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态旅游者
6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
2、生态旅游具有天然性、保护性、知识性、高层次性、参与性的特点。
3、发展生态旅游应遵循的原则有:少而精的原则、保护原则、严格管理原则、双赢原则。
5、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
6、可持续发展强调的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等决策的基础上。
7、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个要素。
8、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是近20年的事,它是在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严峻形势下产生的。
9、1999年10月1日,世界旅游组织第13届大会通过的《全球旅游道德规范》第三条明确规定了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0、生态旅游提供给旅游者的必须是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基本上是以大自然为目标的旅游产品,它包括大众生态旅游产品、高质生态旅游产品、和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个部分。
11、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措施是决定性的因素。
1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
14、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为宗旨的全球性绿色浪潮在旅游业中的反映。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生态旅游是在经济 B 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A、发达B、欠发达C、特别发达D、2、“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 B 年,学者贺兹特建议对文化、教育以及旅游再反思,并倡导所谓的生态的旅游。
A、1955B、1965C、1975D、19853.1980年加拿大学者(B)在他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
谈生态旅游者的判定、特征及培育
谈生态旅游者的判定、特征及培育严格和一般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存在差别,但二者也有共性特征。
这些共性特征有三个方面:尊重自然;追求旅游需求层次的提高;一般生态旅游者与非生态旅游者可转换。
文章认为对旅游者的教育应该注重从潜意识上进行,从旅游前、旅游过程中和旅游后三个部分进行生态意识的培育,并提出了培育对策,同时对惩罚机制也作了一些原则说明。
关键词:生态旅游者启蒙无意识生态旅游者的内涵生态旅游者是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被认为是生态旅游业的核心,但“谁是生态旅游者”尚无定论,原因在于:对于生态旅游定义的理解差异很大;相关市场调查比较少,现有的调查也只能针对一个目的地,地区性、全国性、世界性的调查难度太大;更重要的是,生态旅游者并不是同质的,各种不同的产品或经历都可以称作生态旅游,消费这种产品或购买这种经历的人都可以称自己是生态旅游者,而这些人在动机、活动、市场特征、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
总结国内外相关生态旅游者的论述,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定义。
对生态旅游者众多的概念进行归纳,得出其概念中的四个公共认同点:一种强调合作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教育和学习是生态旅游必不可少的要素;生态旅游应具有可持续性。
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指的是到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游客。
这类界定具有统计上的可操作性,但只是对旅游者行为现象的部分概括,并不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的内涵;狭义的生态旅游者,仅指来到生态旅游区的对环保与经济发展负有一定责任的那部分游客。
本文就生态旅游者的制定、特征进行分析。
严格与一般意义生态旅游者的判定问题(一)生态旅游方式的提出一个旅游者在一个旅游地可能是个合格的旅游者,在另个旅游地有可能是不合格的。
如一个旅游者特别喜欢大海的人,对海滩旅游情有独钟,然而由于一些原因他来到了具有浓郁文化的村寨,他对此很不感兴趣。
即使他能够足够尊重当地的文化,主观上努力的学习去体验,但这些不是他内心主要的需求。
当不能达到已有的期望,没有体会到旅游的愉悦,这次旅游对这个人来说并不是满意的旅游。
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生态旅游是指在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探索自然风光、体验自然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者具有一些独特的行为特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关注环境保护生态旅游者非常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他们认为保护自然环境是保护地球和人类未来的责任。
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他们会主动遵守当地的环保规定,不随意破坏或污染环境。
他们会选择使用环保的交通工具,如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尊重当地文化生态旅游者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他们愿意学习和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在与当地人交流时,他们会保持礼貌和尊重,尽量避免冲突和误解。
他们会尽量遵循当地的行为准则,不做出不尊重或冒犯当地人的行为。
3. 支持当地经济生态旅游者非常注重支持当地经济,他们会选择在当地购买商品和食物,尽量避免购买国际品牌或进口商品。
他们认为通过购买当地商品和食物,可以直接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他们也会选择住在当地的小旅馆或民宿,而不是大型国际连锁酒店,以支持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
4. 尊重动植物生命生态旅游者非常尊重和保护动植物生命,他们认为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在观赏野生动物时,他们会保持距离,不干扰或伤害动物。
他们也会遵守当地的规定,不采摘或破坏珍稀植物。
生态旅游者通常会选择参加由专业导游带领的旅游团,以确保他们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不对环境和动植物造成伤害。
5. 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生态旅游者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他们会参加当地的环保义工活动,如清理海滩、种植树木等。
他们也会加入一些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倡导活动。
生态旅游者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可以为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总结起来,生态旅游者具有关注环境保护、尊重当地文化、支持当地经济、尊重动植物生命和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等行为特征。
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希望实现旅游与环保的和谐发展,为保护地球和人类未来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者一,生态旅游者的出现背景21世纪的到来,许多新鲜元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新活力。
无论是金钱,还是闲暇时间,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提高,旅游成为热点。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沉重的工作压力,城市生活的紧张,人们迫切希望“回归大自然”,生态旅游应时而生。
