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doc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1f7f258d0740be1e640e9a08.png)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第1条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职业病预防措施条例。
I 、职业危害、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劳动或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化学、生物。
本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工作环境中的紫外线辐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以及人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二、职业病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根据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分为四类1、高温作业危害长期高温作业会导致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体崩溃、昏迷甚至休克,容易造成事故。
预防措施(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现场的通风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免或减少热辐射;(3)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期间的工作,增加工作间的休息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期间的室外高温工作,为员工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
(4)应提供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建议多次少量供应冷饮、冷饮产品和补充营养饮用水。
与此同时,应该注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5)准备毛巾、香膏、藿香正气水和任丹等防暑降温用品,制定合理的饮食制度,并在饮食中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高温禁忌症,班组长不应指派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从事高温作业(7)注意天气预报2、有毒物质危害发布的极热天气警报。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有机溶剂经常暴露在外,如防水施工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喷漆经常会接触到苯、苯系物、乙酸乙酯、氨、甲苯二氰酸盐等。
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很低,很容易挥发。
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会很高,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预防措施(1)控制和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造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尝试将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操作、密封操作、自动化和遥控操作。
职业病预防措施
![职业病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59a0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a.png)
职业病预防措施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或工作方式等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预防措施:1. 工作环境改善- 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避免聚集有害物质;- 控制噪音水平,减少工作场所的噪音对劳动者的影响;- 提供充足的照明,避免劳动者因工作环境不良而受到眼睛疲劳或视力损害;- 防止工作场所的震动,减少对劳动者身体的不良影响。
2.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耳塞等;- 培训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质量和适合度,以提供最佳的保护。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危害因素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职业病的危害;-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的征兆。
4. 健康教育与培训- 向劳动者提供关于职业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培训;-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洗手、戴口罩等;- 提供有关职业病防护的宣传资料,让劳动者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5. 工作时间和强度的合理安排- 控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安排劳动者进行休息和放松,减少工作压力;- 鼓励劳动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6. 职业病事故的应急处理-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及时处理职业病事故;- 提供急救设备和培训,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及时救治;- 对职业病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法律法规的遵守-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如《职业病防治法》等;-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加强对职业病预防措施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总结起来,职业病预防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改善工作环境、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监测评估危害因素、健康教育与培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应急处理职业病事故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等。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3ccfee7c1cfad6195fa7e8.png)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
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
一、粉尘危害的预防措施1、凿岩必须采取湿式作业。
2、加强通风,保证矿井有足够的风量。
3、采取综合防尘措施,进、回风巷道设置水幕;每季清洗一次巷道壁,防止二次扬尘;转载点、装矿漏斗口处,设置喷雾装置,作业时进行洒水降尘;凿岩出渣前清洗工作面10米内的巷壁;爆破后和装卸矿石前必须进行喷雾洒水一次(10分钟);防尘水池容量不少于一个班的耗水量,且其PH值在6.5—8.5之间。
4、井下接尘人员配戴防尘口罩。
5、每周进行一次防尘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凿岩工作面每月测尘两次,其它产尘点每月测尘一次;并有记录可查。
7、井上接触粉尘作业的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作业人员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二、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危害的预防1、矿井安装主扇,采用机械通风。
2、独头作业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硐室采用局扇通风。
3、各采掘工作面之间不得采用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风量进行串连通风。
4、杜绝无风、微风、循环风和不合理的扩散通风作业。
5、矿井有害气体浓度,每月测定一次,井下空气成份的取样分析半年进行一次,进行大爆破和更换炸药时应在爆破前后进行空气成份测定。
三、高温的危害和控制1、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
施工现场的高温作业主要是夏季露天作业,高温和热辐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职业病预防措施
![职业病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71447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0.png)
职业病预防措施引言概述: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工作环境中接触特定有害因素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职业病预防的五个主要措施,包括工作环境改善、个人防护措施、健康教育、职业健康监测和法律法规保障。
一、工作环境改善:1.1 确保良好的通风系统: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1.2 控制噪音水平:降低噪音对工人的影响,采取隔音措施或者提供个人防护设备。
1.3 减少化学物质的接触:合理选择和使用无毒、低毒的化学品,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二、个人防护措施:2.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2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洗脸,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后直接触摸眼睛、口鼻等。
2.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健康教育:3.1 提供职业病防护知识:向职工宣传有关职业病的知识,使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2 培训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对工作环境的危(wei)险因素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3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职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歇息等,以增强身体反抗力。
