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解析
柏拉图的线段和洞穴隐喻
柏拉图的线段和洞穴隐喻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两个很有意思的隐喻,分别是线段隐喻和洞穴隐喻,就随便谈谈他的这两个隐喻。
柏拉图的线段隐喻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他将一条线段分为四个不等长的部分,每一部分代表不同的东西。
暂且将四条线段命名为A、B、C、D。
其中A>B>C>D.A/(A+B)=C/(C+D)=(A+B)/(A+B+C+D).A 代表纯思想,B代表理性,C代表信仰,D代表幻想。
A和B组成纯概念之领域,也就是形式的领域;C与D组成可见之领域,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领域。
其中C又代表实体部分,D代表影子及影像部分。
柏拉图的隐喻的长短和比例很重要。
他认为,在线上,纯概念领域比可见领域重要,同样,线下认知(A和B)比见解(C和D)更重要,这就对应了线段的长短,而这些就是他对世界的大概观念。
柏拉图认为,灵魂转世之时,将会接触到线上各部分。
聪明的灵魂将会按照那个比例原则把每日度过的生命适当的分配给相应部分。
如果这个线段颠倒了,人也就认识不到真理了。
柏拉图的洞穴喻估计人们会更熟悉一些。
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作了如下设想: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
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
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
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
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
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
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
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
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
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理论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理论摘要:柏拉图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理想国》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部哲学对话,其中提出了一个有关“洞穴”的理论。
本文围绕洞穴理论的阐释、洞穴理论与灵魂转向、洞穴理论所体现的真理观以及洞穴理论的价值与意义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灵魂转向;真理;价值一、洞穴理论阐述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提出了一个有关“洞穴”的观点。
他认为有一批人一直都生活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一出生就被铁链子锁着自己的身体,没有人身自由,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只能被禁锢在密闭的空间里。
因为没有办法出去,他们就把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当做是真实的东西。
当某一天有个囚徒挣脱了锁链,发现了外面的世界,他就不愿回到洞穴里继续过囚徒般的生活,他准备去解救那些洞穴里的人,然而却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一切,最后反而被囚徒们杀死。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强调,这些囚徒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用洞穴囚禁囚徒来隐喻我们所生活的人类社会。
这个故事其实包含四个步骤,首先是囚徒们在洞穴里看到的一些东西的影子,他们误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东西;然后是忽然挣脱枷锁的囚徒,他看到了隐藏于影子背后的真实的东西;再者是走出洞穴的囚徒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事物的真相;最后是重新返回洞穴的囚徒,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救其他人。
走出洞穴的囚徒慢慢的看到了洞穴外面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和在洞穴里看到的一切相比,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让他感到迷惑,甚至是感到恐惧。
但是经过之后的认识与了解,他发现了事物的真相,获得了真理。
柏拉图用“洞穴理论”来阐释他所认为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洞内世界,一个是洞外世界。
也就是说前者是现象世界,后者是理念世界。
囚徒们从洞穴里走向外面的世界,其实是认识在发展的过程。
柏拉图在讲述“洞穴理论”的时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深意,那就是希望人们可以从一种无知的状态走向睿智、有智慧的状态,能够实现自我的救赎、改变与提升。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洞穴理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中。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寓言”。
在这个寓言中,柏拉图描述了一群人被囚禁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只能看到洞穴墙上的影子。
这些影子是从洞穴入口处传进来的,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光线在洞穴墙上的投影。
对于这些囚禁在洞穴中的人来说,这些影子就是他们所能知晓的全部存在,他们对于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直到有一天,有人逃出洞穴,看到了外部世界的真实景象,才意识到自己过去所看到的只是幻影,而真实的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广阔。
这个寓言被认为是柏拉图对于哲学认识的一种表述和启示。
在洞穴理论中,洞穴象征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社会体系,而人类则宛如那些被囚禁在洞穴中的囚徒,受限于自身的认识和经验,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则对应着哲学家和智者所追求的智慧和真理,他们能够超越常规的认识范畴,看到更广阔和更真实的世界。
这个寓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
在心理学领域,洞穴理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提出“自我探索之路”的概念,将心灵比作一个幽深的洞穴,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
洞穴在这里象征着人类内心深处的未知世界,而洞穴探险则是自我成长和心灵成熟的过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面对内心的矛盾和冲突,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探索和认知。
