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外科学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高清版】脑血管解剖思维导图,满满的干货!

【高清版】脑血管解剖思维导图,满满的干货!

【高清版】脑血管解剖思维导图,满满的干货!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阅读前,小编温馨提示:
全文图片点击可查看大图哦!
1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构成
2椎动脉的特点:供血区域、分段、颅内三处狭窄
3椎动脉的相关临床知识点
4椎动脉的分支
5小脑后下动脉的分段、分支及相关临床知识点
6基底动脉的供血范围、分支
7基底动脉脑桥支的分支及相关临床知识点
8基底动脉的分支
9大脑后动脉分段
10大脑后动脉分支:中央支、脑室及脉络丛支、皮质支
11后颅窝动脉及椎动脉(附图)。

医学-头部评估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医学-头部评估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头部评估头发和头皮评估头发评估注意点颜色、疏密度、有无脱发及脱发的类型和特点常见脱发原因伤寒、甲低、斑秃、放疗、化疗、染发、红斑狼疮、脂溢性皮炎等头皮评估头皮屑的产生分泌过多的皮脂和尘埃等混在一起,干了以后就变成了头皮屑角质细胞异常增生用脑过度者和新陈代谢旺盛的人更容易产生头皮屑气候变化、睡眠不足、食刺激性食物过量烟酒、体内荷尔蒙异常、人体血液循环不畅、精神压力过大、肠胃消化不良等头颅评估头颅大小用头围衡量头围定义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大小新生儿平均34cm成人平均54~58cm大小和外形改变小颅特点小头畸形,常伴智力发育障碍机制囟门过早闭合所致临床意义小头畸形尖颅特点头顶尖突高起,造成与颜面的比例失调机制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所致临床意义先天性尖颅并指(趾)畸形,即Apert综合征方颅特点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形机制颅骨的骨样组织异常增生和堆积引起临床意义小儿佝偻病、先天性梅毒巨颅特点额、顶、颞、枕部突出膨大呈半球形,颈部静脉充盈,颜面很小机制脑积水病人,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致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称为落日现象或落日貌临床意义脑积水变形颅特点发生于中年人,以颅骨增大变形为特征,伴长骨的骨质增厚与弯曲临床意义变形性骨炎(Paget病)异常运动头部活动受限,见于颈椎病;头部不随意运动,见于震颤麻痹Musset征与颈动脉搏动一致的点头运动称为Musset征。

见于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劲椎病定义/原因由于颈椎、颈椎间盘及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劳损、老化、外伤,刺激、压迫颈部的神经、血管、脊髓等,可以引起颈部、上肢、头部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称为颈椎病预防用枕适当颈部保暖姿势正确避免损伤眼评估眉毛正常人一般内侧与中间部分眉毛比较浓密,外侧部分较稀疏如外1/3过于稀疏或脱落,见于粘液性水肿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特别稀疏或脱落多见于麻风病麻风病曾经是高致命传染疾病,在旧社会患了麻风病的人通常是被活活烧死麻风病通过飞沫、皮肤接触均能传染,导致患者神经末梢坏死,手脚溃烂,肌肉萎缩,面瘫......终血肉溃烂直至败血症导致死亡眼睑睑内翻由于斑痕形成使睑缘向内翻转症状沙眼,睑内翻,倒睫,角膜混浊(视力下降),角膜溃疡(视力严重下降),角膜云翳(视力永久下降)上睑下垂双侧见于先天性上脸下垂、重症肌无力单侧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外伤等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眼睑眼闭合障碍双侧见于甲亢单侧见于面神经麻痹眼睑水肿大眼脸组织疏松,轻度或初发水肿常表现在眼睑常见于肾炎、慢性肝炎、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分脸结膜、穹隆部结膜和球结膜临床意义结膜充血发红见于结膜炎、角膜炎颗粒与滤泡见于沙眼结膜苍白见于贫血若有多少不等的散在出血点,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如有大片的结膜下出血,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眼球外形与运动眼球突出眼球凹陷双侧凹陷见于严重脱水、消瘦单侧凹陷见于Honer综合征和眶尖骨折Ho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脸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眼球运动受动眼、滑车、外展3对脑神经支配受损时,可出现徐视、复视、眼球震颤眼球震颤定义指眼球出现有节律的快速往返运动临床意义自发性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和视力严重低下眼内压减低见于眼球萎缩或脱水;增高见于青光眼。

