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历史理论笔记
《中西翻译简史》
翻译史的客观的因素: 时期 人物 事件 翻译对象
特定历史时期对翻译提出的要求 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在翻译领域的重要性 特定翻译事件在翻译活动的历史发展上的作用 翻译对象的选取与历史背景的关联 翻译活动的操作模式 翻译成果的产生的影响
-------------需要一定的学术方法 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
由于全球化时代翻译的作用体现在更多的 方面,因而我们对传统的翻译之定义也应 当作出适当的修正。
图像转向
西方翻译史上的几个主要阶段:文学翻译 阶段的分期(P24):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8世纪末到19 世纪三四十年代) 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9世纪末到二 战结束)
蒲柏的荷马史诗----英国的时代精神
语言差
“语种”---“谁的语言”:一小部分人推 崇使用的语言,还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语 言
唐宋译场----“梵呗”通过唱念译文,以求 音调协调,便于僧侣诵读。(P55) “官话和合译本”《圣经》翻译工作的负 责人富善列出的五条翻译原则,前三条强 调可读性,要求使用口语化的通用语言, 文体浅近明白-----平衡西语与中文之间的 语言差和文化差,主要是便于接受
展望翻译未来趋势
第十五章:翻译现状与展望
《翻译研究新视野》 “附录四:论翻译的 职业化时代”
文化差
比附-----借助 佛教概念比附道学概念(P47) 7世纪至9世纪《圣经》中译多用中文类似 概念比附
清末民初----译介西方文学的时候创造新词 汇,打破文言文的规矩,通过翻译借鉴西 方语言和文化,构建了现代白话文的句式、 文法、词汇,实现了白话文体系的现代化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是一门介绍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课程,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我对翻译的历史与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并对翻译的挑战和困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翻译的定义和分类。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可以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形式。
口译是指实时口头传译,需要译员能够听懂讲话人的语言并立即将其翻译为另一种语言。
而笔译是指将书面文字进行翻译,要求译员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学习了一些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译员需要遵循忠实原则、流畅原则和准确原则。
忠实原则要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流畅原则要求译文在听起来连贯流畅,并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准确原则要求译文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尽量避免理解误差。
我还学到了一些翻译技巧,例如同义替换、译文倒排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译员更好地处理翻译中的难点和问题。
我还了解到了翻译的困难和挑战。
翻译不仅需要对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对文化、社会背景等有一定的了解。
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语言的多义性、语言的文化差异以及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等问题,这些都对译员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译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
第一讲 中西翻译理论史
译文: 因为距离远,交通工具缺乏,使农村社会与 外界隔绝。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 而变得更加严重。
Definition: Foreignization: If the translator’s preference is placed on preserv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source text, we call this kind of approach or its translation foreignizing or foreignization.
译文1:(董秋斯) 我 爱 我 的 爱 人 为 了 一 个 “ E”, 因 为 她 是 Enticing ( 迷 人 的 ) ; 我 恨 我 的 爱 人 为 了 一 个”E”, 因为她是Engaged (订了婚的);我用 我的爱人象征Exquisite (美妙),我劝我的爱 人从事Elopement (私奔),她的名字是Emily (爱弥丽),她的住处在East (东方)。
Domestication: Conversely, the method or practice of adapting the translation to the norms and valu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called domesticating or domestication.
