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纺织品聚酯纤维定量分析方法
浅谈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定量检测
![浅谈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定量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8daa36cbe1e650e53ea9900.png)
浅谈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定量检测作者:陈佩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2期摘要:纺织品中的纤维含量是判断纺织品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加强对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而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对样品进行检测来开展定量定性分析的,从而对不同纤维进行不同的检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为此本文就对纺织品纤维含量的定性定量检测进行了专门的分析。
关键词:纺织品纤维含量;定性;定量中图分类号:TS107.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2-0067-021 浅析纺织品纤维含量检验工作流程整个流程分为检验和管理两部分,前者的步骤为:登记、定性、开样、样品实验、数据处理、结果确认;后者的步骤为:根据任务单核查样品、登记系统、记录未完成样品及原因、记录复杂样品。
整个检验过程主要依靠丙酮法、碱性次氯酸钠法、甲酸/氯化锌法、盐酸法、二氯甲烷法进行定量定性检验。
其中,丙酮法主要用于醋酯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对于含有变性聚丙烯腈以及表面经脱乙酰基的醋酯纤维的混纺产品不适用,整个检验流程是在室温下将经过丙酮处理的不溶纤维进行烘干冷却再称重,从而计算相关数值;碱性次氯酸钠法主要用于各种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整个检验流程依靠次氯酸钠溶剂将纺织品样品浸湿并搅拌过滤,再经过水洗不溶纤维并烘干冷却称重,从而计算相关数值以作分析;甲酸/氯化锌法主要用于粘胶、某些类型铜氨、MODAL纤维和棉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试样中有铜氨纤维或MODAL纤维存在时,则应预先实验是否溶于试剂。
整个检验流程需要先将纺织品样品烘干至恒重,再加入甲酸/氯化锌溶液摇匀过滤,最后用热水清洗并烘干冷却再称重,从而计算相关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盐酸法主要用于聚酰胺6、聚酰胺66和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分析,也适用于羊毛混纺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当样品含量超过25%时最好使用甲酸/氯化锌法。
整个检验流程需要20%盐酸溶液与经过烘干至恒重的纺织品样品融合震荡摇匀,最后用冷水洗涤得到不溶纤维并烘干冷却称重即可;二氯甲烷法主要用于已除去非纤维物质的三醋酯纤维与羊毛、再生蛋白质纤维、棉、粘胶、铜氨纤维、MODEL、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混纺产品。
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研究
![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9cb8d1e2bd960591c67768.png)
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研究作者:张晓星来源:《纺织报告》 2018年第5期摘要聚芳酯纤维具有耐切割、非吸湿、抗辐射等特点,有着多种应用渠道,在多个领域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其中纺织品就是应用的渠道之一。
基于此,本文对于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从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准备工作入手,实现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和后续验证。
关键词聚芳酯纤维;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TS107文献标识码:A对聚芳酯纤维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其低温力学特性等特点,改进飞行船膜体、导管增强基布和竞技用基布等纺织品的生产技术,满足多个领域对于纺织品的需求。
本课题研究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结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得出准确的具有可靠性的实验数据,为相关人士对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研究提供帮助。
1 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准备为了对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实施,首先要进行的是对于该实验的准备工作,只有将准备工作做到足够完善,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实验需要的试样有聚芳醋纤维,氨纶和单纤标准衬布等,试剂有二甲基甲酞胺、甲酸、20% 盐酸、80% 甲酸、75% 硫酸、冰乙酸、二甲基乙酞胺、二氯甲烷、二甲苯、苯甲醇、碱性次氯酸钠、苯酚、丙酮和环己酮,使用仪器有干燥器、砂芯坩埚、抽滤装置、索氏萃取器、具塞三角烧瓶、干燥烘箱和水浴恒温振荡器。
准备好相应的试剂、试样和仪器之后,还需要对试样进行预处理。
由于是对聚芳酯纤维的化学分析,我们需要在试样中随机抽取5g,误差不得超过0.01g。
在索氏萃取器将抽取的试样用乙醚进行萃取,频率为6 次/h,总时长为1h,直至乙醚完全挥发。
完成以上操作后,需要把试样在冷水中浸泡1h,取出后浸泡入65℃的热水之中,试样与水比例为1:100,时间依然为1h,温度误差不得超过5℃。
纺织品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纺织品纤维含量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736d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4.png)
纺织品纤维含量测定方法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其质量和安全性对消费者的健康和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纺织品的纤维含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纺织品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其意义与应用。
一、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意义纺织品的纤维含量是指该纺织品中各种纤维的比例。
纤维含量决定了纺织品的性能和特性,如柔软度、透气性、耐磨性等。
纤维含量还关系到纺织品的用途和价值,不同纤维的比例对于纺织品的外观、手感和功能都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纺织品纤维含量对于生产商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要。
二、纤维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而定。
目前常用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 显微镜法显微镜法是一种常用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纺织品中的纤维形态、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再根据各种纤维的特点进行比较和判断,从而确定纤维含量的比例。
2.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纺织品样品进行分解、溶解和反应,最终确定各种纤维的含量比例。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酸碱法、浸渍法、萃取法等。
3. 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非常精确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技术,可以快速分析纺织品中各种纤维的含量比例。
光谱法不仅准确可靠,而且具有快速、无损、无污染等优点。
4.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纤维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和特征,如吸湿性、燃烧性等,可以初步判断各种纤维的含量比例。