只有不断地深入内心,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洞穴还有着丰富的比喻义。
在文学作品中,洞穴往往象征着潜藏的危险或隐匿的秘密。
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赛要穿越许多洞穴才能回到故乡,这些洞穴既是他的挑战,也是他的考验。
在现实生活中,洞穴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们遭遇的困境和挑战,暗示着需要努力探索和克服。
在艺术作品中,洞穴更是被赋予了神秘和幻想的色彩,成为了创作者表达内心情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宗教信仰中,洞穴更是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解析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
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
在他们背后高远处有东西燃烧着发出光芒。
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路筑有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说话,或不说话。
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当他们交谈时,主题就是阴影。
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囚徒们会误以为声音是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的。
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觉。
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
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阳光。
这时,他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
这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隐喻:“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一个可知世界、实在的世界,“洞穴中的囚徒”是我们人类自身,有待于教育。
“洞壁上的阴影”是实在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的照耀下的阴影,“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
对变化不定的阴影的观察就构成了“意见”,对“太阳的直观”就构成了“善的知识”。
囚徒们谈论的主题就是“意见”问题。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彼此争论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或“真理”。
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和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缚,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迎着亮光,忍受痛苦,踏上漫长崎岖的道路,走出洞穴,迈向光明世界,寻找一切的原因——善的理念。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意味着什么?王灿明在柏拉图《理想国》的第七卷就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学界称之为“洞穴隐喻”,讲的就是现象与事实的关系,读来意味深长。
对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深度解读
对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深度解读一、本文概述柏拉图,这位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隐喻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智慧宝藏。
其中,他的洞穴比喻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思想实验之一。
这一比喻不仅揭示了人类对真理追求的艰难历程,也探讨了认知、真理与现实的复杂关系。
本文旨在对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进行深度解读,揭示其背后的哲学意蕴,以期对我们理解现实与真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回顾洞穴比喻的基本内容,以便为后续的深度解读提供基础。
随后,我们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洞穴比喻所揭示的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和局限性产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真理与现实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通过超越自身的局限性来追求真理。
我们将总结洞穴比喻的哲学意义,并思考其对我们理解世界和自身的启示。
通过对柏拉图洞穴比喻的深度解读,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为我们认识世界和自我提供一种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视角。
二、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基本内容在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卷中,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以此来描述和批判人类的认知状态。
这个比喻的基本内容是这样的:设想一群人生活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锁链绑住,无法移动,只能面向洞穴的内壁。
这些人只能看到洞穴内壁的影像,这些影像是由洞穴外的事物经过火光照射到洞穴内的。
他们把这些影像误认为是真实的事物,并对此进行争论和解释。
在这个比喻中,洞穴内的人代表了被束缚的人类,他们的认知被局限在有限的感官经验中。
火光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各种观念和习俗,它们塑造和限制了人类的认知。
而洞穴外的真实世界,则代表了真理和真实的知识,但这些真实的知识却被人类所忽视和误解。
柏拉图通过这个比喻,批判了人类的无知和盲目,他认为人类应该超越感官经验的束缚,去追求真实的知识和智慧。
他主张通过哲学的学习和思考,人类才能从洞穴中走出来,看到真实的世界,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这个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引导人们去思考如何超越自身的限制,追求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洞穴理论的启示
柏拉图洞穴理论的启示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是西方哲学史源头成型的理论,自它之后,西方哲学的体系才开始建立起来。