第六次翻译高潮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主要特点:首先,翻 译范围的扩大,科技、商业领域也成为翻译 领域。其次,翻译规模扩大,出现经过专门 训练的专业队伍从事翻译。另外,翻译的作 用为以往所不可企及。最后,翻译事业发展 的形式有很大变化和进步。其中包括兴办高 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发展机器翻译。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翻译是人类社会交流的重要工具,中西翻译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中西翻译的历史以及翻译理论和技巧,并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学期学习的总结。
我们学习了中西翻译的历史。
中西翻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由于秦始皇帝统一了文字,使得中文的翻译活动成为可能。
西方翻译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当时的埃及翻译家塔特洛斯首次提出了“信义两全”的翻译原则。
在此之后,中西翻译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扩展、唐宋时期的繁荣以及明清时期的低谷。
现代中西翻译则始于19世纪,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紧密,翻译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我们学习了翻译的理论和技巧。
翻译是一门复杂的艺术,要求译者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译者需要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包括良好的中西文化素养、语法、词汇和术语的理解。
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意译、直译、信达雅等,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符合译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译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快速准确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这些技巧和能力不仅需要不断学习,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中西翻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同时又要适应译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一名优秀的译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开放的思维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西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一、引言中西翻译简史总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
首先,回顾了中西翻译的历史背景,包括古代翻译、近代翻译和现代翻译。
其次,探讨了中西翻译的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最后,总结中西翻译的共性和区别,总结出对翻译工作的启示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二、历史背景1. 古代翻译古代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汉时代。
中国古代的翻译主要以西方文化的翻译为主。
例如,四公子和十样书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翻译自儒家经典《尔雅》。
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加强,互相翻译的作品也增加了。
最有名的是东汉时期的《开元天宝遗事》和唐代的《碑刻文献图录》。
2. 近代翻译近代翻译主要是指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翻译活动。
这一时期的翻译与西方文明的介绍密不可分。
例如,中国的翻译者孙中山翻译了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社会主义原理》等实用性较强的书籍。
此外,李拯的《历史演变》和梁启超的《世界史纲》等作品也在这一时期出版。
3. 现代翻译现代翻译是指从二十世纪以来的翻译活动。
现代翻译的范围更广,涉及的对象、领域和方式都更多样化。
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数量众多,品质也有所提高,更多地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
三、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 古代翻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古代翻译的主要特点是以文化传播为主,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需求。
此外,古代翻译还受到翻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能力的限制,导致译文的质量参差不齐。
2. 近代翻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近代翻译的特点是以实用性为主,重点介绍了西方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对中国进行了广泛的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然而,近代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片面性和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3. 现代翻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现代翻译的特点是广泛和多样化。
现代翻译的范围涉及的领域更广泛,包括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多个方面。
【中西翻译简史】复习内容1.
翻译史复习重点依据历史上主流翻译对象的变化,中西翻译发展史可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P45 一,宗教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翻译阶段二,经典名著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三,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P45~53 1.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公元148到256:此时翻译阶段为佛经翻译的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以口授相付,不听载文“。
译者多为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此时的翻译方法为集体翻译,称为”译场”{括三部分:口译(传言记录(笔受检验(证义。
由于传言者梵文水平较差,反映在译作中除目标语的句法扭曲之外,还有大量字母直译的内容,这就造成了译文晦涩难懂,没有宗教学基础的人难以理解。
此时的翻译活动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而是在民间信徒的资助下分散进行。
此时多采用直译法。
2.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公元256到589年:此时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逐渐接受,佛经翻译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由私译转为官译,由个人翻译转为大规模的集体翻译。
佛经翻译采用传译和讲习相结合的方法,译场便呈现“疑难纵横”“交辩文旨”的热闹景象。
这样对译文的讲解讨论和反复钻研,使翻译同时带有研究的性质。
此时由于梵本的不断传入,天竺求经者较多,原本往往不止一种,这就便于相互校勘,使译文更为正确。
由于译出的经典不断增加,佛经的目录整理应运而生。
总体来说,翻译理论和技巧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的总结与整理。
道安总结出“五失本,三不易”的佛经规律。
彦宗提出“八备说”,鸠摩罗什主张“依实出华”。
译文质量较前一阶段有多提高。
此时多采用意译。
3.隋唐北宋时期公元589到1110年:此时的翻译活动与之前有明显不同,译场较大程度缩小规模,译场在参加人员方面极为挑剔,只有具备特殊能力的僧人或世俗官员才能参加,除工作人员,其它人禁止入内。
各职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
