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意象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中的梅花解读

古诗词中的梅花解读

古诗词中的梅花解读梅从南朝开始,或在万丈冰雪铺天盖地的时候昂首怒放,清香袅袅,冰清玉洁,或在诗人墨客的笔下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梅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们心中的美神。

一、梅花表离愁相思,怀才不遇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人当年流放夜郎,路过武昌黄鹤楼,听见哀婉悠扬的笛声,感到非常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梅花本是寒冬开放,景象虽美,不免给人凛然生寒的感觉。

羁情借笛声吹来,梅花这一视觉形象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心境相吻合的苍凉,又展现丁清新俊逸豪迈奔放的诗风,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诗中“幸不折来伤岁暮”化用了“折梅相赠”的典故,怕面对折梅乡愁缭乱感慨万千,居住的草堂前浣花溪畔的梅花逐渐开放,好像朝朝暮暮催人老去。

诗人借“梅”抒情,抒发老去之悲、失意之愁、思乡忆友之情,伤时感怀,千愁万恨,交集一起,此头安能不白?还有李商隐的“匝路亭亭艳,非时依依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盈虚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诗人借亭亭玉立的梅树花香依依生长在荒郊路旁婉转表达自己怀才不遇。

二、梅花的美人意象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早在柳宗元《龙城录》里已记载了一个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就是梅花所化。

此后诗人就爱将梅花比“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

使人不由得将其看作是“客来惊起晓妆匀”的女子,是忽然发现的惊心动魄的“空谷佳人”。

宋初诗人梅尧臣笔下的梅花是玲珑的小家碧玉:“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红梅》)。

在吴颐《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里梅花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处子:“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绛素罗巾……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杂尘”。

古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解读

古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解读
古诗中的梅花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梅花以韵胜,以格高,与兰、竹、菊同列四君子,备受文人雅士青睐。历代文学作品中,运用梅花意象来传情写意的作品数不胜数。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独俏寒枝、凌寒飘香,这种神韵和风骨常被用来形容文人自身的坚贞不屈和不媚世俗的精神。同时,梅花也常被用来寄托相思之情,表现友人之间浓浓的情谊。在爱情诗中,梅花则象征着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此外,梅花易于飘落的特点也常被用于抒发诗人对年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逝的叹惋和愁苦思绪。如“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则被誉为咏梅的千古绝调。总之,梅花在古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既表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追求,又传达了人间真挚的情感。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元素,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并寄予了丰富的意象。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

首先,梅花常常被用来表达坚贞的爱情。

梅花在中国古代被赋予了纯洁和忠贞的象征,被认为是爱情的象征之一。

在古诗词中,梅花常常与爱情和离别相结合,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守和思念之情。

其次,梅花还被用来表达忍耐和坚强的意志。

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绽放,独自承受严寒,给人以顽强不屈的感觉。

这种坚韧的生命力使梅花成为坚忍不拔的象征,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气和坚持。

此外,梅花还被用来表达清雅和高洁的品质。

梅花在花期中没有任何香气,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同时,梅花的花瓣洁白纯粹,宛如素女,被赋予了高洁和纯净的象征。

在古诗词中,梅花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物的品质和境界,以表达其优雅高尚之情。

总体而言,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丰富多样,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忍耐和坚强的意志,以及清雅高洁的品质。

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
人们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美好
生活和纯粹境界的向往。

梅花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梅花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梅花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嘿,朋友!你知道吗?梅花这玩意儿在古诗词里那可真是有着特别
重要的地位!就好像是一位神秘而迷人的主角,总是吸引着诗人们的
目光。

你想想看,王安石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梅花在那寒冷
的墙角独自绽放,难道不像一个坚强不屈的勇士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都坚定地展现自己的美丽。

这难道不让人佩服吗?
再比如卢梅坡写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把梅和雪
放在一起比较,这梅花的香气不就像是它独特的魅力标签吗?就算雪
再洁白,也比不上梅花那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呀!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还有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梅花的影子映
在水中,香气在月色中飘散,这不就像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吗?
你说,诗人们为啥这么钟情于梅花呢?不就是因为它那种坚韧、高洁、清幽的品质嘛!它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在我看来呀,梅花在古诗词中的意象,就是诗人心中那一份对美好
和坚韧的向往与追求,它永远那么迷人,永远让人陶醉!。

