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与回忆说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2009-12-05 22:03:44 来自: 阿水Ahwater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 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其中有囚徒挣脱锁链;看见了真相的话;他会不会去拯救同伴还是同伴们不相信他把他当疯子..这是关于人的解放的最早的论述;鲁迅也有个铁屋中的呐喊;叫醒那些沉睡的人;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唤醒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去思考人生的真相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人一生出来就是奴隶;我们也做了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这是摆脱不了的;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命运的枷锁..希望大家能给关于柏拉图洞喻的我更深刻的解释;先谢谢大家了..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2009-12-05 22:15:47 Twoche.. 我要养个大富翁啊;我们昨天写08年高考语文试卷好像是山西省份的阅读题赵珊鑫的《哦;美丽的“白日梦”》你可以看看..上面写“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的阳光下的囚犯..”太巧了;我昨天刚买的摘抄本;今天第一时间把这段抄下来了;希望有助于你理解..weishenm creative and enjoy life洞喻;不只是解放的意义..主要是讲的希腊的人哲学观点;我们看到的现象多为幻觉;而真实是在幻觉之后的;比如你看到的1个苹果;古希腊人;这不是真实;真实是1;你看不到;这里面有些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味道..这种数学主义的观点;从现在的看来是错的..它的好处是它强调了数学;宣传了数学;现在的科学不会认为一个苹果是幻相;而只有1是真实的> 删除2009-12-05 22:28:03 Twoche.. 我要养个大富翁今天早上坐的士听到广播;很“人妖”的声音在宣扬共产党的思想;说要帮助思想有问题的干部成长..我们从小就被灌输思想;大人讲他们认为对的;而他们认为是对的是从祖辈一代一代遗传下来;很多人对很多方面都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共产党是真的好但是现实是共产党可以掩盖住很多它的弊端不让我们知道;并且每天的宣扬;我们从哪里质疑它的不好而现代人都太“忙碌”;自己过好就行;好吧;我也这么想;悲哀..> 删除2009-12-06 12:01:02 玻璃蔷薇舒适自然;轻松坦荡要理解这个你就得回答:为什么在比喻中那个人最终又回到了洞穴里> 删除2009-12-06 12:18:05 尼玛俄色任重且道远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又回到了那个洞穴的“洞穴”并不是原来的那个洞穴;而是洞穴的外面世界在一定时期后变成了另一个洞穴.. 打个比方;人们从清王朝的洞穴中逃出来;却又逃进了民国的洞穴……以此类推> 删除2009-12-06 12:53:24 玻璃钙片子Just set me free 影子是真实世界光线上的延展我们是宇宙之本原时间上的延展这是我昨晚睡觉前思考的> 删除2009-12-06 13:03:06 玻璃钙片子Just set me free 回LS;也就是说人类无论如何到达不了那一世界的真相;人类的各种技术宣言只不过是愚昧自大的徒劳罢了;上帝正在毁没人类的巴别塔;人终究要受到束缚;自由的束缚;人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其主观性;如影随身;这正是自由的束缚;世界不过是“我”的主观性投射罢了;> 删除2009-12-06 13:30:56 熊脑脑Fools seldom differ. 他是想说;我们无法真正了解世界;所有的观念都来自于经验如果经验本身就是幻觉呢如果这些基础不存在;我们的科技体系将轰然倒塌同时;我们又无法判断经验是否幻觉;就像囚徒无法判断影子和阳光下的世界哪个是真实的有点唯心主义吧......参见缸中之脑的典故;也是这个意思> 删除2009-12-06 14:53:48 I Kindle Dx嗯;至少这个论题;就有多处地方经不住推敲...所以假设都有一大堆问题的假设;能有个好的结论或者是隐喻吗> 删除你的回应······什么是缸中之脑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在他的《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书中;阐述了关于“缸中之脑”的假想:“一个人可以假设是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输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缸中之脑的渊源与“缸中之脑”假想相似的最早记录;是中国古代的“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就是说;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感到无限的自由舒畅;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后惊惶地发现自己是庄周;却又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这就是他物与自我的交合变化..这个看似荒谬的故事显示了庄子不同凡俗的思维方式;以及其不同于儒释两家的超越精神与生命境界..世界著名的脑神经学鼻祖威尔德·格瑞夫斯·彭菲尔德Dr. Wilder Graves Penfield; 1891-1976 ;美国著名脑神经科专家在20世纪中期;对高级大脑活动做了深入研究..他用电流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试图减轻象精神运动性癫痫这类疾病症状..受试者主诉有一点片断的回忆;嗅到以往闻到的气味;听到一种声音;看到一种颜色;这一切都是由大脑内特定部位的微量电流刺激引起的..他发现;刺激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时;往事的记忆就会历历在目;仿佛录像带的放映;具备了事件原始场景的所有声音和情绪..似乎发生在我们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件事;包括无数我们以为已经遗忘的时刻;都已经被记录和保存下来了..这种电刺激大脑的右侧颞叶引起患者对往事的记忆的现象称为“倒叙”flashback..通过对癫痫病人病灶观察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彭菲尔德在1954年提出了“中央脑系统学说”..这一学说认为:颞叶和间脑的环路是人类记忆的主要区域..这一区域象一个录音录象装置;把人的全部经历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这种记录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未被人主观意识到;但它的确是客观地实现了..因此;对这一区域施加特殊的刺激时;一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无法回忆的往事便被回忆起来..彭菲尔德医生的发现意味着;人的记忆被存储在大脑皮质中;并且可以被脑电流或者外部电流所激发..这为科学幻想提供了大量素材..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Neo是一个被养在营养液中的真实人;而他的意识则由电脑系统“The Matrix”的电流刺激所形成和控制..