由于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对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传统大众旅游机制的滞后及所面临的挑战等一连串问题,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旅游必然地肩负着报护环境的重任,涉及到政府、经营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等组织与团体的行为。
而作为生态旅游活动主体——生态旅游者,其作用地位首当其冲,自觉保护环境,做合格的负责任的生态旅游者。
二,生态旅游的概况从20世纪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反思,引发全球环境保护运动;从形式多样的环保组织的涌现,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敲响了人类肆意破坏大自然所带来的一系列坏境问题的警钟,到专门化的组织与个人的拥护与参与,以“绿”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出现。
1,生态旅游的定义最早在1981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卡瑞首次使用西班牙语Turisimoecologico来形容生态旅游形式,并于1983年首创”Ecoturismo”,到1987年,在《生态旅游之未来》中对生态旅游作出了定义,并以此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的正式创立。
其中,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指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2,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内涵要点:①当地社区的一个长期利益或利益分配②可持续性③对保护的贡献④环境教育⑤道德规范和责任⑥旅游者享受体验⑦文化熏陶⑧以自然为基础3,生态旅游的意义生态旅游具有旅游功能、保育功能、环境教育功能、扶贫功能等,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有利于区分生态旅游者的界限,规范生态旅游者的行为,加深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规划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举措,培养合格的生态旅游者,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第六章 生态旅游业
• (6)interprets, involves, and is sensitive to different cultures (particularly indigenous ones);解译要涉及不同的文化, 并对文化保持敏感性(尤其是对土著文 化) • (7)consistently meets client expectations; 持续不断地满足消费者的 期望(需求); • (8)its marketing is accurate and leads to realistic expectations. 市场营销诚实、 准确,能满足使顾客的预期获得满足。
Ecotourism
7.2.4.3NEAP认证的内容
• ①集中于自然区; • ②解说(包括解说的可获得性、信息的准确性、 解说规划、工作人员的意识和理解、工作人员的 培训); • ③环境可持续性(包括工作人员的责任、知识和 意识、应急措施、环境规划和影响评估、排水、 土壤和水质管理、建筑方法和材料、视觉影响、 采光和照明、废水处理、噪音、空气质量、垃圾 最小化处理、能源利用、建筑、对野生动物、海 洋哺乳动物的影响最小、各种活动以及交通设施 的影响最小化);
生态旅游业 Ecotourism Industry
Ecotourism
生态旅游业 Ecotourism Industry
生态旅游业:是指那些直接与 生态旅游者相互作用的机构, 即从计划阶段到结束阶段帮助 生态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体验 的产业。
Ecotourism
Ⅰ旅行指南与旅游物资 Guidebooks and Supplies
Ecotourism
• (2)Information on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提供提高生态 旅游产品质量的方法; • (3)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performance can be continually improved to a standard recognised as best practice. 为生态旅游业提供最佳 实践的生态旅游原则;
生态旅游学中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生态旅游学中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生态旅游者的概念是指一种以可持续发展和自然关怀为出发点的旅行行为。
这种行为强调
的是,旅客可以同时尊重和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并且可以保护和欣赏自然环境,同时尊
重自然景观、资源和它们的系统。
生态旅游者可以象今天一样和以前一样游览美丽的自然景色,不会影响它们的完整性。
在
当地,他们可以了解各个文化,了解自然环境如何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关心居民的
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背景和历史。
努力采取有益的行动,来保护旅游发展的环境,避免当地社区受到任何影响,这也是生态
旅游者的行为准则。
实践和推广生态旅游可以减少废弃物,如垃圾和杂物,促进教育交流,倡导旅行社和政策制定者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面。
生态旅游者尊重地方文化,支持当地社会和环境保护工作,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可持续发
展理念,从而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总的来说,生态旅游者是一种心怀环保的旅行者,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环境,支持当地可持续发展,并采取积极和有效的行动,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生态旅游者PPT72页
END
生态旅游者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最新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6.3)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旅游可持续发展【考纲要求】1.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方法。
3.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知识精讲】一、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的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个要素。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强调发展是第一位;(2)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性;(3)强调发展机会选择的平等性;(4)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整体协调性;(5)强调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6)强调人类的文明发展与观念转变。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以资源和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为基础,以符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目标的发展思想和发展道路。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形成一个整体,即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
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资源不受污染和破坏。
(2)满足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和阅历的需要。
(3)实现强持续性效率。
(4)建立一套旅游生态持续性评价体系和市场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5)建立人与自然多方面的协调关系,保护旅游地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能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
