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识谱教学
幼儿园音乐识谱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学

幼儿园音乐识谱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识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识谱教学,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园音乐识谱教案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符的基本认知能力,包括认识音高、音长和音节;2. 培养幼儿对简单乐谱的阅读能力,能够根据乐谱演奏简单的音乐;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
三、教学内容1. 音符的基本认知: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向幼儿介绍音符的基本形状和含义,让幼儿初步认识音符;2. 简单乐谱的阅读:教师向幼儿介绍简单的乐谱,教导他们根据乐谱演奏相应的音乐;3. 节奏感的培养:通过打击乐器、拍手等方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4. 创造性表现: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如舞蹈、创作简单的旋律等。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的形式教导幼儿认识音符,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2.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音乐、展示视频等方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他们的表现欲;3. 唱游结合法:通过幼儿喜爱的歌曲,结合识谱教学,让幼儿通过唱歌的方式学习识谱。
五、教学过程1. 绪论:向幼儿介绍识谱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 识谱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向幼儿介绍音符的形状和含义,让幼儿初步认识音符;3. 乐谱阅读:向幼儿展示简单的乐谱,教导他们根据乐谱演奏相应的音乐;4. 节奏感培养:通过打击乐器、拍手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5. 创造性表现: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识谱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音符的认知程度、乐谱的准确阅读能力等;2. 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 针对幼儿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识谱水平。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积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幼儿园音乐识谱教学的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识谱能力的策略:1. 渐进式学习: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引导学生学习识谱。
可以先从简单的乐符如音符、休止符开始,然后逐渐引入不同音高的音符以及音程等概念。
通过渐进式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识谱所需的知识和技巧。
2. 视听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视听教材来帮助学生识谱。
可以使用音乐录音、视频或者电子教具等辅助教学工具,让学生通过听到的音乐与看到的谱面进行联想和理解,提高他们对音符和谱面的识别能力。
3. 反复训练:进行反复训练是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练习题,包括音符填空、音符连线、用字母或数字表示音符等,鼓励学生多次反复练习,加深对音符和谱面的理解和记忆。
4.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设计音符接龙、谱面拼图、音符抓拍等游戏,将识谱的学习融入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识谱能力。
5. 多种感知方式:音乐是综合艺术,除了视觉上的感知,学生还可以通过听觉、触觉等感知方式加深对音符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指敲击、拍摄、弹奏琴键等方式来体验音符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感,进一步加深对音符的识别能力。
6. 音乐欣赏: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会得到提升。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曲目的音乐作品来帮助他们识谱。
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并分析听到的音符,加深对音符的记忆和了解。
7. 合唱训练: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音高的感知和识别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指挥学生唱出不同音符来训练他们对音高的感知和理解,加深对音符的识别能力。
8. 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和借鉴,提高识谱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研究和练习识谱,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来提高识谱能力。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实施方案一、教学目标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乐谱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读懂乐谱,演奏出正确的音符和节奏。
通过音乐识谱教学,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音符的基本认识、音符的读法、节拍的认识和节奏的表达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简单的音乐曲目,让学生通过演奏来加深对乐谱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对音符和节奏的认识,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2.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音乐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来理解乐谱,提高学习效果。
3. 演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演奏活动来感受音符和节奏,加深对乐谱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符的基本知识,包括音符的符号、音高、音长等内容。
2. 练习音符的读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音符的名称和读法。
3. 讲解节拍的概念,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节拍的节奏感。
4. 练习节奏的表达,让学生通过打击乐器或口语来表达不同的节奏。
5. 结合简单乐曲进行演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演奏。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课堂练习、听力测试和演奏表现等方面。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对音乐识谱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乐器等。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通过以上的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实施方案,相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乐谱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步骤,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识谱学习环境。
