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小学生思维特点

合集下载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一、智力与思维智力地核心成分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地反映,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地,是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事物地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智力地概念是一个复杂地问题,心理学目前尚无一个统一地智力定义.西方心理学家对智力地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是把智力看成是理解和推理地一般能力;一种是把智力看成具有正相关地各种特殊能力地总和;一种是把智力看成以抽象思维能力为中心地各种特殊能力地总和.智力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地,而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如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涉及地方面)、多侧面、多层次(智力地二维结构模式、智力地内容、操作、成果地三维结构模式)地复杂结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瑞士心理学家始终坚持认为,智力地本质就是适应,使人与环境取得平衡,这种适应是一种主动地、积极地地结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思维分成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是指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地过程.思维在动作中展开,动作停止思维随之停止.例如,电脑维修人员修理电脑时,动作思维是种重要地思维形式.岁前儿童基本是直观动作思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头脑中地各种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地过程.二、小学生思维发展地基本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地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地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地,仍然具有很大成分地具体形象性.”(朱智贤)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小学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地时期,主要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小学生思维形式地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地质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象思维地全部“消亡”.低年级小学生所掌握地概念大部分是具体地,可以直接感知;中、高年纪地小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地东西和非本质地东西,主要和次要地东西,学会掌握初步地科学定义,同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即使是只要求儿童进行对抽象地数进行运算地项目,儿童往往会借助只管地图象来求解答;当解题遇到困难时,这种现象更为常见.”(心理学家刘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是思维发展过中地“飞跃”、“质变”.这个转折期一般认为在四年级(约——岁),如教育条件适当,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林崇德运用横断法和纵向法,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概括与运算能力发展地研究发现:在一般教育条件下,四年级儿童在数概括能力发展中,有显著地变化,这是一个“关键年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通过小学阶段地学习,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地整体结构.在思维结构发展中,抽象思维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阶段、理论型思维(包括辨证思维)阶段三个阶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小学生思维地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地过渡中,存在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既表现为个体发展地差异,也表现为思维对象地差异.例如,在算术教材地学习中,学生已达到较高层次地抽象水平,在历史教材地学习中有停留在比较具体地表象水平,在学习分数和分数运算时,如果没有具体事物地支持,学生还会感到很大地困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小学生思维地基本过程和相关能力地发展思维地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思维地过程也称思维操作,是对复杂地信息地加工过程,它以人们已有地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输入地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等,由此而派生出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过程和相应地能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概括能力地发展小学生概念地发展水平可划分成五个等级:第一级直观概括水平.例如小学生依靠实物、教具或配合掰手指头来掌握以内地数概念,离开直观时,运算就感到困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级具体形象概括地运算水平.第三级形象抽象地概括地运算水平第四级初步地本质抽象概括地运算水平第五级命题概括地运算水平林崇德在关于小学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地研究中研究认为:小学生对事物进行概括时,只能利用某些已经理解了地事物地特性,而不能利用充分包括在某一概念中地所有特性.低年级学生(岁)地概括水平还和幼儿地概括水平差不多,属于形象直观地概括水平.二、三年级(岁)地学生地概括主要属于形象抽象地概括水平.四五年级(岁)地学生地概括水平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为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比较能力地发展正确理解一个科学概念,需要了解各个事物地本质,就需要找出事物地不同点和共同点,就需要进行比较.我国心理学家魏伥等人在儿童比较能力地发展方面进行了颇有价值地研究.他在研究儿童比较具体实物地研究中发现:小学生从正确区分具体事物地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地异同;从区分个别部分地异同到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地异同;从直接感知条件下进行比较到运用语言引起表象地条件下进行比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类能力地发展分类是人类思维活动地重要方法之一.刘静和和朱智贤都做过很有价值地研究,结论为:()岁以后地儿童能够进行一级独立分类地人数超过一半.按二级概念进行分类,岁以前地儿童都表现出不甚理解地状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类水平地年龄特点是明显地.三四年级地学生是字词概念分类能力发展地一个转折点.()年级学生对分类材料仅做一次分类,没有二次重新组合分类.四五年级学生组合分类能力有较明显地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推理能力地发展掌握比较完善地逻辑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地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推理可以分成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间接推理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直接推理是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结论地推理.