这个比喻是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讲述的,实际是他自己的意思表述,说的是一群囚徒被束缚在一个洞穴里,背对一堆篝火,面对一面墙,头颈不能转动,看到的只是一些在墙上的投影,自以为就是真实的存在,实际全都虚无;当一个人解脱了束缚,开始能够行走,看到篝火后,也就相对的明白了囚徒们所面临的情况,再去看那些投影,反倒有些不适应;如果这个人被带到了洞外,见到了阳光,看见了太阳,那么按照柏拉图的意思就是找到了真理,如果再重新返回洞穴,由于光(真理)的作用,就不能适应洞穴里的一切,或者说要有很长的时间来适应,但是,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去适应的,因为他找到了真理,这样一来,洞穴里的囚徒们会去迫害他。
学习西方哲学,柏拉图的洞穴理论都要涉及到,后世的一些哲学家们,每每也谈到这个比喻;近日,在阅读海德格尔的《路标》时,在柏拉图的真理学说的篇章中又涉及到了这个比喻,他原封不动的重述了一遍,想来海德格尔非常重视这个理论。
海德格尔在后面的解释和阐述中,比较鲜明的有两个说明,一是真理者被洞穴囚徒迫害,是世俗中常有的现象,严重者就是苏格拉底自己的真实写照,被古希腊的群氓民主投票决定所毒死,当然,苏格拉底能够遵循世俗规矩,也就是当时的民主法律而不逃跑,自愿地走向不归路,那是高贵哲学家的体现,另当别论。
二是,真理在不同的元素环境中是不一样的,如果一条鱼在大河里可以自由的遨游,仍到陆地上,没有多长时间就得干瘪和死亡,他的这样比喻正好与柏拉图的例子是反向的,但意思是相同的;以此作为展开,实现中世俗观念、技术手段、短视有用等等都限制了哲学的探讨,如同洞穴中的囚徒们被束缚住了,缺少了真理元素的环境。
不管是柏拉图还是海德格尔,他们的己任是探讨追求真理,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呢?两位把意思说的差不多;但是,学习他们的学说只是理解了应该说不是真正的学习,延伸一下,哪怕是错误的谬论都是好事,起码有了哲学精神。
柏拉图“洞穴隐喻”解析
鲜 明的 阐释 。“ 洞穴 隐喻 ”是哲人 王 关于教 育 问题 的序 篇 ,伴随其 间的还 包括 对 自由、解放 、善 的理 念的认知 。 关键 词 : 《 理想 国》 ;柏拉 图 ;洞 穴隐喻 2 3 2
文 献标 志码 :A
摘
要: 《 理 想 国》 对正义 问题 的探 讨是逐 级展开 的 , 其中“ 洞穴 隐喻 ”的提 出可谓是 全篇 的核 心和 高潮 。 “ 洞
个新 的哲 学高度 ,触及 了政 治和 哲学的 关 系问题 。通 过对 囚徒 困境 的解释 ,柏拉 图的政 治哲学思 想也得 到 了
穴隐喻 ”描 绘 了一 个上升和 下降的过程 ,所代表 的 寓意是作者对 于理 想 国的建构和对 于正义 问题 的认知达到 了
一
、
洞穴 中 的 “ 蒙昧 ”
《 理想 国 》卷七 开 篇描绘 了这样 的景 象 :世 界
“ 走 向哲学一步”的语言维度 , “ 洞穴隐喻”映现了 像一个洞穴 ,人被束缚于其 中,因为身上都绑着锁 “ 走 向哲学一步”的 “ 本性”维度 ,哲学王的思想 链 ,无法掉过头来 ,只能看到 自己面前的东西。在 则 实 际 拟 定 了 哲 学 在 人 类 文 化 中 的 中 心 地 这些 人 背后 燃 着一 堆火 ,在 火光 和被 囚禁 者 之 间有 位 】 - 2 。象征的戏剧照亮了 《 王制 》中插 曲和主 些人拿着各种道具走过 ,一些人在说话 ,一些人
首先要 考 虑 的问题 是 ,洞 穴 中 的 “ 上 升”被 描 绘 为 被迫 ,这 当如何 解 释?人 们所 期待 的美 好事 物
我们 惯 于将 五种感 官所 体验 的事 物 与用其 他方 难道 不包 括 “ 善 ”?这 种有悖 于 常理 的情 势正反 映 式 理解 的事 物相 比较 ,而较 少地 将我 们认 知 中的事 出灵 魂往往 难 于摆脱 欲 望 的统 治 而消极 沉溺 于 常识 物 和实 际存 在 的事 物相 比较 ,而得 出 的最 终结 论往 的安全当中。人习惯于束缚或习惯 了受缚之下的正 往不 能让 人欣 喜 ,即这个世 界是 一个 我们 的感 觉所 义召 唤 ,要 贸 然改 变 已经 习惯 了的经验 和 观念非 常 无法 企及 的世 界 。在影 子 的世界 里 ,囚徒 们能 够尽 困难 ,哲人 认 为解决 之道 是必 须借 助哲 学 、音乐 、 力 区分 真实 和单纯 的表 象 。感觉 不是 我们 经验 的 唯 体 育 等教 育方式 的训 练 ,通过 改变 人 的灵魂 从 而提
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洞穴寓言,值得好好感悟下
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洞穴寓言,值得好好感悟下洞穴寓言,是出自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很简单,但却非常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好好感悟下。
故事说的是在一个洞穴里,一排石头人背对着洞穴口,他们身后有一堆火,阳光也可以通过洞穴口照进来。
不过由于是石头人,他们是固定的,除了眼珠子能转动下,其他部位都不能动,在他们眼前有一块石壁,所以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景象,也就是阳光照耀投射在石壁眼前的影子,还有火把燃烧时投射在石壁的影子,这些就是石头人的全世界了。
他们认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
不过有一天,其中一个石头人可以走动了,他转过身,看到了火把,走出洞口,看到了太阳,大地,森林,才知道这个世界大得很哪,比他们原先了解的大多了,于是他回到洞穴,和其他石头人讲他看到的世界,结果其他石头人认为他疯了,胡说八道,世界就摆在眼前,就是石壁上的影子,真真实实存在在眼前,什么太阳啊,森林啊,都是妄想症啊,肯定是疯了。
简单来说,石头人是活在平面的二维世界的,就像活在一张纸那样,他们所了解的,都是三维世界经过这张纸的一个截面而已,不过他们就活在二维世界里,所能感悟的,看到的,也局限于二维世界里,没有办法感悟到三维世界的。
三维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活着的真实世界了,那么问题来了,二维世界所感知的都是由三维世界的一个截面决定的,那么三维世界呢?我们看到的三维世界的物体运动,各种天体运动,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三维的上面是不是存在着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四维世界呢?我们所感知的也只是四维世界的一个截面吗?想想是很有意思的。
当然,柏拉图用这个故事没有说到四维世界,四维时空是近代爱恩斯坦提出的。
柏拉图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我们一直说眼见为实,不过很多事情,我们看到的都仅仅是表面的,真理永远隐藏在深处2:我们活在某个圈子,就注定局限在某个圈子,如果不跳出这个圈子,我们就永远看不到真理的。
3:真理,都是颠覆性的,疯狂的,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的。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洞穴理论,又称“口洞穴理论”或“不可知论洞穴理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
洞穴理论中,柏拉图以一个隐喻来说明人类对现实的认知和知识的获取。
具体来说,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写到,一个人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深深的洞穴中,这个洞穴里有许多人,这些人始终生活在洞穴中,他们面对的只是洞壁上的影子,而这些影子是外界事物的倒影。
这些人从来没有看到真正的现实,只知道这些影子。
他们的生活完全被这些影子所控制,这就是他们的现实。
柏拉图继续说到,如果有人被带到洞穴外面,接触到了真正的太阳、树木、山水以及其他现实中的一切,那么这个人就会发现,之前他所认为的现实只是一种幻觉。
他会深刻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这些影子,而是因为这些影子所借助的真实事物。
洞穴理论的比喻义非常深刻,它不仅仅被用来描述人类对现实的无知,还可以用来表达其他方面的哲学思想。
下面分别介绍它的两个比喻义。