谈音乐识谱教学3篇(音乐识谱教案)

谈音乐识谱教学3篇(音乐识谱教案)下面是我收集的谈音乐识谱教学3篇(音乐识谱教案),供大家品鉴。
谈音乐识谱教学1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不少中小学生模唱歌曲,尤其是直接模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但是让他唱曲谱却感到困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数年前笔者在一次听初中一年级的音乐课时,看到教师先唱do-re-mi,让学生自己接着唱: mi-re-do,全班学生竟然都唱不准这三个音。
这使我感到惊讶。
后来,对一所中学两个初三毕业班学生逐个进行视唱能力的测验中,发现能够用唱名唱准C大音阶(从do到高音do八个音)的学生的比例甚低。
同样,对多所中学的数百名初中学生的视唱能力测验中,也得到“大部分中学生不能唱准C大调音阶”的测量结果(当然,这不能说明所有的学校和班级都是这样)。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学生连音阶还唱不准呢?显然,这不可能达到能够“视唱简单的乐谱”的要求。
一、识谱教学中学生用“唱名”来唱曲调的重要性如果从心理的角度对识谱(视唱)的过程(主要是音高的训练)进行分析,视唱有三个心理过程:第一是视觉反应的过程,即用眼看乐谱(识别音符)的过程;第二是听觉反应的过程,即从听觉的印象中“检索”出相应的音高的过程;第三是动作反应的过程,即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的过程。
当然,这是我们对视唱过程的心理分析,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分开的过程。
二、学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现代学生的音乐经验的获得,大部分在音乐课之外。
从幼儿开始,在家庭、在校内外各种场合,他们听过大量的音乐,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经验,建立起对音乐各种要素的听觉印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听到的音乐是歌唱声和乐器声,除了在音乐课上,几乎接触不到“唱名”。
如果在音乐课上我们很少进行“唱名”的练习,那么,学生们不掌握“唱名音程感”就是很自然的。
学生普遍缺乏“唱名音程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音乐教学中用“唱名”进行歌唱的练习不够。
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唱名音程感”的训练,以使学生打好识谱技能的基础。
识谱教学教案

识谱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线与间的认识、音符与休止符的识别。
2.培养学生独立识谱、演奏简单乐曲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音符与休止符的识别。
2.教学难点:音符与休止符的区分、乐曲的演奏。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五线谱教材、音符与休止符卡片。
2.教学工具:钢琴、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让学生欣赏一首简单的乐曲,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节奏与旋律。
(2)提问:你们知道这首乐曲是如何记录在乐谱上的吗?2.认识五线谱(1)介绍五线谱的组成:五条平行线和四个空格。
(2)讲解线与间的概念,让学生在教材上找到对应的线与间。
(3)讲解五线谱的记谱规则,如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
3.识别音符与休止符(1)展示音符与休止符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讲解音符与休止符的名称,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3)进行音符与休止符的识别练习,让学生在乐谱中找出对应的音符与休止符。
4.演奏简单乐曲(1)选择一首简单的乐曲,让学生跟随钢琴演奏。
(2)讲解乐曲的节奏与旋律,引导学生关注音符与休止符的运用。
(3)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奏,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己找一首喜欢的歌曲,尝试独立识谱。
五、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在演奏乐曲时,部分学生节奏感不强,需要加强节奏训练。
3.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走神。
六、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学生对五线谱的掌握程度。
2.通过演奏乐曲,评价学生的演奏水平,给予鼓励与指导。
七、教学延伸1.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巩固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尝试独立识谱。
2.开展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欣赏更多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3.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他们的才华。
浅谈农村小学音乐课识谱教学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音乐课识谱教学策略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它有其独特的符号系统,即乐谱。
乐谱的识读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许多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识谱教学困难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开展农村小学音乐课识谱教学,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小学音乐课识谱教学策略,希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更加轻松自如地应对乐谱,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农村小学的学生在音乐课识谱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乐器演奏基础,对音乐符号的理解较浅;二是音乐学习资源匮乏,接触乐谱的机会较少;三是音乐环境单一,缺乏音乐活动的氛围。
在开展音乐课识谱教学前,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音乐素养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乐器的情况。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识谱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许多老师难以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音乐学习资源。
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通过播放音乐视频或音乐动画,让学生在视听上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乐谱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乐谱的符号含义,提高他们对乐谱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名家的演奏视频,让学生模仿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乐器演奏水平。
三、注重课堂互动,启发学生音乐思维农村小学音乐课识谱教学中,应该注重课堂互动,启发学生音乐思维。
老师可以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在识谱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比赛、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识谱能力。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并与乐谱相联系,使学生从文学化的角度去理解音乐,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四、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在农村小学音乐课识谱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识谱

