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品德《春天的故事 》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教案3
《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步伐,体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从而在内心中拥护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
2、学会从图片、表格、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将图片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综合利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形成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正确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
3、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春天”。
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大致进程。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的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给我国的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春天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这个“春天”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我们现在阳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春天?(生回答)那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主预习课文。
预习完的在组内把你们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综合,然后为大家讲解展示。
二、小组学习组内同学们把搜集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
三、小组展示第一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重要意义。
生1:课文第一自然段直接点名了题目,大家读一读。
从这段话中,你明白了题目中的春天指什么?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全国迎来了一个经济建设的美好春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学生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设计意图:揭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生2: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二组:介绍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惊雷1、由学生讲故事:小岗平地起惊雷。
(文字介绍)2、师小结: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特别是邓小平)大胆的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在农村,首先得到肯定的重大改革就是——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粮食生产量大大提高。
六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春天的故事_科教版
六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春天的故事_科教版
活动主题二: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难点:
1、知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小渔村的变迁
1、荒凉的小渔村——深圳的变化是我国经济特区的象征。
让学生了解深圳所处的地理位置。
观看两幅照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座现代化城市的繁荣。
播放录像,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深圳,从而让学生明白深圳为什么会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
2、听歌曲《春天的故事》,联想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饮水思源,激发情感。
“改革开放胆子要更大一点,思想更解放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共享,又能使西、中、东部的经济发展一体化;既可有力地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也能使经济发达地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
5、交流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计算四大工程加上三峡工程总投资额,谈自己的感想。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2 春天的故事7 | 教科版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知道:邓小平爷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是怎样引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点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大致进程,和祖国建设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绩。
学会从图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今昔比较,形成分析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叙述和引领,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大致进程和祖国建设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感受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步伐,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立志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感受这些地区、城市的发展变化,了解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巨大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通过听歌曲导入新课。
师述:上周,通过新旧中国在工业、农业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还有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充分感受到了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在各行各业与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应该说:实现赶超世界的发展势头是绝无仅有的。
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这要感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是他们创造了历史;同时,还要铭记邓小平爷爷,是他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这艘航船的征程。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出示课件)。
生:看图片听歌曲。
师:大家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师:对,就是《春天的故事》。
每当听到这首深情的歌,我就会想起这位书写春天故事的老人,他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就会想起他在中国南海边画下一个圈。
这个圈就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二、学习新课。
(一)小渔村的变化1、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迅速看看30页课文,想想:深圳的发展靠的是什么?2、出示课件,简介深圳发展状况后,组织学生讨论深圳发展的原因。
深圳:原本是广东省珠江口一个人口不到三万的小渔村,偏僻、荒凉。
198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这里成立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2春天的故事1|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2春天的故事1|教科版
《春天的故事》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地区在不断扩大,由东部沿海地区向沿边、沿江和内陆扩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繁荣和美好。
3.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努力创新的高尚品质。
活动重点:
了解邓小平同志一生的功绩
活动难点: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繁荣和美好
活动准备
1.搜集经济特区的相关资料。
制作课件。
2.查找关于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歌曲欣赏
1、媒体播放巨幅标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画面。
提问:为什么一百年不动摇?
2、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唱响全国各地,家喻户晓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它告诉了我们为什么。
先请同学们听一听。
二、看看小渔村
1.引出课题:解剖这首歌:背景:从时间、地点、人物着手。
作用:这首歌歌颂了谁?
板书:小渔村的变迁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0页的文字资料,思考:小渔村指的是什么?题目为什么叫做小渔村的变迁?
