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练习10---化学反应的速率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基础巩固1.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

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2.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υ(N2)= 0.5 mol/(L·min) B.υ(H2)= 1.5 mol/(L·min)C.υ(NH3)= 2 mol/(L·min) D.υ(N2)=1mol/(L·min)3.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C.0.45mol/L D.0.55mol/L5.将0.5molPCl5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 PCl3+Cl2,一段时间后测得PCl5的浓度为0.3mol/L,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PCl5)= 0.4 mol/(L·min),则这段时间为()。

A.B.C.D.6.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7.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H2SO4溶液时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 H2SO4=Na2SO4+SO2+S↓+H2O 下列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新教材2023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0化学反应的速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2023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0化学反应的速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作业10 化学反应的速率[学业达标]1.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可逆反应2SO 2+O 2⇌2SO 3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最快的是( )A .v (SO 2)=4.0 mol·L -1·min -1B .v (O 2)=3.0 mol·L -1·min -1C .v (SO 2)=0.1 mol·L -1·s -1D .v (O 2)=0.1 mol·L -1·s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98%的硫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 .100 mL 2 mol·L -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SO 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小D .汽车尾气中的NO 和C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 2和CO 2,减小压强时反应速率减小3.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1H 2O 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 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O 2)≈3.3×10-2 mol·L -1·min -1B.6~1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O 2)<3.3×10-2 mol·L -1·min -1C.反应至6 min 时,c (H 2O 2)=0.3 mol·L -1D.反应至6 min 时,H 2O 2分解了50%4. 某实验探究小组研究320 K 时N 2O 5的分解反应:2N 2O 5=====320 K4NO 2+O 2。

如图是该小组根据所给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绘制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5B.曲线Ⅱ是O 2的浓度变化曲线C.N 2O 5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O 2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5.反应2SO 2+O 2⇌2SO 3经一段时间后,SO 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 -1,在这段时间内用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 -1·s -1,则这段时间为( )A.0.1 s B .2.5 s C.5 s D .10 s6.在一定条件下,将A 2和B 2两种气体通入1 L 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x A 2(g)+y B 2(g)⇌2C(g),2 s 后测得反应速率如下:v (A 2)=0.4 mol·L -1·s -1,v (B 2)=1.2 mol·L -1·s -1,v (C)=0.8 mol·L -1·s -1,则该x 和y 的值分别为( ) A.2和3 B .3和2 C.3和1 D .1和37.下列反应中生成H 2的速率最快的是( )8.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 2和O 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500℃,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乙:500℃,V 2O 5作催化剂,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丙:450℃,8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丁:500℃,8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乙、甲、丁、丙D .丁、丙、乙、甲9.在反应C(s)+CO 2(g)===2CO(g)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 2 ④增加碳的量 ⑤用等量炭粉代替焦炭 A .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②③④ 10.(双选)A 与B 在容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s)+b B(g)===c C(g)+d D(g),t 1、t 2时刻分别测得部分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 1内,平均反应速率v (B)=0.4t 1mol·L -1·min -1B.若起始时n (D)=0,则t 2时v (D)=0.20t 2mol·L -1·min -1C.升高温度,v (B)、v (C)、v (D)均增大D.b ∶d =3∶5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CO(g)+Fe 2O 3(s)=====高温3CO 2(g)+2Fe(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块状Fe 2O 3改为粉末,反应速率加快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D.充入N2使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等级突破]12.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a A(g) +b B(g) ⇌2C(g)起始浓度3.0 1.0 0(mol·L-1)2 s末浓度1.8 0.6 0.8(mol·L-1)据此可推算出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9∶3∶4 B.3∶1∶2C.2∶1∶3 D.3∶2∶113.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1化学反应速率 第2课时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1化学反应速率 第2课时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一、单选题(共16题)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A .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 .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C .只能减慢反应速率D .不一定影响反应速率2.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 -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 2的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由铁粉换铁块②加NaNO 3固体③将0.01mol·L -1的稀盐酸换成98%的硫酸溶液④加CH 3COONa 固体⑤加NaCl 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0mL0.1mol·L -1盐酸A .③⑤B .①③C .⑥⑦D .⑦⑧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 .1100mL 2mol L -⋅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 .2SO 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 .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大大增加4.对于100 mL1 mol·L -1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 mL3 mol·L -1盐酸;③多用300 mL1 mol·L -1盐酸;④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⑤改用98%的硫酸。

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5.下列措施不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加工馒头时添加膨松剂B .将食物存放在冰箱中C .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除氧剂D .冶铁时将铁矿石粉碎6.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①加入正催化剂②增大反应物浓度③将固体块状反应物磨成粉末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7.下列做法的目的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 .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B .在糖果制作过程中添加着色剂C .牛奶在冰箱里保存D .未成熟的猕猴桃与成熟苹果一起密封放置8.室温下,将一根镀锡铜线置于稀硫酸中,数十分钟内,未观察到气泡冒出,铜线表面的锡层也未见脱落,其可能的原因是A .锡是一种很稳定的金属B .硫酸的浓度太小C .稀硫酸与锡的作用很缓慢D .室温太低9.已知分解221mol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222H O I H O IO --+→+(慢)、2222H O IO H O O I --+→+↑+(快)。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同步习题-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同步习题-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步习题一、单选题1.反应Ⅰ:H 2(g)+I 2(g)2HI(g)的平衡常数为K 1;反应Ⅰ:HI(g)12H 2(g)+12I 2(g)的平衡常数为K 2,则K 1、K 2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A .K 1=K 2B .K 1=12K 2 C .K 1=2K 2 D .K 1=221K 2.甲苯(用C 7H 8表示)是一种挥发性的大气污染物。