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识谱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识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识谱是指通过乐谱上的符号和标记来理解和演奏音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识谱。
一、从简单的乐谱和符号开始
小学生初学识谱时,应该从最简单的乐谱和符号开始。
常见的乐谱符号有音符、休止符、拍号、节奏等。
老师可以先教授这些基本符号,让学生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二、通过视唱练耳来巩固识谱能力
视唱练耳是一种通过听和唱来巩固音乐知识和能力的方法。
在视唱练耳过程中,学生需要读懂乐谱并唱出其对应的音符和节奏。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
三、进行游戏式的教学
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难以集中。
为了让学生更加投入识谱学习,老师可以尝试进行一些游戏式的教学。
例如,老师可以用一些动画或卡通形象来让学生轻松理解乐谱符号。
四、多让学生听音乐
当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听音乐时,他们的识谱能力会得到巩固。
因此,老师可以多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给学生听。
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乐谱符号和音乐的联系更加深刻。
五、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来学习识谱。
老师可以让每组学生通过阅读和唱出简单的乐谱,然后在合作中完成更高难度的识谱任务。
总之,识谱对于小学生音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工具,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识谱能力。
通过有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更加热爱音乐。
小学音乐识谱教案

小学音乐识谱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五线谱知识,能够认识并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
2.培养学生独立识谱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五线谱的基本知识,C大调音阶的认识与演唱。
2.教学难点:音高的准确把握,节奏的稳定。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老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
二、基本概念讲解1.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构成、线与间的音高关系。
2.讲解C大调音阶,让学生了解音阶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三、实践操作1.老师示范演唱C大调音阶,学生跟随演唱。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老师个别指导。
四、小组活动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演唱C大调音阶。
2.其他小组成员认真聆听,给出评价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识谱,演唱C大调音阶。
2.老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音乐欣赏1.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音阶。
四、创作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包含C大调音阶。
2.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给出评价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实践操作1.学生独立识谱,演唱C大调音阶。
2.老师个别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音乐游戏1.老师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音阶知识。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提高音乐素养。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学生独立识谱,演唱C大调音阶。
2.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巩固练习1.老师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C大调音阶,现在请大家尝试独立识谱,演唱一下这个音阶。
”学生甲:“老师,我能试试吗?”老师:“当然可以,请开始。
音乐识谱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音乐识谱二、教学对象:小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符号,如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节奏感和音乐记忆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五线谱的认识、音符的读写、休止符的读写。
难点:五线谱的音高与音值的关系,节奏的准确把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等图片。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录音机、磁带等。
3.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五线谱基础知识。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乐符号。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音乐识谱。
二、新课讲解1. 讲解五线谱的基本构成:五条平行线,四条间。
2. 讲解音符的读写,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3. 讲解休止符的读写,包括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
4. 讲解音高与音值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音符的高低与长短。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五线谱,让学生写出对应的音符和休止符。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检查。
3.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游戏环节1. 进行“音符接力”游戏,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记忆力。
2. 进行“猜歌名”游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音乐识谱的掌握程度如何?2.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针对学生的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八、课后作业1. 复习五线谱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音符和休止符的读写。
2. 观看音乐视频,关注音乐中的符号和节奏。
3. 尝试创作简单的曲子,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识谱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识谱教学音乐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热爱音乐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识谱教学音乐课。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不仅掌握了识谱的基本技巧,还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次识谱教学音乐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识谱的重要性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识谱是基础中的基础。
它如同打开音乐宝库的钥匙,让我们能够自由地欣赏和创作音乐。
