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试验

合集下载

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
参与凝集试验的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凝集素第二节凝集试验正离子负离子层凝集反应的原理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出现可见的颗粒凝集负电荷负电荷抗原负电荷抗原二分类及方法1直接凝集试验玻片法试管法试管法2间接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验3协同凝集试验第二节凝集试验一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的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直接结合并出现凝集现象颗粒性抗原凝集素1玻片法凝集试验方法评价
抗体种类
IgA:二体 IgD: IgE: IgM:五体
IgG结构
IgA结构
Ig A:存在于血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 13% ) 和外分泌液中
IgM 等结构
IgM:血液中 IgE:血清中,0.002%
IgD:血清中,1%
抗体的产生部位
胸腺 一级淋巴器官 骨髓 (鸟)法氏囊 淋巴器官 淋巴结(约500-600个)
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鉴定: 用已知抗体鉴定未知的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 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抗原(antigen)
是一类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 淋巴细胞(免疫原性),并能与这些产物在 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反应原 性)。
(一)抗原的性质 抗原的性质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reaction)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裂 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织浸出液等) 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适量电介质存在下,形成 肉眼可见的细微的白色沉淀。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reaction) 可溶性抗原+相应抗体 肉眼可见的沉淀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间接凝集反应
协同凝集试验 葡萄球菌A蛋白是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特异性表面抗原,能与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的 IgG 协同凝集试验 分子的Fc片段相结合,结合后的IgG仍保持其抗 体活性。当这种覆盖着特异性抗体的葡萄球菌与 相应抗原结合时,可以相互连接引起协同凝集反 应,在玻板上数分钟内即可判定结果(加图图八)。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快速鉴定细菌、霉形体和病毒 等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标题:深度解析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检测梅毒感染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结果对于梅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度解析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常用方法,包括其原理、操作流程、结果解读以及临床应用,并对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意义进行探讨。

1.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原理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了梅毒。

常用的方法包括不同类型的血清学试验,如血浆凝集试验(RPR)、螺旋体血清凝集素试验(TPPA)和梅毒血清酶免疫吸附试验(EIA)。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含有特异性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从而进行梅毒的诊断。

2.操作流程及常用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操作流程包括标本采集、标本处理、试剂配置、反应操作等步骤。

常用的方法包括RPR、TPPA和EIA。

RPR是一种快速筛查试验,可以在诊断初期进行使用,但其结果需要进一步确认。

TPPA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确认试验,可以用来确认疑似梅毒感染的患者。

EIA是一种定量检测方法,可以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的抗体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感染程度。

3.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结果需要进行准确解读。

阴性结果可以排除梅毒感染的可能,但也有假阴性的风险;阳性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及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梅毒感染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阻断梅毒的传播。

4.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时,我们需要充分理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结果需要综合分析,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断,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影响。

对于梅毒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总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结果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度解析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常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为了准确诊断梅毒,血清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常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1. 微量血试验微量血试验是常用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之一。

它的优势在于只需要很少的血液样本,却能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该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诊断梅毒。

这些抗体在感染后数周内开始产生,并持续存在于血液中。

微量血试验通常采用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进行。

2. 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是另一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该试验可以评估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水平。

试验原理是将患者血清与一定量的抗原(梅毒螺旋体)混合,并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螺旋体与血清中的抗体结合沉降形成的沉降率。

沉降率越高,说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越高,暗示患者可能存在梅毒感染。

3. 链球菌溶血试验链球菌溶血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反应型血清学试验,也可用于梅毒的检测。

该试验基于患者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与试剂中的链球菌溶血素结合的反应。

通过测定溶血素结合率,可以评估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一旦患者感染了梅毒螺旋体,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的水平会升高,从而反映出可能存在梅毒感染。

总结回顾: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常用方法。

微量血试验、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和链球菌溶血试验是其中常见的三种方法。

微量血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诊断梅毒;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通过观察螺旋体与血清中的抗体结合沉降形成的沉降率评估抗体水平;链球菌溶血试验则是通过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的结合率进行评估。

这些试验的目的都是为了准确诊断梅毒感染,帮助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展和传播。

个人观点和理解:虽然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这些试验对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验七 血清学试验