1. 认识论方面的比喻义洞穴理论在认识论方面的比喻义是最为常见的。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人类对于外界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我们不可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真实的事物,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的现象。
而这些现象则需要通过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加以分析、概括,从而才能获得更全面、更真实的认知。
同时,洞穴理论也告诫我们,我们应该不断地扩大认知边界,眼光不要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现有的认知框架,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
洞穴理论在伦理学方面的比喻义也非常深刻。
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生活中往往只是被表象所控制,而往往忽视了真正的内心需求。
这个内心需求包括精神需求、道德需求等等。
如果我们始终处在表象的控制之下,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比喻告诫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不仅仅注重表象,更应该注意到内心的需求,发掘自己真正的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充实。
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好的贡献。
浅谈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启示
浅谈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启示摘要: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揭示了人类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阶段:可知世界阶段与可见世界阶段。
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促进人们灵魂的转向,追求知识和真善美的过程。
因此洞穴隐喻的所包含的理论对当今的法学研究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洞穴隐喻;启示;法学研究一、洞穴隐喻的含义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有一条通向外面的崎岖小道,阳光可以透过这条小道进入到洞穴内,在洞穴中有一群人,他们的手脚被绑住面对着墙壁,而在他们的身后有木堆在燃烧,发出明亮的火光照亮着洞穴的墙壁。
同时外面不断的有人举着木料和石料制作成的人和兽有说有笑的从火堆前走过。
这些假人和假兽通过火堆的光映射在墙壁上,被捆绑住的人们如看电影般注视着墙壁上的影像,在他们眼里那些墙壁上的影像就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当有一天,其中的某个人被解除了束缚后,他缓缓的站了起来,环顾四周,感觉周围的一切都眼花缭乱,慢慢的他适应了黑暗,当他再次向后转去他发现了火堆,就在这时,他突然被人强行拉到了洞穴外,洞穴外阳光四射,他被阳光照的满眼金星。
但是慢慢他可以模糊的看到影子、树木、花朵、等事物了,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他开始四处的看,此时他明白了这一系列曲折的过程就是为了能看到美好的事物,而使他看到这些事物的正是阳光。
他为能看到外面的美好而高兴同时他又为洞穴中那些被捆绑手脚人而感到怜悯。
他为了帮助洞穴中那些可怜的人了解真相,他有重新返回了洞穴中,但令人惊讶的是洞穴中的其他人非但不相信他,反而试图像杀死他。
二、我国视角下的洞穴隐喻通过柏拉图洞穴隐喻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生活状态并且它们各有特点:其一,我们每个人生活都是一种机械和重复活动,就好似洞穴中的人们一般。
其二,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洞内”与“洞外”两种生活。
倘若身处洞穴内的我们不能及时与外界沟通交流信息,那么我们的信息就会封闭,思想就会变得狭隘、机械、呆板,丧失了对外界的正确认知,就如同洞穴中被捆绑手脚的那群可怜人一样。
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_哲学论文
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_哲学论文论文导读::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哲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有关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一点思考柏拉图在其对话录《理想国》的第七卷中,提出了一个“洞穴”的隐喻。
关于这个隐喻,笔者有如下思考:一、对“洞穴理论”的理解:我把这个隐喻的本体简单概括成如下图示:影像——洞外的人与手偶——火光囚徒可见,囚徒处在整个过程的最末端和最底部,他们只是任人愚弄的对象。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他们是有思考的能力的,但悲哀的是他们所能够认知的并不是真正的最高的存在,而是经过加工演变形成的影像,于是他们便把这影像当成了真实。
在洞穴中,被绑缚的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洞外的人的行为,更不可能认识作为一切的起点与终极的火光。
他们能够感知到的关于火光的有且只有洞壁上的影像。
柏拉图的这个隐喻还有一个部分,就是一个脱离桎梏的人历经艰难见到了火光,而此时的他已经与原来的群体——洞穴中的囚徒——格格不入了,在旧友中,他已经是一个不能被接纳甚至要被杀掉的另类。
柏拉图在解释这一隐喻时说:“……现在我们必须把这个比喻整个儿地应用到前面讲过的事情上去哲学论文,把地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
如果你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想起来,你就领会对了我的这一解释了,既然你急于要听我的解释。
至于这一解释本身是不是对,这只有神知道的。
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
我们一旦看见了它,就必定能得出下述结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柏拉图把“善的理念”作为一种本源,就象火光(用来喻太阳)对于囚徒一样,它是人赖以走进理想国的终极理念。
【每日哲学辞典】洞穴之喻
【每日哲学辞典】洞穴之喻洞穴之喻:这是柏拉图在《国家篇》514-521中描述的对人类知识的基本想像。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待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
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岛: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
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
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到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见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
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
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