通过识谱,我们可以快速地找到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结构。
这对于提高音乐素养、提升演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识谱教学的方法1.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识谱教学中,教师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
从最基础的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等基本符号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节奏和调式。
这样,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逐渐提高识谱能力。
2. 结合实际,注重实践识谱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识谱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一种节奏后,教师会让学生尝试演奏相应的旋律,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音乐的魅力。
3. 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识谱教学的效果1. 提高音乐素养通过识谱教学,我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和内涵,从而欣赏到更多的音乐之美。
2. 提升演奏水平识谱能力的提高,使我能够更加准确地演奏各种乐器。
在合奏、合唱等活动中,我的演奏水平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3. 培养团队精神在识谱教学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精神在音乐学习中至关重要。
四、个人感悟1. 识谱并非易事,需要耐心和毅力在学习识谱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
但正是这些困难,让我明白了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性。
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掌握识谱技巧。
2. 音乐的魅力在于合作在识谱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在于合作。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策略分析导言音乐识谱是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之一,它教给学生如何阅读、理解和演奏乐谱。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识谱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要教会小学生识谱并不容易,需要老师们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快速、轻松地掌握音乐识谱知识。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音乐识谱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去接触、了解音乐。
通过识谱教学,学生在熟悉乐谱的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掌握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节奏知识在识谱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音乐的基本符号和节奏知识,包括音符的形状、音高、时值等,以及节奏的基本组成和韵律。
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理论和演奏乐器的基础,也是他们能够独立阅读乐谱的基本条件。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通过识谱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乐谱,准确地演奏音乐作品。
学生能够根据乐谱上的符号和指示,准确地表达音乐的节奏、音高、音色等要素,从而提高音乐表演的水平。
二、教学方法1. 渐进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建议采用渐进式教学方法。
从简单的音符、节奏开始教学,逐渐引入复杂的音符组合和节奏变化。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掌握音乐符号和节奏知识,不至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到困惑和压力。
2. 多感官教学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多感官协同,因此在音乐识谱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感官刺激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音符和节奏,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感知和理解音乐符号,提高学习的效果。
3.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音乐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识谱比赛、角色扮演、音乐接力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交流,提高识谱效果。
音乐识谱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音乐识谱教学是我日常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识谱教学,我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音乐识谱教学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识谱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识谱。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1.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音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2.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音乐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学习音乐识谱,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注重基础知识教学音乐识谱教学的基础是音乐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教授音符、节奏、音程等基本概念,让学生建立起音乐理论体系。
2. 讲解五线谱、简谱等音乐符号,让学生熟悉各种谱表。
3. 强调音乐识谱的规范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谱习惯。
4. 通过听、唱、弹、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识谱技能。
三、注重实践环节音乐识谱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环节。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1. 组织学生参加合唱、乐队等音乐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音乐识谱能力。
2.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音乐比赛,锻炼他们的舞台表现力。
3. 安排学生担任班级音乐活动主持人,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
4. 鼓励学生创作音乐作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音乐识谱教学中,我深知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
因此,我注重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3.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重要性音乐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为主,同时也注意乐感的培养和唱歌技巧的训练。