他的一切记忆;实际上都是外部电极刺激大脑皮质所形成的;而不是真实历程..由于“The Matrix”也会有“漏洞”;也会被“病毒”侵入;因此;在“The Matrix”系统中的“人”;有时候就会发现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人可以自动克服重力飘起来;而这些现象;并非真实的存在;只是系统Bug所致..“The Matrix”可以通过杀灭“病毒”或者Bug修复;来规避这些“异常现场”的发生..鲁迅环顾闷热的陋室:“中国原本是一个没有门窗的铁屋子..假如这座铁屋子万难破毁;里面又躺着许多熟睡的人们;这些人最终都要被闷死——在不知不觉中由昏睡转入死亡;谁也感受不到痛苦和要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声喊叫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让他们尽管醒来却依旧无可逃脱;让这些人知道痛苦和将死的悲哀;而你又无力拯救他们;这究竟是仁慈;还是殖残忍”从自我封闭的铁屋里爆发出一声惊世的呐喊..一个沉默寡言的漂泊者;居然成为一个时代的男高音..不是在沉默中爆发;便是在沉默中死亡..“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个人理解的是这个看清真相的人就是哲学家;而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唤醒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去思考人生的真相..哲学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看世界比较清楚的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命运的枷锁;然后促使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真相和打破以往的成见;换一种角度看世界;换一种思路去思考..就像鲁迅先生的铁屋子的隐喻;在一个封闭的铁屋子中;所有的门窗都是绝不可摧毁的;人们在沉沉的昏睡;直到死灭..而现在有那么的一个人醒来;发出一声惊世的呐喊;使那些不幸的人能够醒来………。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洞穴是指地下或山间的天然空腔或人工挖掘的空间。
在古代,洞穴是人类最早的居住地之一,也是人类逃避自然灾害和敌人的地方。
洞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因此在不同文化和传统中,洞穴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洞穴常被用作比喻,象征着知识的获取、内心的探索、意识的觉醒和个人成长。
洞穴理论和其比喻义,对于我们思考人类的本质、生活的意义和世界的运行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洞穴理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洞穴是一个象征,用来说明认识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寓言,寓言中描述了一群被囚禁在洞穴中的人,他们被铁链锁住,只能面向洞穴的墙壁。
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洞穴墙壁上的影子,而不能看见洞穴外的世界。
柏拉图通过这个寓言,表达了他对于知识和现实的理解。
他认为人们就像洞穴中的囚徒一样,受困于感官世界,只看到感官世界中的影子,而无法认识真理和现实的本质。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和智慧的开启,我们才能够逃离洞穴,认识真理,从而获得智慧和真知。
洞穴理论在心理学和心灵成长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比喻义。
在心理学中,洞穴常常被用来比喻内心的探索和自我认识。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像是一个洞穴,其中包含着许多未知的领域。
通过对内心的探索和了解,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局限性,认识到自己的喜怒哀乐,进而实现自我成长和完善。
洞穴也象征着心灵的觉醒和意识的提升。
当一个人能够洞悉自己内心的真实和本质,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时,他就完成了心灵上的觉醒,获得了内心深处的平静和自由。
洞穴理论还有着生活的意义和社会的启示。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局限和束缚。
有些是来自于外界的环境和社会的压力,有些则是来自于自身的惰性和局限性。
而这些局限和束缚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洞穴,限制了我们认识和体验世界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囿于这些局限,一味地沉湎于表面的认知和功利的追求,那么我们就像是囚禁在洞穴中的人一样,无法领略到生活的真谛和美好。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理论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理论摘要:柏拉图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理想国》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部哲学对话,其中提出了一个有关“洞穴”的理论。
本文围绕洞穴理论的阐释、洞穴理论与灵魂转向、洞穴理论所体现的真理观以及洞穴理论的价值与意义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灵魂转向;真理;价值一、洞穴理论阐述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提出了一个有关“洞穴”的观点。
他认为有一批人一直都生活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一出生就被铁链子锁着自己的身体,没有人身自由,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只能被禁锢在密闭的空间里。
因为没有办法出去,他们就把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当做是真实的东西。
当某一天有个囚徒挣脱了锁链,发现了外面的世界,他就不愿回到洞穴里继续过囚徒般的生活,他准备去解救那些洞穴里的人,然而却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一切,最后反而被囚徒们杀死。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强调,这些囚徒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用洞穴囚禁囚徒来隐喻我们所生活的人类社会。
这个故事其实包含四个步骤,首先是囚徒们在洞穴里看到的一些东西的影子,他们误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东西;然后是忽然挣脱枷锁的囚徒,他看到了隐藏于影子背后的真实的东西;再者是走出洞穴的囚徒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事物的真相;最后是重新返回洞穴的囚徒,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救其他人。
走出洞穴的囚徒慢慢的看到了洞穴外面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和在洞穴里看到的一切相比,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让他感到迷惑,甚至是感到恐惧。