3.教师:没错!深圳在30多年前,还只是个总面积不到3平方千米,人口不足3万,十分偏僻、荒凉的小渔村。
深圳30年后不再是小渔村了,是什么样?请看:
播放深圳宣传片,更进一步了解深圳今天的美好。
七、板书:
小渔村的变迁总设计师——邓小平
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深圳大都市缩影——上海浦东新区。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2春天的故事3|教科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让先生知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建立民族自尊心、自决心和骄傲感。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先生对祖国的热爱,激发民族骄傲感。
【教学难点】了解邓小平同志的辉煌业绩。
【教学预备】:教师查找关于改革开放的图片并制构成幻灯片。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的歌名是甚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学习《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大节《春天的故事》。
你们知道吗,这首歌曲讲述的是哪位人物的故事吗?对,这首歌曲讲述的就是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请用一句话介绍邓小平爷爷。
邓小平爷爷——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从1978年以来,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使得中国逐渐发展强大,并以昂首的姿势走向世界!哪位同学能背出邓爷爷说过的一句经典话语?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爷爷带领中国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使中国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跨越。
二、新授(一)小渔村的变化1.歌中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邓小平爷爷画下的这个圈是甚么地方?邓爷爷在南海边画下的这个圈,就是深圳。
(出示深圳所在的地理地位的图片,深圳位于祖国的南疆,广东省的南部,毗邻香港,辽阔的海域连着南海及太平洋,有优越的地理优势。
2.请大家打开书,翻到30页,浏览材料《小渔村的变迁》。
3.孩子们,请看大屏幕,这几幅图片是30年前的深圳,这几幅图片是如今的深圳。
同桌讨论讨论,谈谈本人的感想。
小结:三十年前,这里是一个总面积不到3平方千米,人口不足3万,非常偏僻、荒凉的小渔村。
到2019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曾经达到504.25万,年人均国民消费总值为5561美元,是一座“一夜崛起之城”。
那么,这个地方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4.先生讨论发言。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二单元2《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3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二单元2《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春天的故事》是一篇描述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春天的文章。
本篇文章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从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学生朗读和感受。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春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感受春天的美好方面,还需要通过文章的阅读和教师的引导来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理解,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春天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春天的美好。
2.情感教学法:教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春天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2.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
3.教材:分发给每个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播放春天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春天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春天的故事教案科教版
7. 人力资源:其他学科教师的支持,如自然科学教师协助讲解春天的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第六课《春天的故事》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春天的故事内容做好准备。
4. 春天的环保活动:学生需要设计一个关于春天的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要求活动方案可行,能够体现出环保意识。
作业反馈:
1. 对学生的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他们在观察中的不足之处,如观察不仔细、记录不准确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对学生的春天的故事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他们在故事编写中的问题,如情节不够生动、人物描写不够饱满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一部分:春天的到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春天的景象,如花朵绽放、鸟儿歌唱等,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第二部分:春天的启示。通过讲解春天的气候变化和植物生长,引导学生认识到春天的宝贵,学会珍惜春天,爱护环境。
第三部分:春天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种植、环保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组织学生进行春天的节日调查,了解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4) 引导学生进行春天的动植物观察,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生物知识。
(5) 让学生关注春天的气候变化,了解天气变化对生活和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节课后,我都会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我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次也不例外,我深刻反思了我在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六课《春天的故事》的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帮助学生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b.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感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c.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教学难点:
a.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中的寓意,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b.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c.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春天的成长故事,强化对思想品德教育内涵的理解。