小学音乐课重视识谱教学,但是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读简谱。
音乐课堂上能使学生兴高采烈地往往是唱歌、音乐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去识谱,顿时感到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会出现冷场,音乐情感的熏陶无从谈起。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实践达到识谱教学的目的,识谱教学融入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识谱、主动识谱。
一、培养学生识谱兴趣1、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小学低段课标中指出,针对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来说,要求学生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那如何让低段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呢?我想到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逐步让学生从最简单的唱名开始学习,达到能独立完整识谱。
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针对一二年级的识谱教学,让我联想到小学三年级《Do Re Mi》一课,家庭教师玛丽亚教孩子们学唱歌曲的情景。
玛丽亚先教孩子们从学唱“Do Re 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魅力。
如:游戏《音乐树》,将唱名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
老师或学生演唱“音乐树”上的唱名,请其他同学将“音乐树”上相应的卡片取下并唱出卡片上的唱名。
一开始是单个的唱名的训练,逐步增加为多个唱名的组合,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简谱的兴趣。
又如:游戏《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
例:小猫的叫声是喵-喵-,让学生认出是二分音符,并选择正确的节奏(X-︳X-);小狗的叫声是汪汪汪汪,选择正确的节奏(XX︳XX),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策略分析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识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音乐识谱是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同时也是音乐学习的起点。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成为了每一位音乐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帮助音乐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音乐识谱。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进行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识谱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乐谱,理解音符、节奏等基本音乐元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也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识谱,学会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教师需要明确这些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教师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如板书教学、示范教学、导音教学等。
在进行板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画音符和节奏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乐谱,理解音符的含义;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奏乐曲来让学生听到音符的声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挥学生演奏,来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和音符的组合方式。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识谱知识。
三、结合视听教学的方式在进行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时,可以结合视听教学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观看音乐演奏视频、听音乐录音等方式,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看音乐书籍、乐谱等来帮助学生认识乐谱、理解乐谱。
结合视听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接近音乐,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音乐识谱知识。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进行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时,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环境的美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等手段,来让学生对音乐识谱教学更加感兴趣。
也要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演奏活动,提倡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更愿意学习音乐识谱知识。
识谱教学的五个步骤

识谱教学的五个步骤第一步:认识五线谱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是认识五线谱。
五线谱是音乐中最常用的谱表,它由五条平行线组成。
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隔都代表一个音符。
学生需要熟悉五线谱的结构和规则,了解每条线和每个间隔所代表的音符。
第二步:记忆音名学生在认识五线谱之后,需要学习记忆音名。
音名用字母来表示,从A到G。
每个音名对应五线谱上的一个音符。
学生需要花时间记忆每个音名和对应的音符位置。
他们也需要练习辨认不同音名之间的音程关系。
第三步:练习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学会读出不同音符的节奏。
这可以通过练习使用节奏表或者节奏器来实现。
学生需要熟悉不同音符的时值,从最简单的全音符到更复杂的连音。
第四步:练习音程音程是由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组成的。
学生需要学习识别各种音程,如纯一度、纯五度等。
他们也需要练习唱出不同音程的音符。
这可以通过使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来实现。
第五步:练习读谱一旦学生掌握了以上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就可以开始练习读谱。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乐谱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他们需要将所学的音符、节奏、音程等知识应用到阅读乐谱的过程中。
这需要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提高读谱的准确性和速度。
总结起来,识谱教学的五个步骤包括认识五线谱、记忆音名、练习节奏、练习音程和练习读谱。
这五个步骤是逐步深入学习音乐和乐谱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识谱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提高学生识谱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以下是几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识谱能力的策略。
1. 渐进式教学: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音符和音高。
可以开始先教学生识别简单的音符,如竖线、横线等,然后逐渐引入具体的音符和音高。
2. 多种感官刺激: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来帮助学生记忆音符和音高。
