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小小理货员”。

通过让幼儿参与模拟超市购物活动,学习数的概念、货币的认识以及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

2. 培养幼儿对货币的认识,学会简单的货币换算。

3. 培养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的换算、货币的认识。

教学重点:数字的含义、货币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购物车、货品、收银台、货币模型、数字卡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购物清单、数字卡片、货币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模拟超市,介绍购物流程,让幼儿了解购物的基本环节。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讲解数字的含义、货币的认识以及简单的计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模拟购物活动,使用数字卡片和货币模型进行支付。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购物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数字和货币的正确使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2. 货币模型:1元、5元、10元3. 购物清单:列出各种货品的价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份购物清单,列出至少5种货品及其价格。

2. 答案示例:面包:5元牛奶:10元苹果:3元饼干:2元水杯:8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与父母共同完成购物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数字的换算、货币的认识。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3. 例题讲解:讲解方式需生动有趣,易于幼儿理解。

4. 随堂练习:分组活动的设计要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并得到实践机会。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包括加减乘除等;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超市理货的场景中;3. 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2. 超市理货实际场景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高级数学运算的运用;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超市道具(如商品模型、收银台等);3. 练习题。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超市理货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超市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如加减乘除等,并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其在超市理货中的应用。

3. 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超市购物时遇到的数学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超市理货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5.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与超市理货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模拟: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小超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理货员的角色,实际操作商品的摆放和价格计算。

2. 游戏化学习: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学运算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超市理货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七、教学活动1. 数学运算竞赛: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竞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024年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2024年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2024年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三节《小小超市理货员》。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学习使用表格整理数据,掌握分类、排序、比较等基本数据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

2. 学会使用表格整理数据,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 掌握分类、排序、比较等基本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使用表格整理数据,掌握分类、排序、比较等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如何使用表格整理数据,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分类、排序、比较等数据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练习本,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道超市理货员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小小超市理货员工作内容2. 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分类排序比较3. 使用表格整理数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商品名称:苹果、香蕉、牛奶、面包、牙膏、洗发水。

(2)商品价格:苹果3元/斤,香蕉2元/斤,牛奶6元/瓶,面包5元/个,牙膏10元/支,洗发水15元/瓶。

(3)商品分类:水果(苹果、香蕉)、饮品(牛奶)、食品(面包)、日用品(牙膏、洗发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小小超市理货员所需的数学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小班数学课程标准》设计,涉及教材第三章节“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为“小小理货员”。

通过模拟超市购物环境,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分类、排序和计数等基本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分类和排序的概念,并能在实际操作中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购物活动,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增强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类、排序和计数的基本概念。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购物清单、各种物品模型、数字卡片、计数器。

2. 学具:小篮子、小推车、物品标签、计数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超市导购员,向幼儿介绍超市环境和购物流程。

分发购物清单,让幼儿明确今天的购物任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物品模型,讲解分类和排序的概念。

通过举例,让幼儿了解如何根据物品的属性进行分类和排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将物品模型按照类别和顺序放入小篮子和小推车中。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分类和排序方法。

4. 计数教学(10分钟)教师用数字卡片和计数器展示计数方法,让幼儿学会用计数棒进行计数。

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用计数棒记录所购物品的数量。

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分享分类、排序和计数的过程。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分类、排序和计数的关键词及图示。

2. 黑板右侧:展示购物清单,记录各组的购物成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小理货员家庭作业。

在家中找出5件物品,按照类别进行分类。

将这5件物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序,并记录下来。

用计数棒或其它工具,记录每件物品的数量。

2. 答案示例:物品分类:水果(苹果、香蕉)、文具(铅笔、橡皮)、玩具(汽车、飞机)。

朱蓉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超市理货员》

朱蓉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超市理货员》

朱蓉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超市理货员》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课程,章节为《生活中的数学》单元下的《小小超市理货员》。

通过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幼儿学会使用数学知识进行商品分类、价格比较和货币计算,培养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商品分类、价格比较和货币计算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商品分类、价格比较和货币计算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超市场景模型、商品模型、价格标签、货币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每人一份超市购物清单、货币卡片、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超市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超市中的商品分类、价格标签和货币使用等情况。

然后,让幼儿扮演理货员,体验在超市中为顾客找零、计算商品价格等实际操作。

2. 商品分类教学(10分钟)教师出示各种商品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商品的名称。