(6)保障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旅游地文明的公平发展。
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开发、利用三统一的原则。
(2)适度、合理、科学地开发资源,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
(3)合理进行功能分区,有序地确定区域和生态旅游线路,积极探索和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协调的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
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6.1)生态旅游概述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生态旅游概述【考纲要求】1.掌握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定义。
2.理解生态旅游的特点。
3.了解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和原则。
【知识精讲】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1.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生态旅游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对生态学知识有强烈的兴趣或较多了解的人们,到偏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的专项旅游,如到南美原始森林观赏珍奇动植物。
通常极具冒险精神或强烈科学研究目的的少数旅游者热衷于进行此类旅游。
广义的生态旅游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加生态及相关知识,其主要包括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等。
尽管生态旅游的定义还未统一,但都包含了以下三种最基本的内涵:其一,生态旅游为回归大自然之旅,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
其二,生态旅游必将促进环境的保护。
其三,生态旅游是一种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强调社区参与和利益的旅游。
普通旅游并不排斥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风景区,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旅游对象的不同,而是旅游方式的不同。
生态旅游是在观赏自然风景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绿色的旅游形式。
2.生态旅游的特点(1)天然性。
主要是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
(2)保护性。
生态旅游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重视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强调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都要以保护环境为已任,保障旅游地的持续生存和发展。
(3)知识性。
生态旅游科学含量高,文化内涵丰富,通过生态旅游,人们可以增长更多的知识。
(4)高层次性。
生态旅游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品位。
(5)参与性。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其他人员广泛而积极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生态旅游最大的特点是在保护环境和对维护当地正常生活承担义务的同时,仍能把商业性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教学大纲
《生态旅游》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生态旅游》是一门新兴的现代学科,是生态旅游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旅游方面的理论知识,反映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可以满足我国大专院校旅游专业方面学生的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旅游方面系统的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意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1、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2、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以及生态旅游系统;3、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概念、分类、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了解生态旅游者的保护性行为;4、掌握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熟悉生态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和开发设计的步骤;5、了解生态旅游业系统,掌握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以及生态旅游产品和康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6、了解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构成和特点,掌握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确定与调控;7、了解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实践技能方面1、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2、能够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进行分析;3、能够初步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设计;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工《生态旅游》课程中的内容涉及到很多其他的学科,比如《旅游学》的基础知识部分,《旅游地理学》的旅游资源部分以及《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可以根据其他课程的开设情况及进程适当的增删。
另外,该课程还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建议学生在平时勤学习、多积累,以便更好地学习该课程的内容。
(一)教学时数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总计60,其中理论授课为51学时,实践教学为9学时。
(二)教学时数在各章节中的分配五、讲授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特点(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旅游的产生一、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恶化二、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三、传统大众旅游的生态化第二节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一、生态性旅游的保护性二、生态旅游的两大特点三、生态旅游的三大标准四、生态旅游的四大功能第三节生态旅游的要点及特点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要点二、生态旅游活动的特点教学重点:生态旅游的特点、标准和功能;生态旅游概念的要点和特点教学难点:生态旅游概念的理解教学方式: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第二章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与生态旅游系统(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和生态旅游系统的概念。
《旅游概论第六章》PPT课件
.
