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精)
教育制度期末测试

教育制度期末测试1.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是()(单选题) [单选题] *A.学制(正确答案)B.培养目标C.教育方针D.课程计划答案解析: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人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通常简称为()(单选题) [单选题] *A.法规B.规章C.学制(正确答案)D.条例答案解析: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生发级各类学校的总体。
3.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单选题) [单选题] *A.社会教育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正确答案)D.基础教育制度答案解析: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面。
4.允许智力超常学生跳级、设立特殊学校与特殊班,说明学制制定是受()(单选题) [单选题]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B.人口的影响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正确答案)D.文化的影响答案解析:学制制定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在学制上,确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合他们智力的发展水平。
如题干中出于个别差异的考虑,设立特殊学校。
5.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年龄划分方面,很多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主要受到()的影响。
(单选题) [单选题]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和科技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正确答案)D.民族文化传统答案解析: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
它直接影响着人学年龄、修业年限的确定,影响着各级各类学校阶段的划分。
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是常考知识点,考生要准确识记每条具体内容并能根据实例做出判断。
教育学名词解释与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狭义的教育:指的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教育,还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什么是环境: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发展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人的生存环境十分复杂,根据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与运行的规则,如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在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的个性。
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背诵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汇总名词解释:1、教育先行: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教育先行是现代科技、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
代表人物:涂尔干、孔德等。
3、终身教育 *:它在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星期,70年代产生广泛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朗格郎。
终生教育强调教育史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终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的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
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
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
从纵向上讲,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
从横向上讲,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终身教育固然要重视其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方面的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
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4、教师专业性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成为专业人员并在教学中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
其中教师职业专业化只能是通过教师教育专业化来实现。
5、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提出的。
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心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2. 中小学教育的性质与职能

