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30930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管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从事消毒灭菌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成立消毒灭菌管理组织,由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感染管理科、护理部、药剂科、设备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其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和完善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2. 负责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3. 组织开展医院消毒灭菌技术培训;4. 对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
第五条医院设立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消毒灭菌工作。
消毒供应室应具备以下条件:1. 有固定的场所,设施齐全;2. 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消毒灭菌工作;3. 有完善的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4. 有合格的消毒灭菌设备和用品。
三、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第六条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以下操作规程:1. 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消毒对象、消毒方法、消毒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2. 消毒剂的配制: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或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配制,确保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3. 消毒剂的储存: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4. 消毒剂的更换:定期更换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5. 消毒方法的选择:根据消毒对象、消毒剂特点、消毒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6. 消毒剂的监测:定期对消毒剂进行浓度监测,确保消毒效果;7. 消毒设备的维护: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8. 消毒效果的监测: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质量。
第七条医院各科室应严格执行以下消毒灭菌操作:1.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前后,应进行手卫生;2. 无菌操作:进行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无菌物品的合格;3. 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根据诊疗器械的材质、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4. 环境清洁与消毒:定期对医疗机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5. 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运送、处理,防止污染和传播。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为了减少医院感染,我们制定了医院消毒灭菌与隔离管理制度,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
一、管理要求:1.各科室应根据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灭菌与隔离管理制度,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长负责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消毒灭菌与隔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医院所有消毒器械、消毒剂,均应符合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要求,物资采购部门负责审查相关证件(卫生许可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负责对产品检查验收。
二、基础措施:1.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2.医护人员上岗应穿戴整洁的衣帽,无菌操作应戴帽子、口罩,禁止穿工作服去食堂或医院以外的地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掌握七步洗手法和手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指征。
手消毒剂应注明开启日期,易挥发性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60天,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环境清洁消毒要求:1)空气净化与消毒:医院现采用自然通风、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方法,一般不使用化学法消毒空气。
紫外线消毒:一般每天下班后或上班前进行空气消毒60分钟,室内有人时不能使用。
在用于物体表面照射消毒时有效距离不宜超过1米,消毒有效区域为灯管周围1.5-2米,照射时间1小时。
每周用75%乙醇棉球擦拭灯管,每半年对灯管进行照射强度监测,辐照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更换;并有相应的照射、擦拭、监测记录。
2)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干燥。
普通科室病房、门诊的地面、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时,每日湿式清洁2次。
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
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
2023医院卫生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完整版)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各诊疗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其他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境、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清洁、消毒与灭菌等工作。
二、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的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
三、接触完整皮肤和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消毒。
四、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时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定期进行消毒。
五、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先清洁,再进行消毒灭菌。
六、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执行消毒→清洗→高低,选择正确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正确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处理;2、中毒危险性物品,选择中等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3、低度危险性物品,可用低水平消毒或清洁处理。
八、医院使用中的消毒灭菌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对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使用的科室及个人应遵从批准的使用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
九、各科室应根据相关要求定期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的各项监测:记录与资料保管工作,院感办负责检查与指导。
十、从事清洁、消毒灭菌等工作人员应加强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消毒、灭菌方法,根据潜在风险做好职业防护。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医院医疗服务安全及患者生命健康,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和设施器械卫生质量,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各个科室、病区、手术室、检验科、医疗器械科、供应室及医院卫生所内的环境卫生以及设施器械等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三、主要内容1.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责任制度2.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3.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程序的编制和管理4. 医院器械设备、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5. 医院院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管理6. 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四、医院消毒灭菌管理责任制度1. 院长负总责,保证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顺利开展,投入足够的资源和人力,并定期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检查。
2. 医院设立感染控制科室,并配备专职感染控制医生和护士,负责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工作。
3. 各科室设立专职感染控制护士,监督和执行本科室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4.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人员的职责:负责明确每个岗位的清洁消毒灭菌程序,以及安全使用化学消毒药品、灭菌设备的规范操作。
五、医院消毒灭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1. 医院设立消毒灭菌培训教育基地,并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教育。