物理方法虽然相对简单,但准确度较低,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三、纤维含量测定方法的应用纤维含量测定方法在纺织品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纺织品生产纤维含量测定方法在纺织品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产商可以通过测定纺织品中各种纤维的含量比例,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配方,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2 纺织纤维定量分析
![2.2 纺织纤维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5aab4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6.png)
2.将残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加入新的硫酸溶液至 坩埚中清洗残留物,冷水连续洗涤若干次,稀氨水中和两次,再用冷水洗 涤,抽吸排液。
3. 将坩埚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总结
• 本节课重点、难点 • 1.试验的步骤,包括温度、时间参数 • 2.纤维含量计算 • 3.纤维含量结合公定回潮率计算公式
习题
• 棉混纺织物可用下列哪种试剂来做定量分析____。
• A.75%硫酸 B.丙酮
C.80%甲酸 D.二甲基甲酰胺
()
计算题1
• 已知某试样的成分为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用75%硫酸溶解后,试样溶解 前的净干含量为1.08g,溶解后不溶纤维的净干重量为0.6050g,结合公 定回潮率(粘纤:13.0%,聚酯:0.4%),计算各组分的含量百分率。
二组分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3)将带有不溶纤维的称量瓶连同盖子(放在边上),放入烘箱内烘至恒 重。烘干后,盖上瓶盖,迅速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4)净干百分含量的计算
P1 100m 1d m0
P2 100 P1
聚酯/棉织物纤维含量定量分析
纤维含量物理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拆分法和显微镜法。
计算题2
• 已知某试样的成分为棉纤维和聚酯纤维,现采用75%硫酸进行定量,试样 溶解前的净干含量为1.04g,溶解后不溶纤维的净干重量为0.60g,结合 公定回潮率(棉:8.0%,聚酯:0.4%),计算试样各组分的含量百分率, 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计算题3
• 已知某试样的成分为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现采用75%硫酸进行定量,试 样溶解前的净干含量为1.04g,溶解后不溶纤维的净干重量为0.40g,结 合公定回潮率(粘胶:13.0%,聚酯:0.4%),计算试样各组分的含量 百分率,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聚芳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最新国标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聚芳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b19d0c7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5.png)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聚芳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聚芳酯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中纤维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聚芳酯纤维与某些蛋白质纤维(羊毛、桑蚕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莱赛尔、莫代尔、粘胶纤维等)、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锦纶、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氨纶、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聚乳酸纤维、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和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二组分混合物。
注:附录A给出了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和聚芳酯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0.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GB/T2910.4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GB/T2910.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GB/T2910.10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0部分: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法)GB/T2910.1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GB/T2910.12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2部分:聚丙烯腈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含氯纤维或某些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GB/T2910.14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4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含氯纤维的混合物(冰乙酸法)GB/T2910.24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4部分: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苯酚/四氯乙烷法)GB/T38015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ptt聚酯纤维定量标准
![ptt聚酯纤维定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83db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6.png)
PTT聚酯纤维定量标准一、纤维含量检测PTT聚酯纤维的纤维含量检测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专业的纤维含量检测方法,可以确定PTT聚酯纤维在混合物中的比例,确保其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溶解法、显微镜法、红外光谱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纤维的特性和检测要求。
二、纤维长度与细度纤维长度与细度是PTT聚酯纤维的重要物理特性。
纤维长度决定了纤维的柔软度和抗皱性,而细度则反映了纤维的粗细程度。
在PTT 聚酯纤维的定量标准中,需要对纤维长度与细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控制。
通常使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等方法来测量纤维长度与细度。
三、拉伸性能拉伸性能是PTT聚酯纤维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纤维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伸长和强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PTT 聚酯纤维进行拉伸测试,可以了解其拉伸性能,从而评估其在纺织品、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四、回弹性回弹性是指PTT聚酯纤维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在纺织品中,良好的回弹性能够提高织物的舒适度和耐用性。
通过对PTT聚酯纤维进行回弹性测试,可以评估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表现。
五、耐磨性耐磨性是PTT聚酯纤维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纤维在受到摩擦作用时,其表面磨损的程度。
