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上学期5.3《细胞呼吸》(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c840217cf84b9d528ea7afc.png)
细胞呼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学习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学习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使用说明】1、本学案在认真阅读教材P91-P95页后独立完成。
2、自主学习部分20分钟,合作探究部分20分钟,并尝试做后面的习题。
【自主学习】细胞呼吸:指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或其他产物,释放并且生成的过程。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近年来生物高考有关实验的内容越来越多,考查的内容呈多样化,多数考生的答题和标准答案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表现在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表述上。
答题存在问题有:对照不明确、指代不明确、观察指标不明确、混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我们可以分六步完成实验设计:提出问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原则123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有氧无氧结论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可以生存,属于。
2、CO2的检测方法(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2使由变再变。
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溶液在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
二、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多种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和,释放出,生成许多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也是通常所指的呼吸形式。
2、线粒体的结构特点:①双层膜结构,内有基质;②内膜向内折叠成,增大了内膜面积;③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
3、有氧呼吸的过程项目阶段场所反应物生成物释放能量(ATP)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4、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总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为什么?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 KJ能量,其中有 KJ储存于ATP中,可生成 mol ATP。
高中生物5.3《细胞呼吸》(第2课时)导学案
![高中生物5.3《细胞呼吸》(第2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a359f814791711cd7917a5.png)
5.3《细胞呼吸》〔第2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化学反响式;2.通过比拟和讨论,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变化,说出两者的异同和联系;3.结合实例综合分析,了解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习活动【课前预习】1.学生自主预习学生根据预习案提前预习教材P93-95的内容,并以小组形式将预习后存在的问题填写在问题反响单上。
2、教师汇总问题【课习】探究一:有氧呼吸1.根据教材P93~94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一:小组合作----结合图解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响式: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二:请根据三阶段反响式写出总反响式,并画出C、H、O元素的去向:4.能量转化: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 kJ的能量,其中1161kJ的能量储存在中,其余的以形式散失掉。
5.加强对有氧呼吸过程的记忆,完成反响练习。
①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肺泡B.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②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③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的含有18O的化合物是( )A.二氧化碳B.水C.丙酮酸D.乳酸探究二、无氧呼吸1.根据教材P94~95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条件:不需要参与。
〔2〕场所:两个阶段都在进行。
〔3〕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5章第3节(第2课时)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原理应用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5章第3节(第2课时)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原理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2e18beeefdc8d376ee3293.png)
①若 VCO2 : VO2= 4: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
。
②若 VCO2: VO2> 4: 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
有氧呼吸。
③若 VCO2: VO2< 4: 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
无氧呼吸。
问题探讨四、有关细胞呼吸计算的规律总结:
(1)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
5、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的化合物是(
)
A. 乳酸 B. 二氧化碳 C. 酒精 D. 丙酮酸
6、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
O2 吸收量和 CO2 释放
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外界氧浓度在 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C.分别来自于葡萄糖和 O2
D
.分别来自于 O2的葡萄糖
5、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
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 ( )
A.3: 4
B .4:3
C
.1: 2
D
. 2: 1
课后反思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问题探讨一、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项目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催化):
第一阶段: 1 分子葡萄糖分解成 2 分子
,产生少量
,并释放
出
。这一阶段
氧气参与,在
中进行。
第二阶段:
彻底分解 成
和
,并释
放
,这一阶段
氧气参与,在
中进行。
第三阶段: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
,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
结合生
细胞呼吸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301a73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2.png)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导学案一、回顾旧知:1、细胞呼吸的概念: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成,释放出能量并生成的过程。
2、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和;在无氧条件下,则产生和少量的。
3、细胞呼吸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二、新课导入若把细胞比作一个工厂,那么为这个工厂供能的“动力车间”相当于细胞的哪个结构呢?三、新课学习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从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出发,线粒体具有哪些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一)有氧呼吸的过程任务一:自主阅读课文,完成内容第一阶段:场所:(第一大组)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二阶段:场所:(第二大组)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三阶段:场所:(第三大组)物质变化:产能情况:总反应式:反应式中两边的H2O可以消去吗?问题探讨一:根据各反应阶段,划出总反应式中生成物C6H12O6和O2各自的O元素的去路分别在哪?小结有氧呼吸的概念:(二)无氧呼吸的过程任务二:自主阅读课文,完成内容第一阶段:场所:(第一大组)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二阶段:酒精发酵(第二小组)乳酸发酵(第三小组)场所:场所:物质变化:物质变化:产能情况:产能情况:总反应式:问题讨论二:与有氧呼吸相比,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什么无氧呼吸只能够释放少量能量?任务三:小组合作完成补充表格四、学以致用自主阅读课本95页“资料分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细胞呼吸的应用原理。