中国画中梅花意象的流变

中国画中梅花意象的流变

中国画中梅花意象的流变梅花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就有着独特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之一,梅花在中国画中更是被广泛运用。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毅不屈、清雅高洁、刚毅挺拔的品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画中,梅花意象也经历了不断的流变和发展,不同时期的画家们通过各自的创作方式赋予梅花更多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表达,形成了多元的梅花意象。

本文将从梅花意象的历史变迁、梅花在不同画派中的表现、梅花艺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画中梅花意象的流变。

梅花在中国画中的意象历史变迁。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其在中国画中的表现可以追溯到古代。

《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描绘梅花的场景,可以看出梅花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在宋代的画作中,梅花的形象更是被广泛描绘,宋代画家文同更是以梅花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作品以梅花枝干优美、梅花朵朵开放的形象给人以纯净高洁之感。

至元明清时期,梅花在中国画中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生动,画家们通过对梅花的形象和姿态的描绘,使得梅花意象更加丰富多彩。

在现代,梅花意象在中国画中的表现更是多种多样,不断融合了国际审美观念和创新手法,使得梅花在中国画中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

梅花艺术的发展趋势。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的多元融合,梅花意象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梅花在中国画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和技法,而是通过与当代艺术相融合,以及不同媒介的应用,梅花意象在中国画中呈现出更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表现方式。

当代工笔梅花画家在传统工笔画中加入了各种新颖的元素和表现技法,使得梅花在中国画中呈现出更加时尚和个性化的特色。

梅花在油画、水彩画等不同媒介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使得梅花意象在中国现代艺术中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富有现代气息的艺术表现形式。

梅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梅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梅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梅花与冬季相连,它不同于其他花朵,早于春天开花,可以在水泥枯
燥的城市中,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消息。

梅花为人们带来了新春的喜庆与
希望。

梅花的意象具有以下象征意义:
1.因为在寒冷的冬天开花,梅花被视为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的象征。

2.梅花也被视为清高、自利的象征。

它不掺杂其他花朵的鲜艳色彩,
而是以简洁的白色或粉红色凸显自身的高洁之气。

3.梅花也是正义与纯洁的象征。

它在寒冷的季节中开放,却不惧挑战,象征着坚守正义和勇敢的斗争精神。

4.对于中国人来说,梅花还有一种敬畏之情,人们认为梅花是一种灵芝,具有恢复和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因此,在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中,
梅花素材是非常受欢迎的。

总的来说,梅花以其坚韧、高洁、清高和纯洁的气质被广泛地赋予了
象征意义,在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

2020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诗意象例释之梅花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所以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例1: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例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2)凌寒不屈的顽强例1: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例2:张谓《早梅》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许浑《早梅》亦云:“素艳雪凝树。

”寒梅花发,似玉如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例3: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纵然青女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丽,足见其傲骨。

例4:杨亿《少年游》的上片“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在雪里寻梅,从梅花处得到春的讯息。

诗人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放在雪中的梅花,不但色白如雪,清峻高雅,还是春的使者,传递温情的驿使!(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鲁迅先生曾精辟地用梅花作比:“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

”他还请人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操。

可见,梅花在中国文人眼中是不同于其它花卉的,它的高洁更是与众不同。

例1: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庭中有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古诗意象大全及例子

古诗意象大全及例子

古诗意象大全及例子
以下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及例子:
1. 梅花:象征着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

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 柳树:常用来表达离别、留恋、思乡之情。

如“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3. 松树:代表坚挺、傲岸、坚强和生命力。

如“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


4. 竹子:象征着高洁、积极向上的品质。

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5. 莲花:常用来比喻美丽、高洁,以及对于人生美好理想与愿望的追求。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桃花:常用来比喻美人,也常用来表达文人的身世感慨和求仙理想寄托。

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7. 红豆:常用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爱情或朋友之间的情谊。

如“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8. 春风:常用来比喻旷达欢愉和希望。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 秋月: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 霜:常用来比喻人生的易老,以及社会环境的恶劣。