实验七  血清学试验

④结果判定 判定结果时用“+”表示反应的强度。 判定结果时用“+”表示反应的强度 表示反应的强度。 液体完全透明, ﹟:液体完全透明,菌体完全被凝集呈伞状沉于 管底,振荡时,沉淀物呈片状、 管底,振荡时,沉淀物呈片状、块状或颗粒状 100%的菌体被凝集)。 (即100%的菌体被凝集)。 +++:液体略呈混浊, +++:液体略呈混浊,菌体大部分被凝集沉于管 振荡时情况如上(75%菌体被凝集)。 底,振荡时情况如上(75%菌体被凝集)。 ++:液体不甚透明,管底有明显的凝集沉淀,振 ++:液体不甚透明,管底有明显的凝集沉淀, 荡时有块状或小片絮状物(50%菌体被凝集)。 荡时有块状或小片絮状物(50%菌体被凝集)。 +:液体透明度不明显或不透明,有不甚显著的 液体透明度不明显或不透明, 沉淀或仅有沉淀的痕迹(25%菌体被凝集)。 沉淀或仅有沉淀的痕迹(25%菌体被凝集)。 液体不透明,管底无凝集, -:液体不透明,管底无凝集,有时管底可见有 一部分沉淀,但振荡后立即散开呈均匀混匀。 一部分沉淀,但振荡后立即散开呈均匀混匀。
2、琼脂扩散试验 称取1g琼脂粉 加至100ml 琼脂粉, ①琼脂板制备 称取1g琼脂粉,加至100ml 0.5% 石炭酸生理盐水中,煮沸使之溶解。 石炭酸生理盐水中,煮沸使之溶解。待温度降 55℃左右时浇玻板,厚约2 3mm左右 左右。 至55℃左右时浇玻板,厚约2~3mm左右。 在琼脂凝胶上打梅花孔,孔径为2mm, ②打孔 在琼脂凝胶上打梅花孔,孔径为2mm, 中间孔和周围孔间的距离大约为3mm。 中间孔和周围孔间的距离大约为3mm。 中间孔加炭疽沉淀血清, ③加样 中间孔加炭疽沉淀血清,周围孔中分别 加,炭疽沉淀抗原、待检抗原及盐水。 炭疽沉淀抗原、待检抗原及盐水。 将琼脂凝胶板放置湿盒中, 37℃ ④作用 将琼脂凝胶板放置湿盒中,于37℃扩散 24~72h,每天观察结果,观察三天。 24~72h,每天观察结果,观察三天。 抗原抗体扩散时, ⑤结果观察 抗原抗体扩散时,在两孔间比例最合 适的位置出现白色沉淀线, 适的位置出现白色沉淀线,出现白色沉淀线即 为反应阳性,不出现白色沉淀线为反应阴性。 为反应阳性,不出现白色沉淀线为反应阴性。

梅毒血清学实验分两类

梅毒血清学实验分两类

梅毒血清学实验分两类: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心磷脂做抗原,检查血清中的抗心磷脂脂抗体,即反应素,属于这一类的试验的VDRL试验,USR试验及RPR(快血清反应素)试验,可作定量测定,可用于观察疗效,判断是否复发及再感染,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试验:用活的或死的梅毒螺旋体或其成份来测抗螺旋体抗体,属于这一类的试验有荧光螺旋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这类试验的特异性强,可用作证实试验,但不能用作观察疗效,判断复发及再感染。

当感染梅毒后,人体内会产生两类抗体,类是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另一类则是针对类脂质的抗体。

针对类脂质的抗体因不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因此无特异性,除感染梅毒外,患另外一些疾病以及生理状况的改变,体内也可能产生低滴度的抗类脂质抗体。

诊断梅毒时,所做的梅毒血清学检查即检测这两类抗体。

前面提到的RPR试验,即为检测类脂质抗体的实验;而TPHA则为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实验。

因RPR是检测类脂质抗体,而不是直接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实验,因而无特异性,凡能导致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均能使RPR阳性。

除梅毒外,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海洛因成瘾等,都可导致RPR阳性。

梅毒以外其他原因造成的RPR阳性有一个特点,滴度一般较低,小于1:8。

RPR实验容易出现假阳性,医生常同时做特异性较强的TPHA实验来证实梅毒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TPHA等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实验,在一般人中也有1%的假阳性。

国内曾报道某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TPHA阳性者竟有一半是假阳性。

已知可造成TPHA阳性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糖尿病、结肠癌、淋巴肉瘤、丙型肝炎、肝硬化、AIDS、麻风、生殖器疱疹、海洛因成瘾等。