例如,早晨看到外面地湿了,得出晚上下过雨了地结论.小学生地直接推理能力地发展一二年级为一个发展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发展阶段,五年级为第三个发展阶段,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加速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生掌握三种不同形式(换位、换质、换质位)地直接推理不是同步地,而是逐渐递进地.间接推理是由几个前提推出某一结论地推理,例如,三段论.林崇德地研究揭示小学生推理能力地发展趋势: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地发展上,既存在年龄特征,也表现出个体差异;小学儿童在运算能力地发展中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推理形式地趋势和水平是相近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董奇研究了小学生掌握思维规则即推理原理地特点.他以杠杆装置模型图为手段,测定小学生概括杠杆平衡地条件.每经过三年,思维规则发生显著地变化,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地思维规则地发展分为三个层次: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建构主义看小学生地反思起点与反思创新姜爱琴《数学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发展地潜能.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地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地认知加工过程,是建构主义地学习观,也是一种长期学习观.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地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地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地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地结果,这就是反思.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地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以集体讨论为反思起点,概念形成上创新“活动既是感知地源泉,又是思维发展地基础.”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地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地理解,因此,认识相对狭窄和有限.集体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看到各自地理解,不同地侧面,有利于丰富思考方法,反思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地关键是要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单是强调记忆.因此,为了学生正确地建构数学概念,采用集体讨论、争辩地方法促进个人反思是一个不错地选择.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概念教学,采用集体讨论,互相质疑,互为补充,充分利用学生之间地认识差异,促使不同程度地学生都进行反思,让他们获得创造性地认识和沟通,更加明确概念地内涵和外延.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以简便计算为反思起点,意义理解上创新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地学习是自我建构地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地加工、转换进行自我调节,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知识地建构,而反思是自我建构地高级阶段.和重新建构,有很强地实际应用意义.它既是简便计算,又是重新建构地简约思维,更是认识上地升华.求三角形地“底或者高”也是建立在等底等高地平行四边形面积基础之上地.学生如果能说出所以然,至少做到了两个层次地反思:其一,发现了不影响结果;其二,不除不乘,求出地是平行四边形地高,也正是要求地三角形地高.这是一个探索地层次,是促进交流、深化认识、反思方法地极好地、可利用地学习资源.教师不能因为“正确率”这个私心,做出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地狭隘和短视行为,对全新、合理而又简洁地方法不予提倡,不作讲评,甚至视而不见.后一种方法不仅简便,而且找到了意义地源头.教师对学生地简便做法、简约思维应该热情鼓励,积极肯定,推而广之.其实就算学生歪打正着,也要先肯定,让他觉得自己地方法是正确地,简洁地,然后让学生在积极地情感下交流想法,获得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让他们觉得好方法正是自己想到地、创造地,使学生有一种完整地成就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以直观数据为反思起点,条件运用上创新根据皮亚杰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较差.也就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地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皮亚杰认为:“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地.”教师试图以形式化、严谨性来规范学生地思维,实际效果并不佳,学生根本不买你地帐,以自己地方法为最佳,以自!"$$'("己“发明”地方法为快乐,孩子地两次解题方法就证明了这一点.“不知道花鸡下几个蛋,怎么能求黄鸡和白鸡下地蛋呢?”这大概就是一年级学生地认识水平,需要借助具体数量来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建构模型.有地教师此时可能会强扭学生接受成人地最佳方法即形式化思维,而到高年级解答判断题时,教师可能又要强加给学生诸如举例法、实际数字代入法等方法.其实那是不明智地,与其那时重砌炉灶,不如此时因势利导,顺应学生地认知规律,肯定学生具有新奇地想法,创新地火花.《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要地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螺旋上升.《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地目标是学生在学段末最终应达到地目标,而学生对相应知识地理解是逐步深入地,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以符合学生地数学认知规律.学生尚未达到同化阶段地认知水平,那就不必非要照着成人地想法、思路去实现成人地目标,以致扼杀学生地创新意识.教学中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不应追求知识地一步到位,否则学生应该具有地独特地、生动活泼地思想就会被形式化地海洋所淹没.“在数学上,例子比法则更重要.”具体实物、图形、甚至具体数据才是低年级学生反思地起点.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由自己对问题地自然想法开始,逐步地联结到形式地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中地总体评价目标之一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地学习,学生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形成实事求是地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地习惯”.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没有反思地经验是狭隘地经验,很难形成深刻地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对后继学习产生积极地影响,才能使学生地经验上升到新地高度.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小学生思维特点