二阶段 ;
发展基本技能为主
3、最终决定着义
务教育质量。
1、为高一级学校输 送人才。 2、大面积影响着全 体劳动者的素质。
Page 18
Page 19
地位
1、义务教育的延续 2、基础教育的终结阶段 3、高等教育的准备阶段
高中教育 性质
作用
普高 职高
1、普高为学生终身学习 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职高培养高素质劳动 者和技能型人才。
4.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
D 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
A.初等教育 B.义务教育 C.平民教育 D.普及教育
Page 24
Page 25
Page 9
2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制定 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
2、1904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 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为蓝本,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 实施的学制。 人颁布 鬼实施
3、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 蓝本,又称“新学制”。
Page 6
2 生活环境
正规教育制度以外
壬寅学制
Page 7
2
中外学制的发展
1 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2 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Page 8
1 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1、西欧双轨制 一轨自上而下,结构是大学——中学 一轨从下而上,结构是小学——其后的职业学校 2、美国单轨制 3、前苏联学制 中间型学制或是“Y”型学制,这种学制 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 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
A 2.初中教育的政治功能体现在( )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学制度试题一、单选题(共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A.国名教育制度B.教育制度C.学制D.义务教育制度2.现代学制中,双轨制以()为典型,单轨制以()为典型,学制以()为典型A.欧洲国家,美国,前苏联B.美国,欧洲国家,前苏联C.中国,欧洲国家,美国D.欧洲国家,美国,中国3.()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A.《关于教育三厅的指标》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行实行素质教育4.现代教育制度诞生于()A.我国唐代B.美国C.日本D.欧洲5.现代教育制度诞生是以下列哪种哪种教育制度出现为标志A.教会教育制度B.行会教育制度C.国家教育制度D.中等教育制度6.《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为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A.1983B.1986C.1995D.19977.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旧学制推行新学制是在哪一年()A.1949B.1950C.1951D.19538.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的教育结构的文件是()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9.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戌学制B.葵卯学制C.壬寅学制D.六三三制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C.政治经济支付决定教师的任免D .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2.教育制度的特点有()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3.职业教育在当代最突出的特征是()A.基础教育薄弱B.层次多样化C.类型多样化D.规范性三、判断题(共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学制是单轨制()2.单轨制最早产生于中国()3.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4.古典文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5.沙皇俄国时代的学制属分支型学制()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制度2.学校的教育制度3.义务教育4.终身教育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几个层次2.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4.简述终身教育有何意义五、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一)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你认为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应该怎样改革?。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
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所以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行政制度,主要涉及学校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到学校内部管理的一些关系,如考试制度、教学制度、评估制度、奖励制度、升留级制度等。
学校教育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最初的学校类型比较简单,各类学校之间没有复杂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才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学制又有向上下延伸和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学校的类型更加多样,它们的关系也更加复杂。
20世纪,欧洲国家先后将原来两轨学校系统合为一轨,这是世界学制的革命性变化。
具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来看,其主要表现有:1、幼儿教育欧美发达国家纷纷重视早期教育,为使幼儿教育迅速走向普及,许多国家已经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
与此相联系,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普遍有所提前,原来7岁的提前到6岁,6岁的提前到5岁;二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联系加强,甚至使幼儿教育的大班和小学的低年级结合起来。
如英国规定5—7岁儿童入幼儿学校,而幼儿学校又作为小学的一部分;法国从1970年起5岁儿童已经全部进入幼儿学校,把5—11岁的儿童划分为5—7岁,7—9岁和9—11岁三个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小学教育随着义务教育已经由小学发展到初中乃至高中阶段,小学教育成为普及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起始阶段。
而由于学生身心成熟期的提前,教师水平和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对儿童潜力的重新认识等原因,都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变革。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一、选择填空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教育学把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3.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我国的《学记》。
不陵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4.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5.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也是第一个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
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提出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
7.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实验教学”8.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其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等教育和教学原则,强调教育要以儿童、活动、生活经验为中心9.1939年凯洛夫主编《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0.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11.1963年布鲁纳出版《教育过程》他特别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倡发现学习12.赞可夫《教学与发展》13.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利图尔诺的《动物界的教育》体现了生物起源说,孟禄的著作体现了心理起源说14.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5.最早将“教”和“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16.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7.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8.西方奴隶社会的教育主要以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为代表19.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
20.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和“五经”21.西方封建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22.现代社会的教育特征: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开放性2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实践活动24.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25.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决定因素26.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7.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30.教育目的由教育价值和身心素质两个部分组成3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2.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部分组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4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4(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分数:2.00)A.教育体制B.学校教育制度√C.学生D.课堂教学解析: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行政制度,主要涉及学校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学校内部管理的一些关系,如考试制度、教学制度、评估制度、奖励制度、升留级制度等。
2.美国单轨学制的特点是( ),也就是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分数:2.00)A.一个系列,多种分段√B.一个系列、一个分段C.多个系列、多种分段D.多个系列、一个分段解析:解析: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
3.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 ),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分数:2.00)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晚清学制”解析: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该学制未能实行。
1904年修订并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近代学制。
4.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中,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 )。
(分数:2.00)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初等教育D.幼儿教育解析:解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包含了四个层次的教育,即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最高层次是高等教育。
5.西欧一些国家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出现了双轨制学制,即供特权阶层子女上学的贵族式学校和为劳动人民子弟所开设的学校并立,且互不相通。
333教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目前,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
2、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自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它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3、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它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社会工作的实际本领。
所以,智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
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
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
分组教学还可以分为内部分组与外部分组两种形式。
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情况来分组教学的,外部分组则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来分组教学。
5、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它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3点要求:( 1 )创设良好的情境。
( 2 )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 3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第四章 教育制度

一、教育术语解释1.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从纵向来谈的,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
从横向来讲的,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
不同学派的教育学家都把它作为“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主题”进行探讨。
4.双轨学制: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智。
5.单轨学制: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
美国的学制属单轨学制。
6.分支型学制:介于单轨和双轨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
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这种分支型学制。
7.“六三三学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的发展,注重生活教育,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影响深远。
8.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二、选择题1.教育制度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比较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ABCD )A.客观性B.取向性C.历史性D.强制性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主要有( ABC )A.政治B.经济C.文化D.自然和人文环境3. 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 A )学制A.分支型学制B.单轨制C.双轨制D.并轨制4.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称(A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六三三学制D.壬子学制5.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
广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中小学)模拟13