然后,让幼儿根据商品的特点,将它们分类。

如:食品、日用品、玩具等。

在分类过程中,教师讲解商品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3. 价格比较教学(10分钟)教师给出两件商品的价格,让幼儿比较它们的价格大小。

如:3元和5元,幼儿需要说出哪个价格更大。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价格计算。

4. 货币计算教学(10分钟)教师给出一张购物清单,让幼儿根据清单上的商品价格和所给货币,计算出应付金额。

如:商品A价格为2元,商品B价格为5元,幼儿需要计算出给顾客找回多少零钱。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商品价格,让幼儿自行计算出应付金额。

然后,让幼儿互相检查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商品分类方法、价格比较方法、货币计算方法等。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分类和排序的基本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认知:认识各种水果、蔬菜和日常生活用品。

2.技能: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排序。

3.情感: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和分享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幼儿学会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2.难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兔子乖乖》手指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名字,增进彼此了解。

2.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各种水果、蔬菜和日常生活用品,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物品应该放在哪里呢?”3.教学活动(1)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理货员”。

教师提出要求:“请各位理货员将相同种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尝试将物品分类。

(2)集体交流教师邀请各组代表展示分类成果,引导幼儿评价:“他们分得对吗?为什么?”(3)排序游戏教师出示一组大小不一的玩具,引导幼儿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教师提出问题:“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排序的?”(4)实际操作教师为每组提供一组水果、蔬菜和日常生活用品,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排序。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邀请各组代表展示分类和排序成果,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5.课后延伸教师布置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整理家中的物品,尝试分类和排序。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分类和排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需教师指导。

2.在实际操作环节,个别幼儿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值得表扬。

3.课后延伸环节,家长反馈良好,表示愿意与幼儿一起参与数学活动。

4.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在数学领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分类与统计》。

详细内容包括对小小超市的商品进行分类,运用基本的统计方法对商品数量、价格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类和统计方法,能够对超市商品进行合理分类和数量统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对商品数量、价格进行分析。

2. 教学重点:掌握商品分类的方法,学会使用统计表记录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超市商品图片、统计表、投影仪。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小小超市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超市里的商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商品分类(15分钟)(1)教师讲解商品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商品分为食品、生活用品、玩具等几类。

(2)学生动手操作,将商品图片进行分类。

3. 统计商品数量和价格(2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统计表记录商品数量和价格,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学生分组合作,对各类商品进行数量和价格统计。

4.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针对某一类商品,给出具体数量和价格,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商品分类:食品、生活用品、玩具等。

2. 统计方法:记录数量、价格,制作统计表。

3. 例题解答:具体商品数量和价格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调查家中一周内的购物清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统计。

2. 答案: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制作统计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分类和统计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练习。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整数加减法运算2. 超市商品价格计算3. 超市购物找零4. 超市商品分类与整理5. 团队合作与沟通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 超市商品价格标签2. 计算器3. 超市购物场景图4. 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成小型超市,摆放商品价格标签。

2. 每个小组配备计算器、购物清单和购物场景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教室布置的小型超市,引导学生关注商品价格标签。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整数加减法运算方法,结合实际商品价格计算,让学生举例练习。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超市购物模拟,使用计算器进行价格计算和找零。

4. 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购物清单,分工合作完成商品分类与整理任务。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在实践操作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设计一份超市购物清单,并完成价格计算和找零。

2. 小组合作完成一份超市商品分类与整理的报告。

3. 写一篇关于今天学习体验的日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整数加减法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 学生在超市购物模拟中的表现,包括价格计算、找零和商品分类整理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体现。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1. 学习货币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面额的纸币和硬币。

2. 培养学生进行购物时合理选择支付方式的能力。

3. 学习制作简单的财务报表,如收入和支出报表。

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货币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各种面额的纸币和硬币。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小小理货员”。

通过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数数、分类和排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数数,认识数字15,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排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3. 培养幼儿在团队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

教学重点:熟练数数,认识数字15,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图片、玩具、购物篮、贴纸等。

学具:每组一个购物篮,内含不同数量和种类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超市导购员,向幼儿介绍超市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数量和种类。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跟着数数,认识数字15。

(2)教师示范如何将物品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如将3个苹果放在数字3的卡片旁边。

(3)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排序任务。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购物清单,从教具中找出相应数量和种类的物品。

