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模块六讨论主题及作业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一、培训内容概述本次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是为了提升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中。
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基础知识、教育技术工具与平台应用、教育技术课件设计与制作以及教育技术教学案例分享等。
二、培训内容学习与运用1.教育技术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教育技术基础概念和原理,我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学习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主要掌握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技巧。
2.教育技术工具与平台应用:通过学习教育技术应用工具和平台,我掌握了多种教育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PPT、影音教材展示、互动白板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利用这些工具制作教学课件和素材,可以更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3.教育技术课件设计与制作:通过学习教育技术课件设计和制作,我了解到教育技术对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学习了课件设计的原则和技巧,掌握了多种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Prezi 等。
在实践中,我尝试设计了一些教育技术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4.教育技术教学案例分享:在培训期间,我还有机会参与了教育技术教学案例的分享和讨论。
通过听取其他教师分享的经验和教学案例,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与其他教师的互动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
三、培训效果评估通过本次培训,我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首先,在教育技术基础知识方面,我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其次,在教育技术工具与平台应用方面,我掌握了多种教育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这些工具制作教学课件和素材。
再次,在教育技术课件设计与制作方面,我学会了设计具有生动形象的教育技术课件。
最后,在教育技术教学案例分享方面,我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讨论,收获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思路。
四、改进建议虽然本次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模块六讨论主题及作业
模块六讨论主题1:结合案例《交通问题中的算法描述与探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请与学伴讨论如下问题,并记录下你的观点:1.在案例中的各个学习阶段中分别采用了哪些评价方法(或工具)?与你过去常用的评价方法相比,有何异同?2.你认为这些评价方法(工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3.你认为信息技术评价工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见活动1第1步)答:1.在案例中的各个学习阶段中分别采用了哪些评价方法(或工具)?与你过去常用的评价方法相比,有何异同?范例展示、电子档案袋、调查法、学习记录法、量规评价等评价方法,采用了学生“自评”、学员间“互评”、小组间“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与我过去常用的评价方式相比,本案例采用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认为这些评价方法(工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关注学生发展,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
教师在这些评价过程中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
3.你认为信息技术评价工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注意评价工具的可操作性;评价工具要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评价要体现其管理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动机激发功能、诊断功能。
教师要注意评价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地恰当地使用评价工具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模块六讨论主题2:进一步对主题单元学习计划内容进行分析,在分析后要能够确定如下因素,以便为单元学习计划的整体评价作铺垫。
在确定了需要评价的主要学习要素以后,各小组分别选择不同的要素进行评价,在选择评价要素时,应当同时思考应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与工具,并可以将多种方法有效应用于量规工具中。
(见活动2第2步)答案见第六模块作业。
模块六讨论主题3: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与现代教学评价方式各自的特点及优点何在,请与学伴一起讨论,收集相关资料,归纳主要观点并填写在表6-15中。
讨论主题汇总
引用杜德金:理解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目标,并结合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思考: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责和素质?请参与讨论,记录下你的观点。
个人认为,师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所面临的一些现状。
1、信息技术教师从编制上来说是没有信息技术教师编制的,一直占用的是科学学科教师编制。
2、信息技术学科由于没有考试压力,在现今社会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现状下,地位相对比较低,甚至被边缘化。
3、信息技术教学受条件限制比较大,投入多,但是收益慢,效果不显著。
4、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少,大多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过来教的,有些教师甚至是无法上课的教师,或者能力比较差的教师。
能力好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会被其他学科借用,转教主科。
5、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硬件,软件投入差距非常大。
导致不同学校教师有不同的实际情况。
6、各地区、学校对学科重视程度不一。
某些学校有教师没机器;某些学校有硬件,无教师;某些学校甚至有硬件有教师的条件下也不开课,只是有人检查的时候应付一下了事。
结合上面的一些因素,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有以下的一些职责和素质:1、自我约束的高度责任心。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良心”教学。
因为不参加考试,所以平时学校领导基本不会太过问教学问题,这样导致平时的监管比较松。
部分教师上课的时候不备课,课堂上随便讲一点。
甚至有些课堂直接就变成了游戏课。
诚然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而且也是不应当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律,并有高度的责任心。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2、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往往会掌管着全校最贵重的功能室。
(电脑室,电教室)电脑设备的损坏、故障是无法避免的。
这样,平时这些设备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去维修维护。
而这些维修与维护没有相应的知识是无法做到的。
所以专业知识也是我们所必须与必备的。
3、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会到电脑室上课,但是我们的教师往往会发现在电脑室上课比课室要难掌控。
经常见到的情形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六答案
模块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4学时)学习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2. 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点和常见问题;3. 改进教学设计方案;4. 体验合作学习过程,形成反思意识。
学习成果1. 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和目标;2. 学会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3. 掌握优化教学设计方案及评价量规的方法;4. 完成培训日志。
模块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4学时)活动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时间】80分钟。
【方式】主讲教师讲解,小组研讨,全班交流。
【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和目标。
【资源】配套光盘模块6资源。
模块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4学时)活动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第一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
相信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经历。
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都应用过哪些信息技术?都发挥了些什么作用?请写在下面。
答:用到的技术有:电子影像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作用:拓展课本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创设那些学生头脑中缺乏表象的、微观世界的、不能亲身体验的、不能所见的内容。
2.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 获取丰富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利用。
如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本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等;2. 2) 展示和演示学习内容,强化重点,化解难点。
如PowerPoint等;3. 3) 创设、模拟情景。