如“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此外还有诸如烟雨、落日、孤雁、落花等意象也经常出现在古诗中,这些意象的出现都是诗人表达情感和寓意的方式。

2020高考语文古诗意象:梅花

2020高考语文古诗意象:梅花

2020高考语文古诗意象:xx2016高考语文古诗意象:xxxx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历览前代诗词,“梅花”意象中所表达之意主要有:(1)引领众xx,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例1: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例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2)凌寒不屈的顽强例1: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例2:张谓《早梅》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许浑《早梅》亦云:“素艳雪凝树。

”寒梅花发,似玉如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例3: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纵然青女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丽,足见其傲骨。

例4:杨亿《少年游》的上片“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在雪里寻梅,从梅花处得到春的讯息。

诗人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放在雪中的梅花,不仅色白如雪,清峻高雅,还是春的使者,传递温情的驿使!(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鲁迅先生曾精辟地用梅花作比:“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

”他还请人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操。

可见,梅花在中国文人眼中是不同于其它花卉的,它的高洁更是与众不同。

例1: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庭中有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作者:陈龙艳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8年第01期梅,岁暮冰雪而不枯,众芳摇落而独放,清香幽雅,风韵超脱,其幽贞之姿,凌寒之质,一向是我国诗人、画家所乐于歌咏、描绘的题材,在我国古代诗词当中,写梅花的作品不计其数。

早在魏晋时代,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梁简文帝萧纲就有《雪里觅梅花》诗:“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后来,梅花渐渐上升为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的反复咏唱,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质,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独特的审美意象。

一、独俏寒枝香飘雪绕梅之异于百花,唯在其傲干奇枝、迎霜斗雪的姿态。

唐人张谓有《早梅》诗:“一树寒枝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而同是唐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不仅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而且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王安石笔下的“凌寒独自开”(《梅花》),更是溢满赞美之意。

二、春信使者季节变迁就花时而言,梅花多开在百花之先,是报春使者,诗人常借梅花传达春的消息:“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宋·李清照《渔家傲·梅花》),“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宋·欧阳修《蝶恋花》),宋人陈亮在他的《梅花》诗中更是盛赞梅占百花魁:“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里藏。

”梅花开在百花之先,不怕冰风摧折,不惧寒雪埋藏,傲雪凌霜,看到梅花,人们便有春已归来的感觉。

三、折枝寄赠离情惆怅梅花有折枝寄赠的美好意象,古人常以梅寄托对友人的挂怀与牵念,唐代柳宗元就有“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早梅》)的诗句。

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

宋代文学中梅之意象

宋代文学中梅之意象

宋代文学中梅之意象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在寒冷的冬季开花的,蕴含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宋代文学中,梅花被广泛运用,表达出了作者们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首先,在宋词中,梅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女性的美貌与独立自主的性格。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这首词中写道,“藕花深处”即指梅林之中,将女性
形容成一朵傲然挺立的梅花,追求自由独立而不贪图权势利禄。

其次,梅花也经常出现在抒情诗中,表达作者的孤独感、清高调和崇高理想。

如王安石《花石纲·其一》:“天寒梅已残,夜闻子规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寂寞清怀的人士,对于梅花及子规鸟的感慨,在寒冬中迎瑞雪、聆听月下琴音。

最后,在宋代绘画中,梅花也是广被雅派文人喜爱的题材。

最著名的当属王冕的《梅花》画,这幅画有句名言:“梅花香自苦寒来”,表达了梅花非凡的生命力及坚韧的精神品质。

冷艳
而不华丽,坚实而不弱懦,这正是宋代文人所赞扬的梅花精神。

总之,梅花在宋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梅花透过深情、清高、傲然的姿态,展现了一种崇高的美,在那个充斥着战乱苦难的时代中,也给人带来了些许温暖和希望。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诗 人 唯 独 关 心 和 问 起 的 .是 对 方 从 故 乡 来 的 时 候 , 现 象 和 普 遍 情 理
吻 合 所 以 诗 人 所 赞 美 的 梅 花 实 际 就 是 自己 清 廉 自 律 、 立 不 阿 人 格 的写 照 独
疏影横斜 水清浅 . 香浮动 月黄昏 。 暗
霜 禽 欲 下 先 偷 眼 . 蝶 如 知 合 断魂 粉
幸有 微吟 可相 狎 . 不须檀板共金樽 。
二 、 花 是 诗 人 们 思 乡 情 念 友 意 的 载 体 梅
陆 凯
折梅 逢 驿 使 , 与 陇 头 人 。 寄 江南无所 有 . 赠 一枝春 。 聊 《 诗 》 王 维 以第 一 人 称 询 问 的 形 式 开 篇 : 杂 中 你