小学生思维特点

小学生思维特点1、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小学生是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刚开始学加法时的孩子你问他1+1等于几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一块糖,这时你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两块糖。

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几,而是他们的认知过程总会与具体的事物放到一起。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抽象概括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

例如:在二年级时,讲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这节课时,学生对“平均”不理解,我们在教学可以准备一些漂亮的纸星星,从中拿来20颗星星,分成四组,比如按照8、4、5、3的顺序分的,然后问孩子“这是平均分吗?然后,一个一个的分,正好每组都分得5颗。

然后问学生:这是平均分吗?进而告诉孩子:“这就是平均分,就是每组(或每人)分得的东西同样多。

”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正是借助直观的实物纸星星来实现的。

3、有效思维的时间短由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

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有效思维能力。

4、小学生的思维浅显,不深入由于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虑表面。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2、4、8、14、22__44、58中间的数应该填几,有很多同学找不到规律,就放弃了,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他的印象中像2、4、6、8、10、12、14这样的等差数列,才算有规律,因为它们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差2。

而2、4、8、14、22__44、58它们的差是2、4、6、8、10、12、14具有一定的变化,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多,这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分不开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特点

知觉: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

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者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分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浮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

2、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

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份组成的,各部份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份,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者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者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1.四五年级小学生的故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以词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具有一定抽象水平的材料的注意也逐步发展起来。

小学生由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充分发展,一个兴奋中心的形成往往波及其他相应器官的活动,面部表情、手足乃至全身都会配合活动,所以注意表现出明显的情绪色采。

在整个小学时期,学生注意的集中能力是逐步发展的。

低年级学生注意的集中性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足。

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抽象、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于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不善于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联系。

小学儿童思维特点和学习方法

小学儿童思维特点和学习方法

小学儿童思维特点和学习方法小学儿童是指6-12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和学习方法与其他年龄段有一些差异。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开始进入正规学校教育,逐渐培养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技能。

首先,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1.感性思维转向逐渐形成的抽象思维:小学儿童逐渐从感性思维阶段转向抽象思维阶段,他们能够利用符号、图形和概念进行思考和表达。

2.思维逻辑性的发展:小学儿童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推理和解决简单的问题,逐渐建立起因果关系和推理能力。

3.狭隘的思维视角:小学儿童的思维还局限于他们直接的经验和观察,他们往往只能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思考,缺乏整体的思考和深入的分析能力。

4.想象力的丰富:小学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能够通过想象和幻想来解决问题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基于以上的思维特点,我们可以给小学儿童提供以下的学习方法:1.实践与体验结合的学习方法:小学儿童对于学习更加感性,他们希望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亲身体验来深入了解事物。

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来学习。

2.教学材料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小学儿童的思维还不够抽象和理论化,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形象的教学材料。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图片、图表、实物模型等具体的教学材料来辅助他们的学习。

3.逻辑性的教学方法:小学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逐渐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和启发式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逐步提供一些递进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因果关系和从整体到部分的思考能力。

4.启发式问题引导探索:小学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他们希望通过探索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来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小学儿童的思维还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往往缺乏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1.类比思维:小学生思维喜欢通过类比的方式来理解新概念和知识。

他们会把新的事物或概念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比较,并以此来建立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当学习“太阳的作用”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太阳比喻成一把大火炬,给地球提供温暖和光明,帮助植物生长等等。

通过类比思维,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太阳的作用。

2.意象思维:小学生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他们更容易通过图像、图表以及身体感受等方式来理解和记忆知识。

例如,当学习动物类别时,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动物,并让学生触摸、辨别和描述动物的特点。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感官和直觉,帮助他们形成更鲜明的形象记忆,并加深对动物类别的理解。

3.逻辑思维:小学生思维开始逐渐发展出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辨认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例如,当学习“国家的标志”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国家的国旗和国徽,并让他们通过比较和分析来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他们辨别事物的特点和类别。

4.定向思维:小学生思维不够灵活,容易受到环境和外界刺激的影响。

他们更倾向于依赖外部指导和信息,很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当面临一个问题时,小学生可能会依赖老师或其他人的指导来寻求解答,而不会主动思考和尝试。

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5.意识的局限性:小学生思维具有局限性,他们的短期记忆和注意力都有限。

他们往往只能集中注意力在单一的任务上,对于复杂或多任务的思维要求较难应对。

例如,当面临一个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信息的任务时,小学生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无法有效地处理和整合不同的信息。

这是因为他们的意识能力和注意力还不够成熟。

综上所述,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类比思维、意象思维、逻辑思维、定向思维以及意识的局限性。

了解和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小学生思维特点

小学生思维特点

小学生思维特点 1、直观形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是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刚开始学加法时的孩子你问他1+1等于几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一块糖,这时你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两块糖。

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几,而是他们的认知过程总会与具体的事物放到一起。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抽象概括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

