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课程教学规范

合集下载

大学二年级美术史概论教学大纲

大学二年级美术史概论教学大纲

大学二年级美术史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美术史概论是大学二年级美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对美术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人类艺术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b) 熟悉主要的艺术流派、风格和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c) 理解艺术作品与时代、文化背景的相互关系。

2. 技能目标:a)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b) 培养学生写作和演讲的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

b)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1. 古代艺术史概述a) 考古发现与早期艺术b) 埃及艺术c) 古希腊艺术d) 古罗马艺术e) 古中国艺术2. 中世纪艺术a) 基督教艺术b) 拜占庭艺术c) 罗马式和哥特式风格d) 印度教艺术和伊斯兰艺术3.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a) 意大利文艺复兴b) 北欧文艺复兴c) 文艺复兴绘画、雕塑和建筑4. 巴洛克艺术a) 意大利巴洛克b) 西班牙巴洛克c) 荷兰巴洛克d) 法国巴洛克5. 新古典主义a) 法国新古典主义b) 英国新古典主义c) 美国新古典主义6.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a) 浪漫主义艺术b) 现实主义艺术7.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a) 印象派艺术家及其作品b) 后印象派艺术家及其作品8. 现代主义a) 库比斯主义b) 抽象表现主义c) 达达主义d) 超现实主义e) 极简主义9. 当代艺术a) 街头艺术b) 表现主义艺术c) 形式主义艺术d) 新媒体艺术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课程内容,解读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流派和作品。

2. 视听教学:播放相关艺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以展示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画廊等艺术展览,亲身感受艺术作品。

《美术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史概论》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 Conspectus of Fine Arts History学分:1.5学分学时:24学时先修课程:美术、形态构成、建筑表现画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教学目的: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本课程集知识教育与美感教育于一体,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以美的原则创造出美并反过来影响大众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扩大文化视野;充实知识领域;陶冶思想情操;提高艺术素养。

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搞清楚美术形成和发展的轨迹。

2、对美术精品的了解要由零乱进入系统,由模糊走向清晰。

3、提高鉴赏和审美能力,能以科学的立场、观点去辨别、审视、判断艺术作品的优劣。

教学内容:外国美术史部分:第一章外国美术史概论;上古、中古时期的美术1-1、《外国美术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1-2、艺术的起源;1-3、原始时期的美术;1-4、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美术;1-5、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美术;1-6、古代埃及美术;1-7、爱琴海文化时期的美术。

基本要求:熟悉了解艺术的概念,艺术的起源及古代艺术的发展重点:新旧石器时代的美术,古埃及美术难点:古埃及美术的起源及发展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2-1、古代希腊、罗马的社会概况;2-2、古代希腊四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及成就;2-3、古代罗马的艺术特点;2-5、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拜占廷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等特点。

基本要求:了解掌握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发展重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艺术特点及成就难点: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艺术美学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3-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概况;3-2、意大利文艺复兴各期的美术与三杰的艺术成就;3-3、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3-4、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3-5、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3-5、西班牙15、16世纪时期的美术。

3-5、样式主义美术的兴起。

基本要求:了解掌握欧洲文艺复兴艺术的发展成就重点:意大利及尼德兰时期文艺复兴美术难点:文艺复兴三杰及艺术成就第四章欧洲17世纪的美术4-1、17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和美术的繁荣;4-2、17世纪意大利美术及巴洛克艺术的兴起;4-3、17世纪西班牙美术;4-5、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4-6、17世纪荷兰美术;4-7、17世纪法国美术。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美术的种类、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了解中外美术的发生发展,掌握中外美术的共性与差异性;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以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及作品、美术现象与重要流派为媒介,探究中外美术作品形成的文化背景、历史必然以及美学意义;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总结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具有对美术创作、美术评论及美术理论研究的能力。

并能运用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关注美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达到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增强人文素质的目的。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范梦主编.美术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2)邹跃进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主要参考书
(1)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全8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蒋勋.艺术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3)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4)房龙.人类的艺术,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5)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6)张道一.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术概论》课程标准