新 诗 是 从 故 乡来 的 . 该 知 道 故 乡 的 情 况 。 乡 情 乡 事 , 应 可 忆 这 与 今 梅 临 于 旧 池 、 花 发 白故 枝 并 无 二 致 。 揭 问 者 实 在 太 多 . 其 他 诸 般 情 事 , 不 在 所 问 之 列 , 人 实 际 是 以 梅 为 引 线 . 示 出 自然 人 生 的 某 些 共 同 但 皆
肌 玉 骨 , 斜 疏 瘦 , 色 天 香 , 胜 格 定 。 在 中 国 古 通 , 合 无 间 , 然 一 体 。诗 人 写 梅 花 幽 独 淡 泊 的 品 横 国 韵 契 浑
典 诗 歌 中梅 花 的形 象 比 比 皆 是 , 花 作 为 一 种 常 见 性 , 正 折 射 出 自 己 的 高 清 志 趣 和 人 格 吗 ? 因 而 我 梅 不 的 诗 歌 意 象 有 着 十 分 厚 重 的 内 涵 和 底 蕴 概 括 起 来 们 读 诗 时 在 疏 落 清 丽 的 梅 景 中 . 时 看 到 的 是 诗 人 时

梅花意象 整理初稿

梅花意象 整理初稿

梅花一、意象特征1.以梅花作为载体,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2.以梅花寄寓思乡之愁、念友之愁、失忆之愁和感慨时光流逝之愁。

3.以梅花的早秀而不逢春,抒发诗人早慧而不逢时,满腹才学而得不到重用。

4.以梅花的馨香艳丽、无人欣赏,表达诗人生不逢时的悲痛。

5.以梅花寄托对拥有高洁品性的人格的赞美的情怀。

6.以梅花的冰清玉洁,表达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7.以梅花寄托自己的心志,表现坚强不屈的品格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抒发永不言败的豪情壮志。

简言之,以梅花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表现傲雪斗霜之志,寄寓高洁心志。

二、相关名句1.冰雪林中着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2.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陆游《梅花绝句》)3.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杜甫《江梅》)4.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忆梅》)5.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李方膺《题画梅》)6.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律然《落梅》)7.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曹雪芹《咏红梅花》)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9.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张嵲《墨梅》)10.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11.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晏几道《临江仙》)1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1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吕本中《踏莎行》)1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咏梅》)1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1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17.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18.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李清照《清平乐》)三、相关成语暗香疏影、岁寒三友、驿寄梅花、驿路梅花、驿使梅花、雪胎梅骨、梅妻鹤子、望梅阁老、说梅止渴、盐梅舟楫、摽梅之年、黄梅不落青梅落、盐梅相成。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梅花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傲霜斗寒,凛然怒放于雪虐风冽,百花衰谢,寒凝大地之际;它冰肌玉骨,横斜疏瘦,国色天香,韵胜格定。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的形象比比皆是,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厚重的内涵和底蕴。

概括起来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一、梅花是高洁情操、理想人格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梅花作为美的化身,作为一种高洁情操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她是我们民族精神品格的生动映现和真实投影。

在众多的咏梅诗中这类诗歌的数量是最多的。

我们最熟知的当数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和王安石的《梅花》。

山园小梅二首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林逋少时孤贫,学习刻苦,性情恬淡,不求名利。