四、职业健康监测:4.1 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4.2 进行职业病健康监护:建立职业病健康档案,对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测。
4.3 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对职业病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和统计,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五、法律法规保障:5.1 制定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5.2 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对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5.3 提供相应的赔偿和救济措施:对职业病患者提供相应的赔偿和救济,保障其合法权益。
防止职业病的控制措施
![防止职业病的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5a4ec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2.png)
防止职业病的控制措施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工作方式等原因导致的各类职业性健康问题。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与舒适,防止职业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
本文将探讨具体的控制措施以及它们的作用,以期为解决职业病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工作环境改善工作环境是影响职业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职业病的风险。
具体的控制措施包括:1. 设备维护与更新:确保工作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更新老化设备,提升工作效率,并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职业病风险。
2. 通风与排风系统:建立合理的通风及排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在工作场所积蓄,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
3. 噪音控制:采用隔音技术,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减少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
二、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是保护工人免受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防护措施:1. 穿戴防护装备:针对不同职业病危害,如化学品、尘埃、放射性物质等,合理选择并正确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呼吸器、防护眼镜等。
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职业病,防止职业病的发展和恶化。
三、工作操作规范规范的工作操作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必要的工作操作规范:1. 安全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工作流程改进: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从业人员的职业病危险接触机会和时间,减轻职业病危害。
3. 职业卫生监测:建立科学的职业卫生监测体系,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应的职业卫生标准。
四、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对于职业病的防治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1.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各国都有相应的关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并对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赔偿等方面有明确规定。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d4b9b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9.png)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是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护职工免受职业病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1. 识别危险源: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险源,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危险。
2. 工作台阶:采取工作台阶措施,防止或减少职工接触到危险源,如隔离、封闭和包装危险物质。
3. 靶向管理:针对各类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化学品管理、噪音控制、尘埃防护等。
4. 个人防护装备:为职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对危险源的直接接触。
5. 健康监测: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6. 培训与宣教:对职工进行相关的危害防护知识培训和宣教,提高其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7.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实施。
8.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危害控制措施的贯彻执行和有效性。
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和工作场所特点,具体制定合适的控制措施,并配以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e75c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8.png)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职业病是由于长期处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受到特定工作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或心理健康异常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的预防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预防职业病的措施。
1.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危害因素,了解并识别这些因素是预防职业病的第一步。
这包括化学物质、尘埃、噪声、高温、辐射和重复性流水线作业等。
2.接受职业病预防培训:雇主应该提供适当的职业病防护培训,培训员工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提供相关的安全交底和应急预案等信息。
3.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危害情况,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防护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塞等,以减少和防止危害物质对身体的损害。
4.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职业病的防控需要从源头入手,雇主应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卫生标准,如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噪音控制、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等。
5.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过度疲劳和连续工作时间过长是导致职业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休假,以保护身心健康。
6.定期体检:定期做职业病检查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的迹象和病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7.维护心理健康:职业病不仅有身体上的危害,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公司应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服务,鼓励员工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8.加强职业卫生监测:病情监测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工作环境、危害因素和员工健康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9.加强职业病知识普及: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加强职业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使员工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10.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旦发现职业病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如调整工作环境、改善操作方式、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康复措施等,以减小职业病对员工的危害。
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有哪些方法
![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有哪些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bb91d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4.png)
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有哪些方法近年来,职业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工业、建筑、医疗、化工等行业中,职业病危害更是严重。
