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裂缝事故案例试题及答案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学习内容及考试题目和答案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学习内容及考试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8ec038e9951e79b892784.png)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目录封面和目录 (3)案例1 : 外廊式办公楼裂缝事故 (4)1.1工程概况 (4)1.2 裂缝情况 (5)案例2: 外廊式门诊楼裂缝 (6)2.1 工程概况 (6)2.2 裂缝情况 (7)案例3: 内廊式教学楼裂缝 (8)3.1 工程概况 (8)3.2 裂缝规律 (9)案例4 : 9层框架住宅楼墙面裂缝事故 (9)4.1工程概况 (9)4.2地质情况 (10)4.3 设计概况 (10)4.4 施工情况 (11)4.5 裂缝情况 (11)4.6 技术论证 (13)4.11结论 (14)4.7 地基出现沉降不均的原因 (15)4.8 桩的承载力分析 (16)4.9 结构安全验证 (19)4.10 总体安全性评估 (20)案例5: 8层框架住宅楼梁板裂缝事故 (21)5.1工程概况 (21)5.2 裂缝现象 (22)5.3 裂缝原因 (23)5.4风险详估 (25)5.5 拯救措施 (26)案例6: 8层框剪结构教学楼梁柱裂缝事故 (26)6.1工程概况 (26)6.2裂缝过程 (27)6.3原因普查 (28)6.4 地基沉降 (30)6.5 降水影响 (31)6.6 地基下沉 (32)6.7 基础沉降与结构开裂密切的时间过程 (33)6.8 事实胜于雄辩 (34)6.9 温度胀缩 (34)6.10 裂缝规律 (36)6.11 虚实对照 (37)6.12 关于冷缩裂缝的时间过程 (38)6.13 安全论证 (39)6.14 处理对策 (39)6.15结论 (40)案例7: 某制冷厂房结构裂缝事故 (41)7.1 工程概况 (41)7.2 裂缝过程 (42)7.3 开裂机理 (43)7.4 发展趋势 (45)7.5 控制途径 (46)7.6 补强措施 (46)7.7 结语 (47)案例8: 现浇大面积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系裂缝事故 (47)8. 1裂缝情况 (47)8.2 裂缝原因分析 (49)8.3 温度裂缝的机理分析和温度应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49)9.1 工程概况 (51)9.2 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波折 (52)9.3 罕见的地下室墙体裂缝事故 (53)9.4 裂缝原因普查 (54)9.5 温差应力计算判定裂缝原因是温差弯曲应力超限 (58)案例10 :深基坑施工止水桩失效引起的民宅裂缝事故 (60)10.1 基本情况 (60)10.2 民居现状普查 (62)10.3 民居裂损鉴定 (63)10.4 影响因素分析 (65)10.5 发展趋势预测 (65)10.6结论 (66)案例12 :桥梁工程中的结构裂缝事故 (66)12.1墩台下沉或裂缝事故 (66)12.2 钢筋混凝土T形粱裂缝 (69)12.3 大跨度预应力箱梁桥裂缝 (70)12.4 典型案例 (71)结构裂缝事故案例考试试题 (73)一、单选题 (73)二,多选题 (74)三,判断题 (76)封面和目录案例1 : 外廊式办公楼裂缝事故1.1工程概况1.2 裂缝情况案例2: 外廊式门诊楼裂缝2.1 工程概况2.2 裂缝情况案例3: 内廊式教学楼裂缝3.1 工程概况3.2 裂缝规律案例4 : 9层框架住宅楼墙面裂缝事故4.1工程概况4.2地质情况4.3 设计概况4.4 施工情况4.5 裂缝情况4.6 技术论证4.11结论4.7 地基出现沉降不均的原因4.8 桩的承载力分析4.9 结构安全验证4.10 总体安全性评估案例5: 8层框架住宅楼梁板裂缝事故5.1工程概况5.2 裂缝现象5.3 裂缝原因5.4风险详估5.5 拯救措施案例6: 8层框剪结构教学楼梁柱裂缝事故6.1工程概况6.2裂缝过程6.3原因普查6.4 地基沉降6.5 降水影响6.6 地基下沉6.7 基础沉降与结构开裂密切的时间过程6.8 事实胜于雄辩6.9 温度胀缩6.10 裂缝规律6.11 虚实对照6.12 关于冷缩裂缝的时间过程6.13 安全论证6.14 处理对策6.15结论案例7: 某制冷厂房结构裂缝事故7.1 工程概况7.2 裂缝过程7.3 开裂机理7.4 发展趋势7.5 控制途径7.6 补强措施7.7 结语案例8: 现浇大面积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系裂缝事故8. 1裂缝情况8.2 裂缝原因分析8.3 温度裂缝的机理分析和温度应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楼板裂缝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楼板裂缝](https://img.taocdn.com/s3/m/3f43e1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5.png)
一、案例二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楼板裂缝二、事故简述某工程地下室顶板设计为18厘米厚C30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覆盖熟料薄膜和毛毡。
项目部春节放假, 放假期间安排了值班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养护人员责任心较强, 每天都对混凝土进行浇水。
春节过后复工检查时发现, 地下室顶板出现大量不规则裂缝, 裂缝间距小, 长度短, 且有不少贯穿裂缝, 后经检测混凝土强度合格, 对裂缝进行了灌浆封堵处理, 处理费用30余万元。
三、原因分析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知识掌握不全面, 未明确混凝土冬期养护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存在交底不清的问题。
养护人员每天浇水, 打湿了起保温作用的稻草上, 使保温作用失效, 同时, 浇水直接接触到混凝土, 水化升温过程中的混凝土急剧降温, 导致结构板开裂。
四、预防措施1.冬期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明确混凝土冬期施工的配合比、养护措施等内容。
五、2.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掌握混凝土水化凝结的相关过程原理, 确保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 并进行详细交底。
六、处理原则和方法1.发现混凝土裂缝应向公司技术部门报告, 配合公司做好事故原因调查, 一般有材料和施工两方面原因。
七、2.对于不影响结构承载力的裂缝, 采用灌浆料进行封堵即可。
八、导致楼板裂缝的其他原因1.楼板过早受荷: 处于工期方面的考虑, 不少项目在混凝土初凝后便施加施工荷载, 此时, 混凝土还未达到终凝即被拉裂, 在开间较大的板面上此现象尤为明显。
2.使用已经初凝的混凝土浇筑梁板: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堵管现象, 待泵管疏通后将泵中已初凝的混凝土加水拌和后, 送入布料机。
2)商混站提供至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太小, 无法满足施工要求, 退回后, 加水搅拌再送进施工现场。
3.支撑体系立杆下沉、刚度不足也是楼板开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二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aff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6.png)
二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案例分析题。