5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 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 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
• 二)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 • 三)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
的旅游方式。
.
6
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
狭义的生态旅游 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对生态学知识有强烈的兴 趣或较多了解的人们,到偏僻、人迹罕至的生 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的专项旅游,如到南 美原始森林观赏珍奇动植物。
•
7、人文生态型
.
15
• 四、生态旅游产品分层 • 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示范生态旅游产品----
特种生态旅游产品 • 五、生态旅游市场分档 • 大众市场-专项市场—高端市场
.
16
第三节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学习目标: • 1、重点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17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 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它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 的战略模式。
助保护区的经营与管理
.
12
• 8、保护第一原则
• 9、“双赢”策略
• 10、生态旅游目的地可以是自然环境,丰 富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也可以成为生态旅 游条件
• 11、私人保护可扮演补充角色
• 12、教育的观念
• 13、应该促进旅游活动中各种团体之间的 理解,可采用各种有效形式的合作
.
13
• 14、它应该促进旅游经营者对自然和文化 环境负责并为之行动的精神及伦理
第六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
1
学习目标
• 1、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内涵、原则? • 2、生态旅游的三重含义? •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旅游者
22
2)以组织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以组织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团体生态旅游者 散客生态旅游者
3)以目的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以目的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类: 观光型生态旅游者 参与型生态旅游者 专门型生态旅游者 综合型生态旅游者
23
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六、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经济能力 休闲时间 社会经济环境 身体状况
4
狭义的生态旅游者: 狭义的生态旅游者: 指的是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负有 责任的游客。 责任的游客。
我国的黄羊山提出“生态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质量要求很高, 我国的黄羊山提出“生态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质量要求很高,同 时也非常自觉地、有意识地保护旅游环境。他们还协助旅游部门 时也非常自觉地、有意识地保护旅游环境。 和管理机构进行资源保护” 和管理机构进行资源保护”(1994年)。 年
16
1)自由选择,知悉真实信息的权益: )自由选择,知悉真实信息的权益:
生态旅游者在旅行和逗留期间,官方旅游组织与生 生态旅游者在旅行和逗留期间, 态旅游企业应该提供客观、 态旅游企业应该提供客观、准确和完整的旅游信 包括: 息,包括:
旅游线路 旅游景点 价格 餐饮标准 住房标准 交通工具 时间安排等
28
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为了满足其“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 为了满足其“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 回归大自然” “回归大自然”:指人类想离开过于人工雕 琢的环境, 琢的环境,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话剧中去 享受绿色的熏陶, 享受绿色的熏陶,由于人类原本起源于自 脱胎于自然, 然,脱胎于自然,故把人类这种重返自然 的行为称为: 回归大自然” 的行为称为:“回归大自然”。
17
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生态旅游者的概念生态旅游者的概念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而生态旅游者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群体。
那么,什么是生态旅游者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为大家详细介绍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一、生态旅游者的定义生态旅游者是指在旅行中注重环境保护、尊重当地文化、支持社区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群。
他们不仅享受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关注当地社区和环境状况,并尝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保护和改善这些方面。
二、生态旅游者的特点1.注重环境保护生态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会考虑该地区是否有环境保护意识,并且在行程中会遵守当地环保法规,减少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他们会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遵守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等,以保护当地环境。