这一比喻与太阳之喻和线段之喻相联系,洞穴之中的世界相应于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比作理智世界。
可是原文可作许多不同的解释。
柏拉图明确生成囚徒与我们想像,即是说他们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对上面事物的观照解释成是灵魂上升到理智世界的过程。
洞穴之喻对于后来的政治和教育理论影响甚巨。
“苏格拉底的洞穴之喻是要告诉我们,人类在一般情形下是通过事物的影子来间接地看事物。
”——克隆比:《柏拉图学说考察》,1962年,I,第117页。
cave, simile of the:A fundamentalimage of human knowledge and reality described by Plato in the Republic (514–21).Imagine prisoners in an underground cave who have been there since theirchildhood. They are chain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cannot turn their heads butcan only see the shadows on the cave wall in front of them. The shadows arecast by a fire behind them and by the artifacts that men carry and pass along atrack across the cave, like the screen at a puppet show. The prisoners naturallybelieve that the shadows are the only real things. If one of them happens to bereleased and turns round to the fire and to see the objects themselves, he willinitially be bewildered, his eyes will be in pain, and he will think that theshadows are more real than their originals.If he is furtherdragged upward through the entrance of the cave and to the sunlight, he will beeven more dazzled and angry. At first, he will only be able to see the reflectionsof the real things in the water, and then the things themselves in the light ofthe sun, and finally even the sun itself. At that time, he will be in a conditionof real liberation and will pity his fellow-prisoners and his old beliefs andlife. If he goes back to save his fellow-prisoners, it will take time for himto get used to the darkness in the cave, andhe will find it hard to persuade the prisoners to follow him upward.This simile isconnected with the simile of the Sun and the simile of the Line, with the worldinside the cave corresponding to the perceptible world and the world outsidethe cave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elligible world, but the text has beensubjected to a variety of divergent interpretations.Platoexplicitly stated that the prisoners are like us and serve as a representationof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the prisoner being dragged out of the cave isanalogous to a process of enlightenment by education. We can interpret theupward journey and the contemplation of things above as the upward journey ofthe soul to the intelligible realm. The Cave simile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later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theories.“Socrates is meant to tellus in the [simile of the] cave that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mankind is one ofseeing things indirectly through their images.”Crombie, An Examination ofPlato’s Doctrine。
关于洞穴隐喻
关于洞穴隐喻如下是有关洞穴隐喻:柏拉图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哲学,将真实的知识、理念(共相)作为追求的永恒普遍的真理,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
在其经典著作《理想国》,关于“善”的追求体现在具体实例,会饮篇中的“洞穴隐喻”中。
“洞穴隐喻”讲述的是:世人从小就生活在地下的洞穴里,他们的双腿和脖子都被捆绑着,不能动,不能扭头,因此只能留在洞穴里看眼前的东西。
背后有火光,火光之后有一道矮墙。
另有一些人如同演木偶戏般高举各种石制、木制的人、兽玩偶沿矮墙穿行。
囚徒们每天看着眼前洞壁上变换着的各种影像。
他们把那些影像看作是真实的物体。
他们天生如此生活并不觉悲哀。
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挣脱了绳索,他生平第一次扭转头,看到那些石制、木制玩偶也看到了火堆。
刺眼的火光让他很痛苦,但是在看到那些造成影像的玩偶时,他仍然会认为这之前做囚徒时看到的洞壁影像是真实物是唯一现实之物。
当他终于来到洞口,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之后,他学会了先看阴影、再看水中倒影然后看事物本身之后仰望天空“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他的真相了”此时,他们终于懂得先前的洞穴生活的悲哀,并会“庆幸自己的这一变迁,而替伙伴们遗憾。
”。
当已经走出洞穴的人企图下降回到洞穴中时,他首先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适应黑暗,另外,他的同伴们却不愿意离开,并嘲笑他是外面刺眼的光线弄伤了他的眼睛,与此同时,他也极有可能被当成异类被同伴联合处死。
这位先知先觉者从灵魂的上升到适应再到重返洞穴,经历了痛苦与挣扎,自我领悟后的一切行为导向实现了“灵魂转向”,是一种由对一般现实世界的认知转向对理念世界“善”的认知,并形成对真理深刻把握的过程。
柏拉图的理论可大致分为两个核心概念,即"洞穴”和“超越”。
“洞穴”是指人类意识和存在被限制的狭小空间,是由我们的感官和知觉所构成的。