4. 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游戏一:小小理货员。

每组幼儿根据购物清单,将教具中的物品放入购物篮,并按照数量和种类进行分类。

游戏二:找出不同。

教师展示一组物品,其中有一个数量或种类与其他不同,让幼儿找出来。

教师对每组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完成任务的幼儿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5卡片,配以相应数量的物品图片。

2. 购物清单,列出需要找出的物品和数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小理货员家庭作业。

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找出5件物品,并按照数量进行排序。

完成后,请家长拍照发至班级群。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在数数、分类和排序方面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幼儿园数学超市理货员教案小班

幼儿园数学超市理货员教案小班

幼儿园数学超市理货员教案小班教案标题:幼儿园数学超市理货员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数学观察力、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超市角色扮演道具(货架、商品标签、购物篮等)。

2. 数学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等)。

3. 数学游戏和活动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们一起观察超市中的货架、商品标签和购物篮等道具,引导幼儿们对超市的认识和理解。

2. 引导幼儿们思考超市中的货架上的商品是如何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

活动一:货架理货1. 将商品标签分发给幼儿们,每个幼儿负责一种商品,例如水果、蔬菜、饮料等。

2. 引导幼儿们根据商品标签上的信息,将相应的商品放在正确的货架上。

3. 鼓励幼儿们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货架的理货任务。

活动二:计数游戏1. 使用数字卡片或计数器等数学教具,让幼儿们逐个数出货架上每种商品的数量。

2. 引导幼儿们思考:哪种商品数量最多?哪种商品数量最少?3. 鼓励幼儿们尝试使用简单的数学符号(如“+”、“-”)进行加减运算,计算不同种类商品的总数。

活动三:购物体验1. 将购物篮分发给幼儿们,让他们模拟购物的过程。

2. 引导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放入购物篮中,并计算购物篮中商品的总数。

3. 鼓励幼儿们与同伴分享自己购物的经历,互相交流。

总结活动:1. 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引导他们总结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幼儿们表达自己对数学超市理货员角色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更多与数学相关的事物,如家庭中的超市购物、食物分类等。

2. 提供更多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货架理货的准确性、计数游戏的正确性等。

2. 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和问答,了解他们对数学超市理货员角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介绍2. 整数加减法运算3. 团队合作与沟通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模拟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超市理货员的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游戏教学: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整数加减法运算: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方法。

3. 情景模拟:模拟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与同事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5. 游戏教学: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整数加减法运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和游戏教学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内容:1. 商品分类与价格计算2. 超市库存管理3. 促销活动策划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商品分类与价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超市库存管理模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分析能力。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促销活动策划人员,讨论并制定实际可行的促销方案。

八、教学步骤:1. 商品分类与价格计算:讲解商品分类的依据和价格计算的方法。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小理货员》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理解物品的分类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按一定的特征将物品分类和排序。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不同分类标准和排序方法。

三、教学准备1.物品:各种水果、蔬菜、玩具、书本等。

2.图片:超市货架、理货员工作场景等。

3.工具:分类盒、标签、排序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数学游戏,如“数数”、“找不同”等。

2.活跃课堂气氛,让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二)主题活动1.导入(1)教师展示超市货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货架上的物品。

(2)提问:你们在超市里都见过哪些物品?它们是怎样摆放的?2.讲解(1)教师讲解理货员的工作,让幼儿了解理货员的职责。

(2)展示分类盒和标签,引导幼儿理解分类的概念。

3.操作活动(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水果、蔬菜、玩具等物品。

(2)教师引导幼儿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将物品分类。

(3)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4.排序活动(1)教师展示排序卡片,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排序方法(如从小到大、从高到矮等)。

(2)幼儿按排序方法将物品排列整齐。

(3)教师评价幼儿的排序成果,给予表扬。

5.小组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2)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引导幼儿认识到理货员工作的辛苦,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拓展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小理货员”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理货员的工作。

2.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整理家里的物品,尝试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和排序。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在第二天与教师分享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操作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分类和排序,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优质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优质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分类与统计》,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场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分类、统计、排序等基本数学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类、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类、统计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超市货物图片、统计表格、排序卡片等。