2.尊重当地文化生态旅游者在旅行中会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并且愿意了解和学习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他们会选择住在传统的民宿或者与当地人一起体验当地的文化活动,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社区和文化。
3.支持社区发展生态旅游者会选择支持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例如购买本土产品、参加当地社区活动等。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可以促进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4.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旅游业的方向,因此他们会选择支持那些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机构和目的地。
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推动整个旅游业向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三、生态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贡献1.减少碳排放生态旅游者通常会选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骑自行车等环保出行方式,减少了个人的碳排放量。
同时,他们也会选择住在环保型酒店或者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以减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者会选择支持当地社区和小型企业,例如购买本土产品、参加当地社区活动等。
这样可以帮助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可以促进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者
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者一、生态旅游者的定义生态旅游者是旅游者生态意识不断提高的产物,是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是生态旅游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总的来说,生态旅游者既不同于大众化旅游的传统旅游者,不注重生态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学习,只追求较低层次的旅游体验;也不同于环保提倡者那样过分关注环境保护,而忽略了旅游本身和其所带来的旅游体验。
而目前,在所有的生态旅游者定义中,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生态旅游者必定是具有生态意识和环保知识,演绎到生态旅游区消费生态旅游产品,同时主动与当地居民交流,对服务要求低,学习当地文化,并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旅游者。
二生态旅游者的特点如何做好生态旅游者地球在呼唤绿色,人类在渴求绿色。
作为生命象征的绿色,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珍贵。
旅游作为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前卫生活方式,现在已蔚然成风,成为时尚。
旅游业作为一个开放搞活、利国富民的新兴产业已经被官、企、民认同,旅游开发汹涌成潮,排浪推进。
然而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旅游主题,是发展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的旅游新品。
当前,正值全省各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之际,如何正确处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
一、生态旅游概念与真正内涵世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并不排斥经济收益,但这一收益除了用于生态保护外,首先考虑的是当地居民受益,其目的也是为了有利于当地生态的保护;二是生态旅游尊重目的地原有生态的完整性,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是独具特色的可持续旅游。
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时,我们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到旅游的经营理念中去。
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马观花,心灵感受往往不深
自身素质
不作很高的要求就能完成传统的大众旅 游活动
13
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大自然与特色文化 充满热爱,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第二节 生态旅游者的形成
一、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个人的身体能力和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他能否成为一 名生态旅游者。由于生态旅游活动多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对体 力的要求比较高,对体能的消耗比较大。因此身体是是否能参 加生态旅游的决定性因素 有调查数据显示:
二、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旅游动机
1、动机、旅游动机
动机指激发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 旅游动机指促使一个人出去旅游、选择何种旅游方式的内在心理原因。 2、旅游动机的产生 客观条件
旅游需求
紧张消除
心理紧张
旅游需求的满足
旅游动机产生和满足过程模式图
旅游动机
旅游行为
经济能力
60岁以上的生态旅游者仅占3%,老年人外出进行生态旅游活 社会环境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 1.休闲时间的概念: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可根据自己的意愿 休闲时间 动的比例极少。 第一,可自由支配收入 直接影响,另一个是间接影响。 利用、享受或消磨的时间,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每日闲 可自由收入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在扣除社会花费(个人所得 事实表明:身强力壮的青少年外出生态旅游的比例较高。 周末、公共节假日、带薪假期等。 税、健康和人寿保险、老年退休的预支、失业补贴的预支)和日常生活必 需消费(衣食住行)等及预防意外开去的储蓄之后,剩下的收入部分。这 社会经济环境 2.社会发展促进了休闲时间的增多 部分内容往往用于两个用途,一个是高档耐用消费品,另一个是旅游(生 3.生态旅游时尚的休闲方式。 态旅游也包含在内)。 第二生态旅游消费 生态旅游的花费往往比大众旅游的花费要高些。 身体状况 美国:观光旅游:46-47美元平均/天;生态旅游:80-100美元不等