1.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哪些质量问题?请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常见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有哪些?请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 请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4. 以具体案例为基础,分析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5. 请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案例分析答案。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质量问题。
例如,在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的裂缝现象。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是由于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振捣,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够,从而出现了裂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督等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常见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包括施工进度延误、材料管理不善、人员管理不当等。
以某大型土建工程项目为例,由于施工单位未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导致工程延期交付使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督,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包括高空作业安全、施工现场管理不善等。
以某桥梁工程为例,由于施工单位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发生了坠落事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图纸错误等。
以某住宅小区设计为例,由于设计单位未能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导致部分建筑结构出现了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设计单位的审查和监督,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监督不力、监督手段不足等。
一级建造师案例分析题超经典(有解题思路)
![一级建造师案例分析题超经典(有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bedad2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a.png)
案例题汇编1.某工程由A、B、C、D、E五个分项工程组成,它在平面上划分为四个施工段,各分项工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为3天。
A、B施工过程和B、C施工过程允许平行搭接1天,c、D施工过程和D、E施工过程之间各有2天技术间歇时问。
施工单位欲对该工程进行流水施工组织。
问题:(1)一般按照流水的节奏特征不同分类,流水作业的根本组织方式可分为哪几种?(2)本工程宜采用何组织方式?试述其特点。
(3)根据背景条件,试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
题解:(1)答:分为等节奏流水方式、异节奏流水方式和无节奏流水方式三种。
(2)答:宜采用等节奏流水方式。
它的特点是在流水组中,每个施工过程本身在施工段中的作业时间(流水节拍)都相等,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也相等,这是最理想的一种流水组织方式。
(3)解:本工程流水步距为K=3d,流水工期为TP=(5+4-1)×3-2+4=26d,其流水施1所示。
等节奏流水施工图表12.某宾馆建筑为大厅局部16层,两翼13层,建筑面积11620m2,主体结构中间大厅局部为框剪结构,两翼均为剪力墙结构,外墙板采用大模板住宅通用构件,内墙为C20钢筋混凝土。
工程竣工后,检测发现以下部位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1)七层有6条轴线的墙体混凝土,28天试块强度为12.04N/mm2,至80天后取墙体混凝土芯一组,其抗压强度分别为9.03N/mm2,12.15N/mm2,13.02N/mm2;(2)十层有6条轴线墙柱上的混凝土试块28天强度为13.25N/mm2,至60天后取墙柱混凝土芯一组,其抗压强度分别为10.08N/mm2,11.66N/mm2,12.26N/mm2,除这条轴线上的混凝土强度缺乏外,该层其他构件也有类似问题。
问题:(1)造成该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缺乏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为了防止该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强度缺乏,在施工过程中浇注混凝土时应符合哪些要求?(3)在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应符合哪些规定?题解:(1)答:原因可能有:①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②混凝土拌制时间短或拌合物不均匀;③混凝土配合比每盘称量不准确;④(2)答:①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②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③竖向结构(墙、柱等)浇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④在一般情况下,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⑤如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毕,中间间歇时间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留置施工缝。
建造师考级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解析
![建造师考级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362e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d.png)
建造师考级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解析工程质量事故是在建设工程过程中,由于设计、施工、材料、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存在严重缺陷甚至发生事故的情况。
作为建造师,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和解析工程质量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进行工程质量事故的解析。
1. 案例一:建筑结构承重墙开裂在某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出现了墙体开裂的问题。
经初步调查,发现其原因是设计和施工中的失误。
设计上,没有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而施工中也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这导致了墙体的变形和开裂,威胁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工程项目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都需要严格遵循规范和标准,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加强项目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并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检验。