除疾病外,某些生理状况的改变,如妊娠,也可导致RPR及TPHA阳性。

免疫检验考试辅导:血清学试验的特点

免疫检验考试辅导:血清学试验的特点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是指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可变区结合的特异性,是由两者之间空间结构互补决定的。

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主要依靠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和抗体末端可变区的氨基酸排列和立体构型,只有抗原决定簇的立体构型和抗体分子的立体构型完全吻合,才能发生反应。

如抗新城疫病毒的抗体只能与新城疫病毒结合,而不能与其他病毒结合。

但较大分子的蛋白质常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如果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含有部分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则发生交叉反应。

如肠炎沙门氏菌的抗血清能凝集鼠伤寒沙门氏菌。

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交叉反应的程度越高。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高度特异性的特点,在疾病诊断中可用抗原、抗体任何一方作为已知条件来检测另一未知方。

(二)敏感性
抗原抗体的结合还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特点,不仅可检测定性,还可以定量检测微量、极微量的抗原或抗体,其敏感度大大超过当前所应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血清学试验的敏感性视其种类而异(表11-1)。

表11-1 血清学试验敏感性比较
测定方法
敏感性(每升)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1mg
火箭电泳
<0.5mg
对流电泳
<0.1mg
免疫电泳
<5~10mg
凝集试验
1μg
血凝抑制试验
0.1μg
补体结合试验
0.1μg
放射免疫分析法
<1pg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ng
定量免疫荧光分析<1pg
1 2 下页。

第九章血清学试验

第九章血清学试验

第九章血清学试验§9-1血清学试验概述一、血清学试验的概念概念: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之间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所以将体外发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称为血清学反应或血清学试验。

在体内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是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作用。

二、血清学试验的特点(一)特异性和交叉性(二)敏感性(三)可逆性(四)反应的二阶段性(五)最适比例与带现象(六)用已知测未知三、影响血清学试验的因素(一)电解质常用0.85%~0.9%(人、畜)或8%~10%(禽)的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免疫标记技术)作为抗原和抗体的稀释液或反应液。

(二)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加速抗原抗体结合和反应现象的出现。

(三)酸碱度血清学试验要求在一定的pH下进行,常用的pH值为6~8,(四)振荡适当的机械振荡能加速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五)杂质和异物每批血清学试验都应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试验。

四、血清学试验的应用及发展趋向(一)血清学试验的应用传染病、寄生虫病、肿瘤、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确诊。

在动物疫病的群体检疫、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定量、物种及微生物鉴定和分型等方面。

基因分离,克隆筛选,表达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纯化等,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二)血清学试验的发展趋向反应的微量化和自动化方法的标准化和试剂的商品化技术的敏感特异和精密化检测技术的系列化方法简便快速。

§9-2凝集试验一、凝集试验的概念凝集试验: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在红细胞、乳胶等颗粒性载体表面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复合物互相凝聚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称为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test)。

参与凝集试验的抗原称凝集原,抗体称凝集素。

二、凝集试验的类型(一)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test)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并出现凝集现象的试验称直接凝集试验。

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

2、胶乳凝集试验
3、协同凝集反应
抗体致敏载体,载体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A蛋白(SPA) SPA具有与IgG的Fc段结合的特性。
第三节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reaction)
可溶性抗原(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 裂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织浸出 液等)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适量电介质存在 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细微的白色沉淀。
第一节 血清学试验概述
二、特点
特异性与交叉性 敏感性 反应的可逆性 反应的二阶段性 最适比与带现象 用已知测未知
第一节 血清学试验概述
三、影响血清学试验的因素 电解质 温度 酸碱度 震荡 杂质和异物
第一节 血清学试验概述
四、应用及发展趋向
血清学试验在医学和兽医学领域已广泛应用,可 直接或间接从传染病、寄生虫病检出相应的抗原 或抗体。 血清学试验还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定 量、物种及微生物鉴定和分型等方面。 血清学试验也用于基因分离,克隆筛选,表达产 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纯化等,已经成为现代分 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ELISA )
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的表面,酶标 记物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后,形成酶标 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在遇到相应底物时,结 合物上的酶催化底物产生水解、氧化或还原 等反应,从而生成可溶性或不溶性的有色物 质,可用肉眼或酶标测定仪判定结果。颜色 的深浅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量成正比,因此, 可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定量抗体或抗原。
第三节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reaction)
可溶性抗原+相应抗体 肉眼可见的沉淀
第三节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reaction)