但是经过之后的认识与了解,他发现了事物的真相,获得了真理。
柏拉图用“洞穴理论”来阐释他所认为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洞内世界,一个是洞外世界。
也就是说前者是现象世界,后者是理念世界。
囚徒们从洞穴里走向外面的世界,其实是认识在发展的过程。
柏拉图在讲述“洞穴理论”的时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深意,那就是希望人们可以从一种无知的状态走向睿智、有智慧的状态,能够实现自我的救赎、改变与提升。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关于“洞穴比喻”是指什么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关于“洞穴比喻”是指什么/sc/20095/2009561584210164.html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洞穴”的比喻,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里,从出生起就犹如囚徒,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甚至他们被锁住了脖子而不能回头或四顾。
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对面的洞壁上,形成各种变化的影像。
但洞中的人并不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甚至连自己是什么模样也不清楚。
由于众人已经习惯,因此并不觉得悲惨,也没有人想要脱离“困境”。
直到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移动脚步,转过头来,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炫目的光亮。
他克服了最初的刺眼的痛苦,走出洞穴,看到了阳光下真实的一切。
他庆幸自己的解放,并怜悯自己的同胞,于是又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洞穴。
但这个从光明回到黑暗的人却被他的同胞们嘲笑,认为他在外面弄坏了自己的眼睛不合算,在也看不清墙上的影像,在关于幻觉和真理、偶像和原型的激烈争辩中,他被不断激怒的人群怀恨,并且最终被他们用乱棍打死。
从这个明显影射着苏格拉底最后命运的故事里,不难看出柏拉图柏拉图对严峻的人类实际状态的关注。
“这是一个关于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走向被拯救的进步神话。
”这个比喻更在显示着这样一种关系:人们此生所知的事物与这些事物超于生活之外的理念。
作为一个习惯了理科基础学科学习而又没怎么学过哲学的学生来说,我对这个比喻的最初理解,还是基于自己的思维惯性,从自然的二分理论里面得到的一些感悟。
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可笑,但后来想想,觉得这对于理解囚徒们得心理,并且尤其是对理解柏拉图的这个关于洞穴比喻的意义,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所谓自然的二分理论,是把自然机械的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二是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
作为意识中理解的自然是事实的自然,他本身包含了事物的一些为我们所感知的特性,如质地、颜色、热度等;而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则是推测出的产生这种特性的原因,比如我们说火发热是由于它在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等。
从洞穴隐喻论柏拉图的理念论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2021年4月20日Apr.20, 2021第41卷第4期Vo1.41 No.4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4.004从洞穴隐喻论柏拉图的理念论陈明锟 王晓玲(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2826)摘 要:柏拉图形而上学的理念论思想是其思想理论的核心,为论述这一理论,柏拉图借助洞穴隐喻逐步区分理念世界与可见世界、现实世界与影像世界、意见与真理、想象与理念。
洞穴隐喻人们囿于己见不肯走出洞穴,不能主动离开影像世界,因此便需要对其进行教育,进行“灵魂的转向”,使其对经验与理性进行区分,从而知晓最高的理念。
而教育既需要充满哲学思维的哲学家的个人引导,又需要理解理念论的最高统治者——政治上的“哲学王”的引导与规范。
由此,理念这一最高存在便贯穿柏拉图的知识论与政治学说,洞穴隐喻便是理解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所在。
关键词:洞穴隐喻;理念论;柏拉图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4-0009-02一、洞穴隐喻论述柏拉图关于其理念论的论述在其著作中主要是通过寓言的形式展现的,故事大致如此:一群人生活在山洞里,像囚徒一般被锁链锁住,永远是背对洞口。
在这些囚徒之外,是一个火把,火把的后边是在现实世界中劳作的人们。
由于岩石的遮蔽,生活在洞穴之中的人看不到真实世界的存在,他们所看到的是火把投射到墙壁之上的关于人物的影子,因此这些囚徒们便将这些影子当作真实世界中的事物。
当有一天一个囚徒挣脱枷锁逃到洞穴之外时,他将会看到真实的世界,从而知道自己以前所看到的都是虚假的影像。
当他再次回到洞穴之中向其他人诉说这一想法时,他得到的不是认同,而是嘲讽,没有人会相信在这些影像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真实的存在与观念。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洞穴理论,又称“口洞穴理论”或“不可知论洞穴理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
洞穴理论中,柏拉图以一个隐喻来说明人类对现实的认知和知识的获取。
具体来说,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写到,一个人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深深的洞穴中,这个洞穴里有许多人,这些人始终生活在洞穴中,他们面对的只是洞壁上的影子,而这些影子是外界事物的倒影。
这些人从来没有看到真正的现实,只知道这些影子。
他们的生活完全被这些影子所控制,这就是他们的现实。
柏拉图继续说到,如果有人被带到洞穴外面,接触到了真正的太阳、树木、山水以及其他现实中的一切,那么这个人就会发现,之前他所认为的现实只是一种幻觉。
他会深刻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这些影子,而是因为这些影子所借助的真实事物。
洞穴理论的比喻义非常深刻,它不仅仅被用来描述人类对现实的无知,还可以用来表达其他方面的哲学思想。
下面分别介绍它的两个比喻义。
1. 认识论方面的比喻义洞穴理论在认识论方面的比喻义是最为常见的。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人类对于外界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我们不可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真实的事物,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的现象。
而这些现象则需要通过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加以分析、概括,从而才能获得更全面、更真实的认知。