2. 消毒灭菌培训内容包括:清洁消毒灭菌的基本知识、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同病原体的消毒灭菌方法等。
3. 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参加消毒灭菌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六、医院清洁、消毒、灭菌程序的编制和管理1. 医院感染控制科室负责编制医院各个科室的清洁、消毒、灭菌程序,并进行管理和监督。
2. 各科室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清洁、消毒、灭菌程序,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七、医院器械设备、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1. 医院采购的医疗器械设备要求有相关消毒灭菌的指导和说明书,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2. 医院的器械设备、物品要定期清洁消毒灭菌,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消毒灭菌的标准进行监测。
医疗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
医疗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医院环境与设备的卫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确保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订立本《医疗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订立,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相关部门。
第二条职责1.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订立、修改和监督执行。
2.各科室主任应严格依照本制度组织科室内医疗设备、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工作,并对其工作质量负责。
3.医疗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的消毒与灭菌管理,订立与设备相关的具体操作规程。
4.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院各科室的消毒与灭菌工作进行监督和引导。
第二章医疗设备的消毒与灭菌管理第三条分类与标识1.医疗设备依据使用部位、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并在设备上明确标识。
2.设备分类包含多次使用设备和一次性使用设备。
3.医疗设备应定期检查并确认其分类和标识是否正确。
第四条消毒与灭菌操作规程1.医疗设备科应订立与设备相关的消毒与灭菌操作规程,并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操作的规范性。
2.操作规程应包含设备消毒灭菌方法、消毒剂与灭菌剂的选择和使用原则、操作步骤、消毒后设备的储存和包装方式等内容。
第五条消毒与灭菌记录1.医疗设备科应建立医疗设备的消毒与灭菌记录,记录消毒剂和灭菌剂的名称、批号、使用日期、操作人员等信息。
2.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填写记录,并保证记录真实、准确。
第六条设备的定期检测1.医疗设备科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包含设备的功能性能和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
2.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消毒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第三章手术室、病房和门诊室等区域的消毒与灭菌管理第七条区域的清洁与消毒1.手术室、病房和门诊室等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干净乾净。
2.清洁和消毒工作应依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包含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原则、操作步骤等。
3.清洁和消毒工作应由专业的清洁人员进行,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从事消毒灭菌工作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原则,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各级医疗机构应成立消毒灭菌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或分管院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消毒灭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设立消毒供应中心(室),负责全院的消毒灭菌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室)应配备具有一定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员,负责消毒灭菌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消毒供应中心(室)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确保消毒灭菌工作有序进行。
三、消毒灭菌设施与设备第七条各级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置消毒灭菌设施和设备,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紫外线消毒灯等。
第八条消毒供应中心(室)应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消毒供应中心(室)应建立健全消毒灭菌设备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设备使用时间、使用人员、消毒灭菌效果等。
四、消毒灭菌物品管理第十条消毒供应中心(室)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制定消毒灭菌物品的采购计划,确保物品的供应。
第十一条消毒供应中心(室)应建立健全消毒灭菌物品的验收、储存、发放、回收、处理等制度,确保物品的安全、有效。
第十二条消毒供应中心(室)应定期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消毒灭菌操作流程第十三条消毒供应中心(室)应根据消毒灭菌物品的种类、性质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
第十四条消毒供应中心(室)应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包括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干燥、包装、储存等环节。
第十五条消毒供应中心(室)应对消毒灭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消毒灭菌的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的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科学规范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清洁与安全,防范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内的消毒灭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医用物品、环境表面等的消毒灭菌工作。
三、消毒灭菌分类及方法1.消毒分类(1)低级消毒:指使用低浓度消毒剂或者物理消毒法对一般非致病微生物进行杀灭。
(2)中级消毒:指使用中等浓度消毒剂对一般致病微生物进行杀灭。
(3)高级消毒:指使用高浓度消毒剂对耐热菌种和真菌进行杀灭。
2.消毒方法(1)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对医疗器械、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2)物理消毒:包括热消毒、紫外线消毒、高压蒸汽灭菌等多种方法。
四、消毒灭菌管理人员1.医院应设置专门的消毒灭菌科室,配备专业的消毒灭菌管理人员,包括消毒科主任、消毒科护士长、消毒员等。
2.消毒灭菌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消毒灭菌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做到熟练掌握各种消毒方法和设备的使用。
五、消毒灭菌设备和器材1.医院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灭菌设备和器材,保证其功能正常、维护及时。
2.消毒灭菌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六、消毒灭菌工作流程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灭菌工作流程,包括消毒灭菌计划、清洗消毒、包装储存等细节步骤。
2.消毒灭菌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规范和标准。
七、消毒灭菌记录和追溯1.医院应建立消毒灭菌记录档案,记录每一台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情况。
2.消毒灭菌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以上,保证消毒灭菌工作的可追溯性。
八、消毒灭菌监测1.医院应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采取抽样检测和定期水质检测等方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符合标准。
2.如发现消毒灭菌效果不达标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
九、消毒灭菌知识宣传1.医院应定期开展消毒灭菌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视和认识。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2篇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2篇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预防与控制感染性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诊疗活动的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
1.3 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医疗安全。
二、组织管理2.1 医院成立消毒灭菌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感染管理科、护理部、设备科等相关负责人担任成员。
2.2 消毒灭菌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对全院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评价。
2.3 各部门应设立消毒灭菌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消毒灭菌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消毒灭菌设备与设施3.1 医院应配备满足需求的消毒灭菌设备,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紫外线消毒车等。