早年曾经浪迹江淮间,后归杭州,长期隐居在西湖的孤山,二十多年不入城市。

他终身未仕,亦不曾婚配,无妻无子,一直过着隐逸诗书的生活,性喜种梅养鹤,并以此为乐事,人称“梅妻鹤子”。

这首极负盛誉的咏梅佳作,也是他最著名的诗作。

诗人给我们多层次地描摹和塑造了梅花冠绝群芳的清丽形象,突出了梅花妩媚绰约的风采和高洁雅淡的品性,表现出一种孤高淡泊的生活情趣。

特别是“疏影”、“暗香”两句诗人着力表现梅花的不染尘俗,清秀高洁,幽独娴雅,神清骨秀,前人以为深得梅花之魂。

梅花一树独出,诗人孤芳自赏,梅花厌弃豪华,安贫守志,诗人鄙视荣利,不附流俗。

两者心志相通,契合无间,浑然一体。

诗人写梅花幽独淡泊的品性,不正折射出自己的高洁志趣和人格吗?因而我们读诗时在疏落清丽的梅景中,时时看到的是诗人高洁的情操与人格。

关于王安石写梅花的缘由,在宋代诗僧惠洪的《冷斋夜话》中说:“荆公尝访一高士不遇,题其壁。

”这话是否可信,尚难断定。

但从诗歌抒发的情怀看,也是有道理的。

王安石抱负远大,为人刚直,对那些具有倔强性格的事物,很是喜欢、赞赏。

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意象的变迁及其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意象的变迁及其审美价值

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意象的变迁及其审美价值梅花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直被活跃地重复提及与再现,它是很多诗人写作的激发源,它的审美价值也毋庸置疑,梅花意象代表着内在的芬芳和外在的豪放,它反映出中国人独有的美学观念。

先秦时期,梅花就被视为代表着美德、品格、诗意的象征,而且有“桃李满天下,梅柳点翠谷”之说。

唐代被称为“梅花贵处”的刘禹锡就是梅花文学的立辙者,其诗句“紫树青花红梅发”把令人心醉的梅花描绘的淋漓尽致,体现出唐代美学审美在梅花上的诠释。

宋代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宋代诗人李清照诗句,其审美也把梅花作为传承之中道派美学审美中最为集中的主题。

还有宋代知名的“梅花”三首,张九龄诗句“山阴月色入幕帷,有时绮窗开,有时梅帘闭”再次把梅花的意象彰显的淋漓尽致。

南宋林逋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他的梅花诗歌集中了尊贵清新,又有了张九龄诗歌中笔力淋漓,抒发深远的意境。

唐宋之后,明清时期也有不少关于梅花的文学作品。

宋代颓势,清末混乱,许多文人诗人都迷失了人生出路,更多的作品开始寄寓了对古朴梅花的牵挂,显示地升华了他们思潮的内涵。

梅花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发生了一定的变迁,从先秦到清末,梅花作为审美的象征也不断被社会现实所再现,把人们所属于社会经历和政治环境中所有内容装里,从而构成了丰富崭新的审美价值。

梅花以其独特的结构、馨香的气息、芬芳的色彩,引发了一多之诗句,唐宋诗坛中,梅花形成了独特一面,春日梅花生动的描写,把美现于诗句间,将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使读者更加明了这一象征的艺术审美价值。

各种花意象内涵

各种花意象内涵

梅花象征的精神
无畏严寒
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盛开, 象征着勇敢、无畏和坚韧。
独立自主
梅花独自在冬季盛开,不 与其他花朵争艳,寓意着 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 精神。
淡泊名利
梅花不追求世俗的名利, 只追求内心的纯净和高尚, 象征着淡泊名利的精神。
梅花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常见的文学形象
故事中的角色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梅花常被用来象 征高洁、清雅、孤傲的文人形象。
菊花象征的品质
不畏难
菊花在严寒中盛开,象征着不畏艰难、勇往 直前的精神。
坚韧不拔
菊花在深秋时节依然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 百折不挠的品质。
淡泊名利
菊花不争春,不畏寒,象征着淡泊名利、远 离世俗纷扰的品质。
高雅清逸
菊花以其高雅清逸的姿态,成为文人墨客笔 下的常客,象征着高雅脱俗的品质。
菊花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在故事中,梅花也常常作为主角的象 征,代表着坚韧、勇敢和纯洁的品质。
诗词中的表现
许多诗人喜欢以梅花为题材,通过诗 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02
玫瑰
玫瑰寓意
01
02
03
04
爱情
玫瑰是表达爱意的传统花卉, 通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代表 着热烈、浪漫和珍贵的情感。
美丽
玫瑰花形优美,色彩艳丽,象 征着美丽和优雅,常被用来赞
纯洁的爱情
白色玫瑰代表纯洁无暇 的爱情,象征着对爱情
的忠贞和专一。
浪漫的爱情
紫色玫瑰寓意浪漫的爱 情,象征着神秘和独特
的情感体验。
玫瑰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爱情的象征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玫瑰被用作 爱情的象征,代表着浪漫、甜蜜
和痴情的情感。