五、巩固练习1、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需要多种酶的参与B、释放二氧化碳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D、生成大量ATP2、有氧呼吸的反应底物有葡萄糖、氧气和水。
这三种物质参与有氧呼吸反应过程的阶段分别是()A、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B、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D、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3、四川南充果农将广柑贮藏于密闭的土窖中,可达4~5个月之久,哈尔滨等地利用大窖套小窖可将黄瓜贮藏3个月之久,这种方法在生物学上叫“自体保藏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体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的果蔬贮藏法,易受外界环境影响B、自体保藏法的原理是依靠果蔬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抑制自身的细胞呼吸C、在密闭的环境下,二氧化碳浓度越高,贮藏效果越好D、在自体保藏法中如能保温在0~5oC,贮藏时间会更长答案:CDC。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8b969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8.png)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实验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环节,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科学探究)2.比较酵母菌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过程,基于事实和证据,描述并解释实验现象,训练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3.通过实验探究,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及产物,形成物质与能量相统一的生命观念(生命观念)4.通过实验,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O2和酒精的检测方法。
难点:变量的控制和设计对比实验。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苗家酿制米酒视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引导学生找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改进本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二)合作探究1.为什么选择酵母菌?2.实验产物的检测原理是什么?3.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4.无氧装置应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检测CO2,为什么?5.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三)课堂小结先请学生阐述,然后呈现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四)智慧比拼你知道自己的智慧值吗?快来展示实力吧!1.(1分)酵母菌是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理想材料,原因是()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B.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C.酵母菌和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包括酒精、乳酸、C022.(3分)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酒精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D.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3.(4分)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A.实验中不能依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B.可以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检测CO2产生情况C.酒精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D.该实验通过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其中有氧条件为实验组,无氧条件为对照组4.(2分)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灰绿色四.作业与先学1.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资料,制作出更有效的实验装置(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先学安排先学教材P929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内容。
细胞呼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ab9cca7770bf78a652954fc.png)
细胞呼吸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完成)(一)预习内容课本P91-96(二)预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概述细胞呼吸的概念,说出细胞呼吸的方式;2、通过实验分析,说明并比较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重、难点)3、通过阅读课本和材料,举例说明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你学会了吗?1、什么叫细胞呼吸?其方式有哪两种?主要形式是什么?2、什么叫有氧呼吸?P94其场所有哪些?3、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反应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4、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反应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5、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反应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6、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异同点?P91和 P947、1摩尔葡萄糖在体外燃烧与在体内氧化放出的能量一样多吗?8、有氧呼吸总的反应式如何写?P939、有氧呼吸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吗?10、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对吗?11、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什么?分为几个阶段?都在哪里进行?12、什么叫无氧呼吸?其产物是什么?13、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能形成ATP吗?14、进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未释放的大部分能量都储存在哪里?15、酒精发酵的反应式如何写?16、乳酸发酵的反应式如何写?17、苹果、水稻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什么?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什么?18、高等动物和人体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什么?19、有氧呼吸和乳酸发酵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40%和31%)P9420、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吗?2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动物细胞内氧化分解后,最终形成的物质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吗?22、陆生植物为什么不能长久耐受无氧呼吸?23、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4、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有哪些去向?(热量散失、形成ATP 用在各项生命活动中)25、生命活动通常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是什么?26、人体内的能源物质有哪几大类?其中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主要储能物质是什么?27、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一定要有线粒体吗?举例。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67e50a5acfa1c7aa00cc9a.png)