例如:在二年级时,讲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这节课时,学生对“平均”不理解,我们在教学可以准备一些漂亮的纸星星,从中拿来20颗星星,分成四组,比如按照8、4、5、3的顺序分的,然后问孩子“这是平均分吗?然后,一个一个的分,正好每组都分得5颗。

然后问学生:这是平均分吗?进而告诉孩子:“这就是平均分,就是每组(或每人)分得的东西同样多。

”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正是借助直观的实物纸星星来实现的。

3、有效思维的时间短 由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

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有效思维能力。

4、小学生的思维浅显,不深入 由于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虑表面。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2、4、8、14、22__44、58中间的数应该填几,有很多同学找不到规律,就放弃了,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他的印象中像2、4、6、8、10、12、14这样的等差数列,才算有规律,因为它们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差2。

而2、4、8、14、22__44、58它们的差是2、4、6、8、10、12、14具有一定的变化,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多,这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分不开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

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尤其重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词语,训练儿童养成把话说完整的习惯,并培养孩子的朗读、默读和复述的能力。

③教给孩子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小学阶段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他最容易掌握的那些能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的特征。

十岁左右到十三四岁,孩子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掌握没有直观形象作支柱的概念,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比如,一二年级在学习简单的词汇时,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到了五六年级,孩子不需要借助图片都理解诸如社会、制度、纪律等较为抽象的词汇了。

儿童思维特点

儿童思维特点

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在学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小学儿童的思维有了进一步新的发展。

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一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

(一般认为这个关键期在四年级(10~11岁)(3)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有待完善。

(4)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在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1)概况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小学儿童的知识经验还不十分丰富和深刻,因此,他们只能利用某些已经了解了的事物的特征或属性进行概括,而不能充分利用某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属性。

(2).比较能力的发展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比较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小学儿童对于事物的相异点要比相同点容易发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从相异点开始,然后过渡到相同点。

进行比较时,应从较为鲜明的特点入手,然后再比较细微的差异。

(3)分类能力的发展。

1、小学二年级学生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具体事物的字词概念分类,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高年级学生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人数有所增加。

2、解决同一课题,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年龄特点是明显的,三四年级是字词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这种3、同一年龄组的儿童在解决难度不同的课题时,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

4、从四年级起,儿童出现组合分析分类的表现,从五年级起,这种组合分析分类的能力有较明显的发展。

(4)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一)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比如,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而中高年级小学生则能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能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

如果教育得当,训练得法,这一转折期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思维中抽象的成分日渐增多,但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不平衡性。

例如,对于儿童熟悉的学科、难度小的任务,儿童思维中抽象的成分较多,抽象的水平较高;而对于儿童不熟悉的学科、难度大的任务,儿童思维中的具体成分就较多。

(三)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一些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他们尚不能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

而中高年级小学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省和监控的能力有了提高,能说出自己解题时的想法,能弄清自己为何出错,这表明他们思维的自觉性有了发展。

(四)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逻辑思维、理论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三个阶段。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属于初步逻辑思维,但却具备了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并具有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

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小学一、二、三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

整个小学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尚不高,属初级阶段。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在学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小学儿童的思维有了进一步的新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早就指出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修订版,第323页。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一起来看看吧!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1、抽象概括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

例如:在二年级时,讲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这节课时,学生对“平均不理解,我们在教学可以准备一些漂亮的纸星星,从中拿来20颗星星,分成四组,比如按照8、4、5、3的顺序分的,然后问孩子“这是平均分吗?然后,一个一个的分,正好每组都分得5颗。

然后问学生:这是平均分吗?进而告诉孩子:“这就是平均分,就是每组(或每人)分得的东西同样多。

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正是借助直观的实物纸星星来实现的。

2、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小学生是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刚开始学加法时的孩子你问他1+1等于几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一块糖,这时你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两块糖。

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几,而是他们的认知过程总会与具体的事物放到一起。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3、有效思维的时间短由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

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有效思维能力。

4、小学生的思维浅显,不深入由于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虑表面。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2、4、8、14、22__44、58中间的数应该填几,有很多同学找不到规律,就放弃了,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他的印象中像2、4、6、8、10、12、14这样的等差数列,才算有规律,因为它们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差2。

而2、4、8、14、22__44、58它们的差是2、4、6、8、10、12、14具有一定的变化,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多,这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分不开的。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特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小学生思维力的发展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小学生思维力的发展与特点1 .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他们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来理解抽象的字、词。

在数学的计算中,小学生往往需要实物或手指的帮助才能运算。

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和面前的具体事物及生动的记忆表象联系着。

小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思维发展“过渡”的实现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不断“消亡”及改造而实现的。