3.小组合作,共同提升: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个性化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提升。
在此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因此,本章节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此外,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但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基础,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六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层面:学生能够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如气候、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等,并能够认识到春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及寓意。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方法,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认识和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春天的故事教案
春天的故事教案教材:《春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故事,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理解和认知。
2. 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适当的词汇、句型描述春天的场景和活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生命的循环。
教学准备:故事《春天的故事》的教学卡片、图片、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春天的概念,鼓励学生说出关于春天的词汇和句子。
Step 2:阅读故事(10分钟)1.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Step 3:故事讲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教师提问学生,如:“故事中的小花有什么样的成长经历?” “春天对大自然又做了什么?”等。
3. 教师解释不理解的生词和句子。
Step 4:语言运用(15分钟)1. 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导入相关词汇,如“花骨朵朵”、“小动物”等。
2. 学生运用学过的句型描述春天的场景和活动,如:“花儿破土而出,一片片像彩霞一样的花儿盛开在大地上。
”等。
Step 5:创作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画出春天的一幅画面。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画的画面。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彼此的见解和感受。
Step 6: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的美,并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Step 7: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收获,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Step 8:布置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观察春天的变化,或自己编写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故事和语言运用两个环节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春天的理解和认知。
教科版六年级品德《春天的故事-》教案
教科版第二单元祖国我为你自豪第2课春天的故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查找关于改革开放的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
【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今天,我们丰衣足食,健康成长;国家富强,国际话语权日益彰显。
而这一切的到来,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了一个圈----中国的航船就此步入快车道,人民生活质量节节攀升。
本节课,我们就重温历史,饮水思源。
二、新课教学1、身边的变化---从身边的学校面貌变化看发展(出示图片)2、小渔村的变化----从深圳的变化看祖国的凤凰涅槃(图文展示)(1)曾经偏僻落后的深圳三十几年前,这里是一个总面积不到3平方千米,人口不足3万,十分偏僻、荒凉的小渔村。
(2)如今现代化大都市到,深圳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504.25万,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561美元,是一座“一夜崛起之城”。
(3)、深圳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国家先后建立了5个这样的经济特区,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答后教师小结:①深圳的发展靠的就是优越的地理位置——海上运输发达和国家给予的特殊经济发展政策;②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
(4)、祖国建设成果图片拓展: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浦东新区、新农村建设3、过去与现在,人们的生活今非昔比。
请用一句话表述自己此刻的心情。
4、思考、讨论:我国经济快速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5、聆听旋律,缅怀伟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三,课堂小结我们身边的变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窗口,同样,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千家万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一个家庭的变化可以见证一段历史。
我们今天共同回顾了一个春天的故事,作为小学生要格外珍惜今天、好好学习,时刻准备着谱写明天一曲新的“春天的故事”。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二单元2《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2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二单元2《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春天的故事》这篇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孩子们在春天的快乐时光。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紧承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的主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
他们对于春天的事物和景色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法结构等需要进一步指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学生对于春天景色的观察和描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卡片。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春天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生字词,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和书写。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跟读、书写。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检查和纠正生字词的书写和发音。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2春天的故事|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第二单元第一课春天的故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用的是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的第二单元的“祖国,我为你自豪”的第二节《春天的故事》。
