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3_2 内能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内能教学设计【背景和教学任务】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九年级的第十六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在理性认识中还存在一定困难。
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设计理念】以我国在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为感性认识基础,利用类比、分析、总结的方法知道什么是内能,能简单的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知道用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既完成了本节重难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从实验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以便日后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及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学。
本节先通过“想想议议”引导学生思考推动瓶盖的能量是什么,引出内能、在通过对课本图16.2-1、16.2-2的分析,让学生联想分子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在初步建立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再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叫做物体内能,在这里注意提醒学生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跟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
然后,通过“想想议议”和“探究”活动,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学期导学案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二节内能第三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二节热机的效率第一节热机第二节热机的效率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第四节电流的测量第五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一节电压第二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三节电阻第四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二节欧姆定律第三节电阻的测量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电功第二节电功率(第一课时)第二节电功率(第二课时)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四节焦耳定律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明确学习内容教材P1-5●厘清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清晰重点难点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实步知识。
难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自主预习练习1.自习课本,归纳本节应学习、掌握的知识点。
2.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自主学习案”部分练习题。
●激情导入十分拿一瓶香水打开盖,学生闻到香味。
展示PPT3教师:“香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导学生回答出“分子。
”教师:“那你们看到香水分子了吗?为什么看不见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分子很小。
”教师:“小到什么程度,谁知道?谁能描述?可以看书回答?”学生描述分子。
展示PPT4教师:“你们闻到香味了吗?香水在瓶子里,你怎么会闻到?(怎么会到你的鼻子里?)”引导学生回答出“分子运动”并板书。
教师:“物体运动与分子运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你们看给分子运动起个什么名好呢?”引出“热”并板书●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认识扩散现象,了解分子的热运动1.演示实验:课本P3图131—2,学生观察并思考:(1)该实验说明了。
(2)叫扩散。
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如:,。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节内能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一个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也具有热量.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划火柴,火柴燃烧.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下列所描述的场景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冬天人们搓手取暖.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熔化了.钻木取火℃水全部变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水分子在℃时比℃时热运动更剧烈★.(·贵州遵义中考)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
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生活中“热”可表示“热量”“温度”“内能”三种含义。
天气热的“热”指,物体吸热的“热”指,摩擦生热的“热”指。
.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绳子,一会儿,看到瓶塞被冲开,管口出现雾状的“气体”,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来解释上述现象。
探究创新★.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
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
13.2内能导学案第二课时(个案)

13.2内能第二课时【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学习目标:1、理解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并能举出生活简单的实例。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一、温故互查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能与分子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________(“一切”或“有些”)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2、影响内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探究设问导读问题1:探究如何改变物体内能:阅读课本P8-9完成下列问题1、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途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约为90℃,经过10分钟后,再测量一下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均为40℃。
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低温物体(水)温度________,高温物体(牛奶)温度________。
能量从_______传递到________;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传递结果是:___________。
2、注意:①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才会有热量。
②热量不能说“具有”或“含有”,只能说“吸收”或“放出”。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如:晶体融化,水沸腾的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问题2、做功改变物体内能1、课本P8图13.2-4:用力搓手,有什么感觉?滑滑梯时臀部有什么感觉?打气时打气筒筒壁为什么发热?2、观察课本图13.2-5甲的演示实验回答:a、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b、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c、实验结论是什么?3、观察课本图13.2-5乙的演示实验回答a、当瓶塞跳出时,观察到瓶内、瓶口有什么变化?b、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c、实验结论是什么?小结: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总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做功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九年级学海风暴答案

