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49166)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详细)
传染病学复习大纲第一章传染病学总论目的要求:⑴掌握①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感染过程的5 种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②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病(感染)后免疫性。
③传染病的临床特点:病程经过有一定的规律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发热及热型,各种皮疹和粘膜疹,毒血症,肝脾大。
④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⑤基本综合治疗最为重要,传染病特异性的病原治疗。
⑵熟悉①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染动物)、传播途径(空气,水,食物,接触,虫媒及土壤传播),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环境、社会因素)。
②传染病的诊断:病原微生物的涂片和分离(培养);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免疫学试验技术方法:(放射免疫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测定、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气相色谱);基因检测。
③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传染病的分类及严格报告制度,病人与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措施。
④传染病的一般对症治疗,维护重要器官功能,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免疫力和调整免疫功能。
⑶了解:①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②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特异性免疫应答)两大类。
③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病原体的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
④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⑤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第三章病毒感染第一节病毒性肝炎⑴掌握①病原学:肝炎病毒的种类及其抗原体系统;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亚型;丙型肝炎的基因组结构;丁型肝炎病毒的delta系统。
②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及各临床类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③诊断:肝炎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及病原学检查)。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一、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由传染源传播给易感人群并导致感染的疾病。
传染病可以根据传播途径和病原体进行分类。
1. 传播途径分类(1)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如流感、麻疹等。
(2)食物和水传播:通过食物和水中的病原体传播,如霍乱、肠道疾病等。
(3)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传播,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4)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肺结核、性传播疾病等。
2. 病原体分类(1)细菌性传染病: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如肺炎、结核病等。
(2)病毒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等。
(3)真菌性传染病:由真菌引起的传染病,如白色念珠菌病、念珠菌性肺炎等。
(4)寄生虫性传染病: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等。
2.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人们可以按照国家或地区的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整洁,定期清理灰尘、消毒空气等,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
4. 做好个人防护在疫情期间,人们应佩戴口罩、戴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继续传播。
三、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特点和防控措施1. 流感(1)病原体:流感病毒(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3)防控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戴口罩等。
2. 肺结核(1)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3)防控措施:结核病患者及时就诊和治疗、保持室内通风等。
3. 艾滋病(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等(3)防控措施:安全用针、正确使用避孕套等。
传染病学考试重点总结
传染病学考试重点总结传染病学知识点传染病概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螺旋体病原虫感染传染病概论(一)感染与传染的概念人体与入侵的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为感染,由此而引起的疾病为感染性疾病,其中有些病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病。
广义的传染病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引起并具有传染性的各种疾病。
(二)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感染过程及结局是由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外界环境的干预(如药物治疗)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
1.病原体被清除:由机体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作用以及药物治疗将病原体消灭。
2.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了免疫反应,但未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不出现临床症状、体征和检验异常变化,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病原体可被清除,但部分可成为病原携带者;如HBV感染、乙脑病毒感染等。
3.显性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引起免疫反应,同时产生明显的组织损伤和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检验异常变化。
病原体多被清除,少部分亦可成为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可以出现在显性感染及隐性感染后,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3个月以上),共同特点是不岀现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虽有免疫反应但不足以清除病原体。
如HBV携帯者、伤寒带菌者。
5.潜伏性感染:感染后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可将病原体局限于机体的某些组织中,不引起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排出体外。
但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病原体可离开组织引起显性感染。
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病毒感染1病毒性肝炎2肾综合征出血热3艾滋病4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学(一)甲肝病毒:只有1个抗原系统,感染后早期产生IgM型抗体,仅存在3~6个月,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感染后产生的IgG抗体,可存在多年,有保护力。