在纺织品、复合材料等领域,良好的耐磨性能够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通过对PTT聚酯纤维进行耐磨性测试,可以评估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耐磨性能。
六、抗皱性抗皱性是指PTT聚酯纤维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保持原有形状和尺寸的能力。
在纺织品中,良好的抗皱性能够提高织物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通过对PTT聚酯纤维进行抗皱性测试,可以评估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抗皱性能。
七、色牢度色牢度是指PTT聚酯纤维在染色后的颜色保持能力。
在纺织品中,良好的色牢度能够保证织物的颜色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对PTT 聚酯纤维进行色牢度测试,可以评估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颜色保持能力。
八、安全性安全性是PTT聚酯纤维的重要指标之一。
浅谈羊毛与聚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
![浅谈羊毛与聚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167b740b1c59eef8c7b456.png)
浅谈羊毛与聚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摘要】为了探讨羊毛和聚酯纤维混纺产品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聚酯纤维和羊毛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别采用溶涤试剂溶解聚酯纤维和 2.5%氢氧化钠溶解羊毛,并分别计算出羊毛和聚酯纤维的质量修正系数,合理性分析表明该质量修正系数是切实可行的,与国家标准GB/T2910-2009中次氯酸盐法溶解羊毛的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
【关键词】准确度;精密度;置信界限;溶涤试剂0.前言新发布的纤维含量标准[1]中第一部分试验通则的原理部分对于纤维含量定量分析规定”通常,先去除含量较大的纤维组分”,而对于羊毛和聚酯纤维混纺产品,标准仅给出了采用次氯酸盐法溶解羊毛的定量分析方法,一旦聚酯纤维成分占多数,则没有相应的方法来溶解涤纶.因此尝试用溶涤试剂对羊毛和聚酯纤维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 2.5%氢氧化钠溶解羊毛作对比,以期在多组分定量分析时能够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多选择。
现将试验过程介绍如下:1.试验准备部分1.1试剂(1)1mol/L次氯酸钠溶液[1]。
(2)溶涤试剂:三氯甲烷与三氯乙酸质量比1:1溶解,本文中一律称溶涤试剂。
(3)稀乙酸溶液:将5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L。
(4)石油醚,分析纯。
(5)2.5%氢氧化钠溶液。
(6)2%稀盐酸溶液。
1.2仪器与工具(1)恒温水浴震荡器(0~100℃)。
(2)恒温烘箱(105±3℃)。
(3)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1g)。
(4)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
1.3样品的准备1.3.1 样品标准羊毛贴衬织物(符合GB/T7568.1—2002)[3]。
标准涤纶贴衬织物(符合GB/T7568.4—2002)[4]。
1.3.2 制备试样将聚酯纤维织物和羊毛织物拆成纱线,装入称量瓶中,放入烘箱内烘干至恒定质量,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量。
2.试验2.1测试原理取已知干重和混纺比的毛涤混纺试样,分别①在30±2℃条件下,在溶涤试剂中振荡30分钟溶解聚酯纤维,将剩余的羊毛纤维抽滤、中和、洗涤;②在沸腾水浴,在2.5%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20分钟溶解羊毛,将剩余的聚酯纤维抽滤、中和、洗涤。
ES纤维聚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ES纤维聚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f06ac4be1e650e53ea9973.png)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平均
(5)
式中:
Pi——某组分纤维质量百分比,%;Ni——某组分纤维 的计数根数;Di——某组分纤维平均直径,μm;Si——某 组分纤维平均直径标准差,μm;ρi——某组分纤维的密 度,g/cm3。
2 结果与讨论
2.1 ES纤维密度的测定 ES纤维的横截面形态如图1所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纤维中两种成分的复合形态,呈现明显的圆形或近似圆形 的皮芯结构[4]。
表1 ES纤维横截面面积试验数据
纤维横截面芯层 面积/μm2
纤维横截面 面积/μm2
芯层含 量/%
83.851
207.561
40.40
134.760
211.175
63.81
151.695
238.024
63.73
83.128
255.785
32.50
158.511
288.210
55.00
143.847
231.105
凹槽中间,以锋利刀片先切掉露在外面的纤维,然后装好 上面的弹簧装置,并旋紧螺丝。稍微转动刻度螺丝将露出 的纤维切除,使纤维平整。再稍微转动一下刻度螺丝,用 挑针滴一滴5%火棉胶溶液,待蒸发后用刀片平行地切下 纤维,放在预先滴有一滴液体石蜡的载玻片中间,盖上盖 玻片。将制好的切片放在CU—Ⅱ纤维细度分析仪的显微 镜载物台上,在放大倍数200倍条件下观察。在纤维截面 图中任选一根纤维,画出纤维截面外轮廓线和每个芯层的 轮廓线,分别测出纤维截面外轮廓线围成的面积、每个芯 层的面积,按式(1)计算ES复合纤维芯层截面积比例。 总共测量40根纤维,按式(2)计算ES纤维密度。
棉莱赛尔聚酯纤维经编交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棉莱赛尔聚酯纤维经编交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a821352e3f5727a4e96212.png)
纤·检测园地Fiber · Testing Garden棉/莱赛尔/聚酯纤维经编交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Study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Regenerated Cellulose/Cotton and Polyester Warp Knitted Fabrics文/刘敏燕摘要:目前,棉/莱赛尔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主要采用甲酸/氯化锌法,该方法对溶解条件、试验操作的要求比较高,需将织物拆散开,否则容易造成定量结果的偏差。
棉/莱赛尔混纺与聚酯纤维经编交织物手工拆分困难,将直接影响定量结果。
因此,笔者提出对于棉/莱赛尔/聚酯纤维经编交织物,定量时应先将聚酯纤维溶解以增大织物密度,以此提高定量准确性。
关键词:棉;莱赛尔;聚酯纤维;经编交织;定量分析1 引言经编交织物由相邻纱线相互套接而成,它形成的线圈是沿垂直方向或经纱方向排列,在纵向上延伸性小,同时经编交织物可以减少纬编交织物的那种因断纱、破洞而引起的线圈脱散疵点,具有纵尺寸稳定性好、织物挺括、脱散性小、不会卷边、布面平挺等优点。
棉/莱赛尔与聚酯纤维经编交织物兼具棉良好吸湿性与透气性、莱赛尔柔滑及优良垂悬、蚕丝般的光泽等特点,又不失与聚酯纤维经编交织后的挺括、不易变形,常被用于生产高级T恤、休闲衬衫等面料。
纤维成分及含量分析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法主要使用燃烧法和显微镜观察法,化学法主要采用溶解法。
日常检测一般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再以化学溶解法进行定量检测[1]。
对于棉/莱赛尔混纺与聚酯纤维经编交织物的定量检测,笔者基于GB/ T 2910.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标准上将其归结为以下两种方案:方案1先溶解定量莱赛尔纤维再溶解定量聚酯纤维;方案2先溶解定量聚酯纤维再溶解定量莱赛尔纤维。
笔者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比对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腈纶聚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研究
![腈纶聚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c632c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b.png)