颅脑解剖图谱PPT

颅脑解剖图谱PPT

02
大脑解剖
大脑半球
大脑左半球
主要负责逻辑、分析、语言等功能,与数学和科学技术等抽象思维有关。
大脑右半球
主要负责空间、直觉、创造力和艺术表达等功能,与音乐、绘画和情感等感性 思维有关。
脑干
延髓
控制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心跳和血压。
桥脑
协调眼球运动和面部表情,参与睡眠和觉醒的调节。
中脑
处理视觉信息,调节瞳孔反射。
01
02
03
前颅底
包括额骨、筛骨和蝶骨, 主要容纳脑的额叶和顶叶。
中颅底
包括颞骨和枕骨,主要容 纳脑的颞叶和枕叶。
后颅底
包括枕骨和斜坡,主要容 纳脑的延髓和小脑。
骨缝与骨孔
骨缝
颅骨之间的连接处,包括前囟门 、后囟门等,对新生儿脑发育有 重要作用。
骨孔
颅骨上的一些开口或裂隙,如枕 骨大孔、眶上孔等,为神经和血 管提供通路。
第三脑室的作用是维持颅 内压的稳定和缓冲脑部受 到的冲击。
第四脑室
01
第四脑室是位于小脑和延髓之间的空腔,是脑脊液循环的必经之路。
02
第四脑室分为左右两个,通过中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通过外侧孔与 枕骨大孔相通。
03
第四脑室内有脉络丛,能产生脑脊液,对维持颅内压的稳定起到重要 作用。
04
第四脑室通过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蛛网膜下腔内充满脑 脊液。
小脑
小脑前叶
01
参与平衡和协调运动。
小脑后叶
02
与空间感知和手部精细运动有关。
小脑扁桃体
03
调节自主运动和姿势控制。
03
脑神经
嗅神经
01 嗅神经是第一对脑神经,负责传导嗅觉信 号。

颅底解剖PPT课件

颅底解剖PPT课件
15 15
鞍区显微解剖
• (3)蝶鞍的大小 蝶鞍的前后径以矢状位上鞍结节到鞍背的距离表 示,正常蝶鞍前后径为10.5mm;蝶鞍的宽度以鞍底的最大横径表示 ,即鞍底宽,为14mm;蝶鞍的高以鞍底至鞍结节-鞍背连线的最大 垂直距离表示,即从蝶鞍最低点作垂直于前后径的直线,交点与最 低点距离为其深径,蝶鞍的深度为8.5mm。鞍内容积变化也较大, 一般认为蝶鞍的平均体积为1056mm3。
99
鞍区显微解剖
• 蝶骨上面观: • 垂体窝位于蝶骨体部中央。其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
。视交叉沟是视神经孔之间的骨性浅沟,其前方是蝶骨平 台,后方是鞍结节,额叶和嗅束位居于平坦的蝶骨小翼和 平台之上。蝶骨小翼锐利的后缘游离,称为蝶骨嵴。后者 突入大脑外侧裂,分隔额叶与颞叶,蝶骨嵴的内侧游离端 为前床突。鞍背与斜坡接续,其上部的外侧游离缘形成后 床突。
13 13
鞍区显微解剖
蝶鞍的形态、大小及蝶鞍骨壁的厚度与垂体手术关系密切 。蝶鞍形态变异较多,根据蝶鞍各径的大小,蝶鞍又可分 圆形、椭圆形和扁形。正常人多为椭圆形,少数为圆形或 椭圆形。国人圆形蝶鞍的出现率占25%,椭圆形占69%, 扁形只占6%;欧洲人蝶鞍圆形占16.5%,椭圆形占75% ,扁形占8.5%.鞍底的形状不一,成年鞍底的形状多见中 间有浅凹,其次是平坦的,约50%的标本上鞍底呈弧形凹 陷,另半数的鞍底呈扁平状,极少数可见中间部有轻度上 凸。存在有明显垂体窝者占51%,其余为平面或平面兼有 凹陷等。
• 大约80%的成人,视交叉位于鞍隔的正上方,与垂体关系密切。 视交叉前置型发生率约9%;视交叉后置型发生率约11%;
• Willis环围绕视交叉至乳头体的下丘脑周围发出一系列复杂的传 动脉。
22
鞍区显微解剖