3.2 消毒灭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3 医院应设立独立的消毒供应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院 reusable items 的清洗、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
四、消毒剂与消毒方法4.1 医院应根据消毒对象、用途、微生物种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4.2 消毒剂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采购、储存和使用,确保消毒效果。
4.3 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等。
物理消毒方法包括高温、高压、紫外线、微波等;化学消毒方法包括浸泡、擦拭、喷洒等;生物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臭氧处理等。
五、消毒灭菌操作流程5.1 消毒灭菌操作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
5.2 工作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作用时间、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5.3 消毒灭菌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5.4 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应做好标识,确保使用安全。
六、监测与评价6.1 医院应定期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检查、监测和评价。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部门和人员,以及对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
第三条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消毒灭菌管理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
二、消毒灭菌管理组织及职责第五条医院消毒灭菌管理组织由院长、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学装备部、后勤保障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院长负责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七条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和处理消毒灭菌工作中的问题。
第八条护理部负责组织护理人员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对护理人员进行消毒灭菌培训和考核。
第九条医学装备部负责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采购、管理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条后勤保障部负责医院环境卫生、消毒剂采购和供应,确保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剂质量。
三、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第十一条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应按照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达到以下要求:(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四)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应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剂和灭菌剂,并按照说明书使用。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记录应齐全,记录内容包括消毒灭菌日期、时间、人员、消毒剂和灭菌剂的名称、浓度、作用时间等。
医院灭菌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灭菌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避免医疗器械、设施和环境对患者及医护人员造成交叉感染,确保医疗机构内部环境清洁、无菌、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按《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卫生机构医疗器械灭菌管理规范》等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灭菌消毒工作,包括医疗器械、器械包、环境等所有涉及灭菌消毒工作的环节。
所有医务、护理、技术人员及与灭菌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医院设立专门的灭菌消毒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内所有灭菌消毒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规模设立相应的灭菌设备和消毒设施,并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第五条医院应定期开展灭菌消毒工作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全体工作人员清楚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和标准。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灭菌消毒档案,对灭菌消毒工作的记录、检测报告等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第二章灭菌消毒工作流程第七条医院灭菌消毒工作立项由医院灭菌消毒管理部门负责,明确灭菌消毒的内容、范围和目标。
第八条医院应当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灭菌消毒计划,并由灭菌消毒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和监督。
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灭菌消毒操作规程,明确各类工作人员的操作程序和标准。
第十条医院灭菌消毒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洗、灭菌消毒、包装、储存、输送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当有具体的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医院在灭菌消毒工作中应当全面落实单次性使用原则,确保医疗器械等物品不重复使用。
第十二条医院灭菌消毒工作中应当加强对设备、包装物、环境等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第十三条医院灭菌消毒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特殊患者和器械的处理和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建立灭菌消毒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灭菌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五条医院灭菌消毒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各部门的灭菌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灭菌消毒工作的检查、评估和考核机制,对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和奖惩。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包括消毒、灭菌、隔离、监测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医疗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当成立消毒灭菌管理组织,负责全院消毒灭菌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全院消毒灭菌工作的具体实施,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价。
第六条各临床科室应当设立消毒灭菌小组,负责本科室消毒灭菌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第七条医院应当配备专业的消毒员,负责消毒灭菌操作和设备的维护管理。
第三章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第八条医院应当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制定具体的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包括消毒剂的选择、浓度、使用方法、灭菌时间的确定等。
第九条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达到灭菌水平。
第十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第十一条环境、物品的消毒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消毒灭菌记录制度,记录消毒灭菌的日期、时间、地点、人员、物品、方法、效果等。
第四章消毒灭菌质量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制度,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消毒灭菌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对消毒灭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消毒灭菌操作技能和意识。
第五章特殊情况的消毒灭菌管理第十六条对于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医院应当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对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进行严格管理,不得重复使用。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对废弃的消毒剂、消毒器械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医院灭菌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三、管理制度1. 人员培训(1)医院应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确保其掌握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2)对新入职工作人员,应进行消毒灭菌知识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灭菌设备(1)医院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灭菌设备,如高压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紫外线消毒器等。
(2)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灭菌物品(1)手术器械、敷料、消毒剂等灭菌物品,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采购、储存和使用。
(2)灭菌物品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装、标识、储存和分发。