o 2x 8+p?BO^ui 44;C m N 6Q b j m D 0~@r S u m d q d {H W -q B 6Q ?k7C @a i W w 6s Q >H q B 6Q w S 3H 6Q o ;}^k7a N 9H D {6Q kCl 63H 6Q o ;}6Q u M 6w L S j I v S j _1K 8d k {~=m 2?S s ~@T O 5>J >J c /^5?W o N o K 2{\N @>I a S B }H 8d k 644>}q B 6Q H h X J r =:1Q .B F S n {.:H q B 6Q s @h -B .B 8S h O e @..v g G L 5b @>H S :i ^s i w [{6Q ^J B R 1H 8g 06\.2F w S g }S g j 7DB88E f q a \S O ,/I x 8E a Z ^R T J H :18Q S ~;}J 3H 6Q@I B .B 8S f 1C S s :L x 0v g >H S 6Q _k H s w s D >?b H 8g 0S [y U a P j i ,}[}G m f F S u m S h O e @I |b j X <h 25*2<N S C oN U 2x [X X *644x C G{;}J 3H 6Q T @H N U S [y j 7H ^s :L x 0M O E H :16G N G{:1>W S S A ;}J 3H 6Q >H X q S 9^S s j 7G{:1g x S q R 3Ag }a \S R |b j Ag }o ;}T R 6][:T S ;C O E d j J -C o :L xx -?f P \R S ~s M B O E H :L x 0c T I |N U a \<N S 2F \Uj u h O E J -R s ~.I :k =K 644K x o N o w ;}b j h 25*2H b j S A :|n M WRAd DKCB f F x |kDl S p B 35y v H N q X -S |{r u f E A r u }A 53k }i a Z D {g \f q S x C \.2F H ;}A 3H 6Q T @N U j i 2F S Z A f:1x f [X J ,}[}G m 1H x f [X j i x B 6x Y Y i f FF Z S G D {:1k ^S i 5u W 5B 3H f F :1S x C ;}A 3H 6Q T @N U H_J 2x ^S i S Z /S g Gi <I/t CACB>H>F/[s 0t h p v 4BJJA ,56D 6-R g A x 6`;F {D 6k K 7R hM z zz ]F .*z Z ,0be00bn =0W 1r0V O.e ?Eym <>k0e ?E `h {<>7Q o O K >P 0e ?e q lniiko /W .t hM z ]`67K y 9i z hM N 8o s r <hM N B ,/+j y t m j ~f M~B ;Vo w j zN d ,6}X H [I K h L ~=L *E g B @T.6M R-+X C d X ?,,.l U s @.l H C |O ~M .H 2|O kq |a 8o @r <hM `N r <hM 6k [s t V N JJ9l H3H ;=N [6L 0B C d un_T 4-N 6=o w Q ,8o @r <hM 0x Q Z `8o N h L ~=L js 6`B V d un w m [:6z o M k I :3o 4X ?6T 42N ~}G Nun 64d p N L D `V M ?U *Du U t 8o 8r <hM 8N X8Y W z ]_ebt BA?DJGJ@n?mvvq?BAAH>FFAb?CACC?AB?AAG l 9.T M t _^BAHJ]0b j t MJ X .M t BAAH>FFAb 4CACC 5AB>AACF>ADa P @E b,w2t]W i M u }g 9C. All Rights Reserved.S S F d h2<N644P^=j;>i K^44H\|C\.2F H=v5N U h X}t H; }A3H6Q H T@N U S A N U~B y A X F s6 Q g=2F6;i h}K V44J r u f E A r u}A1P DG F5CG zv{QV A J f q B c P C t D CBB z\H N U p C r u f E A r u }A a Z w S s DG F]q0O?CG zv{6s3H6 Q p e]k y t J H N U w a\E Z S g f;}o a o S5*5z k o?}S s F t J u H w644K3k}i1P IB F5CG zv{QV A J f q B c P C t D CBB z\H N U p C3k}i a Z S s IB F ]q0u p CG zv{6s3H6Q p e]k y t J H N U w a\E Z S g f;}o a o S7v f E w o S /x c.{J644L KK8^>^?,}[}G m1P KB F5HB zv{QS ~f:1S r f n B WRAd DKCB@CD8DBBK@@a U _J>}H s R CD d H V3V|;6Q5h X g k 3V|;6Q5h X^u6Q X h X;k6Q J h X i R6Q H T q o P,}[}G m1QA f F c .j i kEl6;@i~q h h44r u f E A r u}A a Z S v f E S3k}i a Z S KK8^>^?,}[}G mS K6;Ai h}13446pr N0[S,U O?q S B o:L x S H s m Y P q q V B@BBBC t QS1K v P I H k y q S w^no S J Y R x B p S u z G S b@z D6Q^ZB}G m446Q H o V+~q s F:1P Vq O z n A z o44X w V44444z n88F D6Q f F x H{k t J S t W 44444z o88F D6Q f F/H{k t J S t6 44*4WRAd DKCB@CD8DBBK S s KK8^>^?,}[ }G m1w S3H6Q H o V+~P C@BC S o V+~ /C C S G:Y s m f F Y E w S3H6Q>[_H M+S X F^8v f7S C o f F/{k t J m D .I6A o f F|C H N U w S U^>=v B R;H N U S s r u f E A r u}A53k}i a Z w f Fg/F D;}6441D P3k}i f F Y E w H3H6Q S S g\ :J D S s3k}i H f70S;v H3H6Q s 3>a\S6Q;s K-S p r-G W M w/a\S Z\G{f q H a\g k a m N U=v H.I S^ S7H6{N S s r u f E A r u}A f F w U S I |D{N H<N S s m a eF{64444;P C S]S E{:1@{x;}A3H6Q N U j i_J2F S/G`f F[`Y i N U r}@a 4Y C8S f F S}`S Z/:\2F Q q r}7 O6i w S r u f E A r u}A153k}i1@{ a\3H6Q S/x C;}D>\:H M+S r Y D {f q f Fg/S;}H o V+~P C@BB S k G D{ f q x C;}H M+u T S S g f P SO H 58|9>[C9X b3g E <6ZF9?r n n T h}K J l9.K-b<6ZF . All Rights Reserved.Co2x8+po 2x 8+p?DH f F f q 6R^Zm44J V 7r u f E A r u }A 53k }i @S x ;}A 3H 6Q T @N U j i _J H s S f F [X a _S }`S a m N U =v .I 6;}s D {f q w H o V +~@P C@BB S J ^>^?,}[}G m 1@S 7C \.N U 2F 644G D {f qC S 7C 3H 6Q H A B 6Q w S f a }P 3G m H 6Q Q568N 3H 6Q J ;}H T @N U _J 2x w W U S 7C ;}H A B 6Q J 3H 6Q H T @N U S f t ;6Q 644K [y \.2F S B R .7H f q ^^>^?,}[}G m 1S G{:1_7C ;}B R \:S b jL Z H N U 6=N U w ;}J 3H 6Q H h X h 8S X F ;}J T X F Z N ;}53H 6Q S C >i R 6Q H T @k S O S A :|?r A N U j i r u f E A r u }A X F 3k }i a Z f F S A 3H 6Q 3i a \S I |f /N U S S g >W G S ;}H h 26f G ;n H ^S 7G D {f q *NH Y E w S q R 7u z G 644L D {g \f q 2x :1B x C ^>^?,}[}G m 1,u W 6r u f E A r u }A f q r =Y E B R `n S f q m k /S ~3k }i a Z B xm k R T S 9I F @q R s x O Y z 5*6M t }{u S 3k }i 1,f G 6765*Y E q R Tc |*S A 3H 6Q :P *{S g =.I a zt J 6T[PRYK V[P[ZK WRPUTK ZRPUVK SPRRXY RP[[YZ SPRRRU RP[[XZ [N l D Q [N C g +T[PUWK V[P[UK WRPSWK ZRPSYK 1>@n h }~z ,Jd p _V o*Q Q p ,6oURQYR WRQWR ZRQTR RP[[WX RP[[UY SPRRSU SPRRR[T[PZYK V[PVXK V[PXYK S[PYYK SPRSVS SPRR[S SPRRZZ SPRRYZ H S C S +[[KjNjO ~C.C +[+=G J]tkCl 0B \>G N j >o ?x @`Ud?`Rd 43H 6Q H k {:|kZl@q B 6Q -W >DBBD;BC<LCH?CJ@kDl w W @a -W Y P @@a U _J >}H s R C d H V f F x |LWRAd DKCB@C 8DBBKkcl@:p L w W O G X |6>DBBK@kEl w W @a -W Y P @@a U _J >}H s R CD d H V 3V |;6Q 5h X g k 3V |;6Q 5h X ^u 6Q X h X ;k6Q J h X i R 6Q H T q o ;,}[}G m 1<LWRAd DKCB@CD 8DBBKkcl@:p L w W O G X |6>DBBK@. All Rights Reserved.。