颅脑解剖学ppt课件

颅脑解剖学ppt课件
力下降。 杏仁核:属边缘系统。 屏状核:功能未明。
31
髓质: 根据纤维联系的形式、方向和长短,可分为三类:
1. 联络系:联系同侧半球内各回、叶间皮质 的纤维。
弓状纤维
扣带束
下纵束
32
2.连合系: 连接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 (1)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相应部位 (2)前连合:连结两则颞叶和嗅球。
干 胼胝体
93
大脑动脉环
94
大脑动脉环
95
96
97
脑的静脉
浅组 深组
静脉窦 大脑内静脉
浅组 大脑上静脉 大脑中静脉 大脑下静脉
深组 大脑内静脉 大脑大静脉
98
99
大脑内静脉 大脑大静脉
100
101
谢谢!
脑神经与脑相连的部位
55
Ⅰ→筛孔 Ⅱ→视神经管
脑 神
Ⅲ →眶上裂

Ⅳ →眶上裂

Ⅴ-1→眶上裂 Ⅴ-2→圆孔
出 颅 腔
Ⅴ-3→卵圆孔

Ⅵ →眶上裂

Ⅶ →内耳门

茎乳孔
Ⅷ →内耳门
Ⅸ →颈静脉孔
Ⅹ →颈静脉孔
Ⅺ →颈静脉孔
Ⅻ →舌下神经管
56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48
(1)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 进化发生上最早; 传入纤维主要来自脑干网状结构。 传出纤维至下丘脑、纹状体和大脑皮质广泛区域。
中线核 板内核
广泛皮质区
网状核
纹状体 脑干网状结构
49
(2) 特异性中继核(旧丘脑) 进化发生较晚; 接受上行的特异性感觉传导束的纤维; 传出纤维投射至特定的大脑皮质功能区。

颅底解剖详解ppt课件

颅底解剖详解ppt课件
15
颅中窝的外侧部 承托大脑颞叶。 前面是蝶骨大翼的脑面,后面是颞 骨岩部的前面,外侧是界于前二者 之间的颞骨鳞部脑面。眶位于前方, 颞窝位于外侧,颞下窝位于下方。
颅中窝借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s 与眶交通,裂的上界是蝶 骨小翼,下界是蝶骨大翼,内侧界 是蝶骨体;裂的内侧较宽,长轴向 下内前倾斜。眶上裂有眼神经终末 支、眼静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展神经和小血管通过。
12
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 较颅前窝深且大, 尤其是外侧,前界是蝶 骨小翼后缘、前床突和 交叉沟,后界是颞骨岩 部上缘和蝶骨鞍背,外 侧界是颞骨鳞部、顶骨 和蝶骨大翼。中央部较 窄,由蝶骨体形成。
13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位于蝶骨小翼 根和内侧的蝶骨体之间,稍向前外 侧下降,容纳视神经、眼动脉和脑 膜。视神经管上壁后缘往往有一孤 形缺口,由硬脑膜返折形成的镰状 皱襞falciform fold 填补,该皱襞自 前床突向内侧延伸至蝶骨平台的蝶 棱,覆盖视神经管的近端。有时, 镰状皱襞特别坚韧,游离缘锐利, 压迫视神经,在视神经上面出现深 压迹。在头部创伤,该皱襞可使视 神经产生剪切伤。在该皱襞处,视 神经无骨质保护,故在经额垂体手 术及视神经减压术时需特别小心, 切勿损伤视神经。
颞骨岩部上缘有发育程度不等的岩上窦 沟groove for superior petrosal sinus 。
弓状隆起arcuate eminence 为一圆钝的 隆起,由前半规管耸起形成。
颞骨鳞部与蝶骨以蝶鳞缝相连结。弓状 隆起前外侧、颞骨岩部前面由鼓室盖 tegmen tympani形成,它是鼓室顶的一 层薄骨板,向前内侧延伸到咽鼓管之上。 隆起的外侧,鼓室盖的后部形成乳突窦 顶。三叉神经压迹之后形成岩上窦沟。 颅中窝以颞骨岩部上缘和鞍背与颅后窝 分隔。

