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模拟试题
试卷一一、名词解释(15分)1、教育技术(AECT94定义)(4)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0.5分)和学习资源(0.5分)的设计(0.5分)、开发(0.5分)、利用(0.5分)、管理(0.5分)和评价(0.5分)的理论与实践(0.5分)。
2、教育媒体(3分)教育媒体指直接介入教育活动(0.5分),用来传递(0.5分)和再现(0.5分)教育信息的现代化信息工具(0.5分),由硬件(0.5分)和软件(0.5分)两个要素组成。
3、教学模式(4分)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1分),在特定的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1分)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1分)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1分)4、教学设计(4分)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0.5分)分析教学问题(0.5分)和确定教学目标(0.5分),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0.5分)、试行解决方案(0.5分)、评价试行结果(0.5分)和对方案进行修改(0.5分)的过程(0.5分)。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1、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有视听教育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来分类,可以将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为:、、等三大类。
3、按资源主要使用对象分类,教育信息资源可分为、、、4、多媒体素材按照媒体类型可分为、、、和等五大类。
5、教育媒体的基本特性包括、、、和。
6、微格教室的基本组成单元有___ ___、___ ___、__ ____。
7、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把学习经验划为___ ___、___ ___、__ ____。
8、按价值标准分类,教学评价的类型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单选题(20分,每题1分)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A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 B理论与实践 C现代教育媒体 D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2、广播、录音属于哪类媒体:A视觉 B听觉 C视听 D交互作用3、多媒体网络型教室最基本的教学功能是:A、远程教学控制;B、实时广播教学;C、电子备课;D、学习监督4、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模式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根据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思路,可以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
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习任务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以任务为导向,设计的任务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和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的过程分为任务设计、任务呈现和任务评价三个阶段。
其中,任务设计阶段主要包括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明确任务目标和规则、设计任务的学习活动等;任务呈现阶段主要包括介绍任务内容和目的、说明任务规则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等;任务评价阶段主要包括评价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第二类是问题解决型教学设计模式。
问题解决型教学设计模式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问题解决型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
问题解决型教学设计模式的过程分为问题导入、问题探索和问题解决三个阶段。
其中,问题导入阶段主要包括明确问题的背景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等;问题探索阶段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索、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等;问题解决阶段主要包括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等。
第三类是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
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以知识探究为核心,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以探究为导向,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发现知识。
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的过程分为知识引入、知识探究和知识应用三个阶段。
其中,知识引入阶段主要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和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等;知识探究阶段主要包括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等;知识应用阶段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
浅析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的发展
浅析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的发展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魏德生[ 摘要]:本文作者依据教学设计及其模式所以据的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变化,来看待他们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只要把握好了心理学理论给教学设计所以据的学习理论所带来的影响,认清这种心理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就认清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的发展轨迹。
关键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式发展教学设计(ID)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
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这些要素,使他们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系统功能的过程。
当前比较权威的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该定义与张祖忻、史密斯、雷根、皮连生、何克抗等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即他们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
这些操作是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正是这些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化操作程序使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关注一下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的反展情况。
一、教学设计的发展1、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20世纪初~6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教学设计所以据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00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
这里所说的“桥梁科学”就是一种“萌芽状态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一、重难点解析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几项内容:教学设计模式的含义和功能、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的四个阶段、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二代”,以及教学设计模式的各种类型。
1.教学设计模式的和功能⑴含义模式,通常是指可以使人模仿的系统化的、稳定的操作样式,它表现为某种规范的结构或者框架。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操作样式,它用简约的方式,提炼和概括了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经验,解释和说明了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有关理论。
教学设计的模式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升华,它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特征。
⑵功能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第二,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
教学设计模式包含了关于教学设计的特定的理论、指导思想,这些教学理论可以转化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来源。