纤维定性,定量分析
![纤维定性,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534fe5fe4733687e21aaf2.png)
纤维定性定量分析1. 适用范围1.1 适用于纺织产品中出现的纺织纤维;2. 性能要求无3. 测试方法3.1 测试环境定量分析在通风厨下进行。
3.2测试仪器及材料●显微镜●过滤钳锅3.3 试剂:3.4 纤维含量检测的基本步骤1、样品---取样---预处理2、定性分析:1)如果样品是由一组份组成,直接出据检验结果。
2)如果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纤维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化学法;3)数据处理;4)出据检验结果。
这里介绍几个概念:1.定性分析:确定样品中所含纤维的种类。
通常指纤维成分;2.定量公析:确定样品中所含纤维的量。
通常指纤维含量。
3.预处理:采用一定的方法去除样品中的非纤维物质,如涂层、浆料等3.5 取样一、纤维类:这类样品通常呈散纤维状态;不同的试验方法中有不同的取样方法。
1)将试样以小于1cm的厚度平铺于试验台上,用镊子在试样正反两面的不同部位(正反两面的取样点要交叉)各取20个点,镊取约200mg纤维混合并平分成三个试验样品。
2)A、填充物纤维含量取样方法按图1,在各取样处随机抽取约10g样品,将每份样品自己充分混合均匀,组成第一组混合样品。
B、按图2所示,将第一组混合样品中的第1 个样品与第2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3 个样品与第4个样品合并混合,同样分面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7个样品与第8个样品合并混合。
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
组成第二组的4个混合样品。
C、将第二组混合样品中的第1 个样品与第2 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个混合样品。
D、将第三组的混合样品按第二组方法分样,最后得到一个约10g的试验室试验样品,供纤维含量测试用。
图1图2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13 1415二、纱线类纱线类的产品通常大多呈管纱、筒纱、绞纱、团绒(绒线类)等形式。
做为样品本身的均匀性比较好,在确定批样品后从单一样品取样时可以根据其形式随机取。
纺织品成分定量分析
![纺织品成分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4e65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9.png)
试剂:二甲基甲酰胺溶液
溶解纤维:腈纶纤维
不溶纤维:其他纤维
不溶纤维在试剂处理时的重量修正系数d值 蚕丝为1.00,其他纤维均为1.01
(一)二组分混纺产品分析 蚕丝/羊毛或其他动物纤维混纺产品
试剂:75%硫酸溶液 溶解纤维:蚕丝纤维
不溶纤维:羊毛或 其他动物纤维
不溶纤维在试剂处理时的重量修正系数d值 羊毛或其他动物纤维为0.98
d m3 m1
公定回潮率的纤维含量百分率
pm
p1(100 w1)
100
p1(100 w1) p2 (100 w2 )
pn 100 p m
pm:—不溶纤维公定回潮率时的含量百分率,%; pn:—溶解纤维公定回潮率时的含量百分率,%; p1:—不溶解纤维的净干重量百分率,%; P2:— 溶解纤维净干重量百分率,%; w1:—不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w2:—溶解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纺织品成分分析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含义
具体分析纺织品中各纤 维材料的混纺比例。
例:T/C混纺纱线
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
定量
法
分析 方法
物理分析 法
显微镜法
手工分离 法
一、化学分析法
用适当的化学试剂把混纺产品中的某一 个或几个组分纤维溶解,从溶解失重或 不溶纤维的重量计算各组分纤维的质量 百分率。如涤棉混纺产品
(一)二组分混纺产品分析 氨纶/锦纶产品
试剂: 20%盐酸或40%硫酸溶液
溶解纤பைடு நூலகம்:锦纶纤维
不溶纤维:氨纶纤维
不溶纤维在试剂处理时的重量修正系数d值 氨纶为1.00
(一)二组分混纺产品分析 氨纶/涤纶产品
试剂: 80%硫酸溶液
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4bb94baf1ffc4ffe47ac91.png)
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作者:陈安城范国庆黄炳海林登光来源:《中国纤检》2017年第12期摘要将聚芳酯纤维与其他多种纤维混合后,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定量分析试验方法,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获得对应的质量修正系数,从而确定出一系列定量分析方法。
此研究结论适用于纤维检验机构针对聚芳酯纤维相关的成分定量分析试验。
关键词:聚芳酯纤维;定量分析;修正系数1 引言聚芳酯又称芳香族聚酯,是重要的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之一。
聚芳酯纤维是经熔融聚合纺丝法获得的特种纤维。
由于采用熔融聚合、熔融纺丝方法制备,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没有溶剂挥发和有害气体排放,属于绿色环保节能低碳材料。
该纤维符合对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辐射、高技术等综合性能优良纤维的要求,可将其应用在航空航天、装甲防护、舰艇绳缆等国防、特种交通领域,高温过滤材料、电子绝缘材料、体育用品等军民两用领域。
本文结合相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通用纤维定量方法[1],在大量的试验验证基础上,得出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检验所采用的方法,研究了该纤维与常见纤维(棉、粘胶纤维、维纶、锦纶、腈纶等)混纺时的定量依据,最终获得针对该纤维的一系列修正系数,在确保定量检验结果精确性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2 试验2.1 试验准备试剂: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20%盐酸、二甲基乙酰胺、甲酸/氯化锌、碱性次氯酸钠、苯甲醇、苯酚/四氯乙烷、80%甲酸、冰乙酸、丙酮、二甲苯、环己酮、75%硫酸(未标注浓度或含量的试剂均为分析纯)。
试样:聚芳酯纤维,单纤标准衬布(包括羊毛、聚酯纤维、棉、腈纶、锦纶、醋纤),氨纶等。
仪器:砂芯坩埚、索氏萃取器、抽滤装置、干燥器、具塞三角烧瓶;干燥烘箱,能保持温度为(105±3)℃;分析天平(精度0.0002g);水浴恒温振荡器,能保持三角烧瓶温度为(70±2)℃。
试样的预处理:随机抽取聚芳酯纤维试样(5±0.01)g,用乙醚在索氏萃取器萃取1h,频率为每小时循环6次以上,待乙醚彻底挥发后,将试样浸泡在冷水中60min,然后再在(65±5)℃热水中浸泡约1h,水和试样体积比为100:1,持续搅拌溶液,最后抽吸并经过离心脱水晾干。
聚酯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定量方法分析_樊微
![聚酯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定量方法分析_樊微](https://img.taocdn.com/s3/m/6aad643f43323968011c926f.png)
表1
样品号
1
2
样品类型
灰色 针织
黑色 机织
二甲 基甲 酰胺
法
试样重量/g 剩余重量/g 氨纶净干含量百分比/%
1.114144 0.9260
7.80
75% 硫酸
法
试样重量/g 剩余重量/g 氨纶净干含量百分比/%
1.0228 0.9486
6.33
1.0752 1.0197
5.13 4.33 5.99 10.72 1.0723 1.1142 1.1611 1.0013
1.0063 5.22 1.0622
1.0518 4.66
—
1.0849 5.63
—
0.8850 10.73
—
1.0079 —
—
—
5.11
—
—
—
7 黑色网 状针织 1.0566 0.8752 16.34 1.0893 0.9443 12.44 1.0871 0.9136 15.12
(3)75%硫酸法[4]: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广口瓶中, 加入150 mL硫酸溶液,塞上玻璃塞,摇动烧瓶将试样充 分润湿后,将三角烧瓶放入45℃恒温水域振荡器,振荡 30min;将残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抽滤。加入新的 硫酸溶液至坩埚中清洗残留物,抽滤;冷水连续清洗若干 次,再用稀氨水中和两次,再用冷水洗涤,抽滤;将残留 物烘干、冷却、称重。
检验·论坛
Inspection. Forum
聚酯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定量方法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erylene and Spandex Blend Products