(二)乙肝病毒:HBV有5个抗原抗体系统:①HBsAg与抗HBs:急性自限性HBV感染时血中HBsAg大多持续1~6周,最长可达20周。
传染病学复习要点
传染病学(仅供参考)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类型3.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某个部位,机体免疫力可以控制病原体不发生显性感染但又不能将其清除,病原体则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下降时,便能引发显性感染。
4.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除体外的人和动物。
5.传染源的类型:①患者②隐性感染者③病原携带者④受感染动物6.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①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具有流行病学特征④感染后免疫8.复发: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9.甲类传染病包括:①鼠疫②霍乱。
【城镇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p13)10.病毒性肝炎的类型:甲、乙、丙、丁、戊11.五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①HA V粪口途径②HBV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其他传播途径③HCV肠道外途径传播④HDV传播途径与HBV类似⑤HEV粪口途径(p29)12.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只有抗原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急性感染后期,HBsAg转阴后一段时间开始出现(p25)13.标记检测HBV DNA的意义: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的疗效(p26)14.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由于急、慢性肝病或各种原因的门-体分流所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
15.肝肾综合征: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时,由于内毒素血症、肾血管收缩、肾缺血、前列腺素E2减少、有效血容量下降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降低,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16.腹水产生的原因: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由于醛固酮分泌过多和利钠激素的减少导致钠潴留,钠潴留是早起腹水产生的主要原因,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和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是后期腹水产生的主要原因。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2024
引言概述: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预防与控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病原体、宿主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并运用流行病学、病原学、免疫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以及预防和控制方法。
本文将进一步总结传染病学的重点内容,重点包括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病原体特点与分类、传染源与传播途径、宿主与免疫以及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
正文内容:一、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 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个人卫生的重要性、环境卫生的改善、病毒灭活和疫苗接种等。
2. 传染病的控制策略:传染病的控制策略可以分为个体层面的控制和群体层面的控制,各种控制策略对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效果。
3.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疫情、判断疾病传播途径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的重要手段。
二、病原体特点与分类1. 病原体的分类:根据病原体的性质和生物特征,可以将其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和原生动物等几大类别。
2. 病原体的特点:各类病原体在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特点,了解其特点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3. 病原体的毒力:病原体的毒力不同,从而导致不同传染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4. 病原体的变异:病原体的变异是传染病流行和传播的重要原因,了解其变异规律对于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1. 传染源的分类:根据传染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人、动物、环境等多种类型。
2. 传染源的特点:不同传染源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解其特点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直接接触、食物水源传播等,了解其传播途径对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四、宿主与免疫1. 宿主的分类:宿主可以分为人类宿主和动物宿主,宿主的特点和生理状况会对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2. 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是宿主对抗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免疫有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之分。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三、病机和病理
1、病机: 抗荚膜多糖抗体是主要的杀菌抗体,有群特异性。 引起脑膜炎和暴发性脑膜炎的物质主要是:内毒素 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是细菌系列和裂解后释放内毒素引起
2、病理:血管内皮损害,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肿胀、坏死和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有的血管内血栓形 成。
1、发病机制 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
2、病理
(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 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
2、低血压休克期:热通病情反而加重 主要为中毒性内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3、少尿期:常有低血压。伴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倾向加重
4、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继发感染、休克
5、恢复期:尿量降至2000ml,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
五、检查:
外周血早期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血小板减少, 尿蛋白于短期内急剧增加, 如见膜状物及包涵体可明确诊断。 血清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血或尿标本病毒抗原或病毒RNA阳性 第四单元 艾滋病
一、病原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
2、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母婴
三、病理:
1、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原发病变,是病毒直接引起的
2、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 机会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
传染病学重点(精心整理)(一)2024