热催化氧化消除技术是指在Mn 2O 3作催化剂时,用O 2将甲苯氧化分解为CO 2和H 2O 。

热催化氧化消除技术的装置及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反应Ⅰ的方程式为7822223C H +36MnO =7CO +4H O+18Mn OB .反应Ⅰ中M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 .反应Ⅰ中O -H 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D .Mn 2O 3作催化剂可降低总反应78222C H (g)+9O (g)=7CO (g)+4H O(g)的焓变3.在体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 g yB g zC g ()+()(),图1表示200C ︒时容器中A 、B 、C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200Ⅰ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11v(B)0.04mol L min --=⋅⋅B .由图2可知反应2A(g)B(g)C(g)+,正反应吸热且a 1=C .若在图1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0.2mol B 和0.2mol C ,此时逆正v >vD .200C ︒时,向空容器中充入2mol A 和1mol B ,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小于0.54.目前认为酸催化乙烯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第Ⅰ、Ⅰ步反应均释放能量B .该反应进程中有二个过渡态C .酸催化剂能同时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D .总反应速率由第Ⅰ步反应决定5.在容积固定的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 2(g)CH 3OH(g) ⅠH =a kJ·mol -1,若充入2 mol CO(g)和4mol H 2(g),在不同温度、不同时段下H 2的转化率如下表:(已知a 1≠a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 1Ⅰ下,45分钟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根据数据判断:T 1<T 2C .T 2Ⅰ下,在前30分钟内用CO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20 mol/(L·h)D .该反应的ⅠH>06.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 .2242NO (g)(红棕色)N O (g)(无色)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 .22H (g)+I (g)2HI(g)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 .22C(s)+O (g)2CO(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223N (g)+3H (g)2NH (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O ,平衡向左移动7.可逆反应mA(s)nB(g)pC(g)qD(g)++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A .12T T > 放热反应B .12T T > 吸热反应C .12T T < 吸热反应D .12T T < 放热反应 8.湿法烟气脱氮工艺中常用到尿素,其反应原理为NO (g )+NO 2(g )+CO (NH 2)2(s )2N 2(g )+CO 2(g )+2H 2O (g ) △H<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 4~t 5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高温度B .CO 2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t 1~t 2C .t 2~t 3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反应物浓度D .t 6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9.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2B(g)3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 ,同时生成nmolDB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 ,同时消耗1.5nmolCD .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10.我国学者采用量子力学法研究了钯基催化剂表面吸附CO 和2H 合成3CH OH 的反应,其中某段反应的相对能量与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TS1~TS5为过渡态,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6.2.1 化学反应的速率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6.2.1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课前自主预习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表示符号:v。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现象(如生成沉淀、气体、溶液颜色变化等)出现的快慢定性表示。

(2)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指定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为v=Δc Δt。

Δc:某物质浓度的变化,若是反应物,表示其浓度的减少,若是生成物,表示其浓度的增加,常用单位:mol/L。

Δt:时间,常用单位:s、min、h。

因此,化学反应速率v的常用单位是:mol/(L·s)、mol/(L·min)、mol/(L·h)。

(3)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相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作标准,在v的后面将该物质的化学式用小括号括起来。

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v(A) v(B)v(C)v(D)=a b c d。

(4)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有关规律①浓度: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或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产生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②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而言,在温度一定时,对一定量的气体,增大压强就会使气体体积缩小,使气体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若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反应物浓度就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也减小。

③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一般地说,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转化与比较,学会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方法。

一、化学反应速率1.观察下列图片,说说哪些图片表示的过程中化学反应较快?哪些表示的化学反应较慢?答案 火箭发射、汽油的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较快;溶洞的形成、铁制品生锈过程中化学反应较慢。

2.如何定性判断下列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1)Zn +H 2SO 4===ZnSO 4+H 2↑ (2)Ca(OH)2+CO 2===CaCO 3↓+H 2O (3)Fe 3++3SCN -===Fe(SCN)3答案 常通过化学反应现象变化的快慢来定性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1)观察气泡逸出的快慢;(2)观察沉淀产生的快慢;(3)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的快慢。

3.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3)计算:表达式为v =Δc Δt 或v =Δn V ·Δt 。

式中:Δc 为浓度的变化量,一般以mol·L-1为单位;Δt 为时间,一般以s 或min 为单位。

(4)常用单位mol·L -1·s -1或mol·L -1·min -1。

4.在一个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经过5 s 后,测得SO 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

填写下表:5.某一化学反应在第5 s时的反应速率是0.2 mol·L-1·s-1的说法正确吗?答案不正确。

通常所说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6.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吗?答案由于Δc表示的是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而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是常数,所以这种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不适合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

化学反应速率-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化学反应速率-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C.v(c)>v(a)>v(b) D.v(b)>v(a)>v(c)
➢ 同一化学反应,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 换算成同一物质来表示,才能比较反应速率大小
➢ 练习: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练习1:一个5L的容器中,盛入8.0mol某气体反应物,5min后,测 得这种气体反应物还剩余6.8mol,这种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
浓度增加了0.6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0.45mol ·(L·s)-1,则此段时间值为_____2_s_______.
△t = —△ひ—C
练习4: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
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2 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为
0.6 mol/L,用Y2表示的反应速率v(Y2)=0.1 mol/(L·min),生
启示:
从这些生活实例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化学反
? 应进行的很慢,有些进行的很快。 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有利的反应适当快一些好;有害的反应越慢越好。
如:工业上合成氨、生产硫酸、硝酸等,快一些好; 食物的变质、橡胶、塑料的老化、金属的腐蚀,越慢 越好。
判断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的方法有哪些?
1、产生气泡的快慢; 2、固体质量的变化; 3、温度的变化; 4、浑浊程度; 5、颜色变化……
物理上的速率:用单位时间内,路程的改变来表示。
速率定义式 v=ΔS/Δt ②如何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呢?
单位时间内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 的某些量的改变
Δm 、Δn 、Δc、 (对于气体还有ΔV、ΔP等)
阅读、思考、回答 课本43页第二段(3分钟)
①化学上用什么物理量来表 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2.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活化能-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分层练习