让活在当下的小孩们追随小渔村的变化,以及特区都市图片的前后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庞大阻碍。
让生对改革开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改革开放”的提出者,以及重要的五大经济特区和分布的情形。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歌曲及图片的直截了当效应来了解信息要紧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生能够体会到“改革开放”对祖国带来的庞大阻碍,珍爱当下,进展以后,为祖国自豪自豪。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的提出者,把握五个经济特区,明白得改革开放的含义。
难点: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远阻碍,珍爱当下,进展以后。
教学预备生先预习,朗读小故事(抽代表1名)、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直切主题出示画面------------讲述春天的故事二、请生上台朗读,介绍。
P30三、小组讨论摸索问题。
四、问题一:深圳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你明白它什么缘故被称为我国改革的“窗口”和“试验田”吗?请代表发言。
五、观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六、边观赏边摸索,出示问题。
问题一:(1)什么缘故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那个地点的“春天”指什么?“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判这位老人。
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播放幻灯片)七、阅读P31页内容,摸索找出答案八、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九、抽代表发言。
十、集体订正,得出结果。
十一、小结。
(播放幻灯片)十二、领会都市风采师导:同学们!暑假的时候想去哪儿旅行呢?假如你还没有想好地点,先请看看老师那个地点的美景吧!饱饱眼福!(出示幻灯片)1、海南2、珠海3、引出--------改革开放师:是啊!多美啊!想去吗?那么你们明白它们什么缘故会变得如此漂亮呢?导:因为改革开放的力量!(出示幻灯片)十三、比较“两个”深圳请生小结,交流感受。
小学《春天的故事》教案
编写阅读教案:春天的故事一、教学目标•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春天的故事》故事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工具:图片、手偶,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图片引入春天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好奇与期待。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2. 导入故事(10分钟)•准备好故事《春天的故事》,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并告诉学生故事中有关春天的内容。
3. 故事阅读(20分钟)•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
•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的关键词和描述,例如:花朵、阳光、温暖、新绿等。
4. 故事理解(15分钟)•给学生提问,确保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例如:故事中讲了哪些春天的特点?春天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5. 图片展示(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与春天相关的图片,包括花朵、树木、昆虫等。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6. 角色扮演(15分钟)•准备好手偶,每个学生分发一个手偶。
•将故事中的角色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分别扮演角色,通过互动对话,进一步理解和表达故事中的内容。
7. 感悟与分享(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故事中,春天是如何改变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的?•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收获。
8.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强调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春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五、板书设计春天的特点和变化•花朵•新绿•温暖•阳光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和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了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春天的感受,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春天的故事6|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春天的故事6|教科版教学目的:1、知道邓小平是我国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引领全国人民树立有特征的社会主义。
2、了解革新开放以来五个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树立的辉煌成就,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开展,树立剧烈的爱国感情。
3、经过对以后革新开放的看法,增强对祖国现代化树立的自决计和自豪感,人是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引导先生从观察中寻求发现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逐渐扩展,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开展的理想。
难点:增强对祖国现代化树立的自决计和自豪感。
教学进程:一、导入1、出示深圳现代的美景图,鼓舞先生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产业兴旺、交通便利、设备先进、环境优美〕2、出示深圳30年前的历史旧照,交流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荒芜、偏远、贫穷、技术落后〕〔大相径庭〕3、简介事先的社会背景消费力开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处置、科技教育落后4、板书课题二、新授〔一〕、经济特区与开放城市1、缅怀邓小平爷爷为了中国人民的束缚与幸福,为了祖国的独立与强盛,为了世界的战争与提高,邓爷爷不知疲倦的妥协了终身,他是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
我们要永远铭刻他的勋绩。
2、了解五个经济特区的兴盛与开展的历程播放邓小平南巡的视频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革新开放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议在东部沿海树立经济特区,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试办经济特区。
特区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国度指导人的关心。
先后在东部沿海树立了珠海、厦门、汕头、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3、出示地图。