篇一:【学海风暴】2022-2022学年(xuénián)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第2节内能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第2节内能(nèi nénɡ)根底(jīchǔ)导练1.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的方法(fāngfǎ)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内能增加.2.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选填“温度〞“内能(nèi nénɡ)〞或“热量〞〕①天气真热②摩擦生热③物体放热④电炉很热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0 ℃的冰内能为零B.两个物体温度一样,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50 ℃水的内能一定比10 ℃水的内能多4.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以下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两手互相摩擦使手变热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才能提升1.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冰糖葫芦〔如右图〕是许多同学的最爱,其制作方法如下: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待白糖熔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热量〔填“吸收〞或“放出〞〕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3.如下图,在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 是一个温度计.假设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运动;〔2〕温度计的示数将,因为 .4.在严寒(yánhán)的冬天,当觉得自己的手很冷时,常常会做以下两个动作:〔1〕用嘴对手心呵气;〔2〕把两只手合起来,反复摩擦(mócā).试说明这样做的道理.参考答案根底(jīchǔ)导练1. 热传递做功2.①温度②热量(rèliàng) ③热量④内能3.B4.A5.D才能(nénglì)提升。
九年级13、2内能(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1.让学生总结内能的概念、转化和守恒定律,以及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2.强调内能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内能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小组讨论后,我会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我会让学生总结内能的概念、转化和守恒定律,以及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接着,我会强调内能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内能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例如,我们可以讨论一些与内能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热水袋能保暖,冰淇淋能解暑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根据讲授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内能的转化和守恒过程,以及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问,促进思考和交流。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根据讲授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内能是如何转化的?内能的转化是否守恒?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问。通过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探究、勇于尝试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会采用人性化的教学语言和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物理学的魅力。在课堂上,我会用激情洋溢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内能的转化和守恒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探究、勇于尝试,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此外,我会强调物理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解内能与温度关系时,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发烧时,体温升高,身体感觉冷?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01)第2节内能..................................................................:(04)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07)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13)第2节热机的效率........................................................... :(16)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22)第1节两种电荷(2).........................................................:(25)第2节电流与电路(1).......................................................:(27)第2节电流与电路(2).......................................................:(30)第3节串联和并联(1).......................................................:(32)第3节串联和并联(2).......................................................:(35)第3节串联和并联(3).......................................................:(38)第4节电流的测量............................................................:(41)第4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44)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47)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50)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52)第3节电阻..................................................................:(55)第4节变阻器................................................................:(58)第十七章电压和电阻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61)第2节欧姆定律..............................................................:(64)第3节电阻的测量............................................................:(67)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70)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73)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1)........................................................:(76)第1节电能电功(2)........................................................:(78)第2节电功率(1)...........................................................:(80)第2节电功率(2)...........................................................:(83)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86)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88)第4节焦耳定律(1).........................................................:(91)第4节焦耳定律(2).........................................................:(9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97)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01)第3节安全用电.............................................................:(104)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1)....................................................:(107)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2)....................................................:(110)第2节电生磁...............................................................:(112)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116)第4节电动机.............................................................. :(119)第5节磁生电...............................................................:(12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126)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128)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130)第2节核能.................................................................:(132)第3节太阳能...............................................................:(135)【学习内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扩散现象?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4.分子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分子热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物质是由的粒子——、构成的。
13.2 内能(预习导航+堂堂清+日日清)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类比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
2.(5分)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3.(5分)90 ℃的水全部变成125 ℃的水蒸气,则( D ) A.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 B.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
14.桂林出产的柿饼是有名的地方特产。如图, 是将柿子晾晒成柿饼的场景。晾晒过程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使柿子内能 的蒸发。 15.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 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 程中,通过 做功 的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 增大 ,温度升高 ,加快水分
升高;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使轮胎的温度____ 热传递 的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 ____,以确保
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
热运动 和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 情况有
内能 。
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 个物体可以不具有
机械运动情况 有关。一
机械能 ,但必定具有
3.改变内能的方法有 做功 和 热传递 两种方式。在 热传递 过程中, 传递 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其单位也 是 焦耳 。 (1)热传递 ①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 内能 增加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 减少 。 ②实质:内能的 转移 。 (2)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 内能 减少 ; ②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 转化 ; ③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 等效 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B.物体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内能导学案