可以使用视觉刺激,如展示不同音符的形状和位置;同时利用听觉刺激,如播放不同音符对应的声音。
3. 游戏教学: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识谱教学,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设计一些音符识别的游戏,如填词游戏、连线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识谱。
4. 练习与复习:提供大量的识谱练习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音符和音高的识别。
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5.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些音乐素材和资源,引导他们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听力、看谱、模仿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
6.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如讲解、示范、练习、合唱等,使学生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下理解和掌握音符和音高。
7.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音符和音高。
可以用故事和画面来描述音乐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音符的含义。
8. 鼓励表演和演奏:让学生通过表演和演奏音乐来巩固和提高识谱能力。
演奏乐器和参与合唱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提高学生识谱能力需要老师的巧妙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渐进式教学、多种感官刺激、游戏教学、练习与复习、自主学习、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创设情境以及鼓励表演和演奏等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使其更好地在音乐学习中发展和进步。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实施方案一、实施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符号的识别能力,掌握基础的音乐读谱技能。
2. 通过音乐识谱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其音乐才艺水平。
二、教学内容:根据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设计相应的识谱教学内容,包括:1. 音乐符号的名称及意义:包括音符符号(如纯音符、半音符、四分音符等)、节拍符号(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连结号等。
2. 音符的价值及时值: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3. 音符的高低音位置的标记:如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
4. 五线谱和延伸线的标记及使用方法。
5. 音乐节奏的基本概念和读谱技巧:包括节拍感的培养、拍子的划分、音符的强弱、速度等。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音符符号的名称及意义,并演示其读法和演奏技巧,增强学生对音符的理解和记忆。
2. 视听教学法:从简单的音符开始,让学生听音符的音频,同时观察其形状和位置,帮助学生通过视听记忆音符的形状和音高。
3. 触觉教学法:让学生用手指触摸五线谱上的音符,感受不同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触觉记忆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对音符的名称进行认识和记忆,介绍音符的种类和意义。
2. 教授音符的记谱法,并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音符的形状及音高。
3. 练习识谱:通过识谱练习册或电子识谱相关软件,让学生进行识谱练习,逐渐提高对音符的识别和记忆能力。
4. 进一步巩固音符的识谱能力:设计音符拼图游戏、音符配对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音符的认知和记忆。
5. 组织学生进行合奏:利用简单的乐谱,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奏训练,巩固识谱和演奏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识谱作业,评估学生对音符的识别能力和记忆程度。
2. 利用合奏和乐队活动,评估学生在实际演奏中的识谱和表演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音乐识谱教学的态度和兴趣。
音乐教师识谱教学培训心得

一、引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识谱教学则是音乐教育的基础。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知识谱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识谱教学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参加了本次识谱教学培训。
以下是我对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二、培训内容概述本次识谱教学培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识谱基础知识:介绍了五线谱、音符、休止符、拍号、调号等基本概念,使我对识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识谱教学技巧:讲解了如何将识谱知识与实际音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识谱能力。
3. 识谱教学案例:分享了优秀教师的识谱教学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4. 识谱教学评价:介绍了如何对学生的识谱能力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心得体会1. 识谱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识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识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识谱技巧,学生才能更好地欣赏、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
在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识谱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多种识谱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识谱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提高识谱教学效果。
3. 识谱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在培训中,我了解到识谱教学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
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识谱知识、识谱技能、识谱态度等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识谱教学评价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4. 识谱教学与音乐素养的结合识谱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识谱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中,我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识谱教学,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识谱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谱面上的音符、节奏符号、音高符号等来读懂音乐,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内容。
只有掌握了识谱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演奏乐器、唱歌,更好地欣赏音乐,甚至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