•社会经济环境
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现状。 1、直接影响 旅游者的共同心理需求:追求安全、舒适和友善的旅游社会环境。
2、间接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发达程度影响到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住宿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
• 身体状况
一个人的身体能力和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他能否成为一名生态旅游者。 伊拉克战争 生态旅游活动:登山探险、自行车旅游、滑雪旅游、海洋生态旅游等对体力、体能要求较高。
二、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
人们的经济能力增强,休闲时间增多,社会环境改善、身体状况 良好,只表明他们具备了生态旅游的客观条件,人们要参加生态旅游 活动,还需要有强烈的主观的旅游愿望,这就是所谓的旅游动机。旅 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 中外生态旅游出游的动机有所不同。国内生态旅游者主要偏重于 欣赏大自然,放松身心;而国外生态旅游者更注重寻求新的体验,了 解自然,增长知识。相比较而言国外生态旅游者的需求更趋向多元化。
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是为了满足其“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 外因:生存环境恶化; 内因:精神上对自然的母亲情结与身体需要恢复精力。 迁徒是动物的本能。
(二)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
3.生态旅游者动机的种类特点 澳大利亚学者贝格博士等人在1995年前后对我国广东鼎湖山 生物保护区作的一次调查中发现: 动机 项目 欣赏自然 寻找平静 了解自然 体育锻炼 娱乐 学习培训 精神体验
康发展的旅游者”(1995年)。
狭义的生态旅游者尽管不便于统计与分析,但是反映了生态旅游 的内涵,同时也涉及到了生态旅游者的本质特征,把生态旅游者 与传统旅游者区别开来,有利于传统旅游者自觉地要求自己,成 为一名真正的生态旅游者。
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1)Elizabeth Boo认为生态旅游者是指:以风景和野生动、植物为特定目标,为实现 学习、研究、欣赏、享受等目的而到干扰较少或没有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旅游活动的 旅游者。 (2)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会议提出:生态旅游者是 在不损害当地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及文化的旅 游者。
重要程度 46 % 45 % 38 % 22 % 19 % 18 % 9%
位次 1 2 3 4 5 6 7
返回
(三)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使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社交)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外界对自我的尊重和自己对自我的尊重 渴望与人们有一种感情深厚的关系,渴望爱与被爱 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与混乱的折磨 ,对体制、法律、秩序、界限的依赖等
(2)国内学者对旅游动机分类
田里《现代旅游学导论》将旅游动机分为2种: A.一般动机指人们出去旅游的根本原因,包括健康和娱乐的动机,乐趣和冒险的 动机,民族和家庭的动机,文化的动机,社会和自我表现的动机; B.具体动机指人们选择某个旅游目的地、某种旅游方式、某项旅游服务的原因, 其受到个人知识与经验、别人介绍和广告的强烈影响。 屠如骥根据调查结果把常见的旅游动机归结为9类:求实动机、求新动机、既 求实又求新动机、求名心理动机、访古寻友追宗归祖心理。 马勇《旅游学概论》把旅游动机划分为6种类型:健康或娱乐动机、猎奇或冒 险动机、民族或家庭动机、文化动机、社会和自我表现动机、经济动机。
2.社会阶层:社会阶层理论认为,任何个人或家庭的社会阶层,主要是取决于教育与职业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 对旅游动机的产生也会有一些影响。
二、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
1.旅游动机
客观条件 旅游需求
紧张消除
心理紧张
旅游需求的满足
旅游动机 旅游行为
旅游动机产生和满足过程的模式图
2.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主要是生存环境的恶化。内因主要是精神上对 自然母亲的情绪与身体恢复精力的需要。
2.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衣食住行等
(三)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生态文化: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进、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民族习俗:消费习俗、礼仪习俗、节日习俗、商业习俗等 宗教文化 价值观 家庭: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周期 社会阶层:主要取决于教育与职业
社会群体因素
社会文 化因素
文化是一个综合体,主要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 习俗等因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 文化背景背景导致旅游动机有所不同。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 的文化因素主要有:生态文化、民俗习俗、宗教文化、价值观。
生态意识和行为界定生态旅游者
1、含义释义:
生态意识: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 意识决定行为 生态旅游:保护性、自然性、社区参与、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区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贡献的旅 游者
他们是生态旅游者吗?