2.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活化能-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分层练习

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1.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培养科学探究与变化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3.知道活化能的含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知识点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化学反应会有不同的速率,这表明反应速率首先是由反应物的组成、结构和等因素决定的。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升温反应速率,降温反应速率。

据测定,许多反应的温度每升高10 ℃,其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倍,这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非常显著。

3.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催化剂可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情况下是指反应速率)。

4.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反应速率;减小压强(增大容器容积),反应速率。

5.其他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光辐照、放射线辐照、超声波、电弧、强磁场、高速研磨、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等,均是行之有效的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知识点二、活化能1.有效碰撞:的碰撞。

2.活化分子:能够发生的分子。

3.活化能: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

4.指出下图中有关能量E的含义:E1:反应的;E2: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的能量;E1-E2:。

5.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理论解释(1)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目→有效碰撞的次数→化学反应速率。

反之,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气体体积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压强,反应速率。

(3)温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活化分子以及分子间碰撞频率提高→有效碰撞的次数→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整理及习题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整理及习题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讲解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方式tA c v A ∆∆=)(,式中Δc(A)表示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单位为mol/L ,Δt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min (分)、h (时)。

v(A)表示物质A 的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是mol/(L ·s)或mol/(L ·min)或mol/(L ·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如:对于化学反应:a A(g) + b B(g) = c C(g) + d D(g),则存在v(A):v(B):v(C):v(D) = a :b :c :d 。

注意:⑴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种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⑶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和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⑷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速率的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反应,所以为相同的速率。

所以比较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还要说明是用哪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考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主要因素为内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

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的不同。

外因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⑴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物质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减小物质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⑵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数增多,因此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第10讲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高一化学精讲精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10讲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高一化学精讲精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考点精讲一、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1)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①反应不能进行到底;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①正、逆反应方向同时进行。

2.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建立① 浓度对速率的影响的角度:在一定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N2和H2,发生反应:N2+3H22NH3。

浓度速率变化v、v关系(2)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 浓度 都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之为 化学平衡 状态。

(3)化学反应的限度是指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或完成的 最大 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转化为生成物的最大 转化率 。

(4)转化率=n (已被转化的反应物)n (初始反应物)×100%。

(5)影响因素: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该反应的化学 平衡 状态。

3.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或完成的最大程度,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

(2)不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限度不同;相同条件下,不同反应的化学反应限度也不同。

(3)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转化为生成物的最大转化率。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目的:促进 有利 的化学反应,抑制 有害 的化学反应。

(2)基本措施①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反应体系的 温度 、物质的 浓度 、气体的 压强 、固体的 表面积 以及催化剂的合理使用等。

①改变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改变 可逆反应 体系的温度、物质的浓度、气体的压强等。

(3)考虑因素:控制反应条件的成本和实际可能性。

2.提高煤的燃烧效率(1)煤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增大与空气中O 2的 接触面积 ,煤粉燃烧 更充分 ,反应速率快;通入适当过量的空气可以使煤粉充分燃烧,生成CO 2,放出更多的热量;若空气不足,会造成煤燃烧不完全,生成CO ,产生热量减少,且会造成污染。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及计算1.(2019云南昆明一中高一期中)已知4NH 3(g)+5O 2(g)4NO(g)+6H 2O(g),反应速率分别用v(NH 3)、v(O 2)、v(NO)、v(H 2O)表示,正确的是( )A.45v(O 2)=v(NO)B.56v(O 2)=v(H 2O)C.23v(NH 3)=v(H 2O) D.45v(NH 3)=v(O 2) 2.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在10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A.v(NH 3)=0.01 mol ·L -1·s -1B.v(O 2)=0.001 mol ·L -1·s -1C.v(NO)=0.001 mol ·L -1·s -1D.v(H 2O)=0.045 mol ·L -1·s -13.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 s 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s 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0.02 mol/(L ·min) B.1.2 mol/(L ·min) C.1.8 mol/(L ·min) D.0.18 mol/(L ·min)4.(2019湖南醴陵二中高一下期中)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C.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 2O(g)CO(g)+H 2(g),增加C(s)的量速率不变D.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5 mol/(L ·s)是指该反应在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5 mol/L 5.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若反应物A 的浓度由0.1mol ·L -1减小到0.06 mol ·L -1需20 s,那么由0.06 mol ·L -1减小到0.036 mol ·L -1所需的时间为( )A.等于10 sB.等于12 sC.大于12 sD.小于12 s题组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6.(2020北京八十中高一期中)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mol·L-1·min-1②v(B)=0.45mol·L-1·min-1③v(C)=0.015mol·L-1·min-1④v(D)=0.45mol·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A.③B.①C.②D.④7.(2020江苏苏州高一期中)在反应2A+B3C+4D中(各物质均为气体),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s-1B.v(B)=0.3mol·L-1·s-1C.v(C)=0.8mol·L-1·s-1D.v(D)=30mol·L-1·min-18.反应A+3B2C+2D(各物质均为气体)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mol/(L·s)②v(B)=0.6mol/(L·s)③v(C)=0.4mol/(L·s)④v(D)=0.45mol/(L·s)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

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

4.用化学反应速率比较同一反应在不 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用同一 物质来表示。
练习2:2N2O5=4NO2+O2,开始, C(N2O5)=0.048mol· L-1 ,经过1min后, C(N2O5)=0.030mol· L-1,则 -4 1. 8 × 10 V(N2O5)=— ———mol· L-1· S-1 。
B.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C.增大压强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8.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下 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 是( )
A.加热 B.改用98%浓硫酸
C.改用铁粉
D.增加铁片质量
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进行得很完全?
思 考:
实验发现,在二氧化硫跟氧气的反应中,无论怎样改 变条件都不能使二氧化硫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为什么?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3.改变这些条件,化学反应速率如何 变化?
4.反应4A+5B=4C+6D在5L的密闭容器 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 加了0.3mol,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 L-1· S1 B.容器中含D的物质的量至少0.45mol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一 定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0.3mol
-4 3.6 × 10 V(NO2)=————mol· L-1· S-1 -5 9 × 10 V(O2)=————mol· L-1· S-1
练习3:反应A+3B=2C+2D,在四 种不同情况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化学反应的速率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件-化学反应的速率