第三,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第四,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
因为教学设计模式提供了关于教学实践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信息。
2.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有序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可以从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和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环节两个方面来把握。
⑴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教学模式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可称为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14个步骤,这14个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
分别为:需要的评估;考虑不同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形成系统;明确限制;形成广泛目标和可以观察的具体化子目标;生成与总目标和子目标相匹配的前测和后测测验;分析总目标和子目标的类型并将下属技能序列化;确定学习者的特点和准备状态;形成与科目和学习者需要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选择媒体以采用教学策略;形成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课件;对课件进行形成性评价以诊断课件使用者的学习困难;在诊断基础上,对课件进行修改;开发有关安装和维持以及定期修理教学程序的材料和过程。
课程与教学论1~8章测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1~8章测试题第―章课程与教学概论一、选择题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发生在:()a《教育漫话》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大教学论》2.“五段教学法”属于:()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就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更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b.赫尔巴特c.夸赞美纽斯d.泰勒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是()。
a.强制性b.自由性c.开放性d.自主性5.“儿童中心”、“搞中学”的课程与教学观,主要就是受到哲学流派的影响?()a.存在主义b.实用主义c.分析哲学d.语言哲学6.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隐性课程论d.显性课程论7.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a.扎特克表示自己的代莱教学技术为“教学论”b.赫尔巴特出版发行《普通教育学》c.卢梭出版发行《爱弥尔》d.夸赞美纽斯出版发行《小教学论》二、名词解释课程教学传统教学论现代教学论三大新教学论流派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2.简述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
3.分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四、论述题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五、活动与研究2.素读《学记》。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政策一、选择题1.课程与教学政策的本质就是课程与教学权力和课程与教学权力的变化而导致的利益的变化a.课程与教学权力及其变化b.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目标c.、课程与教学政策的载体和主体d.课程与教学价值取向2.()的课程管理模式特别强调社会市场需求多样化,特别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特别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特别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a.中央集权型b.地方分权型c.蛋糕型d.学校自主型3.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
1a.法国b.美国c.日本d.瑞典4.新课程改革彰显在政策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
下一页
九阶段教学事件与五种学习结果匹配的具体规定性
7
不同的知识内容对每一种教学事件都有不同的要求:
8
(二)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及教学处理理论
• 美国ISD专家梅瑞尔在对加涅的ID理论进行认真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显示理论
(Component Display Theory ,简称CDT)作为他的第
解释、分类、概括、迁移等;
获得某类知识技能的交互作用模式。不同类型的知识类型 ITT理论把知识分为三种:实体、活动和过程; 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处理。一种类型的教学处理设计完成 并形式化后就能应用于同类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因而可以 ITT 理论提出了几种教学策略类型如:鉴别、执行、 提高教学系统设计的效率。
2、梅瑞尔的ID2(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和ITT (教学处理理论)
• ID2理论是在ID1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 ID2理论的核心是“教学处理理论(ITT)”,
• ITT 理论由知识的描述性理论、教学策略理论和教学设 教学处理就是“教学算法”即解决问题的步骤,使学习者 计的规定性理论三部分组成: 其中: • •
3
3、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
(1)九阶段教学事件与学生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关系
加涅认为: 学习过程有 不同的顺序 和阶段,相 应的教学过 程也有不同 的阶段:
4
下一页
3、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
需要说明的是:
①由于人类信息加工的方式 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教学事 件也是相对不变的,但也并 非是一成不变的; ②并非每一节课都要提供这 九大全部教学事件,若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自行满足了某 些阶段的要求,则相应的教 学阶段可以不出现。
行为 内容 通 实 则 例 讲 解 探 究
框架式三三模式教学设计
框架式三三模式教学设计设计人:殷德荣
授课时间:2011.6.22
上课地点:初一8班
2013级物理导学案主备人:殷德荣时间6.22
2、自行车5秒钟行驶了25米,摩托车1分钟行驶了900米,二者谁快,请说
说你的理由。
〔数学中用到的方法〕
3、阅读速度定义和公式〔分别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2s内速度一定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四川省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级课题教学案例材料
2、自行车5秒钟行驶了25米,摩托车1分钟行驶了900米,二者谁快,请说说你的理由。
〔数学中用到的方法〕
老师进行个别组指导,观察学生情况,以便了解问题。
根据小组学习情况,抽小组代表来答问题(教师1分钟),(学生抽问答2分钟);
第二,讲小组学习:1、学生首先阅读教材28页的速度定义公式及例题(学
内速度一定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月22日。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胡丽芳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 和罗杰斯。
1、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是智商高达 194的天才 ,伟大的先知。
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我们熟知他是因为他提出了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 ,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 ,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
它们是: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包含爱与被爱, 归属与领导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1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 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和睡眠和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包括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它相对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包括实现自身潜能。
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 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
2、罗杰斯 ,美国心理学家。
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罗杰斯长期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研究。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活动的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直接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
