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剂-PPT精品文档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新型抗凝治疗PPT课件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新型抗凝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481a490722192e4536f6cb.png)
• 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应用可增加房 颤患者的出血风险,如果没有其他应用抗血小 板药物的指证,应避免两者联合应用(III)
2019/11/27
.
12
• 华法林:
• 优点:研究证据最充分,抗凝效果确切, 使用最普遍的口服抗凝药物,价格经济
测,受食物、药物相互影响小; • 应用NOAC前评估肝肾功能; • aPTT、PT或可简单监测NOAC出血风险。
2019/11/27
.
30
2019/11/27
.
31
• CHA2DS2-VASc评分为0的男性和为1的女性房 颤患者,应避免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 预防卒中(IIb)
2019/11/27
.
11
• 在抗凝药物选择中,如无NOAC的禁忌,可首选 NOAC,也可选用华法林抗凝(I)
• 中度以上二尖瓣狭窄及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房颤 患者应选用华法林进行抗凝,INR 维 持 在 2.0~3.0之 间 (I)
药浓度,因为它们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很高。 • 依达赛珠单抗是逆转达比加群抗凝活性的单克隆抗
体片段,2015年被美国 FDA 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批 准使用。
2019/11/27
.
27
2019/11/27
.
28
肾功能不全患者NOAC剂量推荐
2019/11/27
.
29
小结:
• 房颤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危害大; • 抗凝前先积分评估血栓和出血风险; • 如无禁忌,首选NOAC; • NOAC疗效、安全性不劣于华法林,无需监
• 阻碍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而发挥抗凝作用; • 阻断凝血酶介导的V、VIII、IX因子激活过程而增强其抗
非瓣膜病房颤华法林抗凝要点讲诉课件
![非瓣膜病房颤华法林抗凝要点讲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0b7e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2.png)
个体化治疗策略
患者特异性因素
在制定抗凝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遗传因素等个体差异,以实现个体化的 精准治疗。
动态调整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抗凝治疗方案,以最大化治疗效果并降低出血风险。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探索新的治疗靶点
01
针对房颤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以期开发出更有效
01
02
03
初始剂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 性别及基础疾病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初始剂量。
剂量调整
根据INR(国际标准化比 值)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 ,使INR维持在2.0-3.0的 靶范围内。
监测频率
定期监测INR值,一般建 议每周1-2次,根据INR值 调整剂量。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与影响华法林代谢和排泄的药物合用,如某些抗生素、抗炎药、抗肿瘤药物等 。
05
常见问题与解答
华法林抗凝效果不佳
总结词
华法林抗凝效果不佳的原因与处 理方法
原因分析
遗传因素、药物相互作用、饮食因 素等都可能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 。
处理方法
定期监测INR值,根据结果调整华 法林剂量,同时注意避免与影响华 法林药效的食物或药物同时使用。
出血并发症处理
总结词
出血并发症的识别与应对措施
症状与表现
心悸
感到心跳 致身体乏力。
眩晕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
眩晕。
气短
感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 难。
诊断与鉴别
诊断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确诊房颤。
鉴别
需与其他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等相鉴别。
02
新型口服抗凝药概述与当前指南共识推荐【可编辑PPT】
![新型口服抗凝药概述与当前指南共识推荐【可编辑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a0779a852458fb760b564c.png)
推荐
1 Titel presentatie | Naam auteur | 28 februari 2021
主要内容
▪ NOAC研发概况 ▪ 指南/共识对NOAC用于房颤卒中一级预防的推荐 ▪ 指南对NOAC用于房颤卒中二级预防的推荐 ▪ NOAC在老年人和肾功能受损人群房颤卒中预防中的应用
依度沙班
2-4 12-24
62%
否 50 很少(4%) 增加6%22% 无建议
否
否
9-11