2. 学具:每组一套超市货物图片、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超市货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商品进行分类和统计?”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超市货物图片,讲解如何运用分类、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个超市货物分类和统计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分类和统计的方法。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分类和统计?”激发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2. 内容:分类方法:按形状、颜色、大小等分类统计方法:计数、记录、排序等应用场景:超市货物整理、生活用品分类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商品清单:苹果、香蕉、橙子、铅笔、橡皮、尺子、书本、玩具车。

2. 答案:分类:水果(苹果、香蕉、橙子)、学习用品(铅笔、橡皮、尺子)、书籍(书本)、玩具(玩具车)统计:每种商品的数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分类和统计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数学素养。

幼儿园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三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一幼儿园小班数学小星星魔术袋二幼儿园小班数学小熊请客三幼儿园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一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在已认识一些几何图形和颜色后,在生活中常会遇到根据物体特征分类的问题,本次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游戏和操作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习将自己感知、归纳、总结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一、活动目标:1、在认识红、黄、蓝、绿色和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初步掌握图形分类的方法。

2、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对数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红、黄、蓝、绿色的垫子各一张。

2、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及幼儿操作分类卡片人手一套。

3、师演示卡片。

观察指导:一、逛超市(区分颜色、图形)1、游戏“颜色的家”在地上用红、黄、蓝、绿色垫子布置成各种颜色的“家”,幼儿边念儿歌边绕各种颜色的“家”走大圈。

听到师问:“x颜色的家在哪里?”幼儿回答:“x颜色的家在这里。

”并围在x颜色的“家”周围。

2、游戏“看谁找得快又对”1)我说你拿:幼儿人手一筐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师说:“请找出红色圆形片。

”幼儿就从筐中找出相应的图形片。

2)我拿你说:幼儿说出师手中所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图形片。

二、小小理货员(学习图形分类的方法)1、师出示演示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货架上的标记。

师:这是好又多的货架,上面有各种颜色和图形标记,好又多的阿姨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将饼干按标记摆放好。

我们先看横排,从左到右都有哪些标记?再看竖排,从上到下都有哪些标记?2、遮住黄、蓝、绿色,只显示几何图形和红色,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第一横排的第一格应摆放什么样的饼干?(红色的圆形饼干)为什么?在此基础上找出第一横排的第二格、第三格应摆放的饼干。

3、出示第二横排黄色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找出第二横排的第一格、第三格应摆什么样的饼干,为什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

2. 通过对小小超市理货员工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介绍2. 商品分类与数量统计3. 商品定价与计算4. 商品陈列与空间规划5. 购物结账与找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基本工作内容,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商品定价与计算,购物结账与找零环节的数学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商品分类、定价、陈列等环节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小小超市的道具,如商品模型、收银台、价签等。

2. 准备相关数学教学材料,如计算器、纸币、硬币等。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商品分类与数量统计、商品定价与计算、商品陈列与空间规划、购物结账与找零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小小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商品分类与数量统计,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商品分类和数量统计。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商品分类和数量统计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进行点评,总结数学在小小超市理货员工作中的应用。

七、教学活动1. 商品定价与计算:教师讲解商品定价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商品定价和计算。

2. 购物结账与找零:教师讲解购物结账和找零的流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购物结账和找零。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物结账和找零的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超市理货员》理解掌握7以内的数物对应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超市理货员》理解掌握7以内的数物对应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超市理货员》理解掌握7以内的数物对应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物对应的概念;2.能够说出数字1-7,并在实践中运用;3.能够在游戏中增强数学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4.能够感受学习的乐趣,积极参与活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形状、颜色不同的零食、糖果等物品,1-7数字牌,台秤,价格牌;2.学生准备:手写板、笔等学习用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老师介绍今天的主题:小小超市理货员,让学生们想象自己成为一名理货员,通过学习来掌握数学知识。

2.老师出示“1、2、3”等数字牌,让学生快速报出对应数字,并进行比赛,增强数学表达和反应能力。

2. 理解数物对应1.老师向学生解释数物对应的概念,并举例介绍常见的数物对应关系,如“1个苹果”对应“一个1”等。

2.老师在课桌上摆放不同形状、颜色的零食或糖果,如圆形面包、长条糖果等。

然后,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零食或糖果,用手写板写下自己的选择,并用数字牌写下对应的数字。

3.学生在白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和选的食物,老师用数字牌确认每个人选择的数字是否正确,并进行纠正。

3. 掌握数字1-71.老师介绍数字1-7,并用数字牌对学生进行提示,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7这七个数字。