直接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它是由教师进行主导,以讲授和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直接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采用直接演示、讲授讲解和示范等方式,来向学生传递知识。
这种模式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例如语文的拼音和文法的教学、数学的计算方法等。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和设置探究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在探究中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启发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科学实验、历史探究和文学阅读等。
合作学习模式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模式。
它注重学生的共同合作、互相借鉴和共同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互相讲解和讨论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互助关系。
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生合作进行小组项目研究、角色扮演和辩论等。
除了上述三种教学设计模式外,实际的教学场景中往往还会综合运用多种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因此,教学设计模式的重点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
教学设计模式概念.doc
教学设计模式概念教学设计概念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系统分析模式迪克凯尔教学设计模式篇一:教学设计基本概念概念: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S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教学设计构成要素:一份完整的教案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授课内容、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数以及教材名称及版本等。
2、教学目标:即,对应每堂课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种目标制定要符合大纲和学生的实际,要在50分钟里实现的实“在”的具体目标要求,既包括知识、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德育、智育的要求。
根据这种目标要求确定每堂课的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即教学步骤:这部分内容是教案设计的重点。
主要指教学活动的整个流程。
包括课堂提问的顺序、内容,课件的演示等细节。
为掌握好时间的进度,有时还需要标记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般从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开始,这阶段重点要设计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如何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进入学习新课阶段后,突出问题和情景的设计,如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让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部分又是教案设计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第三阶段是对新课的巩固练习,主要靠设计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练,是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最后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在讲与练的处理上,练习不仅是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种教学方法。
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效果更好些。
4、课后要求:主要设计如何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
即教学评价,为教师反思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代表人物及观念思想.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加涅(1965,1985)提出了一个关于知识与技能的描述性理论,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它的主要特征有:
(三)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用一种整体论的视野研究人性,关心人的潜能和价值,探究解决人类问题和困境的出路,“完善人格”和“太平盛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憧憬的理想。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就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因而,“基于完善人格、为了完善人格、在完善人格之中”是该模式的基本特征。
1.教学的计划、开发、传播和评价建立在系统理论上;
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胜利的严重因素;5.研究的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组成部分;
7.测定和分等依据学生达到预期标准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大凡程序
“先行组织者”的呈现
第二阶段
学习任务和材料的呈现
第三阶级
认知结构的加强
阐明课的目的
呈现“组织者”
鉴别限定性特征
举例
提供前后关系
重复
唤起学习者的知识和
经验的意识
明确组织
安排学习的逻辑顺序
明确材料
维持注意
呈现材料
运用综合贯道的原则
促进主动积极的接受学习
引起对学科内容的评析态度
阐明学科内容
(二)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三种模式特点
教学设计的三种模式特点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特定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它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设置,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
目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三种:课堂教学设计模式、项目教学设计模式和反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一、课堂教学设计模式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中,教师通常扮演着主导角色,他们制定教学计划、掌握教学节奏,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 知识重点明确:在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中,教师会明确地确定课程的知识点和重点。
他们会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编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3. 学生被动: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中,学生通常是相对被动的。
他们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通过听讲、练习等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项目教学设计模式项目教学设计模式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一个个的项目,通过项目式学习来达到教学目标。
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学生主导:在项目教学设计模式中,学生扮演着主导角色。
他们需要自己选择项目、制定学习计划,并在项目中扮演相应的角色,例如研究员、设计师、实践者等。
2. 跨学科融合:项目教学设计模式强调跨学科融合。
在项目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 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教学设计模式中,学生需要解决实际的问题。
他们通过研究、分析和实践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反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反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是指将课堂讲授的内容放到课堂外完成,而将以前在课堂上完成的练习、讨论和实践等活动放到课堂上进行。
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7