特别是创设那些学生头脑中缺乏表象的、微观世界的、不能亲身体验的、不能所见的内容;4. 4) 交流、合作学习。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学习心得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学习心得作为一名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提升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必要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应对现代教育的需求,我参加了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感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一、自身现状与需求在开始培训之前,我对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了一次自我评估。
通过评估,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技术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如对教育技术的认知不深刻,缺乏实践经验,无法灵活运用教育技术等。
鉴于这些问题,我对中级培训的期望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高对教育技术的认知:希望通过培训,增进对教育技术的理解,了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和方法:希望通过培训,学会使用常见的教育技术工具和方法,如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3. 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希望通过培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并能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教育技术。
二、培训内容及方法中级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教育技术基础、教育技术工具与资源、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网络教学设计与实施等。
培训采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如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1. 教育技术基础在教育技术基础的学习中,我对教育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分类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了解到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师改进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一门学科。
同时,也了解到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简单的投影仪、幻灯机到现在的智能白板、虚拟现实等。
这些知识不仅扩展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意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教育技术工具与资源在教育技术工具与资源的学习中,我学习了电子琴、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常见的教育技术工具和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我更加熟悉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尤其是对于多媒体教学,我了解到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方式结合课程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践中,我设计了一堂多媒体教学课程,运用了PPT、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学生反馈良好,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学员远程学习手册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学员远程学习手册为了便于您在培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使用祝智庭教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中级版)(以下简称“中级培训教程”),为帮助您有效使用网络平台在远程学习中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圆满实现培训目标,我们特编写此学习手册。
一、中级培训教材简介“中级培训教程”是承接初级版培训教材编写而成的,教材参考中级培训大纲,从实用性需求出发,强调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并重点关注教师的中观教学设计能力。
中级教育技术能力,是建立在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基础之上的。
“中级培训教程”,提倡广大教师在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入探讨并利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教材从教师的日常工作场景出发,通过揭示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帮助教师有效组织教学。
如果说初级培训学习是帮助广大教师实现从不会到会的转变,中级培训则主要是帮助广大教师完成从会到优的转变。
中级培训,关注日常教学的要求,帮助广大您理解如何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日常的课的教学中,能够将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发挥教育技术的效能。
二、做好进入课程学习的准备工作为了便于培训学员顺利进入中级学习,建议回顾初级教程的主要内容,熟悉word、excel 和frontpage等软件使用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将要使用的可视化思维工具,也即思维导图工具“FreeMind”软件和主题网站制作平台软件可以根据课程的提示从光盘中获得。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按照课程提示步骤操练掌握。
此外,还需要回顾或温习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1)教育技术的定义Ø1994年国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Ø《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定义: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块6答案
模块6\活动1\第1步在您的生活中,您常常接触到哪些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在这里,“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则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与态势。
钟义信还指出,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
信息还不同于情报和知识。
总之,“信息即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能涵盖所有其它的信息定义,还可以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转换为所有其它的信息定义。
例如,引入认识主体这一约束条件,可以转化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定义,即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换一个约束条件,以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则可将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进一步分为先验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记忆能力)、实得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实在信息(在理想观察条件下认识主体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
层层引入的约束条件越多,信息的内涵就越丰富,适用范围也越小,由此构成相互间有一定联系的信息概念体系。
模块6\活动1\第2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经常使用哪些媒体?谈谈哪些是传统教育媒体,哪些是现代教育媒体模块6\活动1\第3步学习反思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
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
连云港市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模块六作业 小学语文
《感悟美发现美》主题单元学习评价评价要素主要指标(权重)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自评互评教师评课堂活动参与情况注意力在所有时间里都注意力集中。
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注意力集中。
在一些时间里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
反应在所有时间里都能通过身体语言,如笑或沉默等对听力的内容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能通过身体语言,如笑或沉默等对听力的内容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一些时间里都能通过身体语言,如笑或沉默等对听力的内容做出适当的反应。
对听力的内容没有什反应。
任务的完成任务总是按时完成。
任务大部分时候按时完成。
任务需要催促才能完成小组间关系关系融洽,小组很积极的参与组间合作。
关系一般,小组能参与组间合作。
关系冷淡,小组很勉强的参与组间合作组间讨论结果问题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或有价值的成果出现。
问题有了一些进展或有成果出现。
问题几乎没有进展也没有成果出现。
课堂作业情况按时完成作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质量不高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知识拓展运用能运用所学知识不能运用所学知识教师评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第六模块 作业:完成您的教学设计方案
三、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利用公式正确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么找到计算长方体喝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资源
(1)每位同学准备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长方体பைடு நூலக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教学活动2
(二)、操作实验,探索新知——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1.师:同学们任意拿出一些课前准备好的小方块(允许学生拿出相同或不同数量的小方块),小组合作,在桌面上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相关数据和你们的发现填入《实验报告单》(教师多媒体出示)中。
(1)一个长方体儿童游泳池长30m,宽20m,水高1.2m。如果每立方米水约重1000千克,这个游泳池有水多少吨?