同时,洞穴理论也告诫我们,我们应该不断地扩大认知边界,眼光不要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现有的认知框架,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
洞穴理论在伦理学方面的比喻义也非常深刻。
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生活中往往只是被表象所控制,而往往忽视了真正的内心需求。
这个内心需求包括精神需求、道德需求等等。
如果我们始终处在表象的控制之下,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比喻告诫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不仅仅注重表象,更应该注意到内心的需求,发掘自己真正的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充实。
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好的贡献。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在《理想国》第七卷当中,柏拉图曾经以洞穴的比喻来描述人类知识的本质。
他秉持一贯的想像式对话写着: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我要你想像下列这个情境,看看人的天性开明或无知到什么程度。
想像有一个地洞,洞穴的开口朝向外面的阳光,但是洞穴本身在地下很长。
在洞穴里有一群从小就被监禁的囚犯,他们的双脚与脖子都被铁链紧紧绑住,以致于只能向前看而不能转头。
在他们背后上方烧着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条走道相通。
这条通道的前端矗立着一堵墙,这堵墙就像是表演皮影戏时,介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布幕。
再假设这道墙之后有人正在搬运各种束西,包括用木材或石头制造的人形或动物。
很自然的,这些人里有些在谈話,有些沉默不语。
设定好场景后,柏拉图开始描述他想像中的对话:葛乐康(柏拉图的兄长古希腊哲学家,以下简称葛):真是古怪的景象,古怪的囚犯。
苏:这都是依据真实生活描绘出来的,我可以这么回答你。
请你告诉我这些可怜的囚犯,除了火炬的光亮投射在洞穴墙上的影子之外,能不能看见自己或者身边的囚犯?葛:假若这些囚犯沒办法转过头去,那他们怎么能看得见呢?苏:那么,他们看得见在通道上被搬运的那些东西吗?葛:当然不行。
苏:如果他们可以彼此交谈,那么他们会不会认为自己看见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苏:假如他们面前的墙会反射声音,你认为他们会不会觉得通道上有人说话时,其实是由墙上的影子所说出来的?葛:他们只能这样想。
苏:所以,囚犯们会相信这些物体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了?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这则寓言最后是,有个囚犯逃脱了束縛,逐渐走向充满阳光的洞外世界,他开始能分辨出真实物体与壁上影子的不同,他看到了真实世界的情形,看到太阳的光芒与阳光所形成的阴影,他了解过去在洞穴里的那些影子根本不是真实事物,而他那些被捆绑的囚犯朋友根本不知什么是自由与真实。
于是他回到洞穴里想告诉他同伴外界的情形,结果他竟无法适应洞穴里的黑暗,当他描述外界情形时,竟被取笑他眼睛瞎了,根本沒人相信他。
关于洞穴隐喻
关于洞穴隐喻如下是有关洞穴隐喻:柏拉图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哲学,将真实的知识、理念(共相)作为追求的永恒普遍的真理,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
在其经典著作《理想国》,关于“善”的追求体现在具体实例,会饮篇中的“洞穴隐喻”中。
“洞穴隐喻”讲述的是:世人从小就生活在地下的洞穴里,他们的双腿和脖子都被捆绑着,不能动,不能扭头,因此只能留在洞穴里看眼前的东西。
背后有火光,火光之后有一道矮墙。
另有一些人如同演木偶戏般高举各种石制、木制的人、兽玩偶沿矮墙穿行。
囚徒们每天看着眼前洞壁上变换着的各种影像。
他们把那些影像看作是真实的物体。
他们天生如此生活并不觉悲哀。
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挣脱了绳索,他生平第一次扭转头,看到那些石制、木制玩偶也看到了火堆。
刺眼的火光让他很痛苦,但是在看到那些造成影像的玩偶时,他仍然会认为这之前做囚徒时看到的洞壁影像是真实物是唯一现实之物。
当他终于来到洞口,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之后,他学会了先看阴影、再看水中倒影然后看事物本身之后仰望天空“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他的真相了”此时,他们终于懂得先前的洞穴生活的悲哀,并会“庆幸自己的这一变迁,而替伙伴们遗憾。
”。
当已经走出洞穴的人企图下降回到洞穴中时,他首先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适应黑暗,另外,他的同伴们却不愿意离开,并嘲笑他是外面刺眼的光线弄伤了他的眼睛,与此同时,他也极有可能被当成异类被同伴联合处死。
这位先知先觉者从灵魂的上升到适应再到重返洞穴,经历了痛苦与挣扎,自我领悟后的一切行为导向实现了“灵魂转向”,是一种由对一般现实世界的认知转向对理念世界“善”的认知,并形成对真理深刻把握的过程。
柏拉图的理论可大致分为两个核心概念,即"洞穴”和“超越”。
“洞穴”是指人类意识和存在被限制的狭小空间,是由我们的感官和知觉所构成的。
而“超越”则是指超越感官和知觉的界限,进入到洞穴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在精神上超越狭小空间的束缚,超越感官与知觉,最终才能达到理念世界中“善”的最高境界。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与回忆说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及回忆说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学园时期著作的《理想国》中,我主要从他的洞穴之喻以及学习即回忆说来部分了解他的教育思想。
青年时代的柏拉图对政治很感兴趣,本想从事政治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当时社会剧烈动荡,雅典国家各派斗争尖锐,而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又遭到迫害,使他对社会感到失望,于是打消了从政的念头,从而转向哲学的思考。
当时雅典社会、国家如此混乱不安的状态以及柏拉图在其他一些国家所遭遇的情况,使柏拉图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在现实中无论什么都是不完善的。
他所要追求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柏拉图认为这种完美的东西是人的感觉所感受不到的,是触及不到的,并且这种完美的东西只存在于理念当中。
正是柏拉图追求理念的这种思想影响并深深延续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
因此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洞穴之喻。
现在大体来描述一下洞穴之喻里的画面。
有一个洞穴,洞穴口向里面一点有一些人和一些燃烧着的火把,还有一些人的位置相当于在那上面的人的下层。
这些人背靠着墙,被绑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而他们通过另一面大墙上的影像来了解事物。
这些影像是由那些在他们上面的人所表演的,这些所谓的生活场景通过火光投射到墙上,那些无法动弹的人就通过视觉来感觉被呈现的生活影像。
简单来看,好像没有办法知道这个所谓的洞穴之喻和教育究竟有什么深层次的关系。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并理解柏拉图的这个洞穴到底比喻着什么。