[提示]
N2(g) + 3H2(g)
n(始) 2 mol
4 mol
Δn
0.5 mol 1.5 mol
10 min 时 1.5 mol 2.5 mol
2NH3(g) 0 1 mol 1 mol
所以 v(N2)=2 L0×.51m0oml in=0.025 mol/(L·min) v(H2)=2 L1×.51m0oml in=0.075 mol/(L·min) v(NH3)=2 L×1 m10olmin=0.05 mol/(L·min) v(N2)∶v(H2)∶v(NH3)=1∶3∶2。
关键 能力 核 心 突 破
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三段式”
在一定条件下,向 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N2 和 4 mol H2 发生 反应 N2(g)+3H2(g) 2NH3(g),10 min 时测定生成 NH3 1 mol,则 用 N2、H2、NH3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多少?三者之比为多少?
(4)压强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气体的浓度来实现的,故一 般意义上的增大压强是指压缩气体的体积。 ①对无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反应速率基本不 变。 如 MgO+2HCl===MgCl2+H2O。
②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简化理解 为
物质浓度改度→反应速率改变 压强改变→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a.恒容时:增大压强―引―起→体积缩小―引―起→反应速率增大。 b.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
0.45 mol·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
D [各物质其反应速率单位相同时,用各反应速率除去化学计量 数,比值大的反应速率大。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课时训练12化学反应的速率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课时训练12化学反应的速率 Word版含答案

时训练12化学反应的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计算1.甲、乙两个容器内都在进行A B+C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削减4 mol A,乙中每分钟削减2 mol 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 )A.甲快B.乙快C.相等D.无法确定解析:反应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浓度变化量表示的。

因无法知道甲、乙容器体积,故无法知道单位时间内A的浓度变化量,无法确定反应速率大小。

答案:D2.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v(NH3)=v(O2)B.56v(O2)=v(H2O)C.23v(NH3)=v(H2O)D.45v(O2)=v(NO)解析:由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D项正确。

答案:D3.在肯定温度下容积不变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X(g)2Y(g)+Z(g),若Y的浓度由0.048 mol·L-1增加到0.12 mol·L-1需18 s,那么由0.12 mol·L-1增加到0.2 mol·L-1,需要反应的时间是( )A.等于20 sB.等于18 sC.大于20 sD.大于18 s解析: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若浓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后期所用的时间长。

假如不考虑浓度的影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应当与反应时间成正比,即所需时间为20 s。

但由于后期反应物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小,所需时间应当大于20 s,故选C。

答案:C4.反应3X(g)+Y(g)2Z(g)+2W(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时Y削减了0.5 mol,则0~5 min内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A.v(X)=0.05 mol·L-1·min-1B.v(Y)=0.10 mol·L-1·min-1C.v(Z)=0.10 mol·L-1·min-1D.v(W)=0.05 mol·L-1·s-1解析:Y的平均反应速率v(Y)=0.5mol2L×5min=0.05 mol·L-1·min-1,平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X)=0.15 mol·L-1·min-1,v(Z)=0.10 mol·L-1·min-1,v(W)=0.001 7 mol·L-1·s-1,本题选C。

化学反应速率(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化学反应速率(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实验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正)能加快化学反应速 率
【实验现象】三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速率:①>②>③ 【实验结论】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不同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只有导致参加反应的气体浓度改变, 反应速率才会改变
比值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比值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变式】已知反应4CO+2NO2
催化剂 ======
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速率如下:
①v(CO)=1.5 mol·L-1·min-1 ②v(NO2)=0.7 mol·L-1·min-1 ③v(N2)=0.4 mol·L-1·min-1 ④v(CO2)=1.1 mol·L-1·min-1 ⑤v(NO2)=0.01 mol·L-1·s-1
N2 + 3H2
2NH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起始浓度(mol/L) 8 20
0
v(N2)= 2/5=0.4mol/(L·min)
△C (mol/L) 2
6
4
v(H2)= 6/5=1.2mol/(L·min)
5min末浓度
6
v(NH3)= 4/5=0.8mol/(L·min)
由(m以ol上/L)可知∶ V(N2): V(H2 ): V(NH3)= 0.4 : 1.2 : 0.8 = 1 : 3 : 2
D 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速率显著变大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
【例6】CaCO3与100 mL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及温度的选择

化学反应速率及温度的选择

化学反应速率及温度的选择判断题1、平行反应C A BA −→−−→−21,,21E E >为有利于B 的生成, 可降低温度。

( × )2、标准压力,298K 下,某反应的△G θ<0,反应一定能进行。

( × )3、双分子的简单反应一定是二级反应。

( √ )4、某反应在浓度为A 时,其半衰期为1小时,当浓度为B 时,其半衰期也为1小时,所 以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 √ )5、反应H 2+I 2=2HI ,22I H C kC r =其反应级数为2,反应分子数也为2。

( × )6、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即活化分子碰撞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 √ )7、化学反应速率取决于活化能的大小,活化能越大,k 越小,活化能越小,k 越大。

( √ )8、对连串反应A →B →C ,如欲得到B 而不要C ,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控制反应。

( √ )9、催化剂可以加快平衡的到达,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不改变平衡产率。

( √ )10、催化剂可以提高正反应的速率,同时降低逆反应的速率,从而加速总反应。

( × )11、对平行反应,可通过调节反应温度,使k 1一定大于k 2。

( × )12、正逆反应活化能之差即为该可逆反应的热效应。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 × )14、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 × )15、有些复杂反应没有级数( √ )16、复杂反应至少包含两个基元反应( √ )17、基元反应中反应的分子数与反应的级数相等。