广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中小学)模拟13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课外和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______。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教育机关D.社会教育解析: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是课外和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__的发展。
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价值D.教育规律解析: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及其派别。
3.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教育家是______。
A.卢梭B.杜威√C.赫尔巴特D.洛克解析:4.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______。
A.规范性B.历史性C.客观性√D.强制性解析: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教育制度的制定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一些主观愿望和特殊的价值需求,但是,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
某种教育制度的制定或废止,有它的客观基础,是有规律可循的。
这个客观基础和规律性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客观性特点。
5.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的教育家是______。
A.徐特立B.杨贤江C.陶行知√D.蔡元培解析: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主张“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
他批判传统教育与社会生活相分离,与儿童的实际相分离,是无生命力的死教育。
认为只有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点。
6.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依据是______。
A.教科书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课程标准√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一)大学和高等学校在欧洲,随着商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于12世纪产生了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法国和英国。
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是经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一条是通过增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把这些中世纪大学逐步改造成为现代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巴黎大学;一条是创办新的大学和新的高等学校,如伦敦大学、洪堡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是在18—20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二)中学在欧洲文艺复兴前后,曾出现了以学习“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内容的学校。
在英国叫文法学校或公学,在德国和法国叫文科中学。
统称为古典文科中学。
18世纪初,在欧洲出现了以学习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为主要课程的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意味着中等学校向现代学校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三)小学反映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要求。
(四)初级中学反映了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的要求。
(五)职业学校(六)高级中学从20世纪中叶起开始了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时代。
每个生产者必须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日益发展的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要求。
(七)短期大学和大学(八)研究生教育机构(九)幼儿教育机构(十)成人教育机构。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1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14(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试述我国现行学校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主要表现在:(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与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人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以立法形式推行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现代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当代,许多国家纷纷走职教与普教相结合的路子。
重视普教与职教的相互渗透,在普通中学增加职业性课程,为普通中学毕业生做就业准备,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增加普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上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这种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正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进而走向普及阶段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深挖高校内部潜能,打破单一办学模式,走多元化、多形式办学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到大众化转变的重要途径。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不仅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还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教育。
终身教育既是一个贯穿一切教育的理念,更是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一种制度实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48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48(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SSS_SINGLE_SEL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D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分值: 2答案:B[解析]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容丰富,其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4)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______。
SSS_SINGLE_SEL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B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深化教育改革分值: 2答案:B[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3.《学记》开篇曰:“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为______。
SSS_SINGLE_SELA 教育无目的论B 科学本位论C 社会本位论D 个人本位论分值: 2答案:C[解析] 题干中“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说明了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_____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SSS_SINGLE_SELA 经济发展B 科技文化C 生产劳动D 政治制度分值: 2答案: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

1、教育的日常用法:思想、方法、社会制度。
2、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4、教育形态是指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5、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三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6、教育形态的关键特征(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拓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被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的把教育的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的问题提出来的。
它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8、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1)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非常明显(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9、《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10、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英国哲学家培根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立。
1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2、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著作《普通教育学》。
他说“教育者的第一门学科,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13、英国哲学家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14、教育学的发展(代表人物、观点)了解实验教育学,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观点P19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观点P19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观点P20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观点P21批判教育学,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等,观点P2115、教育学的价值(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16、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学-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规、规则、条例等。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主体,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系统;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教育法规、规则、条例等。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历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非正规教育,再从正式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过程。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教育都归为前制度化教育,之后的则成为非制度化教育。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它的形成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点: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当这些形式化的教育实体的特点比较稳定并形成教育的简单要素时,教育初步定型。
因此,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

教育概论习题答案对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教育概论习题答案二、概念题1. 教育:(1)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一般来说,主要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下定义的,一个社会角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2)根据对“教育”概念的分析,尝试给出“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的综合定义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动力性以及社会文化性的特点。
教育要素:(1)教育者(2)学习者(3)教育影响教育形态:教育形态按照三个标准划分可以分为:(1)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3)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以及信息社会教育4. 教育学:(1)教育学的萌芽(2)教育学发展的脉络()教育学流派(4)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情况5. 实用主义教育学:(1)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育学》为代表(2)主要观点:A教育是不断改造经验、组织经验的过程B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C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提倡“做中学”。
三、简答题1. 信息社会以及其教育特征。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2. 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面貌,以至于20世纪末的教育学已经远远不同于20世纪初的教育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不仅仅聚贤庄学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上。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和作品。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43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43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______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了贡献。
A.洛克B.裴斯泰洛齐√C.卢梭D.亚里士多德解析: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育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须符合学生的本性,须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直到最复杂的事物。
他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一项是______。
A.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换执政制√B.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考试成绩C.班主任的管理方式过于专断D.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解析:B、C、D三项内容都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的问题,故选A。
3.______的面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D.《爱弥儿》解析:《普通教育学》的面世,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诞生,故选C。
4.从评价的功能上划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______。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解析: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从功能上提出的分类。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6.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的策略是______。
A.结构化策略√B.问题化策略C.形式型策略D.方法型策略解析: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的结构,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心中理想的教学制度是这样的:
1)应确定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调整教育结构。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要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
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
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
另外,还要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
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
3)改革办学体制。
改变政府包揽办学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剩两极政府办学为主,社会
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
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实行国家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结合,改变“统招统分”和“包
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
5)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
增加教育经费,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学费
,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设立教育基金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制度。
要努力实现“三个增长”
,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
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这就是我理想的学制。
历史系05级二班李亮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