4. 灭菌操作(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灭菌操作时,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灭菌,确保灭菌效果。
(3)灭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密切观察灭菌器运行情况,确保灭菌参数达到要求。
5. 灭菌区域管理(1)保持灭菌区域清洁、干燥、无尘、无杂物。
(2)下班前,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确保安全。
6. 监测与评估(1)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消毒剂、灭菌物品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 应急处理(1)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
(2)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四、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医院感染安全的工作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的工作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原则,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消毒灭菌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医院应成立消毒灭菌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医院消毒灭菌工作。
第六条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委员会下设消毒灭菌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消毒灭菌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院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消毒灭菌相关工作。
第三章消毒灭菌方法与要求第八条医院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方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第九条医院应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医院应加强对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医院应加强对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建立消毒灭菌质量档案,确保消毒灭菌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四章消毒灭菌用品管理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消毒灭菌用品采购、储存、发放、使用和废弃等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医院应定期对消毒灭菌用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消毒灭菌用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第五章监督检查与奖惩第十五条医院应加强对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对在消毒灭菌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医院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诊疗环境的安全,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医院必须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
二、消毒灭菌原则1. 遵循科学、规范、有效的消毒灭菌原则,确保医院各类环境、物品、设备和人员的消毒灭菌工作得到充分保障。
2. 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消毒灭菌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消毒灭菌工作。
3.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和评价,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4. 提倡绿色环保,合理使用消毒剂和灭菌剂,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三、消毒灭菌组织管理1. 成立消毒灭菌管理组织,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院消毒灭菌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 设立专门的消毒灭菌队伍,负责医院各类环境、物品、设备和人员的消毒灭菌工作。
4. 定期对消毒灭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消毒灭菌操作技能和意识。
四、消毒灭菌操作规程1. 消毒灭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按照规范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帽子、口罩、手套等。
2. 对医疗机构内的环境、物品、设备和人员进行分类消毒灭菌,制定针对性的消毒灭菌方案。
3. 消毒灭菌剂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4. 消毒灭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消毒灭菌剂的使用方法、浓度、时间和作用范围进行。
5. 消毒灭菌操作后,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评价,如使用细菌培养、监测等方法。
6. 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消毒灭菌工作监督与评价1.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3. 建立消毒灭菌工作奖惩制度,对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消毒灭菌规定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理。
4. 定期向医院领导报告消毒灭菌工作的情况,提高医院领导对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视。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的消毒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医院职工及患者身体健康,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制定本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一、全院医务人员、工勤、后勤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管理相关卫生法律法规,遵守本院制定的相关制度,自觉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二、消毒供应室提供的无菌物品以及各临床科室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各种注射、穿刺器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灭菌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用后按规定处理。
三、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购进的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无菌物品包装物)、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卫生用品,必须执行本院制定的“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制度要求购置合格、规范的产品,医疗器械除按管理制度要求索取有关证件外,还需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安全评价报告或卫生许可批件等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复印件应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
四、总务科应派出专人对污水处理站进行管理,定时投放消毒剂,监测效果,做好记各种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收集,
用专用包装物或利器盒盛装,集中送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理,相关科室做好记录,记录的资料妥善保存至少 3 年。
五、运送传染病患者的车辆和工具在患者离开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疗机构的卫生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法保护民众生命健康,本制度订立。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病房、手术室、试验室等医疗场合,并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设备、仪器和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
第三条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应遵从科学、规范、有效的原则,确保医疗环境的干净度,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特地的消毒灭菌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内全部消毒灭菌工作的组织实施,并依据需要派遣专业人员负责具体操作。
第二章医疗场合的消毒灭菌管理第五条医院内的各个科室、病房、手术室、试验室等医疗场合的消毒灭菌工作应依据不同场合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分类,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全面掩盖。
第六条医院内的医疗场合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包含地面、墙面、家具、床单、被套、窗帘、洗手间等。
清洁消毒的频次和方式应依据不同场合的使用频度和风险程度确定。
第七条医院内的医用器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
消毒方法应遵从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消毒的彻底和有效。
第八条医疗场合的消毒灭菌工作应留存相关记录,并定期向医院消毒灭菌管理部门报送,以备查验。
第三章医用器械、设备的消毒灭菌管理第九条医用器械、设备的消毒灭菌工作应依照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不同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不同类别的器械、设备应采取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和频次。