( √ )18、催化剂能启动热力学上确认不能进行的反应。

( × )选择题1、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 。

1)ΔS0越负,反应速度越快,2)ΔH0越负,反应速度越快3)活化能越大, 反应速度越快,4)活化能越小, 反应速度越快2、 平行反应3、已知活化能E1>E2,为利于产品B 的生产,原则上可选择 (1)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2. 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下列哪个因素( )A. 催化剂B. 温度C. 压强D. 物质的性质3. 通过下列有关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得出的相关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将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锌粉反应快B. 将质量相同、形状大小一样的铝条分别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浓硫酸产生氢气快C.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D. 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可减慢反应速率4. 硫代硫酸钠(Na2S2Q)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2NO3+ HtSQ= Na2SQ + SQ + S J+ H2O下列四种情况中最早出现浑浊的是()A. 10C 时0 .1 mol/ L Na2S2O3 和0 .1 mol/L fSQ 各5 mLB. 20C 时0 .1 mol/ L N C 2S 2Q 3和0.1 mol/L H 2SQ 各 5 mLC. 10C 时0 .1 mol/LNS 2S 2Q3和0.1 mol/LH 2SQ 各 5 mL ,加水10mLD. 20C 时0.2mol/L Ns fe SzQ 和0.1 mol/LfSQ 各 5 mL ,加水 10 mL 5. 铁粉与足量1mol /L 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加入()6.①2mol/L 的硝酸溶液 ②少量CuSQ(s)③少量铜粉④少量CfCOONs) ⑤对溶液加热⑥向反应液中通入 HCI 气体⑦加入过量铁粉 ⑧将铁粉改为铁片.7.在C(s)+ CQ(g) ?2CQ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9.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 ?3 + 3HSO 3 =3SQ 2- + Cl - + 3*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加快 如图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的速率-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 (H +)增大引起的B. 纵坐标为v (H +)的速率-时间曲线与图中曲线能完全重合C. 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t 1〜t2时间内的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10.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Q ,—定条件下使反应: 11. SQ(g)+ NQ(g) ? SQ(g) + NQ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12.A.逆反应速率:a 点小于点cA.②③④⑤⑥B.③⑤⑥C.①③⑤⑥⑦D.③⑤⑥⑧8.①增大压强②增加炭的量③通入CO 2④恒压下充入N 2⑤恒容下充入N 2⑥升温.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⑤⑥5*1(I I t 11 * Halc13.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点b14. C.反应在c点时SQ的转化率最大15.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6.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0CH+ Br2HCl?? CfCOCfeBr + 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 (B「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增大c (CH3COCH,v(B⑵增大B. 实验②和③的v (Br2)相等C. 增大c(HCI),V(B「2)增大D. 增大C(B「2),V(B「2)增大17. 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原材料的价值.以下是工业生产纳米磁性氧化铁的流程:18.废铁屑溶液纳米粒子)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N^CO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铁锈B. 若生产中不通入N 2,暴露在空气中生产,将不能得到高纯度产品C. 加适量的fQ是为了将部分Fe2+氧化为Fe3^,涉及反应:H 2Q + 2Fe2+ +2H+ = 2Fe3+ + 2HzOD. 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 2、填空题20.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21.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mol/L、2mol/L、184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2.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 / L的硫酸于试管反应速率Mg > Fe,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中,②Cu不反应反应速率越快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操作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3) 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23. 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温度(C)3040506070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试剂除了1mOL KI溶液、0 .1mol/L fSQ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上述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A. 温度B.试剂的浓度C试剂的用量(体积)D•试剂添加的顺序(5) 由上述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三、简答题24.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市售锌粒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条件选择”的探究:当B中的化学反应趋于平稳后,每间隔一分钟收集一次氢气•不同条件下,每分钟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如下表:请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K2、打开K 1,观察到,说明B反应达到平稳.(2) 实验I、2是对比探究实验,分析上表,说明该对比探究实验的目的是2 (3) 细口瓶C的容积为V (mL),为了使加入的锌(质量bg不浪费,在C中还留有5的水时,则V = ______ [与b的代数关系式,气体摩尔体积是VnOmL?mol-)].(4) 实验4是研究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的影响,a值应为 __________ (填选项).A. 20B. 30 C 27 D 40(5) 分析上表,市售锌粒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条件应该选择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6) 从实验后的废液中回收皓矶(ZnSQ?7H feC)所需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浓缩、 _________ 、过滤、洗涤、凉干.(7) 查资料得知:Cu+ Cl- = CuCI J.湿法冶锌工艺中,硫酸锌溶液中常含有少量的氯离子,往其中加硫酸铜溶液和金属锌,可除去氯离子,其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答案】I. C 2. D 3. B 4. B 5. B 6. C 7. B8. A 9. D 10. AII. 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MQ或Fe)和0.5mol/L、2mol/L的硫酸;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不能醋酸气体12. 4H+ + 4I- + O2 = 2I2 + 2F2O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CD每升高10C,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13. A中冒出均匀(或连续)的气泡;滴加0.5m啲饱和硫酸铜溶液对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bV或0 ・0256bVm; B; 3;过滤;冷却结晶;Zn + 2C L?+ + 2CI- = 2CuCl J+Zn2+【解析】1. 解:A、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A说法正确;B、升高温度,反应体系中物质的能量升高,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故B说法正确;C、由于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分为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故C说法错误;D、催化剂可使反应需要的能量减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判断;B、利用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分为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注重了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2. 解:物质的性质为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而催化剂、温度、压强为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故选D.物质本身的性质为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及外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主要因素为内因,题目难度不大.3. 解:A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的接触面积不同,接触面积大的反应速率快,故A正确;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发生钝化,不能生成氢气,故B错误;C.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故C正确;D. 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与硫酸结合生成醋酸电离出氢离子浓度小,则氢离子减小可减慢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C.A. 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的接触面积不同;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发生钝化;C.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 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与硫酸结合生成醋酸电离出氢离子浓度小.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接触面积、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 解:温度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出现的沉淀越早,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D温度高于AC,所以BD反应速率大于AC;B中反应物浓度大于D,所以B反应速率大于D;A中反应物浓度大于C,所以A的反应速率大于C,则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B > D> A> C,贝U B最早出现沉淀,故选B.温度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出现的沉淀越早,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温度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浓度影响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5. 解:①2mol/L的硝酸溶液,硝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的不是氢气,故①错误;②少量CuSQ(s),铁粉与置换出的少量铜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但是生成的氢气减少,故②错误;③少量铜粉,可以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且不影响氢气的量,故③正确;④少量CH3C00Nas),生成了醋酸,降低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故④错误;⑤对溶液加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⑤正确;⑥向反应液中通入HCl 气体,氯化氢的浓度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⑥正确;⑦加入过量铁粉,铁粉增加,生成的氢气物质的量增大,故⑦错误;⑧将铁粉改为铁片,减小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变小,故⑧错误;故选B.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升高温度或增大反应物浓度,也可以加入某些物质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产生氢气的总量,据此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⑦为易错点,注意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6. 解:①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②增加炭的量,增加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③通入CQ,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④恒压下充入N 2,反应物的分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⑤恒容下充入N 2,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⑥升温,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故选C.