其实洞穴之喻应用的是隐喻的方式,在洞穴里的囚徒指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洞穴里,没有办法出去,那么我们一辈子看到的都是影像,是虚假的。
而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真实。
所以现在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走出洞穴呢?柏拉图所认为的是我们想要走出洞穴,就必须要接受教育,也就是通过教育来走出洞穴从而走向自由与光明。
洞穴外的太阳代表的是真实与自由。
未接受教育的人他的思想是被禁锢的。
但人们因为都习惯于过去的事物,不愿意去改变,人们其实甘于愚昧。
关于柏拉图洞穴譬喻的感想
关于柏拉图“洞穴譬喻”的感想其实,对于西方哲学史我并没有读多少,只是在一次听朋友说了柏拉图的“洞穴譬喻”,感觉比较新奇,就很想去读一下,后来就找到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看了一些柏拉图的思想,觉得很是有意思,因此这里我就写写一些我关于柏拉图思想的一些认识。
柏拉图的洞穴譬喻大致是这样的:从前有一群人住在洞穴里,他们被枷锁固定着,世代不能出去,就如囚犯一样被禁锢,由于枷锁的原因,他们不能走动,不能环视,不能回头,而在他们的后面不远处,有一堆燃烧的火,中间隔了很矮的墙,火后面有人拿着雕像移动,因此在火的投影下,他们的面前就出现了移动的影像,长时间的观察,他们便以为这些影像是真的…………然而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回头的那么一瞬间,他可能会被刺眼的火光弄得比较难受,但是当他适应之后,自习观察,他就会明白,原来这些影子是假的,明白了雕像比这些影像更加真实。
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
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之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
先从小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柏拉图在讨论囚徒的困境和被解放的囚徒的认识变化过程,有着很深的寓意,这是一个关于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到自我拯救的过程的神话。
我从中提炼一点,就是:“不断的自我更新”,就是一个物质与意识的不断变化与升华的过程。
倘若,没有后来的挣脱束缚,那么故事的情节就是继续那样轮回,一群囚徒每天对着影像发呆,生活就没有任何的转机和变化。
那样大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是停滞的,一成不变的,最终呢,就不能适应这个宇宙的准备而被淘汰。
因此这也就教育我们要有探索的意识和不怕失败的信念,我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拯救自我,来推进社会的发展,因此总结到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促进社会的发展。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穴之中,因为被捆绑着,眼睛只能看到洞穴后壁,在其背后高处有火光,在火光和被囚者之间有人、动物等实物在活动;因为光,这些实物的影子投射到洞壁上,被囚之人会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物本身。
当有人硬拉某个囚徒离开洞穴见到阳光时,他才终于察觉到以前一直为影像所欺骗。
这里,洞穴里的世界喻指现实世界,洞穴中的火光喻指太阳的水平;洞穴外的世界喻指理念世界。
从洞穴走到洞外,直到见到太阳的过程,就是一个灵魂转向的过程:从以个别事物(洞壁上的影像)为对象,转向理念世界(地面上事物),最终转向善(太阳)。
普通人往往只满足于对可感知事物的了解。
而哲学家则走出了洞穴,看到了阳光世界的真理以及理念。
教育就是促使灵魂的转向。
(参见张斌贤:柏拉图《理想国》研读)通过洞穴比喻,柏拉图想传达给我们的是这样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仅仅现象,本质则是现象之外。
如果要理解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意思: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理解本质,要想理解本质(理念),必须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
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如何不可能存有于现象之中。
所以,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试图告诉我们的是: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仅仅现象,事实的真相在另一个世界;②要想理解事实的真相,必须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③现象是感觉经验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
这些就构成了西方哲学很长时间的基本观点。
怀特海不无夸张地说,2000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不过是给柏拉图做注脚。
海德格尔对柏拉图洞穴的分析很有意思。
海德格尔在《柏拉图的真理学说》一文中全篇都在分析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柏拉图把日常观点颠倒了:你们看到的都是现象=假相,本质=真相在现象的背后!海德格尔则要把柏拉图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不过不是简单地颠倒。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以黑暗象征现象,以光明象征本质(理念)。
海德格尔则认为,正是这个思路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在的遗忘”。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
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
在他们背后高远处有东西燃烧着发出光芒。
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路筑有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说话,或不说话。
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当他们交谈时,主题就是阴影。
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囚徒们会误以为声音是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的。
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觉。
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
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阳光。
这时,他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
这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隐喻:“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一个可知世界、实在的世界,“洞穴中的囚徒”是我们人类自身,有待于教育。