NOAC预防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的相关 III期研究
达比加群酯 RE-LY
vs 华法林
2009年9月 N Engl J Med 2009;
361: 1139-1151
阿哌沙班
AVERROS
vs 阿司匹林
2011年2月 N Engl J Med 2011;
推荐意见
推荐类别 证据级别
在华法林剂量调整用药INR不稳定或相关不良反应,
I
B
或不能接受INR监测时推荐应用NOAC
根据净临床获益,大多数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优先
IIa
A
选择NOAC而非华法林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33(21):2719-47
本幻灯片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交流,不用作推广。
达比加群酯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依度沙班
有利于华法林
Ruff et al. Lancet 2014; 383: 955–62
有利于NOAC 本幻灯片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交流,不用作推广。
有利于华法林
NOAC与华法林比较荟萃分析:重要安全性结果
颅内出血
RE-LY(达比加群酯) ROCKET-AF(利伐沙 班AR)ISTOTLE(阿哌沙班)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讲诉课件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讲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5b6f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9.png)
非瓣膜性房颤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总结词
非瓣膜性房颤的病因多样,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等。
详细描述
非瓣膜性房颤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如心房电 重构(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改变)、结构重构(心房肌纤维化等结构改变)等,这些改变导致心房肌细胞的 不协调收缩,引发房颤。
新型口服抗凝剂的适用范围与限制
新型口服抗凝剂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发生。
新型口服抗凝剂不适用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 全、活动性溃疡、近期大手术或创伤等的患 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
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 的凝血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提高新型口服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策略
合理用药
医生应遵循用药指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确保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 。
监测与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降低不良反应 的发生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胃肠道不适、皮 疹等。为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应遵循 医生的建议,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及时向医 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和治 疗。
05
新型口服抗凝剂的未来展望
新型口服抗凝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口服抗凝剂的研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口服抗凝剂的研发不断取得突破,为房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 更多选择。
总结词
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治疗效 果和安全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新型口服抗凝药ppt课件
![新型口服抗凝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de925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3.png)
房颤合并肾功能不全
• 肾功能不全是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故 给予抗凝治疗前可结合肾小球滤过率调整 NOAC 的剂量。NOAC 是轻中度肾功不全患者的合理选择,在此类人群中 NOAC 风险 获益比与华法林相似。对于NOAC 的选择,房颤合并肾功能不全 优先考虑Ⅹa 因子抑制剂,但仍需考虑出血—卒中—肾功等多重 因素。达比加群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对于CKD 3 期以上的患者不 做首选。对于接受透析的患者,由于缺乏相关临床证据或临床经 验,故尚不推荐应用。
NOAC 与其他抗凝药的转换及抗凝监测