13.2 内能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少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不可能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2.重庆的美食远近闻名,许多重庆特色美食入驻仙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吃火锅时,往锅里加冷水增大了汤的溶质质量分数B.空气中飘散着的酸辣粉味道,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煮小面时,锅里冒出腾腾热气将锅盖顶开是热气对锅盖做功D.冬天端一碗热腾腾的馄饨,手变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3.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增大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能增大C.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同种物质,分子个数相同,物体内能越小5.如图四个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的是()A.滚摆向下运动B.电火花发生器点火后将盒盖顶出C.向下压缩空气引火仪D.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6.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就越多B.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会下降D.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发热,是做功改变内能8.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D.用力搓手,手发热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与做功冲程一样9.写字时,手指握住笔,与笔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手指和笔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容D.内能10.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的主人公为了拯救人类,点燃木星上的可燃气体,借助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把即将与木星相撞的地球成功推开。
2013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3~22章)

2013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3~22章)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习过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主要内容为:1、物质有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 mm深。
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起的。
山海关区第七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学案 新人教版

第2节《内能》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些事例。
自主探究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有关,物体温度越,内能越。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放出热量时内能。
合作探究[知识回顾](1)物体由于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和。
(2)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和。
(3)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4)-切物体的分子都不停地做。
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分子运动越。
[思考讨论](1)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2)树上草果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具有势能,分子同的距离较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具有势能吗?(3)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分子间的距离较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具有势能吗?讨论交流:(1)一块铁的温度由15℃升高到55℃.铁块的内能是否发生变化?0℃的冰是否具有内能?(2)1 kg的铁块和10g的铁钉,温度都是15℃,它们的内能一样大吗?(3)0℃的冰加热融化变成0℃的水.它的内能是否发生变化?归纳总结:1.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的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机械能和内能是的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温度有关,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3.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和有关。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活动体验]每个小组拿出准备好的铁丝,尝试用多种方法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即增大铁丝的内能。
方法分类:(1)做功:B.用力来回弯折;E.在砂纸上打磨;F.用锤子敲打。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2.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 内能与质量的关系:物体质量越大,内能也越大。
4.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系统内能的改变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和系统吸收的热量之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与温度、质量的关系。
2. 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即做功和热传递。
3.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质量的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质量的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如烧水过程中水温升高,引导学生思考水温升高的原因,从而引出内能的概念。
2. 讲解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3. 讲解内能与温度、质量的关系: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质量越大,内能也越大。
4. 讲解内能的改变方式:介绍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对内能的影响。
5. 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释能量守恒定律,即系统内能的改变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和系统吸收的热量之和。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内能与温度、质量的关系: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质量越大,内能也越大。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系统内能的改变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和系统吸收的热量之和。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填表: 很小 有 有 无有 很小 无 无
8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完整版 )
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具有
流动性; 气体分子的间距很大, 分子之间作用
力极小,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
学生加深理解
(四)、分 子动理论的 基本观点
5、小结分子动理论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分子、原子 构 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热运动 ; 分子之间存在着 引力和斥力 。
学生观看视频, 体 会固体之间同样可以 产生扩散现象。
[ 师生总结 ] :气体、液体及固体之间
都可以发生扩散,其中气体扩散的最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各种情况的 扩散现象,更形象、具体。并通过气体、 液体及固体间的扩散来认识到这些现象 的实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2、影响扩散
[ 提出问题 ] :
[ 动手实验 ] : 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
存在斥力,就好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我
们现在模拟体会一下当分子之间的距离
变化时作用力的变化。
学生体验:压活塞 的过程中,感觉用很大 的力也很难将水的体 积压缩变小。
讨论、总结:说明 分子间存在在一种相 互排斥的力。
讨论、猜想:距离 增加时表现为引力, 距 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 距离不变时没有作用 力。
第 1 节 热机
第 1 节 家庭电路
第 2 节 热机的效率
第 2 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 3 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 3 节 安全用电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 1 节 两种电荷
第 1 节 磁现象 磁场
第 2 节 电流和电路
第 2 节 电生磁
第 3 节 串联和并联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3章第2节,内能,优质课,课件