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摘要:一、引言- 介绍中西翻译简史的背景和意义二、古代翻译1.汉朝到唐朝的佛经翻译- 鸠摩罗什的贡献- 玄奘的西行取经2.欧洲的翻译活动- 拉丁文和希腊文的翻译- 圣经翻译三、近现代翻译1.近现代中国翻译的发展- 严复的翻译思想- 鲁迅的翻译实践2.近现代欧洲翻译的发展- 法国的翻译理论家们- 德国的翻译研究四、当代翻译1.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 跨文化交流的需求- 机器翻译的发展2.中西翻译的交流与互动- 中西翻译家的合作- 翻译教育的交流五、结论- 总结中西翻译简史的主要内容- 展望未来翻译的发展趋势正文:中西翻译简史谢天振笔记,概括了中西翻译从古代到当代的发展历程。
在引言部分,作者阐述了研究中西翻译简史的背景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做了铺垫。
古代翻译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汉朝到唐朝的佛经翻译,其中包括鸠摩罗什的贡献以及玄奘的西行取经。
鸠摩罗什通过翻译大量佛经,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玄奘则通过西行取经,带回了大量佛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后,作者简要介绍了欧洲的翻译活动,包括拉丁文和希腊文的翻译以及圣经翻译。
近现代翻译部分,作者首先关注了近现代中国翻译的发展。
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对后来的翻译家产生了重要影响;鲁迅通过翻译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推动了文学改革。
同时,作者也简要介绍了近现代欧洲翻译的发展,如法国的翻译理论家们和德国的翻译研究。
当代翻译部分,作者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需求,尤其是跨文化交流的需求,以及机器翻译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翻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角色日益重要。
而机器翻译的发展则为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结论部分,作者总结了中西翻译简史的主要内容,回顾了中西翻译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翻译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翻译工作将面临更多的变革,但始终不变的是翻译家们为沟通中西文化所做的努力。
通过这篇笔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翻译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特点。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中西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丝绸之路时期,当时中西方的文明开始有了交流。
真正意义上的中西翻译起源于近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进入中国。
这时期的翻译工作主要以从西方译入中文为主,被称为对外翻译。
这些翻译为中国人民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哲学、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外翻译却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当时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翻译理论的不完善,许多翻译并没有真正传递西方文化的内涵,而只是简单地把外国的观念和知识翻译成了中文。
这种翻译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西方的隔阂,使得西方文化难以被中国人民真正理解和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翻译也逐渐发展起来,理论和实践逐步完善。
20世纪中期,中国翻译界开始兴起一股新的翻译思潮,即译介翻译。
译介翻译强调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传递和重构,它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传递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这样的翻译方式更好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发展,中西翻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翻译软件的出现使得机器翻译成为可能。
机器翻译虽然在某些方面具备优势,但在涉及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人工翻译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中西翻译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仍然需要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努力,提高翻译水平。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西翻译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西方的交流与理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简史期末总结完成 (2000字)。
中西翻译历史理论笔记
季羡林男,字希逋,又字齐奘。
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
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
季羡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
转接传译(relay interoperating)《越人歌》中国第一首译诗中国古代使用壮侗语族语言民族的古老民歌。
这首诗在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及文学史的研究中,具有一定价值。
林纾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原名群玉,.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
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
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
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
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
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国际译联(FIT)全称为国际翻译家联盟,创建于1953年,创始成员协会分别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土耳其和丹麦。
国际译联是专业翻译工作者的组织,是非政治性和非政府组织。
其宗旨是把翻译工作者机构联合起来,并促进这些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保护全世界翻译工作者的精神和物质利益,推动对翻译专业工作的认可,提高翻译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增加社会各界对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和作为一种艺术的了解国际会议口译协会(AIIC)《天演论》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的译著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
西方翻译理论史
西方翻译(理论)史概述1.西方翻译史上的5个重大历史时期:1). 古代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 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2). 罗马帝国后期---- 圣.哲罗姆翻译钦定拉丁文版《圣经》与此同时大批阿拉伯语作品被译为拉丁语3). 文艺复兴时期(renais sance 14世纪至17世纪初)---- 英国钦定英文版《圣经》4). 近代时期(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大量西方文学名著的互译以及东方的优秀文学作品也被译为西方各国语言5). 现(当)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翻译活动和组织日趋成熟。
翻译活动空前繁荣:翻译从以往的文学领域扩展到:商业翻译--- 科技翻译--- 机器翻译2.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翻译的语言学派:以语言为核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