论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

论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

论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梅花是中国传统四大花朵(菊花、梅花、兰花、荷花)之一,在中国的诗词文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比起菊花以及兰花,梅花以其优雅而高贵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作为写梅最为知名的词人,李清照历史上留下了不少赞美梅花的诗词,让梅花的魅力和重要性永载史册。

首先,梅花在李清照作品中被描绘得异彩纷呈、惊艳多姿。

她的梅花多达《早春》、《渭城》、《声声慢》等,都以精彩绝伦的描绘闻名后世。

比如《声声慢》的第三联,李清照将花枝上的梅花弘扬成一股美丽的活力:“寒梅初芳小雨时,芳菲微凉见晴日”,描绘的是一棵梅花在春雨中披着清凉的光环,徐徐展示它的美丽容颜。

再比如《早春》里,李清照将梅花端庄大气地表现出来:“枝上柳绵吹又少,花里无人问谁香”,优美却不失典雅,笔墨极富诗意,在梅花的形象上刻上了抽象孤寂的气息,仿佛来自古人的心灵,引出了一个世外天宇。

其次,梅花在李清照词中所象征意义也深深吸引了不少读者的情感和情思。

在《声声慢》里,梅花形象代表着芳香的婉约:“素手纤搓梅苞梢,着意运金钿踏青”,这里以梅苞分解出对爱情的情寄,尤以“踏青”、金钿都暗合着相思交流,表达出空洞而又抒情的画面。

而且,在《渭城》中她又刻画了梅花的枝叶:“芰荷花时绿满径,绠纱影里乱蛩声”,这是一首多彩的乐诗,仿佛梅花也会唱歌,体现出其生机勃勃的形象,更多的加强了梅花在文学中的特殊地位。

最后,梅花在李清照词中的意象也被她赋予了一种深刻的含义——毅力。

在《早春》的前两联里,李清照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淡漠态度:“驿使发,金猪拱日月,代代跨非马”,又用“朝看水东流,夕江西逝去”去描绘生命朝夕变换,这时,梅花开花就像一片希望,暗示着要持之以恒地奔向远方:“山明月当空,江潮接天”,梅花就仿佛一盏明灯,照耀这一段匆忙的旅程。

这一段旅程,只有坚持才能实现。

归纳起来,梅花在李清照的词中秉承着淡泊之意,释放着美丽而神奇的精神力量,而这正是座落于西文的梅花意象的最佳诠释。

苏轼黄州诗中梅花意象分析

苏轼黄州诗中梅花意象分析

苏轼黄州诗中梅花意象分析
苏轼的黄州诗中,梅花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常被用来表达坚韧、刚毅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以下是对苏轼黄州诗中梅花意象的分析:
1. 坚韧与生命力:梅花是寒冷季节中盛开的花朵,能承受低温、坚持生存。

苏轼通过描绘梅花来表达自己坚韧不拔、顽强生活的态度。

2. 忍受孤独与寂寞:梅花在寒冷季节开放,往往没有其他花朵作伴。

这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孤独与寂寞。

苏轼可能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孤独感和内心力量。

3. 不受境遇影响的纯净美:梅花虽然在困境中开放,但它依然能展示出独特的美丽。

苏轼常用梅花来表达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不受外界低劣环境的干扰。

总之,苏轼黄州诗中的梅花意象代表了坚韧、生命力、忍受孤独与寂寞,以及纯净的美丽。

这些意象反映了苏轼个人追求高洁品质的态度和对困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意象一、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陈亮《梅花》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这首诗通过颂扬梅花的坚贞不屈的精神,寄托自己爱国思想。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二、凌寒不屈的顽强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美丽的春色。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见梅之傲骨,同时它还担当了春的使者。

