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诗歌人物形象分析[PPT课件白板课件思维导图知识点]部编统编人教版高考语文28页PPT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ppt课件
一、什么是诗歌作品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诗歌鉴赏
——人物形象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考 试 说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小试牛刀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
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高三诗歌鉴赏形象之人物形象张PPT课件

高三诗歌鉴赏形象之人物形象张PPT课件
)的诗人形象。
• 步骤二:诗人居住在有“柴门”“狭径”的“竹轩”, 可见诗人生活简朴;“倦卧”“闲吟”的行为和“茶 碗”“篆香”等用具表现出诗人闲适;“倦卧” “闲吟” 和认为冬天会更好而 “莫移墙下一株梅” 还表现出诗人洒对脱这种;闲“适、竹高”雅生“活的雪喜”爱 “梅”等意象表
赏现方出法诗三人:高注雅意的环人境生(志时趣间。、地点、天气、周围景 •物景步)物骤对的三刻 含:画义表人,现物理了所解作起典者的型(作意用象。所分承析载诗的中思出想现感的情具。体)
例题引路2:(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 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第15页/共33页
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明作用
第11页/共33页
二、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步骤一:说特点
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总体特征(两三 个词) + 身份 。
(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征人、悲士、英雄、隐士、爱国 者、诗人等)
步骤二: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 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意,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一、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
二、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三、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
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背景、
言行、环境);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
感)。
第21页/共33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 PPT精品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 PPT精品课件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 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 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 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 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 且答非所问。
总括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 分析 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高飞” 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 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 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 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 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 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 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总结
•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 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 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 本人)。 •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 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 中刘兰芝; •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 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 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 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 《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 伐的形象。如王翰的 《凉州词》,王昌龄的 《出塞》表现了他们忠 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 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 争。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总括)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分析)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 点态度)? (总结)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补习班用)课件(共18张PPT)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补习班用)课件(共18张PPT)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 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步骤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 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练习三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 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 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问题: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试做分析。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位被闲置不用的抗金 英雄形象。(步骤一)
物 (3)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
形 象
手法,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人 1、该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
物 人物形象?试加以分析。
形 象 题
2、诗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
常 3、请简要概括诗中作者/人
见 物的形象特点。
问 法
4、某联刻画了主人公怎么 样的性格特点。
鉴 赏 指 导2
(1)定位人物形象(总体特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 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
课堂小结: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记步骤而后多练, 唯熟练才能内化。
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 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 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 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 作》、《破阵子》。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课件(22张PPT)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课件(22张PPT)
11
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 答题模式
12
答题模式
(1)什么形象——特征、身份(总括) 塑造了一个(特征1+特征2+身份)的形象。
(2)人物具体有哪些特征(分析) 结合诗歌的具体词语进行简析,有时点出表达技巧
(3)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评价)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感情
13
例题
14
答: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总括) “楚酒困人三日醉”和“爱把山瓢莫笑侬”
两句看出陈居士爱喝酒,因此应是个洒脱 不羁之人。 而“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 刻画了一个热爱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居 士形象。(分析)
15
实战演练: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5
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4个方法)
6
方法一: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2015湖北)劳停驿 欧阳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 驿,驿站名。
被贬蛮荒、漂泊在外
7
方法二:抓住 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特别是细节描写。
心在天山,身老总沧括洲。
分析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
边的三山。
结合全词,分析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
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
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高考语文诗歌专题复习:手法、人物形象、情感 课件(28张PPT)

高考语文诗歌专题复习:手法、人物形象、情感 课件(28张PPT)
切入角度:认真审读选项,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1)选项的信息切分,信息点与四要素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 ABCD四个选项,对每个选项做信息切分的勾画圈点。把勾画到的词语做四要素的对应分析,比如是内容(意象、 形象及其特点)、主题、结构和语言,及这四个要素涉及的艺术手法。 (2)结合诗歌解读对照比较分析。将选项对应到原作品相应部分以及自己对原作品的解读。 (3)整道选择题的整体意识。四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在判断C的时候,要联系到ABD去理解,判断。
9
15.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
诗人愉悦的心情。
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
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
7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抒情、即事抒怀、
技 巧 、
方法)
议正 论面