(2)一个正方体魔方玩具的棱长总和是60cm,这个正方体魔方玩具的体积是多少?
(请两位学生板演,教师集体评讲)
4.轻松一刻请你猜。
游戏:让学生猜测一个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如果变了,是怎样变的?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2~3个小组汇报、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启发学生发现规律。
3.师:老师在电脑上用同样多的小方块也摆了一些不同的长方体,能让老师也展示一下吗?(多媒体依次演示,师生共同填写实验报告单,并让学生比较四种摆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国培技术中级教育模块六作业
“识字教学”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评价要素主要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描述非常好(4分)好(3分)一般(2分)加油(1分)学习过程(70分)参与活动的态度(10分)本单元教学打破单一的课文教学的观念,把相对独立的单课学习,放在单元主题的学习情境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掌握一些识字途径和方法,通过看电视、逛街、做游戏、读童话故事等方式来识字,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处处可识字”的道理。
做一个爱识字、会识字的人。
活动准备阶段(10分)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自由组成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正确?分工是否明确,做到心中有数?计划用哪种方式开展活动,以及时间安排。
活动实施阶段(20分)语文课程要拓宽学习的渠道,将课堂内外的识字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自主识字。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重要性。
能主动去认识身边的每一个字,并积极与同学探讨和汇报识字体会和收获。
活动汇报交流(20分)小组汇报识字的心得、途径、方法和收获,看谁的收获大,途径多,积极性高。
语言表达要通顺,清淅、完整。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的活动方式有新意,紧扣主题,有吸引力。
小组合作效率(10分)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团结互助。
组员学习积极性高,能全员参与,能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活动中良好交流配合,小组合作氛围轻松愉快。
并能与其他小组沟通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评价要素主要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描述非常好(4分) 好(3分) 一般(2分) 加油(1分)学习成果 (30分) 识字比赛(10分) 向学生推荐通过晚饭后或星期天看少儿频道,逛街、看童话故事书、逛商场等方式,一周内看谁识字多,识字方法好,识字途径多。
一周结束后,周一开展比赛。
读书比赛(10分)选定篇幅适当,趣味性强的少儿读物,语句通顺流畅完整,读音标准,语音优美生动,错别字少。
识字途径展示 (10分) 识字的途径要多种多样,善于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识字契机。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中级培训(讨论语的发帖问题与回答)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是根据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计划协议框架和《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信息技术教师素质的现实要求,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培训。
其培训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教育技术中级培训要求为基础,以知识结构的更新、技术实践能力的改善和教法的提升为根本,以培养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为愿景。
本课程共分八个模块,对应祝智庭教授主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中级)》一书中的八个模块,以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为主线开展培训,并在该教程的基础上补充了针对信息技术教师适用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案例和相应的学科知识。
课程以“模块-活动”的结构呈现,你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完成相关的课程学习。
在每个模块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加油站栏目,安排一个有关信息技术前沿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专题讲座,通过这个栏目,你可以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可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在充分领略我国新课程所追求理念的基础上,学会基于课程单元层面的“中观教学设计”方法,能在较大的视野内协调目标、活动、内容和评价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学习系统的规划;能进一步培养问题化设计能力,掌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能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资源创设高效学习环境,搭建主体化资源,设计多样化活动,开展多元化评价。
专家介绍简介:祝智庭,职称:教授博导自我介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暨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暨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组长、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UNESCO-ECNU联系中心副主任与首席专家、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 SC36委员会工作组联席、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SCE)理事、国际学刊JCAL、IJLT、TPED、GCJCE编委等职务。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师大版中级模块六