血清学试验流程

血清学试验流程

血清学试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血清学试验流程血清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各种生物标志物,如抗体、抗原等,以帮助诊断疾病、评估免疫状态等。

实验室血清学常用检测方法

实验室血清学常用检测方法

常用血清学检测方法介绍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兽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多数动物传染病都已经研制成ELISA检测方法。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

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

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

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

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2、ELISA的类型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情况以及检测的具体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用于动物疫病检测的ELISA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在临床检验中,此法适用于检验各种蛋白质、微生物病原体第二价或二价以上的大分子抗原,但不适用于测定半抗原及小分子单价抗原,因其不能形成两位点夹心。

例如猪瘟病毒检测ELISA、禽流感病毒抗原捕获ELISA,就是根据这种原理设计的。

②.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反应模式与双抗体夹心法类似。

用特异性抗原进行包被和制备酶结合物,以检测相应的抗体。

与间接法测抗体的不同之处为以酶标抗原代替酶标抗抗体。

乙肝HBs的检测常采用本法。

本法关键在于酶标抗原的制备,需要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寻找合适的标记方法。

此法中受检标本不需稀释,可直接用于测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对高于于间接法。

此外,该方法不受被检动物种属差异的限制。

③.间接法测抗体间接法是检测抗体常用的方法。

其原理为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抗免疫球蛋白抗体),检测与固相抗原结合的受检抗体(见图1)。

4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

4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

二、方法与步骤
(一)试验材料
病毒
必须是具有感染力的病毒,先进行病毒 滴度的测定。
细胞培养,将病毒10倍稀释接种敏感细 胞,观察CPE,确定滴定终点以CCID50 或LD50表示。
标准病毒试验浓度:100 CCID50/单位 体积或100 LD50/单位体积。
(一)试验材料
抗体
包含病毒抗体阳性和阴性血清。 用细胞培养法测病毒抗体的滴度:将倍比稀释
=(71-50)/(71-29)=0.5
大于50%的CPE阳性率血清稀释度的对数+距离比例×稀释 系数的对数=lg10-3+0.5 ×lg0.1=-3.5,其反对数是10-3.5。
阳性血清组的病毒CCID50为10-3.5/0.1ml。
因抗血清组的CCID50为10-3.5,阴性血清组的病毒 CCID50为10-5.5,所以10-3.5-10-5.5=2,表明分离的病毒 是与中和抗体相对应的病毒。
lgCCID50=大于50%的CPE阳性率血清稀释度的对 数+距离比例×稀释系数的对数=lg10-5+0.5 ×lg0.1=-5.5,其反对数是10-5.5.
阴性血清组的病毒CCID50为10-5.5/0.1ml。
用Reed-Muench计算 表: 阳性组血清病毒CCID50的计算
病毒稀释 CPE孔数
第六章 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
第一节、中和试验
(neutralization test)
概念:体外将病毒与特异抗体混合并 发生反应,再将混合物接种至敏感的 宿主体内,然后测定残存病毒感染力 的方法。
– 中和抗体:凡与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 感染力的抗体。
–优点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中和抗体在体内存在时间长。

12 经典血清学试验

12 经典血清学试验

十二章经典血清学实验一、名词解释凝结性实验:按照是否产生凝结现象,用已知抗体或抗本来判定相应(未知)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反应。

凝集反应: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在颗粒性载体表面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段时光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反应中的抗体称为凝集素。

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浮上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在一种与免疫无关的惰性载体颗粒表面,使其成为致敏载体,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凝集的现象。

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表面抗原,能与IgG分子的Fc片段结合,当SPA-Ab与相应抗原结合时,就可产生协同凝集反应。

HA:有些病毒具有能凝集某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红细胞的特性,依此特性建立的检测主意称为病毒血凝实验。

HI:按照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抑制血凝现象建立的检测主意称为血凝抑制实验。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

参加沉淀反应的可溶性抗原称为沉淀原,抗体称为沉淀素。

琼脂免疫蔓延: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蔓延,当二者在比例适当处相遇,即发生沉淀反应。