《美术概论》课程标准

《美术概论》课程标准《美术概论》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性质:美术概论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2. 课程基本理念:强调美术概论课程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 课程设计思路: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 课程目标:通过美术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美术的概念,掌握美术评论、美术批评、美术欣赏等方法,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5.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坚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联系逻辑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当代文艺现象和艺术思潮进行讨论,做到正确认识和评价;本课程的课堂讲授部分,应做到知识讲得透彻,内容前后融合、贯通,欣赏和讲授相结合,辅助以组织参观美术展览,并定期开办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6. 课程实施: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是让学生理解认识美术概论中的关于美术的概念,通过理论的学习,并应用于实践,结合自己的绘画过程,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难点是结合中外美术史中的知识学习,学会美术评论、美术批评、美术欣赏等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把握各个时期不同美术作品的特征。

并对部分章节进行自学。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安排。

美术概论梳理教案模板范文

美术概论梳理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

2. 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美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

2. 美术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教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2.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术的理解,教师总结美术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新课1. 美术的历史发展:a. 远古美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介绍壁画、雕刻等艺术形式。

b. 古代美术: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古代文明中的美术作品。

c. 中世纪美术:介绍拜占庭、哥特式、文艺复兴等时期的美术作品。

d. 近现代美术:介绍印象派、立体派、抽象派等现代美术流派。

2. 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a. 抽象艺术:介绍抽象艺术的定义、特点及代表画家。

b. 写实主义艺术:介绍写实主义艺术的定义、特点及代表画家。

c. 装饰艺术:介绍装饰艺术的定义、特点及代表作品。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鉴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流派及艺术形式。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二、讲授新课1. 美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a. 分析美术作品的形式美、色彩美、构图美等方面。

b. 鉴赏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及审美意义。

2. 美术知识的综合运用:a. 举例说明美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美术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美术概论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美术概论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美术概论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授课对象:XX年级XX专业学生学时安排:XX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美术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认识美术的主要门类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初步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美术的定义与起源美术的主要门类: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摄影等美术的表现形式:具象、意象、抽象等美术的历史发展:古代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现代美术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视频资料第二课时:绘画艺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认识绘画艺术的主要技法、风格和代表作品。

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古代绘画、欧洲绘画、中国绘画等绘画艺术的主要技法:素描、油画、水彩画、版画等绘画艺术的主要风格: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等绘画艺术代表作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视频欣赏法4.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第三课时:雕塑艺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认识雕塑艺术的主要技法、风格和代表作品。

培养学生对雕塑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古代雕塑、欧洲雕塑、中国雕塑等雕塑艺术的主要技法: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塑艺术的主要风格: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雕塑艺术代表作品: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贝尼尼的《圣德肋撒的神韵》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视频欣赏法4.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视频资料三、教学。

美术概论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美术概论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美术的基本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美术历史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美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2. 美术发展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美术发展史中的各种流派及其特点。

2. 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美术史书籍、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预习美术概论相关内容,准备好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美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美术概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二、讲授新课1. 美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和范畴:a. 美术的定义和范畴;b. 美术的起源和发展;c. 美术的审美特征。

2. 美术发展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a. 古代美术:介绍古代美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b. 中世纪美术:介绍中世纪美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如拜占庭艺术、哥特式艺术等;c.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d.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美术:介绍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美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如鲁本斯、华托等;e. 现代美术:介绍现代美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如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围绕美术发展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进行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美术概论基本概念和范畴。

2. 提出问题:如何鉴赏一幅美术作品?二、讲授新课1.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a. 观察作品的形式美;b. 理解作品的内涵;c. 分析作品的背景和时代意义。

大学美术概论教案

大学美术概论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创作和欣赏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艺术风格。

2. 美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1. 美术基本概念和艺术风格的深入理解。

2. 对美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作品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 提问: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种类?二、美术的基本概念1. 介绍美术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 讲解美术的种类: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摄影等。

3. 分析美术的特点:审美性、创造性、表现性。

三、美术发展历程1. 介绍美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作品。

2. 讲解古代美术:古代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等。

3. 讲解中世纪美术:拜占庭美术、伊斯兰美术、中世纪欧洲美术等。

4. 讲解文艺复兴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尼德兰文艺复兴、德国文艺复兴等。

5. 讲解现代美术: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等。

四、美术风格1. 介绍美术风格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美术风格的代表作品和特点。

3. 分析不同美术风格之间的相互影响。

五、美术鉴赏1. 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六、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2. 强调美术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美术。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2. 美术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概论创作论教案