• NOAC 与 华 法 林 之 间 的 转 换 :由 华 法 林 换为 NOAC,停用华法林并 当 INR<2.0 时即可应用NOAC。由 NOAC 换为华法林,需两者合用至 INR 达标,并于换药后 1 个月内密切监测 INR。NOAC之间的转换 :可直接于 下次服药时即开始应用新的NOAC ;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要延迟给药。NOAC 与肝素之间的转换 :由肝素换为 NOAC 时,普通肝素停药后即可服用 NOAC,而低分子肝素需在下次注射时服用 NOAC。由 NOAC 换为肝素时, 可在下次服药时给予注射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但肾功不全者需延迟给 药。NOAC 与抗血小板药物之间的转换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停药后即可 服用 NOAC。
NOAC 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 在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利伐沙班可减少 ACS 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 梗死及卒中事件,但其出血风险增加。
• 而达比加群及阿哌沙班不但不能降低 ACS患者心脏缺血事件风险,反而增 加出血风险。因此NOAC 尚不能应用于 ACS 的抗栓治疗。
NOAC 在静脉血栓栓塞 (VTE) 中的应用
ACS
• 对于长期应用 NOAC 治疗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的患者,入院时应该立即暂停 NOAC,改为阿 司匹林口服,待停用 NOAC至少 12 h 后再给予静脉抗凝药物。 出院时患者停用静脉抗凝后,可给予口服抗凝药物,并联合至少 1种抗血小板药物。出院后 1 年内,口服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的时程应尽量缩短。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中国专家建议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中国专家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f8ce405bb68a98271fefa85.png)
新型抗凝剂
口服
TTP889 X VIIIa IXa IX APC (drotrecogin alfa) sTM (ART-123) AT Idraparinux
胃肠外
TF/VIIa TFPI (tifacogin)
Rivaroxaban(利伐沙班) Apixaban(阿哌沙班 ) LY517717 YM150 DU-176b Betrixaban TAK 42 Dabigatran(达比加群酯) Fibrinogen
• 存在药物过敏史、严重肾功能异常或肝功能异常、合用 具有明显相互作用的药物、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均为NOAC 的禁忌证。
NOAC适应证和剂量推荐
• • (二) 剂量推荐 1.达比加群酯:达比加群酯150 mg,2次/d适用于出血危险低的患者。达 比加群酯110 mg,2次/d适用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如:HAS-BLED评分 ≥3分、年龄≥75岁、中度肾功能不全(CrCl30~50 ml/min);联用相互作用 的药物等(表2)。 2.利伐沙班:建议多数患者使用利伐沙班20mg、1次/d。下列患者可选择 利伐沙班15mg、1次/d:高龄、HAS-BLED评分≥3分、Crcl30~49ml/min的患 者;对Ccrl 15~29ml/min患者,抗凝治疗应慎重,如需要可给予15 mg, 1次/d。 ROCKET-AF研究利伐沙班剂量为20mg,但是,日本批准的利伐沙班级联为 15 mg,中国台湾批准剂量为15~20mg。 3.阿哌沙班:阿哌沙班推荐剂量是5mg,2次/d ,满足以下情况中任意2项 的患者,推荐使用阿哌沙班2.5mg,2次/d:年龄≥80岁;体重≤60kg;血清肌 酐≥132.6 μmol/L。
NOAC适应证和剂量推荐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剂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剂](https://img.taocdn.com/s3/m/d618c6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b.png)
02
非瓣膜性房颤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瓣膜性房颤是指除风湿性心脏 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以外的各种原 因引起的房颤。
分类
根据持续时间,非瓣膜性房颤可 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 永久性房颤。
禁忌人群
有出血风险或出血史、严重肝肾功能 不全、药物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新型口服抗凝剂可能与某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如某些抗生素、心血管药物等, 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配伍禁忌
避免与某些食物或饮料同时服用,如红酒、某些果汁等,以免影响药效。
患者自我管理与监测
脑出血。
肝功能损害
部分新型口服抗凝剂可能导致肝功 能损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 期监测肝功能。
相互作用风险
新型口服抗凝剂可能与某些药物相 互作用,如华法林、非甾体抗炎药 等,可能影响其抗凝效果和安全性。
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
出血的处理