预习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并对比两者的异同点。
2、能说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现象 【情景导入】【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
人体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
相反,百米冲刺等无氧运动,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高速运动。
无氧运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靠乳酸发酵来获取能量。
因为乳酸能够刺激肌细胞周围的神经末梢,所以人会有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
1. 基础知识整理(课前独立完成) (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类型细胞呼吸是指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最终生成 或其它产物,释放出 并生成 的过程。
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 呼吸和 呼吸 (2)有氧呼吸①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的 和 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②过程③概念:是指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氧化分解,产生出 和 ,同时释放能量,生成 的过程。
(3)无氧呼吸①过程②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的生物组织有 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的生物组织有 。
③概念:是指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氧化分解,产生出 和 ,或 ,同时释放能量,生成 的过程。
(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①实验原理酵母菌在 _和_ _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属于兼性厌氧菌。
在 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 和水。
在 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_和少量的_ _。
②CO 2 的检测方法CO 2可使 变__ ,也可使_ 溶液由_ 变_ 再变_ 。
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 2情况。
③酒精的检测方法橙色的_ 溶液,在 条件下与_ 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 _ 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质量分数为 溶液,分别装入A 、B 两锥形瓶中。
(2)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3)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①:观察两组装置中 的变化。
细胞呼吸 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 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ec28872d5bbfd0a795673b0.png)
细胞呼吸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课时三、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1、氧随氧浓度增大,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对该图的分析:应用: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细胞的有氧呼吸、低氧储存水果和粮食。
2、温度温度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
一般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在25—350C。
应用:低氧储存水果和粮食、大棚栽培在夜间和阴天适当降温。
3、水自由水含量升高时,细胞呼吸增强。
应用:粮食在入库前要晾晒处理干种子萌发前进行浸、泡处理。
4、二氧化碳随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细胞呼吸逐渐减弱。
总结:种子贮存要在低温、低氧、干燥条件下进行。
水果的贮存要在低温、低氧,保持一定湿度的条件下进行。
四、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可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其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 ②NaOH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 CO2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①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兰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④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2)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对比试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相当于相互对照试验)(3)探究过程:参考课本92页。
(4)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5)关键步骤: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混有CO2。
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
课堂检测:1、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D)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说法不正确的是(B)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3、、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O2浓度变化量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40、50、60、70、80、8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0、8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B)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储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4、水果储藏保鲜时,降低呼吸的环境条件是 (A)A、低O2、高CO2、零上低温B、低CO2、高O2、零下低温C、无O2、高CO2、零上低温D、低O2、无CO2、零下低温5、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02 时,其产生的酒精和 C02 的量如下图所示。
高中生物 5.3细胞呼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5.3细胞呼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acd3219b307e87100f6964c.png)
高中生物 5.3细胞呼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习目标】1、说出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学会检测酒精、二氧化碳等细胞呼吸产物的方法。
3、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1、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本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对比实验。
3、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预习案】任务一、细胞呼吸的方式1、什么叫细胞呼吸?2、认真阅读课本9194页,默写出有氧呼吸反应式。
任务三、无氧呼吸阅读课本94—95页,默写出无氧呼吸反应式。
【探究案】探究点一、细胞呼吸的方式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实验条件?探究点二、有氧呼吸对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比较: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线粒体基质反应物[H]+O2生成物[H]+CO2形成ATP数量大量与氧的关系无关探究点三、无氧呼吸比较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异同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需氧气、分解程度及产物;不彻底;CO2、C2H5OH或能量释放大量相同本质联系意义探究点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