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主要集中于英美,代表人物有奈达(Nida)、卡特福德(J.C.Catford)、纽马克(PeterNewmark)、哈蒂姆(Hatim)等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
目的论影响深远,功能学派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目的学派。
功能学派主要集中在德国,其代表人物为汉斯.韦米尔(Hans V ermee r) 文化学派“文化学派”在中国翻译界普遍使用,其核心研究范式是“描写/系统/操纵范式”。
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
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Ja mes Homles和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 assne t)阐释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Hermeneu ti cs是关于理解、解释及其方法论的学科。
中西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精心整理翻译理论整理汇总翻译腔(translationeses)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
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
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
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
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
3)译者自身水平。
奈达的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
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语言和文化。
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1. 中国的翻译理论家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1)严复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gracefulness2)茅盾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
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3)鲁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
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
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
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
中西翻译思想和理论
支谦翻译的风格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起了不少作用。他首先反对译文 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这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畅达经意使人 易解的缘故。另外,支谦的译文风格也很适合于佛传文学的翻译,因而他 继承了汉末康孟祥译《修行本起经》那样‘奕奕流便足腾玄趣’的传统, 更翻出了《瑞应本起经》。这一翻译不但丰富了佛传文学的内容,而且通 过赞呗的运用影响到后来偈颂译文的改进,也是值得提出的。(吕 澄)
贺拉斯的翻译思想
• 翻译必须避免直译,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受西 塞罗影响) • 通过翻译丰富拉丁语词汇
昆体良
著名演说家,修辞学 家,他对翻译的看法 主要集中在《演说家 原理》,他认为希腊 语和拉丁语之间的差 异不会影响翻译,主 张用出色的词汇翻译 希腊作品。
昆体良的翻译思想
• 1)翻译虽然无法达到原作同样地效果,但可以通 过各种手段接近原作。 • 2)翻译要与原作进行竞争,翻译也是创作,应该 超越原作。
3. 鸠摩罗什(343—413)——偏于文 鸠摩罗什(华言童寿),龟兹人。他的先代本出婆罗门族,在印度世 袭高位。罗什为人神情开朗,秉性坦率,平时虚己善诱,专以大乘教 人,而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 他的成就,不仅在所译经论的内容上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 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 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 学方学开辟了广阔的园地。罗什对翻译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特别是 传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如《法华》、《维摩》、《大智度》等 经论,使他感到翻译上兼顾信与达的困难。因此,他的译籍在力求不 失原意之外,更注意保存原本的语趣。他既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 有根柢,又因留华日久,对汉文也有相当的素养。同时他对于文学还 具有高度的欣赏力和表达力。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故能创造出一种 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华语调和之美的文体。
11级中西翻译理论简介(2013.2)
够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着眼。 3、想要超越前人和外国人,
就必须对对方的语言等进行 彻底的了解,在此之前必须 先学会翻译。 徐光启与利马窦合作翻译了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明末清初翻译活动的代表人物(二)
李 之 藻 (1565— 1630),字我存,又 字振之,号凉庵居 士,又号凉庵逸民,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明代天文学家、翻 译家。
更是反复再三,翻译时被删减; (4)经文在长行之后,另有偈颂复述,内容重复,有时
是五百字,有时达一千字,在翻译时也被删去; (5)经文中讲完一事便告一段落,要转述别的事时,又
先重复前面的内容,这些重复的话也被删除。
佛经翻译的代表人物(二)
“三不易”:有三件事决定了翻译并非易事: (1)“圣人”本是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法的,现在时代
翻译理论
中国最早译事
关于不同民族的交往的书面记载,在我国始于公元 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之间的夏代。
“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 来宾。”《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
关于翻译活动的明确记载,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 代的周公摄政时期。
中国最早译事
“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 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周礼•秋 官》
明末清初翻译活动的代表人物(一)
徐光启(1562-1633): 字子先,号玄扈,上海 吴淞人。是最早将翻译 的范围从宗教以及文学 扩大到自然科学技术领 域的大翻译家。他关心 国家命运,希望发展科 技、强国富民,是一位 杰出的爱国科学家,和 科学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明末清初翻译活动的代表人物(一)
中西翻译简史要点
中西翻译简史第1章当代翻译研究视角下的中西翻译史第15章翻译现状与展望1.“翻译”一词的由来:中国最早关于翻译活动的记载见于《周礼》和《礼纪》。
2.我国最早的作品是公元前528年,西汉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记载越语原文楚语译文的《楚人歌》。
3.西方最早的翻译作品是约公元前250年罗马人李维乌斯用拉丁语翻译的荷马(Homer)史诗《奥德赛》(Odyssey)。
4.简答题:三大宗教典籍翻译的异同点相同点:①字对字直译---意译---直译意译兼顾②忠实观,原文至上观不同点:①《圣经》是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最广、翻译语种最多的书籍。
《圣经》除了是一本宗教典籍之外,它本身还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的译本几乎是欧洲大多数民族语言的第一范本。
圣经翻译经久不衰,每14天出一本译本。
②印度佛经原无写本,初期翻译主要靠外来僧人凭记忆口授。
译者受中国传统宗教尤其是道家观念的影响,往往是以道家的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佛学。