三、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是诗人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四、隐者高士的象征张可久《天净沙·鲁卿庵中》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这首诗宛如一幅淡远幽雅的山水画,是对友人鲁卿隐居山中的礼赞,亦是自己一片向往之情的真实流露。

诗人将我们带入渺无人迹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气爽,何来“探梅”之说,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隐士——鲁卿。

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五、清冷淡雅的美人苏轼《定风波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这首咏物词,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词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

因“迟”开而与桃杏同放。

梅花生就冰清玉洁之姿,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所以“乔装改扮”,尽显美姿丰神。

六、传递情感与祝福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梅花意象

梅花意象

诗歌中的梅意象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宋词中的梅花意象一.宋词梅花意象概述宋人爱梅,所以宋词中很多作品描写梅花的“暗香疏影”之姿,如曾慥有“清友,群芳右,万缟纷披兹独秀,天寒月薄黄昏后”(《调笑令•清友梅》)描写了黄昏后独立摇曳在寒风中的一株寒梅,词人以花孤芳自赏。

贺铸《南歌子》:“傍水添新韵,横墙露粉颜。

夜来和月起凭阑,认得暗香微度有无间”,写水傍墙边有一株斜梅,冰清玉洁,柔和的月光下发出淡淡幽香,神色味俱佳。

宋代无名氏《南乡子》也云:“雪态冰姿巧耐寒,南北枝头香不断”,诸如此例,举不胜举。

这些可谓梅花表层特性描写,寄托了词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态度。

梅花傲雪不与众花争艳又给人孤芳之感,刘学萁《贺新郎•再韵赴梅》明言梅花“孤芳复与群芳别”,赵长卿《探春令•赏梅十首》之二曰:“芳心自与群芳别,尽孤高清洁”,李坦然《风流子》中赞梅花为“别是一般,孤高风韵”,均体现了宋人咏梅,孤芳自赏的审美心理。

其次,宋人特别重视梅花的凌寒之性,喜赞赏梅花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

如叶梦得《南乡子》:“山畔小池台,曾记幽人著意栽。

乱石参差春至晚,徘徊。

素景冲寒却自开。

”乱石中的一株梅树,独自在严寒中盛开。

贺铸《南歌子》:“心蹙黄金缕,梢垂白玉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

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想是由于诗中报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累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潮的心灵境界。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

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

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

现在就以宋诗为中心,说说梅花的意象,其主要意象有三:一是象征志土、贞土;二是象征隐者、高土;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人们首先把它作为一般春花春树认识和描写,就比如萧纲的《雪里觅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到腰赢。

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后来梅花渐渐上升为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而不仅仅作为春景的点缀,就自然产生了梅花独有的意象。

南朝鲍照在其《梅花落》中云:<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虽然仍视梅花为春花,但已看到梅花开在霜雪中的悲哀,意在托寓自身才能行不到发挥。

到了盛唐,张九龄在其仕途受挫之时所作的《庭梅咏》:<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在感怀身世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意志,这是鲍诗所没有的。

至中唐朱庆馀《早梅》一诗,就把梅花傲雪作为高尚品性加以赞美:<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在此就可看出,诗人已经赋予了梅花高风亮节的品性。

尤其是宋代,生活在龌龊尘世,志不得伸的诗人们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入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

<穷冬万木产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

>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耐得寒冷,饱经霜打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

宋初诗人韩维眼中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绝俗,在严寒霜雪中保持铁骨芳姿。

《劲谢》=还有描写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梅花:<自持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释显忠《石缝梅》)虽生长环境不好,但依然顽强自下而上,不随俗浮沉而保持真我。

北宋中期,经过苏轼等人的吟咏,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进一步深化。

苏轼是梅花的乱,写了大量咏梅诗,在其诗中带有强力主观表现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诗人孤芳自赏,幽洁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内心深处与世委蛇而又不甘沦弃的孤清与落寞。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松风亭下梅花盛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

>(《再用前韵》)<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等诗都可体现苏轼泳梅诗中高洁之志与孤寂之感交渗一体的双重感情取向。

