面层的等级越高,其承受车载的水平则越强。

在城市快速路以及一级公路设计中,因为交通量比较大,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增强路面结构层的功能,要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提升混凝土面层的质量。

沥青结构层一般是由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表面层,中、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中下面层构成,既可有效防水又可保证强度,所以,优化路面结构层设计,应注意确保路面的刚度以及稳定性。

2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类型之间的影响2.1各结构层荷载应用分布特点路面在投入使用后,其各个结构层会受到荷载作用力的影响,而且荷载的大小随道路结构层的深度而递减,在不同的层面中,需要应用不同的施工材料,这些材料的强度会随道路结构层的深度而减小。

所以,在设计路面结构层时,需要以强度自上而下的递减方式实行组合,这种组合类型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对路面基层实行施工时,要充分利用施工材料,按照就近的原则多利用当地材料,这样有助于降低工程造价。

探讨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设计

探讨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设计沥青路面作为我国目前市政道路常采用的路面形式,具备了施工操作简便、路面平整度高、养护便利等优点。

但由于沥青原料有着易脆裂的特性,加上各种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的合理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针对沥青原料的不足之处,从沥青路面的结构、材料以及排水设计方面加以研究,探索有效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整体质量的措施。

一、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在对市政道路工程当中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在路面的厚度及防裂缝的相关措施方面加以侧重。

(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厚度设计沥青路面的厚度决定了路面的耐磨度,安全性能等因素,因此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进行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机构的设计指标加以确定,根据实际的道路设计要求,选定合理的设计参数。

2.其次,要根据市政道路整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和市政工程的实际状况,拟定路面结构的最佳组合方案,根据具体参数对结构层的强度及刚度进行设计,选定彼此相邻的结构层之间的模量比[1]。

3.第三,计算结构层的厚度,根据市政道路的等技要求,对道路设计年限内路面产生的弯沉值加以计算,参考弯沉值,计算得出市政路面所需的设计厚度。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沥青路面开裂沥青路面受沥青原料及客观环境的制约,时常出现渗漏及裂缝现象,影响了道路的美观及使用,在路面结构设计时,就应考虑到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防范。

首先,沥青路面的应力吸收层,应该选用粘结性较强,弹性恢复较好的改性沥青,将改性沥青做成细粒状的沥青混凝土,保持厚度在25mm左右,因为沥青砼的渗水能力,空隙率较低,而变形能力又较强,防渗效果表现较好。

其次,在沥青面层下可以增设土工布粘层,土工布粘层由改性沥青、热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的基础上,布设了聚酯土工布,之后经过压路机和轮胎的碾压,从而使沥青向上浸渍,产生了防水性好,粘合度高,减裂效应优良的粘结层,增设此粘层可以起到控制车辙及反射裂缝的作用,能有效提高道路使用年限。

刍议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设计

刍议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设计

刍议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设计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技术的进步,带动了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比如道路建设领域的发展就比较突出。

反过来看,道路的发展又会带动经济的进步,确保社会稳定。

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类型的路面,其中沥青路面凭借着自身没有接缝以及抗磨性能优良的特点被大量的运用。

不过它也有缺陷存在,即易于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导致它的使用时间大大的缩减,最终影响到效益的提升。

作者在这个前提之下,具体阐述了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沥青路面设计有关的工作内容。

标签: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引言由于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城建脚步的加快,此时我们国家的市政道路建设工作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

众所周知,质量优良的道路工程能够确保广大群众的出行安全,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够确保社会稳定,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道路设计工作。

当前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于道路舒适性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而质量差的道路会导致车辆在运行的时候出现振动等问题,而且会导致路面破损加剧,导致很多隐患。

目前我们在开展道路建设工作的时候会采用多种形式的路面,其中以沥青路面的使用几率最高。

原因在于它不存在接缝,而且有着良好的抗磨擦能力,能够确保车辆通行安全,能够降低油料耗损,因此与之相关的设计工作十分受人们的关注。

1 沥青路面简介所谓的沥青路面,顾名思义使用的材料是沥青混合物质。

而混合料主要指的是在沥青中按照比例人为的加入碎石以及矿粉之类的材料而形成的混合体。

较之于常见的水泥路面来看,此类路面的优点更加明显,比如它的受力能力强,而且能够很好的应对温度变形等,最主要的是它的抗滑能力强大,平整性高,换句话讲其安全指数较之于常见路面要高很多。