“洞壁上的阴影”是实在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的照耀下的阴影,“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
对变化不定的阴影的观察就构成了“意见”,对“太阳的直观”就构成了“善的知识”。
囚徒们谈论的主题就是“意见”问题。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彼此争论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或“真理”。
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和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缚,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迎着亮光,忍受痛苦,踏上漫长崎岖的道路,走出洞穴,迈向光明世界,寻找一切的原因——善的理念。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意味着什么?王灿明在柏拉图《理想国》的第七卷就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学界称之为“洞穴隐喻”,讲的就是现象与事实的关系,读来意味深长。
柏拉图洞穴隐喻
柏拉图洞穴隐喻:从影子到真理的探索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隐喻,被称为“洞穴隐喻”。
这个隐喻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真理的局限性,以及追求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一、洞穴隐喻的故事柏拉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囚徒从小就被囚禁在一个洞穴里,他们的脖子和腿被锁住,只能面对洞穴的墙壁。
在他们背后,有一堆火光,火光将一些物体的影子投射到他们面前的墙壁上。
由于囚徒们从未见过真实的物体,他们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有一天,一个囚徒被释放了,他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一开始,他被阳光刺得睁不开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适应了光明,并看到了真实的物体。
他意识到,他之前在洞穴中所看到的只是影子,而真正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要丰富和真实。
当他回到洞穴,试图告诉其他囚徒真相时,却遭到了嘲笑和不理解。
他们认为他疯了,坚持认为影子才是真实的。
二、隐喻的哲学意义柏拉图通过这个隐喻,表达了他对知识和真理的看法。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过程就像囚徒从洞穴中走出来的过程。
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偏见和误解的世界中,就像囚徒只能看到影子一样。
只有通过教育和哲学的引导,我们才能逐渐认识到真理。
认识论的局限:洞穴隐喻强调了人类认识论的局限性。
我们的认知往往受到感官经验的限制,我们所认为的“真实”可能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教育的重要性: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认识到真理的关键。
通过哲学的思考和教育的引导,人们可以逐渐摆脱偏见,认识到更高层次的真理。
理想国的构想:这个隐喻也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有关。
他认为,只有那些认识到真理的哲学家才能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因为他们能够超越感官经验,看到事物的本质。
三、洞穴隐喻的现代意义尽管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与哲学的探索:在科学探索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新的现象和理论,这些新发现往往挑战我们原有的认知。
洞穴隐喻提醒我们,要勇于接受新知识,不断探索未知。
柏拉图洞中的隐喻教育意义
柏拉图洞中的隐喻教育意义一、内容在柏拉图《理想国》卷7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世界就像一个洞穴,通过一个长长的通道与外部世界相联系,整个通道阻止任何阳光的进入。
囚徒身处其中,背对通道,被铁链束缚,无法行走、无法转头,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墙壁。
在他们背后高远处,燃烧着火炬,在火光和被囚禁者之间,有人拿着一些道具走来走去,影子投射在墙壁上。
说话的声音也传到囚徒耳中。
囚徒看见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便错把影子当做真实的东西;听到回声,便以为是影子发出的声音。
这就是他们以为的“现实世界”。
直到有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解除桎梏,走出洞穴。
但是由于在黑暗中囚禁太久,面对阳光会两眼漆黑、痛苦不安、无所适从。
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看见东西,才发现洞穴中所见全是假象,外面才是一片光明的世界。
于是他回到洞中解救同伴,但是同伴们由于不想离开这是洞穴中熟悉的世界,就把他杀害了。
二、隐喻仔细分析,这里面包含了一系列的隐喻:“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主观世界;“洞穴中的囚徒”是无知百姓,有待教育;“洞穴外的世界”是可知时间、现实世界;“墙壁上的阴影”是我们的主观感知;“太阳”隐喻真理;“那个走出去的囚徒”就是苏格拉底或者柏拉图自己。
因此,我们要想追求真理,就必须解除束缚、走出洞穴、历经痛苦,最终才能获得自由,迎来光明。
我们可以大胆得出一下的推测:处于现实世界中大多数人都是不自由的,既不能摆脱束缚,也无法追求真理;只有极少数精英人才可以追求真理,但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充满荆棘,甚至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理解通过以上我们对“洞穴隐喻”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认为,洞穴内的生活相对来说是落后的、愚昧的、需要改变的,甚至是需要强制改变的,不然“囚徒”就会碌碌无为度过一生。
这种强迫性质的教育有助于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种强迫性的教育,经过演化,成为我们现代所认为的义务教育。
柏拉图的理念论
一、洞穴比喻
假设人类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过道 通向外面。人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里,像囚徒一样双腿 和脖子都被锁链锁住了,所以他们不能回头,只能看到 眼前的事物。在他们之后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与囚徒 之间有一条路和一道矮墙,简直就像是木偶戏的舞台。 沿着矮墙,有一些人举着各式各样动物和人的雕像走来 走去,火光把这些雕像投射到洞壁上,形成了各式各样 的影子。由于那些囚徒生来就不能转身掉头,所以他们 就把洞壁上的影子看作是真实的存在。
在柏拉图看来,可感世界可以感 觉但不能认识,理念世界可以思想但 不能感知。因此,两个世界的划分实 际上与两种不同的认识,即感性认识 和理性认识相关。问题是,我们如何 认识理念?