2.老师在白板上写下价格牌,学生用数字牌将自己选择的食物所对应的数字挂在价格牌上。

3.老师让学生使用台秤,称出自己所选食物的重量,并用数字牌记录下来。

4. 活动游戏1.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小组长,分别担任采购员和理货员。

2.采购员需要通过选择数字牌和持仓,按照一定规则在超市里选购特定的物品。

理货员需要根据采购员的要求,根据对学习过的数字1-7的掌握程度,选择相应数量的食品进行理货。

3.测量完毕后,需要计算出每个采购员所选食品的总价,并进行比较和竞争。

5. 总结活动1.老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和体会,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

2.老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使用学习到的知识,并提出如何加深和拓展学习的思考,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精品教案《小小理货员》

幼儿园小班数学精品教案《小小理货员》

幼儿园小班数学精品教案《小小理货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第三章《分类和排序》第一节《小小理货员》。

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情景体验,让幼儿认识各种物品的分类和排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物品的名称,理解物品的分类和排序。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物品的分类和排序。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物品的分类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物品的图片、实物、分类盒、排序卡片。

学具:每组一份物品图片、分类盒、排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扮演超市理货员,向幼儿介绍超市里的各种物品。

(2)请幼儿观察、讨论超市里的物品是如何摆放的。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物品的分类和排序,让幼儿观察、思考。

(2)教师示范如何将物品进行分类和排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物品图片、分类盒、排序卡片,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结与评价(5分钟)(1)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类和排序成果。

(2)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强调物品的分类和排序的重要性。

5. 游戏活动(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小理货员”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物品的分类和排序分类:食品、文具、玩具、生活用品排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高到低、从低到高2. 实践操作步骤:(1)观察物品(2)思考分类方法(3)动手操作(4)展示成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与家长一起逛超市,观察超市里的物品分类和排序。

(2)回到家后,尝试将家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超市理货员

小班数学教案超市理货员

小班数学教案超市理货员教案一:商品的分类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商品的分类概念,如食品、饮料、日用品等;2. 掌握常见商品的分类方法和常见商品的例子;3. 能够运用分类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实物或画面展示不同种类的商品,引导学生发现商品的共同特点;2.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尝试给这些商品进行分类;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分类的规则,并进行总结概括。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商品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些商品,与学生交流他们的观察结果;3.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尝试给这些商品进行分类;4.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并讨论自己的分类方法,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分类的规则,并进行概括;6.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带领学生回顾课堂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概念的复述;7.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不同的商品并进行分类,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案二:商品的比较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商品的比较概念,如不同大小、不同价格等;2. 掌握商品的比较方法;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商品的比较结果。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实物或画面展示不同品牌、不同大小、不同价格的商品,引导学生体会商品比较的概念;2.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尝试对这些商品进行比较;3. 引导学生关注商品的特点和优劣,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品牌、不同大小、不同价格的商品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些商品,与学生交流他们的观察结果;3.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尝试对这些商品进行比较;4.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并讨论自己的比较结果,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5.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比较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解释;6.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不同的商品并进行比较,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

关于小小超市理货员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超市商品分类、价格及销售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品分类:让学生了解超市中常见的商品分类,如食品、饮料、日用品等。

2. 价格标签:教授学生如何正确粘贴价格标签,包括价格的书写、单位等。

3. 商品陈列: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合理陈列商品,吸引顾客,提高销售。

4. 销售计算:教授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商品价格,找零等。

5.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协作。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超市,了解商品分类、价格标签等。

2. 情景模拟:设置超市理货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相学习。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总结经验。

四、教学准备1. 实地参观超市,了解商品分类、价格标签等。

2. 准备价格标签、商品模型等教学道具。

3. 设计超市理货情景,准备相关案例。

4. 划分学习小组,确定组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商品分类、价格标签的粘贴方法。

2. 学生能独立完成商品陈列,且符合销售策略。

3. 学生能准确计算商品价格,快速完成找零。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实地参观、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超市理货的各项工作,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及时总结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教学活动及流程1. 参观超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超市,让学生了解超市的布局、商品分类以及价格标签的摆放位置。

2. 课堂讲解:回到学校后,教师对商品分类、价格标签的粘贴方法、商品陈列技巧等进行讲解。

3. 情景模拟:学生在模拟超市中,分组进行商品分类、价格标签粘贴、商品陈列等操作。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doc