其原理是先让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大量繁殖,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3、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_____________,有利吸收____________等。
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__________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5、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________产生__________。
6、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___________呼吸。
【训练案】目标1针对性训练1、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氧的阶段是()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所有阶段2、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出现在() A三个阶段 B第一阶段C第二阶段 D第三阶段3、进入线粒体的物质是()A葡萄糖 B丙酮酸 C二氧化碳D乳酸4、右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__ 、③ 。
细胞呼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细胞呼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588c582531b765ce050814fc.png)
细胞呼吸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了解细胞呼吸与细胞供能的关系。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3、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4、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意义。
5、探讨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一、细胞呼吸有机物在①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叫②细胞呼吸。
ATP分子的③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④CO2和H2O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⑤酒精,还能产生少量的⑥CO2 。
2、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三、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⑦CO2和H2O ,释放能量,生成许多⑧ATP 的过程。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⑨线粒体,线粒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嵴、基质,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可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是⑩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形成CO2 和[H],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是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且释放大量的能量。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四、无氧呼吸1、概念: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过程及场所:无氧呼吸过程可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的酶催化,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 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 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f579f93186bceb19e8bb65.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 3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导学案课题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习目标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理解)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学习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学习难点有氧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概念1.概念:_________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 或其他产物,释放出__________并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2.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二、有氧呼吸(一)主要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过程:1.第一阶段:(1)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在酶的催化下,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产生少量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少量的___________。
(3)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阶段:(1)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在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_____________,并释放出少量______________。
(3)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阶段:(1)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在酶的催化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和氧结合,形成____,并释放出大量______________。
(3)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元素转移方向:H2O中的“H”来自于“_________”,“O”来自于“_________”;CO 2中的“C ”来自于“________”,“O ”来自于“_________”(三)概念:细胞在_________参与下,通过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___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_____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生成许多_________的过程。
高中生物《5.3.2 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5.3.2 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91534baf78a6529657d539a.png)
高中生物《5.3.2 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3、2 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学习目标(导)】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自主思考(思)】一、有氧呼吸1、过程(1)第一个阶段:进行的部位是,具体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产生少量,释放的能量。
(2)第二个阶段:进行的部位是,具体过程是和水彻底分解为和,释放的能量。
(3)第三个阶段:进行的部位是,具体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与氧结合生成水,放出能量。
(4)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2、概念: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1、条件:条件。
2、场所:。
3、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生成,或者转化为。
4、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的过程。
5、反应式 (1)C6H12O62+少量能量 (2)C6H12O62+2+少量能量【小组合作学习(议、展、评)】1、回忆第三章中线粒体的有关知识,结合教材93页图5-8总结线粒体的结构特点:线粒体具有层膜,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关的酶。
图中1是,2是,3是,4是。
2、结合教材93页图5-9有氧呼吸的过程图解,对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归纳,完成下表。