其典籍全世界汉译本保存最多。
③与《圣经》、佛经典籍不同,《古兰经》则要求翻译者要对经文有深刻理解,要具有多方面的良好修养,如语言学,句法,词法,语义学。
宗教学者认为《古兰经》翻译不合法。
其翻译长达1300年最早主要是口头译讲。
最早的笔译为波斯文,因为波斯人是接受伊斯兰教较早的民族。
除土耳其文译本被官方认可,其他均为个人作品,只能称为“对《古兰经》阐释的翻译”。
5.为什么文学翻译称之为“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文学翻译首先是一种艺术创造性活动,再现原作之美,这种创造又是有限度的,必须以忠实原著为前提。
6.归化: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transparent, fluent style)的风格,最大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
异化: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7.傅雷曾说过:“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8.钱钟书的“化境”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是翻译时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如果译文显得生硬牵强,那就得“化”它一化了。
【中西翻译简史】复习内容1
翻译史复习重点依据历史上主流翻译对象的变化,中西翻译发展史可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P45 一,宗教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翻译阶段二,经典名著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三,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P45~53 1.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公元148到256:此时翻译阶段为佛经翻译的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以口授相付,不听载文“。
译者多为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此时的翻译方法为集体翻译,称为”译场”{括三部分:口译(传言)记录(笔受)检验(证义)。
由于传言者梵文水平较差,反映在译作中除目标语的句法扭曲之外,还有大量字母直译的内容,这就造成了译文晦涩难懂,没有宗教学基础的人难以理解。
此时的翻译活动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而是在民间信徒的资助下分散进行。
此时多采用直译法。
2.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公元256到589年:此时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逐渐接受,佛经翻译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由私译转为官译,由个人翻译转为大规模的集体翻译。
佛经翻译采用传译和讲习相结合的方法,译场便呈现“疑难纵横”“交辩文旨”的热闹景象。
这样对译文的讲解讨论和反复钻研,使翻译同时带有研究的性质。
此时由于梵本的不断传入,天竺求经者较多,原本往往不止一种,这就便于相互校勘,使译文更为正确。
由于译出的经典不断增加,佛经的目录整理应运而生。
总体来说,翻译理论和技巧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的总结与整理。
道安总结出“五失本,三不易”的佛经规律。
彦宗提出“八备说”,鸠摩罗什主张“依实出华”。
译文质量较前一阶段有多提高。
此时多采用意译。
3.隋唐北宋时期公元589到1110年:此时的翻译活动与之前有明显不同,译场较大程度缩小规模,译场在参加人员方面极为挑剔,只有具备特殊能力的僧人或世俗官员才能参加,除工作人员,其它人禁止入内。
各职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中西翻译简史第1、3、5章部分课后习
第一章1.“翻译”的词源学含义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P6)答:从翻译的词源可以看出,(1)印欧语言比其他语言更强调相似性,特别是在早期的宗教典籍翻译中甚至要求一致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的翻译理论中“对等”观念会起到核心作用,而要表示自有翻译时,则会使用其他术语如“改编”的原因。
(2)很多语言中,“翻译”与“口译”使用不同的术语,意味着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
“口译”比“翻译”更强调“调停”。
(3)不同的语言对翻译观念的阐释方式也不同,并非所有的阐释都像印欧语言中那样强调保存同一性。
斯特科尼提出翻译的符号学特征具有三个方面共性:相似性,差异性与调停。
这些共性可以看作是所有翻译都具有的特征,但“翻译”一词的确切含义不是预先给定,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不证自明的,它需要在对历史上翻译过程与翻译结果的研究中去发现。
3、三大宗教典籍的翻译存在哪些差异?答:(1)《圣经》是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最广、翻译语种最多的书籍,也是被联合国工人为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一本书。
对西方社会的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影响尤其巨大,与希腊神话同为打开西方精神世界的钥匙。
《圣经》除了是一本宗教典籍之外,它本身还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的一本几乎是欧洲大多数民族语言的第一范本。
阅读《圣经》各种一本的人如此之多,甚至连研究它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即“圣经解释学”。
(2)印度佛经原无写本,初期翻译主要靠外来僧人凭记忆口授。
译者受中国传统宗教尤其是道家“得道成仙”观念的影响,往往是以道家的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佛学。
(3)与《圣经》、佛经典籍不同,《古兰经》则要求对它的解释和理解必须有一定的知识框架,翻译《古兰经》必须要对经文有深入的理解,并把《古兰经》的深刻含义传达出来。
然而《古兰经》的修辞、韵律等很难翻译,这就导致《古兰经》的译本注释特别多。
专家们制定了评论《古兰经》的人应具有的15个方面的零号修养,如语言学、句法、语义学、修辞学、信仰原理、伊斯兰法学原理等,这也是翻译《古兰经》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在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中,翻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艺术,更是文化传递的桥梁。
中西翻译简史这门课程,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探索了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分析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和理论框架,以及对我个人学习和认知的影响。
一、中西翻译历史的概述中西方翻译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译经的传统。
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中西方翻译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轨迹。
中国的翻译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的佛经翻译,以及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翻译。
而西方的翻译历史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圣经》翻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翻译。
这些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推动了各自文明的进步。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随着翻译实践的不断深入,翻译理论也逐步成熟。
课程中介绍了多种翻译理论,如直译与意译、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功能对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等。
这些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使得翻译活动更加科学和规范。
同时,我也了解到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更新。