若出现出血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轻微出血者可采用局部止 血措施,严重出血者需输血、抗休克治疗。
加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剂 在预防卒中和栓塞方面具有更好 的疗效,同时降低了出血风险和
死亡率。
长期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的患者 在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和健康 相关生活质量方面获得了显著改
善。
04
新型口服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
疗效评估
降低脑卒中风险
改善症状
新型口服抗凝剂能有效降低非瓣膜性 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与传统抗凝剂的比较
非瓣膜病房颤华法林抗凝要点讲诉课件
![非瓣膜病房颤华法林抗凝要点讲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60003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2.png)
监测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一般建议
每月监测一次INR值。
调整华法林剂量
根据INR值的变化,适时调整华法林 剂量是确保抗凝效果稳定的关键。
调整华法林剂量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切勿自行随意增减剂量。
当INR值偏低时,应适当增加华法林 剂量,以提高抗凝效果;当INR值偏 高时,应适当减少华法林剂量,以降 低出血风险。
出血风险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出血 征象,如牙龈出血、皮肤 瘀斑等,及时调整药物剂 量或停药。
华法林抗凝治疗的
04
管理与监测
定期监测INR值
INR值是判断华法林抗凝效果的 重要指标,通过监测INR值,可 以评估患者的抗凝状态和预防血
栓栓塞的效果。
定期监测INR值有助于及时调整 华法林剂量,确保抗凝效果稳定
一位70岁女性,因非瓣膜性房颤接受华法林抗凝 治疗,但出现INR值不稳定。
治疗过程
患者未按照医嘱定期监测INR值,且自行调整华 法林剂量。
3
失败教训
患者缺乏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认识,未能与医生 建立良好沟通。
个案分析: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
患者情况
01
一位80岁男性,因非瓣膜性房颤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同时患
目标值
根据患者情况,将INR维 持在2.0-3.0的范围内。
调整剂量
根据INR结果,适时调整 华法林剂量,以保持稳定 的抗凝强度。
抗凝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饮食调整
避免摄入影响华法林药效 的食物,如菠菜、猪肝等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其他药物与华法林之 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 使用增强或减弱抗凝作用 的药物。
《口服抗凝药》幻灯片
![《口服抗凝药》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240c25ec7cd184254b3535f8.png)
(2)利伐沙班(Rivaroxabin)
此药直接抑制Ⅹa因子,其作用有以下几 个特点:
①生物利用度高达80%。 ②与蛋白结合率高,对Ⅹa因子有高度 选择性。 ③相互作用的药物少。 ④ T peak : 2-4 h,T1/2 :5-9 h
(2)利伐沙班〔Rivaroxabin〕
⑤ 67% 的药物排出受肾功能影响,其中活性与 非活性的成分各占1/2 ,非活性局部无临床意义 。
桥联治疗〔bridging therapy 〕
具体做法
5. 总的评估必须充分、严格考虑
〔1〕患者总的、实时的全身情况。
〔2〕手术创伤造成的应激程度。 〔3〕各种抗凝药在此一治疗期间药代 与药物动力学的改变特征及用药后的反响 。
〔4〕必要的监测结果包括APTT,TT, D-二聚体,INR,血和小便常规,引流管
参考文献
[9]Deedwania P, Huang GW: An update on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role of newer and emergent drugs. Rev Cardiovasc Med,2021,13(2-3):89-104
理.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1,27(3)281-283 [6]朱俊:新型口服抗凝药必将替代华法林.中国医学论坛报2021-02—3 [7]AAN:卒中患者围手术期抗栓药物管理发布指南,医学论坛网 [8]Patel MR,Hellkamp AS,Lokhnygina Y,et al:Outcome of
[10]Potpara TS, Polovina MM, Stojanivic RM, et al: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for stroke preva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focus on apixaban. Adv Ther,2021,29(6):491-507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病房颤的应用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病房颤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50821cfab069dc51220121.png)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病房颤的应用2021年05月21日09:06来源:一、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与华法比较的利弊表1 