2. 案例二:桥梁坍塌事故某城市的一座桥梁在通车不久后发生了坍塌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发现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中存在多个问题。
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到桥梁的抗震和承载能力,而施工中也出现了材料使用不合格、工序操作不规范等情况。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桥梁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外力因素的作用,保证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进行材料的严格把控,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验。
3. 案例三:地基沉降引发建筑裂缝某住宅小区的多栋楼房在入住不久后出现了裂缝,严重影响了住户的正常生活。
经调查发现,这是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地基进行足够的勘察,也没有考虑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导致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建筑物的变形。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建筑工程前期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地基工程设计,确保地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基处理和建筑结构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解析,我们深刻认识到工程质量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严重影响。
混凝土开裂质量事故案例
![混凝土开裂质量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5b71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b.png)
混凝土开裂质量事故案例英文回答:Concrete cracking is a common quality issu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It can occu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improper mix design, inadequate curing, thermal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and structural overload. These cracks can significantly compromise th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leading to safety hazards and costly repairs.One example of a concrete cracking quality accident is the collapse of the Hyatt Regency walkway in Kansas City in 1981. The walkway, which was suspended from the ceiling using steel rods, failed due to a design flaw. The original design called for a single set of steel rods to support both the second and fourth-floor walkways. However, during construction, it was decided to change the design to a double set of rods for aesthetic reasons. This change created a critical flaw, as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the steel rod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s a result, the walkway collapsed during a crowded event, causing multiple fatalities and injuries.Another example is the cracking of the Sutong Bridge in China. This cable-stayed bridge, one of the longest in the world, experienced cracking in its concrete deck shortly after its completion. The cracking was attributed to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cluding poor construction practices and inadequate quality control. The concrete mix used for the deck was not properly designed, leading to a higher water-cement ratio and reduced strength. Additionally,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did not ensure proper curing and protection of the concrete, allow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acks. These cracks compromised the integrity of the bridge and required extensive repairs to ensure its safety and functionality.中文回答:混凝土开裂是建筑项目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学习内容及考试题目和答案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学习内容及考试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792cfce2f0066f5332259.png)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目录封面和目录 (3)案例1 : 外廊式办公楼裂缝事故 (4)1.1工程概况 (4)1.2 裂缝情况 (5)案例2: 外廊式门诊楼裂缝 (6)2.1 工程概况 (6)2.2 裂缝情况 (7)案例3: 内廊式教学楼裂缝 (8)3.1 工程概况 (8)3.2 裂缝规律 (9)案例4 : 9层框架住宅楼墙面裂缝事故 (9)4.1工程概况 (9)4.2地质情况 (10)4.3 设计概况 (10)4.4 施工情况 (11)4.5 裂缝情况 (11)4.6 技术论证 (13)4.11结论 (14)4.7 地基出现沉降不均的原因 (15)4.8 桩的承载力分析 (16)4.9 结构安全验证 (19)4.10 总体安全性评估 (20)案例5: 8层框架住宅楼梁板裂缝事故 (21)5.1工程概况 (21)5.2 裂缝现象 (22)5.3 裂缝原因 (23)5.4风险详估 (25)5.5 拯救措施 (26)案例6: 8层框剪结构教学楼梁柱裂缝事故 (26)6.1工程概况 (26)6.2裂缝过程 (27)6.3原因普查 (28)6.4 地基沉降 (30)6.5 降水影响 (31)6.6 地基下沉 (32)6.7 基础沉降与结构开裂密切的时间过程 (33)6.8 事实胜于雄辩 (34)6.9 温度胀缩 (34)6.10 裂缝规律 (36)6.11 虚实对照 (37)6.12 关于冷缩裂缝的时间过程 (38)6.13 安全论证 (39)6.14 处理对策 (39)6.15结论 (40)案例7: 某制冷厂房结构裂缝事故 (41)7.1 工程概况 (41)7.2 裂缝过程 (42)7.3 开裂机理 (43)7.4 发展趋势 (45)7.5 控制途径 (46)7.6 补强措施 (46)7.7 结语 (47)案例8: 现浇大面积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系裂缝事故 (47)8. 