传染病学重点(精心整理)(一)引言概述: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预防和控制的学科。
掌握传染病学的重点知识对于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传染病学的关键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传染病。
正文:一、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1. 传染病的定义及其特征2. 传染病的分类方法及常见的传染病类别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4.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5. 传染病控制与预防的重要性和方法二、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体1. 病毒的特点及其常见的传染病病原体2. 细菌的特点及其常见的传染病病原体3. 真菌和寄生虫的特点及其常见的传染病病原体4. 传染病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途径5. 传染病病原体的诊断和鉴定方法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1. 个人卫生与传染病的防控2. 社区卫生与传染病的防控3. 公共卫生与传染病的防控4. 传染病的疫苗接种与预防5. 传染病的国际合作与应对策略四、流行病学与传染病疫情监测1.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与报告体系3. 传染病的警报级别和应急响应机制4. 传染病的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5. 传染病的风险评估与预测模型五、新兴传染病与公共卫生风险1. 新兴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2. 新兴传染病的病原体及其感染机制3. 新兴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与全球传播4. 新兴传染病的防控策略与挑战5. 公共卫生风险管理与传染病预警的重要性总结:本文介绍了传染病学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概念,包括传染病的定义与分类、常见病原体、预防与控制、流行病学与疫情监测以及新兴传染病与公共卫生风险。
对于掌握和应对传染病的重要知识非常有帮助。
通过加强对传染病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保障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传染病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
总论概述: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一.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 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
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传染病学》学习复习资料
《传染病学》学习复习资料《传染病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
为了更好地学习《传染病学》,以下是一些学习复习资料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1.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2.传染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等。
3.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传染病流行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配合。
4.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二、了解常见的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2.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3.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4.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多见于儿童。
6.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三、学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1.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对于已经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当采取隔离治疗措施,以防止病原体继续传播。
2.实施消毒措施:对于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应当进行消毒处理,以消灭病原体。
3.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应当及时接种疫苗。
4.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等,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5.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完整版)传染病学总结笔记
传染病学目录1,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性感染之间的区别2,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3,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表现4,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5,重型肝炎的治疗措施6,肾综合征出血热7,肾综合征的治疗。
8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9流行性乙型脑炎与化脓性脑膜炎以及结核性脑膜炎定义10,流脑呼吸衰竭的治疗乙脑的一般治疗11 再燃:12普通型伤寒的血象特点13霍乱的临床表现14,细菌性痢疾急性休克型临床表现(周围循环衰竭性)15,细菌性痢疾脑型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性16,中毒性菌痢休克型的治疗17,脑型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18,流行性脑脊髓炎19,爆发性流脑休克型的治疗20.试述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21 狂犬病伤口处理,22,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23 伤寒细菌学检查24 伤寒治疗:25霍乱的治疗26急性菌痢的治疗:27再燃28弛张热:29隐性感染(30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31猩红热32伤寒33散发性发病34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35潜伏期病原携带者36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 37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8回归热39健康病原携带者40间歇热41稽留热42流行43大流行44复发45感染(46传染源:47传播途径48暴发流行49不规则热50、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51肝炎的临床表现?52试述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正文1,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性感染之间的区别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因而在传染中,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但并非所有的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如强虫病、甲型病毒性肝炎、登革热和流行性感冒等,慢性病原携带者极为罕见。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有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传染病学》学习复习资料
《传染病学》重点复习集
第一章 总 论 一 、 ★ 传染病的基本 概念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阮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
