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与对外关系绪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设本课的目的:



1、使学生做到史策论相结合,探讨50多年来中 国外交的发展演变,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失误;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使学生在观 察国际问题时能立足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外事 活动中自学维护国家利益。 3、让学生了解一些重大外交政策出台的前因后 果,做到自学维护、支持中国的外交政策。如朝 鲜战争、中美建交、中苏关系等
第一个时期
• 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交实行了 “一边倒”——与苏联结盟的政策。 • 毛泽东、周恩来从当时两个阵营严重对峙的实际 情况出发,作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重大外交决策。 • 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重点同以苏 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友好国家建立外交 关系,同苏联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国还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著名的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参加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中国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7、曲星:《中国外交五十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版。


8、外交部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9、外交部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0、外交部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世界 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1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2、3卷。 12、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 从毛泽东到邓 小平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 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 抗》,广西师来自百度文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邓小平言论
• “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地问题。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 国讲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 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 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 式和办法。” • “我们还考虑到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 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 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 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中国外交与对外关 系
个人简介


王利文, 讲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 究院,山东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在读)。 曾在《太平洋学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 坛》、《东北亚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 院学报》、《北大东南亚研究(论文集)》 等杂志和书刊上发表文章若干篇。 E-mail: shancaijiaoshi@163.com
二、外交一词的由来
• 现代意义上的外交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古 希腊是城邦社会,各个城邦常常派遣使节 到别的国家去,也常常接待别国的使节。 被派出的使节,持有元老院发给的确认其 身份的委任书。这种委任书是由两块能折 叠的打腊的小木板组成,称之为 “Diploma”,这就是外交一词的由来。 在英语中,外交一词是“Diplomacy”。



32、军事科学院:《抗美援朝战争史》三卷,军事 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郭明:《中越关系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34、军事科学院编:《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史》, 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肖佳灵、唐贤兴:《大国外交——理论· 决 策· 挑战》(上、下册),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36、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 交》、《当代中国史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等。
参考书目:


1、李宝俊著:《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1年版。
2、杨公素:《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励志出版社2002 年版。 3、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 版社2002年版。

4、刘山:《中国外交新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5、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6、王泰平:《新中国外交50年》(上、中、下),北京 出版社1999年版。
大使馆的职务
• 使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职务:在接受国中代表母 国;在国际法许可的范围内,在接受国保护派遣 国及其国民的利益;与接受国政府交涉;以一切 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的情况及发展情形,向母国 政府报告;促进母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以及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 • 使馆人员由使馆馆长和使馆职员组成。使馆馆长 负责领导使馆工作,分为特命全权大使、特命全 权公使、代办三个等级。大使的位次优先于公使, 公使的位次优先于代办。外交职员通常分为参赞、 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和随员。他们都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20、唐希中等:《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张暄:《当代中日关系四十年》(19491989),时事出版社1993年版。 22、刘宏煊:《中国睦邻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 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23、滕藤:《邓小平理论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国际战 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周 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世界知 识出版社1993年版。 25、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 版社1996年版。
五、外交的发展史
• 一般来说,外交的实践早于外交一词的出现。在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与部落之间,部落联盟与部 落联盟之间已经产生了外交的萌芽。 • 但严格意义上的外交活动,是在奴隶制国家出现 以后,在对外交往的基础上产生的。 •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地区形成了大约200个 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国家,其中雅典和斯巴达最 大。在他们的交往中,形成了公认的外交原则, 如通过仲裁解决城邦之间的争端、不宣战不能开 战、使者不可侵犯、战俘可以交换、战场上的死 者不论敌友一律掩埋等。
三、外交的定义
• 英国外交官萨道义将外交定义为:运用智力和机 智处理各独立国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也推 广到独立国家和附庸国家之间的关系;更简单的 说,是以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 • 英国《牛津词典》“外交”词条解释为:通过谈 判处理国际关系;由大使和使节们调整和处理这 些关系的方法;外交官的业务和艺术。 • 美国《韦伯斯特英语词典》注释为:由国家首脑 直接或通过委派的代表处理国家间关系;驾驭国 际谈判的艺术;从事这种谈判的技巧。
• 近代西方外交是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和成 长同步发展的,或者说是与欧洲资本主义同步发 展的。 • 1648年的“维斯特伐利亚和约”,揭开了西方外 交的序幕。 • 到18世纪,外交所遵循的一整套制度、惯例、程 序和形式也基本形成。例如互设大使馆、公使馆, 外交官分为大使、公使、参赞、秘书、随员等级 别,大使、公使呈递国书,外交代表享有特权和 豁免权等等,都是欧洲各国间首先形成和实施的。 • 然后,随着欧洲各国的扩张而推广到世界。
六、新中国外交的分期及各个阶段 的主要特点
• 1、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后期, 实行了“一边 倒”——与苏联结盟的政策。 • 2、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 “反帝反修”, 既反美又反苏,两个拳头打人。 • 3、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期,实行了“一条 线”、“一大片”的联美抗苏的外交政策。 • 4、八十年代以来,实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外交 政策。