增大浓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外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④⑤中浓度的变化,把握浓度变化则反应速率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 解:A.由方程式:ClO3 + HSQ - SO- + CI- +』可知:反应开始时随着反应的进行,c(H )不断增大,反应的速率加快由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的速率随c (H+)的增大而加快,故A正确;B. 在反应中CIQ3 + HSQ - SO2 + CI- + H+ ,1molCIQ3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得到6mol电子,1moI 亚硫酸氢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失去2moI 电子,所以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6,则CIO3的计量数是1,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计量数是3,其它原子根据原子守恒来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CIQ3 + 3HSQ = 3S Q4' + CI' + 3H , v(CIQ3) : v(H ) = 1 :3,纵坐标为v (H") 的v - t曲线与图中曲线不重合,故B错误;C.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小,所以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故B正确;D. 在反应中CIQ3 + HSQ - sQ- + CI- + H+ , 1moICIQ3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得到6moI电子,1moI 亚硫酸氢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失去2moI 电子,所以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6,则CIQ3的计量数是1,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计量数是3,其它原子根据原子守恒来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CIQ3 + 3HSQ = 3SQ- + CI- + 3H+, △ n(CI- ): △ n(CIQ3) =1:1,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以表示t 1- t2时间为n (CI-)增加或者是ClQ浓度的减小,故D正确;故选:B.B. 先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然后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 根据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小;A.由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的速率随c (H )的增大而加快;D. 先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然后根据改变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本题主要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要抓住题目的信息是解答A选项的关键.8. 解: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A.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 温度较a 时高,则逆反应速率:a 点小于点c,故A正确;B. 反应向正反应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故B错误;点反应速率最大,但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继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点时转化率不是最大,故C 错误;D. 正反应放热,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D错误.故选A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 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 则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以此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 注意把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把握题给信息, 学会分析图象, 难度中等.9. 解:A、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 (CH3C0CH) ,v(B「2)增大,故A正确;B、比较实验②和③数据,B「2的浓度相等,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也相等,溴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故B正确;C、比较①③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 (HCl) ,V(B「2)增大,故C正确;D、对比①④两组实验中CH 3COCH 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 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但不能说明溴的反应速率大小问题,故D不正确;故选D.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以及催化剂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本题中溴作为反应物,其浓度越大,物质的量越多,其颜色消失的时间会越长,另外可从表中数据判断出,①④两组实验中CHCOCH 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 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速率变慢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做题时注意加强对表中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10. 解:A、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浸泡废铁屑可以使表面的油脂水解除去,而不能除铁锈,故A 错误;B若生成中不通入氮气,暴露在空气中亚铁会被铁离子,将不能得到高纯度的四氧化三铁产品,混合氧化铁,故B 正确;C加入过氧化氢是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1molH2Q得到2mol的电子,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2Q+ 2Fe2+ + 2H+ = 2Fe3+ + 2H2>O,故C 正确;D根据最终产物为四氧化三铁,其中Fe2+和Fe3+的数目之比为1:2,所以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 2,故D正确;故选:A.A、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B若生成中不通入氮气,暴露在空气中亚铁会被铁离子;C加入过氧化氢是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ImolH 2Q得到2mol的电子;D根据最终产物为四氧化三铁,其中Fe 2+和Fe3+的数目之比为1: 2;本题以工业生产碘酸钾为载体,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内容涉及方程式配平、对工艺流程的理解评价、方案设计等,难度中等, 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考查.11. 解:实验一: (1)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硫酸的浓度相同,不同金属的规格应相同,故答案为: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2) 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故根据控制变量法,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保持温度相同,故答案为: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3)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v =斗知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故答案为: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4)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图1中药品是金属和酸,浓硫酸和铁发生钝化现象而影响判断,所以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Mg(或Fe)和0.5mol/L、2mol/L的硫酸,故答案为:Mg(或Fe)和0.5mol/L、2mol/L 的硫酸;(5) 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且与Cu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生成氢气,而是生成二氧化硫,不能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故答案为: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不能醋酸气体.实验一:(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硫酸的浓度相同,不同金属的规格相同,说明实验目的是探究反应物本身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反应速率的还有温度,所以应该使反应温度相同;(2) 根据图示装置及选取的试剂可知,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反应生成氢气快慢进行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根据v = △确定测定量;(4) 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5) 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且与Cu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12. 解:(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 ++4I-+ O2=2I2+ 2H2O,故答案为:4H+ + 4I - + O2 = 2I 2 + 2H2 O;(2)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为测定显色时间,产物中有碘单质生成,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4) 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试剂的用量(体积)和试剂添加的顺序,故答案为:CD;(5)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每升高10 C,反应速率增大勺咅,故答案为:每升高10C,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6) 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故答案为: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 1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书写;(2)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为测定显色时间,产物中有碘单质生成,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4) 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试剂的用量(体积)和试剂添加的顺序;(5)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每升高10 C,反应速率增大勺咅;(6) 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本题以KI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为载体,提高实验探究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13. 解:(1)装置B中硫酸与锌反应制备氢气,关闭K 2,打开K仁则生成的氢气进入装置A中,当烧杯中逸出的气泡均匀时表明B生成氢气的反应达到平稳,故答案为:A中冒出均匀(或连续)的气泡;(2) 实验I、2是对比探究实验,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2的不同在于实验1没有滴加硫酸铜,而实验2滴加硫酸铜,二者反应的速率不同,可用于比较硫酸铜溶液对反应呢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滴加0 .5m啲饱和硫酸铜溶液对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3) Zn与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中,Zn和H 2的计量系数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3故」=匕,即V =兽=0.0256bV m,故答案为:b9或0 -0256bV m;65g/ mol V m39 39(4) 对比实验2、实验3和实验4的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收集的气体,相同时间内实验4收集的气体比实验2多,但比实验3少,为了测定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固定硫酸的浓度,该硫酸浓度应为30%故答案为:B;(5) 实验3反应速率最大,故应该选择实验3的条件,故答案为:3;(6) 反应后的废液中往往含有不溶解的物质,故先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洗涤、晾干即得皓矶,故答案为:过滤;冷却结晶;(7)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 + 2C L?+ + 2CI- = 2CuCI J+Zn2+, 故答案为:Zn + 2Ci?+ + 2Cl- = 2CuCI J+Zn2+•(1) 关闭K 2、打开K1,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在A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2) 实验1、2的不同在于实验1没有滴加硫酸铜,而实验2滴加硫酸铜;(3) 根据方程式计算;(4) 实验4是研究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的影响,硫酸浓度应相同,根据生成氢气的体积判断;(5) 实验3反应速率最大;应选择反应速率最大的条件;(6) 反应后的废液中往往含有不溶解的物质,故先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洗涤、晾干即得皓矶;(7)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本题考查实验探究,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表中数据,能正确把握题给信息,难度不大.。