美术概论创作论教案

美术概论创作论教案课时:2课时适用对象: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3. 开展美术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美术概论的定义和范畴;2. 美术创作的要素和流程;3. 创作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案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美术概论相关教学资料;3. 画笔、颜料、画纸等美术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著名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美术概论概念介绍:通过PPT向学生介绍美术概论的定义、范畴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美术概论的基本概念。

3. 美术创作要素讲解:结合具体案例,介绍美术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色彩、构图、线条等,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创作实践,可以让他们用铅笔和纸进行速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二课时:1. 创作论基本理论:介绍美术创作的理论基础,包括意象、表现形式、风格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创作的内涵。

2.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欣赏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和技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3. 学生创作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4. 总结回顾:总结美术概论创作论的重点内容,激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美术概论有了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创作有了初步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规范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规范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规范福建省新华技术学校德化教学点《美术概论》课程教案任课老师:宋丽霞教学班级:计算机动漫设计、广告设计第一部分教学基本要求“美术概论”课程属于美术学专业理论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能力与美术学术理论表达能力。

要求在教师的启示与引领下开动思维,记忆与理解并重。

一、本质论1、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要求:(1)识记与理解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

(2)识记与理解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

(3)识记与理解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

2、美术的社会本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2)识记与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

(3)识记与理解美术与社会生产。

3、美术的认识本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2)识记与理解美术的视觉形象性。

(3)识记与理解美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4、美术的审美本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与美。

(2)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审美本质。

(3)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审美特征。

5、美术的历史本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历史性存在方式。

(2)识记与理解美术与时代精神。

(3)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历史进展。

二、创作论1、创作主体——美术家要求:(1)记与理解美术家与社会。

(2)记与理解美术家的主体性。

(3)识记与理解美术家的修养。

2、创作活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创作过程。

(2)识记与理解美术创作的心理活动。

(3)识记与理解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

(4)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创作方法。

3、创作成果——美术作品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2)识记与理解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3)识记与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三、接受论1、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

(2)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与美术作品。

(3)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美术世界。

(2)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美术理论》课程标准

《美术理论》课程标准

《美术理论》课程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确立《美术理论》课程的标准,以确保学生在美术理论研究中全面发展,并具备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理解。

课程目标通过研究《美术理论》课程,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艺术和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艺术史、美术史以及相关的美学理论知识。

3. 理解不同风格、流派和艺术家的作品,并能够进行批评、分析和评价。

4. 开展创作活动,表达个人的艺术观点和审美意识。

5. 发展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6. 培养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能力,如历史、文学和哲学等。

课程内容《美术理论》课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艺术和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艺术史和美术史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作品。

3. 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艺术作品的批评与分析。

4. 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观点。

5. 创作活动的指导和实践。

6. 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

7. 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学科研究。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和讲座的形式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2. 研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4. 参观和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博物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艺术体验。

评估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 书面考试:考察学生对艺术和美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 创作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表达水平。

3. 口头表达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批评能力。

4. 作业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运用和阐述能力。

总结《美术理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美术领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本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未来的艺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NOTE]>本文档仅为课程标准的概述,具体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应根据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了解美术发生的种类、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2.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特征,掌握中外美术发生的共性与差异性。

3.以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及作品、美术现象与重要流派为媒介,探究中外美术作品形成的文化背景、历史必然以及美学意义。

4.能运用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总结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具有美术创作、美术评论及美术理论研究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知识面。

5.运用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关注美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6.能运用所学的美术基本理论与知识,胜任中小学美术教育、社会美术工作。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3、4的达成度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形式进行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3、4的达成度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汇报研究与专题研究学习报告的形式进行考评;3.教学目标5的达成度通过学生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考评;4.教学目标1、2、3、4、5、6的达成度通过学期考试考评;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专题研究学习报告、学期考试。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平时出勤。

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

迟到早退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试资格。

2.课堂表现。

本课程的课堂表现主要分为学习态度、小组讨论以及专题研究学习汇报三个部分。

占总成绩的20%。

(1)学习态度,要求每位学生能积极有效的学习专业理论,认真听讲,勤于思考。

占课堂表现的20%。

(2)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占课堂表现的20%。

(3)汇报研究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口述汇报心得和认识。

占课堂表现的60%。

3.专题研究学习报告。

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深入地专项研究。

占总成绩的20%。

4.学期考试。

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与概念、画家及作品分析、美术发展趋势与脉络、专项艺术家及作品研究四个部分组成。