文/樊微
摘要: 对聚酯纤维/氨纶混纺织物常用的75%硫酸法、重量法、二甲基甲酰胺法、二甲基乙酰胺法4种方法进
纤维定量分析AATCC20A
![纤维定量分析AATCC20A](https://img.taocdn.com/s3/m/e438866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5.png)
纤维定量分析AATCC20A-19951.目的1.1定量测定各类纺织品的成分含量以及判定织物所含纤维的种类。
1.2测试范围包括天然纤维:棉、毛发、大麻、亚麻、苎麻、真丝、羊毛人造纤维:醋酯、聚丙烯、改性聚丙烯、尼龙、聚酯、烯烃、人造丝、弹性纤维2.试验仪器用药品2.1显微镜:带有可移动镜台和上个有标线的目我镜,放大至200-250X2.2投影显微镜:放大至500X2.3分析天平:精确到0.1mg。
2.4烘箱:可保持105-110℃2.5干燥器:含有无水硅胶、硫酸钙或具有相同效果的物质2.6 吸滤瓶:能容纳坩埚。
2.7 恒温水浴锅:温度变化范围±1℃2.8锥形烧瓶:250毫升,带有玻璃塞。
2.9烧杯:硼硅酸盐阻热玻璃,250亳升。
2.10纤维切刀:切的纤维长度约2502.11索式萃取器:200亳升2.12过滤坩埚:烧结玻璃,粗孔,30 mL2.13称量瓶:100Ml,带有玻璃塞(也可用同尺寸铝盒瓶替代)。
2.14吸滤瓶:可以容纳过滤坩埚2.15 Wedge scale3.试剂3.1乙醇:95%。
纯或工业酒精3.2 碳氟化合物113(如氟利昂TF)或二氢碳氟化合物(如Genesolve2000)3.3盐酸:0.1N。
3.4酶溶液。
3.5丙酮:试剂级。
3.6盐酸(20%):在20℃时用水稀释密度1.19的盐酸到密度1.10 。
3.7硫酸(59.5%):浓硫酸(密度 1.844g/ML)慢慢加入到水中,冷却至20℃后调节密度1.4902-1.4956g/mL范围内。
3.8硫酸(70%):浓硫酸(密度 1.84g/mL)慢慢加入到水中,冷却至20±1℃后调节密度1.5989-1.6221g/mL。
3.9 硫酸(1:19):慢慢搅拌把1体积浓硫酸(密度1.84g/mL)慢慢加入到19体积水中。
3.10次氯酸钠:有交氯含量5.25%。
3.11亚硫酸氢钠(1%):新配。
3.12甲酸(90%):20℃密度1.202g/mL3.13氢氧化铵(8:92):8体积氢氧化铵(密度0.9g/ mL)和92体积水混合。
两种聚酯纤维(PET和PTT)的热失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两种聚酯纤维(PET和PTT)的热失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de87c1172ded630b1cb646.png)
两种聚酯纤维(PET和PTT)的热失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作者:施点望来源:《中国纤检》2013年第11期摘要:本试验利用热重分析仪分别对两种聚酯纤维(PET和PTT)的热失重性能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纺织面料中PET和PTT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热失重;聚酯纤维;PET;PTT1 前言聚酯纤维是使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后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
目前聚酯纤维主要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等。
由于PET和PTT的化学溶解性能非常相似,单纯利用常规纺织纤维鉴别法[1]无法对两者进行定性定量,而由于PET和PTT的性能及价格均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对PET和PTT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PET和PTT的定性已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2-4]。
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或TGA),是指利用热重分析仪(Thermo Gravimetric Analyzer)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待测样品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用来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组分。
TGA在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都是比较常用的检测手段,但在纺织标准中还未见其应用于PET和PTT的定量分析中。
2 试验部分2.1 材料PET纤维、PTT纤维。
2.2 仪器PerkinElmer TGA 4000热重分析仪(陶瓷坩埚)。
2.3 试验条件及定量计算方法2.3.1 升温条件初始温度设为30℃,以升温速率50℃/min升至105℃,并于105℃保持2min后以50℃/min的速率升温至350℃;改变升温速率为5℃/min升温至500℃后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700℃。
2.3.2 其他条件样品重量:1mg~2mg,气体及流速:氮气20mL/min2.3.3 定量计算方法通过PET和PTT在共同温度范围失重后的剩余重量百分率来计算PET和PTT的比例[5]。
国内外纺织品纤维定性定量主要检测方法比较
![国内外纺织品纤维定性定量主要检测方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aa3f7bce009581b6ad9eb3e.png)
国内外纺织品纤维定性定量主要检测方法比较作者:邓洁敏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纺织行业也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纺织品质量,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初步比较了国内外纺织品纤维定性定量主要检测方法,重点分析了显微镜法、碱性次氯酸钠法和甲酸法。
关键词:纺织品纤维;定性定量;检测方法要想实现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注重纺织品的质量监测环节。
在纺织品的质量监测环节中,纺织品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内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进而造成测量误差,对纺织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而比较分析国内外纺织品纤维定性定量主要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克服这一问题。
1 国内外纺织品纤维定性主要检测方法纺织品纤维定性检测是指通过研究纤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判断纤维所属种类,目前,国内和国外所使用的定性检测方法基本一致,主要使用的分析方法是显微镜法、燃烧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等,这些分析方法在不同工作环境中均取得了广泛运用。
以显微镜法为例,技术人员利用显微镜综合研究不同纺织品纤维的横纵界面,从物理角度上鉴别其纹理和外观形态,确定纤维所属类型。
显微镜法的操作步骤简单,但是对技术人员的工作素质水平要求非常高,为了确保纺织品纤维定性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通常还要结合燃烧法、红外光谱法等检测方法。
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的纺织品纤维定性分析方法比较结果如下表1所示:2 国内外纺织品纤维定量主要检测方法在纺织品纤维定量分析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参照ISO 183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和ISO 5088《纺织品三组分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国内主要参照GB/T 2910《纤维定量化学分析法》系列标准,日本则以SL 1030-2:2005《纺织品纤维混合物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为参考依据,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标准体系差异最大,参照AATCC 20A《纤维定量分析》和ASTM D629《纺织品定量分析实验方法》。
纺织产品纤维成分含量检测的取样方法
![纺织产品纤维成分含量检测的取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2ec4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d.png)