《颅脑外科》PPT课件

《颅脑外科》PPT课件


脑血管阻力(CVR)
• CBF<5.3Kp(40mmHg)时,脑血管自动调节 失效,引起严重的脑缺血甚至脑死亡。
2、脑移位和脑疝(见下一节)
3、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直接影响脑代谢
和血流量从而产生脑水肿,脑水肿
加重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
• 脑水肿包括: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细胞毒 性脑水肿。但临床上最常见的时混合性 脑水肿。
(一)硬膜外血肿 1、多直接外力; 2、多加速损伤,也常见于减速损伤; 3、与颅骨损伤密切相关; 4、出血来源:脑膜血管、静脉窦和板障。
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最常发生的部位在颞区。 引起颅内压增高与脑疝所需的出血量,因出血 的速度、代偿机能、原发性恼损伤的程度等而 异,一般成人幕上达20ml以上、幕下达10ml时 即可引起,绝大多数属急性型。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 (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颅内压监测 (3)呕吐者禁食,预防吸入性肺炎 (4)不能进食者补液,但限制入液量以防脑水肿 (5)补充电解质,调整酸碱平衡 (6)轻泄疏便,但不可做高位灌肠 (7)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8)抓紧时机查找病因,尽早病因治疗 (9)抗生素治疗 (10)症状治疗 禁忌吗啡、度冷丁
病情观察
昏迷评分法(Glasgow):
睁眼反应
正常睁眼 呼唤睁眼 刺痛睁眼
无反应
言语反应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含糊不清 唯有叹息
无反应
运动反应
遵命运动 定位动作 肢体回缩 肢体屈曲 肢体过伸
无反应
手术治疗:重点是继发的脑损伤是否有引起脑 疝的可能及趋势和/或是否已形成脑疝
2、降颅内压治疗 主要是脱水利尿治疗 (1)甘露醇 (2)速尿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4、冬眠低温疗法 5、巴比妥治疗 6、辅助过度换气

颅脑解剖图谱PPT课件

颅脑解剖图谱PPT课件
颅脑解剖图谱PPT课件
目录
• 颅骨解剖 • 大脑解剖 • 脑神经 • 脑室与脑脊液 • 脑血管与脑血流 • 临床病例分析
01
颅骨解剖
颅盖骨
脑颅骨
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等, 主要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面颅骨
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鼻骨 等,主要起到保护面部器官的作用。
颅盖骨的骨性结构
颅盖骨由多块大小不同的扁骨组成, 其形状和位置与大脑的形态相匹配, 能够为大脑提供足够的保护。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主要是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危险因素;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针对 不同的病变类型和程度进行。
神经系统肿瘤病例
神经系统肿瘤概述
神经系统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可发生在脑、脊髓、神经根等部位,分为良性肿瘤 和恶性肿瘤两类。
脑室系统
脑室定义
脑室壁结构
脑室是大脑内部的空腔,主要容纳脑 脊液。
脑室壁由室管膜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具有分泌和吸收脑脊液的功能。
脑室类型
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每个脑室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产生方式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壁的脉络丛产 生,富含离子和蛋白质。
循环路径
脑脊液从侧脑室开始,经过第三 脑室、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 最终经由蛛网膜颗粒吸收进入血
脑血管疾病病例
01
脑血管疾病概述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病变,包括脑梗塞、脑出血
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02 03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 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则是由于脑血 管破裂出血所致。