26、阎学通:《中国与亚太安全》,时事出版社 1999年版。 27、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九卷、十 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8、杨福昌:《跨世纪的中国外交》,“中国外交 辉煌50年”研讨会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年版。 29、贾庆国:《未实现的和解:中美关系的隔阂与 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30、沈志华:《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郑宇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稿》,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版。
外交部的职权
• 外交部是专门执行国家对外政策的并处理日常外 交事务的机关。 • 外交部门执行国家对外交往的职权,负责具体实 施国家既定的外交政策;领导和监督驻外使领馆、 驻国际组织使团、出席国际会议代表团及特别使 团的工作和活动;帮助本国政府其他部门同外国 政府和外国使馆联系;保护本国与本国公民和法 人在国外的合法权益。 • 外交部长负责外交部的日常领导和管理工作。
第一章 绪 论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外交一词的由来 三、外交的定义 四、外交的内涵 五、外交的发展史 六、新中国外交的分期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 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 外交的发展历程,包括其间所取得的巨大历 史成就和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失误。
外交的定义
• 我们从三方面来界定外交:外交的性质和 要实现的目标;外交通过何种方式进行; 外交是由谁进行的。 • 中国学者鲁毅在《外交学概论》一书中将 外交定义为: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 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四、外交的内涵
• • • • 外交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战线 外交以国家实力为后盾,弱国无外交 外交的独特功能是国际关系行为体通过使 者传递消息、谈判、游说或斡旋 • 外交机构、制度规范



14、卫灵、孙洁琬:《邓小平外交思想探究》,中 央文献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5、孙其明:《中苏关系始末》,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16、韩景云:《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湖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走向》,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张蕴岭:《合作还是对抗:冷战后的中国、美 国和日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外交成就


一、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成为一个正 常国家。 二、向富国强兵的方向迈进,成为具有国际 影响力的一个大国。 三、开启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文革期间中国外交的失误



一、夺权风潮波及外交部等外事领导机构, 国家外交大权一度旁落,外事工作失控。 二、热衷于搞世界革命,以中国为中心,通 过全球的革命运动和革命战争,一举消灭帝 修反。 三、不顾内外有别的外事原则,把宣传毛泽 东思想作为对外活动的中心任务,强加于人。

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理由) 支持美国攻打伊拉克: (理由) 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刺激 自由、民主、人权、美国的霸权野心和单边主义 的倾向、抛开联合国这个中 正义 国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平台。
授课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影视教学为辅。
考试与成绩计算


最终成绩=平时(10%)+期中考试(20%) +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作业、考勤、课堂表现。
第二个时期
• 从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末,中国面临着美苏 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这是中国外交经受严峻考 验的时期。 • 中国把50年代的“一边倒”调整为“反帝反修”, 既反美又反苏,两个拳头打人。 • 中国坚决顶住了美苏两家的压力,大力支持亚非 拉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加强同 它们的政治、经济合作。中国不断发展同周边国 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同一些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 的边界问题。随着中法建交,中国同西欧国家的 关系也取得了进展。 • 在这一时期,新中国迎来同外国的第二次建交高 潮。
事例
• 1813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法国国力 衰退。拿破仑有一次为显示他的优越地位, 当着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面,把帽子扔掉, 想让梅特涅给建起来,但后者对此是视而 不见。因为,拿破仑已是没落之辈。 • 在香港问题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一国的国 力在外交中的作用。 • 思考:强国无外交,小国靠外交。新加坡、 北欧国家。
第三个时期
• 第三个时期 七十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为缓解苏联的压力,提出 了“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抗苏的外交政策。 •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中国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的霸权主义,不断加强同第 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同时大力发展同其他发达国家 的关系。 • 随着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 和发展。在1972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合法席位和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的基础上,整个70年代 中国先后同近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基本完成了同西 方国家的建交过程,从而形成了第三次建交高潮。随着我 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日 益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