与华法林比较NOAC的优势和劣势欧洲指南建议所有具有抗凝适应证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通过评估血栓和出血风险后均应该优先选择NOAC,鉴于上述证据建议推荐以下情形下考虑NOAC:-不肯或不能同意华法林医治的患者,包括不能或不肯监测INR-未通过抗凝医治的患者-以往利用华法林显现出血或INR不稳固的患者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理学特性NOAC口服后起效快,半衰期短,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服药,部份通过肾脏清除,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减量。
表2 NOAC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尽管与华法林比较,目前所知与NOAC存在彼此作用的药物很少,可是仍然需要紧密关注归并用药。
在中国归并应用中药的患者较多,目前还不清楚哪些中药与NOAC存在彼此作用。
可是目前文报导阻碍上述途径的药物有丹参、人参、贯叶连翘(圣约翰草)、黄连素、五味子和银杏等,联合用药需谨慎。
进食能够增加利伐沙班的吸收和生物利费用,利伐沙班应与餐同服。
达比加群酯的吸收受到胃肠道酸性环境的阻碍,抑酸药物可能轻微降低其生物利费用,但没有临床意义。
表3 与NOAC归并用药的建议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与凝血检测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无需进行常规凝血监测。
可是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能需要定量评判NOAC的抗凝作用,如急诊手术、严峻出血或血栓事件、归并用药、可疑过量等。
NOAC 对凝血指标阻碍的最大程度出此刻其抵达血浆峰浓度时,大约在服药后2-4小时。
另外,应该估算不同患者NOAC的半衰期,如不同肾脏功能患者的达比加群半衰期不同专门大。
需要注意的是,明确服药时刻与凝血指标的采血时刻十分重要。
(1)特异性定量指标定量评判NOAC抗凝强度的实验室指标在临床中并超级规。
INR不适于监测NOAC。
蝰蛇凝血时刻(ECT)可定量评估达比加群的活性,如ECT升高3倍提示出血风险增加。
稀释的凝血酶时刻(dTT)与达比加群的血浆浓度呈直线相关。
房颤患者的口服抗凝治疗 共47页PPT资料
![房颤患者的口服抗凝治疗 共47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437aab04a1b0717ed5dd00.png)
教学时间分配
• 教学背景导入
(3min)
• 授课及能力训练
(35min)
• 总结
(4min)
• 作业及视频
(3min)
教学方法
• PBL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 • CBL(Case-Based Learning) • 讲授法 • 经验学习法 • 视频
概述
普通人群的发生率0.77%(3085岁)
出院后可每4周监测1次。服用华法林INR稳定的患者最长可以3个 月监测1次INR。
INR增高或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处理
不良反应
(1)出血: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最常见为鼻衄、齿龈出血、皮肤
瘀斑、血尿、子宫出血、便血、伤口及溃疡处出血等。服用华法 林患者的出血风险与抗凝强度有关,还与患者是否为初始用药还 是长期抗凝以及是否监测凝血有关。目前有多种评估方法应用于 临床,其中HAS-BLED评分系统被推荐用于房颤患者。
食物
青豆 豌豆 芹菜 花菜 黄瓜(去皮) 土豆 西红柿 豆腐 肉、鱼 苹果(削皮)
蛋
维生素K1含量 (μg/100g)
47 23 12 10 <10 <10 <10 <10 <5 0.4 2
华法林用量监测(提问)
住院患者口服华法林2~3 d后开始每日或隔日监测INR,INR如超 过目标范围,可升高或降低原剂量的5%-20%,调整剂量后注意 加强监测,直到INR达到治疗目标并维持至少2 d。如INR偶尔波 动且幅度不超过INR目标范围上下0.5,可不必调整剂量,酌情复 查INR(可数天或1~2周)。
药物:广谱抗生素、阿司匹林、氯霉素、甲硝唑、甲氢米呱、 乙醇、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水杨酸类、保泰松、氯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NOACs药物间相互作用和药代学影响
指南将影响程度分四类:无需调整NOACs剂量 (黄色)、需调整NOACs剂量继续使用(橙色 )、不推荐同时应用(红色禁忌)、研究数据 尚不足。目前相关数据主要针对达比加群,常 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地尔硫卓几乎不影响达 比加群血药浓度;胺碘酮可提高达比加群血药 浓度,但无需调整剂量;决耐达隆可显著提高 达比加群血药浓度,故联合应用为禁忌。
NOACs转换成华法林
NOACs与华法林要重叠应用直到INR达 合适范围,需增加INR检测频率直至3次 以上INR达标,就如华法林要与低分子肝 素重叠一样。 不推荐负荷剂量的华法林。 因NOACs特别是Ⅹa因子抑制剂会影响 INR值,测INR应在下一次服NOACs之前, 在最后一次服用NOACs之后24小时再测 INR,确保充分抗凝。
三、NOACs药物间相互作用和药代学影响
与VKAs相比,NOACs药物间相互作用小,但 特殊情况下,仍需了解同服药物及共存疾病对 NOACs代谢及效应的影响。大多数抗心律失常 药物(如异搏定、决耐达隆、胺碘酮、奎尼丁 )可通过抑制P-gp和/或抑制CYP3A4而影响 NOACs吸收和清除,进一步影响其血药浓度。 例如,服用达比加群2 h之内应用维拉帕米,可 使得前者血药浓度上升至180%,而2 h之后应 用则对血药浓度影响较小。