C
• A、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 了;
• B、把一杯热水放在冷水中冷却; • C、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变热;
•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齐河县第四中学
23
• 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C
)
齐河县第四中学
24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是否正确?
•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所以“物体的内能”、“物体 • 具有的内能”、“物体含有的内能” 的说法正确 •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 所以“物体的热量”、“物体具有的热量”、“物体 • 含有的热量” 的说法不正确
齐河县第四中学
B)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温度升高
齐河县第四中学
17
课堂巩固
1、物体内部 分子的动能
和 分子的势能 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物 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 大 。
2、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温度相 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 哪一个的内能大?
物体的内能多少还与它的质量的大小有关。
齐河县第四中学 18
25
齐河县第四中学
张 泉
齐河县第四中学 3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内能。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 内能。
3、知道做功要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齐河县第四中学
4
内能
观察对比:
我在动,也 有动能噢!
想一想?
①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呢? 结论:运动着的 分子也有动能.
【人教版】最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Word版,104页)

第十三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分子间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分子运动的方法。
3.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
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
(均选填“引力”、“斥力”)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第2节 内能导学案

第2节内能【学习目标】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 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4.直到做功可以使无题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习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及其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
【学习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导学过程】一.围绕问题,自主学习。
1.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3.改变内能的途径是:和。
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
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
二.参与活动,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阅读教材7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___与分子_____的总和叫做内能。
(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5)______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______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学生活动二:探究改变内能的方法1.自主学习,熟读教材8页内容并回答问题(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__。
(2)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低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
(3)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事例:和。
2.教师演示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实验,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概念的建立。
导入设计:
1.思考: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
学法指导:
实验法观察法
预习案
1、知识回顾:
1)物质由组成,分子之间有。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即分子的______
3) 影响因素:与有关。
(所用研究方法:。
)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
2、教材助读:(一)内能:
阅读课本P7前三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比较1 :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
比较2:
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阅读课本P7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1.内能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多,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
2.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3.内能和物体状态的关系:
物体的状态不同时,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也就不同,从而会改变分子的势能大小,所以内能也不同。
例如:冰熔化过程中,温度虽然不变(即分子的动能不变),内能却在增加。
预习训练
⑴、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⑵、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⑶、在下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②_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⑷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等,与物体的宏观状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
4、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重点问题探究展示: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一做:动手实践P8—P9页全部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1:将一根粗铁丝放到火炉上烤,铁丝吸收__ ___,温度_______,内能________.将一杯热水放入凉水中,热水温度,内能;凉水温度,内能。
分析得出: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实验2:做课本P9两个演示实验,回答问题: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
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是因为。
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时:观察到瓶口附近有出现,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能转化为能,温
度,水蒸气成小水滴。
分析得出: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等,与物体的宏观状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
(三)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
,常说“物体具有内能”;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
,常说“物体吸收热量”或“物体放出热量”,不能说“物少,是一个过程量
...
体具有或含有热量”。
二、知识网络
定义:所有分子和分子的总和。
内能影响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和。
改变方式:和。
训练案
1、训练题
1)、有关内能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B. 0℃的冰内能为0
C. 20ml的水的内能比200ml水的内能小
D. 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 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 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 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3)、下面小芳同学对内能和机械能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
B. 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
C. 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但它具有内能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4)、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理由:。
方法二:;理由:。
2、堂清反馈
1).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g水具有的内能相同
2)“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还表示内能。
请说明以下例子中“热.”所表示的物理量。
(1)沸腾的水很热.;(2)燃料燃烧,产生热.;(3)今天天气很热.;(4)物体吸热.,温度会升高;(5)摩擦生热.;(6)金属铁是热.的良导体。
反思建议(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