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望洞庭》知识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望洞庭》知识点汇总
原文: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被贬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练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dònɡ tínɡ shuǐ tán tán miàn qīnɡ luó
()()()
()
2、“庭”字的读音是________,“庭”字的笔画共________画,我可以用“庭”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潭”字的读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字的笔画共画,我可以用“潭”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螺”字的读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螺”字的笔画共画,我可以用“螺”字组三个不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可以给“庭”字去掉“ ”偏旁,变成“ ________”字,组词。我可以给“庭”字换上“ ________”偏旁,变成“________ ”字,组词。我可以给“潭”字换上“________ ”偏旁,变成“ ________”字,组词。我可以给“螺”字去掉“________ ”偏旁,变成“ ________”字,组词。
4、《望洞庭》作者是朝诗人,在诗中,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诗中诗人将比作,朦胧中带着的美。其中“和”字解释为______________,“潭面”是指______________;“青螺” 是指______________。诗中的“镜”和“青螺”分别比喻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诗句。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青山,从远处看,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6、《望洞庭》这首诗中,“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白银盘”指的是(),“青螺”指的是()。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
()。
7、诗中采用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比作
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 。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的景色。
8、辨字组词潭()镜()螺()庭()挺()谭()境()累()廷()蜓()
9、修辞方法我知道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1、默写《望洞庭》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