美术概论教学大纲

美术概论教学大纲

《美术概论》教学大纲(36)课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美术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密切结合《中外美术史与作品赏析》等课程,重点讲授美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其所产生的历史情境和所针对的美术问题与对象,通过对中西美术理论的比较,以及对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的阐释,提升从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角度思考美术理论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跨文化视野,认识多元文化并存的意义,培养热爱中国美术和文化的感情。

课程要求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中外美学、美术理论中各种关于美术的不同观点和理论,并能从历史语境、文化背景、美术发展的特定阶段,考察其历史地位和局限,了解与客观美术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它们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认识并熟悉艺术主要门类的基本知识,从美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进而达到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增强人文素质的目的。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实践部分:四、教学组织与实施课堂讲授为主,史料及理论讲述为主,视图资料配合,提出审美标准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教育。

为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幻灯、录象、 VCD 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

学生以课堂讨论形式参与作品赏析评价。

第一章本质论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并掌握美术的社会本质、历史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认清美术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都会有不同的界定和说法。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1.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2.美术的社会本质3.美术的认识本质4.美术的审美本质第二章创作论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术家作为促进美术活动的有机发展的主体,其作用和意义;美术家的修养,美术家的创作过程,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1.创作的主体2.创作活动3.创作成果第三章接受论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十七、教学持续改进
1.建立长期的教学跟踪机制,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反馈。
(1)定期评估教学效果,确保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2)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1)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拓宽教学视野。
(2)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学成果和学术研究进展。
2.探索教学创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1)关注国内外美术教育发展趋势,借鉴先进教学经验。
(2)开展教学研究,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
3.展望未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1)搭建学生展示平台,如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参加艺术竞赛等。
(2)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1)每章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安排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前半学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1)期中考试后,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后半学期,加大创作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完成、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定期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1)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具体、有针对性的评价。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十四、教学风险管理
1.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

美术课程概念及教学大纲概述(一)2024

美术课程概念及教学大纲概述(一)2024

美术课程概念及教学大纲概述(一)引言概述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美术课程的概念进行阐述,并简要介绍其教学大纲。

通过探讨美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美术教育。

正文内容一、美术课程的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力:通过不断观察和感知艺术作品及自然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2. 培养学生艺术表达能力:通过不同艺术媒介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审美情趣: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通过学习艺术史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分析能力。

5.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作完成艺术创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美术课程的内容1. 形象观察与描绘:学习观察人物、动物、风景等具体形象,并通过素描、绘画等方式进行描绘。

2. 色彩理论与运用: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色轮和调色技巧,并在绘画作品中灵活运用。

3. 创意构图与设计:学习构图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素,培养创造性思维,并进行艺术作品的构图与设计。

4. 材料与技法实践:学习不同的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材料和技法,进行实践探索和创作。

5. 艺术史与文化传承:学习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和作品,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艺术风格及其文化背景。

三、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1. 示范与指导: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艺术技巧和方法,提供实践操作的指导与反馈。

2. 视听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展示艺术作品、讲解艺术理论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3. 小组合作与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创作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地考察与参观: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工作室,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经验。

5. 自主学习与创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

四、美术课程的评价与反馈1. 综合评价:结合作品表现、课堂表现和思考表达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附件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目录《绘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美术表现》课程教学指导纲要〃〃〃〃〃〃〃〃〃〃〃〃〃〃〃〃〃〃〃〃〃〃〃〃〃〃4《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9《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2《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6《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9《美术概论》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2《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5《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8《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教学指导纲要〃〃〃〃〃〃〃〃〃〃〃〃〃〃〃〃〃〃〃〃〃〃33《中国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37《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41《绘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绘画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学习美术各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融知识、技能、创造、艺术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发展学生的美术才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与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从事美术教育基本工作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

(二)课程目标1.学习绘画的基本知识,掌握绘画造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2.拓展艺术思维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

3.了解绘画的不同风格与表现形式,能运用所掌握的造型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4.掌握绘画基础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绘画课程设计的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及课外美术活动的辅导工作。