而控制职业病危害是一项必要的任务,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避免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一、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基础,企业需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让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加强职业病防护意识,从而避免职业病的危害。
二、定期体检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症状,如气虚、咳嗽、胸闷等,尽早进行治疗或转岗,避免疾病加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三、环境治理企业需要对职业病有关的环境进行加强治理,比如,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加强通风换气、减少噪声污染,防止化学物质挥发,降低职业病危害的出现率。
四、防护设备企业需要通过购买和配备一些防护设备来降低职业病危害对员工的威胁。
比如,在化工行业中,应配备好呼吸系统、防火防爆装置等一系列防护设备,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五、岗位研究企业应对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针对性的做出研究。
要分析岗位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和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创新的职业病危害治理技术,不断优化改进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方法和措施。
六、监督检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依靠有关部门通过专业检查,发现和纠正职业病危害的各种问题。
除了国家与社会机构的特定监督,企业自身应严格使用监控措施并组织定期评估,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逐一进行整改,避免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在当今职业化的时代里,职业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而控制职业病危害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企业应在注意员工的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地探索、采用各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对职业病危害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为员工和国家的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e2082d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d.png)
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在现代工业化社会,职业病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职业病不仅给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预防和管理职业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宣传教育、合理规划生产环境、加强监督检查和完善医疗体系四个方面分析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1.提高员工职业健康意识: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张贴宣传海报、发布企业内部通知等方式,增加员工对职业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并向他们普及相关保护知识。
2.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安排饮食、规律作息、适量锻炼等,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和身体健康。
二、合理规划生产环境1.确保良好通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产场所空气流通畅通,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以减少职工吸入污染物的机会。
2.噪音控制:对于噪音较大的车间或设备,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降低噪音的方法,并配备防护设备,保障员工听力健康。
3.设立安全标识:在危险区域设立醒目的警示标识,提示员工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4.管理化学品安全:建立健全化学品购买、使用和存放管理制度,加强化学品安全培训,并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减轻对员工身体的伤害。
三、加强监督检查1.建立职业病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职业病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关键行业、关键岗位的劳动者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2.加大执法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加强对企业在职业病预防管理方面的执法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监督和处罚。
3.鼓励员工举报:建立安全热线、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员工向相关部门举报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员工在职场的权益。
四、完善医疗体系1.加强职业健康机构建设:增加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数量和能力,方便员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诊断职业病。
2.提供心理辅导:职业病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还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
因此,在医疗体系中应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3.建立职业病救治基金:建立专项救治基金用于患有重大职业病的员工救治,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与后续康复服务。
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386439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f.png)
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导语:许多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作者均会或多或少的健康又有些问题,下面就介绍下怎么防治方法。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作业场所防护措施1、各项目部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3、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4、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5、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防护措施1、公司为有效防止职业病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管理上明确公司职能部室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多级责任制,分清在职业病预防上的岗位职责。
2、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3、施工现场做封闭式施工,用高度不低于2m的围挡将现场四周围起来。
4、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散材成堆,型材成垛)。
5、现场临时仓库内各种袋(桶、箱)装材料码放成垛,小型材料上架存放。
6、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作业人员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7、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
密闭空间内进行防水、喷漆作业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如防护用具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至通风处,并通知施工现场其他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该场所进行通风;若已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报告项目部进行处理;慢性中毒症状比较不易被发现,公司对从事此类作业的施工人员每半年组织一次体检,发现职业病症状将立即通知本人并调离岗位,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58b7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4.png)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1.粉尘职业病防治:-减少或消除粉尘产生源:通过改变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工具技术,使用封闭式设备和自动化工艺等方式,减少粉尘的产生。
-合理布局和通风设计:优化车间布局,合理设置有利于通风的通道和门窗,安装局部排风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
-配备防护设备:工人需要佩戴适合的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粉尘。
2.化学职业病防治:-采用无害物质代替:优先选择无害或低毒的化学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从根源上减少风险。
-强化操作控制措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使用防护设备,例如穿戴防护服,手套,面具等。
-做好危险品储存和处置:确保危险品正确储存和分类,建立安全可靠的废物处理系统。
3.噪声职业病防治:-降低噪声源强度: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减少或消除噪音产生源,使用低噪音设备等方法,减少噪音的产生。
-声屏障和吸音材料:在源头采取声屏障来减轻噪音的传播,同时在工作场所使用吸音材料来消除噪声反射和吸收噪声。
-佩戴防护设备:工人应根据噪声强度佩戴合适的防噪耳塞或耳罩,保护耳膜免受噪声的伤害。
4.放射性职业病防治:-强化辐射监测:建立辐射监测系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辐射超标情况。