一、NOACs的规范随访
指南强调坚持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即重视通过 随访对患者依从性进行监督管理,建议推广统 一规范的房颤患者NOACs应用信息卡,内容包 括:患者信息、就诊情况(时间、原因、相应 诊断和处置)、随访计划(表1)、重要建议 、同时服用的药物列表和紧急联系人等信息。 尤其强调“不服药无保护”的概念,临床医师或 随访小组工作人员应反复向患者进行教育和指 导,强调坚持规律服药,勿自行停药、勿自行 加药、勿自行换药,并且在手术等特殊情况下 主动告知抗凝药物应用情况。
NOACs转换成非口服抗凝剂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可在下一剂NOACs时 应用。
NOACs之间的转换
可在下一剂NOACs时应用。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转换成NOACs
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即可服用NOACs。 除非必需,不建议它们合用,合用会增 加出血风险。
五、患者依从性的管理
指南强调坚持规律服用NOACs的重要性,并指 出患者依从性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服药方 案、教育宣传、家庭成员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 和监督、科技参与管理等。同时指出,若患者 应用NOACs的依从性差,可考虑更换应用 VKAs。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 服抗凝剂临床实践指南
概述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 群)和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如阿哌沙班、依 度沙班和利伐沙班),较抗血小板药物和VitK 拮抗剂等传统抗凝药物,具起效快、半衰期短 、药物间相互作用少、无需监测凝血参数、有 效/安全比较高等显著优点,但临床实践中如 何合理规范应用NOACs仍存在许多问题。
NOACs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达比加群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因此 与饮食无关。 摄食可促进利伐沙班的吸收及提高它的 生物利用率,建议利伐沙班与食物同服。 达比加群在胃肠道的吸收需酸性环境, PPIs及H2受体抑制剂虽可轻微降低达比 加群的生物利用率,但不影响其临床作 用。
华法林转换成NOACs
如果INR<2.0,可立即给予NOACs。 如果INR在2.0~2.5之间,可立即给予或 次日给予NOACs。 如果INR>2.5,要根据实际INR值及华法 林的半衰期(36–42 h),等INR值降到 2.5以下再考虑应用NOACs。
肝素、低分子肝素转换成NOACs
一旦停用静脉肝素即可用NOACs,但要 考虑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药物蓄积。 停用低分子肝素后,在下一次需要用低 分子肝素时用NOACs即可。
六、NOACs用药错误的处理策略
指南对以下4种情况做出处理推荐
忘记服药:指南指出单次忘记服药,无需通过 加倍服药来纠正。如bid用药时,若单次忘记服 药,可直接跳过;而qd服药时,可在12 h内补 服1次或直接跳过,之后仍按原用药方案继续 服药。
六、NOACs用药错误的处理策略
双倍剂量用药:bid用药时,可取消12 h内的下 一次给药,24 h后继续原治疗方案。而qd用药 时无需停药,继续原用药方案即可。 不确定用药情况:bid用药时继续原用药方案继 续服药,若qd用药,则建议额外补服1次,之 后继续原方案。 过量用药:需评价患者凝血状况和出血风险, 再予相应处理。
概述
2019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发布的房颤指南 中主要针对一般情况中抗凝药物(包括NOACs )的应用推荐,但较少涉及特殊情况下NOACs 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欧洲心律失常协会( EhRA)于2019年5月发布了NOACs临床实践 指南,分15个章节分别对NOACs应用时机、监 测指标、特殊临床事件下应用、出血处理、患 者依从性管理指导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现简 要解读如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NOACs抗凝作用的监测
较VKAs,NOACs的一大优势在于无需定期检测凝血 参数,无需据此调整剂量和给药间期,但特殊情况( 如严重出血、血栓事件、急诊手术等)下需了解和监 测其抗凝效应。不同NOACs达血药峰浓度时间为2~4 h,达血药谷浓度时间为12~24 h,指南推荐谷浓度水 平检测凝血指标能更有效反应其抗凝作用。aPTT可作 为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的监测指标,在达比加 群常规剂量下(150 mg bid),aPTT达正常上限2倍, 则提示出血风险。而对于Ⅹa因子抑制剂,则推荐以PT 作为监测指标。其他凝血参数(如dTT、ECT)不作为 常规监测指标,INR与NOACs抗凝作用无明显相关性 。
三、NOACs药物间相互作用和药代学影响
NOACs联合应用其他抗凝药物可增加出血风险 ,如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可使出血风险增加60%。
NOACs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级预警
四、抗凝剂之间的桥接
在抗凝剂之间转换时,抗凝治疗的连续 性是减少出血风险的关键。这需要了解 不同抗凝剂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以及 每个患者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