反应的沉淀物因颗粒较大,故在凝胶中不再蔓延,而形成沉淀带。

电泳:带电质点在电场中向着带异向电荷的电场移动。

免疫电泳:由琼脂双蔓延与琼脂电泳技术结合的实验。

凝集价/滴度/抗体效价:浮上50%以上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凝集价。

沉淀价:环状沉淀实验时,以浮上白色沉淀环的最高抗原稀释倍数作为沉淀素的效价,即沉淀价。

中和指数:在尽头法中和实验中,使病毒感染力减少至50%的血清中和效价称为中和指数。

中和效价:中和实验中,被检血清中抗体中和病毒的能力。

病毒的毒价:引起半数感染动物死亡的病毒最小量。

第1页/共5页二、简答题1.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有何用途?2.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区别?(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各有什么特点?)3.琼脂凝胶免疫蔓延实验有哪些不同的主意?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蔓延,当二者在比例适当处相遇,即发生沉淀反应。

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
第七章 血清学试验
微生物以及其他一些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能在机体的血清中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在体外相遇,可以表现出凝聚、沉淀、溶解、补体结合等多种反应,这些反应的试验都是采用免疫血清来进行的,所以称为血清学试验。现将其原理及其应用作简要介绍。
( 2)试管法 在一系列的小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稀释度的被检血清,最后一管以生理盐水代替血清,作为对照。在各试管中,再滴加等量细菌悬液,使均匀混合,置于水浴( 52~ 55℃)保温约 4h后,观察结果,而后再置于 4℃冰箱中过夜,再观察结果。以最高稀释度血清管发生凝集者,为免疫血清的凝集效价。凝集效价越高,则说明抗体含量越多。
一、 抗原与抗体
(一)抗 原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并能与所产生的抗体进行结合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1. 抗原的性质
( 1)抗原一般为大分子胶体,相应分子质量在 10万以上。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抗原性越高。由于大分子胶体物质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因此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将微生物细胞或动物红血球的悬浊液与含有相应特异抗体的血清混合,可以在电解质( 0.85%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聚块,这种现象,就叫凝聚反应。参与反应的微生物细胞或血球等,称为凝集原,免疫血清中的特异抗体,称为凝集素。
1. 试验方法
( 1)玻片法 吸取一滴经生理盐水( 0.85%NaCL)稀释的免疫血清置于玻片上,另加一小滴细菌悬液(用生理盐水制成的菌液)。使之充分混合,在几分钟内,即可出现凝集现象。同时以生理盐水代替免疫血清作对照。
有关免疫电泳的应用,由于具体操作上的不同,还有其他多种方法,例如“火
箭”免疫电泳、交叉免疫电泳等等。
2. 沉淀反应与凝聚反应的区分

血清学试验名词解释

血清学试验名词解释

血清学试验名词解释血清学试验是一种客观检测病人血清中化学成分的实验过程,它可以帮助医生们更准确地诊断病人的疾病,同时也能够排查出可能的疾病危险因素。

血清学试验也被称为血液化学分析,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患者的血清成分,临床血清学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血清生化分析、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脂质代谢紊乱和骨骼质量检查等。

一、血清生化分析血清生化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血清学试验,它可以检测出血清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如蛋白质、糖类、磷、钾、钠、氯离子等,它们能够帮助医生们更精确地检测病人的状况,以及每种疾病的发病机制。

二、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也是血清学试验的一种,它可以测量血清中的一组特殊的物质,如胆红素、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等,这些物质可以反映出患者肝脏正常运作能力的程度,从而帮助医生们进行诊断。

三、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也是血清学试验的一种,它通过测量血清中的一组特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氮、血清肌酐、血钾、血磷等,来反映患者肾脏正常运作能力的程度,提供肾病的早期诊断和分类。

四、脂质代谢紊乱检查脂质代谢紊乱检查也是血清学试验的一种,它可以测量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代谢相关物质,以及一些炎症分子,如C反应蛋白、白介素-6、载脂蛋白A1等,这些物质的水平可以用来反映患者的脂质代谢状况,为预防和治疗脂质代谢紊乱提供重要的参考。

五、骨骼质量检查骨骼质量检查也是血清学试验的一种,它可以检测血清中的钙质、磷质、胱抑素C、尿酸等特殊物质,以及一些炎症分子,如载脂蛋白A1、白介素-6等,这些物质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骨骼健康情况,帮助医生们进行准确的诊断与治疗。