而“超越”则是指超越感官和知觉的界限,进入到洞穴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在精神上超越狭小空间的束缚,超越感官与知觉,最终才能达到理念世界中“善”的最高境界。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思考哲学论文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思考哲学论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思考哲学论文柏拉图在其对话录《理想国》的第七卷中,提出了一个“洞穴”的隐喻。
关于这个隐喻,笔者有如下思考:一、对“洞穴理论”的理解:我把这个隐喻的本体简单概括成如下图示:影像——洞外的人与手偶——火光囚徒可见,囚徒处在整个过程的最末端和最底部,他们只是任人愚弄的对象。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他们是有思考的能力的,但悲哀的是他们所能够认知的并不是真正的最高的存在,而是经过加工演变形成的影像,于是他们便把这影像当成了真实。
在洞穴中,被绑缚的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洞外的人的行为,更不可能认识作为一切的起点与终极的火光。
他们能够感知到的关于火光的有且只有洞壁上的影像。
柏拉图的这个隐喻还有一个部分,就是一个脱离桎梏的人历经艰难见到了火光,而此时的他已经与原来的群体——洞穴中的囚徒——格格不入了,在旧友中,他已经是一个不能被接纳甚至要被杀掉的另类。
柏拉图在解释这一隐喻时说:“……现在我们必须把这个比喻整个儿地应用到前面讲过的事情上去哲学论文,把地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
如果你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想起来,你就领会对了我的这一解释了,既然你急于要听我的解释。
至于这一解释本身是不是对,这只有神知道的。
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
我们一旦看见了它,就必定能得出下述结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柏拉图把“善的理念”作为一种本源,就象火光(用来喻太阳)对于囚徒一样,它是人赖以走进理想国的终极理念。
对于“善的理念”,柏拉图解释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柏拉图洞穴之喻
柏拉图洞穴之喻“柏拉图洞穴之喻”(Plato's allegory of the cave)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所提出的思想实验。
它是一种以寓言为形式的表达方式,用来描述人类对事物本质的感知和认识的局限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详细解释“柏拉图洞穴之喻”。
一、洞穴之喻的故事和意义洞穴之喻讲述了一群人被困在地下洞穴里,他们看到的只有墙壁上的阴影,认为这些阴影是真实的世界。
他们不知道自己被囚禁在一个虚假的世界中,并相信这个世界就是全部的世界,他们的视野只限于墙壁上的表象而无法看到更深层的本质。
其中有一个人得以逃脱洞穴,进入了阳光充足的外面世界,目睹了真正的事物,便回到了洞穴中,试图告诉其他人真相,但其他人却嘲笑他,并不相信真相。
该寓言旨在告诉人们,由于人的感觉和认识的局限性,人的认知是有限局部的,不足以把握整体,只是“看到了墙上的阴影”,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二、洞穴之喻与柏拉图的理论洞穴之喻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柏拉图的其他哲学思想一样,都是为了表现出真理、美和正义的本质,并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概念。
柏拉图认为,人们的感性认识局限于经验世界,只有通过理性思考、超越感官的世界才能看到真理、正义和美的世界。
在柏拉图看来,这个感官世界仅仅是真正存在的世界的一个模仿品或影子。
他认为,感官世界是变化无常的,而真正的世界是稳定不变的,只有靠哲学的方法才能够逐渐超越感性世界,最终达到真正的世界。
因此,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应该具备静思冥想、实践理性等特质,才能够抵达真理的彼岸。
三、洞穴之喻的现实意义洞穴之喻虽然被形容为柏拉图哲学的表述方式,但其对我们面对当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如全球化、社会分化、科技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受到种种文化、思念和方法的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总是存在不同的偏颇。
洞穴之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的思维过程,以及思考和批判自己的观点和信仰的重要性。
解读柏拉图的“洞穴喻”
解读柏拉图的“洞穴喻”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洞穴喻”的哲学寓言。
它使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状态走向被拯救状态。
在“两个世界”中折射出理念论的丰富内涵,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之先河。
关键词:洞穴寓意可感世界可知世界至善理念柏拉图首创的形而上学体系开启了西方理性形而上学的先河。
理念论是这一体系的主要形态。
他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
“洞穴喻”寓言的核心,是被西方本体理论形而上学传统视为前提却一直未思未究的“光源隐喻”。
一、洞穴喻简述洞穴喻出现在《理想国》第七卷,有一批人世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犹如囚徒,洞穴有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他们从一出生就被铁链锁在固定地点,脖子和脚被锁住,一点也不能环顾只能面向洞壁。
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他们之间有一睹墙。
有人拿着各式各样的木偶和雕像从墙后走过,火光把木偶和雕像的影子投在石壁上,形成各种变幻的影像。
他们把墙壁上活动的影像看成真实的物体,从不怀疑。
这些人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认识。
当某一囚徒偶然挣脱枷锁回头看火时,他无法再看清那些他原来看见其影像的实物。
经过一阵眩目,适应一段时间后,他才分清影像和实物,终于明白以前所见是影像而非物体本身。
他继续努力,顺着通道一直向前走,直到洞穴门口见到外面的阳光,一开始眼睛受阳光刺激十分难受,眼前金星乱蹦,以致无法看见任何一个现在被称为真实的事物。
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先看事物的阴影,再看在水中的映像,进而看到事物本身,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以及星辰,最后直接观视太阳,才知道太阳是季节交替的原因,主宰着世间万物。
他逐渐变得适应,并庆幸自己看到了真相,不愿回到洞中再过囚徒生活,并为其他人感到悲哀。
但是,最终为了让当时与他在一起的洞穴里的被囚禁者不再以那样令人遗憾的方式生活,这个解放了的囚徒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洞穴里。
然而,没有人相信他在外面看到的东西,他为此而争论,试图唤醒其他囚徒,反而因此被囚徒们杀死。
柏拉图洞穴隐喻
柏拉图洞穴隐喻:从影子到真理的探索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隐喻,被称为“洞穴隐喻”。
这个隐喻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真理的局限性,以及追求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一、洞穴隐喻的故事柏拉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囚徒从小就被囚禁在一个洞穴里,他们的脖子和腿被锁住,只能面对洞穴的墙壁。