1裂缝情况 (47)8.2 裂缝原因分析 (49)8.3 温度裂缝的机理分析和温度应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49)9.1 工程概况 (51)9.2 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波折 (52)9.3 罕见的地下室墙体裂缝事故 (53)9.4 裂缝原因普查 (54)9.5 温差应力计算判定裂缝原因是温差弯曲应力超限 (58)案例10 :深基坑施工止水桩失效引起的民宅裂缝事故 (60)10.1 基本情况 (60)10.2 民居现状普查 (62)10.3 民居裂损鉴定 (63)10.4 影响因素分析 (65)10.5 发展趋势预测 (65)10.6结论 (66)案例12 :桥梁工程中的结构裂缝事故 (66)12.1墩台下沉或裂缝事故 (66)12.2 钢筋混凝土T形粱裂缝 (69)12.3 大跨度预应力箱梁桥裂缝 (70)12.4 典型案例 (71)结构裂缝事故案例考试试题 (73)一、单选题 (73)二,多选题 (74)三,判断题 (76)封面和目录案例1 : 外廊式办公楼裂缝事故1.1工程概况1.2 裂缝情况案例2: 外廊式门诊楼裂缝2.1 工程概况2.2 裂缝情况案例3: 内廊式教学楼裂缝3.1 工程概况3.2 裂缝规律案例4 : 9层框架住宅楼墙面裂缝事故4.1工程概况4.2地质情况4.3 设计概况4.4 施工情况4.5 裂缝情况4.6 技术论证4.11结论4.7 地基出现沉降不均的原因4.8 桩的承载力分析4.9 结构安全验证4.10 总体安全性评估案例5: 8层框架住宅楼梁板裂缝事故5.1工程概况5.2 裂缝现象5.3 裂缝原因5.4风险详估5.5 拯救措施案例6: 8层框剪结构教学楼梁柱裂缝事故6.1工程概况6.2裂缝过程6.3原因普查6.4 地基沉降6.5 降水影响6.6 地基下沉6.7 基础沉降与结构开裂密切的时间过程6.8 事实胜于雄辩6.9 温度胀缩6.10 裂缝规律6.11 虚实对照6.12 关于冷缩裂缝的时间过程6.13 安全论证6.14 处理对策6.15结论案例7: 某制冷厂房结构裂缝事故7.1 工程概况7.2 裂缝过程7.3 开裂机理7.4 发展趋势7.5 控制途径7.6 补强措施7.7 结语案例8: 现浇大面积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系裂缝事故8. 1裂缝情况8.2 裂缝原因分析8.3 温度裂缝的机理分析和温度应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含答案)(一)
![案例分析(含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524e2761561252d380eb6eb6.png)
案例分析一、.某装饰公司承接了寒冷地区某商场的室内、外装饰工程。
其中,室内地面采用地面砖镶贴,墙面部分采用人造木板,柱面镶贴天然花岗石,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
吊顶工程部分采用木龙骨,室外部分墙面为铝板幕墙,采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铝塑复合板,其余外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外镶贴陶瓷砖。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因木龙骨为甲供材料,施工单位未对木龙骨进行检验和处理就用到工程上;门窗安装方案为射钉固定。
事件二:在送样待检时,为赶进度,施工单位未经监理许可就进行了外墙饰面砖镶贴施工,待复验报告出来,部分指标未能达到要求。
事件三:外墙面砖施工前,工长安排工人在陶粒空心砖墙面上做了外墙饰面砖样板件,并对其质量验收进行了允许偏差的检验。
问题:1本工程有哪些材料需要复验?说明复验的指标?2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4指出事件三中外墙饰面砖样板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正确做法。
一、1本工程应对以下材料及性能指标进行复验:1水泥: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饰面板(砖)工程粘贴用水泥和地面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进行复验。
2室内用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
3室内用天然花岗石的放射性。
4外墙陶瓷面砖的吸水率;寒冷地区外墙陶瓷面砖的抗冻性。
5建筑外墙金属窗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
铝塑复合板的剥离强度。
2.施工单位需要对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木龙骨应进行防火、防腐、防蛀等技术处理。
在砌体上安装铝合金门窗不能用射钉固定,应用膨胀螺栓固定。
3不妥当。
理由:①复试报告未出来;②未报请监理同意。
4存在问题:外墙饰面砖样板件不应做在陶粒空心砖墙面上,而应做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上。
背景材料二、.某装饰公司承接了寒冷地区某商场的室内、外装饰工程。
其中,室内地面采用地面砖镶贴,吊顶工程部分采用木龙骨,室外部分墙面为铝板幕墙,采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铝塑复合板,其余外墙为加气混凝土外镶贴陶瓷砖。
案例分析题12例
![案例分析题12例](https://img.taocdn.com/s3/m/2dc607e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4.png)
案例分析题第1题背景资料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随路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4MPa的DNS00中压燃气、DN1000给水管并排铺设在道路下,燃气管道与给水管材均为钢管,实施双管合槽施工。
热力隧道工程采用暗挖工艺施工。
承包方A公司将工程的其中一段热力隧道工程分包给B公司,并签了分包合同。
1.B公司发现土层松散,有不稳定迹象,但认为根据已有经验和这个土层的段落较短,出于省事省钱的动机,不仅没有进行超前注浆加固等加固措施,反而加大了开挖的循环进尺,试图“速战速决,冲过去”,丝毫未理睬承包方A公司派驻B方现场监督检查人员的劝阻。
结果发生隧道塌方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
2.事故调查组在核查B公司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时发现,B公司根本不具备安全施工的条件。
问题:1.燃气管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以及燃气管顶与路面的距离有何要求?2.试述燃气管道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的压力、稳定时间及合格标准。
3.对发生的安全事故,A公司在哪些方面有责任?4.B公司对事故应该怎么负责?【正确答案】:试题解析:1.燃气管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5m,燃气管顶的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9m。
2.燃气管道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输气压力的1.5倍,但钢管不得低于0.3MPa,本工程的管道强度试验压力0.6MPa,稳压1h,全部接口均无漏气现象为合格。