1、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 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者不是被动地 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 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 体系。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 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 其基本态度和方法。他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 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容易记 忆,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兴趣,并可促进儿童 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9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 布鲁纳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具有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 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 要),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②结构原则。 他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 表象形式来呈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 和学科性质选择最好的呈现方式。③程序原则。通常 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要根据过去所学 的知识、智力发展的阶段、材料的性质以及个别差异 等采取学习者适用的具体程序。④强化原则。反馈和 强化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12
(4)价值: 第一,一切真知都是学习者自己发现
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 布鲁纳指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 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 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 式。”教育要培养智力的卓越性,实际上 就是培养发现知识的能力。
第二,发现行为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 的发展。发现学习中充满了尝试、猜想和 领悟,这些都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2)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
(3)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4)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
迪克和凯瑞
迪科-凯利模式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结束,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开发过程。在该模式中,教学设计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特点:
(1)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PBL中学习者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在PBL中责任是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监控学习过程顺利进行。
(2)PBL是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
PBL的问题必须对学习者有一定的挑战性,发挥学习者的技能和思维能力。
(3)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学习论为基础的。就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讲,他和布鲁纳的主张有相同之处,但就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途径以及由此引出的教学观来讲,奥苏伯尔与布鲁纳又有所不同,二者恰恰形成对照、互补的关系。
1、学习观:根据学习的性质,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两类,即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而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是指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要学习的新观念的互相作用。根据学习的性质,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则在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而不是接受教材或教师所给予的现成结论。
2.学习共同体。在基于问题式学习中,学生置于所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需要共同来完成,即组成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为解决问题,学习者与其他人相互合作、探究、交流和协作。
(1)学习者在共同体中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从以往的单纯知识接受者变为探索者,主动建构知识。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知识点集锦
课程与教学论一、课程与教学目标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层次:教育目的(aims)、教育目标(goals)、课程与教学目标(objectives)。
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①普遍性目标取向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特点是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
②行为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特点是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③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④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学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扫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最求学生的多元性。
3.目标模式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基本原理: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提出四个基本问题,即“泰勒原理”。
内容是:①确定教学目标。
泰勒认为,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是课程的灵魂。
教育目标来源于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
②选择学习经验。
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一是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二是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三是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四是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五是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③组织学习经验。
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
一种是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常用的教学过程教案有哪些
常用的教学过程教案有哪些教学过程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教学设计工具,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编制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教案的编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常用的教学过程教案有哪些?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过程教案。
一、直观教学过程教案。
直观教学过程教案是一种以图表和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它通过图表和图像的方式,直观地展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帮助教师和学生清晰地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直观教学过程教案常用于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的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和物理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二、案例教学过程教案。
案例教学过程教案是一种以案例为主要教学材料的教学过程设计。
它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案例教学过程教案常用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文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三、探究教学过程教案。
探究教学过程教案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
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验,帮助学生主动地获取和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教学过程教案常用于科学、生物等实验性课程的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项目教学过程教案。
项目教学过程教案是一种以项目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它通过设计项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和合作,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教学过程教案常用于工程、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常用的教学过程教案的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教学过程教案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过程教案进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2012-03-15 13:44:03)