在他们背后,有一堆火光,火光将一些物体的影子投射到他们面前的墙壁上。
由于囚徒们从未见过真实的物体,他们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有一天,一个囚徒被释放了,他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一开始,他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适应了光明,并看到了真实的物体。
他意识到,他之前在洞穴中所看到的只是影子,而真正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丰富和真实。
当他回到洞穴,试图告诉其他囚徒真相时,却遭到了嘲笑和不理解。
他们认为他疯了,坚持认为影子才是真实的。
二、隐喻的哲学意义柏拉图通过这个隐喻,表达了他对知识和真理的看法。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过程就像囚徒从洞穴中走出来的过程。
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偏见和误解的世界中,就像囚徒只能看到影子一样。
只有通过教育和哲学的引导,我们才能逐渐认识到真理。
认识论的局限:洞穴隐喻强调了人类认识论的局限性。
我们的认知往往受到感官经验的限制,我们所认为的“真实”可能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教育的重要性: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认识到真理的关键。
通过哲学的思考和教育的引导,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偏见,认识到更高层次的真理。
理想国的构想:这个隐喻也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有关。
他认为,只有那些认识到真理的哲学家才能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因为他们能够超越感官经验,看到事物的本质。
三、洞穴隐喻的现代意义尽管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与哲学的探索:在科学探索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新的现象和理论,这些新发现往往挑战我们原有的认知。
洞穴隐喻提醒我们,要勇于接受新知识,不断探索未知。
柏拉图洞中的隐喻教育意义
柏拉图洞中的隐喻教育意义一、内容在柏拉图《理想国》卷7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世界就像一个洞穴,通过一个长长的通道与外部世界相联系,整个通道阻止任何阳光的进入。
囚徒身处其中,背对通道,被铁链束缚,无法行走、无法转头,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墙壁。
在他们背后高远处,燃烧着火炬,在火光和被囚禁者之间,有人拿着一些道具走来走去,影子投射在墙壁上。
说话的声音也传到囚徒耳中。
囚徒看见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便错把影子当做真实的东西;听到回声,便以为是影子发出的声音。
这就是他们以为的“现实世界”。
直到有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解除桎梏,走出洞穴。
但是由于在黑暗中囚禁太久,面对阳光会两眼漆黑、痛苦不安、无所适从。
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看见东西,才发现洞穴中所见全是假象,外面才是一片光明的世界。
于是他回到洞中解救同伴,但是同伴们由于不想离开这是洞穴中熟悉的世界,就把他杀害了。
二、隐喻仔细分析,这里面包含了一系列的隐喻:“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主观世界;“洞穴中的囚徒”是无知百姓,有待教育;“洞穴外的世界”是可知时间、现实世界;“墙壁上的阴影”是我们的主观感知;“太阳”隐喻真理;“那个走出去的囚徒”就是苏格拉底或者柏拉图自己。
因此,我们要想追求真理,就必须解除束缚、走出洞穴、历经痛苦,最终才能获得自由,迎来光明。
我们可以大胆得出一下的推测:处于现实世界中大多数人都是不自由的,既不能摆脱束缚,也无法追求真理;只有极少数精英人才可以追求真理,但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充满荆棘,甚至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理解通过以上我们对“洞穴隐喻”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认为,洞穴内的生活相对来说是落后的、愚昧的、需要改变的,甚至是需要强制改变的,不然“囚徒”就会碌碌无为度过一生。
这种强迫性质的教育有助于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种强迫性的教育,经过演化,成为我们现代所认为的义务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
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
在他们背后高远处有东西燃烧着发出光芒。
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路筑有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说话,或不说话。
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当他们交谈时,主题就是阴影。
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囚徒们会误以为声音是对
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的。
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觉。
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
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阳光。
这时,他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
这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隐喻:
“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一个可知世界、实在的世
界,
“洞穴中的囚徒”是我们人类自身,有待于教育。
“洞壁上的阴影”是实在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的照耀下的阴影,
“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
对变化不定的阴影的观察就构成了“意见”,对“太阳的直观”就构成了“善的知识”。
囚徒们谈论的主题就是“意见”问题。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彼此争论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或“真理”。
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和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缚,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迎着亮光,忍受痛苦,踏上漫长崎岖
的道路,走出洞穴,迈向光明世界,寻找一切的原因——善的理念。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意味着什么?