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 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二、★感染过程的 5 种表现 (一)清除病原体:人体清除病原体的方法:1、非特异性免疫防御能力 2、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和细胞免疫)。 (二)隐 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 染,病 原体侵 入人体 后,仅 诱导机 体产生 特异性 免疫应 答而不 引起 或引 起轻 微的 组织 损伤 ,因 而在 临床 上不 显出 任何 症状 、体 征甚 至生 化改 变, 只能 通过 免疫 学检查发现。是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 的最常 见的表 现。 (三)显 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 ,是指 病原体 侵入人 体后 ,不但 诱发机 体发生 免疫 应答 ,而且 通过 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 ,导致 组织损 伤引起 病理 改变和 临床表 现。 (四)病 原携带状态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 体后 ,可以 停留在 入侵部 位或侵 入较远 的脏器 继续生 长、 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除病原体 (排出体外),成为传染病的传染源。 ★ (五 )潜伏 性感染 :免疫功能足 以将 病原 体局 限化 而不 引起 显性感 染, 在机 体免 疫力 低下 时, 引起显性感染。 三 、 ★ 传染病的流行 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 3 个基本条件
①活 动 性 肝 硬 化 :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常有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 。 ②静 止 性 肝 硬 化 :无肝脏炎症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 ★根据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两 型: ①代偿性肝硬化:早期肝硬化,属 Child-Pugh A 级。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可有门脉高 压症,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 道出血 。 ②失代偿性肝硬化:中晚期肝硬化,属 Child-Pugh B、C 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 象,如血清白蛋白<35g/ L,A/ G<1.0,胆红素>35mol/ L,PTA<60%。有腹水、肝性脑病及上 消化道出血。 四 、 ★ 实验室检查 ( 一 ) 肝功能检查 血 清 酶 测 定 :A LT: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1.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2.传染:来自宿主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3.感染过程的表现:(1)清除病原体;(2)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3)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4)病原携带状态: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称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
4.病原体致病能力包括:(1)侵袭力;(2)毒力;(3)数量;(4)变异性。
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病原体;(2)传染性;(3)流行病学特征:①流行性;②季节性;③地方性;④外来性;(4)感染后免疫:指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第一节病毒性肝炎1.病原学分型:甲、乙、丙、丁、戊型。
2.乙型肝炎病毒(HBV):(1)生物学特性: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形式的颗粒:①大球形颗粒,为完整的HBV颗粒,又名Dane颗粒,直径42nm;②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③丝状或核状颗粒。
(2)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HBV基因组由不完全的环状双链DNA组成,长链为负链,短链为正链,HBV基因组中4个开放读码框均位于长链,分别为S区、C区、P区、X区。
S区又分为前S1、前S2及S三个编码区,分别编码前S1蛋白(pre-S1),前S2蛋白(pre-S2)及HBsAg;C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编码HBeAg(hepatitis B e antigen)和HBcAg(hepatitis B c antigen);P区是最长的读码框,可编码多种功能蛋白,如DNA聚合酶等,参与HBV的复制;X基因编码X蛋白。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传染病:有各种病原微生物(朊病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3、口腔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麻疹前驱期尚的特征性体征,具有诊断价值,斑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为0.5~1mm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周围有红晕,初起时仅数个,1~2天内迅速增多融合,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形成表浅的糜烂,似鹅口疮,2~3天内消失。
4、干性霍乱:一种罕见的暴发型或中毒型霍乱,起病急,发展迅速,尚未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即进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5、玫瑰疹: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病程7-14d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
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一般在2-4d内变淡消失,可分批出现。
有时可变成压之不退色的小出血点。
6、科普利克斑:见于90%的麻疹病人,起病2-3天,双侧第一臼齿颊粘膜上,为0.5~1mm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改斑点逐渐增多可相互融合,一般在2~3天内消失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7、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
是病原体克服机体的防御机制侵入定位于机体的某一特定部位并生长繁殖的特定过程。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9、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
10、机会感染;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时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引起宿主损伤的情况。
11、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在逐渐减轻,但体温还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在度升高,出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现象。
传染病学重点精简版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3.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是指一些致病力较弱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它们乘虚而入,侵入人体内,导致各种疾病。
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
4.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二.填空题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影响因素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而预防传染病应抓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消毒)、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其中保护易感人群分a.人工自动免疫,有计划的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使人体在1-4周主动产生免疫力,维持数月至数年,免疫次数1-3次,主要用于预防传染病。