转载▼
标签:
教育
三大类主要的教学设计及其特点2010-09-15 9:28
1以教为主
2以学为主
3教学结合
三类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特点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动机理论)。
其设计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
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教师为主。
其研究主要内容是: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
特点: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
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
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缺点:1、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创建。
一、学习环境分析。
指对教学所需要的总体环境的分析,包括物环境和人环境。
物环境就是学的物质环境如温度、光线、通风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
人环境则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师生之间的需要、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课堂气氛等。
良好的学环境主要取决于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控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主要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
初始能力是指特定学科的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也即是教学的起点;
一般特征指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
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等。
学习风格。
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也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喜欢采用某种特殊学习方式、策略的倾向。
主要包括⑴对感觉通道的偏重(有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⑵心理的和社会的特征;⑶认知方式,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等;⑷大脑左右半球的加工方式,左半球加工畔的方式是言语的、系列的、数字的、理发的和逻辑的,右半球则与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方式加工信息。
三、学习任务分析。
包括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两部分。
学目标一般由学生的行为来描述,应由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与态度情感构成。
学习内容分析指为实现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即通常的教学大纲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
学习内容分析将进一步确定教学内容的学深度与广度,并揭示组成学习内容的各项先决知识和能力的联系。
四、编写测试项目。
五、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过程系统。
包括教学组织策略、传递策略与学习策略,是教学活动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这两种教学策略诉主要教学策略的步骤有:
1、讲解策略
1)呈现信息:主要通过说明解释和实际的演示、证明与示范来实现。
2)检查接受:回忆和理解程度。
3)为学生提供将一般原理运用于多种实例的机会。
需要对正确与否进行检测,必要时应该调整实例的难度和数量以保证学生行为正确无误。
4)为新习得的畔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与问题中提供机会。
2、经验策略:
1)提供表现行为的机会并观察其行动的结果。
2)通过提问或观察检查学生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程度。
3)通过提问或观察进一步的活动,检查是否理解一般原理,在掌握一般原理之前应不断提供实例。
六、教学评价设计。
以教为主的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获取信息对教学进行调整使之更富成效的过程。
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一对一”评价、“小群体”评价与“现场试教”。
终结性评价是指为设计、收集和解释与一组特定的教学数据资料,旨在确定教学价值。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种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学生为主;其设计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容易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缺点:它往往忽略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达到,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其方法与步骤是:
一、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状况与所达到的状态的差距,也即目前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即分析学习需要,确定教学的总目标。
简言之,是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二、情境创设。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三、信息资源的设计。
是指学习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主要包括应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
四、自主学习设计。
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有支架式学习法,抛锚式学习法与随机进入学习法等。
如果是支架式学习法,则围绕上述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该益寿延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并全因为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因而在设计时要因人而异。
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上述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景中去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
提出假设,进一步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论证假设,根据论证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规则。
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知识。
选择媒体时,要了解媒体的性能,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特点选择媒体。
如何使用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媒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教学媒体设计是指确定各种媒体的具体内容、呈现方式和各种媒体间的组合关系。
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目标控制原则(即教学目标控制着媒体的类型与各类的选择),对象知识原则(即设计应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征相适应)不要遵循媒体设计的心理依据。
由于学习过程中主析心理活动有注意、知觉、记忆、和概念形成,所以对媒体的设计就要遵循注意的选择性、新型性、简洁性、适中性;遵循知觉的的整体性、相对性、对比性;记忆的组块性和有限性,要注意从实例出发,正反结合、用列出属性表来定义等方法来有效地形成概念。
5、形成性评价设计
以教为主的评价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收集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关信息;二是根据信息资料所反映的教学状况来做及时反馈。
在第一个环节中,搜集课堂教学的信息资料主要有三种方法:测验、调查与观察。
在第二个环节中,要解决如何做出即时反馈,形成性评价中的反馈有三种:校正反馈(用于大多数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学习未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时),鼓励性反馈(用于大多数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学生),帮助性反馈(对于少数或个别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学生适用)。
以学为主的评价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的评价来看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根据小组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一套可供选择并有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以纠正原有错误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设计的程序可用下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