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2020_2021学年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过关演练

人教版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2020_2021学年化学必修第二册期中过关演练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期中过关演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两者的速率完全相等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两者的浓度相同③混合物的组成比例不会因时间而改变A.只有①B.①③C.只有②D.①②③2.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适量NaCl溶液B.加入适量的水C.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D.再加入少量稀硫酸3.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NH3和0.5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2min后,NO的浓度为0.06mol·L-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2min末,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mol·L-1·min-1B.2min末,NH3的浓度为0.14mol·L-1C.0~2min内,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24gD.0~2min内,O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15mol4.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快慢程度为N>M5.把2.5molA和2.5molB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同时生成1molD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x=4B .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C .5s 内B 的反应速率v(B)=0.05mol •L -1•s -1D .达到平衡状态时A 的物质的量为1.5mol6.已知2Fe 3++2I -→2Fe 2++I 2,为了探究FeCl 3溶液和KI 溶液的反应是否存在一定的限度,取5mL0.5mol•L -1KI 溶液,向其中加主0.1mol•L -1的FeCl 31mL ,充分反应,下列实验操作能检验该反应是否存在限度的是( )A .再滴加AgNO 3溶液,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产生B .再加入CCl 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是否变为紫红色C .再加入CCl 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 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D .再加入CCl 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红色 7.反应22C(s)H O(g)CO(g)H (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B .升温C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一半D .保持体积不变,增加2H O(g)的量8.有两位同学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想测定可逆反应222A (g)3B (g)C (g)+的化学反应速率,甲测得2A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了0.5mol/L ,乙测得2B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了1.5mol/L ,则这两个学生测定的反应速率较大的是( )A .甲B .乙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 9.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 和O 2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22NO g +O g 2NO g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30 12 250 28301.090 25 510 576030 0.2 3.9 368.090 0.6 7.9 74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C.在1.0×105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的反应已达到平衡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反应速率以v=Δn/Δt表示,则在8.0×105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l/s10.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F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B.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C.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1・min-1D.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二、填空题(共4题)11.硝酸铵常用作化肥和化工原料,工业上制备硝酸铵的简要流程如图:(1)中和器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制备硝酸铵采用加压中和法还是常压中和法?同时说明原因___________(3)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中和器中硝酸浓度与硝酸铵含量存在如图关系:[不利用中和热及在不同情况下利用中和热时生产硝铵溶液中NH4NO3的含量1-HNO3和NH3(70℃);2-HNO3和NH3(50℃);3-HNO3(50℃)和NH3(20℃);4-HNO3和NH3(20℃)] ①按图中的数据分析,要使中和器中硝酸铵含量达到90%以上,原料最佳温度和硝酸最佳含量是__________A.70℃;58% B.HNO3(50℃),NH3(20℃);56%C.50℃;56% D.20℃;58%②中和器中产品检测时,工作人员发现N2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空气带入的N2浓度,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中和器中生成N2的最有可能的过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③以下制备硝酸铵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硝酸铵制备中应利用反应的中和热用于预热原料和浓缩硝酸铵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D.用相同质量的锌粉替代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制氢气
答案:B
点拨:A 项中在加入 CuSO4 时,形成 Zn、Cu、H2SO4 原电池,Zn 为负极反应加快,
A 项不正确;任何化学反应在降温时反应速率减慢,B 项正确;C 项加入催化剂时加快
了反应速率,C 项不正确;锌粉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D 项不正确。
9.(2014·襄、宜四市高一期中)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 mL 2 mol/L 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 100 mL 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 不变 B.对于可逆反应 2CO+2NON2+2CO2,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O 的生成速率 和消耗速率都加快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氢气的产生 答案:B 点拨:A 项中加入 100 mL NaCl 溶液时,相当于稀释了盐酸,H+浓度减小,生成
不正确;加入 CuSO4 固体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C 项不正确;加入适量 NaCl 固体,
不会影响 Fe 与盐酸反应的速率,D 项不正确。
8.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