教师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运用一些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下面就是一些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适合学生的识谱活动环境在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中,教师需要首先创设一个适合学生的识谱活动环境。
这个环境需要包括音乐课堂、音乐教室、音乐角落或者音乐活动室等。
这个环境要温馨、舒适,应该是一个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积极参与的地方。
课堂墙壁上要张贴一些简单易懂的五线谱图,有关音符和节奏的图解,以及一些音乐的图片、海报等。
在音乐角落可摆放一些乐器、音乐玩具,可以是小提琴、管风琴、吉他、架子鼓,也可以是铃铛、小鼓、发声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玩耍中对音乐建立起一种直观的认识。
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首先要以理性的课程设计为基础,但也要结合戏剧元素进行有效的教学。
教师可以演奏简单动听的音乐给学生们听,然后和学生一起用手势跟唱;也可以利用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们认识、记忆和读懂音乐符号。
在学生们对音乐产生积极的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识谱,从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识谱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视频,用电子白板教学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多媒体设备能够呈现音乐符号的动态变化,和音乐节奏的图形化展现,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音乐符号。
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交互式课堂,让学生互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更生动地展示音乐知识,使学生在激烈的视觉冲击中更容易理解记忆音乐知识。
识谱教研活动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识谱的基本方法,能够识别简单的音符、节奏和调号。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识谱的基本方法。
2. 简单音符、节奏和调号的识别。
教学难点:1. 不同音符时值的识谱。
2. 不同节奏的识谱。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
3. 乐谱卡片。
4.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导学生说出听到的旋律。
2. 引出识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识谱的基本方法,包括音符、节奏和调号。
2. 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五线谱的线和间的名称、音名、音高。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分发乐谱卡片,让学生观察乐谱,识别音符、节奏和调号。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识谱练习。
四、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识谱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鼓励。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识谱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识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识谱知识。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不同音符时值的识谱方法。
2. 介绍不同节奏的识谱方法。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分发乐谱卡片,让学生观察乐谱,识别不同音符时值和节奏。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有不同音符时值和节奏的歌曲进行识谱练习。
四、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识谱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鼓励。
五、创新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歌曲,运用所学识谱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展示创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识谱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谱教学
维则青联希望小学毕刚【摘要】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
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需要乐谱加以记录和表达的。
文章剖析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识谱教学中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只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讲、认、唱、听、记等教学手段,来争取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
【关键词】音乐审美;小学低年级;识谱;心理特点;音程感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
没有乐谱就无法纪录稍纵即逝的音乐,就会给音乐的保存、传播、学习带来困难。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乐谱也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之一,鉴赏音乐、歌唱等等都需要乐谱加以记录和表达的。
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有必要进行识谱教学。
识谱教学的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如何让识谱教学走进学生心中,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呢?下面谈谈我对低年级识谱教学的看法:
新课标对低年级(1-2年级)的识读乐谱要求是: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从心理的角度对识谱(视唱)的过程(主要是音高的训练)进行分析,
视唱有三个心理过程:第一、视觉反应的过程,即用眼看乐谱(识别音符)的过程;
第二、听觉反应的过程,即从听觉的印象中“检索”出相应的音高的过程;第三、是动作反应的过程,即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的过程。
当然,这是我们对视唱过程的心理分析,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分开的过程。
上述三个方面当中,视觉反应(第一个过程)基本上属于智力的范畴,与其它过程相比较,它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课堂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如:游戏①《什么动物出来玩》: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
如:小猫3、小狗ii小鸡77 7、小鸭66 66,公鸡5 5.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游戏②《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
让学生掌握音符的唱名(123唱do re mi),这些都属于知识方面的快速反应,对于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来说并不困难,稍作说明和练习就能够掌握。
动作反应(第三个过程)的前提是听觉印象(第二个过程)是否已经熟练地建立起来。
课堂中我利用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进行音阶
练习和音高训练,培养音准能力,有效提高音符教学效果。