第一步 确定单元评价要素 1. 确定学习要素:回顾学习模块3时制订的主题 单元学习计划,进一步对主题单元学习计划内 容进行分析,把影响整个主题单元学习计划执 行和学习目标达成的主要学习环节或成果作为 本单元的学习要素; 2. 确定评价要素:选择学习要素中那些需要在本 单元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的作为评价要素。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 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 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 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 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 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 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 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 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 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一.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 1. 评价方法:考试、辩论、观察、描述性评 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技能评 定、网络日志、范档案袋、量规、概念图、评估表、……
电子档案袋记录着学生自己收集、提交的作品,自 己的反思、自评,同学、教师、专家给与的评价, 共同构成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在自己反思自评的 过程中,在浏览同学、教师、专家给自己的评价信 息的过程中,也及时了解并调整着自己的学习状况 。电子档案袋评价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是自己、 同学、教师、专家共同参与的评价,反映、影响着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各模块讨论作业业集[倾情奉献]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练习作业集案例1-1分析记录表案例1-2分析记录表表2—1 教育技术含义及术语自我理解表表2-3一般教学过程讨论记录表表2-4 共享记录表表 3-1教学媒体类型记录表表3-2 教学媒体分类表表3-10 日常教学资源及其特点表3-12信息资源分类表3-13 信息资源收集方式表4—1 教学设计案例异同分析表表4-2 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讨论记录表表4-3 教学目标分析讨论记录表表4-12 评价理论整理表表5-8小组讨论记录(组长填写完成)表5-1 探究型学习案例教学设计比较表表5-3 “MiniQuest案例:身边的行程问题”设计特点记录表表5-4探究型学习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记录表表5-8小组讨论记录(组长填写完成)表5-1 探究型学习案例教学设计比较表表5-3 “MiniQuest案例:身边的行程问题”设计特点记录表表5-4探究型学习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记录表探究型学习设计:光污染适用年级:初中二年级所属学科:物理情境| 任务| 成果| 资源| 评估情境:小王晚上上床睡觉,但外边光线太亮,怎么也不能入睡。
怎么办?任务:熟读课文后,查找资料。
小组讨论:什么是光污染。
了解学校或家里所在社区的光污染现象。
成果:学生通过学习光的反射,上网查关于光污染的报到后。
小组讨论,学生得出,越来越多的夜间灯饰在美化、点缀城市的同时,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
光污染是城市夜间室外照明产生的溢散光、反射光和眩光等干扰光对人、物和环境造成的干扰或负面影响的现象。
光污染的表现:1、具体说来,一些“不夜城”的夜景照明是把光像泼水一样洒在建筑物的墙上,或地面上、树木上,每平方米立面的耗电量超过20W的工程不少,如此大的耗电量是国际照明标准的近十倍,而且大约三分之一照明光线还直射天空,这样的“人工白昼”使宁静的城市夜空笼罩上一层厚厚的光雾。
2、随着城市夜景照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在建筑夜景照明和道路照明中的广泛采用,光污染越来越严重。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中级)模块六作业
3.在阅读教学中,初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1.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动脑思考,简单了解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方法。
2.能搜集简单的资料,但整理资料能力较弱。
3.在阅读教学中,语言概括能力较差。
情感态度、价值观
(20分)
1. 通过学习,学生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能够会写本单元29个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较为流畅的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3.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
4.能用“总——分”和“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写较短的文字。
1.能够会写本单元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但无法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4.不能较好地运用“总——分”和“总——分——总”的构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动脑思考,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方法。
2.通过开展收集学习资料的活动,初步体验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中的应用。
3.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提升。
1.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动脑思考,对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方法有一定了解。
2. 学生合作的学习意识得到提升,能初步体会成功的喜悦。
1. 通过学习,学生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
2. 小组学习中学生树立了合作的学习意识。。
1. 通过学习,学生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
2. 小组学习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较弱。
自评评语
互评评语
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好
【10,8】
一般
【8,6】
需要改进
教育技术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讲解模块六设计单元学习评价
独立性
每个评价指标的分级是相对独立的
某个或多个评价指标的分级有重叠
水平分级
全面性
所有重要的分级都已列出
分级有缺失
描述性 水平分级 的清晰性 丰富性 分级描述 界定的笼 性倾向 清晰性
所有分级界定清晰 所有使用者都能理解水平分级中使用的 术语 为学习绩效的改善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少数分级笼统/区分不明显 部分使用者能理解水平分级中使用的术语
1.
