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文化现象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热”文化现象探析
摘要:“考研热”持续升温,甚至在各种媒体上“考研村”、“考研经济’’等一些全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名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成为一种独特的、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简单的对社会中存在大学生的“考研热”现象和“考研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考研热;原因;社会问题
在当今大学校园,“考研”可能算是最流行的一个词语了。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和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膨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考研的行列,有些人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便再考虑考研的事情了。据了解,2012年全国共有165.6万名考生比2011年增加14.47万人,增幅9.6%,再创历史新高,然而2014年已经突破180万人。这是自2010年以来,考研规模连续第4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短短30多年时间,当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是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时的50余倍。自1992年以来,“考研热”持久不衰,影响面广,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突出现象。无论是报名人数的连年攀升,还是“考研辅导市场”的火爆,都无不让人感受到这股热浪的强大。如今“考研热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引人注目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出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日益尊重.然而在“考研热”不断升温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如考研动机功利化,备考过程应试化等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考研热”的原因探析
(一)国家对研究教育的重视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包括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也相应地扩大规模,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地必然结果。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立足于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专门人才,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考研热就是在这种政策背景下产生的,另一方面,国家推行研究生免学费和奖助学金的政策,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虽然2014年国家取消研究生免学费政策,但是高额奖助学金依然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个人为了提高竞争力
2003年8月20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展开了关于为何要参加考研的调查,截至9月26日,共有11062名用户参加了投票。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人考研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竞争力,有56.28%的学生是为了获得高学位.便于就业,另有30.69%的人是为了提高自身素
质,两者相加,占到了总数的近九成。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那些高、精、尖的技术则需要大量高学历的技术人才来开发。此外,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猛递增也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样,由于大学教育的逐步发展所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所造成的压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都将促使人们去追求高学历。
(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随着科技和教育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为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入“世贸”后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大量外语熟练、专业精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目前我们国家某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招录比较好的岗位过程中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硕士研究生占很大比例,其次,许多科研单位、学校、国企对取得博士学位晋升教授职务、取得硕士学位晋升副教授、高级讲师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者,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考虑。这也就意味着要想在教育部门获得副高级技术职称,仅有本科学历是不够的,而且随着“行情”的变化,学历要求也会“水涨船高”。
(四)高校盲目扩招,家长学位高低跟就业收入正比增负相关的心理,因此造成高校和学生家长对考研风的推波助澜
由于在一些评比和检查中,高校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再加上就业率对部分高校的困扰。各高校对考研都表现出比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更大的兴趣。对于研究生招生单位而言,由于加大研究生的招生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况且一部分高校通过加大研究生的比例来实现其“研究型大学”的构想.所以只要主管部门不反对,各单位都加大了研究生的招生力度。这也在客观上对考研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学生家长的鼓励也是促成考研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调查发现,“82%的亲朋好友对大学生考研持赞成的态度”,加之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他们生活经历使他们知道社会上的人是有“等级”之分的,而这个“等级”往往又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所以当本科毕业不再一劳永逸而考研也不再高不可攀时,支持子女考研也是必然。
(五)大学生在面临本科毕业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活压力产生了逃避心理,在学校继续深造可以规避暂时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也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衣食无忧的校园生活由于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有的甚至面临待业,这样的信息反馈促使还未毕业或面临毕业的在校生对就业产生消极态度。从主观上讲,有一部分同学希望继续过校园清新而悠然的生活,他们担心自己的知识和社会交往能力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害怕走人社会。认为继续求学,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将来更适应社会,精神境界也越发高远,他们希望晚一些面对找工作的压力,毕竟社会人际交往等对他们来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大学里缺乏明确的目标,在毕业到来之际没有做好应有的就业规划和准备,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考研,也盲目跟风形成从众心理
有些大学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本人也不是很情愿报考,但看到周围的同学整天没日没
夜地苦学,心里时常有害怕落伍的感觉。受坚定的考研的同学感染、影响和带动,这些人便也加人其中,不抱太大希望,但求不虚度光阴。另外,还有少数考生,则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无奈被“逼”考研,来满足家长殷切期望。
二、“考研热”带来的社会问题
(一)导致许多高校本科生本末倒置,学业荒废,本科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勉强考上研究生,获得学硕士学历,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由于考研竞争激烈,目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从大三甚至大二、大一就开始实施考研计划,有的学生在学校“考研热”风气的带动下,轻视课程学习,摈弃一切课外活动和人际交往,专门复习考研课程,有的在校外租房子埋头准备考研,甚至有的学生逃课准备考研。此外,由于大量的学生忙于上考研辅导班,忙于打听、了解和联系准备报考的学校、专业和导师,严重影响高校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活动,更甚至大四的课堂上经常只有几个学生。这样做的结果是四年本科念下来,很多学生由于把精力完全放在考研上,没有修完规定的学分或者根本就没有达到本科毕业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严格说来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本科毕业生。(二)人才浪费
现在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手中流行一句话“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谢绝专科生”很多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求研究生学历,社会对某些学科的要求过高,普遍盲目追求高学历,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材小用”。在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由于人才密集,毕业后进条件好的单位很困难,但是在不发达的边远地区,人才却很匮乏,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导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这个问题。毕业后到边远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工作,不但可以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还可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与施展,达到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和奉献社会的良好目的。(三)助涨应试教育之风
不少考生把考研辅导班看作通往成功的捷径,指靠突击复习、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即便有幸考上研究生,也明显存在“基础薄,知识面窄,能力差”的弱点,只能在专业研究的边缘徘徊。
(四)研究生普遍功利化,助涨不良的学术研究风气
考研动机过于功利,非为学问单为学位而求学者不少,有些人把考研仅仅当作个人命运的赌注,当作“敲门砖”。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导致考研虽“热”但学术却“冷”,未能水涨船高地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而相应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加之“考”、“研”脱节,重“考”不重“研”,使得部分研究生入学后心态浮躁,不专注于学业,专业思想淡漠,学习目的功利化、短期化,知识结构不扎实,加上研究生扩招,导师任务加重,应付不过来,有时只好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从而引起研究生质量下滑,很难做出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