管道严密性试验压力为0.46MPa,持续时间不小于24h,实际压力降不超过允许值为合格。
3.A公司没有认真审核B公司施工资质,便与之签了分包合同,这是A公司对这起事故首先应负的安全控制失责的责任;其次,A公司虽然采取了派人进驻B公司施工现场,并对B公司的违规操作提出了劝阻意见和正确做法,但未采取坚决制止的手段,导致事故未能避免。
这是A公司安全控制不力的又一方面应负的责任。
A公司还应统计分包方伤亡事故,按规定上报和按分包合同处理分包方的伤亡事故。
4.B公司不具备安全资质,又不听A公司人员的劝阻,坚持违规操作,造成事故,完全应该负起“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以及“分包方未服从承包人的管理”的责任。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e5186fcaaedd3383c4d374.png)
质量管理【案例三】某建筑公司承接一项办公楼施工任务,建筑面积100828㎡,地下3层,地上26层,箱形基础,框架结构,7度设防,二级抗震。
该项目地处城市主要街道交叉路口,是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考虑到该项目处在主要街道边,施工方采用了高2.2米的砖砌围挡,并在项目经理办公室内设立了“五牌一图”。
事件二:现场在进行第5层砖砌体工程质量检查时,发现一些临时间断处没有留槎。
施工单位非常重视,及时进行了返工处理。
事件三:在第10层混凝土部分试块检测时发现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但实体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实体强度达到了使用要求。
事件四:该楼最终按期顺利完工,达到验收条件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了施工方和建设方的竣工验收。
【问题】1.根据房屋建筑专业工程规模标准,判断该项目是大型工程还是中、小型工程?依据是什么?2.事件一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并给予纠正。
3.简述事件二中正确的工程做法。
4.事件三中,第10层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请说明理由。
5.如果第10层混凝土强度经检测达不到要求,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6.事件四中,该综合楼工程质量验收有何不妥?该楼应达到什么条件方可组织竣工验收?其验收包括哪些内容?【答案】1.属于大型项目,因为建筑层数达到25层或单体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为大型项目。
2.围挡高度不妥,在办公室内设置“五牌一图”不妥。
项目临主干道的围挡高度应达到2.5米,“五牌一图”应长期固定悬挂在醒目的地方,如出入口大门处。
3.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
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240mm墙厚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
案例1-5 某框架工程无粘结预应力大梁开裂
![案例1-5 某框架工程无粘结预应力大梁开裂](https://img.taocdn.com/s3/m/645f019d9ec3d5bbfd0a74b3.png)
案例1-5 某框架工程无粘结预应力大梁开裂
(事故简介)
2007年5~8月某框架工程浇筑C50无粘结预应力大梁及框架柱,每层设5榻600mm×1600mm x16000mm 预应力大梁,使用P.042.5水泥,大梁上下均配置受拉和受压筋,但中部水平腰筋极少。
一、二层梁板柱浇筑后2d,拆模发现大梁两侧有对称或不对称的竖向裂纹,裂纹中间较宽,两头较窄,呈枣核形,梁底也有部分裂纹,有的与两侧裂纹连通,经超声波探测,裂缝宽度为0.2mm左右。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怀疑混凝土质量有问题,于是自行更换了两家混凝土公司,分别浇筑三、四层混凝土,拆模后仍然发现类似裂纹。
(原因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非荷载裂纹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也是当前工程界的一项前沿课题,涉及环境、设计、材料、施工等诸多因素。
编者后来又发现多个工程有类似预应力大梁开裂的情况。
1.材料方面
混凝土公司为了确保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钢筋按时张拉,C50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大多都比较高,一般P.042.5水泥用量为420~450kg/m3,混凝土早期会有很高的发热量。
根据国外同类工程大梁中部的水化热温升实测值推测,该工程中部水化热温升可能达到80℃,预计内外温差可达40℃,混凝土早期会有很大的温度收缩和水分蒸发带来的收缩。
该工程地处繁华商业区,施工场地狭窄,只能采用地泵施工,混凝土输送管道弯道多,大梁配筋密集,因此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事故案例分析
![混凝土结构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82acf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4.png)
二、 混凝
土
初期 收缩 事故 案例
某办公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 达到预定混凝土强度拆除楼板模板时,发 现板上有无数走向不规则的微细裂纹,如 图2.16所示。裂缝宽0.05~0.15mm,有时 上下贯通,但其总体特征是板上裂纹多于 板下裂纹
事故 原因 分析
及
处理 措施
查得施工时的气象条件是:上午9时气温13°C, 风速7m/s,相对湿度40%;中午温度15°C,风 速13m/s(最大瞬时风速达18m/s),相对湿度 29%;下午5时温度11°C,风速11m/s,相对湿 度39%。灌注混凝土就是在这种非常干燥的条 件下进行的。由于异常干燥加上强风影响,故 使得混凝土在凝结后不久即出现裂纹。根据有 关资料记载:当风速为16m/s时,混凝土的蒸发 速度为无风时的4倍;当相对湿度10%时,混凝 土的蒸发速度为相对湿度90%时的9倍以上。根 据这些参数推算,本工程在上述气象条件下的 蒸发速度可达通常条件的8~10倍。
事故 原因 分析
施工缝留在梁端剪力最大部位;
施工缝处混凝土强度等级显然不满足设计要求, 甚至不足C10,严重影响梁端抗剪能力和粘着力 强度;
新旧混凝土无法连接。
将梁端混凝土用工小心地凿成如图2.27乙所示形状, 并将部分预制楼板,以加强梁端的抗剪能力。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试卷3套含答案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试卷3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4bb672f8c75fbfc77db2f1.png)
1分,共20分)1.水泥灌浆有()和()两种。
2.常见的砌体裂缝有温度裂缝,(),()3.事故发生的阶段分:()发生的事故,()发生的事故,()发生的事故4.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评定分为四个检查项目:()、.构造、()和()5.民用建筑鉴定分为()、()和()三6.评定建筑结构体系时分为三个层次:构件,()和()7.托梁加垫,粱垫有()和()两种。
8.地基事故可分为()和(),按其性质分为()和变形两大问题。
2分,共10分)1.混凝土扶壁柱用C15~ C20级混凝土,截面宽度不宜小于(),厚度不宜小于A. 250mm, 80mmB. 250cm, 70mmC. 250mm, 70mmD. 240mm, 70mm2.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和()中的最大值。