-保护性防护措施:建立辐射工作区,安装辐射屏蔽措施,保证工人远离辐射源,佩戴防护设备并遵守操作规程。
除了以上的具体职业病防治措施,还需要从制度和管理层面上加强相关工作:-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完善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政策。
-加强职业危害评估: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培训与教育:通过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和单位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防控措施的到位和有效执行。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eea09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4.png)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其中一种职业或者长期接触其中一种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职业病而失去生命,数以千万计的人则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问题。
1.噪音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噪音是指超过人体耳蜗能够耐受的声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容易引发职业性噪音性损聋。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噪音产生;-在传播途径上进行隔离,采用声屏障等措施;-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佩戴防噪音耳塞等。
2.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化学物质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容易引发职业性中毒。
为了保护工人免受化学物质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生产环节中使用相对安全的物质替代有害物质;-加强出入口管理,避免工人直接接触有害物质;-为工人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3.粉尘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粉尘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细小颗粒,长期吸入粉尘会引发职业性肺部疾病。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危险的粉尘环境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通风换气和粉尘的排除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处理粉尘的工序进行有效的封闭、吸附和过滤处理;-为工人提供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和防尘眼镜等。
4.辐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辐射是指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长期接触辐射会导致职业性辐射性疾病。
为了减少工人接触辐射的机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取有效的屏蔽和遮蔽措施,降低辐射源对工人的辐射水平;-限制工人的接触时间和距离,尽量减少辐射对工人的影响;-配备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铅衣和防护面板等。
二、职业病预防的重要性和措施职业病预防非常重要,它既关乎劳动者自身身体健康,也涉及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35562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4.png)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1.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确立合理的职业病防控目标和政策,强化雇主的职业健康管理责任,明确雇员的权益与义务。
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通过建立全面的职业病监测体系,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
3.制定和改进职业卫生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标准,确保工作场所的环境和条件符合健康安全要求。
4.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措施: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a)技术措施: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或替代使用有害物质,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b)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和任务,强化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7.加强职业病监测和疫情调查:建立健全的职业病监测和疫情调查机制,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8.加强职业病医疗服务和康复:建立职业病诊治和康复服务体系,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支持,帮助患者及时得到诊断、治疗和康复。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08625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1.png)
职业病危害预防防护措施职业病是由于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导致的、经常性接触引发的一类疾病。
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职业病的类型和危害因素也有所不同。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和防护措施。
1.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健康教育:通过加强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岗位监测:对各类工作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和生产过程符合职业病防治的要求。
-工作方式改变:通过改变工作方式,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暴露。
-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监测工作环境,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释放和排放。
-职业病防治法规的制定与完善:通过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和标准,确保企业和雇主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2.职业病防护措施:-增强个人防护意识:职工应自觉学习和遵守相关的职业病防护政策和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根据个人工作环境和接触有害物质的特点,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如呼吸面具、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隔离措施:对接触有害物质较为频繁的工作岗位,应采取隔离措施,减少其危害性。
-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定期体检:经常性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
3.针对特定行业的防护措施:不同行业可能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需要针对具体行业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行业的防护措施示例:-矿业: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使用合适的防尘和防毒面具。
-化工:根据有害物质的性质和浓度,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并建立有效的泄漏和处理措施。
-印刷业:确保印刷车间的通风设施正常运行,减少印刷液体和化学品的接触。
-建筑业: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工具和机械设备,对工地环境进行有效的尘埃和噪音控制。
-医疗行业:正确使用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定期进行职业暴露监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9f49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0.png)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集团和公司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作业项目1、地下管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2、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二、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工作业范围内,施工前应由作业人员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由安全检查人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准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参与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履行签认手续。
3、在施工区周边要设立围挡或护栏,同时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4、一旦发生管道破裂,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的撤离工作,疏散周边人员,封闭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带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用具。