颅底应用解剖PPT课件

颅底应用解剖PPT课件
枕骨周围结构
9
颅后窝(二)
颞骨岩部的后面有内耳道口, 面神经、位听神经和迷路动、 静脉由此出入内耳道。弓形下 窝位于内耳道口外上与岩上沟 之间,有弓下动脉走行。内耳 道口的外下方有内淋巴囊裂,, 为前庭导水管外口,内淋巴囊 位于此裂隙与硬脑膜之间。裂 口外侧与乙状窦之间的区域为 迷路后入路的手术通道。内耳 道口下方与岩枕裂后端有颈静 脉窝。
12
颅底外面观 (二)
Kumar (1986) 则在翼内板 与枕大孔外缘作一假想连线, 将对应与颅中、后窝的颅底 外侧面分为中线区和两个侧 区。
中线区主要结构有岩尖、 蝶骨体、斜坡、枕骨髁状突 和舌下神经孔。侧区主要由 蝶骨大翼和颞骨构成。
13
颅底外面观 (三)
临床所称侧颅底区的范围是: 沿眶下裂和岩枕裂各作一延
岩部的前面有三叉神经半
月节压迹,弓状隆起位于压
迹的前外侧,系上半规管所
在部位。该隆起是颅中窝入
路内听道手术的重要标志。
隆起的前下方为岩大神经裂
孔、岩大神经和岩小神经沟。
其中岩大神经为面神经减压
或开放内听道的解剖标志。
弓状隆起的外侧即为鼓室盖。
7
颞骨应用解剖学 (三)
颞骨骨性结构: 乳突及其周围结构: 颞骨骨性结构与肌肉关系:
颅中窝的中部为蝶骨体及鞍部,容 纳垂体,与下方的蝶窦仅以一薄层 骨板相隔。
鞍前有横行的视神经交叉沟,由此 向外达视神经孔。

中颅底周围解剖结构
5
颅中窝 (二)
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呈
前后走向的不规则形,长约2 厘米,宽约1厘米;前方达眶 上裂的内下端,后方循蝶骨体 旁延伸至岩尖部;两侧海绵窦 相互连通;窦外侧有动眼、滑 车、三叉和外展神经,颈内动 脉在前床突内侧进入窦内。

微侵袭颅底外科学:开放手术与内镜辅助入路

微侵袭颅底外科学:开放手术与内镜辅助入路
本书重点阐述了微侵袭颅底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颅底病变,如脑膜 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本书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供了相应的手术方案和技巧。书中还 对各种手术禁忌证进行了说明,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了参考。
再次,本书详细介绍了微侵袭颅底外科手术的术前评估和准备。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是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术前准备则包括患者的心理准备、手术 器械的准备以及手术室的环境布置等。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 全性。
开放手术与内镜辅助入路,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开放手术能够提供更为直 观的手术视野,但创伤相对较大;而内镜辅助入路则创伤小,对患者的干扰少, 但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医生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书中不仅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 详细的比较,还给出了具体的手术步骤和实例,让我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 架起了桥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颅底外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正是这种挑 战性,激发了我对这一领域的热情和好奇心。我不断地思考、探索,试图找到更 好的解决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
精彩摘录
《微侵袭颅底外科学:开放手术与内镜辅助入路》精彩摘录
在医学的广阔领域中,颅底外科无疑是一个复杂且深奥的分支。颅底因其位 置特殊,结构和功能复杂,一直是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微侵袭颅底外科学: 开放手术与内镜辅助入路》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为读者揭示了 这一领域的奥秘。
"颅底外科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手术技巧,更依赖于对颅底解剖的深入 理解。"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颅底结构复杂,布满了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因此,对外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极高。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颅底的解剖结 构,以及如何在不损伤重要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