美术课程教学的规范性

美术课程教学的规范性
总之,从美术新课程教学过程的全过程看,7个要素始终存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并外化为美术课程教学的5个步骤:导入、新授、实施、总结和延伸。
三、美术课程教学结构的规范性
教学结构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相互关联的形式。
(一)美术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二、 美术课程教学过程的规范性
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在时空上的运动过程。因此规范美术课程教学首先必须把握美术课程教学的内在要素以及外在的教学步骤。因外在的教学步骤各学科都大同小异,这里拟着重分析美术课程内在的教学活动要素。
关于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其实杜威早就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杜威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主要有5个方面的要素:情境、问题、资料、方法、检验。我们所倡导的美术新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要素正是在吸收杜威理论中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包含7个要素:
(六)总结
这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其目的是检查美术课程教学的成与败、得与失,促进认识的上升和思想感情的升华,并为后继学习的开展提供参照性建议。小结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中心,一堂课的中心,就是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课堂小结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努力解决课堂的主要矛盾。课堂小结并不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无阶重述,也不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口忆,而是学生通过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提炼、深化,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好的课堂总结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回味无穷,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可以首尾呼应,使得教学内容系统连贯和相对完整。
(三)资料
杜威对“资料”要素的理解值得我们借鉴。杜威认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常被视为目的的本身,“学生的目标就是堆积知识,需要时炫耀一番。这种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理想有碍教育的发展“,“扼杀思维的能力”,成为“毁坏心智的沉重负担”,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为此,他主张美术课程教学不是供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给他们材料,让他们自己加以整理,借以解决手头的问题,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杜威也不否认知识,但他认为,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知识是作为一种资料即“进一步探究的资本,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存在的,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新华技术学校德化教学点《美术概论》课程教案任课老师:宋丽霞教学班级:计算机动漫设计、广告设计第一部分教学基本要求“美术概论”课程属于美术学专业理论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能力与美术学术理论表达能力。

要求在教师的启示与引领下开动思维,记忆与理解并重。

一、本质论1、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要求:(1)识记与理解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

(2)识记与理解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

(3)识记与理解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

2、美术的社会本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2)识记与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

(3)识记与理解美术与社会生产。

3、美术的认识本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2)识记与理解美术的视觉形象性。

(3)识记与理解美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4、美术的审美本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与美。

(2)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审美本质。

(3)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审美特征。

5、美术的历史本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历史性存在方式。

(2)识记与理解美术与时代精神。

(3)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历史进展。

二、创作论1、创作主体——美术家要求:(1)记与理解美术家与社会。

(2)记与理解美术家的主体性。

(3)识记与理解美术家的修养。

2、创作活动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创作过程。

(2)识记与理解美术创作的心理活动。

(3)识记与理解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

(4)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创作方法。

3、创作成果——美术作品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2)识记与理解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3)识记与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三、接受论1、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

(2)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与美术作品。

(3)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美术世界。

(2)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3)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与美术批评。

3、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的准备阶段。

(2)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的初级阶段。

(3)识记与理解美术接受的高级阶段。

4、美术的审美教育要求:(1)识记与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识记与理解美术的审美教育。

(3)识记与理解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总学时数 36学时(不包括期末考试)第一章本质论(共15课时)内容概要:1、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1)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2)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3)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2、美术的社会本质(1)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2)美术与社会生活(3)识记与理解美术与社会生产3、美术的认识本质(1)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2)美术的视觉形象性(3)美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4、美术的审美本质(1)美术与美(2)美术的审美本质(3)美术的审美特征5、美术的历史本质(1)美术的历史性存在方式(2)美术与时代精神(3)美术的历史进展学时安排: 1、2、3、4、5,15课时第二章创作论(共9课时)内容概要:1、创作主体——美术家(1)美术家与社会(2)美术家的主体性(3)美术家的修养2、创作活动(1)美术的创作过程(2)美术创作的心理活动(3)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4)美术的创作方法3、创作成果——美术作品(1)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2)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3)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学时安排: 1、2、3,9课时第三章接受论(共12课时)内容概要:1、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1)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2)美术接受与美术作品(3)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1)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美术世界(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3)美术接受与美术批评3、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1)美术接受的准备阶段(2)美术接受的初级阶段(3)美术接受的高级阶段4、美术的审美教育(1)美术的社会功能(2)美术的审美教育(3)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学时安排: 1、2、3、4,9课时第三部分教学实施细则第一部分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主讲教师在授课中应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对于主要的内容清晰、深刻的印象,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并注意启发学生的艺术感受与思维。