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展,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开展。
检查地图,了解14个开放城市的天文位置。
1984年,党和政府做出了开缩小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的决议。
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4、出示大连、上海的美景图。
学唱«春天的故事»5、小结革新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兴盛与开展。
课案设计—《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剑阁县公兴督导办金仙小学张康明一、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第二单元第2课《春天的故事》(一)二、教学目标:1、知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记住我国东南沿海建立的的五大经济特区。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知道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教学辅助工具:PPT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2、师引导:①歌词中“中国的南海边”指的是哪里?②歌词中“这位老人”指的是谁?③、1979年为什么是春天啊?3、幻灯片出示邓小平资料(二)、导入新课:1、师:1979年,邓小平爷爷决定将深圳建设成为经济特区,才有深圳今天的繁华,那么以前的深圳你觉得是怎样的呢?2、生:自由汇报自己心目中的旧深圳3、幻灯片出示贫穷落后深圳的图片4、学习课本30页中“小渔村的变迁”5、幻灯片出示繁华深圳的图片,与旧深圳进行对比6、引导:除了深圳,中国是否还有其他经济特区呢?7、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32页的中国地图,找出剩余四个经济特区(海南、珠海、厦门、汕头)8、引导:这四个地方在建成经济特区以前是什么样的?9、教师出示另外四个经济特区的图片(三)、拓展思维:1、师引导:既然中国的经济特区有五个,为何是深圳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实验田”?2、深圳是怎样发展起来的?3、延伸:国家为什么决定将这个五个地方建成经济特区?预设答案:①它们是沿海城市,交通便利②方便推销中国产品③方便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四)、拓展延伸:1、师:看到新中国在改革浪潮推动下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心里没有什么话想说吗?2、生畅所欲言3、师:最后,就让我们在《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出我们身为中国人的喜悦、自豪、骄傲,也期盼中国还会再有一个更为崭新的时代。
六、板书设计:二、春天的故事1、小渔村的变迁:深圳——经济特区的代表(“窗口”、“实验田”)2、五大经济特区---深圳、海南、珠海、厦门、汕头。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2春天的故事2|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2春天的故事2|教科版《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采用访问或采访的方法搜集信息的能力。
3、感悟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采用访问或采访的方法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以视频《春天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歌吗?平时都喜欢听什么歌?2、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歌的名字就叫做《春天的故事》,仔细听歌,并认真看歌词,看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同时出现歌词。
3、这位老人是谁?(邓小平)4、中国迈出了新的步伐,这就象征着我国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在你的印象中春天是什么样的?(充满生机的、气象万千的、万物复苏的。
)5、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春天的,今天老师也带大家走进《春天的故事》(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课前同学们回家调查的情况,看看三十来人们生活的变化1、你们知道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制定改革开放的方针吗?现在让我们来了解在此之前人们的生活状况。
拿出课前调查的表格,选取你了解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来介绍一下。
2、出示课前的调查表格:请同学们从衣、食、住、行、用、娱乐等方面谈,从与父母或爷爷奶妈的交谈中,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3、出示同学们搜集回来的旧相片,越早的越好,比如爷爷奶妈那代人的相片能体现生活水平的就可以。
4、出示老师找的相片(老师自己自家的相片,沙朗小学的过去的相片;网上搜来的粮票、油票、布票等)(老师还查到了一个内容,在七十年代,每户口家吃的都是供应的粮食,每个人每个月只有三两油可供食用。
这些油在现在你能吃了一个月吗?)5、出示同学们拍的现在家里和家人的相片,也从上面五个方面去拍。
6、出示60、80、90年代的四大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第二单元祖国我为你自豪
第2课春天的故事(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查找关于改革开放的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丰衣足食,健康成长;国家富强,国际话语权日益彰显。
而这一切的到来,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了一个圈----中国的航船就此步入快车道,人民生活质量节节攀升。
本节课,我们就重温历史,饮水思源。
二、新课教学
1、身边的变化---从身边的学校面貌变化看发展(出示图片)
2、小渔村的变化----从深圳的变化看祖国的凤凰涅槃(图文展示)(1)曾经偏僻落后的深圳
三十几年前,这里是一个总面积不到3平方千米,人口不足3万,十分偏僻、荒凉的小渔村。
(2)如今现代化大都市
到2002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504.25万,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561美元,是一座“一夜崛起之城”。
(3)、深圳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国家先后建立了5个这样的
经济特区,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学生答后教师小结:①深圳的发展靠的就是优越的地理位置——海上运输发达和国家给予的特殊经济发展政策;②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
(4)、祖国建设成果图片拓展: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浦东新区、新农村建设
3、过去与现在,人们的生活今非昔比。
请用一句话表述自己此刻的心情。
4、思考、讨论:我国经济快速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5、聆听旋律,缅怀伟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三,课堂小结
我们身边的变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窗口,同样,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千家万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一个家庭的变化可以见证一段历史。
我们今天共同回顾了一个春天的故事,作为小学生要格外珍惜今天、好好学习,时刻准备着谱写明天一曲新的“春天的故事”。
四、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和书中问题
附板书:
身边的变化改革开放暖人心
春天的故事小渔村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饮水思源邓小平
……
【剑阁县长岭乡小学六年级常识组2013年3月21日下午第三节课《品德与社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