纺织产品纤维成分含量检测的取样方法发布时间:2023-03-03T06:28:42.91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0月19期作者:丁立[导读] 纺织纤维是一种具有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纤细材料,其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例如:棉花、蚕丝、毛发等丁立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江苏徐州 221111摘要:纺织纤维是一种具有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纤细材料,其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例如:棉花、蚕丝、毛发等。
纺织纤维的品种繁多,通常将其原料分成两大类:自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棉混纺织物、交织织物指的是将棉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并交织而成的织物。
一般棉多与化纤混纺成各种花色品种的织物,使其具有多种优势。
为了使纤维成分检测难度较大、纺织产品中不同结构、花型颜色的纺织制品的取样方法缺乏明确的规定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对不同织物结构、花型、颜色的纺织制品、袜类等特种制品中的纤维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关键词:纺织产品;纤维成分;含量检测Sampling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fiber content of textile productsDing LiXuzhou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Xuzhou 221111, JiangsuAbstract: Textile fiber is a kind of fine material with several microns to tens of microns, whose length is hundreds or thousands time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such as cotton, silk, hair, etc.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extile fibers, and their raw materials are usual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natural fibers and chemical fibers. Cotton blended fabric and interwoven fabric refer to the fabric made of cotton fiber and other fibers. Generally, cotton is blended with chemical fiber to form fabrics of various colors, which makes it have many advantages. In order to make it difficult to detect the fiber composition, and the sampling method of textile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patterns and colors in textile products lacks clear provision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iber composition in textile products, socks and other special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fabric structures, patterns and colors is carri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years of work practic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relevant specifications.Key words: textile products; Fiber composition; Content detection在纺织品检测中,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主要为纤维成分含量。
聚酯纤维100%好不好【聚酯纤维与聚乙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方法的探讨】
![聚酯纤维100%好不好【聚酯纤维与聚乙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ec8ddeea8114431b80dd8bc.png)
聚酯纤维100%好不好【聚酯纤维与聚乙烯纤维混纺产品定量方法的探讨】摘要:分析和讨论了用浓硫酸对聚酯纤维与聚乙烯纤维混纺产品进行定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测试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定量笔者在日常的纤维含量检验工作中发现,目前有些纺织品存在聚酯纤维与聚乙烯纤维混纺的情况,但是GB/T291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及其他常用的纺织品检测标准中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定量方法。
为此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这种混纺产品的定量方法进行了探讨。
1试验原理及步骤1.1样品人工混合的已知比例的聚酯纤维/聚乙烯纤维混合物。
1.2试剂定量分析试剂: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方法的使用性和可操作性,用于定量的试剂力求从检验室最常用的试剂中进行选择。
从纺织行业标准FZ/T01057.4―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4部分:溶解法》中可以看出聚酯纤维与聚乙烯纤维在98%的浓硫酸中的溶解性能是不一样的,聚酯纤维溶于浓硫酸但聚乙烯纤维是不溶的,而且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试剂,很容易获得,因此我们选择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作为定量分析的试剂。
残留物洗涤中和试剂:采用GB/T2910.11―2009中4.2的稀氨水溶液,即将80mL浓氨水(ρ=0.880g/mL)加水稀释至1L。
质量分数为75%的硫酸溶液:将700mL浓硫酸(ρ=1.84g/mL)加入到350mL水中,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再加水至1L。
1.3试验原理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把聚酯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混合物中溶解去除,收集剩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计算得出聚乙烯纤维的质量百分比,再由差值得出聚酯纤维的含量。
1.4试验条件将2.1中的混合物在溶解温度为25℃、50℃、90℃的条件下分别溶解10min、20min,每种试验条件做10个平行样,以10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通过对各种试验条件得到的最终结果的比较,找出最佳的试验条件。
1.5试验步骤按照GB/T29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规定的程序进行试样的准备,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三角烧瓶中,每g试样加入100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溶液,塞上玻璃塞,轻轻摇动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在不同的水浴温度下振荡不同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出口纺织品聚酯纤维定量分析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熔融状态下采用显微投影仪方法,对已去除了非聚酯纤维的混纺物中,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的两种或三种进行定量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含有聚酯纤维的纺织品及其制品的定量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FZ/T 01057.6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6部分熔点法FZ/T 30003-2009 麻棉混纺产品产量分析方法-显微投影法3 原理根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熔点差异,对一种或两种纤维进行熔融后,用显微投影仪分析测量纤维的根数变化和横截面积,从而计算相应的百分比含量。