三、中西翻译风格的比较中西翻译风格的差异是这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的翻译传统注重“信达雅”,强调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美感。
而西方的翻译传统则更注重“忠实原文”,追求形式上的对等。
通过比较这两种翻译风格,我深刻认识到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翻译风格的独特性。
四、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门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翻译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通过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科技著作和哲学思想。
同时,翻译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入。
五、个人学习与认知的影响学习中西翻译简史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对翻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我个人的学习和认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学]第五讲:西方翻译理论
解构主意翻译学派
解构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
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的批判 理论,它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主张多 元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颠 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解构学派翻译 理论强调消除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 的中心地位。比较著名的学者有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西蒙Sherry Simon等。
语言的意义是由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the social context of situation)所决定的。在翻 译研究领域,译文的用词与原文等同与否取 决于其是否用于相同的语言环境之中。 伦敦学派的创始人为福斯(J. R. Firth)。有 两篇文章集中反映出他的翻译理论,一篇为 《语言学与翻译》(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另一篇为《语言分析与翻译 》(Linguistic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五、现代西方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四大学派:
1、布拉格学派 该学派的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 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1)翻译必须 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 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 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
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like mushroom”中 “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 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 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 Hans Vermeer (维米尔) 德国翻译理论家。其翻译 目的论 (skopos theory)为功能学派的奠理论。 “Sk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指行为的目标、功能或 意图。 该理论认为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 脱出来。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 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
中国翻译史笔记
中国翻译史袁素平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中国文化的特色:从未中断过。
巴比伦灭了印度,埃及曾经沦为殖民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季羡林:“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保持永保青春,万灵之药就是翻译。
”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the art of changesConfucius 孔子Mencius 孟子Confucianism 儒家文化太极生两仪include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西方之水:第一次高峰:从明朝末年开始引进西方的文化,最终在清朝末年特别是在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达到高潮。
清朝末年其实是引起了中华文化的后退。
梁启超: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掀开了翻译政治小说之幕,林纾翻译文艺小说。
第二次高峰:以1919年为界,掀起第二次高峰鲁迅是现代小说之父,其一半的活动是和翻译相关的。
第三次高峰:改革开放1978年之后。
近现代出不了大家。
中西文化之别:中国重智即动头脑的能力外国重用即动手实践能力因此要:手脑联盟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2.明末清初,欧洲一批耶稣会士相继来华进行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
3.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的西方思想和文学翻译。
这一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严复和林纾。
(3,4之间是断档的历史)4.改革开放至今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1.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2.支娄迦谶: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促使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
3.支谦:“颇从文丽”,开创了不踏实原著的译风,对三国至西晋的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翻译中的“会译”体裁,以及用音译取代前期的音译。
(复译,重译等)4.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由此一直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北魏孝文帝:促进中华文化的融合千古一后:冯太后前秦:释道安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翻译制度,采用“会译”法来研究翻译。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中西翻译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纪的秦汉时期,当时中国开始与西方希腊和罗马帝国进行联系和交流。
真正的大规模的中西翻译活动是在唐朝和宋朝时期出现的。
在唐朝,中国人开始翻译大量的西方文献,特别是佛教经典和医学著作。
这些翻译活动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西方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朝的翻译活动也为后来的翻译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到了宋朝时期,中西翻译活动进一步增加,翻译的领域也更加广泛。
宋代的翻译家们主要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和科学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翻译家是郭祥正和林则徐。
他们翻译了包括《圣经》和欧洲文学作品在内的众多著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翻译活动在明清时期逐渐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封闭政策和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导致中西交流的中断。