人物 描空间变化 (2)色彩运用:明暗对比,绘形绘色 (3)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
艺 术 手
描写 写侧

景物 描写 手法
(4)衬托渲染 (5)白描、工笔(细节) (6)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 (7)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26张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26张
2、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情、细节 等)、侧面描写(环境)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 份特点; 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5、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标题、注释、小序等)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 规范作答?
【17年全国Ⅲ卷】36练 P21
规范答题——三步骤
答题思路:
第一步:说特点
人物特点+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 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
第二步: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 巧。
第三步:明作用 明确诗中所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思想观
点、情感态度),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步骤一:说特点 (特征+身份) 步骤二:析例句 (描写手法+分析 步骤三:明作用 (借形象抒情)
特征)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
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 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 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 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 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 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 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 术形象。
• 课后作业:
•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鉴赏《寻陆 鸿渐不遇》中陆鸿渐的形象
核按钮 P131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PPT课件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PPT课件
忆山东兄弟》 •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 痛苦,反对战争。 • 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
第23页/共59页
如 何 鉴 赏 诗 歌 中
景的

第24页/共59页
鉴赏(二) 诗歌中的景象
•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 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第28页/共59页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 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 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 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 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第11页/共59页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 规范作答?
第12页/共59页
举例示范1: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 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扩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 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 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 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 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 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 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形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
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高三语文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公开课课件(共26张PPT)

高三语文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公开课课件(共26张PPT)

意象
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注: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贬涪州别驾、黔 州安置,后移戎州安置,至元符三年(1100)得赦,在 蜀地流徙五年余。这首《鹧鸪天》,就是戎州安置时答蜀 士史应之之作。
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明作用
步骤一:诗中塑造了一位(狂放不羁,挑战 世俗)的(谪人)形象 步骤二: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刻画出他 纵情饮酒,在风雨中吹笛,醉酒后头簪花朵, 反戴帽子,听歌观舞,白发却插满黄花的(放 浪不羁)的形象;诗人发出“付与时人冷眼看” 的感慨,表现了他(傲视世俗。) 步骤三:借这一形象抒发了作者心中郁结的 愤懑与不平,对现实政治迫害的不满和抗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细看题目,巧看注释。 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 思想抱负,在整体理解的 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 物形象的身份。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动作描写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心理刻画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小 试 牛 刀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四川卷)
景物烘托
心理 行动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 “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外貌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方 方法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 法 方法二:缘景明情品意象,侧面描写来衬映 指 导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课件(共21张PPT)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课件(共21张PPT)

诗 鉴歌

鉴赏方法
策略1: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诗 鉴歌

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 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显著经过标题就能够大致 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诗人形象。
➢ 有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注 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据此能够琢磨,诗中所塑造人物形象大致是“被贬蛮荒、 漂泊在外”诗人形象。
提醒:一个(形象特征)(身份)形象。 答:一个(可爱灵巧、认真学钓鱼)(山野孩子)形象。
第19页
链接高考
·高考全国卷2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 杭州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 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以后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 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 安肯来邪?”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策略2
正面塑造:动作、外貌(神态、姿态、风度、衣着)心理、语 言等,尤其是细节描写 例: ①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 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外貌、细节、动作)→漂亮曼妙从容女子形象 ②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长恨歌》
(外貌、细节)→肤如凝脂、白净细嫩、丰肉微骨
第21页
鉴赏人物形象基本解题思绪
1. 明确题干鉴赏对象是抒情主人公形象 还是诗歌所刻画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专题-诗歌人物形象分 析[PPT课件白板课件思维 导图知识点]部编统编人教
版高考语文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