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doc

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设计思路小班幼儿在已认识一些几何图形和颜色后,在生活中常会遇到根据物体特征分类的问题,本次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游戏和操作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习将自己感知、归纳、总结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一、活动目标:1、在认识红、黄、蓝、绿色和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初步掌握图形分类的方法。

2、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对数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红、黄、蓝、绿色的垫子各一张。

2、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及幼儿操作分类卡片人手一套。

3、师演示卡片。

观察指导:一、逛超市(区分颜色、图形)1、游戏“颜色的家”在地上用红、黄、蓝、绿色垫子布置成各种颜色的“家”,幼儿边念儿歌边绕各种颜色的“家”走大圈。

听到师问:“x颜色的家在哪里?”幼儿回答:“x颜色的家在这里。

”并围在x颜色的“家”周围。

2、游戏“看谁找得快又对”1)我说你拿:幼儿人手一筐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师说:“请找出红色圆形片。

”幼儿就从筐中找出相应的图形片。

2)我拿你说:幼儿说出师手中所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图形片。

二、小小理货员(学习图形分类的方法)1、师出示演示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货架上的标记。

师:这是好又多的货架,上面有各种颜色和图形标记,好又多的阿姨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将饼干按标记摆放好。

我们先看横排,从左到右都有哪些标记?再看竖排,从上到下都有哪些标记?2、遮住黄、蓝、绿色,只显示几何图形和红色,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第一横排的第一格应摆放什么样的饼干?(红色的圆形饼干)为什么?在此基础上找出第一横排的第二格、第三格应摆放的饼干。

3、出示第二横排黄色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找出第二横排的第一格、第三格应摆什么样的饼干,为什么。

4、出示完整的演示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找出第三横排的第四格应摆什么样的饼干,为什么。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所选择的饼干要与货架上的颜色及形状标记相对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教学设计Small class mathematics: teaching design of ta llyman in small supermarket
小班数学:小小超市理货员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在已认识一些几何图形和颜色后,在生活中常会遇到根据物体特征分类的问题,本次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游戏和操作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习将自己感知、归纳、总结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一、活动目标:
1、在认识红、黄、蓝、绿色和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初步掌握图形分类的方法。

2、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对数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色的垫子各一张。

2、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及幼儿操作分类卡片人手一套。

3、师演示卡片。

观察指导:
一、逛超市(区分颜色、图形)
1、游戏“颜色的家”
在地上用红、黄、蓝、绿色垫子布置成各种颜色的“家”,幼儿边念儿歌边绕各种颜色的“家”走大圈。

听到师问:“x颜色的家在哪里?”幼儿回答:“x颜色的家在这里。

”并围在x颜色的“家”周围。

2、游戏“看谁找得快又对”
1)我说你拿:幼儿人手一筐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师说:“请找出红色圆形片。

”幼儿就从筐中找出相应的图形片。

2)我拿你说:幼儿说出师手中所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图形片。

二、小小理货员(学习图形分类的方法)
1、师出示演示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货架上的标记。

师:这是好又多的货架,上面有各种颜色和图形标记,好又多的阿姨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将饼干按标记摆放好。

我们先看横
排,从左到右都有哪些标记?再看竖排,从上到下都有哪些标记?
2、遮住黄、蓝、绿色,只显示几何图形和红色,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第一横排的第一格应摆放什么样的饼干?(红色的圆形饼干)为什么?在此基础上找出第一横排的第二格、第三格应摆放的饼干。

3、出示第二横排黄色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找出第二横排的第一格、第三格应摆什么样的饼干,为什么。

4、出示完整的演示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找出第三横排的第四格应摆什么样的饼干,为什么。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所选择的饼干要与货架上的颜色及形状标记相对应。

三、整理货架
1、交代操作要求:
每个幼儿手里都有一个饼干架和一筐饼干,请你们帮助好又多的阿姨完成这个任务。

摆放时要看清货架上的图形和颜色标记,并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摆放。

摆放好后,要告诉好又多的阿姨每一块饼干分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2、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提供形状数量不同的分类货架。

(三种图形和五种图形)
3、幼儿摆放时,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学习掌握分类的方法。

4、师小结幼儿操作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再强化分类方法与要求。

活动延伸:
在益智区投放图形分类操作实物:颜色、形状不一的积木。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