A. 1/10, 400mmB. 1/5, 600mmC. 1/4, 600mmD. 1/6, 500mm3.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等级:A. 1 ,2 ,3B.甲,乙,丙C. A ,B, CD. 优,良,中4.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三级,环境类别为一级,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A. 3mmB. 0.003mmC. 0.3mmD. 0.03mm5.试块应在温度为()℃和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进行标准条件下养护(150mm立方体试件,28d具有95%的保证率)A. 20±1B. 20±3C. 20±2D. 20±45分,共15分)2.软弱地基:3.干式外包钢加固:(每题5分,共20分)S≤R):1.结构可靠度的评判依据和原则有哪三种?(需详细解释γ2.学习事故分析课程的目的是什么?4.基础错位事故处理方法有哪些?35分)简述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的的适用范围,工艺特点及施工顺序。
1分,共20分)1.水泥灌浆有(重力灌浆)和(压力灌浆)两种。
八大员质量员案例题
![八大员质量员案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71d9034afe04a1b171de28.png)
八大员(质量员)案例题案例题(根据下列每小题的题型选择相应的备选答案,多选、少选或漏选均不得分)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了质量控制,但在某段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原因,施工人员振捣时间不充分不实,造成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结构裂缝等质量问题,经相关单位检测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进行返工处理,此事故产生经济损失200万元左右。
工程质量一般缺陷工程质量通病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贯穿裂缝穿透性裂缝深层裂缝微裂缝是高3.5m,长度为60m,埋深7.0m。
设计隧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40,顶板、底板厚800mm,侧墙厚600mm。
结构外包SBS防水层,厚度3mm。
设计采用明开槽实施,通道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以减少通道两侧不均匀沉降。
为控制混凝土结构、防水和回填等质量,项目部制定了混凝土分次浇注,涵洞两侧采用级配砂石回填、加强防水层成品保护等技术措施,确保了工程按期完成、顺利验收。
A.90%B.93%C.95%A.50B.100C.150是磨耗层中面层底面层过渡层快速路次干路支路面层垫层防潮层是钢筋混凝土基础,底部设桩基础,粧径Φ1500,长度40m。
钢筋现场加工制作,主拱分段对称浇注成型,采用贝雷架+碗扣支架组合形式,为保证施工安全和拱桥线性,支架、拱架安装完毕,进行堆载预压试验。
拱圈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现场留存同条件等试块,以确定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
A.100B.110C.120是分进口物资,整个工程实施顺利。
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对归档保存的工程资料进行了预验收,经过整改后,办理了相关验收手续。
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A.1000B.2000C.3000设计监理施工建设是向下为,4cm沥青面层AC-13+5cm厚沥青中面层AC-20+6cm厚沥青底面层AC-25+45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道路穿越现况池塘、农田,路基填料采用黏性土,施工进入雨季,项目部采取了加强地面排水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023年监理工程师之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监理工程师之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精选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b9c1c3e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2.png)
2023年监理工程师之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大题(共10题)一、某工程,参照定额工期确定的合理工期为1年,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此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建设单位提出如下要求:①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增加和调配监理人员;②施工单位将本月工程款支付申请直接报送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审核后拨付工程款;③项目监理机构增加平行检验项目。
事件2: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项目监理机构发现有部分构件出现较大裂缝,为此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经检测及设计验算,需进行加固补强;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了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加固补强方案。
项目监理机构按工作程序进行处置后,签发《工程复工令》。
事件3:为使工程提前完工投入使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提前3个月竣工。
于是,施工单位在主体结构施工中未执行原施工方案,提前拆除混凝土结构模板。
专业监理工程师为此发出《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施工单位以工期紧、气温高和混凝土能达到拆模强度为由回复。
专业监理工程师不再坚持整改要求,因气温骤降,导致施工单位在拆除第五层结构模板时混凝土强度不足,发生了结构坍塌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9人重伤和11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1、指出事件1中建设单位所提出要求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针对事件2,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在签发《工程复工令》之前需要进行的工作程序。
3、针对事件3,分别从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方面分析事故等级,并综合判断该事故的最终等级。
4、针对事件3的安全事故,分别指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是否有责任,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增加和调配监理人员;正确做法: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增加和调配监理人员。
(2)不妥之处:施工单位将本月工程款支付申请直接报送建设单位;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将本月工程款支付申请提交监理人审查,监理人在14天内完成审核,提出发包人到期应支付给承包人的金额以及相应的支持性材料,经发包人审批同意后,由监理人向承包人出具经发包人签认的进度付款证书。
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34792483c4bb4cf7ecd1b7.png)