实现显著质变的决定因素是小学生的生理成熟、集体生活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综合效应,而不是简单地由哪一个方面所决定的。

小学生思维发展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他们的思维就不存在具体形象性了。

相反,小学生的思维必须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来实现抽象逻辑思维,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性成分占优势,而抽象逻辑思维居次要地位。

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才逐渐占主导地位。

2 .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

例如,语文阅读中,默读比朗读困难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内部语言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的基本条件,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和阅读一些课外读物。

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说出思考过程,检查一下自己在解题时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并注意及时准确地检查作业,将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的发展。

3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例如,在数学课学习中,尤其是经过系统的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概括的反映。

它是借助于词实现的。

它同人的实践活动,同人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密切联系。

人为了更广泛、更正确、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仅仅依靠感知和表象是不够的。

因为感知和表象所能达到和认识的领域有限,而思维的领域却是无限广阔的。

比如,仅凭表象不能把握每秒钟三十万公里的运动,而凭借思维就能把握。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仅供参考!一、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人类共同的基本的实践活动形成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即智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等。

思维能力是认知能力的核心。

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结构复杂化、合理化,认知结构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认知结构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

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如我国心理学家把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划分为6个关键期:①出生第一个月②1岁左右③3岁左右④6岁左右⑤11、12岁(女)或13、14岁(男)⑥17、18岁。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体系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

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像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

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定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他们能主动地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地、持久地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

第二节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

为了深入探讨小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况,必须对构成智力的各种认知成分认真加以分析。

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各对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各国心理学家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年来,我国心理学家对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作了系统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理论。

近 10富有成效的研究。

其研究成果足以反映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概况。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在这个总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小学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的时期,主 1.要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年级升高以及不同性质的学习活动而发展变化。

这种特点是由他们的年龄阶段性和学习活动的实际要求所决定的。

小学生思维形式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这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相对“退化”、改造而实现的,是在思维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作用下,在内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

因而小学生的思维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并不意味着具体形象思维的全部“消亡”。

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

要求低年级学生指出形象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

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前面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但并不等于说他们的思维没有抽象概括的成分、没有抽象概括性。

事实上,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都在发展着,只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发展得更加迅速一些,所占的比重更大一些,意义更加深远一些。

正因为如此,中高年级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

小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

小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

1.小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2.小学生是一个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群体,他们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心,对世界充满着探索和想象。

3.很多大人都会被小学生的思维想法所感染,为之欣喜、为之担忧。

究竟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4.第一,小学生思维方式简单直接,不受常识限制。

他们不会因为一些常识问题而被束缚,反而可以通过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出与众不同的答案。

比如,在小学生看来,鸡蛋从哪里来,答案可能是“从超市里买来的”,而非我们常说的“从鸡肚子里出来的”。

5.第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他们能够将平凡的事物变得有趣、有意义。

比如,一块石头在小学生眼中可能就是一颗宝石,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6.第三,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非常直观化。

他们倾向于通过看到、摸到、尝到等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

这也是为什么小学生更喜欢亲自实践,而不是听教师讲解的原因。

他们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了解、掌握知识。

7.第四,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自我中心化。

他们拥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他们看来,世界和事物都是为他们服务的。

比如,在小学生的眼中,成人的话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这也是小学生独立思考的重要表现之一。

8.第五,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具有极强的好奇心。

他们会对所有新奇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去尝试、去了解,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

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9.然而,正如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天才并不是一个人能够想象出新的想法,而是一个人能够有效地接受新的想法。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虽然有很多值得欣赏的地方,但需要大人们去引导和指导,给他们正确的认知、正确的价值观念。

10.总之,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独特、天真而充满好奇心。

他们能够将平凡的事物变得有趣、有创意,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世界。

这种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尊重,在教育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引导。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一、智力与思维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是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智力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智力定义。

西方心理学家对智力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是把智力看成是理解和推理的一般能力;一种是把智力看成具有正相关的各种特殊能力的总和;一种是把智力看成以抽象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各种特殊能力的总和。

智力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而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如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涉及的方面)、多侧面、多层次(智力的二维结构模式、智力的内容、操作、成果的三维结构模式)的复杂结构。

瑞士心理学家始终坚持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使人与环境取得平衡,这种适应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的结构。

思维分成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过程。

思维在动作中展开,动作停止思维随之停止。

例如,电脑维修人员修理电脑时,动作思维是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3岁前儿童基本是直观动作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头脑中的各种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朱智贤)1、小学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的时期,主要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生思维形式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象思维的全部“消亡”。

低年级小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中、高年纪的小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同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儿童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从幼儿期逐渐进入到学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开始逐渐成熟和复杂化。