4 试剂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
4.1 火棉胶。
4.2 甘油。
5 仪器和设备5.1 显微熔点仪:温度要求:室温~300 ℃,精度±1 ℃,放大倍数50倍~200倍。
5.2 显微投影仪:放大倍数200倍~500倍。
5.3 哈式切片器。
5.4 刀片。
5.5 羊毛纤维束。
5.6 载玻片。
5.7 盖玻片。
6 试验步骤6.1 定性分析试样按FZ/T 01057.6 进行定性分析。
6.2 取样按照FZ/T 30003-2009 6.1.2 取样。
6.3 纵向计数6.3.1 计数玻片制备取代表性纤维样品束插入哈式切片器(5.3)的矩形切口中,用刀片(5.4)将哈式切片器两端的纤维束切平齐,在装螺座端涂上一层火棉胶(4.1),使其平齐固定。
装上切片器螺座,旋转哈式切片器螺座上的螺母约6小格~10小格,顶出纤维长度约为0.15 mm~0.25 mm,切取试样纤维并移至载玻片(5.6)上,滴上甘油(4.2),盖上盖玻片(5.7),制成一个计数玻片。
注:均匀性和分散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最佳的玻片是纤维无交叉重叠,参见附录A的处理样品方式已证明可以满足样品的均匀性和计数玻片中纤维的分散性要求。
6.3.2 计数将计数玻片(6.3.1)移至显微熔点仪(5.1)下,记录视野内纤维数量,总数应在1000根以上。
设定预置熔点、升温速度、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启动加热,当观测达到预定熔点纤维熔融稳定后,记录熔融后剩余纤维根数,计数前后保持相同视野。
注1:以下为PBT、PET纤维混纺定量测试控温的设置证明是可行的:注2:通常载玻片比较厚,导热较慢,对纤维熔点值会产生影响。
操作时可以只用一片盖玻片托住样品,也可以使用两个盖玻片夹住样品,两个盖玻片夹持样品可以保护物镜,注意每批样品测定采用同样的制样方法。
注3:设置温度与玻片上的纤维实际温度会有差异,熔融温度会根据设备和试验条件等不同有所变化,试验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注4:可于升温前、熔融稳定后采集计数玻片图像,用于纤维根数计数。
注5:生产工艺和材料的分子量等因素会对纤维熔点温度略有影响,可参见附录B给出各种聚酯纤维参考熔点、密度及熔融过程状态图。
6.4 横截面积测定6.4.1 备样取代表性纤维样品束充分松捻,抽取至少含有100根纤维以上的样品束与羊毛纤维束(5.5)混均成一束纤维条。
注:混合大量的羊毛,可使切片的切口平整,使聚酯纤维受到更小的挤压,减少变形,从而使其横截面容易被观测。
6.4.2 横截面玻片的制备将纤维条(6.4.1)插入哈式切片器(5.3)的矩形切口中,将哈式切片器两端的纤维束切平齐后,两端均涂上一层火棉胶,使其平齐固定,装上切片器螺座,旋转哈式切片器螺座上的螺母1小格~2小格,顶出试样,切取试样纤维并移至载玻片(5.6)上,滴上甘油(4.2),盖上盖玻片(5.7),轻压盖玻片,挤出切片的气泡,制成横截面玻片。
6.4.3 横截面积的测定将横截面玻片(6.4.2)移至显微投影仪(5.2)载物台上,先用小倍数物镜和目镜观测,确定不同组分纤维横截面形状。
在无法明确得区分不同组分横截面形状的情况下,可根据横截面特征的纤维数量比例,结合各纤维熔融根数比例,确认各组分纤维的横截面形状。
使待测的纤维置于视场中间区域,再采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目镜和物镜,使总的放大倍数达500倍。
在投影平面内放置一张约30 cm×30 cm的有坐标的描图纸,各组分聚酯纤维图像描在描图纸上,每种纤维描绘40根,描完后,计算方格的个数。
注1:由于聚酯纤维为合成纤维,其喷丝孔形状、拉伸倍数等加工参数都影响到纤维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故采用实际测量横截面面积的方法比通过测定等效直径来计算其横截面面积的方法更加合理。
注2:因为纤维百分含量中的公式对方格换算后引入的面积单位可被约除,因此方格可不用进行面积换算,直接采用方格数量引入计算公式即可。
注3:溶解纤维面积可以用总面积平均值和未熔融纤维面积结合纵向加权计数推算出来。
7 各组分聚酯纤维含量百分比的计算7.1 两组分聚酯纤维含量百分比的计算7.1.1 两组分聚酯纤维根数的计算计算熔融前混合纤维图像中的纤维根数,即为两种混合纤维的总根数N0,熔融后混合纤维图像中不熔纤维根数,即为高熔点纤维的根数n1,所以低熔点纤维的根数n2,见公式(1):n2= N0-n1 (1)7.1.2 两组分聚酯纤维含量百分比的计算根据各组分纤维的横截面面积S、根数n、密度ρ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含量百分比,见公式(2)和(3):X1=n1S1ρ1/( n1S1ρ1+ n2S2ρ2)×100 (2)X2=100-X1 (3)式中:X1---高熔点纤维的百分含量,%;S1---高熔点纤维放大500倍的横截面面积的方格数,单位:个;ρ1---高熔点纤维的体积密度,单位为g/cm3;X2---低熔点纤维的百分含量,%;S2---低熔点纤维放大500倍的横截面面积的方格数,单位:个;ρ2---低熔点纤维的体积密度,单位为g/cm3。
7.2 三组分聚酯混合纤维含量百分比的计算7.2.1 三组分纤维根数的计算计算加热熔融前纤维图片中的纤维根数,即为三种混合纤维的总根数N0,第一次加热熔融后纤维图片中不熔纤维根数,即为中、高熔点纤维的根数N1,最后加热熔融后纤维图片中不熔纤维根数,即为高熔点纤维的根数n1,所以中熔点纤维的根数n2为,见公式(4)n2= N1-n1 (4)所以低熔点纤维的根数n3,见公式(5):n3= N0-N1 (5)7.2.2 三组分聚酯混合纤维含量百分比的计算根据各组分纤维的横截面面积S、根数n、密度ρ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含量百分比,见公式(6)、(7)、(8)和(9):X1=n1S1ρ1/( n1S1ρ1+ n2S2ρ2+ n3S3ρ3)×100 (6)X2=n2S2ρ2/( n1S1ρ1+ n2S2ρ2+ n3S3ρ3)×100 (7)X3=100-X1- X2 (8)或X3=n3S3ρ3/( n1S1ρ1+ n2S2ρ2+ n3S3ρ3)×100 (9)式中:X1---高熔点纤维的含量百分含量,%;S1---高熔点纤维放大500倍的横截面面积的方格数,单位:个;ρ1---高熔点纤维的体积密度,单位为 g/cm3;X2---中熔点纤维的含量百分含量,%;S2---中熔点纤维放大500倍的横截面面积的方格数,单位:个;ρ2---中熔点纤维的体积密度,单位为 g/cm3;X3---低熔点纤维的含量百分含量,%;S3---低熔点纤维放大500倍的横截面面积的方格数,单位:个;ρ3---低熔点纤维的体积密度,单位为g/cm3。
7.3 机织物中经纬纱中各聚酯纤维含量不同时其相应含量百分比计算计算见公式(10):P i=(P iT×m T+P iw×m W)/(m T+m W) ×100 (10)式中:P i---机织物中某组分纤维含量百分比,%;P iT---某组分纤维在机织物经纱中的含量百分比,%;P iw---某组分纤维在机织物纬纱中的含量百分比,%;m T---机织物试样中经纱的干重,单位为克(g);m W---机织物试样中纬纱的干重,单位为克(g)。
8 结果分析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平行测试结果不得超过3%,否则将进行第三个试样测试,最终试验结果以该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9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如下:a)本标准编号;b)样品名称、规格及编号;c)偏离标准情况;d)使用仪器的型号;e)试样中各组分纤维的含量百分比。
f)试验日期及试验人员。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计数试样制备方法A.1 试剂A.1.1 火棉胶。
A.1.2 氢氧化钠溶液(1 g/L~5 g/L)。
A.2 仪器和设备A.2.1 哈氏切片器A.2.2 单面刀片A.2.3 滤纸A.2.4 抽滤装置A.2.5 超声波设备A.2.6 50ml烧杯A.2.7 砂芯漏斗A.2.8 烘箱:能保持温度为105 ℃±3 ℃。
A.3 制样步骤A.3.1 取样依据FZ/T 30003-2009 6.1.2 进行取样,随机抽取有代表性样品,拆成纱线(有浆料的试样先要进行退浆处理,处理后再拆成纱线),取出合并为一束。
A.3.2 切片按B.3.1取好试样纤维束插入哈氏切片器(A.2.1)的矩形切口中,用单面刀片(A.2.2)将哈式切片器两端的纤维束切平齐,在装螺座端涂上一层火棉胶(A.1.1),使其平齐固定,装上哈式切片器螺座,旋转哈式切片器螺座上的螺母约6小格~10小格,使纤维顶出长度为0.15 mm~0.25 mm,多次切取一定量的纤维,收集在烧杯(A.2.6)中。
A.3.3 超声波均匀分散在装有(A.3.2)切片的烧杯中加入体积为约15 ml的氢氧化钠溶液(A.1.2),轻轻搅拌,润湿纤维试样,多次采用超声波设备(A.2.5)超声与人工搅拌交替进行,目测检查纤维试样的分散性,直至混合纤维屑由抱合在一起的团聚状态完全转变成均匀地悬浮在溶液中的单根纤维的分散状态。
A.3.4 抽滤在砂芯漏斗(A.2.7)上放置一张滤纸(A.2.3),将该砂芯漏斗装在抽滤装置(A.2.4)上,先用三级水润湿滤纸,使其紧贴漏斗的砂芯,然后将制好的悬浮液(A.3.3)倒入漏斗中,抽滤,将纤维屑留在过滤纸上。
A.3.5 烘干将粘附有纤维屑的滤纸放至烘箱(A.2.9)内,温度100 ℃烘至恒重,然后取出滤纸冷却,从冷却后的滤纸上取下干燥的纤维待进一步检测。
附录B(资料性附录)聚酯纤维参考熔点、密度及熔融过程状态图B.1 聚酯纤维参考熔点、密度表B.1 PET、PTT、PBT纤维的熔点、密度纤维名称参考熔点值(℃)密度值(g/cm3)PET 255 1.38PTT 229 1.33PBT 221 1.31注:生产工艺和材料的分子量等因素会对纤维熔点温度略有影响,以上熔点值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