2、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个人体检,符合条件者方可从事地下管道的作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连续加班作业,进行轮换作业,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
四、对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安全检查1、检查对从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行性,检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
3、检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使用需要。
4、检查从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佩带齐全、有效。
5、检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有无遇险自救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6、对以上检查范围内如发现问题,一律采取先停工,后整改的原则,进行逐项跟踪复查落实,直到存在的问题解决完为止。
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撤人,封闭现场,后研究补救措施,绝不允许冒险蛮干的情况发生。
五、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焊作业区内设立排烟、送风设备。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ed151c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72.png)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一、粉尘危害防治措施(一)加强对粉尘危害的监察和治理工作,凡施工区域作业场所能引起粉尘飞扬的,均需做降尘防范措施。
(二)对从事粉尘作业的施工人员(如水泥装卸工、保洁员)等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安全技能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粉尘危害保障措施制度。
(四)企业必须定期为从事生产性、呼入性、接触性粉尘危害的职工进行体检,并按工种或作业岗位数抽查10%—25%的结果,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建档造册。
二、电焊工尘肺和眼病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一)对电气焊工作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对电气焊工加工的施工场所要加强通风流畅保护措施,确保烟尘及时流散,对无法流散等特殊部位、容器施焊时,必须配备氧气呼吸袋作业,要求员工轮换交替作业,不得长时间疲劳作业,并派人监护。
(二)对从事有毒、有害施工生产气焊作业的人员,按期发放护目镜工作服、口罩、护面罩等劳动防护用品,并进行用品使用监察管理工作,有效地控制尘肺危害。
(三)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施工工艺中不得采用具有极毒气体挥发的建筑材料。
三、物理因素(中暑)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一)夏季高温期间作业,须向全员进行季节性安全生产专项教育,让职工了解、熟悉中暑的防治方法、中暑预兆和应具备的急救措施。
(二)向职工发放足够的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风油精、清凉油、十滴水等及冷饮费,改善职工的住宿条件,职工宿舍做到通风透光、防蚊防蝇,夏季职工宿舍要安装电扇或空调。
(三)施工现场要有足够清洁的凉开水、绿豆汤、盐凉开水等供职工饮用,项目部还必须配备保健急救箱,配备急救药品。
(四)调整作息时间,做到上午早上班,下午晚上班,适当延长午休时间,让职工有足够的睡眠,有充沛的精力。
(五)工作分配时需多人配合作业,不允许单人施工,以便相互照应。
四、危险化学品危害防治措施(一)凡施工中使用的爆炸品、压缩气体、乙烯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及腐蚀品均必须建立严格的购买审批,入场安检,运输、储存、保管安全制度,以有效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预防危害发生。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f7155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2.png)
职业病危害掌控措施职业病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接触有害物质、存在劳动强度大和心理压力等因素,导致工人身体和心理损害的现象,其危害涉及广泛,严重影响着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对于职业病的防治,除了加强监管和严格管理外,掌控措施也是特别紧要的一环,下面就认真介绍一下职业病危害掌控措施。
一、职业病危害的掌控措施1. 提高危害防备意识:企业应积极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防护的了解和意识,并加强对职工的宣扬和教育,提高职业病防护学问和技能,营造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达到防备和掌控职业病的目的。
2. 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合理设计工作流程,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削减体力劳动和暴露于有害物质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3. 采纳合适的防护设备:应依据不同的作业环境和有害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和防护设备,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
企业应购置标准防护设备和材料,并向职工供给必要的防护用品和防护装备,加强职工的防护意识和本领。
4.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企业应注意室内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尽可能削减有害物质的浓度,保护职工的呼吸系统健康。
5. 严格工作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应订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全部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劳动卫生的要求,保障职工安全。
6. 进行职业卫生检查:企业应积极开展职业卫生检查,对职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和检验,适时发觉并处理职业病危害,并进行有关的防范和掌控措施,尽早防备和治疗职业病。
二、不同职业病安全措施1.噪声防护(1)加入降噪处理材料(2)安装吸音墙或吸气管(3)防止震动和噪声散播(4)合理分布设备和工具(5)加入有益声音,使过度噪音被掩盖2.化学品危害防护(1)设置化学品专用处置装置(2)保管化学品应谨慎,阔别非职业人员(3)加添出标牌和安全警示(4)严格规范用毒及放毒(5)配套化学防护装备,施行个人防护3.顺应电子科技时代在显现终端和工作场所的推广和使用,提升日常维护,肃清计算机辐射,照射于CRT显现器的红外线与射线有效防治,工作时间、姿势腕关系大程度可避开尘螨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84254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对接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的要做好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⑴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⑵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⑶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⑵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⑶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实行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3、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职业病警示标志。
⑵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⑶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4、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⑴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⑵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⑶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工人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职工自救的能力。
5、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⑵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⑶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
所的降噪音措施工作时间不超时。
6、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⑵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稳定工人情绪。
⑶检查措施:工人劳动强度适宜,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工人工资发放情况。
7、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
⑵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
⑶检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饮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备,工人劳逸适宜,并指导提高中暑发生时,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8、加强职业病防护设备,防护用具配备、使用及管理
各施工项目应根据各自职业病危害的不同情况,保证防毒、防尘、防高温、防寒、防湿、防噪声、防振动、防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各类防护设施配置和运行效果。
监督检查:护耳用品、防护口罩、防护服、急救箱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
监督检查:休息室、卫生问、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卫生设施的配置、使用情况。
发现职业病发病情况及时上报,不得拖延。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