下面将详细探讨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1.儿童思维的具体化和逻辑性的特点小学儿童进入到学校学习环境后,他们开始具体化地思考问题。

他们逐渐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们能够使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儿童思维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点3.儿童思维的发散性和想象力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展示出较强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他们喜欢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和独特的想法,具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4.儿童思维的初步抽象性和符号化的特点小学儿童的思维开始逐渐从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

他们能够通过符号和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思维活动,例如使用符号或图表表示物体或概念。

他们逐渐理解和使用一些常见的符号和象征,例如数字、计量单位等。

5.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初步发展小学儿童的思维在这个阶段仍然存在一些自我中心性,他们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然而,他们开始发展逻辑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比较和分类来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6.儿童思维的逐渐系统化和批判性的特点随着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逐渐发展,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系统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能够辨别真伪,区分主次,逐渐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7.儿童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特点在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思考条件,激发小学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家长和教师也应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可以帮助小学儿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潜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小学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从感性向理性发展。

他们开始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探索世界,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结构。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1. 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小学生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在六七岁时,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主要依靠感官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够将观察到的具体事物抽象化,并进行更为复杂的思维活动。

这种抽象化的思维方式为后续的逻辑思考和概念形成奠定基础。

2. 直觉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随着小学生的年龄增长,他们的思维开始从直觉思维转变为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是基于个体过去的经验和感官印象,属于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而逻辑思维则是建立在逻辑规律和严谨推理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通常从一些简单的推理开始,例如分类、序列和关系的建立,逐渐发展到更复杂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3. 具体事物向抽象概念的过渡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具体事物向抽象概念的过渡。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逐渐从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转向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小学生开始接触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时间、空间、数量、运动等。

通过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和比较,小学生逐渐形成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4. 自主思维向合作思维的过渡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个规律是从自主思维向合作思维的过渡。

在幼儿园和低年级阶段,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自主的,他们更多地依赖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开始尝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教师的引导以及家庭的支持,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发展水平。

5. 逐渐发展出系统性思维随着年龄和学习经验的增长,小学生逐渐能够发展出系统性思维。

小学生思维逻辑思考

小学生思维逻辑思考

小学生思维逻辑思考思维逻辑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推理来形成合理的判断和推断的过程。

而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生思维逻辑的特点、培养思维逻辑的方法和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小学生思维逻辑的特点1. 天真与现实相结合:小学生处于童年的阶段,他们的思维逻辑特点是天真而又与一定的现实因素相结合。

他们经常会将自己的想法与实际情况相融合,产生独特而有趣的观点。

2. 缺乏思维系统性: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他们容易受到感觉和现象的影响,缺乏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引导他们进行系统思考,理顺思维逻辑。

3. 观察和记忆能力特别敏锐:小学生的观察和记忆力相对较强,他们能够敏锐地观察到周围的事物,并进行准确的表达。

这也为他们后续的逻辑思考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思维逻辑的方法1. 引导逻辑思考:在学习和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可以经常引导小学生进行逻辑思考。

对于一个问题,可以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或者让他们分析事件的因果关系。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合理的思考模式。

2. 提供多样化的问题和活动:提供不同类型和难度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例如,可以组织逻辑推理游戏、谜语解密等活动,让孩子在娱乐中培养出良好的思维逻辑。

3. 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通过观察和记忆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以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动手亲身实践,并通过记忆和表达来巩固所学知识。

三、重视小学生思维逻辑的重要性1. 帮助解决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他们能够准确地分析和剖析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2. 提升学习能力:良好的思维逻辑有助于小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3. 培养综合素质:思维逻辑能力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思维逻辑,可以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观察力等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水准上,仍然是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水准上,仍然是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

据布鲁纳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由三个阶段组成,即: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

小学生的理解发展处于以图像把握为主并逐渐向以符号把握为主过渡的时期。

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大阶段,即感知一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小学时期相当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表象性智慧首先开始于儿童有组织地把自己的动作为中心,同时把与这动作相关的现实中所知觉到的形象为中心。

此后,进入以动作的一般协调为基础的脱离中心化,从而形成交换、常数或守恒的各种运算系统,使现实的表象从它易于被人迷惑的形象外貌中解放出来。

”这里的“脱离中心作用”(即脱离自我中心作用)将成为下一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一个决定性特征。

埃里克森对其所分的人生八个阶段中相当于小学时期的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的描述有:“儿童必须忘掉过去的希望和愿望,而他丰富的想象得到了控制并被利用到非个人的事物——甚至‘读、写、算’之类的规则上。