第一章本质论1、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重点、难点: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2、美术的社会本质重点: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要求学生理解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具体怎么样,举例说明。

难点:美术与社会生产为什么说美术是一种社会生产。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3、美术的认识本质重点: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特有的方式,什么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难点:美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什么是真实性,美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具体包含那些情况。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4、美术的审美本质重点:美术与美着力讲解什么是美。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难点:美术的审美本质美术的审美本质怎样具体体现在世界中。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5、美术的历史本质重点、难点:美术的历史性存在方式举例说明美术的历史性存在方式。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第二章创作论1、创作主体——美术家重点、难点:美术家的主体性美术家的主体性怎样体现,在何时、何地、何状态下体现。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难点:美术家的修养美术家的修养在何时、何地、何状态下体现。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2、创作活动重点、难点:美术创作的心理活动举例说明怎样把握美术创作的心理活动。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难点: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什么是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怎样把握。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3、创作成果——美术作品重点: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要求学生识记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难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举例说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第三章接受论1、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难点: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举例说明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有何关系,怎样把握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的关系。

重点、难点: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举例说明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2、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重点、难点:美术接受与美术批评要求理解美术接受与美术批评之间有何重大联系,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3、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重点、难点:美术接受的高级阶段那些情况可以属于美术接受的高级阶段。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4、美术的审美教育重点:美术的审美教育美术的审美教育包含那些内容。

要求教师举例说明。

难点: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举例说明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要求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身体力行。

第二部分作业次数、类型、要求、作业量、批改要求一、作业要求1、每章结束后,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布置复习思考题(论文),并规定收缴时间。

2、重点内容要布置相关练习,并拟订题目。

二、作业批改要求1、教师对学生课堂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并仔细做好讲评工作。

2、教师对学生课后理论作业要做到重点讲评。

3、一般复习思考题,教师主要检查作业的数量。

4、论文作业,教师主要检查作业的数量与质量。

5、学生平时课堂考勤表现和作业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

三、作业次数、作业量、类型、要求第一章本质论作业次数:2次作业类型及要求:文字论述写作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作业量:二次,第一次问答(课堂或课后),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二次论文(课后),字数不少于1000字第二章创作论作业次数:2次作业类型及要求:文字论述写作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作业量:二次,第一次问答(课堂或课后),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二次论文(课后),字数不少于1000字第三章接受论作业次数:1次作业类型及要求:文字论述写作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作业量:一次论文(课后),字数不少于1000字说明:具体题目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基础和教学的实际确定。

第三部分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办法一、“美术概论”课程的主讲教师应为受学院聘请的任课教师,其中副教授与讲师应占绝大多数,助教在担任主讲教师教授本科学生之前的担任过两年教学工作,并经过试讲及教研室有关主讲教师评议认可后才能受聘为主讲教师。

二、“美术概论”课程的主讲教师须按“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内容与学时安排进行教学。

三、主讲教师每次上课必须有教案并认真备课。

四、教学辅导是美术系专业的重要环节,教学辅导课的目的是复习、巩固、提高、实践理论课讲授的内容和技法,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导课中主讲教师应当尽职尽责地为学生解惑答疑,并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向学生补充传授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学辅导的课时安排,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

五、对于“美术概论”课程必须使用一些辅助的电化教学设备等,主讲教师应当提前联系和准备好,如有使用计算机辅助完成的作业内容,主讲教师必须安排学生按时完成,并做好辅导工作。

六、每学期初由教研室安排教学教案检查,并由教师集体讨论确定有关教学事宜。

七、每学期由教研室安排进行听课。

八、考试办法:本门课程期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由主讲教师依据平时作业确定,占期终成绩的百分之三十。

考试必须闭卷,学生最后的试卷考试得分为本门课程的期末成绩,占期终成绩的百分之七十。

九、教书育人要求、措施:1、教师应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如发现学生学习有所松懈,平时作业马虎或常缺交、缺课等情况时应及时指出或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与各系教学秘书或班主任及时联系并说明情况。

3、关心差生,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差的原因,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改进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