有氧呼吸场所反应物产物释放能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3、写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并标出各元素的去向。
4、有氧呼吸和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相比,有哪些不同点?5、结合下面无氧呼吸的过程图,分析下列问题:(1)为什么无氧呼吸放出的能量要比有氧呼吸少很多?(2)常见的生物中,哪些生物无氧呼吸产二氧化碳和酒精,哪些产乳酸?6、试着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比较,完成下列表格: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反应条件呼吸场所分解产物释放能量相同点【课堂训练(检)】1、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氧→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导学案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4cb5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0.png)
⾼⼀⽣物《细胞呼吸》导学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的认知⽔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进⾏主动的知识建构⽽编制的学习⽅案。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物《细胞呼吸》导学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物《细胞呼吸》导学案 ⼀、教学⽬标 说出细胞呼吸原理的应⽤ ⼆、教学重、难点 说出细胞呼吸原理的应⽤ 三、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 1.细胞呼吸的意义:不仅为⽣命活动提供,其 (如丙酮酸)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的枢纽。
2.影响细胞呼吸作⽤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____ ____ ____ ____ 3.细胞呼吸原理应⽤: (1)微⽣物的发酵⽤于⼯业⽣产: (2)农业⽣产上的应⽤: a.细胞呼吸为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细胞的分裂、植株的⽣长和发育等提供_________。
在农业⽣产上,要设法适当________细胞呼吸,以促进作物的⽣长发育。
如:⽔稻⽣产中的适时_______和_______等措施,实质就是为了改善_________以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
b.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使植物体有机物积累___________。
因此,对粮⾷储藏和果蔬保鲜,要设法_______细胞呼吸强度,尽可能_______有机物的消耗。
如:粮⾷储藏,要降低_________和保持__________。
果蔬保鲜,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其它⽅⾯: [反馈矫正] 1.下列措施不能增强⽔稻根系细胞呼吸的是 ( )A.早稻育秧初期适时排⽔B.⽔稻⽣产中适时露⽥C.⽔稻⽣产中适时晒⽥D.对⽔稻⽥进⾏灌溉 2.下列措施不利于粮⾷安全储存的是 ( )A.晒⼲B.充氧C.通风D.密封 3.果蔬储存时,采⽤降低氧浓度或温度的⽅法,其主要⽬的是 ( )A.抑制细胞呼吸B.增强细胞呼吸C.抑制光合作⽤D.促进光合作⽤ 4.在⽔稻叶⾁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产⽣的代谢产物分别是( )A.CO2;丙酮酸;葡萄糖B.丙酮酸;葡萄糖;CO2C.丙酮酸;CO2;葡萄糖D.葡萄糖;丙酮酸;CO1 5.密封地窑中保存⽔果,可以长时间保存,原因是 ( )A.温度恒定,⽔果抗病能⼒强B.温度适宜,易保存⽔分C.阴暗⽆光,不易过快成熟D.CO2浓度增加,抑制呼吸作⽤ [迁移创新] 1.如⽤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如下图所⽰。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bc96f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0.png)
年级:高一班级学生姓名科目:生物制作人:生物备课组教务处审批:编号:135 课题: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利用—细胞呼吸(第2课时)-----有氧呼吸一、学习目标:1、识记线粒体的结构。
2、识记并掌握有氧呼吸的场所、过程。
自学指导检测与课堂展示(一)看课本P92页(有氧呼吸)、图5—8、图5—9(二)看课本P92-P93(有氧呼吸全过程)1、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什么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必需有什么参与?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填写以下结构示意图3、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存在于哪里?思考:线粒体在细胞质中的分布都是均匀的吗?1、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什么?还有其他物质吗?其化学反应式是什么?2、有氧呼吸三个阶段: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反应物生成物产生能量多少条件场所反应式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多种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产生,释放,生成的过程。
3、与燃烧相比,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有什么特点?这对于生物体来说有什么意义?思考:原核生物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吗?其场所在哪里?变式训练:左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据图回答:(1)在长方框内依次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2)在椭圆框内依次填出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进入该场所的物质主要是。
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写成。
(4)从图可知,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能最多的是阶段,场所为,产氢最多的是阶段,场所为,从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来看,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在、、。
三、巩固诊断:1、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场所依次是( )。
A.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D.线粒体、线粒体2、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必须有氧气的参与B.在细胞质基质内,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C.只有第三阶段释放能量D.有机物被分解得最彻底3、下列有关细胞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都进行有氧呼吸B.有氧呼吸只有第二阶段产生[H]C.有氧呼吸只有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D.有氧呼吸只有第三阶段需要酶的参与4、有氧呼吸从葡萄糖开始,到最终生成水和CO2,氧气用于(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为CO2C.与[H]结合生成水D.氧化有机物5、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出现在有氧呼吸的()A.三个阶段B.第一阶段C.第二阶段D.第三阶段6、人体进行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肺B.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7、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氧的阶段是()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以上都有8、用含O18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的踪迹,O18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氧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9、在叶肉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成CO2C.氢和氧结合成水D.丙酮酸转变成乳酸10、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水参与分解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A.第一、二阶段B.第二、三阶段C.第三、一阶段D.第三、二阶段1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的是()A.二氧化碳B.丙酮酸C.A TP和[H]D.A TP12、如图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②处丙酮酸分解产生CO2 B.①处产生ATP与O2C.②处产生ATP与[H]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四、课后反思今日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