……于是变得对致力于既定的技能和任务有所准备。

这些技能和任务,远远超过了仅仅玩弄他自己的器官或对他的四肢活动感到快乐。

他产生了一种勤奋感——即调节自己以适合这工具世界(the tool world)的人为规则。

”。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维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其实质是在协调自己与外界事物以“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其形象思维的逻辑性并最终过渡到铀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

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所具有的特点

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所具有的特点

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发散思维是组成创造性最重要的要素,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发散思维所反映的潜能被学者们认为是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一)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1)中学生一般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2)中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已有预见性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计划、有策略。

(3)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形式化的特征,即中学生能时常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问题。

(4)中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能力,即表现为中学生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5)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

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2、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1)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理论思维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着辩证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中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实践等的辨证关系,能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间题。

(2)中学生的思维结构趋于稳定,并基本完整与系统化。

中学生由于理论思维的发展,思维结构的内部关系更加协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等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而使中学生思维的功能更完善,思维的效率更高。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一)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比如,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而中高年级小学生则能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能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

为了深入探讨小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况,必须对构成智力的各种认知成分认真加以分析。

对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各国心理学家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理论。

近10年来,我国心理学家对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作了系统的富有成效的研究。

其研究成果足以反映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概况。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在这个总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1.小学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的时期,主要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年级升高以及不同性质的学习活动而发展变化。

这种特点是由他们的年龄阶段性和学习活动的实际要求所决定的。

小学生思维形式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这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相对“退化”、改造而实现的,是在思维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作用下,在内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

因而小学生的思维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并不意味着具体形象思维的全部“消亡”。

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

要求低年级学生指出形象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

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前面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但并不等于说他们的思维没有抽象概括的成分、没有抽象概括性。

事实上,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都在发展着,只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发展得更加迅速一些,所占的比重更大一些,意义更加深远一些。

正因为如此,中高年级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

同时他们还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正如我国心理学家刘范所指出的:“即使是只要求儿童(进行)对抽象的数进行运算的项目,儿童往往会借助于直观的图象来求解答,当解题遇到困难时,这种现象更为常见。

”①2.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

在这个过渡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期,这个转折期也就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

这个关键年龄在什么时候出现,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作了不少研究。

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出现在四年级(约10--11岁)。

如教育条件适当,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对此,研究者的意见不尽一致②。

若把范围划宽一点,关键年龄可确定为三到五年级之间。

如何进一步理解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时期,林崇德运用横断法与纵向法,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概括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发现:在一般教育条件下,四年级儿童(10--11岁)在数概括能力发展中,有显著的变化。

这是小学生在掌握数概念中,从以具体形象概括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概括为主要形式的一个转折点。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期。

强调这个“关键年龄”,就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适应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飞跃期,施以适当的教育。

至于这个“转折点”具体在何时出现,即具体何时实现转折,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效果。

①林崇德的纵向研究表明,追踪班由于着重抓了思维的智力品质的训练,到了三年级下学期,经多次思维发展水平测验,平均有86.7%的小学生已经达到小学数学运算思维的高级水平,说明这个追踪班在三年级实现了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而一个控制班,由于教学不甚得法,到了五年级才有75%的被试达到高级水平。

也就是说,这个控制班在五年级才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

可见,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提前,也可似延迟;可以加快,也可以迟缓。

只要教学得法,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这也意味着小学生思维发展存在着很大的潜力。

3.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

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幼儿时期,思维结构的诸因素还处于萌芽状态。

思维结构的初步发展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

从小学阶段起,儿童逐渐开始具有思维的目的性,表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有较丰富的思维材料和思维结果,表现出个体思维品质发展的显著差异性,儿童思维的自我监控或自我调节的能力也在日益加强。

林崇德的研究发现,实验班的三年级学生有76.5%能对自己解题思路作出分析,如发现不对路,也能及时纠正。

上述种种,显示出思维结构在从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过渡。

在思维结构发展中,抽象逻辑思维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理论型思维(包括辩证思维)三个阶段。

尽管小学生的思维主要属于初步抽象逻辑思维,但却具备了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还具有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

关于儿童辩证思维发展的研究,我国心理学界是从60年代开始的。

朱智贤教授关于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发现,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有规律地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儿童比较固定化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5--7岁);二是儿童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7--9岁);三是儿童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9--11岁)。

在第三阶段,儿童的概念已具有初步的相对性①。

可见,当9--11岁小学生进行左右概念的初步抽象思维时,辩证思维的萌芽就出现了。

王宪钿等在对儿童对部分与整体关系认识发展的实验研究中,也对小学生运算中的辩证思维做了初步的探讨。

他们在对儿童进行分数教学的同时,使其获得关于部分和整体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的初步认识。