在苏轼以后,也有不少借泳梅感慨落寞孤独的诗篇:<岁寒为尔添愁绝,倚树微吟亦自伤。

>(沈与尔《次韵梅花》)在寒夜独倚着树而叹息,是何等寂寥索寞。

陆游也甚爱梅,写下了<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

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

>的诗句(《城南王氏庄寻梅》)以盛开的梅花无人去欣赏,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

另外李少云的《梅花落》:<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

>此比喻极为明显:抱负既然不能伸展,唯有顾影
自怜了。

这些诗篇不但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思想感情,其中蕴涵的那份幽独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觉正是当时土大夫在仕途挫折时的经常体验。

到了南宋,国势飘摇,社会动荡,土人阶层涣散零落,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而且还受道家逍遥自适人生哲学的影响,很多诗人寄情于山林,渴望过一种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在咏梅诗中,出现了梅花另一个意象------隐者高士的意象。

梅花开在残腊初春之际,长于高山纲谷,水驿荒村,但它清香依旧,洁白无暇,给身处逆境的诗人以无限慰籍。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王琪《梅花》)所表现的是一种平淡恬静的生活态度。

<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

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征书未到家。

>(张舜民《望子岭梅花方开用黄道韵》)<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

>(吕本中《早梅》)_<本来淡薄难从俗,纵入纷华亦绝尘。

>(韩元吉《梅花》)含括了老庄的虚静淡泊,萧散自得的隐士襟怀,更包含着对个人志节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维护。

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早在柳宗元《龙城录》里已记载了一个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就是梅花所化。

此后诗人就爱将梅花比拟?lt;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

使人不由得将其看作是<客来惊起晓妆匀>的女子,是忽然发现的惊心动魄的<空谷佳人>。

宋初诗人梅尧臣笔下的梅花是玲珑的小家碧玉:<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红梅》)在吴颐《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里梅花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处子:<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绛罗巾……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杂尘。

>也有诗人将梅花描绘成一个冰肌雪肤玉骨霜心的仙子<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

>(晁端友《梅花》)<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

>(朱熹《次韵列秀野前树梅》)<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

>(陆游《湖山寻梅》)在周必大眼中梅花既有仙子的袅娜多姿,又有邻家女子的娇涩可人<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

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

><(《次韵史院洪境卢简洋馆中梅》)更有诗人将梅花比喻为罹的爱人的:<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

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

>可见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高尚与尊贵。

其实梅花这三个象征意象往往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融相通的。

在很多咏枨诗中,这三个象征意义是同时存在的。

比如欧阳修的《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

>既写出梅花傲雪坚毅的品格,也赞吧梅花如仙的形貌。

又如陆游的《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居人空巷者,疑是湖中仙。

>久居荒芜之地的人,既是隐者,又像神秘的仙人,陆游巧妙地将这两个意象交织在一起,使此诗内容更丰富。

张孝祥的《道间见梅》中则把梅花描绘成一个孤高自爱的女子,其实也是把贞士和美人的意象结合了。

梅花的三个意象之所以能相融,是因为这三个意象都有共通的核心-- 贞洁的象征。

另外,以梅花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罹,也是古诗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

第一首梅花诗,南北朝陆凯所作的《赠范晔》就是以梅花传达友情:<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代不少诗人已经运用这个意象进行咏梅诗的创作。

折梅赠远已成为常用的典故。

到了宋代,王安石等人继承了这一意象<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

>(《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

<折梅寄友>表达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发展。

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诗歌里不仅仅是一个信物,更代表着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想起远在他乡的朋友?lt;岭北霜
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为怜北客飘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

香气轻于新酿熟,襟怀重似故人来。

舟中莫问无兼有,急急呼儿觅酒杯。

>(张舜民《舟行湘岸见梅盛开》)也有诗人在咏梅诗中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如朱松《饮梅花下赠客》:<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

>以及朱熹《清江道中见梅》:<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

>都透露出悠悠相思的情愫。

更有迁骚人以咏梅抒发思乡的愁苦:<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

>(陆游《客舍对梅》)<望远可无南北使,客愁定费短长吟>。

(尤袤《梅花》)诗人有感于世路艰难,抒发了思乡却不得归的怆痛之感之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

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下是由于诗中报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累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潮的心灵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