细胞呼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9275e9eb4daa58da0114ab0.png)
细胞呼吸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化学反应式及两者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学习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本质学习难点:细胞呼吸的过程① ② ③ ④学习过程:一、有氧呼吸【预习与展示】(书本P93-94页)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识右图,写出有关结构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主要存在于图中和。
3、有氧呼吸的概念:。
4、有氧呼吸化学反应式:。
5、有氧呼吸的过程:(结合书本P93页图5-9)有氧呼吸场所反应物产物释放能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合作与交流】结合书本P93页图5-9,进一步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
(1)从参与有氧呼吸的酶提问:催化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酶相同吗?这体现了酶的什么特性?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位于哪里?(2)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提问: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产生ATP?哪个阶段产生大量ATP?产生ATP的场所在哪里?ATP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分别是什么?(3)从物质变化角度提问:同桌间尝试相互提问并回答。
例:①有关生成物CO2,你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吗?②有关H2O,你又能提出怎样的问题?③有关中间产物[H],你能提出关联的问题吗?【反馈与提升】【例1】右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1是,2是,3是。
(2)图中4和5代表;6代表。
(3)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变式训练1】判断下列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之处,并改正。
C6H12O6 +6O2 →6CO2+6H2O二、无氧呼吸【预习与展示】(书本P93-94页)1、无氧呼吸的过程分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中,丙酮酸在的催化下,分解成、或。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1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_1](https://img.taocdn.com/s3/m/24cb98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6.png)
年级:高一班级学生姓名科目:生物制作人:生物备课组教务处审批:编号:130课题: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线粒体结构与有氧呼吸的关系。
2.对比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理解有氧呼吸的实质。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检测与课堂展示知识点一:有氧呼吸任务一:阅读课本P92及P93页的内容,结合图解,对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进行归纳:1.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场所:,反应式:。
第二阶段:场所:,反应式:。
第三阶段:场所:,反应式:。
2.总反应方程式:任务二:有氧呼吸过程物质变化:(1)请在总反应式中画出氧原子的转移途径(2)总反应式中的H2O可以前后化简消掉吗?为什么?任务三:有氧呼吸过程能量变化:资料:在细胞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可以使977.28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1)请计算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2)根据资料归纳出有氧呼吸过程有机物中的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3)与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有何区别?这有何生物学意义?针对训练:图中的数字表示的含义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巩固诊断:1.如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②处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①处产生ATPC.②处产生CO2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2.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线粒体能完成图示全过程D.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3.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作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5.3细胞呼吸(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5.3细胞呼吸(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aac6f229b89680203d825ff.png)
【学习目标】1.归纳、分析影响呼吸作用的曲线。
2.说明呼吸作用的原理,并讨论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一)影响细胞呼吸的内部因素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
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阴生植物<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3、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
成熟期<幼苗期、 开花期。
(二)外界因素(温度、O 2浓度、CO 2浓度、水分)A :只进行无氧呼吸B :无氧呼吸产生的CO 2量等于有氧呼吸产生的CO 2量C :此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停止,从此只进行有氧呼吸。
D :CO 2最低点,此点对应的氧气浓度最适于贮存植物器官。
原因:在此氧气浓度下,植物呼吸强度较弱,消耗有机物较少;且无氧呼吸较弱,产生酒精较少,对细胞毒害作用较弱。
E :无氧呼吸停止,从此只进行有氧呼吸。
F :有氧呼吸达到最大值。
二、细胞呼吸原理的实践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 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的吸收供应能量;5、无土栽培时要及时通入空气,避免因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烂根。
6、贮存粮食—低氧(不是无氧)、低温(零上温度)、干燥7、贮存水果—低氧(不是无氧)、低温(零上温度)、适当的湿度8、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三、细胞呼吸方式的判定方法根据CO 2释放量和O 2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O 2浓度气体交换相对值CBD EFA【课后反馈】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为保存种子和蔬菜,应当将其放入低温条件下储藏,这样能够降低细胞呼吸的速率,减少细胞内有机物的损耗B .对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C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适宜的氧气浓度、温度和pH 等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乳酸发酵D .选用“创可贴”等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透气的环境,可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2、下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CO 2释放量和O 2吸收量的变化,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外界氧浓度为10%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5.3《细胞呼吸》(第二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
2.通过比较和讨论,理解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和联系;
3.结合实例综合分析,了解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无氧呼吸
1、什么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及反应场所?