它的行驶质量以及性能等和表层的特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今在我们国家使用最多的面层物质是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和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探讨摘要:本文以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设计为切入地点,从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设计、防反射裂缝设计及排水设计四个方面探讨了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路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中,沥青砼路面以其平整、无接缝、耐磨以及养护简单的优点成为工程项目优先选择的路面结构,广泛应用于各规模的工程实践中。

然而,由于材料、技术、管理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以及城市天气、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市政路桥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现象逐渐增多,大大缩短了路桥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降低。

因此,提高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是目前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中应加强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以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设计为切入地点,探讨了加强沥青路面设计质量的策略。

1.路面结构设计
(1)路面厚度设计
首先,确定路面结构设计指标。

根据道路设计规范,选定路基和路面各项设计参数及路面使用性能指标。

其次,根据市政路桥工程规范要求推荐的路面结构以及工程实际,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并保证各结构层应尽量按强度和刚度自上而下逐层递减的规律
安排,同时合理选择相邻结构层之间的模量比。

最后,计算各结构层厚度。

结合工程建设任务设计书及路面交通需求,在合理确定路面等级的基础上,计算设计出设计年限内的路面弯沉值。

然后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

并保证厚度值能够满足结构整体刚度与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疲劳开裂的要求。

同时,对路面结构的弯拉应力进行验算。

具体设计方法:
设计弯沉值指标。

在双圆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值应小于等于路面设计弯沉值。

拉应力指标。

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和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等于该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最大剪应力应小于或等于该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抗剪强度。

(2)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收缩开裂和防射裂缝的措施
在半刚性基层上设置应力吸收层或铺设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土工合成材料。

沥青应力吸收层是采用粘结力大、弹性恢复能力很强的改性沥青做成砂粒式或细粒式沥青砼的薄层结构,一般为20mm~25mm。

该薄层结构具有空隙率小、不渗水、变形能力大、抗疲劳能力强的特征,具有较好地防止防射裂缝的效果。

②聚酯土工布粘层是在洒热沥青或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后,布设长丝无纺聚酯土工布,经轮胎压路机碾压使沥青向上浸渍形成具有减裂、防水、加强层间结合的作用的粘结层,可以有效的控制车辙、反射裂缝和疲劳裂缝现象。

2、材料设计
(1)基层材料设计
基层直接遭受大气因素的影响虽比面层要小,但仍可能经受地下水和通过面层渗入雨水的侵蚀,交通荷载作用下动水压力作用,则加大了水对基层破坏作用,因此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良好的抗冲刷性,以减少典型的路面水损坏。

与此同时,基层还应具有良好的抗干缩、温缩性能,以减少反射裂缝病害。

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的模量,设计模量的取值不同意味着不同的材料。

基层模量太小时可能造成面层层底的弯拉应力太大,产生弯拉疲劳破坏;模量太大可能造成面层内的剪应力太大,产生剪切疲劳破坏,故基层材料的模量最好与面层相近。

目前常用的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柔性基层材料(沥青混合料、级配碎、砾石);刚性基层(贫混凝土)。

柔性基层虽具有全寿命周期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由于初期投资较大,且在现行规范下,难以达到验收标准等原因,目前还未达到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阶段。

刚性基层比较适合于重载交通,但其接缝处的处理及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一直是个难题,限制了其的应用。

因此,国内高等级道路常用的半刚性基层。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半刚性基层材料为二灰稳定粒料和水泥稳定粒料。

面层材料设计
沥青上面层须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并满足以下要求:集料具有
足够的纹理深度,面层具有适当的构造深度;具有很强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具有足够的低温韧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具有扩散荷载的能力,能抵抗荷载的重复剪切作用和其他自然环境的疲劳作用;具有很强的抗水作用能力。