如下 A~D 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 3 - / 10
A.大小相同、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 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大理 石粉反应快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 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的关键是找准判断的依据, 一般涉及的是某一个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是综合因素的影响。
点拨:用反应速率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首先把各物质的反应速率除以其化学方程
式中的化学计量数:A
项v(B3 2)=03.8mol/(L·s),B
项v(A1 2)=0.4
mol/(L·s),C
v(C) 项 2 =0.3
mol/(L·s),D 项v(B3 2)=1.4 mol/(L·S),然后比较大小知 D 项最大。
- 6 - / 10
(2)1、3、4、6、8(或 2、5) (3)反应温度 6、7(或 8、9) (4)因每个反应加入的金属质量和硫酸溶液体积均相等,且硫酸过量,产生热量相
等,所以溶液温度变化值相近 点拨:(1)实验 4 与实验 5 相比较,其他条件相同,但金属的状态不同,粉末状明
显比丝状反应速率快,这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符合这一规律的实验还 有实验 1、2 之间。
应速率为( )
A.0.01 mol/(L·s)
B.0.8 mol/(L·s)
C.0.04 mol/(L·s)
D.0.08 mol/(L·s)
答案:D
∆c (1.0-0.2)mol/L
点拨:v(A)= ∆t =
20s
=0.04 mol/(L·s),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
v(A) 1 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之比,得v(C)=2,得 v(C)=0.08 mol/(L·s),D 项正确。
(2)实验 1、3、4、6、8 反应前金属的状态相同(均为丝状),反应前温度相同(均为 20℃),硫酸的体积相同,但硫酸的浓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反应速率不同,金属消失的 时间不同。其中硫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金属消失的时间越短。实验 2、5 同
样也能反映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实验 6、7(或实验 8、9)能体现出反应溶液的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高中化学必修 2 同步练习
---化学反应的速率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 C.在不同温度时,鲜牛奶变酸的速率:28 ℃时>5 ℃时 D.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与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铁片反应的速率:1 mol·L -1 时<0.1 mol·L-1 时 答案:D
②推测 t(s)的范围为________。 (2)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 MnO2 分别加入 15 mL 5%的 H2O2 溶液中,并用带
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催化剂 MnO2
操作情况
观察结果
反的木条复燃
3.5 min
块状
混合不振荡 反应较慢,火星 红亮但木条未
D.0.2 mol
答案:D
点拨:v(SO3)=v(SO2)=0.05 mol/L(L·min),2 min 后 SO3 的物质的量为:n(SO3)= 0.05 mol/(L·min)×2 min×2 L=0.2 mol,D 项正确。
5.(2014·汶上一中 5 月质检)在 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 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 CO2 ④恒容下充入 N2 ⑤恒压
C.反应至 6 min 时,c(H2O2)=0.30 mol/L
D.反应至 6 min 时,H2O2 分解了 50%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反应速率、转化率等,意在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灵活应用所
学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0~6 min,生成 22.4 mL(标准状况)氧气,消耗 0.002 mol H2O2,
用 10 mL H2O2 制取 150 mL(标准状况下)O2 所需的时间(s)
30%H2O2 15%H2O2 10%H2O2
5%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t
720
MnO2 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 7 - / 10
(1)①该实验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上述因素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分别是:
则 v(H2O2)≈3.3×10-2 mol/(L·min),A 项正确;随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降 低,B 项正确;反应至 6 min 时,剩余 0.002 mol H2O2,此时 c(H2O2)=0.20 mol/L,C 项错误;反应至 6 min 时,消耗 0.002 mol H2O2,转化率为 50%,D 项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下充入 N2 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 2 - / 10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③
D.①②④
答案:C
6.(2014·宿迁市洋河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措施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用 Zn 和 2 mol·L-1 H2SO4 反应制取 H2 时,向溶液中滴加少量 CuSO4 溶液
B.日常生活中,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
点拨: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
快慢的主要因素,外界因素有温度、浓度等,且温度越高或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
速率就越快,故选 D。
2.(2014·北京六十六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在某一化学反应 A+3B===2C+D 中,反
应物 A 的浓度在 20 s 内由 1.0 mol/L 变成 0.2 mol/L,则在这 20 s 内用 C 表示的平均反
同时刻测得生成 O2 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标况)如下表。
t/min
0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6~10 min 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二、非选择题 11.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金属质 金属状态 c(H2SO4) / V(H2SO 溶液温度/℃ 金属
- 5 - / 10
序号 量/g
1
0.10
2
0.10
3
0.10
4
0.10
5
0.10
6
0.10
7
0.10
8
0.10
9
0.10
丝 粉末 丝 丝 粉末 丝 丝 丝 丝
mol·L-1
- 4 - / 10
H2 的速率变慢,A 项不正确;C 项升温时无论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要增大,C
项不正确;D 项 Fe 和浓 H2SO4 在温度低的时发生钝化,若二者反应也不会生成 H2,
而是生成 SO2 气体,D 项不正确。
10.(2014·高考北京卷)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
金属消失的时间越短。 (4)几次实验中,因金属的质量相等,且硫酸过量(但体积均为 50 mL),金属跟酸
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溶液温度的变化值相近。
12.(2014·安阳一中高一下学期二次考试)某实验小组对 H2O2 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