B.人工被动免疫采用的是含特异性的免疫血清,包括抗毒血清,人类丙种球蛋白等,给人体注射后免疫立即出现,但维续时间仅2-3周,免疫次数多为一次。
2.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如下几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3.目前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共有三类蛇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2种;应强制管理的传染病为(甲类:鼠疫、霍乱、)(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
采取甲类的报告和措施)4.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感染动物。
5.传播读经: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三.大题感染过程中的表现1.清除病原体首先可被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所清除,可由事先存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3.显性感染(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4.病原携带状态:指的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以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除病原体,成为流行病流行的传染源。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控制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对传染病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病原体、传播途径、疫情调查与控制措施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一、基本概念1.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在人群或动物群中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2.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3. 宿主:能提供生存和繁殖条件给病原体的个体。
4. 媒介:起到传播病原体的载体,包括蚊虫、跳蚤、臭虫等。
二、常见病原体1. 细菌:如沙门氏菌、结核杆菌、链球菌等。
细菌通过空气飞沫、粪口传播等途径引起传染病。
2. 病毒: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血液传播等途径引起传染病。
3.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真菌通过空气传播等途径引起传染病。
4. 寄生虫:如疟原虫、钩虫等。
寄生虫通过蚊虫叮咬、食物、水源传播等途径引起传染病。
三、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传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如性传播、飞沫传播等。
2. 非直接接触传播: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等。
四、疫情调查与控制1. 疫情调查:通过确定病例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的时空分布、传播途径和群体易感性等。
2. 传染源控制:采取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减少传染源的扩散。
3. 防控措施:推广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促使个人和群体采取良好的卫生习惯。
4. 病例监测与报告:监测疫情动态,及时报告病例,使得防控措施可以更加精确和针对性。
五、传染病分类1. 急性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如流感、痢疾等。
2. 慢性传染病:发病缓慢、病程长,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3. 隔离传染病:通过隔离措施进行传播阻断,如麻疹、结核病等。
4. 特定传染病:特定人群易感,如肺结核、性传播疾病等。
六、预防与控制1. 疫苗接种:通过疫苗注射,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传染病学重点整理
传染病学重点整理一、病毒感染1,感冒病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正黏病毒)途径:呼吸道/空气飞沫(3天最强)机制:透明膜;表现: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轻;检查:病毒分离;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预防:疫苗。
2,禽流感禽类病源:(不是人)(正黏病毒)途径:呼吸道,空气飞沫机制:透明膜:ARDS(进行性呼衰)检查:病毒分离,白肺:奥司他韦(发隔报治疗)3,肺炎病源:SARS冠状病毒,人)途径:呼吸道,空气飞沫;机制:透明膜,免疫器官损伤;表现:发热:首发主要症状,呼吸衰竭,无上呼吸道卡他(感冒)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检查:淋巴细胞减少,特异性抗体、病毒分离、PCR;治疗对症,紫外线敏感,检疫期14天。
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4,艾滋病病源:HIV人;途径:性传播、血液或液制品传播、母传播;机制:侵蚀CD4+T淋巴细胞;急性感染期(感3~14天)无症状染期(6~8年)卡氏肺孢子菌感最常见的感、最主要死因。
AIDS 发生卡波肉瘤主要是由于疱疹病毒8型染③弓形体脑、隐球菌脑病;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抗—HIV),诊:RNA;治疗:核苷类似物(夫定) 5,出血热病源: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全途径(只未明言性传播)机制: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一造成小血管通透性增加;临床特征(三大主证):发热、出血、肾损害。
1.发热期—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2.休克期:低血容量休克(热退病重):3.少尿期:24小时尿量<400ml为少尿:4.多尿期:电解质素乱高峰再休克;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早期诊断-IgM,确诊-RNA“;治疗: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及就近治疗。
1.发热期抗病毒预防DIC 2.休克期一扩容、纠酸、活血管3.少尿期一利尿、稳定内环境4.多尿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灭鼠。
6,狂犬病病源:狂犬病毒(科拉沙病毒)带狂犬病毒的动物,人不是传染源;途径:接触传播(咬伤);机制:侵犯脑脊液实质,潜伏期可10年以上;1.前驱期:精神敏感一咽喉紧缩2.感兴奋期:极度兴奋恐惧、恐水、恐风引起痉挛3.麻痹期:呼吸麻痹,循环衰竭;检查:分离、PCR;治疗:无有效办法,对症治疗,及时注射疫苗。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一)2024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一)引言概述: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预防和控制的学科。
本文将总结传染病学中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染病学知识。
正文内容:一、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1. 传染病的基本定义及其特征2. 传染病的分类方法和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分类3. 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种类和传播途径4. 人群易感性与传染病的关系5.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1. 流行病学调查的定义和目的2.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3. 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4. 流行病学调查的调查设计和选择样本的原则5. 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与结果解读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1.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2.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及其应用3.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评价和监测4.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的社会行为和环境因素5.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的疫苗和药物研发与应用四、传染病的全球流行趋势1. 全球传染病的特点和趋势2. 全球传染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3. 全球传染病的危害和挑战4. 全球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体系5. 全球传染病控制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五、传染病学的新发展和未来趋势1. 传染病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方法2. 传染病学的跨学科合作与研究3. 传染病学在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应用4. 传染病防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5. 未来传染病学研究的重点和挑战总结:传染病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控制、全球流行趋势以及新发展和未来趋势等方面。