研究结果表明,四年级实验班学生有91.7%、对照班学生有75%,能够对部分和整体关系的相对性作初步的理解,即认识到整体可以变成部分,部分也可以变为整体。

说明四年级学生在数学运算中已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辩证思维活动;也说明教育可以促进儿童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②。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直接研究小学生的辩证思维。

③④他们的研究讨论也基本相似,认为小学生的辩证思维发展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存在着辩证思维的萌芽。

尽管低年级儿童在辩证思维测试中的平均得分还比较低,正确率也低于50%,但毕竟存在着一定的正确率。

(2)儿童辩证思维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四年级是一个转折时期。

杨建军在研究中将小学生的辩证思维测验成绩分为五级水平:第一级水平:不能理解概念的本质,判断错误,无法进行辩证推理。

第二级水平:基本上不能按辩证逻辑进行思维。

第三级水平:能初步地进行辩证逻辑思维。

具体表现为:①对概念的本质能做部分辩证揭示,但不全面;②判断和推理带有一定的个人情绪色彩,用自己的是非标准和已有的知识代替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分析,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不能正确地进行辩证判断和推理。

第四级水平:基本上能按辩证逻辑进行思维。

对辩证概念的理解基本正确,但不够深刻,基本上能正确进行辩证判断,但辩证分析不够完善,概括水平较低;辩证推理的结构不够全面和深刻。

第五级水平:能按辩证逻辑进行思维。

表现为能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揭示概念的本质;基本上能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和肯定与否定、特殊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等辩证范畴,对客观事物进行辩证分析,作出正确判断,基本上能在分析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对隐藏于判断中的东西进行辩证的揭示,并通过实例从已有的前提中推出正确的结论。

研究发现,上述五级水平在小学各年级都存在,但达到每级水平的人数在各年级是不同的,见表6-1。

由此可见,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是辩证思维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思维发展的转折期,五年级和六年级为辩证思维稳步发展时期。

但到六年级,居第五级水平的人数仅占9.3%,表6-1 二至六年级学生辩证思维测验这也说明小学阶段只是辩证思维能力的初始阶段。

(3)在小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中,不同的辩证思维形式的发展速度不同。

辩证思维的三种形式,即辩证概念、辩证推理和辩证判断,是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其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而言,辩证概念的发展优于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

(4)小学生对不同内容的辩证判断的正确率不同。

以“主要与次要”方面的正确率最高,下面依次是“内因与外因”方面,“现象与本质”方面,“部分与整体”方面,以“对立与统一”的内容方面最为薄弱。

(5)小学生的辩证思维发展在水平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发展速度上可能存在差异,男生略快于女生。

4.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既表现为个体发展的差异,也表现为思维对象的差异。

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儿童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发展的一般趋势。

但具体到不同的个体及不同的思维对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等)的时候,在发展的一般趋势的范围内又常常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但是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仍旧停留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上,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仍感到很大的困难。

又如,儿童已经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的方法,而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可是他们开始学习分数概念和分数运算时,如果没有具体事物的支持,还会感到很大的困难。

二、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

由此而派生出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具体化和系统化,这些都离不开分析-综合过程。

1.概括能力的发展。

一般说来,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深刻,他们对事物进行概括时,只能利用某些已经理解了的事物的特性,而不能充分利用包括在某一概念中的所有的特性。

林崇德在关于小学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①中,证明了这一发展趋势。

该研究认为,确定小学生数概念发展水平的指标有:①对直观的依赖性;②对数的实际意义(数表象范围)的理解;③对数的顺序和大小的认识;④数的组成(分解组合);⑤对数概念的扩充及定义的展开。

据此,小学生数概念的发展水平可划分为五个等级:第Ⅰ级,直观概括水平。

显著指标是依靠实物、教具或配合掰手指头来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离开直观,运算就感到困难或中断。

第Ⅱ级,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

这一级水平的学生可以进行“整数命题运算”。

具体指标有三:①掌握一定整数的实际意义;②数的顺序;③数的组成。

可以是掌握20以内的数概念,百以内的数概念,也可以是万以内的数概念,或整数四则运算概念等。

第Ⅲ级,形象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处于从形象概括向抽象概括发展的过程中。

这阶段数概括的新特点是:①不仅掌握了整数,而且掌握了小数和分数的实际意义(大小、顺序、组成等);②能掌握整数和分数概念的定义;③空间表象得到发展,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定义和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