案例分析题工程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一项建筑基坑工程的施工,基坑开挖深度12m,基坑南侧距坑边6m处有一栋六层住宅楼。
基坑土质状况从地面向下依次为:杂填土0-2m,粉质土2-5m,砂质土5-10m,黏性土10-12m,砂质土12-18m。
上层滞水水位在地表以下5m(渗透系数为0.5m/d),地表下18m以内无承压水。
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灌注桩加锚杆。
施工前,建设单位为节约投资,指示更改设计,除南侧外其余三面均采用土钉墙支护,垂直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北侧支护出现较大变形,但一直未被发现,最终导致北侧支护部分坍塌。
事故调查中发现:(1)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本工程做了重大危险源分析,确认南侧毗邻建筑物、临边防护、上下通道的安全为重大危险源,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未审批;(2)施工总承包单位有健全的安全制度文件;(3)施工过程中无任何安全检查记录、交底记录及培训教育记录等其它记录资料。
【问题】1.本工程基坑最小降水深度为多少?降水宜采用何种方式?2.该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技术方面分析、造成该基坑坍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的要求,本基坑支护工程还应检查哪些项目?4.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才能避免类似基坑支护坍塌?工程案例一参考答案:1. 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条件2. (1)边坡过陡,使土体本身稳定性不够,尤其是在土质差、开挖深度大的坑槽中,常引起塌方。
(2)雨水、地下水渗入基坑,使土体重力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
(3)基坑(槽)边缘附近大量堆土,或停放机具、材料,或由于动荷载的作用,使土体产生的剪应力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
3.参见《建筑安全检查标准》4.(1)做好支护体系。
挖好一层支撑一层(2)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3)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点、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反复检查。
工程案例二: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3层,地上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距邻近六层住宅楼7m。
第十二章 框架结构裂缝分析实例
![第十二章 框架结构裂缝分析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ecf11d087cd184254b3535e9.png)
• 某新建学校一次性建设了近20000㎡的六层或七层框 架结构学生宿舍楼,其结构平面如图12.7所示。基于 建筑功能上的特殊要求,宿舍楼的前后均被设置了宽 度为1.2m的封闭式晾晒衣服的廊道,中间为宽度 1.8m的过道。因此结构平面内共出现了6道长的纵向 大梁,其中3道为纵向框架梁,3道为纵向承重梁,均 拥有足够的刚度。 •
• 建筑场地属于海相沉积的漫滩阶地,地质剖面为:① 杂填土,厚500mm;②中细砂,Fk取160kPa,Es取 6.1MPa,层厚10m,但层内夹有软弱透镜体;⑧淤 泥质土, Fk取85kPa,层厚7~8m;④粉土层, Fk 取200kPa,Es取9.3MPa,构造稳定、深厚、未揭穿。 • 2)设计要点 • (1)以500mm厚,带600×1000梁加强的筏板承重, 以中细砂为持力层,筏底埋深为-2.5m; • (2)以淤泥质土为下卧层,计算沉降量为26.39cm, 这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设计地耐力Pa取120kPa, 显然其值并不高。 • 3)施工情况 施工管理正常,资料保管齐全,原材料测试质量合格。
• 4)柱上裂缝 • ①柱上水平裂缝一律出现在框架节点以下,也就 是柱的最大弯矩位置。 • ②柱上水平裂缝出现的时机在板、墙和梁上裂缝 接近发育充分之后。 • ⑨柱上水平裂缝出现的顺序是先出现在楼梯间两 侧的柱上,然后逐渐向两端各柱顺序发展。 • 3.机理分析 • 1)墙上倾斜裂缝的生成机理
16
• 2)楼面板上的通长贯穿裂缝生成机理 • 楼面板上这些裂缝既然贯穿了板的全断面,说明板内 还承受了一个强大的轴向拉应力,这个拉应力来自何 方?这就是强劲的纵向梁系热涨变形与板的干缩变形 同时作用引起的。 • 3)横向框架梁两侧枣核型裂缝生成机理 • 由于6根纵向梁在横向框架梁与柱侧交叉以后,形成 了刚度极大的平面格架,加强了框架柱节点的刚度, 对横向框架梁的胀缩变形起了强劲的约束作用,而且 相对说来,横向框架梁的刚度小,抵抗力弱,这就是 横向框架梁冷缩后枣核形裂缝特别发育的原因。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试题及答案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92e8b27d3240c8547efce.png)
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关于墙面裂缝说法错误的是()A. 几乎所有工号的全部外墙面从底层到顶层均出现裂缝现象.B.网状裂缝只出现在抹灰层和涂料面上.C。
倾斜裂缝会深及砖砌填充墙体。
D. 内墙面裂缝出现几率较高.2。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事故中墙面倾斜裂缝的原因是()A。
水平剪切力B。
地基不均匀沉降C。
温度应力D。
膨胀土效应3.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公寓裂缝原因为( )A。
干缩B. 地基沉降C。
温度应力D。
膨胀土效应4.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报告中以下不属于四栋楼的裂缝特征的是( ) A。
裂缝以竖直型为主导。
B。
外墙面裂缝一般都较内墙面裂缝为严重.C。
中间各层裂缝比顶层和底层裂缝严重.D.所有楼板均存在有规律的断裂现象.5。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事故关于柱上水平缝说法错误的是( )A。
裂缝位置一律出现在梁底标高以下.B. 柱上水平裂缝出现在墙、板、梁出现裂缝以后,柱上裂缝才陆续出现。
C。
柱上水平裂缝的出现顺序是最先出现在楼梯休息平台处的两侧柱上。
D。
目前柱上裂缝的宽度在0。
20mm以上,比较严重。
6。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关于楼板面裂缝说法错误的是()A。
楼板面裂缝有一定的规律性,多出现在板的最大受力断面上。
B。
屋面板上裂缝走向与楼面板上裂缝走向有所不同。
C。
屋面板上裂缝性质较为复杂。
D.学生宿舍楼面板裂缝出现的几率最低。
7。
新型公寓楼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中板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A.施工前加强结构体系B。
混凝土干缩C。
温度应力D. 以上都是8.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中墙面网状裂缝的原因是( )A. 抹灰层干裂B.地基不均匀沉降C。
温度应力D.膨胀土效应9。
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报告中针对事故本文提出的处理建议为()A。
治水B.楼板加固C。
墙身加固D。
以上都是10. 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报告中可能导致多层砖混结构裂缝的原因是( )A. 温度裂缝B.荷载裂缝C.沉降裂缝D.以上都是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关于墙面裂缝说法错误的是()