王灿明
在柏拉图《理想国》的第七卷就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学界称之为“洞穴隐喻”,讲的就是现象与事实的关系,读来意味深长。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描述了一个洞穴式的山洞,只有一条长长的通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才有很弱的光线照进洞穴。
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的墙壁。
在他们背后的上方,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囚徒中间有一条路和一堵墙。
而在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还有些别的人,他们拿着各色各样的人偶,让人偶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
这些囚徒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便错将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
这时,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他站起来环顾四周并走出了洞穴,于是就发现了事物的真相,原来他所见到的全是假象,外边是一片光明的世界。
于是,他再在也不愿过这种黑暗的生活了,而且想救出他的同伴。
然而,当他回到洞中的时候,他的那些同伴不仅不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反而觉得他到上面跑了一趟,回来以后眼睛就被太阳烤坏了,居然不能像往前那样辨识“影像”了。
由于他们根本不想离开这个已经熟悉的世界,所以就把这位好心人给杀了。
对“洞穴隐喻”,哲学中有许多争论,可谓见仁见智,这里且“悬搁”起来。
我所想到的就是直面故事本身。
而分析这个故事,既不能偏离故事本身,又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大胆的想像力,才能琢磨出现象背后的寓意来,才是现象学的方法。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所使用的都是隐喻,其中涉及到的是洞穴、囚徒、太阳、影像等,如果我们详加分析,可以发现太阳隐喻的是真理,洞穴隐喻的是主观世界,影像隐喻的是人们的主观体验,囚徒隐喻的是无知的百姓,而那个站起来的囚徒隐喻的也有人认为就是苏格拉底或者柏拉图自己,是被世人所遗弃的精英,而他站起来环顾四周并走出洞穴意味着获取了自由。
这样来分析,我们至少可以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中得出以下推论:
1.绝大多数人是不自由的,只有极少数精英拥有自由。
在这个洞穴中,囚徒是绝大多数,而能够摆脱束缚,走出洞穴的只有一个人,因此他便成为了社会精英。
但要记住,精英也是从囚徒中走出来的,所以他的意识里肯定有救赎囚徒的冲动,也只有这种“救世主”式的本能冲动,才能显示出他史诗般的英雄主义情结。
2.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认识真理的,因为他们没有自由;而只有极少数精英才能认识真理,因为他们拥有自由。
自由和真理是孪生兄弟,囚徒从小生活在洞穴之中,他们不能自由行走,甚至连头也不能转一转,只能看见墙壁上的影像,当然就不可能认识真理。
而精英拥有了自由,走出了洞穴,才得以认识真理。
所以,一个人能够认识真理,不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创造力,而是因为他的自由,造就天才,外因比内因还重要。
3.极少数精英去追求自由是冒险的,甚至要以他们的生命为代价。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越是聪明的人越要追求自由,因为他们最能认识自由的价值,甚至把它看得高于爱情和生命。
而在凡夫俗子的眼里,没有了生命,自由还有什么价值。
因此,凡人与天才的天壤之别是价值观的差别,最后整个世界记得的还是这些“不要命的人”。
遗憾的是,谋杀救人的人偏偏是那些被救的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未必能够换取别人的自由,甚至会被人认为“傻冒”。
4.绝大多数人是不追求自由的,因为他们只想保存生命;而保存的这份生命,是没有追求和幸福的生命。
那些囚徒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实际上不是他们不相信精英,他们相信精英,但他们更珍惜自己的性命,他们宁愿拿自由换性命,也不愿意拿性命换自由。
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是现实主义者,而非理想主义者。
否则,连命都没了,那些理想主义所创造出来的新社会就没人享受了,那些天才也没有人纪念了。
因而,天才英年早逝,而愚人长命百岁。
5.活着的多数人是没有自由的,更谈不上掌握真理;那些因为获取自由而掌握真理的精英早已成为“鬼雄”。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真活假活,差别就在于为什么而活;真死假死,差别就在于为什么而死。
好像上帝开店铺,要买肉,就不要买花生,纵使你吃得再肥,也不香。
要买花生,就不要买肉,但可以免费送你一瓶葡萄酒,纵使你吃得再香,也不是荤的,借酒浇愁吧。
人生无奈,错不在己,借酒浇愁愁更愁。
6.人生总是不完美的,完美的就不是人生。
活在当下,不要过多地奢谈真理,它们还静静地躺在上帝办公桌的抽屉里!
一步步推理过来,就必然是这个结论了。
德国学者药尔格"齐特劳说:“柏拉图的一生,首先是充满了失望。
……他的一生中,从没有人见他笑过。
”柏拉图和孔子一样,充满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想改造社
会,改造人心,希望人人都听他的话,但令人愤慨的是当局不要听,平民也不要听,就自说自划吧,写了几本书,想不到后人看到了,居然认为是真理。
这不,就传下来了。
所以,活在当下,不要过多地奢谈真理,走自己的路,让后人去说吧!
或许,这才是柏拉图“洞穴隐喻”的真正意蕴。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
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
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
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
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
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
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
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
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
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
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
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
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
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实现理想国中的国家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