沥青路面面层宜选用sma、ac-c和ogfc
沥青混合料。

sma混合料路面高温、低温以及抗疲劳性能均比较好,还拥有优越的抗滑性能与降噪功能,其综合技术性能最好。

但sma类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要求严格,其单位成本最高,但由于其使用寿命长、分摊到使用周期的时间成本并不高。

近些年来sma类沥青混合料在高等级道路路面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其施工质量控制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sup混合料路面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但其施工控制较复杂,试验检测仪器很贵,若采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则不能很好的控制混合料质量。

ac型沥青混合料施工均匀性好,能明显改善面层抗车辙能力,经实践证明,使用效果良好。

且ac型混合料的施工要求相对而言较低,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

ac型混合料又分为粗型(c型)和细型(f型)。

粗级配是以粗集料为主,具有表面粗糙,构造深度大,抗车辙、变形的性能较好等特点,适用于多雨炎热、交通量较大地区的表面层。

中、下面层也可用粗级配沥青混合料,以增强抗车辙能力,但施工应注意加强压实。

细级配因集料较多,施工和易性较好,水稳定性、低温抗开裂及抗疲劳开裂性能等较好。

但是,其表
面致密,构造深度较小,可用于抗疲劳结构层或干旱少雨、交通量较少、气候严寒地区的道路。

ogfc是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特点是可以提高雨天行车安全性,降低交通噪音、防止路面积水、改善道路环境,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但由于孔隙率大,其抗老化性能、耐久性能相对较差,而且路面被泥土、杂物等堵塞后,很难清洗,会逐渐失去排水功能,另外,为改善ogfc类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国内外通常采用价格非常昂贵的高粘沥青。

(3)层间结合设计
路面基层和面层之间的结合设计,对加强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整体粘结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设计方案:一种是在上文论述的在路基层与面层之间设计应力吸收层。

另一种是在路面基层与面层之间设置防水粘结层,粘层油采用喷洒型pcr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

防止超载车带来的路面层间脱层、推移和拥包等病害的产生,保证路面完整性,从而大幅提高路桥尤其是桥梁、陡坡、弯道和重载路面的使用寿命。

(4)材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一是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优选材料、矿料级配、最佳oac,供拌和机确定冷料仓的供货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二是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三是生产配合比检验阶段。

通过试拌试铺,确定施工温度;机械组合;施工工艺;虚铺系数;生产用标准配合
比和最佳油石比;建立钻芯法与核子仪的检测密度的相关性。

四是确定级配允许波动范围,确定路面混合材料的设计参数。

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

一是级配设计。

主要利用公路工程级配设计软件可对公路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基层等各骨料的级配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二是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设计。

主要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对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确定。

三是混合料抗压强度设计。

主要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对混合料抗压强度进行设计。

4、排水设计
(1)路基排水设计
首先,保证路基排水沟渠的布置应与桥涵位置相配合。

在设置桥涵时,应考虑到路基排水的需要,致使各处排水沟渠的水流能尽快地排泄出去。

同样,在布置路基排水沟渠时,也应根据桥涵布置的情况,确定各沟渠排引的方向及出水口的位置。

其次,将截水沟设置于路基的上侧山坡上对即将流入地表的水进行拦截。

并将边沟设置于路基两侧,排除道路表面的水。

最后,将截水沟、边沟等水流,用排水沟引排到指定的低地、河沟或桥涵等处。

(2)路面排水设计
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是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的主要方式。

当具备较宽的车行道宽度条件时,可设计双坡排水方式,按一定的距离将雨水口设置于道路两侧对路面水进行收集,从而有效将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减少,并将水迅速排除。

(3)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
一是将乳化沥青下封层设置于在路面面层和基层之间,及时将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

二是设置排水层。

将排水垫层设置于在路基以上、路面结构以下位置,拦截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起到隔水、防水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增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福建建筑.2008(03)
[2]谢道权.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8(04)
[3]黄宗伟.浅述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技术与市场.20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