我在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课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开始认识音符,有计划的让学生分阶段认识、学唱音符。
一节或几节课中只要他们掌握一个音符即可,循序渐进学会7个基本音。
在认识的过程中让他们用柯达伊手势表示每个音的位置(do握拳朝下,拳放腹部下方位置。
re手指伸出斜向左上方,手放腹部上方。
mi手掌朝下,放在胸下方。
fa拇指向下手上移至胸上方。
sol手背朝外放锁骨处。
la手腕自然下垂放耳朵下方。
si食指向上指太阳穴位置。
)通过手势及位置的变化,更形象的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帮助学生唱准音高。
如果已经建立了“听觉的快速反应”,那么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动作反应也是并不很困难的,那是属于对发声等器官的控制问题。
三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对中小学生来说最难以掌握的是熟练的“听觉反应”,因为,首先它要求音高的高度准确性,否则就“走调”了;再则,音准观念的获得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获得。
这个获得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观念,在国外的教育理论中,称为识谱教学中的“唱名音程感”的训练。
“唱名音程感”是识谱能力的基础。
“唱名音程感”的训练是识谱教学的十分重要环节。
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听觉的辨别力和记忆力方面都是发展得最快的阶段,牢固地掌握音高感,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如:游戏《小鸟飞》: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鸟,手拿或头戴小鸟的图片、头饰,边飞边听音乐。
当飞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什
么音,就把“小鸟”放到线谱相应的位置上,排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
也可配上节奏唱。
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法》、《跳房子》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用听唱法进行唱歌等教学,在听唱的过程中大力进行“唱名音程感”的训练,为今后的识谱做好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
小学低年级从感性欣赏积累音乐的节奏感和音高感,通过听唱法学习唱歌,用模唱唱名的方法学习唱谱,有了大量的感性积累,就能比较牢固的建立起唱名音高感。
为以后的识谱教学打下基础。
这种积累的根基在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了兴趣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现。
这是二十一世纪音乐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新理念,在实践这一新的理念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例如:在教授一年级《过新年》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初听歌曲,热闹的锣鼓声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随后引导学生说出过新年热闹的场面,在学生随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了歌曲的情绪,同时对歌曲旋律更加深了印象。
在此基础上,学生又带着过年时的欢快心情随琴轻声模唱,再次刺激了学生对旋律的欣赏和记忆。
他们在多次欣赏、自觉记忆歌曲旋律后自己就能够将歌曲旋律模唱出来。
这种成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乐趣。
学生在主动的参与着课堂教学,发挥着自己的主体作用。
这节课上没有看到同学们眉头紧皱、疲惫不堪的
样子,反而一个个精神饱满,兴趣十足。
下课后一边走一边还哼唱着歌曲,好像真的过年了一样。
曲谱就这样在欢快的气氛中轻松、愉快、自然地学会了。
化解了的识谱难度给学生带来的是美的享受、以及快乐和自信。
随着这种感性积累的逐渐增多,为今后学生的识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几点:
1. 先学歌曲,再识谱。
学生通过多次聆听演唱,把所学的歌听熟,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让学生视唱曲谱。
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视谱进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在线谱上的音高位置。
2.先学节奏,整首识谱。
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节奏、节拍的训练。
如果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进行整首识谱就容易多了。
如:X XX XX |X.X X X | X X X O |,是本课的难点,我先给学生训练附点节奏的读法、打法,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奏朗诵。
用听唱法学习全曲旋律的曲谱,这样学生学得较快,也不易错。
3. 先攻难点,再识谱。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将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及八分节奏等几个典型的节奏型在歌
曲学习前先请学生练习拍击并加上旋律进行演唱,然后再学习歌曲。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歌曲中觉得非常的轻松,而且错误率也很低。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还总结出:
1.有的识谱教学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分句、分段逐一识谱。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视唱练习,或先学一个乐段后,找出乐句与乐句,乐段与乐段之间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再进行识谱学习。
这样不但减轻了学习的重复性,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好朋友》(第三册音乐教材)这首歌曲有四个乐句,每一个乐句的节奏都完全相同,一、二乐句的旋律就最后一个音不同。
我在教学中首先请学生学习第一乐句,通过听辩、看谱,请学生找出后面三个乐句与第一乐句的共同点,然后再学唱。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使学生除学唱歌曲本身以外进一步地认识了歌曲的音乐结构。
2.视听结合,训练音准,提高识谱能力。
识谱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理论,而在于视唱实践,我们可以利用趣味识谱,帮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
如:在旋律视唱方面可进行顺唱;变换小节视唱练习,即由学生将卡片任意放进空的小节内,接成曲调视唱,卡片变动位置接成新曲调再视唱;将音阶里的各音由学生按指定的拍子,组成曲调进行视唱。
3. 结合器乐教学,强化识谱。
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通过竖笛的吹奏,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奏出乐谱中各种音符,还能通过反复的听音
训练,使学生在多听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强识谱能力。
总之,我们在识谱教学中,对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团材施教。
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讲、认、唱、听、记等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不能是一味的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感知、体会主动的学习和表现,以争取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
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作为音乐教师就要让学生每节课都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学生更学会了“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