血清学试验是用来帮助医生们更准确诊断病人疾病的一种实验过程,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患者的血清成分,帮助医生们排查出可能的疾病危险因素。

目前,血清学试验主要包括血清生化分析、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脂质代谢紊乱检查和骨骼质量检查五个部分,它们能够帮助医生们进行准确的诊断,同时可以为患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浅谈影响血清学实验因素

浅谈影响血清学实验因素

交流浅谈影响血清学实验因素韩贞珍(辽宁省葫芦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25000)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发展,免疫动物或感染动物的血清 型中特有的免疫抗体或感染抗体,可以通过血清学进行检 测,识别出抗体的种类和血清中的抗体量。

血清学鉴定最有效广泛使用的试验包括:凝集反应(包 括玻片凝集、试管凝集、乳胶凝集)补体结合试验、琼脂免 疫扩散试验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影响血清学试验数据 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院电解质、温度、酸碱度、振 荡、时间、杂质和异物。

1电解质在血清学反应试样中,玻片凝集是直接凝集,定量的血 清和等量的抗原反应,不需要电解质。

但试管凝集是间接凝 集试验需要有电解质参与,当抗原与抗体发生结合后,由亲 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的过程中,须有电解质参与才能进一步 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失去电荷,水化层破坏,复合物相互 靠拢聚集形成大块的凝集或沉淀,若无电解质参加,则不出 现可见反应。

为了促使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在禽流感抗 体检测试验中常用0.85%氯化钠(pH7.4,121益髙压灭菌 15min,4益保存备用)作为抗原和抗体的稀释液或反应液。

但电解质的浓度不宜过髙,否则会出现盐析现象。

2温度抗原与抗体的结合除本身特有的特异性外,再结合反应 过程受温度影响,温度对结合的效果至关重要。

但在一定温 度范围内,温度越髙,抗原、抗体分子运动速度越快,这可 以增加其碰撞机会,加速抗原抗体结合和反应现象的出现,如凝集和沉淀反应通常在37益恒温箱(即将试验材料加盖密 封膜,起到保湿作用冤,以促进反应现象的出现,若用56益水浴则反应更快。

但并不是所有的抗原抗体反应都是温度越 髙反应越快,效果越好。

有的抗原抗体结合需长时间在低温 下才能使反应完成的比较充分、彻底,如有的补体结合试验,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试验,在0耀4益冰箱结合效果 更好。

3酸碱度任何微生物的生存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环境的pH直 接影响微生物的生存和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已知免疫血清与细菌的可溶性抗原
接触,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时,于两液交
界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环,来指示 抗原的存在。
抗原、抗体必须澄清
Ag
抗体比重大,可形成清晰的界面
Ab
• (三)荚膜肿胀试验

1.原理

用荚膜免疫血清(含抗体)与检材中细菌的荚膜抗原特异性
结合形成复合物,使荚膜呈肿胀现象。

2.方法
• (四)制动试验 • 原理 将特异性抗血清与相应运动活泼的细菌
悬液混合,则抗鞭毛抗体与鞭毛抗原结合,使 鞭毛强直、相互粘着而失去动力,细菌运动停 止,从而证明相应细菌的存在。 • 方法 将待检标本或增菌培养液1滴置于玻片 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菌运动情况。再于待检标 本上加1滴适当稀释的抗血清,混匀,作悬滴 镜检。 • 结果 若滴加抗血清3~5分钟内,细菌运动停 止,菌体凝集成块为制动试验阳性;反之,滴 加抗血清后,细菌运动无改变为制动试验阴性。