三、回忆说与灵魂转向说
在知识问题上,早期自然哲学家大多以感性经验为认识 的依据,巴门尼德揭露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主张唯有 对存在的思想才是真理之路。柏拉图像巴门尼德一样否定了 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因为不可感知的、普遍的、绝对 的理念不可能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感觉经验,无论我们经验 到多少张个别具体的桌子,也不可能从中产生普遍、抽象、 永恒存在乃至无限的桌子概念,这就彻底断绝了通过感觉经 验认识理念的可能性。既然我们不是通过感觉经验,那是通 过什么方式认识理念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拉图提出了 “一个囚徒挣 脱了锁链,他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最初他的眼睛 不习惯光亮,当然很痛苦,他会认为他所看到的不是 真实的存在。但是当他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过去被 看作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过是影像,眼前的东西才是 真实的。再假设,他被拉出了洞穴,当他面对太阳的 时候,一定会被阳光照得眼花缭乱,经过一段时间之 后,他终于发现,在太阳照耀下的外面的世界才是真 实的世界。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 质,主张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 既奠定了西方哲学此后2000多年的基本思路, 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例如本质与现 象、一与多、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理 性与感性等等。
请你简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洞穴比喻”出自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
比喻讲:在一个洞穴的底部关押着一群面对着墙站立着的囚犯,这些囚犯被铁链牢牢地锁住,一点也不能动弹,头都不可以转动。
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面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的影像投射在墙壁上。
那些囚徒就以为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
洞穴的环境可用下图表示:洞壁上的影像囚徒矮(被举的雕像)墙沿墙走的人火洞口太阳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看到了火光下的雕像,才知道原先看到的只是一些影像。
而当他继续走到洞外,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那些雕像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只是对事物的摹仿。
这时他还不能直接看太阳,而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
等他逐渐适应了环境,他才最终看到了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
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壁上的影像、雕像、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万物。
它们分别喻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
此外,洞穴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洞内世界和洞外世界;前者喻指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后者喻指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
柏拉图用“洞穴比喻”实际上可作为柏拉图理想国发展的内在线索,其中包含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哲学王”思想。
柏拉图试图从一个非现实界的、彼岸的理念出发(即从向善出发),途经“洞穴”(即人们迷惘于其中的表象世界),再经过“四线段”说(即依次通过印象、感觉、理智和辩证法),到达“太阳”下面(即见到真实的理念世界),看到远古的神(即建立完满的理想国)。
但现实却向他展示了另外的图景:人们砸碎了原来的“洞穴”(即否定了原来的现实世界),却进入了一个更大的“洞穴”(即个人由于突然摆脱了束缚而又寻不到确定性时的茫然无所依的心态),而且连原来墙壁上的影子也看不到了,更无从说通向洞口的小路和“等候”在外面的“太阳”。
柏拉图洞穴之喻的应用解析
柏拉图洞穴之喻的应用解析第一篇:柏拉图洞穴之喻的应用解析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幻影,我们还要去发现真实。
威尼斯商人瓷砖特约艺术家——曹志雄先生,他专门为VEVI哲学故事酒馆设计制作的《影子的舞蹈》,这幅作品是他根据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创作的一幅具有哲学意义的瓷砖壁画。
此次,这一次“泥邦讲坛”曾循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故事讲解的哲学故事是——柏拉图「洞穴之喻」。
作品解读:影子的舞蹈我们可以仔细看这幅陶瓷壁画,设计师充分利用了逆光的楼梯门洞,将整个楼梯间室内作了洞穴处理,两侧的墙壁象征着洞壁,手绘的瓷砖人形图案为纹身的洞穴囚徒,可以看他腰部的树叶裙,颈上的狼牙吊坠,而蓝紫色的瓷砖,为囚徒的影子,整个画面就呈现出了一幅柏拉图的洞穴场景。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来自于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国》讲的是:有一群囚犯,被关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
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于是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对于那些被捆绑的囚犯来说,认为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洞穴启示: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
所以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质,必须灵魂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
现象只是知觉,理念则是知识,而知识应该要绝对正确。
柏拉图明确声称囚徒与我们相像,即是说他们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对上面事物的观照解释成是灵魂上升到理智世界的过程。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
洞穴理论及其比喻义洞穴理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中。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寓言”。
在这个寓言中,柏拉图描述了一群人被囚禁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只能看到洞穴墙上的影子。