2.
3.
4.
5.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就是指以教学目的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 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按其功能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 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对比
类型要点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评价量规
在合适的评价情境下,测验题、自查表、时间线、档案袋、概念图、评价量规等都是 很好的评价工具,而其中评价量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用于表现性评价的工具。无论是 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或者学习成果,使用评价量规可以大大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量规在信息化教学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量规时首先要具有结构化思维,从评价 对象中提炼出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指标的详细描述,将原本非结构化的主观性评价
一种常用的评价量规模板
评价指标 (权重) (评价指标1) ( 分) (评价指标2) ( 分) (评价指标3) ( 分) (评价指标4) ( 分) (评价指标5) ( 分) 总分和评语 好 【10,8】 一般 【8,6】 需要改进 【6,0】
生评
师评
作业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优 能根据主题单元的目标 及学习成果的要求,确 定三个以上“可以评价 的学习要素”。 能运用三种以上不同的 评价方式设计单元评价 规划,并能体现过程性 评价的要求及信息化教 学评价方法。 合格 能确定至少三个“可以评 价的学习要素”且与教学 目标与学习成果相关 不合格 “可以评价的学习要素”确 定不准确或少于两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六讨论主题1:结合案例《交通问题中的算法描述与探究》与自己的教学
实践,请与学伴讨论如下问题,并记录下你的观点:1.在案例中的各个学习阶段中分别采用了哪些评价方法(或工具)?与你过去常用的评价方法相比,有何异同?2.你认为这些评价方法(工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3.你认为信息技术评价工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见活动1第1步)答:1.在案例中的各个学习阶段中分别采用了哪些评价方法(或工具)?与你过去常用的评价方法相比,有何异同?范例展示、电子档案袋、调查法、学习记录法、量规评价等评价方法,采用了学生“自评”、学员间“互评”、小组间“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与我过去常用的评价方式相比,本案例采用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认为这些评价方法(工具)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关注学生发展,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
教师在这些评价过程中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
3.你认为信息技术评价工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注意评价工具的可操作性;评价工具要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评价要体现其管理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动机激发功能、诊断功能。
教师要注意评价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地恰当地使用评价工具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模块六讨论主题2:进一步对主题单元学习计划内容进行分析,在分析后要能够确定如下因素,以便为单元学习计划的整体评价作铺垫。
在确定了需要评价的主要学习要素以后,各小组分别选择不同的要素进行评价,在选择评价要素时,应当同时思考应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与工具,并可以将多种方法有效应用于量规工具中。
(见活动2第2步)
答案见第六模块作业。
模块六讨论主题3: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与现代教学评价方式各自的特点及优点何在,请与学伴一起讨论,收集相关资料,归纳主要观点并填写在表6-15 中。
(见
活动4第1步)
答:1. 传统教学评价为“应试教育”服务,把教学引入只让学生死读书本、不注意发展品德和能力的羊肠小道。
现代教学评价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它不仅仅评价教师的教学,而且通过全方位的信息反馈判断教学本身的价值所在,从而扳正教学的正确方向,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2.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外在因素上,忽略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固素现代教学评价的类型比较多,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等,各类评价的目的清晰.
3.传统教学评价没有明确系统的评价指标,更没有完整的指标体系,它只是在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约定俗成的“指标”。
现代教学评价有比较完整、科学、系统的指标,并形成了合理适用的指标体系。
4.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是集体听课,听完课后,评价者集体讨论,一分为二的分析,领导综合形成统一的意见。
现代教学评价方式是各种评价方法的结合体,除课堂教学评价外,还有考试、调查、座谈、问卷等形式。
模块六讨论主题4:活动1 中的“故事2 雪融化以后是什么?”引出一个论题: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是否会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请你与学伴进行辩论,记录并整理主要观点。
(见活动4第2步)
答: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
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模块六讨论主题5: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多样性评价对于学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请结合你的教学经验,与学伴展开讨论,记录并整理主要观点。
(见活动4第2步)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多样化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工具,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评价,获得对评价对象趋于全面的认识。
开展多样化评价是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是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开展多样化教学评价,就是将包括常用的标准化评价在内的各种评价方式恰当地和教学、学习过程结合在一起,以合适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予以肯定,以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有助于让学生知道何处需作改进。
而学生及其家长或者其他的老师从量表的评价中很少得到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信息。
模块六作业:(7)填表6-6
在关于评价要素的讨论的基础上,整理讨论结果,填入表6-6主题单元学习计划评价量规中的“评价要素” 一列。
第六模块一一《云的形成》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