(1)处理标本

标本用蒸馏水洗涤,接种于小鼠皮下,次日抽取皮下渗出液
(2)取洁净玻片一张,两侧各加待测 菌1~2接种环,于一侧加抗血清,另一 侧加正常兔血清,混匀;再于两侧各加 1%美蓝水溶液,加盖玻片,湿盒内室 温5~10分钟。
标本
(3)结果 阳性:试验侧为蓝色菌体周围可见界限清晰、厚薄不等的无 色环状物。对照侧无此现象。 阴性:试验侧与对照侧均不产生无色环状物为阴性。
• 原理
• (二)固相酶联免疫试验(ELISA)
• 1.基本原理 • ⑴使抗原和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
免疫活性。 • ⑵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
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 性。 • ⑶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 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 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 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 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 如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 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 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 ⑴玻片法:为定性试验方法
生理盐水 血清
室温下,先在生理盐水中涂菌,再 在血清中涂菌
天气冷,室温低的话,放在37℃水 浴两分钟
结果:1.都不凝,阴性 2.生理盐水不凝,血清凝, 阳性 3.生理盐水凝,结果无意义
• ⑵试管法:为定量试验方法
• 倍比稀释抗血清,每管加等量抗原,以 免疫血清最高稀释度仍有明显凝集者为 该菌的凝集效价。可定性、定量,定性 结果比玻片法更可靠。
• 2.间接凝集试验(indirect agglutination)
凝 集 载体颗粒 抗原 抗原致敏颗粒
•3.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凝 集
抗原 载体颗粒 抗体
4.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标 有抗原
凝 集
本 无抗原
5. 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金葡


• (二)沉淀试验(precipitation)AgAb
• 三、血清学鉴定试验的主要类型 • 1. 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 2. 沉淀试验(precipitation) • 3. 荚膜肿胀试验 • 4. 制动试验
• (一)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 1.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而出现的可见 的凝集小块,试验方法有两种:
• ⑵Ag+Ab——>抗原抗体复合物(Ag -Ab complex)
• 反应有特异性:象锁和钥匙的关系
• 2.检测时,用一种已知的成分去检测另 一种未知的成分,两者发生反应生成复 合物,说明有该未知物。
• 如:某细菌S是一种抗原,用它的特异性 抗体来检测它:
生成抗原抗体 复合物说明该菌存在
未生成抗原抗 体复合物说明该菌不存在
• 2.方法类型
• ⑴双抗体夹心法
• 本法只适用于二价或二价以上较大分子 抗原的检出和定量分析,而不能用于半 抗原等小分子的测定。
标本(含 抗原)
酶标 抗体
底物
加显色剂后底物显色 底物
酶标抗体
标本(含抗原)
• ⑵间接法包被 抗原标本 Nhomakorabea含抗 体)
酶标 抗体
底物
底物 显色
• ⑶竞争法
酶标
底物
参竞争法可抗原用于测定抗原,也可
• 多价血清(polyvalent serum)该血清含有两种 (或型)以上细菌的相对应的抗体。
• 单价血清(monovalent serum)该血清只含有一 种(或型)细菌的相对应的抗体。
• 因子血清 细菌含有多种抗原成分,用细菌免疫动物后 制备的抗血清,除少数不出现交叉凝集外,大多数还 需要用具有共同抗原的其他细菌将抗血清中的共同抗 体吸收,使其只留下一型或部分所需的特异性抗体, 称因子血清。
检测系统
未Ag知 不未存知在
Ab
未生Ag成
• 二、概念与分类 • 1.血清学试验——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或用
已知抗原检测抗体的试验。多在体外进行,但 因为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试验时一般要用 血清,所以叫做血清学试验。
• 2.血清学试验包括:血清学鉴定和血清学诊断 • 血清学鉴定——用已知抗体去检测抗原。 • 血清学诊断——用已知抗原去检测抗体。
• 一、概念
• 血清学诊断——是指用已知抗原检测病人血清 中的相应抗体,以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 二、常用于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以下 几种:
• 凝集试验、沉淀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 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ELISA
• (一)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ndirect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 一、概念
• 血清学鉴定——指用含已知特异性抗体 的免疫血清(诊断血清)去检测患者标 本中或培养物中的未知细菌及细菌抗原, 以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
• 二、诊断血清(diagnostic serum)的种类
• 诊断血清是用抗原免疫动物后取其血清而制成的。常 用于鉴定细菌的诊断血清主要有以下几种:
• 概述 • 第一节 血清学鉴定 • 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
(一)原理 1.背景知识 ⑴抗原(antigen Ag) 抗体(antibody Ab) 微生物相对于人体或动物是一种抗原,能引起 机体的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针对它的抗体。 如:毒素——>抗毒素 O抗原——>抗O抗体
H抗原——>抗H抗体 菌体多糖——>抗菌体多糖抗体
考 管用于测参定考品抗体。以测定抗原为
例,受(检不含抗抗原原)和酶标抗原竞争
与固相抗体结合,因此结合于 待 测固相的酶酶 抗标标 原 抗原量与底物受检抗原 管的量呈反比。
标本 (含抗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