这些影子是从洞穴入口处传进来的,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光线在洞穴墙上的投影。
对于这些囚禁在洞穴中的人来说,这些影子就是他们所能知晓的全部存在,他们对于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直到有一天,有人逃出洞穴,看到了外部世界的真实景象,才意识到自己过去所看到的只是幻影,而真实的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广阔。
这个寓言被认为是柏拉图对于哲学认识的一种表述和启示。
在洞穴理论中,洞穴象征着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社会体系,而人类则宛如那些被囚禁在洞穴中的囚徒,受限于自身的认识和经验,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则对应着哲学家和智者所追求的智慧和真理,他们能够超越常规的认识范畴,看到更广阔和更真实的世界。
这个寓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
在心理学领域,洞穴理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提出“自我探索之路”的概念,将心灵比作一个幽深的洞穴,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
洞穴在这里象征着人类内心深处的未知世界,而洞穴探险则是自我成长和心灵成熟的过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面对内心的矛盾和冲突,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探索和认知。
只有不断地深入内心,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洞穴还有着丰富的比喻义。
在文学作品中,洞穴往往象征着潜藏的危险或隐匿的秘密。
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赛要穿越许多洞穴才能回到故乡,这些洞穴既是他的挑战,也是他的考验。
在现实生活中,洞穴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们遭遇的困境和挑战,暗示着需要努力探索和克服。
在艺术作品中,洞穴更是被赋予了神秘和幻想的色彩,成为了创作者表达内心情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宗教信仰中,洞穴更是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及回忆说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学园时期著作的《理想国》中,我主要从他的洞穴之喻以及学习即回忆说来部分了解他的教育思想。
青年时代的柏拉图对政治很感兴趣,本想从事政治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当时社会剧烈动荡,雅典国家各派斗争尖锐,而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又遭到迫害,使他对社会感到失望,于是打消了从政的念头,从而转向哲学的思考。
当时雅典社会、国家如此混乱不安的状态以及柏拉图在其他一些国家所遭遇的情况,使柏拉图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在现实中无论什么都是不完善的。
他所要追求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柏拉图认为这种完美的东西是人的感觉所感受不到的,是触及不到的,并且这种完美的东西只存在于理念当中。
正是柏拉图追求理念的这种思想影响并深深延续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
因此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洞穴之喻。
现在大体来描述一下洞穴之喻里的画面。
有一个洞穴,洞穴口向里面一点有一些人和一些燃烧着的火把,还有一些人的位置相当于在那上面的人的下层。
这些人背靠着墙,被绑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而他们通过另一面大墙上的影像来了解事物。
这些影像是由那些在他们上面的人所表演的,这些所谓的生活场景通过火光投射到墙上,那些无法动弹的人就通过视觉来感觉被呈现的生活影像。
简单来看,好像没有办法知道这个所谓的洞穴之喻和教育究竟有
什么深层次的关系。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并理解柏拉图的这个洞穴到底比喻着什么。
其实洞穴之喻应用的是隐喻的方式,在洞穴里的囚徒指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洞穴里,没有办法出去,那么我们一辈子看到的都是影像,是虚假的。
而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真实。
所以现在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走出洞穴呢?柏拉图所认为的是我们想要走出洞穴,就必须要接受教育,也就是通过教育来走出洞穴从而走向自由与光明。
洞穴外的太阳代表的是真实与自由。
未接受教育的人他的思想是被禁锢的。
但人们因为都习惯于过去的事物,不愿意去改变,人们其实甘于愚昧。
教育是使人接受新的东西,所以接受教育必然是被动的、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意志和努力的。
所以对人们进行教育是个漫长的需要极大付出的。
并且这其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可以这么来理解,就是先看阴影,再看水中的倒影,最后看事物本身。
柏拉图的回忆说是由理念而来的。
理念是一个艰涩而难懂的哲学术语,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般理念不同,柏拉图的理念是高于一切的。
而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理念只是一种想法而已,不能与柏拉图的理念等同。
这里只涉及到柏拉图的理念观。
柏拉图所认为的理念是永远存在的,是永不凋零的,是感觉不到的。
这里要对理念与现象做个区别。
现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觉到的,不过是否可以认为现象是存在的呢?在柏拉图的思想中,现象是介于有和无之间,即介于存在和没有存在之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朵花当他生存的时候,它是存在的,但当他死亡后,我们就不能认为他依
然存在,即这个时候这朵花已经不再存在了。
总结出来就是说一朵花它既存在又不存在,介于有和无之间,这就是柏拉图对现象的理解。
而理念中的花是我们感觉不到的,柏拉图认为这种人们感觉不到的即为理念。
在常人眼里,感觉不到的往往是不存在的,可柏拉图反其道而行,指出这种感觉不到的才是真正存在的,并且是永恒性的。
永恒的事物不在可见的世界里。
而是在于理念世界里。
理念世界永远不会消亡,而感觉世界的东西全部都会消亡。
现象起源于理念,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
例如理念世界里的花是原型,感觉世界里所有的花都是对理念世界的花的模仿,它们分有了理念世界里的花的一小部分花性。
那么人也就和花一样是来自理念世界中。
这就引发了柏拉图的回忆说,也就是在感觉世界中,人们是无法形成对任何事物的知识,因为感觉世界没有东西是真正永恒的,我们在感觉世界中形成的不是知识,而只是意见而已,要想形成知识必须在理念世界中完成。
因为知识一定是正确的,而感官世界中形成的认识大多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不真实的。
所以这就是柏拉图的学习即回忆说。
从上述可以得知柏拉图的基本思想,也就是他所建构的理念世界,并且他为之不断付诸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