A. 几乎所有工号的全部外墙面从底层到顶层均出现裂缝现象。
B. 网状裂缝只出现在抹灰层和涂料面上。
C. 倾斜裂缝会深及砖砌填充墙体。
D. 内墙面裂缝出现几率较高。
2.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事故中墙面倾斜裂缝的原因是()
A. 水平剪切力
B. 地基不均匀沉降
C. 温度应力
D. 膨胀土效应
3. 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公寓裂缝原因为()
A. 干缩
B. 地基沉降
C. 温度应力
D. 膨胀土效应
4. 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报告中以下不属于四栋楼的裂缝特征的是()
A. 裂缝以竖直型为主导。
B. 外墙面裂缝一般都较内墙面裂缝为严重。
C. 中间各层裂缝比顶层和底层裂缝严重。
D. 所有楼板均存在有规律的断裂现象。
5.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事故关于柱上水平缝说法错误的是()
A. 裂缝位置一律出现在梁底标高以下。
B. 柱上水平裂缝出现在墙、板、梁出现裂缝以后,柱上裂缝才陆续出现。
C. 柱上水平裂缝的出现顺序是最先出现在楼梯休息平台处的两侧柱上。
D. 目前柱上裂缝的宽度在0.20mm以上,比较严重。
6.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关于楼板面裂缝说法错误的是()
A. 楼板面裂缝有一定的规律性,多出现在板的最大受力断面上。
B. 屋面板上裂缝走向与楼面板上裂缝走向有所不同。
C. 屋面板上裂缝性质较为复杂。
D. 学生宿舍楼面板裂缝出现的几率最低。
7. 新型公寓楼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中板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A. 施工前加强结构体系
B. 混凝土干缩
C. 温度应力
D. 以上都是
8.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中墙面网状裂缝的原因是()
A. 抹灰层干裂
B. 地基不均匀沉降
C. 温度应力
D. 膨胀土效应
9. 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报告中针对事故本文提出的处理建议为()
A. 治水
B. 楼板加固
C. 墙身加固
D. 以上都是
10. 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报告中可能导致多层砖混结构裂缝的原因是()
A. 温度裂缝
B. 荷载裂缝
C. 沉降裂缝
D. 以上都是
11.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事故梁侧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平剪切力
B. 地基不均匀沉降
C. 混凝土收缩
D. 膨胀土效应
12. 下列关于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水平裂缝事故叙述错误的是()
A. 连系梁作用于框架柱的水平牵引分力是使框架柱产坐裂缝的主要原因。
B. 水平裂缝除A.3、B.3、B.4三柱外,其他柱均没有。
C. 裂缝不是由于地基下沉引起,而是由于地下连系梁承载力不够,局部破坏,引起上部框架柱裂缝。
D. 从理论上不应否定深埋框架基础的优越性,因为它比其他任何形式的深基础要经济得多。
二,多选题,本题型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2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重大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关于大坝裂缝机理正确的是()
A. 裂原因必然与地质条件和结构受力有重大关系。
B. 坝体内部混凝土的含水量是非常稳定的,长期保持不变。
C. 干缩微裂缝只可能出现在表面,不可能向内部扩展。
D. 早期表层干缩裂缝实际上与坝体安全无关。
2. 新型公寓楼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以下关于裂缝症状说法正确的是(BCD)
A. 25栋楼几乎无例外,均出现了不同的梁板裂缝。
B. 板面切角裂缝均出现在建筑物的大小阳角区。
C. 板面跨中缝有些穿透全板,板底见缝,有些板底不见缝。
梁侧立面枣核形缝走向竖直。
3. 超高层公寓楼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关于裂缝症状说法正确的是()
A. 底层剪力墙上的垂直裂缝基本上是上下贯通,墙顶和墙底连梁上均有呼应,双面均有相同可见度。
B. 上层剪力墙墙面裂缝。
垂直贯通,墙的正反两面可见度基本一致。
C. 下水管道接口错裂渗漏。
D. 裂缝现象均不孕育期。
4. 关于乌鞘岭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争论在设计与施工中,显然存在以下哪方面的问题()
A. 忽视工程质量
B. 不计工程成本
C. 抢工期施工
D. 以上都不是
5. 重大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关于核电厂房墙体裂缝机理错误的是()
A. 从工艺角度出发,设计安全水准高,墙体厚,约束程度小。
B. 从结构角度考虑,并不受多大力,因此墙内配筋粗而稀。
C. 墙体轴向冷缩不是导致低温一侧出现裂缝的原因。
D. 墙面两侧温差引起的胀缩作用是导致低温一侧出现裂缝的原因。
6. 超高层公寓楼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不属于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基变形
B. 混凝土干缩
C. 温度应力
7. 关于乌鞘岭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争论不属于此项工程的主要问题是()
A. 设计不合理
B. 安全性和耐久性不足
C. 抢工期施工
偷工减料
8. 关于重大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中不是核电厂房墙体裂缝主要原因的是()
A. 地基变形
B. 混凝土干缩
C. 温度应力
D. 设计问题
9. 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报告中有关膨胀土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设计上的疏忽。
B. 施工中的问题。
C. 使用后失控。
D. 都不是主要原因,祸根是“水”。
0
三,判断题,本题型每题题干有2个答案,只有一个选择,正确或错误。
1. 校园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地面砖上和板底面上的裂缝可见度相近,泼水试验有渗漏现象。
()
对
错
2. 新型公寓楼结构裂缝现象室内板单薄,抗冷缩能力弱,这就是板面普遍出现切角裂缝的原因。
()
对
错
3.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本工程所见各类结构裂缝中,并无早期脱水塑性吸附或沉落阻滞裂缝出现()
对
错
4. 根据工程地质报告和设计图纸分析,地基的承载力控制和沉降量控制拥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不应该出现沉降裂缝()
对
错
5. 某校园工程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内墙面上裂缝均与梁、板裂缝没呼应关系()
对
错
6. 新型公寓楼结构裂缝现象研究报告中出现在板支座附近的板面通长裂缝,只出现在板面,板底不见缝。
()
对
错
7. 超高层公寓楼结构裂缝现象这种超高层结构上在最初出现的孕育期裂缝现象,作为生理病态来认识,在当前是无足轻重的。
()
对
错
8. 四栋多层砖混结构公寓楼质量鉴定报告裂缝整体图象杂乱无序、表明作用于建筑物的外力变化多端()
对
错
9. 重大工程结构裂缝现象核电厂房裂缝走向一律为垂直,产状密集而分布均匀,规律性很强()
对
错
答案:
单选:DACCD,DDADD,CB
多选:BCD,BCD,ABC,AB,AC,ABC,AD,AD,CD
判断:对对对对错,对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