第十条医用器械、设备的消毒灭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全程留存相关记录,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可追溯性。
第十一条医用器械、设备的消毒灭菌工作应遵从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消毒灭菌的彻底和有效。
第十二条医用器械、设备的消毒灭菌记录应定期向医院消毒灭菌管理部门报送,以备查验。
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医用器械、设备的清洁消毒灭菌档案,记录器械、设备的检验、维护和修理、更换和废弃情况,确保医用器械、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四章消毒灭菌管理的监督与检查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灭菌管理监督制度,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一、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注射器、针灸针、针头采取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东西和用品必须消毒.之相礼和热创作二、根据物品的性子选择消毒、灭菌方法.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东西,可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东西、油剂类和干粉剂等可选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消毒、灭菌.3、东西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4、选择概况消毒方法,应考虑概况性子,光滑概况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概况可采取喷雾消毒法.三、选择运用经卫生部答应、具有答应文号的消毒药、械,并按照答应运用的范围和方法运用.四、消毒剂的运用,该当按照消费厂家提供的阐明书进行,阐明书应有答应文号、无效成分及其含量、配制方法、运用范围、运用浓度、作用工夫、运用方法、留意事项、消费厂名、厂址、消费日期、批号、无效期等.五、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管理人员,应熟习各类消毒剂的杀菌功能、特性、配制方法、浓缩方法、配伍禁忌、运用禁忌、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要素、熟习消毒效果监测的基本技术,对医院运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监测.六、根据物品净化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1、高度风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2、中度风险物性品,可选用中程度或高程度消毒法.但中度风险物性品的消毒要求其实不相反,有些要求严厉,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程度消毒,需采取高程度消毒法消毒.3、低度风险性物品,一样平常可用低程度消毒方法.或只作一样平常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状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在有病原微生物净化时,必须针对所污抱病原微生物的品种选用无效的消毒方法.(1)、对遭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净化的物品,选用高程度消毒法或灭菌法.(2)、对遭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净化的物品,选用中程度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遭到一样平常细菌和亲脂病毒等净化的物品,可选用中程度或低程度消毒法.4、对存在较多无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运用剂量和/或延伸消毒作用工夫.。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30803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医院消毒灭菌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2、使用范围:全院各科室、护理部、医务部等。
3、监督管理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各医疗部门、护理部、医务部等部门负责执行。
4、内容:医院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器械科、感染管理科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医院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根据2012《消毒技术规范》中的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方法。
各科室根据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感染管理科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护技能。
从事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按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医院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器械科、感染管理看科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医院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根据2012《消毒技术规范》中的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方法。
医院内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终)
生效日期:2009年8月修订日期:2014年6月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一、各科室及部门要严格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以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消毒工作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医疗器械、器具等的消毒与灭菌工作,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合格。
1、进人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必须灭菌。
2、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4、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二、要根据物品被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水平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如内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用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当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三、必须根据需消毒物品的性质选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并遵循以下原则:1、能采用物理方法消毒或灭菌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或灭菌。
2、耐热、耐湿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如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3、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4、不耐热物品如导管、精密仪器、内镜、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过氧化氢等离子或环氧乙烷灭菌。
5、化学方法消毒或灭菌应根据物品被污染后的危害程度不同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6、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杀菌性能、配制方法、使用方法、有效浓度及含量、作用时间及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等。
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要定期进行监测。
7、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8、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对容器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用过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特殊感染病人(如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用过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一、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注射器、针灸针、针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
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二、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可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剂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三、选择使用经卫生部批准、具有批准文号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四、消毒剂的使用,应当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说明书应有批准文号、有效成分及其含量、配制方法、应用范围、使用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
五、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管理人员,应熟悉各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特性、配制方法、稀释方法、配伍禁忌、使用禁忌、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熟悉消毒效果监测的基本技术,
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监测。
六、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物性品,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
但中度危险物性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
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
例如,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