熟悉传染病学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49166)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一、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
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1、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毒力(virulence):内外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3、数量(quantity):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4、变异性(variability):(1)境、药物、遗传等因素(人工培育多次传代使病原体的致病力减弱;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可使致病力增强(2)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逸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1、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1)非特异性免疫:a、天然屏障b、吞噬作用c、体液因子(2)特异性免疫: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2、促进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的变态反应:Ⅰ、Ⅱ、Ⅲ(免疫复合物型)、Ⅳ(细胞介导型)四型超敏反应,后二者最常见。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五、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疾病发展的阶段性(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六、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七、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代谢改变、内分泌改变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八、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
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九、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气象、生态等。
自然疫源性疾病: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又称为人兽共患病(zoonosis)。
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条件、文化水平等。
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Pathogen)2、有传染性(infectivity)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1)散发性发病(sporadic occurrence):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epidemic):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pandemic):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epidemic outbreak):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一、临床特点: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再燃(recrudescence):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relapse):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后遗症(sequela):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
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传染病的诊断(一)、临床资料(二)、流行病学资料(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1、一般实验室检查2、病原学检查3、特异性抗体检测4、其他检查:内镜、影像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二)、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
传染病的危重症重型肝炎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菌素的适量应用)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麻疹合并脑炎感染性休克(扩容、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中毒性菌痢细菌性痢疾概述:由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由消化道传播;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夏秋季多发。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血脓便伴里急后重,可伴有发烧;全身中毒症状。
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可多次感染,多次发病。
病机:乙状结肠和直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和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致炎症、坏死和溃疡。
一、病原学:1、一般特征:属于肠杆菌科志贺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杆菌。
2、志贺氏菌属的分型:按O抗原结构及生化反应(甘露醇)分:4群47型。
各群、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3、流行趋势:B群福氏菌是我国主要流行菌群。
4、致病因素:(1)对肠粘膜的吸附及侵袭力; (2)内毒素及外毒素;致病性:痢疾志贺菌-重;福氏志贺菌-慢性;宋内氏志贺菌-轻。
5、抵抗力:各型痢疾杆菌在外界生存能力均较强:宋内氏 < 福氏 < 鲍氏 < 志贺氏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3、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短暂而不稳定,各群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季节儿童多。
三、发病机理:发病机制1、细菌入侵后的致病因素:⑴痢疾杆菌因素① 数量若105,75%发病;若180,22%发病② 致病力毒素(内、外毒素),吸附及侵袭力⑵人体抵抗力胃酸,正常菌群及分泌型IgA2、痢疾杆菌致病机制:痢疾杆菌胃细菌被清除(胃酸分泌正常,细菌数量少)结肠不引起发病(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和分泌型IgA的作用)结肠粘膜固有层粘膜炎症及局部微循环痉挛3、中毒性菌痢的发病机理:①内毒素血症----发热、休克②粘膜炎症及局部循环障碍而形成溃疡----腹痛、脓血便血管壁损伤内毒素血症特异性体质儿茶酚胺等DIC 全身微血管痉挛心肌损害组织缺血、缺氧血压下降脑水肿4、病理改变(Pathologic changes)①急性部位:乙状结肠、直肠病变:弥漫性炎症浅表溃疡②慢性部位:乙状结肠、直肠病变:水肿增厚息肉样增生③中毒型肠道:病变轻全身:多器官血管痉挛实质细胞水肿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11周;④ 可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