西方的翻译家们仍然继续翻译中国文献,特别是中国的历史和哲学著作。
到了近代,中西翻译活动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清朝末年,中国开始接触和翻译西方的科学和技术著作。
这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西方,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兴趣也逐渐增加,许多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了西方语言。
20世纪是中西翻译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之一。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中西翻译的规模和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现代翻译理论和翻译技术的引入也为中西翻译提供了更加科学和高效的方法。
中西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秦汉时期,但真正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是在唐宋时期出现的。
中西翻译活动在明清时期逐渐减少,近代重新兴起。
20世纪是中西翻译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翻译的领域和规模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男,字希逋,又字齐奘。
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
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
季羡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
转接传译(relay interoperating)
《越人歌》中国第一首译诗中国古代使用壮侗语族语言民族的古老民歌。
这首诗在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及文学史的研究中,具有一定价值。
林纾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原名群玉,.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
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
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
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
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
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国际译联(FIT)全称为国际翻译家联盟,创建于1953年,创始成员协会分别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土耳其和丹麦。
国际译联是专业翻译工作者的组织,是非政治性和非政府组织。
其宗旨是把翻译工作者机构联合起来,并促进这些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保护全世界翻译工作者的精神和物质利益,推动对翻译专业工作的认可,提高翻译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增加社会各界对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和作为一种艺术的了解
国际会议口译协会(AIIC)
《天演论》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的译著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
严复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安世高出家前是安息国(亚洲西部的古国,领有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的王太子。
自小聪明仁孝,刻苦好学,博览国内外典籍,通晓天文、地理、占卜、推步等术,尤精于医学,名声远播,西域各国对他都很敬重。
安世高是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道安东晋、前秦时高僧、佛经翻译家。
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南)人。
道安著述、译经很多,对佛教贡献很大。
“五失本,三不译”
鸠摩罗什是东晋时后秦的一位高僧,译经家。
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西元409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在逍遥园火化。
那些印度佛教最主要最重要的经典,鸠摩罗什都通过翻译把它们介绍到了中国,对中国的佛教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玄奘俗姓陈,名袆,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贞观三年(627),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历经4年至印度那烂陀寺,研习佛经。
十九年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
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七十五部、
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多用直译,世称“新译”。
他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忏悔录》有古罗马学者奥古斯汀和法国学者卢梭两人的著作,是一篇诗意浓厚的长篇祷文,是一个人将自己的秘密在上帝面前卸下重担的记录,自始至终以上帝为谈话对象,向上帝倾诉衷曲。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
十字军东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九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
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
尽管如此,十字军东征使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
这种接触,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作为史学术语,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利玛窦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
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徐光启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
徐光启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并和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相互发明,在天文、数学、生物学和农学方面获得新的成就。
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
京师同文馆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
全称京师同文馆。
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属总理事务衙门。
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
尤金奈达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
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彼得纽马克是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他从事过多种欧洲语言的翻译工作,是出色的译者和编辑。
纽马克同时也是一位语言学家,并担任英国语言学家协会会长。
《翻译问题探讨》、
语义翻译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Newmark 1981/1988:22)。
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
交际翻译纽马克(Peter 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参阅语义翻译),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1981/1988:22)。
即是说,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
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在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