第一阶段:葡萄糖降解阶段。
a.发生部位:________基质。
b.过程: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c.产物:_______酸、少量______、少量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丙酮酸继续分解阶段。
a.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
b.过程:在一些酶的催化下,丙酮酸继续分解产生酒精和______,少量能量,生成少量________;或者:在另一些酶的催化下,______酸继续分解产生乳酸,少量能量,生成少量________。
c.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少量能量。
思考:(1)为什么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呼吸产物不同?
( 2)为什么无氧呼吸产能较少?无氧呼吸能量在第几阶段产生?有氧呼吸呢?
( 3)所有无氧呼吸的产物都是酒精吗?
(4)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在体内无氧呼吸生成________。
( 5)苹果长期存放有酒味的原因?
3、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两个):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乳酸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大部分储存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氧呼吸的常见生物?
除_________以外,许多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块茎、________果实等植物器官的细胞;人和动物____________的肌细胞等。
在_______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6、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四.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资料分析 P95-96)
解释1、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
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_______的环境、避免________________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解释2、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各种酒;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
酵母菌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______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_______发酵。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
在氧气充足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量繁殖并将酒精_________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
在_______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如尿素、硫酸铵、氨水)合成为________酸。
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解释3、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生长,需要及时松土透气。
对于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______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______和对无机盐的______。
此外,________还有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这能够促使这些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_______,从而有利于植物对_________的吸收。
解释4、稻田也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水稻的根系适于在水中生长,这是因为水稻的茎和根能够把从外界吸收来的
氧气通过气腔运送到根部各细胞,而且与旱生植物相比,水稻的根也比较适应
_____呼吸。
但是,水稻根的细胞仍然需要进行______呼吸,所以稻田需要定期排
水。
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_______呼吸产生酒精,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
解释5、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这种病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病菌就容易大量繁殖。
(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如清理伤口、敷药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 (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为什么要打破抗?)较深的伤口里缺少______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
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解释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而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_____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
人体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____的能量。
相反,百米冲刺和马拉松长跑等无____运动,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高速运动。
无氧运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靠_____发酵来获取能量。
因为乳酸能够刺激肌细胞周围的_______末梢,所以人会有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
2、例题精析:
〖例1〗右图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点所对应的浓度?
解析:这是通过控制氧的浓度而抑制呼吸的应用实例。
空气中氧含量过低,植物细胞则进行无氧呼吸获得能量;氧的浓度增加,能促进有氧呼吸
的进行,CO2释放量增加。
保存蔬菜、水果,可采用降低空
气中氧含量的办法,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
〖例2〗酵母菌无氧发酵产生CO2的摩尔数为N,在安静情
况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CO2量是
A、1/3Nmol
B、3Nmol
C、6Nmol
D、12Nmol
解析:酵母菌无氧发酵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其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
而人在安静情况下,则全部进行有氧呼吸,其反应式:C6H12O6+6 H2O +6O26CO2+12H2O +能量,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有氧呼吸同无氧呼吸相比,消耗等量的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数为6∶2。
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量的关系。
【自我诊断】
1.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低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2.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根本区别是()。
A.丙酮酸继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途径不同 B.丙酮酸继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酶不同C.释放的能量及生成的ATP数量不同 D.全过程都没有分子氧参与
3.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的放出,则该过程一定不是()。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酒精发酵 D.乳酸发酵
4.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的阶段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 丙酮酸→酒精
C. 丙酮酸→乳酸
D. 丙酮酸→酒精或乳酸5.测得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推得果实()
A.有氧呼吸占优势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C.无氧呼吸占优势
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自我诊断答案:A B D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