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急性肾衰竭
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日)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和肌酐迅速升高,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尿毒症症状。
一、病因
(一)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本质:肾缺血
1.急性血容量不足
呕吐腹泻、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中暑及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坏死性胰腺炎、过度利尿等。
本质:肾缺血
2.心血管疾病
由于心排血量严重不足导致肾灌注不足见于: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肌梗死: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更易合并急性肾衰竭。
(3)心包填塞:此时体循环淤血严重影响心排血量。
(4)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5)大面积肺梗死。
(6)严重心律失常。
3.末梢血管扩张或感染中毒
此时有效循环血量重新分布,见于血压降低过快过猛或感染中毒性休克。
4.肾血管阻力增加
见于大手术后及麻醉时;肝肾综合征;前列腺素抑制剂引起前列腺素分泌减少。
(二)肾性急性肾衰竭
1.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
见于各种休克、急性溶血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急性肾毒性物质
(1)抗生素
(2)造影剂:包括各种含碘造影剂。
(3)重金属盐类:如隶、铅、铀、金、销、铬、砷、磷等。
(4)工业毒物:如氰化物、甲醇、四氯化碳、甘油、杀虫剂、除草剂等。
(5)生物毒:如蛇毒、蜂毒、斑蝥毒、鱼胆毒等。
(6)其他:环孢素、大剂量静点甘露醇等。
3.肾小球疾病
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血清病等。
4.急性间质性肾炎
是一组引起肾间质损害的疾病,病因非常复杂。常见的如肾脏感染性疾病、肾脏毒性物质、X线长时间照射及各种药物中毒引起肾间质损害。
5.肾血管性疾患
如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三)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1.输尿管结石
双侧输尿管结石或一侧结石对侧反射性痉挛。
2.尿道梗阻
见于结石狭窄后尿道瓣膜。
3.膀胱颈梗阻
本质:肾梗阻
4.前列腺增生肥大和肿瘤。
5.膀胱肿瘤或膀胱内有较大的积血块等。
6.妇科疾患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膀胱尿道等。
7.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严重低血钾神经节阻滞剂等都可引起排尿障碍,进而引起急性肾衰竭。
二、临床表现
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三个阶段。
1.少尿期
(1)少尿或无尿期:一般持续1~2周。
每日尿量持续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
尿色深而混浊,尿内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其碎片和颗粒管型。尿比重常为1.010~1.015(早期则可达1.018)。
(2)进行性氮质血症
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升高44.2μmol/L,或在24~72小时内血肌酐相对值增加25%~100%。在创伤、高热等情况时,血尿素氮、肌酐、钾和有机酸的浓度增长较迅速。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表现为水过多,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心衰、肺水肿或脑水肿;
高钾血症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重者心室颤动、心跳骤停。
-----(一周内死亡的主因)
代谢性酸中毒;可有高磷、低钙、低钠、低氯血症等。
心力衰竭是本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4)其他表现
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包炎等心血管表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消化道出血;常伴有肺部、尿路感染,以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衰竭。
高血钾症是急性肾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起病第一周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2.多尿期
尿量增加的速度较快,经5~7日左右达到多尿高峰,甚至每日尿量可达3000~5000ml或更多,是肾功能开始恢复的标志。多尿期血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而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也随之好转。多尿期早期仍可有高钾血症,后期则易发生低钾血症。此外,此期仍易发生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此期持续1~3周。
3.恢复期病人尿量正常,病情稳定,各项化验指标平稳。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①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
②血尿素氮和肌酐:无并发症时,每日血尿素氮约上升3.6~7.1mmol/L、血肌酐约上升44.2~88.4μmol/L;在高分解状态时,每日血肌酐可升高176.8μmol/L或以上。
③电解质:血清钾升高>5.5mmol/L。
血清钠正常或偏低,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升高。
④血pH:低于7.35。
2.尿液检查
①尿量:少尿型,每日尿量在400ml以下;非少尿型尿量正常或增多。
②尿常规:外观浑浊,尿色深、有时呈酱油色。
尿比重低且固定,在1.015以下。
尿呈酸性;尿蛋白定性+~+++。
尿沉渣镜检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及少许红细胞、白细胞等。
③尿渗透浓度与血渗透浓度之比:低于1:1。
④尿肌酐与血肌酐之比:常低于10。
⑤尿钠:增高,多在40~60mmol/L。
⑥钠滤过排泄分数:大于1。
⑦肾衰指数:常大于2。
四、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2.少尿期保持液体平衡,一般采用“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进水量为一天液体总排出量加500ml。
予以高糖、适量脂肪及限制蛋白饮食。
注重钾平衡、纠正酸中毒、积极控制感染。
3.多尿期最初1~2天仍按少尿期的治疗原则处理。尿量明显增多后注重水及电解质的监测,尤其是钾的平衡。
4.恢复期的治疗除继续病因治疗外,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重营养,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五、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急性肾衰竭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水分控制不严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营养的摄入不足及透析等原因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饮食限制,限制蛋白质摄入、机体抵抗力低下及透析有关。
4.潜在并发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压脑病、急性左心衰竭、心律失常、DIC、多脏器功能衰竭。
六、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安置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注意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床铺、衣裤干燥平整、柔软,防止皮肤破损;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避免影响病人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