生态旅游者的界定:
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指到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游客。
一、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经济能力
1、可自由支配收入=全部收入-(社会费用+生活必需品费用+保障性费用)
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扣除社会花费(个人所得税、健康和人寿保险、老年退休和预
支、失业补贴的预支等)和日常生活必需消费(衣、食、住、行等)以及预防意外开支的储蓄( 突发事故所需费用)后,剩下的部分。 用途:一是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另一种是旅游(包含生态旅游)消费。 2、生态旅游消费 旅游经济人士分析国际旅游消费统计资料后发现一种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1000美元时,将产生跨国旅游的动机
社会群 体因素
人不仅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存,而且社会群体对人的行为 有着明显的影响。群体一般指由心理上有一定联系并相互影响的 成员构成一种组织形式,我们从家庭与社会阶层两个层面来理解 群体对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影响。
1.家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自然单位,也是一个单独的、最重要的生态旅游消费群体。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 员的组合形式,可分为核心家庭、夫妻式家庭、主干家庭和扩展家庭。家庭结构不同,对生态旅游消费需求也不同。 家庭生活周期是指家庭从组建到消亡的整个过程,分为:单身阶段、新婚阶段、初为父母阶段、空巢阶段、分解阶段, 家庭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消费特点,进而对旅游动机产生不同影响。
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 ---生态旅游者
生态旅游者概述 生态旅游者的形成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 生态旅游者的行为
第一节 生态旅游者的概述
以什么标准界定生态旅游者最能体现生态 旅游的本质要求?
一、生态旅游者界定
• 从人口统计方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和 职业 • 动机方面: 回归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 行为方面: 团队规模、 出游频率、 停留时间、 旅 游花费、 行为规范
传统大众旅游者 旅游对象 旅游形式
以人工景观为主,如城镇、主题公园、古建 筑
生态旅游者
自然景观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化景观, 如地质地貌、水体、生物、民俗风情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自然为舞台,寓教 于乐
形式较为单一,大多只是观光游玩
旅游参与
旅游体验
被动式,一般不参加旅游环境管理活动
主动式,主体与客体密不可分,自身是整个 综合水体系统的一部分,达到“天人合一”
3、旅游动机分类
(1)国外学者对旅游动机分类 德国格里克斯曼(1935)《一般旅游学》从旅游原因出发,将旅游动机分为心理的、精神的、身 体的、经济的四大类; 日本心理学家,从人类丰富多样的需要出发,指出人们出外旅游动机包括消除紧张感的动机、社 会存在的动机、自我完善的动机; 美国托马斯(1964)提出人们外出旅游的18种动机。 美国罗伯特•麦金托什和沙西肯特•格普特《旅游的原理、体制和哲学》把旅游动机划为4种基本类 型: A.身体健康的动机:以身体的活动来消除紧张和不安; B.文化动机:表现出了一种求知的欲望; C.交际动机:对熟悉的东西的厌倦,逃避现实和免除压力的欲望; D.地位和声望的动机:进行旅游活动的交往中搞好的际关系,满足其自尊、被承认、被注意、能施 展才华、取得成就和为人类作贡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